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顾性分析福建宁德市23例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情况及抗病毒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长贵 陈仁利 赖晓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9-364,共6页
目的:分析福建省宁德市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5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就诊于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血液科出院诊断为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23例病例,总结其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福建省宁德市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5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就诊于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血液科出院诊断为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23例病例,总结其临床特征,分析预后情况。对比单纯化疗和化疗联合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生存期。结果:23例患者均来自福建沿海ATLL流行区(宁德市),男性12例,女性11例,中位发病年龄59(31-84)岁。临床类型均为急性型(18例)或淋巴瘤型(5例),未见冒烟型、慢性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次为白细胞增高20例,淋巴结肿大19例、皮肤损害13例、高钙血症13例,90%以上的病例出现乳酸脱氢酶(LDH)升高,11例患者β2-微球蛋白升高。23例患者中12例接受化疗(部分联合抗病毒治疗),仅1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总体中位生存期为2.3(0.2-13)个月。化疗联合抗病毒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3(2-11)个月,单纯化疗组中位生存期为2(0.2-13)个月。结论:福建宁德市成人ATLL临床特征较典型,预后不良,抗病毒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临床表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心成人早期前体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晸华 罗澜 +4 位作者 杨萍 李艳 邹德慧 高春记 景红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目的:对3个血液学中心的成人早期前体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ETP-ALL/LB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9年1月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解放军第一医学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目的:对3个血液学中心的成人早期前体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ETP-ALL/LB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9年1月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解放军第一医学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3个血液研究中心共113例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ALL/LBL)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对其中ETP-ALL/LBL及非ETP-ALL/LB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13例T-ALL/LBL患者中,13例诊断为ETP-ALL/LBL(11.5%),其中男性患者11例(84.6%),中位年龄28(18-53)岁。与非ETP-ALL/LBL患者相比,ETP-ALL/LBL患者在年龄、性别、纵隔大包块发生率、临床分期、IPI评分、白细胞水平、乳酸脱氢酶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13例ETP-ALL/LBL患者中,9例(69.2%)获得完全缓解,ETP-ALL/LBL患者较非ETP-ALL/LBL患者化疗诱导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在单纯化疗未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ETP-ALL/LBL组较非ETP-ALL/LBL组显示出更差的5年生存率(0 vs 7.1%,P=0.008),而在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两组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37.5%vs 40.2%,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诱导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乳酸脱氢酶水平为影响T-ALL/LBL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ETP-ALL/LBL较其他类型T-ALL/LBL患者诱导化疗反应率无显著差异,诱导缓解后续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对于提高ETP-ALL/LBL患者远期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前体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NRP-1基因对人T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红梅 徐振媛 +2 位作者 杜秀平 李滔涛 韩正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47-1452,共6页
