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7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及相关疗法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因子TNF-α、IL-6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马奕敏 苏和 郑晨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7-220,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一种慢性全身性血管炎性病变,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等在全球范围内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其高危因素包含高龄、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家族史等。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大... 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一种慢性全身性血管炎性病变,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等在全球范围内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其高危因素包含高龄、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家族史等。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发现中医药及有关疗法对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发病机制中的炎症环节有不错的疗效,该文就此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tnf-α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犀角地黄汤对瘀热证H型高血压大鼠TNF-α、IL-6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红权 黄厚才 +3 位作者 钟荣玲 夏智 郭立中 王省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犀角地黄汤对瘀热证H型高血压(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升高同时伴有高血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造模瘀热证H型高血压大鼠成功后采用低中高3种不同剂量犀角地黄汤(含生药量0... 目的探讨犀角地黄汤对瘀热证H型高血压(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升高同时伴有高血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造模瘀热证H型高血压大鼠成功后采用低中高3种不同剂量犀角地黄汤(含生药量0.75、1.5、3.0g/mL)水煎液灌服,并选择空白对照,分别检测各组血TNF-α、IL-6及血液流变学,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后比较,犀角地黄汤治疗组对瘀热证H型高血压组的TNF-α、IL-6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其以中低剂量为佳。结论犀角地黄汤能够有效干预瘀热证H型高血压大鼠的TNF-α、IL-6及血液流变学,而且能够实现将复杂的卒中危险因素简单化进行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犀角地黄汤 H型高血压 tnf-α il-6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原体肺炎患儿TNF-α、IL-6及IL-10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1
3
作者 孙军锋 高文杰 +2 位作者 王伟 王亚坤 李清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50-52,57,共4页
目的:探讨由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对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及其在临产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5日,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7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 目的:探讨由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对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及其在临产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5日,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7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时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7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Α法检测两组儿童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IL-6和IL-10的水平,利用Pearson Correlation对TNF-α、IL-6和IL-10与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几组血清中TNF-α、IL-6和IL-10水平分别为(19.24±7.74)、(44.91±18.76)和(15.78±6.54)pg/mL,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组(P<0.05);观察组BALF中TNF-α、IL-6和IL-10水平分别为(31.16±10.54)、(78.44±22.58)、(21.67±9.80)pg/mL,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组(P<0.05);血清和BALF中TNF-α、IL-6和IL-10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6及IL-10的水平与支原体肺炎存在显著相关性,其水平可为支原体肺炎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患儿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苷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TNF-α、IL-6与IL-10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赵建学 郭海燕 +2 位作者 陆玮婷 邵铭 陆原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四氯化碳所致肝纤维化大鼠血清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的影响。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芍药苷小、中、大剂量组(C1,C2,C3组),水飞蓟素对照组(D组)...