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孵化式培训方式对现代新农人成长的影响
1
作者 来华杰 赵怡萍 林钗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7期86-87,91,共3页
探讨了孵化式培训对现代新农人成长的具体影响,以浙江农艺师学院的孵化式培训项目为例,分析了孵化式培训模式在提升职业农民技能和生产效率方面的实际效果。期望通过对孵化式培训成果的讨论,探讨优化培训模式的方法,为孵化式培训的推广... 探讨了孵化式培训对现代新农人成长的具体影响,以浙江农艺师学院的孵化式培训项目为例,分析了孵化式培训模式在提升职业农民技能和生产效率方面的实际效果。期望通过对孵化式培训成果的讨论,探讨优化培训模式的方法,为孵化式培训的推广提供经验借鉴,为农村教育和培训模式提供科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孵化式培训 新农人 农村职业教育 农业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地区农民创业园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2
作者 朱元婷 郑巧菲 +1 位作者 牛军钰 周向阳 《农业展望》 2024年第10期82-89,共8页
为进一步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党中央、国务院从2005年开始在中国内地各地陆续划定专门区域,设立台湾地区农民创业园。台湾地区农民创业园已经成为台农台商投资创业的乐土。近年来,中国内地电商发展迅猛,电子商务交易额、网上零售额... 为进一步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党中央、国务院从2005年开始在中国内地各地陆续划定专门区域,设立台湾地区农民创业园。台湾地区农民创业园已经成为台农台商投资创业的乐土。近年来,中国内地电商发展迅猛,电子商务交易额、网上零售额不断增长,台湾地区农民创业园内台农台商也积极参与中国内地电商发展。通过总结福建6家台湾地区农民创业园发展电商的特点和规律,基于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发现,台农台商对中国内地市场的熟悉度不够,中国内地的营销费用和成本相对较高,台农台商产品供应量与市场不匹配,电商平台比较分散,园区人才培育相对滞后等是制约台湾地区农民创业园电商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本研究针对今后台湾地区农民创业园持续发展电商新经济提出加大扶持和补贴力度、提供参展补贴、在电商平台广泛建立公共品牌、培育优质优价机制、加快人才培育培养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农民创业园 农产品 电子商务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农民创业园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以福建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宇峰 汪泓涓 +2 位作者 赵一夫 许标文 曾玉荣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83-790,共8页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台湾农民创业园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台湾农民创业园评估的主要因素包括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台湾先进技术引进数量、促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效果、培...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台湾农民创业园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台湾农民创业园评估的主要因素包括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台湾先进技术引进数量、促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效果、培训当地农民的数量、园区产值增长率、园区的台湾特色程度、政策支持力度、台湾企业入驻数量、园区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2)福建省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可分为3个发展层次,第一档是发展较好的漳浦和漳平(永福),第二档是发展一般的福清、仙游和清流,第二档是发展较慢的惠安。并从发展环境、产业融合、机制体制、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两岸农业合作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农民创业园 AHP 指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农地改革的政治经济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孙代尧 陈曦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82,共7页
战后台湾的农地改革是一个应经济社会发展而持续推动的过程,经历了从土地产权再分配、到开放农地自由买卖和放宽土地流转限制、再到"小地主大佃农"的演变。台湾的经验显示,农地改革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的变革,更是乡村社... 战后台湾的农地改革是一个应经济社会发展而持续推动的过程,经历了从土地产权再分配、到开放农地自由买卖和放宽土地流转限制、再到"小地主大佃农"的演变。台湾的经验显示,农地改革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的变革,更是乡村社会结构系统的重建和农民的重塑;在农地改革中,土地"确权"是流转的基础,配套形成提升农民能力的架构和让农民"组织起来"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农地改革 土地产权 土地流转 农村建设 农民 农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农民创业园在大陆的区位选择及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孙艳香 肖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72-1279,共8页
ECFA签署后,台商对大陆农业的直接投资迅速发展。从农业FDI的视角,通过对38家台湾农民创业园在全国主要省市的区位分布进行实证分析,并以浙江省为例,围绕影响台湾农民创业园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调研,对台商入驻台创园的... ECFA签署后,台商对大陆农业的直接投资迅速发展。从农业FDI的视角,通过对38家台湾农民创业园在全国主要省市的区位分布进行实证分析,并以浙江省为例,围绕影响台湾农民创业园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调研,对台商入驻台创园的区位选择偏好和不同地区吸引台商农业直接投资创业园的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台商的区位选择偏好受台商自身的特征、台商所关注的交易成本、台商所关注的市场因素等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如何吸引台商进行直接投资农业创业园、推动台湾农民创业园良性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农民创业园 农业FDI 区位选择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农场为载体的职业农民创业孵化链研究——基于服务供给视角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治 俞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4-108,共15页