目的:探讨RNAi沉默NRP-1基因对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我们前期构建好的p LB-NRP-1/shRNA重组慢病毒质粒,感染至Jurkat细胞中,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及化疗药物表柔比星(EPI)处理后细胞增殖情况;用AV/P... 目的:探讨RNAi沉默NRP-1基因对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我们前期构建好的p LB-NRP-1/shRNA重组慢病毒质粒,感染至Jurkat细胞中,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及化疗药物表柔比星(EPI)处理后细胞增殖情况;用AV/PI法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结果:细胞增殖结果:在48、72、96 h时间点NRP-1/shRNA干扰组的OD值均低于相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RP-1/shRNA干扰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化疗药物表柔比星(EPI)敏感性检测结果:EPI浓度为0.025、0.05、0.1、0.2、0.4μg/ml时,NRP-1/shRNA干扰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较相应对照组高,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选择IC50进行EPI诱导后,NRP-1/shRNA干扰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NRP-1/shRNA干扰组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Bax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RP-1/shRNA干扰组G0/G1期细胞的比例增高,S期细胞的比例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NAi沉默NRP-1基因可抑制Jurkat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提高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涉及Bcl-2/Bax途径的调节;并可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降低细胞的增殖水平,诱导细胞进入凋亡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P-1 RNA干扰 慢病毒载体 t细胞白血病 增殖 凋亡 细胞周期 化疗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人嗜T细胞病毒1型(HTLV-1)及其与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陶玲 杨丽 王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9-94,共6页
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人嗜T细胞病毒1型(HTLV-1),是一种和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及HTLV-1相关性脊髓病/热带痉挛性瘫痪(HAM/TSP)等疾病密切相关的逆转录病毒。以往对于该病毒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其导致这两种常见疾病,近来发现越来越多的自... 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人嗜T细胞病毒1型(HTLV-1),是一种和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及HTLV-1相关性脊髓病/热带痉挛性瘫痪(HAM/TSP)等疾病密切相关的逆转录病毒。以往对于该病毒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其导致这两种常见疾病,近来发现越来越多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该病毒的感染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该病毒通常经过漫长的潜伏期后发病,一旦发病治疗往往收效甚微,明确病毒如何侵入机体、其致病机制、如何和机体的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在细胞内长期潜伏,以便采取有效的早期干预措施将是后续研究的重点方向。我们总结了该病毒导致的相关免疫性疾病、该病毒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致病机制及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人嗜t细胞病毒1型(HtLV-1) 自身免疫性疾病 致病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酸通过调控PI3K通路诱导急性T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 被引量:3
5
作者 郑晓强 董金凤 芮红兵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71-1775,共5页
目的:探究迷迭香酸(RA)对急性T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存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细胞随机分为Jurkat组、RA (5μmol/L)组、RA (10μmol/L)组和RA (20μmol/L)组,分别用0、5、10和20μmol/L的RA处理细胞,CCK8检测培养不同时间的细胞增殖倍... 目的:探究迷迭香酸(RA)对急性T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存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细胞随机分为Jurkat组、RA (5μmol/L)组、RA (10μmol/L)组和RA (20μmol/L)组,分别用0、5、10和20μmol/L的RA处理细胞,CCK8检测培养不同时间的细胞增殖倍数,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检测Beclin1、P62、LC3、p-PI3K、PI3K、p-Akt、Akt和m TOR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LC3的表达。结果:RA处理细胞4 d后,RA (5、10、20μmol/L)组细胞增殖倍数与Jurkat组比较明显降低,存活细胞数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同时与Jurkat组比较,RA (5、10、20μmol/L)组细胞Beclin1表达水平和LC3Ⅱ/LCⅠ的比值明显降低,P6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LC3阳性表达与Jurkat组比较也明显减少;此外,RA (5、10、20μmol/L)还能显著降低p-PI3K/PI3K、p-Akt/Akt的比值和m TOR的表达水平。