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四氯化碳所致肝纤维化大鼠血清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的影响。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芍药苷小、中、大剂量组(C1,C2,C3组),水飞蓟素对照组(D组)各10只。除A组外,其他各组采用四氯化碳制备肝纤维化模型。C1,C2,C3组分别灌胃给予芍药苷1.2,2.5和5.0g.kg-1,D组灌胃给予水飞蓟素50mg.kg-1。均连续给药8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6、IL-10。结果与B组比较,A组TNF-α、IL-6显著降低(均P<0.01),C1,C2,C3,D组TNF-α和IL-6亦明显降低(均P<0.05);A组IL-10明显升高(P<0.01),C1,C2,C3,D组亦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芍药苷能通过降低血清TNF-α、IL-6,提高血清IL-10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且量效关系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四氯化碳 肝纤维化 tnf-α il-6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手术病人围术期血清TNF-α、IL-6、IL-8、IL-10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1
5
作者 唐琦峰 季晓辉 +2 位作者 田家骏 李琦 许中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531-532,共2页
目的 观察盆腔手术病人围术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8(IL 8)、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水平的动态变化 ,分析手术麻醉对患者免疫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 30例子宫手术病人 ,用 0 2 5 %丁卡... 目的 观察盆腔手术病人围术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8(IL 8)、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水平的动态变化 ,分析手术麻醉对患者免疫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 30例子宫手术病人 ,用 0 2 5 %丁卡因 +1%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于手术前、手术开始后 30分钟、术毕、术后 1天和 2天分别检测外周血清中TNF α、IL 6、IL 8、IL 10水平。结果 与术前比较 ,TNF α没有明显变化 ;IL 6在手术开始后 30分钟及术毕明显升高 (P <0 0 5 ) ;IL 8在术后 1天达高峰 ,至术后 2天仍高于正常 ;IL 10在术后 1天、2天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手术创伤可引起促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增加 ,抗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不足可能是重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手术 围术期 硬膜外麻醉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0 应激反应 子宫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TNF-α、IL-6与早产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谷惠芳 戎小平 +6 位作者 张焕改 成春苹 刘雪 耿淑霞 刘香 刘鹏 郭玮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39-1041,1047,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清Toll样受体(TLR)-4、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与早产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新生儿120例分为足月新生儿40例,胎膜早破早产儿40例,特发性早产儿40例。均在出生30 min内采集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清Toll样受体(TLR)-4、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与早产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新生儿120例分为足月新生儿40例,胎膜早破早产儿40例,特发性早产儿40例。均在出生30 min内采集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新生儿血清TLR-4、TNF-α和IL-6水平。结果胎膜早破早产儿、特发性早产儿的血清TLR-4、TNF-α、IL-6水平均高于足月儿(P均<0.05)。两组早产儿的TLR-4均分别与该组TNF-α和IL-6水平呈正相关性;而TNF-α和IL-6水平之间也呈正相关性(P均<0.01)。结论 TLR-4、TNF-α、IL-6水平的改变可能与早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细胞因子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复合脂多糖应激大鼠血浆TNF-α、IL-6含量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6
7
作者 林晓静 李亚洁 +4 位作者 罗炳德 李光勇 谭庆 王斌 韩雪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1-434,共4页
目的探讨高温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复合应激大鼠血浆TNF-α、IL-6含量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温生理盐水组(C组)、高温生理盐水组(H组)、常温脂多糖组(L组)、高温脂多糖组(HL组)。持续监测... 目的探讨高温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复合应激大鼠血浆TNF-α、IL-6含量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温生理盐水组(C组)、高温生理盐水组(H组)、常温脂多糖组(L组)、高温脂多糖组(HL组)。持续监测动物肛温(rectaltemperature,Tr)、心率(heat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以及呼吸频率(respiratoryrate,RR),并检测动物应激0、40、80、120min时血浆TNF-α、IL-6含量。结果①复合应激120min,HL组Tr上升到(43.04±0.11)℃,HR加快到(660±42)次/min,RR加快到(150±11)次/min,MAP下降到(49.0±3.5)mmHg;HR、MAP与同时相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②HL组于应激40min时血浆TNFα、IL6水平即显著升高,TNFα峰值(80min)显著高于各组TNFα水平,IL6表达水平极度升高,显著高于同时相各组。结论高温与LPS复合应激可能促发、扩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 脂多糖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IL-6在颈椎固定牵引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被引量:24
