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0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淋巴细胞亚群、IL-17、IL-12评估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价值
1
作者 张帅 王帧 许哲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448-451,共4页
目的探究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2(IL-12)检测在小儿病毒性脑炎(VE)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6例VE患儿(VE组),和同期健康儿童96例,VE患儿于治疗结束... 目的探究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2(IL-12)检测在小儿病毒性脑炎(VE)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6例VE患儿(VE组),和同期健康儿童96例,VE患儿于治疗结束后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级分为预后良好(4~5级)、预后不良(1~3级);所有儿童均采集外周血标本,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IL-17、IL-12水平,对比检测结果,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检测结果对VE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E组患儿CD3^(+)、CD4^(+)及CD4^(+)/CD8^(+)比值水平降低(P<0.05),CD8^(+)、IL-17、IL-12水平升高(P<0.05);VE组患儿IL-17、IL-12均与CD3^(+)(r=-0.517,-0.531,P<0.05)、CD4^(+)(r=-0.572,-0.568,P<0.05)及CD4^(+)/CD8^(+)比值(r=-0.631,-0.608,P<0.05)呈正相关,均与CD8^(+)呈负相关(r=0.508,0.537,P<0.05);VE组中,与预后良好者比较,预后不良者CD3^(+)、CD4^(+)及CD4^(+)/CD8^(+)比值水平降低(P<0.05),IL-17、IL-12水平升高(P<0.05),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D3^(+)、CD4^(+)/CD8^(+)比值、IL-17、IL-12及四者联合评估VE预后不良的AUC为0.660、0.741、0.758、0.797、0.886,四者联合评估效能最高,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0.00%和70.15%。结论VE患儿存在T淋巴细胞水平失衡和IL-17、IL-12水平升高,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与IL-17、IL-12水平存在相关性,CD3^(+)、CD4^(+)/CD8^(+)比值、IL-17、IL-12四者联合可用于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儿童 t淋巴细胞 细胞介素-17 细胞介素-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2
作者 欧阳俊 刘林芳 +4 位作者 石大友 查亚云 唐秋燕 廖立潇 曾灵芝 《天津药学》 2025年第1期48-50,54,共4页
目的探究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4年7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结肠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卡培他滨辅... 目的探究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4年7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结肠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卡培他滨辅助化疗,观察组联合奥沙利铂辅助化疗,两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ORR)(74.29%)、疾病控制率(DCR)(94.29%)均较对照组(51.43%、77.14%)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59.62±4.27)%、CD4^(+)(41.39±5.76)%均较对照组高,CD8^(+)(21.05±1.79)%较对照组低,癌胚抗原(CEA)(12.33±1.16)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41.05±3.17)pg/L、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51.25±3.22)U/mL、糖类抗原(CA)125(28.14±1.77)kU/L、CA199(24.22±2.16)kU/L均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肠癌术后患者予以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辅助化疗可有效调节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t淋巴细胞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亚群及营养状态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王悦蒙 于琴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5年第4期291-295,共5页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营养状态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收治的109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情况将患...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营养状态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收治的109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56)与预后不良组(n=53)。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T淋巴细胞亚群及营养状态[营养风险筛查量表2002(NRS2002)评分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组,CD8^(+)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NRS2002评分≥3分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且NRS2002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ALB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低于预后良好组,颅内血肿量、入院血糖、入院收缩压(SBP)及入院舒张压(DBP)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4^(+)/CD8^(+)(OR=2.849,95%CI 1.329~6.107)、NRS2002评分(OR=0.312,95%CI 0.131~0.742)、ALB水平(OR=3.959,95%CI 1.434~10.927)、入院GCS评分(OR=3.607,95%CI 1.538~8.462)、颅内血肿量(OR=0.330,95%CI 0.150~0.724)、入院血糖(OR=0.370,95%CI 0.177~0.774)及入院SBP(OR=0.298,95%CI 0.132~0.673)是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及营养状态是影响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因素,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增强其营养状态或可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重型颅脑损伤 t淋巴细胞 营养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舞蹈锻炼对大学生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旭武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5-139,共5页
为探讨体育舞蹈锻炼对大学生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随机抽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公共体育课一年级体育舞蹈选项课学生男女各16名作为实验组,每周进行3次体育舞蹈锻炼,每次40 min,训练强度控制在心率为135~150次/min,持... 为探讨体育舞蹈锻炼对大学生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随机抽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公共体育课一年级体育舞蹈选项课学生男女各16名作为实验组,每周进行3次体育舞蹈锻炼,每次40 min,训练强度控制在心率为135~150次/min,持续10周;另外选择一年级男女学生各16名作为对照组,不进行体育舞蹈锻炼;所有研究对象在实验前和结束后次日晨在同一时间空腹抽肘静脉血测量血清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结果发现:10周体育舞蹈训练后,实验组男女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均极显著性升高(P<0.01),T淋巴细胞亚群CD4+%及CD4+/CD8+比值出现极显著性和显著性升高(P<0.01,P<0.05),血清IgM有升高趋势,IgA、CD8+%趋于下降,但均无显著性变化。结果说明:长期体育舞蹈锻炼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化 体育舞蹈 免疫球蛋白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化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5
作者 涂冬云 宋晓龙 +1 位作者 伍德明 袁春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8期131-134,171,共5页