结论:RA可诱导急性T淋巴白血病Jurkat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酸 t细胞白血病 自噬性死亡 JURKA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硫氰酸苯已酯抑制T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林娟 黄轶群 马旭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1-365,共5页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研究异硫氰酸苯己酯(PHI)在体外对人类T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Wnt/β联蛋白(catenin)信号通路及组蛋白调控、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用MTT方法检测PHI作用后Jurkat细胞的增殖率变化;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用Wester...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研究异硫氰酸苯己酯(PHI)在体外对人类T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Wnt/β联蛋白(catenin)信号通路及组蛋白调控、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用MTT方法检测PHI作用后Jurkat细胞的增殖率变化;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用Western blot观察Jurkat细胞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TCF、c-myc、cyclinD1水平的变化,以及组蛋白甲基化H3K4,H3K9、乙酰化H3,H4的变化。结果表明,PHI可抑制Jurkat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48 h的IC50约为20μmol/L;PHI处理3 h后上调组蛋白乙酰化H3、H4和组蛋白甲基化H3K4,下调组蛋白甲基化H3K9,7 h时作用更明显;PHI作用3 hβ-catenin表达水平无变化,7 h后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β-catenin及其周期相关基因TCF、c-myc、cyclinD1表达均下降。结论:PHI抑制Jurkat细胞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调控组蛋白甲基化、乙酰化,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苯己酯 t细胞白血病 Jurkat细胞 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 组蛋白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靶向型水泡性口炎病毒的构建及应用
7
作者 方心葵 王欣 孙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8-226,共9页
目前肿瘤治疗主要使用放疗、药物化疗,具有很大的毒、副作用,研发肿瘤靶向性药物是未来发展趋势.成人T细胞白血病(adult T cell leukemia,ATL)是一种由HTLV-1病毒引起的人恶性CD4 T淋巴细胞白血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溶瘤性水泡性口... 目前肿瘤治疗主要使用放疗、药物化疗,具有很大的毒、副作用,研发肿瘤靶向性药物是未来发展趋势.成人T细胞白血病(adult T cell leukemia,ATL)是一种由HTLV-1病毒引起的人恶性CD4 T淋巴细胞白血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溶瘤性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是一种肿瘤治疗病毒载体,利用HIV-1囊膜蛋白gp160对野生型VSV病毒进行假型化改造,研制了具备人CD4受体靶向性的重组VSV病毒(VSV-△G-gp160G),在对ATL病人肿瘤细胞进行的体外杀伤实验(ex vivo)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泡性口炎病毒 成人t细胞白血病 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YC及其主要泛素连接酶FBXW7影响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细胞增殖与预后 被引量:2
8
作者 Mihashi Y Mizoguchi M +2 位作者 Takamatsu Y 王婷(摘译) 余英豪(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0-700,共1页
焖燃型和慢性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L)临床病程相对惰性,却常可向侵袭性淋巴瘤型和急性白血病型进展。作者对137例ATLL肿瘤组织进行转录因子C-MYC及其泛素连接酶FBXW7表达检测,以了解这些指标与4种不同亚型患者预后的关系。60例... 焖燃型和慢性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L)临床病程相对惰性,却常可向侵袭性淋巴瘤型和急性白血病型进展。作者对137例ATLL肿瘤组织进行转录因子C-MYC及其泛素连接酶FBXW7表达检测,以了解这些指标与4种不同亚型患者预后的关系。60例样本选自淋巴结,57例选自皮肤,20例选自其他器官淋巴瘤。其中61例为淋巴瘤样型,37例为急性型,28例为焖燃型和11例慢性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白血病 淋巴瘤样 泛素连接酶 C-MYC 细胞增殖 预后 临床病程 急性白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联合抗病毒治疗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林莺 张荣东 +3 位作者 陈仁利 陈捷 吴颖 陈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07-1414,共8页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抗病毒治疗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疗效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49例既往确诊或新诊断的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是否行抗病毒治疗将患者分为2组,化疗联合抗病毒治疗组2...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抗病毒治疗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疗效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49例既往确诊或新诊断的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是否行抗病毒治疗将患者分为2组,化疗联合抗病毒治疗组27例,其中13例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联合CHOP方案治疗,8例用齐多夫定联合CHOP方案化疗,6例采用CHOP方案联合干扰素加齐多夫定治疗;单纯化疗组22例,单用CHOP治疗。