8
作者 陈凯 朱干 江泽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06-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在颈椎固定牵引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使用颈椎固定牵引器治疗,对照组使用普通枕颌带悬吊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在颈椎固定牵引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使用颈椎固定牵引器治疗,对照组使用普通枕颌带悬吊牵引装置进行牵引,治疗5周,对治疗前后患侧上肢进行神经电生理评价,并分析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含量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为90.0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TNF-α含量为(4.96±1.91)ng/L,IL-6含量为(17.17±8.37)ng/L,均低于对照组[J(6.17±3.35)ng/L、(26.83±12.73)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有36例(60.00%)神经电生理恢复正常;其中正中神经和尺神经远端潜伏期(DML)延长率从治疗前的90.00%和36.67%下降至23.33%和1.67%,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发生率从治疗前的30.00%和23.33%下降至3.33%和5.0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评价联合TNF-α、IL-6含量检测可以作为评价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的客观指标,并且对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和阐明其作用机制也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颈椎固定牵引器 神经根型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Fas、TNF-α、IL-6和IL-8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启华 许正锯 程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5-446,共2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Fas、TNF-α、IL-6、IL-8水平与肝细胞凋亡/坏死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各型乙型肝炎患者静脉血5mL,ELISA法检测sFas、TNF-α、IL-6和IL-8的水平。结果上述4项指标的检出水平基本上依次为:重型乙型肝炎SH-... 目的探讨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Fas、TNF-α、IL-6、IL-8水平与肝细胞凋亡/坏死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各型乙型肝炎患者静脉血5mL,ELISA法检测sFas、TNF-α、IL-6和IL-8的水平。结果上述4项指标的检出水平基本上依次为:重型乙型肝炎SH-B>慢性乙肝重度CHB-H>慢性乙肝中度CHB-M>急性乙肝AH-B>慢性乙肝轻度CHB-L,各组间差异显著。结论sFas、TNF-α、IL-6和IL-8,4项指标的水平,能够反映肝细胞损害的程度,且与病毒复制、肝细胞凋亡和坏死有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SFAS tnf-α il-6 il-8 血清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暴露仔猪PBMC中Hsp72与血浆TNF-α、IL-6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焕民 陈萍 +2 位作者 吴秀芬 康波 计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32-736,共5页
为探讨急性冷应激对仔猪免疫系统的影响及机制,本试验将18头仔猪随机分成常温对照组、冷暴露组和冷暴露并糖皮质激素受体(GRs)阻断组。常温组在18℃~20℃下而冷暴露各组在4℃~8℃环境下分栏饲养。试验期持续12h,在冷暴露开始后六个时... 为探讨急性冷应激对仔猪免疫系统的影响及机制,本试验将18头仔猪随机分成常温对照组、冷暴露组和冷暴露并糖皮质激素受体(GRs)阻断组。常温组在18℃~20℃下而冷暴露各组在4℃~8℃环境下分栏饲养。试验期持续12h,在冷暴露开始后六个时间点对18头仔猪采血并分离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检测Hsp72和TNF-α、IL-6的水平。实验结果显示:冷暴露组IL-6水平在冷暴露6h时比开始前有显著升高(P<0.01),TNF-α水平在冷暴露1h时显著下降(P<0.01),3h和6h又显著升高(P<0.01),且IL-6与TNF-α呈中等相关(r=0.4198);GRs阻断组IL-6水平在冷暴露6h时显著升高,TNF-α水平在各时间点差异不显著;冷暴露各组Hsp72在冷暴露1h,3h,6h,9h,12h时均显著升高(P<0.01),且受体阻断组TNF-α与Hsp72呈中等强度负相关(r=-0.6444)。这些结果表明:急性冷暴露能使血浆IL-6水平升高和PBMC中Hsp72的表达增强,而使TNF-α的水平降低,且阻断糖皮质激素对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暴露 仔猪 tnf-α il-6 HSP7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清TNF-α、IL-6、IL-8和IL-10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11
作者 蔡惠东 郁志伟 张滨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593-1595,共3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25例MPP患儿(研究组)和10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25例MPP患儿(研究组)和10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中69例存在胸腔积液,其中21例出现肺部纤维化改变,设为肺部有纤维化组,其余48例未出现肺部纤维化改变患者设为肺部无纤维化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并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对照组血清TNF-α、IL-6、IL-8和IL-10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前血清TNF-α、IL-6、IL-8和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治疗后TNF-α、IL-6、IL-8和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肺部无纤维化组胸水TNF-α和IL-8水平高于其血清浓度,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有纤维化组胸水TNF-α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其血清浓度(P<0.05);而肺部有纤维化组胸水TNF-α和IL-8水平较无纤维化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TNF-α、IL-6、IL-8和IL-10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一定相关性,且在肺部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作为临床诊断、病情及预后判断依据,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6(il-6) 