以家庭农场为载体的职业农民进行创业孵化时,外部环境中的创业孵化主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服务供给的视角看,政府扶持农民创业可视为提供一系列政策服务,职业农民在创业过程中需要的各种创业资源是由政府、市场、服务机构等多个主体... 以家庭农场为载体的职业农民进行创业孵化时,外部环境中的创业孵化主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服务供给的视角看,政府扶持农民创业可视为提供一系列政策服务,职业农民在创业过程中需要的各种创业资源是由政府、市场、服务机构等多个主体共同提供的,需要多元主体进行协同与支持。基于此,本文把政府、市场、金融服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社区五种主体作为职业农民的创业孵化主体,并以此构建了家庭农场职业农民创业活动的五阶段孵化链。通过对湖北省、湖南省及安徽省农村地区的大量家庭农场主的访谈以及问卷数据收集,本文实证分析了创业孵化主体对创业孵化链及内部五阶段创业活动间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外部孵化主体对职业农民创业过程中的创业意愿、资源获取、创业行为以及创业绩效都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机会识别与评价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此外,创业孵化链上每个阶段的创业活动都对下一阶段的创业效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孵化 职业农民 家庭农场 孵化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果旺果蔬联合社与台湾农会果品质量保障措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方玉媚 肖洪安 +3 位作者 贾宪威 罗楠 胡强 康厚生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211-214,共4页
我国加入WTO以后,果品质量关系到我国果品的市场竞争力。本文从标准执行、生产示范、田间管理、技术推广等方面对比分析四川果旺果蔬联合社与台湾农会的果品质量保障措施,并借鉴台湾农会的经验就如何提高我国果品质量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果品质量 保障措施 专业合作组织 台湾农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福建2省对台农业交流合作对比研究——以琼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和福建台湾农民创业园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贺滉 侯媛媛 +1 位作者 党选民 苏珊珊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72-75,共4页
简要介绍海南琼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和福建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基本情况,并以琼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和福建台湾农民创业园为例,从对台商政策扶持、在园区(试验区)投入和对园区(试验区)服务水平3个方面对海南与福建2省对台农业交流合作进行对比研究。
关键词 农业合作 海南 福建 台湾地区 台湾农民创业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台湾农民创业园为平台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毛丽玉 黄清乐 陈新艺 《农学学报》 2012年第11期68-71,共4页
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发展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福建台湾农民创业园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已成为加快农业推广的新阵地,促进农民就业的新平台,加快农业女性实现自我开发的新方式,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 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发展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福建台湾农民创业园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已成为加快农业推广的新阵地,促进农民就业的新平台,加快农业女性实现自我开发的新方式,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的新途径,发展农村经济的新源泉。同时,创业园的不断发展,也面临着来自政策、体制和市场等方面的制约,还需通过加大政府的支持,强化对培训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和推进组合式培训模式,开发新型产业等方式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农民创业园 人力资源开发 农民就业 农民科技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利益视角下福建农民创业园利益联结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薇 朱朝枝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03-1007,共5页
协调与满足农民创业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民创业园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本文基于福建农民创业园的调查数据,通过分析福建农民创业园中农户与企业两个利益主体的诉求,运用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农户... 协调与满足农民创业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民创业园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本文基于福建农民创业园的调查数据,通过分析福建农民创业园中农户与企业两个利益主体的诉求,运用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农户、企业进行利益联结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农户的视角,农户文化程度、农户全年人均收入、目标市场、农产品商品化率和农业企业销售农产品的规模对农户决策显著的正向作用,市场波动状况对农户决策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从企业的视角,企业类型、销售额、目标市场和从农户手中收购农产品的比重对企业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市场波动状况对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方式产生了显著的负向作用。最后,文章提出促进农户与企业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创业园 利益相关者 逻辑回归分析 利益联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台湾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被引量:7
11
作者 杜兴军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2-78,共7页