通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血常规、LDH、β微球蛋白、Ki-67等指标变化,评估化疗联合抗病毒治疗ATLL的临床疗效,检测HTLV-1病毒拷贝数以评价抗病毒的效果,并进行相关预后因素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4个月。与单纯化疗相比,经化疗联合抗病毒治疗患者肿瘤负荷较治疗前明显减轻,HTLV-1病毒拷贝数明显下降,白细胞数、LDH、β_(2)-MG、Ki-67阳性率及HTLV-1病毒量等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化疗联合抗病毒组总有效率(CR+PR)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63.0%vs31.8%, P=0.035)。化疗联合抗病毒组、单纯化疗组患者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4.1±2.9)%和(40.9±2.1)%(P=0.021),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1.9±3.3)%和(13.6±2.8)%(P=0.01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TLV-1病毒量及是否抗病毒治疗为影响患者远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HR=7.518,95%CI:2.517-36.192, P=0.013;HR=5.617,95%CI:1.803-11.293, P=0.027)。结论:ATLL化疗基础上加用抗病毒可提高其疗效,延长其无进展生存时间及总体生存时间,HTLV-1病毒量及是否抗病毒治疗可影响患者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CHOP方案 干扰素 齐多夫定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皮肤损害及其诊断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红阳 邱丙森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47-648,共2页
皮肤型和隐匿型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常可出现皮肤损害,可表现为皮肤T细胞淋巴瘤或湿疹样、痒疹样、荨麻疹等皮肤病,亦可作为首发体征。经对症治疗后如皮损加剧或伴全身症状,需做外周血检查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包括印片检查;若... 皮肤型和隐匿型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常可出现皮肤损害,可表现为皮肤T细胞淋巴瘤或湿疹样、痒疹样、荨麻疹等皮肤病,亦可作为首发体征。经对症治疗后如皮损加剧或伴全身症状,需做外周血检查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包括印片检查;若见异形淋巴细胞,需进一步做免疫组化检测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I型(HTLV-I)抗体,最终确诊需在外周血和(或)罹患组织内检测出HTLV-I前病毒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t细胞 淋巴瘤 t细胞 成人 皮肤损害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T细胞白血病细胞变异型sil-tal1融合转录本和基因组DNA断裂点
11
作者 赵晓曦 梁丽姬 +1 位作者 丁卫 李志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74-179,共6页
本研究探究1例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变异型sil-tal1融合转录本的序列。将PCR扩增产物克隆入质粒载体并测序,针对变异部分序列设计引物,对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在cDNA水平发现4种不同的融合转录本,分... 本研究探究1例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变异型sil-tal1融合转录本的序列。将PCR扩增产物克隆入质粒载体并测序,针对变异部分序列设计引物,对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在cDNA水平发现4种不同的融合转录本,分别保留了sil基因的部分外显子或内含子序列,并存在插入和删除现象。经分析白血病细胞的基因组DNA序列,发现了一种新的sil-tal1重组,其sil基因的断裂点在DNA水平上与文献报道不同。结论:此例患儿白血病细胞的tal1基因发生了新型重组,并表达经典型的和至少3种变异型的融合转录本,此现象可能是由于白血病细胞转录剪接机制异常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ll基因 sil基因 融合转录本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基因组DNA断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例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12
作者 张永前 张媛媛 +5 位作者 魏小芳 冯友繁 伏媛 陈巧琳 张启科 赵继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6-710,共5页
目的:探讨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23年6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例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7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 目的:探讨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23年6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例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7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51(28-83)岁。发病时6人有乏力、贫血症状,淋巴结肿大4例,脾大5例。检测显示,抗核抗体阳性4例,贫血5例;血红蛋白中位数83(61-151)g/L,白细胞中位数5.6(2.0-8.7)×10^(9)/L,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中位数66.2(13.9-89.1)%。骨髓增生极度活跃3例,增生活跃2例,增生减低2例;骨髓MF-1级5例,MF-2级1例。T细胞比例中位数64.3(31.5-80.6)%。免疫分型显示,CD3^(+)CD4^(-)CD8^(+)经典型5例,CD57^(+)患者6例,TCRα/β^(+)3例,TCRγ/δ^(+)3例。基因重排TCRG^(+)5例。中位随访时间为55(4-87)个月,1例因心脏疾病死亡,其余6例目前仍生存。结论: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率低,早期有贫血、乏力、淋巴结肿大、脾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等表现,骨髓中异常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流式细胞免疫表型、TCR克隆性重排、STAT3、STAT5b热点基因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特征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β-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研究