白细胞介素-8(il-8) 白细胞介素-10(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解毒活络中药对高糖高脂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TNF-α、IL-6表达的作用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辛彩虹 旷劲松 李敬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8-111,共4页
目的观察高糖高脂因素诱导的HBZY-1细胞增殖分化及MMP-9、TNF-α、IL-6基因及蛋白活性表达的变化,探讨益气解毒活络中药防治DN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BZY-1,并根据不同干预因素分为正常组,高糖高脂模型组,第一组,第二组以及第三组(... 目的观察高糖高脂因素诱导的HBZY-1细胞增殖分化及MMP-9、TNF-α、IL-6基因及蛋白活性表达的变化,探讨益气解毒活络中药防治DN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BZY-1,并根据不同干预因素分为正常组,高糖高脂模型组,第一组,第二组以及第三组(前期实验中效果最佳的两组和理论最佳的一组)共5组。分别以MMT法检测24、48、72 h 3个时间点HBZY-1细胞增殖分化情况;qRT-PCR法检测48 h各组MMP-9、TNF-α及IL-6基因表达;ELISA法检测48 h各组MMP-9、TNF-α及IL-6蛋白活性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BZY-1细胞增殖显著(P<0.01),且在48 h到达峰值,MMP-9基因及蛋白活性表达明显下降(P<0.01)而TNF-α、IL-6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能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1),上调MMP-9基因及蛋白活性表达(P<0.01),抑制TNF-α、IL-6表达(P<0.01),以第三组效果最佳(理论最佳组)。结论益气解毒活络中药防治DN的机制与上调MMP-9表达,下调TNF-α、IL-6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解毒活络 糖尿病肾病 MMP-9 tnf-α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大黄酸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 10肾组织TNF-α、IL-6、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甄永占 胡刚 +4 位作者 赵毓芳 李冉 章广玲 朱丽华 林雅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1-414,共4页
目的研究赖氨大黄酸(RHL)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 10)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调控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取7月龄SAMP 10小鼠1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及不同剂量的RHL组,另选抗快速... 目的研究赖氨大黄酸(RHL)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 10)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调控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取7月龄SAMP 10小鼠1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及不同剂量的RHL组,另选抗快速老化小鼠(SAMR 1)6只作为青年对照,给药时间6周。采用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肾组织TNF-α、IL-6、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RHL治疗对SAMP10小鼠体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与SAMR 1组比较,SAMP 10小鼠肾组织有节段性肾小球萎缩、硬化和炎细胞浸润,而RHL(25mg/kg和50mg/kg)治疗能阻断这一病理进程。另外,RHL治疗能抑制SAMP 10小鼠肾组织TNF-α、IL-6、NF-κB和磷酸化的NF-κB蛋白过度表达(P<0.05)。结论 RHL可抑制SAMP 10小鼠肾组织炎症反应,这可能是其发挥肾保护作用,从而起到抗衰老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大黄酸(RHL) SAMP 10快速老化小鼠 肾小球肾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il-6) 核因子-KB (NF-eB) 抗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承气汤联合血必净治疗早期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TNF-α、IL-6、IL-8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徐鹏 黄正桥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联合血必净治疗早期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TNF-α、IL-6、IL-8的影响。方法:选择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急诊科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诊治的60例确诊为重症胰腺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联合血必净治疗早期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TNF-α、IL-6、IL-8的影响。方法:选择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急诊科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诊治的60例确诊为重症胰腺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鼻饲大承气汤及血必净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入院后即给予大承气汤鼻饲治疗,连续治疗7 d;血必净50 m L,2次/d,静脉滴注治疗,连用10 d。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治疗前及治疗后TNF-α、IL-6、IL-8含量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腹痛消失、腹胀消失、上腹压痛消失、恢复进食等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恢复正常、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清中治疗后TNF-α、IL-6、IL-8的含量均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中药制剂大承气汤及血必净能有效的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降低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等细胞因子的含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 血必净 重症胰腺炎 tnf-α il-6 il-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IL-6及HE4和CA125在EAOC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15