台湾光复后,农会信用部积极参与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为农民提供快捷便利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台湾加入WTO后,面对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冲击,农会信用部顺应当局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和农民实际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经营效率... 台湾光复后,农会信用部积极参与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为农民提供快捷便利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台湾加入WTO后,面对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冲击,农会信用部顺应当局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和农民实际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经营效率和质量,逐步完善金融预警机制和金融管制制度,实施严格的成本控制和内部管理,为台湾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成为推动台湾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农会信用部 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 农业发展 乡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采用台湾农业技术的驱动力与决策过程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石洪景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15-220,共6页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全面展开与深入,两岸在农业领域的合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农户作为台湾农业技术最基本的采用主体之一,对于台湾农业技术在大陆的推广与运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用。探讨农户采用台湾农业技术的内在驱动力,考察农户...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全面展开与深入,两岸在农业领域的合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农户作为台湾农业技术最基本的采用主体之一,对于台湾农业技术在大陆的推广与运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用。探讨农户采用台湾农业技术的内在驱动力,考察农户在采用台湾农业技术过程中的决策思路及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农户采用台湾农业技术的积极性,增加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带来的经济收益,促进两岸农业技术合作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台湾农业技术 驱动力 决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特征、资源禀赋与台湾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石洪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22-529,共8页
考查农户特征、资源禀赋与农户台湾农业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认清农户采用台湾农业技术的行为决策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参考价值。通过对影响农户采用台湾农业技术的可能因素进行界定,并进一步细分为16个解释变量;... 考查农户特征、资源禀赋与农户台湾农业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认清农户采用台湾农业技术的行为决策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参考价值。通过对影响农户采用台湾农业技术的可能因素进行界定,并进一步细分为16个解释变量;并对这16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农户台湾农业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关系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进一步对实地调查取得的328份样本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农户的性别、文化程度、是否参加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家庭位置、家庭劳动力、家庭平均年收入、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7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农户台湾农业技术采用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特征 资源禀赋 台湾农业技术 采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台湾农会经验的社区综合性农民合作社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丽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3期300-303,314,共5页
介绍了台湾农会的发展状况和组织特征:台湾农会是"民有、民治、民享"的公益社团法人,决策权和执行权分开,集经济性、教育性、社会性、政治性4大功能于一体的经营事业,有别于商业性金融的农会信用部及其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 介绍了台湾农会的发展状况和组织特征:台湾农会是"民有、民治、民享"的公益社团法人,决策权和执行权分开,集经济性、教育性、社会性、政治性4大功能于一体的经营事业,有别于商业性金融的农会信用部及其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总结了台湾农会运行的基本经验:一是依法设立,按照法律规范运行;二是以金融业务为支柱的综合化经营;三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完整,运行高效;四是构建了独立的农业金融体系;五是政府与农会形成社会合作治理伙伴关系;六是大农委体制确保农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极为有效。借鉴台湾农会经验,提出了发展适合大陆实际情况的社区综合性农民合作社模式,政府在创建社区综合性农民合作社模式中要承担企业家角色,以合作制的形式将农民组织起来,创新农业金融体系,着力提高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经营绩效,通过立法引导建立社区综合性农民合作社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农会 社区综合性农民合作社 经验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乌龙茶加工技术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秀萍 陈泉宾 郑乃辉 《茶叶科学技术》 2014年第4期57-63,共7页