13
作者 徐艳朋 黄佩 +5 位作者 张平平 罗艳 施晓琪 吴柳松 陈艳 何志旭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3391-3398,共8页
背景β-肾上腺素受体(β-AR)与部分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上是否存在β-AR的表达,且β-AR是否与T-ALL的预后及危险度相关,目前国内外报道较缺乏。目的明确T-ALL患儿白血病细胞上β-AR的表达情况,... 背景β-肾上腺素受体(β-AR)与部分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上是否存在β-AR的表达,且β-AR是否与T-ALL的预后及危险度相关,目前国内外报道较缺乏。目的明确T-ALL患儿白血病细胞上β-AR的表达情况,并分析β-AR对T-ALL患儿危险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数据库查询β1-AR、β2-AR及β3-AR在白血病细胞及其他恶性肿瘤上的表达水平,同时查询β1-AR、β2-AR及β3-AR的表达水平对肿瘤预后的影响,并归纳总结数据。收集2019年—2022年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T-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骨髓标本,共40例,根据诊治情况及疗效分为T-ALL初诊组及T-ALL缓解组,其中T-ALL初诊组23例,T-ALL缓解组17例;同时收集15例非血液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骨髓标本作为对照组。将T-ALL初诊组患儿分为中危亚组(9例)及高危亚组(14例)。同时将T-ALL初诊组患儿按预后结果进行分组,死亡及复发者为预后不良亚组(10例),疗效好并完全缓解者为预后良好亚组(13例)。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T-ALL细胞β-AR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或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β-AR与T-ALL患儿危险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T-ALL患儿高危的影响因素。结果数据库检索结果发现:β1-AR在前列腺癌中表达水平较高,β2-AR在血液及前列腺等相关恶性肿瘤中表达水平较高,β3-AR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水平极低。与正常血液组织比较,急性髓系白血病血液组织β-AR基因的表达较高,主要以β2-AR基因表达为主,其次是β1-AR基因,而β3-AR基因表达水平较低。β1-AR基因可影响宫颈癌、肺鳞状细胞癌、胰腺癌、肉瘤及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率,β2-AR基因可影响肾癌、肺腺癌及胸腺癌患者的生存率,β3-AR基因可影响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率。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ALL初诊组β1-AR、β2-AR、β3-AR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T-ALL缓解组(P<0.05)。高危亚组β3-AR高于中危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β3-AR升高(OR=7.036,95%CI=1.244~39.783,P=0.027)及化疗15 d后骨髓中有白血病细胞(OR=10.667,95%CI=1.035~109.941,P=0.047)是T-ALL患儿高危的危险因素,β3-AR升高(OR=8.447,95%CI=1.557~45.819,P=0.013)是T-ALL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β2-AR与白血病计数、初诊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化疗15 d骨髓白血病细胞呈正相关,β3-AR与T-ALL患儿危险度、预后呈正相关(P<0.05)。结论T-ALL患儿白血病细胞上存在β-AR的异常高表达,且β-AR表达水平的下降可作为T-ALL患儿缓解的指标。此外,β3-AR异常高表达是T-ALL患儿发生高危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t细胞 Β-肾上腺素受体 儿童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对抗小鼠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晓菲 崔芳 +3 位作者 刘菲 张瑞 史敏 李永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小鼠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对Notch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5只6-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ALL组和Res组,其中Res组又进一步分为low-Res(L-Res)、middle-Re...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小鼠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对Notch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5只6-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ALL组和Res组,其中Res组又进一步分为low-Res(L-Res)、middle-Res(M-Res)和high-Res(H-Res)3个浓度给药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瑞氏-吉姆萨染色法检测外周血及脾细胞悬液中白血病细胞百分比,HE染色法观察脾脏和骨髓组织病理形态,RT-q PCR法检测脾脏组织中Notch1、Hes-1、c-Myc、mi R-19b和PTEN 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Hes-1、c-Myc、p-PTEN和PTE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ALL组小鼠外周血中白血病细胞明显增多,脾脏及骨髓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弥漫性浸润,脾脏中Notch1、Hes-1、c-Myc、mi R-19b m RNA表达水平和Notch1、Hes-1、c-Myc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PTEN m RNA及其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经白藜芦醇处理后,H-Res组以上各项指标较T-ALL组均获得逆转。