作者 高翠红 孙文杰 +4 位作者 于艳丽 崔娇姣 周鹏翔 杜潘艳 蒙长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85-1488,1493,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标志物人附睾蛋白4(HE4)及糖类抗原125(CA125)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患者中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8年9月在唐山...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标志物人附睾蛋白4(HE4)及糖类抗原125(CA125)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患者中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8年9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4例卵巢癌患者,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EAOC)患者52例,卵巢浆液性腺癌3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35例,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妇女50例为对照组。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受检者HE4和CA125含量;酶联吸附实验(ELISA)测定TNF和IL-6含量。结果:HE4、CA125及IL-6和TNF-α在EAOC组的水平低于浆液性卵巢癌组,而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P<0.05);HE4、CA125及IL-6和TNF-α在EAOC组Ⅲ、Ⅳ期的水平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P<0.05);各指标在低分化组高于高分化组(P<0.05);HE4与CA125和IL-6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415,P<0.05;r=0.362,P<0.05);HE4及IL-6联合诊断EAOC价值最高。结论:炎症因子IL-6和TNF-α和肿瘤标志物HE4及CA125在辅助诊断EAOC方面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 tnf-α il-6 HE4 CA125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TNF-α、IL-6、IL-8的活性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亚荣 许忠 +1 位作者 穆琢 刘禹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84-385,共2页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HSP患儿血清TNF-α、IL-6、IL-8活性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患儿血清TNF-α、IL-6、IL-8活性水平均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P<0.01),尤以伴肾脏损害者为著。提示TNF-α、IL-6、IL-8参与HSP的发生发展。本研究...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HSP患儿血清TNF-α、IL-6、IL-8活性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患儿血清TNF-α、IL-6、IL-8活性水平均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P<0.01),尤以伴肾脏损害者为著。提示TNF-α、IL-6、IL-8参与HSP的发生发展。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HSP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紫癜性肾炎 儿童 tnf-α il-6 il-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对大鼠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血清和肾组织中IL-1β、TNF-α、IL-6和IL-18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郭爱民 曹建民 周海涛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79,共6页
目的:探讨红景天对大鼠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血清和肾组织中IL-1β、TNF-α、IL-6和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75只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12只)、一般训练组(M组,12只)、过度训练组(OM组,24只)和红景天+过度训练组(ROM... 目的:探讨红景天对大鼠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血清和肾组织中IL-1β、TNF-α、IL-6和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75只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12只)、一般训练组(M组,12只)、过度训练组(OM组,24只)和红景天+过度训练组(ROM组,24只),M组、OM组和ROM组进行8周56天的游泳训练。采用专业灌胃器每天灌胃1次,ROM组以4.48 g·kg-1红景天灌胃,体积为5mL·kg-1,其他各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末次训练后24 h,采用HE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变化,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清和肾组织IL-1β、TNF-α、IL-6、IL-18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IL-1βmRNA、TNF-αmRNA、IL-6 mRNA、IL-18 mRNA基因表达。结果:1)8周实验后,光镜下C组和M组大鼠肾组织结构正常;OM组肾小球淤血,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空泡变性、管腔扩张,管腔有少量脱落绒毛、上皮细胞及各种管型;ROM组肾组织病理学改变较OM组轻,小管上皮细胞有轻微的水肿、空泡变性和管腔扩张,无蛋白管型和细胞管型。