近年来,福建乌龙茶产业发展迅猛,效益高涨,但总体上科技对产业的贡献率不高,严重制约着福建乌龙茶产业的国际化拓展。从根本上看,在培育优良乌龙茶茶树品种的前提下,加强我省乌龙茶现代化加工关键技术的投入和研发至关重要。鉴于乌龙茶... 近年来,福建乌龙茶产业发展迅猛,效益高涨,但总体上科技对产业的贡献率不高,严重制约着福建乌龙茶产业的国际化拓展。从根本上看,在培育优良乌龙茶茶树品种的前提下,加强我省乌龙茶现代化加工关键技术的投入和研发至关重要。鉴于乌龙茶加工标准化、自动化乃至智能化的产业需求,及福建乌龙茶加工的现代化水平仍然偏低的现状,尊重传统加工技术、加强现代加工成套技术与装备的自主研发、培养新型职业茶农、加强闽台乌龙茶产业合作与交流等不失为福建乌龙茶加工技术的发展良策,也是实施福建省茶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乌龙茶 加工技术 现代化 生态化 职业茶农 闽台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岸科技孵化器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比较分析
16
作者 卢凌霄 李太平 程培罡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4-128,共5页
随着土地等资源日益紧缺,农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科技支持,农业技术商品化能够迅速扩展技术推广的范围和空间。虽然中国大陆在科技经费、科研能力及论文发表和申请专利等所有科技研发领域都取得可观的进展,但是科技成果与实际生产力的结... 随着土地等资源日益紧缺,农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科技支持,农业技术商品化能够迅速扩展技术推广的范围和空间。虽然中国大陆在科技经费、科研能力及论文发表和申请专利等所有科技研发领域都取得可观的进展,但是科技成果与实际生产力的结合相对较少。中国台湾地区通过设立科技育成中心,加快农业技术转让的速度,提升农业生产率,较好实现了农业技术产学研结合,也推动地区农业迅速发展。大陆有必要借鉴台湾经验,利用农业科技育成中心实现农业技术商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台湾地区 科技孵化器 农业技术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权益问题思考——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延艺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57-61,共5页
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福建省与全国一样,对农民权益的保护虽然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新时期闽台农业合作渐成福建省农业发展的特色,闽台农业合作在给福建省"三农"问题包括福建省农民权益问题的解决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 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福建省与全国一样,对农民权益的保护虽然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新时期闽台农业合作渐成福建省农业发展的特色,闽台农业合作在给福建省"三农"问题包括福建省农民权益问题的解决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从完善土地制度,创建农民协会,拓展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借助闽台农业合作的契机加强对农民权益的保护,切实改善农民的状况,促进福建省"三农"问题的解决,使福建省经济更加快速健康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权益 闽台农业合作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社会企业:中国台湾农会重新定位启示
18
作者 陆庆光 《农业展望》 2015年第1期37-40,共4页
当前中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实践表明,难以适应当前农村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纵观世界上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都高度重视农民组织化建设和民间团... 当前中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实践表明,难以适应当前农村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纵观世界上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都高度重视农民组织化建设和民间团体的力量。为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适应市场需求,结合以社会企业重新定位中国台湾农会的思考,对中国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提出了初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企业 中国台湾农会 合作社 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养蓝鹇人工孵化与育雏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侯方晖 邹洁建 +3 位作者 陈武 洗木森 毛少珍 许建琳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5-329,共5页
挑选安静和有遮蔽物的场地作为蓝鹇的繁殖笼舍,按1:2的雄雌比例进行配对,在蓝鹇繁殖期配制混合颗粒料进行投喂,通过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的方式提高蓝鹇的繁育水平。结果显示:蓝鹇卵重量43.3~48.2 g,卵径为(52.82±2.54)(50.4~56.7)mm... 挑选安静和有遮蔽物的场地作为蓝鹇的繁殖笼舍,按1:2的雄雌比例进行配对,在蓝鹇繁殖期配制混合颗粒料进行投喂,通过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的方式提高蓝鹇的繁育水平。结果显示:蓝鹇卵重量43.3~48.2 g,卵径为(52.82±2.54)(50.4~56.7)mm×(40.21±1.42)(38.2~43.1)mm,卵形指数1.26~1.48,卵受精率88.6%以上,人工孵化温度为37.2~37.5℃,湿度为50%~55%,孵化期为25 d,蓝鹇受精卵在人工孵化过程有平均12.9%的失重,人工孵化的健雏率89.9%以上。蓝鹇幼雏出生体重为24.3~31.2 g,3~19日龄时雏鸟体重快速上升,雄鸟体重的增加速度要高于雌鸟,29日龄时雄鸟的平均体重为126.2 g,雌鸟平均体重为98.4 g。50日龄前,雏鸟采用育雏箱进行控温控湿育雏,成活率91.8%以上。采用人工孵化和育雏技术有利于提高蓝鹇的繁殖率与成活率,对于蓝鹇种群的快速复壮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鹇 人工孵化 人工育雏 受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探讨——以重庆市北碚区“台农园”为例
20
作者 曾娟 谢德体 +2 位作者 王三 王科 张乾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6期7224-7226,共3页
首先阐述了园区建设前的土地利用特点,然后分析园区土地流转产生的一些问题,并对园区针对流转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说明园区的建设条件,最后介绍台农园的产业规划布局。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台农园 土地流转 产业规划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