结论:白藜芦醇具有抗小鼠T-ALL的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Notch1信号通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福建地区多中心数据分析
15
作者 吴椿萍 郑湧智 +8 位作者 李健 温红 翁开枝 庄树铨 吴兴国 华雪玲 郑浩 陈再生 乐少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3,共8页
目的:评估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疗效,并探讨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20年12月福建地区5家医院收治的127例初诊T-ALL患儿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急性前体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相比较,并采用Kaplan... 目的:评估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疗效,并探讨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20年12月福建地区5家医院收治的127例初诊T-ALL患儿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急性前体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相比较,并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评估患儿总生存率(OS)和无事件生存率(EFS),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116例规范治疗的T-ALL患儿中,78例接受CCLG-ALL 2008方案治疗,38例接受CCCG-ALL 2015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T-ALL患儿中男性、年龄≥10岁、初诊白细胞数≥50×10^(9)/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诱导治疗中微小残留病≥1%、诱导结束时微小残留病≥0.01%的患儿比例均显著高于B-ALL患儿(P<0.05)。T-ALL患儿预期10年EFS及OS分别为59.7%和66.0%,均显著低于B-ALL患儿(P<0.001)。COX分析显示,初诊白细胞数≥100×10^(9)/L、诱导结束时未达完全缓解是更差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CCG-ALL 2015组与CCLG-ALL 2008组相比,感染相关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15.8%vs 34.6%,P=0.042),而EFS及OS更高(73.9%vs 57.2%,PEFS=0.090;86.5%vs 62.3%,POS=0.023)。结论:T-ALL较B-ALL预后差,初诊白细胞数≥100×10^(9)/L、诱导结束时未达完全缓解(尤其是纵隔肿物未消失)为其预后不良危险因素。CCCG-ALL 2015方案可能降低感染相关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不良事件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常香香 孙尚彪 +2 位作者 李玉文 王淼 朱燕青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8-1393,共6页
目的:探讨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案。方法:报告1例CD4^(+)CD8^(-)T-LGL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为老年女性(70岁),临床进展缓慢,以血小... 目的:探讨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案。方法:报告1例CD4^(+)CD8^(-)T-LGL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为老年女性(70岁),临床进展缓慢,以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骨髓增生较低下,血涂片以大颗粒淋巴细胞为主,免疫分型及T细胞克隆重排符合T-LGLL应用环磷酰胺50 mg/d联合泼尼松(后逐渐减停)治疗,达到部分缓解(PR)。结论: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上极为罕见,与CD4^(-)CD8^(+)T-LGLL临床表现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表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霉素增强长春新碱诱导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株凋亡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平平 朱锦灿 +2 位作者 刘革修 税朝祥 李小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3-657,共5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与盐霉素(salinomycin,Sal)联合作用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与盐霉素(salinomycin,Sal)联合作用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和caspase-8表达水平。结果:VCR、Sal单独及联合处理Jurkat细胞株均显示出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两药联合使用的增殖抑制作用更显著(P<0.05),具有协同作用。联合用药组BCL-2蛋白水平较VCR和Sal单独处理组明显减少,而caspase-3和caspase-8水平明显增高;VCR和Sal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较VCR和Sal单独处理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长春新碱联合盐霉素作用于Jurkat细胞具有协同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新碱 盐霉素 急性t细胞白血病 JURKAt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门冬酰胺酶与盐霉素联合作用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锦灿 陈小宇 +3 位作者 刘成成 祝爱珍 刘革修 曾慧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72-2276,共5页