OM组和ROM组Paller评分显著高于C组(P<0.01),RO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电镜下C组结构正常;M组基底膜偶见轻微增厚,系膜区不扩大,系膜细胞不增多,滤过膜结构正常,上皮足突无融合;OM组部分基底膜呈不规则节段性增厚,系膜基质明显增多,系膜细胞增生,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ROM组仍有较轻系膜区扩大和基底膜呈不规则节段性增厚,上皮细胞足突融合不明显,病变程度明显减轻。2)OM组和ROM组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显著高于C组(P<0.01),RO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OM组和ROM组血清和肾组织IL-1β、TNF-α、IL-6和IL-18蛋白表达显著高于C组(P<0.01),RO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OM组和ROM组肾组织IL-1βmRNA、TNF-αmRNA、IL-6 mRNA和IL-18 mRNA表达上调显著高于C组(P<0.01),RO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结论:8周过度训练导致大鼠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肾组织超微结构严重破坏,组织病理学明显改变。红景天明显减轻肾脏组织超微结构破坏程度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其可能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和IL-18表达,提高机体免疫,耐受各种应激刺激能力,对过度训练导致的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 肾脏 运动性缺血再灌注 过量训练 细胞因子 il- tnf-α il-6 il-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患儿脑脊液中TNF-α、IL-6含量改变 被引量:5
18
作者 方敏 龚非力 +7 位作者 白欣立 李震中 李卓娅 阮旭中 熊平 冯纬 姜晓丹 徐勇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08-110,共3页
应用免疫 PCR方法 ,对 17例癫痫病患儿及 39例对照组儿童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 - α (TNF- α)与白细胞介素 - 6 (IL- 6 )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 ,癫痫患儿组脑脊液中 TNF- α和 IL- 6的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 (P<0 . 0 1)。... 应用免疫 PCR方法 ,对 17例癫痫病患儿及 39例对照组儿童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 - α (TNF- α)与白细胞介素 - 6 (IL- 6 )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 ,癫痫患儿组脑脊液中 TNF- α和 IL- 6的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 (P<0 . 0 1)。结果提示 ,TNF- α和 IL- 6可能参与癫痫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脑脊液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太溪穴降低SHR血压及调节延髓TNF-α、IL-6蛋白表达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晶 林晓杰 +2 位作者 罗晓舟 黄健婷 唐纯志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太溪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on,SHR)大脑延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其降压的作用机理.方法:以SHR为原发性高血压模型共45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正常血压... 目的:观察针刺太溪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on,SHR)大脑延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其降压的作用机理.方法:以SHR为原发性高血压模型共45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正常血压wistar大鼠15只作为对照组,太溪组、非穴组分别予针刺治疗,模型组、对照组不予处理,治疗前后分别测量其血压,治疗结束后第2天分别随机取7只大鼠大脑延髓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大脑延髓组织切片TNF-α、IL-6的光密度和阳性面积率.结果:针刺太溪穴及非经穴位均可以降低SHR大脑延髓中TNF-α、IL-6的表达水平,并降低SHR的血压,且针刺太溪穴效果更为明显.结论:针刺太溪穴能有效降低SHR血压,而调节SHR大脑延髓中TNF-α及IL-6蛋白表达可能是其降压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太溪穴 高血压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介素-6(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癖消溢散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TNF-α、IL-6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金华 李志峰 +1 位作者 王甫 陈建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8-319,共2页
目的:探讨除癖消溢散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6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除癖消溢散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对症治疗。除癖消溢散组患者术前... 目的:探讨除癖消溢散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6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除癖消溢散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对症治疗。除癖消溢散组患者术前加用除癖消溢散方治疗3~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乳腺组织和血清IL-6、TNF-α的变化。结果:除癖消溢散组患者乳腺组织和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除癖消溢散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疗效确切,其作用与降低乳腺组织和血清IL-6、TNF-α水平,减轻急性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癖消溢散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