目的:研究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与盐霉素(salinomycin,Sal)联合作用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 目的:研究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与盐霉素(salinomycin,Sal)联合作用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及细胞色素C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之间的差别。结果:不同浓度的L-ASP和Sal单独处理Jurkat细胞株后均显示出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L-ASP的IC50为8.12 IU/L,Sal的IC50为0.75μmol/L。而两药联合使用的增殖抑制作用更显著(P<0.05);合用指数计算公式结果显示两药为协同作用。Western blotting显示联合用药组与L-Asp、Sal单独处理组相比,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和胞浆细胞色素C水平明显增高;干预48 h后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L-ASP(2.5 IU/L)单独处理组和Sal(0.5μmol/L)单独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11±0.23)%和(25.43±0.47)%,与对照组(6.67±0.13)%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39.12±1.97)%分别与L-ASP、Sal单独处理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门冬氨酸酶与盐霉素联合作用于Jurkat细胞具有协同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冬酰胺酶 盐霉素 急性t细胞白血病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1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诱导成人白血病细胞系MT2生长阻滞及凋亡
19
作者 朱小飞 郭晓芳 +4 位作者 孙瑞利 高志涛 马淑君 张婧婧 王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87-791,共5页
目的:研究Sirtuin1(Sirt1)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成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系MT2增殖及存活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方法,比较了成人白血病细胞系MT2与其他两种白血病细胞系(Jurkat,MOLT-4)中Sirt1 mRNA表达水平;通过Sirt1抑制剂尼克酰胺(Nicoti... 目的:研究Sirtuin1(Sirt1)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成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系MT2增殖及存活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方法,比较了成人白血病细胞系MT2与其他两种白血病细胞系(Jurkat,MOLT-4)中Sirt1 mRNA表达水平;通过Sirt1抑制剂尼克酰胺(Nicotinamide)处理MT2细胞后,观察其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并采用MTT、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Nico-tinamide对MT2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成人白血病细胞系MT2中Sirt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Jurkat细胞系(P<0.05),而与MOLT-4细胞系无明显差异;抑制Sirt1的去乙酰化酶活性能明显抑制MT2细胞的增殖,引起细胞G2/M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镜下观察到细胞膜皱缩、卷曲及破裂等凋亡样形态改变。结论:抑制Sirt1去乙酰化酶活性可能是治疗成人T细胞白血病的可行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t细胞白血病 Mt2细胞 Sirt1去乙酰化酶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诱导T淋巴细胞白血病JM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永清 黄高昇 +4 位作者 陈协群 白庆咸 梁蓉 冯骥良 王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207-1210,共4页
本研究探讨苦参碱诱导T淋巴细胞白血病JM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并进一步分析其机制。用0.4mg/ml苦参碱诱导JM细胞4天,分别提取对照组及苦参碱诱导组细胞总RNA,采用凋亡相关基因Atlas cDNA Expression ArrayKit筛选出苦参碱诱导JM... 本研究探讨苦参碱诱导T淋巴细胞白血病JM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并进一步分析其机制。用0.4mg/ml苦参碱诱导JM细胞4天,分别提取对照组及苦参碱诱导组细胞总RNA,采用凋亡相关基因Atlas cDNA Expression ArrayKit筛选出苦参碱诱导JM细胞前后差异表达的凋亡相关基因,并用Western blot验证部分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JM细胞经苦参碱诱导后,基因芯片杂交结果显示31个基因有差异表达,其中caspase8表达上调达5倍以上。Western blot证实caspase8表达变化与苦参碱作用时间呈正相关。结论:苦参碱可诱导JM细胞多个凋亡基因差异表达,其中caspase8表达上调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JM细胞 t淋巴细胞白血病 凋亡基因 CASPASE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