目的探究免疫组化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再发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于盐城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UA患者96例以及非冠心病对照组患者75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 目的探究免疫组化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再发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于盐城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UA患者96例以及非冠心病对照组患者75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免疫组化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CD3^(+)、CD4^(+)、CD8^(+)、CD4^(+)/CD8^(+))。同时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UA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后采用ROC曲线分析得出CD4^(+)/CD8^(+)比值预测UA发病的最佳截点值。结果UA组年龄、是否患有高血压病、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组患者各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3^(+)、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CD4^(+)/CD8^(+)比值与UA患病独立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CD4^(+)/CD8^(+)对UA患者斑块不稳定性预测的诊断价值,得出最佳截点值为2.915。结论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可以削弱斑块的稳定性,导致并催化UA的发生发展。在UA患者中,CD4^(+)/CD8^(+)比值可能一个独立的评估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t淋巴细胞 CD4^(+)t淋巴细胞 CD8^(+)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A、IL-6、CRP及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何继浩 邹光美 +3 位作者 吴博文 陈武 杨小兰 梁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3期173-176,19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5月在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5月在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66例为类风湿关节炎组,同期选择体检健康者33名为对照组,比较两组SAA、IL-6、CRP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差异。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组SAA、IL-6、CRP、CD3^(+)T%及CD4^(+)T%水平高于对照组,CD8^(+)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L-6与SAA、CRP、CD3^(+)T%及CD4^(+)T%呈正相关(P<0.05);CD4^(+)T%与SAA、IL-6、CRP、CD3^(+)T%呈正相关(P<0.05);IL-6、CD4^(+)T%分别与CD8^(+)T%呈负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AA、IL-6、CRP、CD3^(+)T%及CD4^(+)T%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危险因素,而CD8^(+)T%是该类患者保护因素(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SAA、IL-6、CRP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危险因素,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异常与该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多项目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诊疗及评估病情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血清淀粉样蛋白A 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丽珍 施进兴 +2 位作者 柳晓林 徐胜杰 林文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9-775,共7页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为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以同期体检的健康者120例作为健康组,使用流式细胞术...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为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以同期体检的健康者120例作为健康组,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CD4^(+)/CD8^(+)值变化,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差异,并分析其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1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治疗后均行6个月的预后随访,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一般资料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CD4^(+)/CD8^(+)值变化,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CD4^(+)、CD4^(+)/CD8^(+)低于健康组,CD8^(+)高于健康组(P<0.05)。晚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CD4^(+)、CD4^(+)/CD8^(+)低于早期、中期患者,CD8^(+)高于早期、中期患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CD4^(+)、CD8^(+)、CD4^(+)/CD8^(+)联合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8,诊断灵敏度高于单项诊断(P<0.05)。预后不良组CD8^(+)高于预后优良组,CD4^(+)、CD4^(+)/CD8^(+)值低于预后优良组(P<0.05)。Pearson检验分析结果显示,CD4^(+)、CD4^(+)/CD8^(+)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预后负相关(r=-0.568、-0.656,P<0.001);CD8^(+)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预后正相关(r=0.623,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D4^(+)、CD8^(+)、CD4^(+)/CD8^(+)联合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预后的AUC为0.910,诊断灵敏度高于单项诊断(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异常,并且与疾病严重程度、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疾病严重程度、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t淋巴细胞 疾病严重程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细胞介素-6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的表达水平分析
8
作者 邹光美 黄朝任 +1 位作者 杨小兰 吴博文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2期94-96,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5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SLE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LE活动指数积分表评分分...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5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SLE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LE活动指数积分表评分分为SLE稳定期组与SLE活动期组,各100例,另选取同期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不同人群SAA、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水平。结果:SLE稳定期组及SLE活动期组CD3%、CD8%、SAA、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LE稳定期组SAA、IL-6水平低于SLE活动期组,SLE稳定期组CD4%高于对照组与SLE活动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稳定期组及SLE活动期组CD3^(+)、CD4^(+)、CD8^(+)均小于对照组,且SLE活动期组CD3^(+)、CD4^(+)、CD8^(+)均小于SLE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A、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在SLE患者中均有异常改变,SLE患者活动期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低于稳定期患者,对于SLE的临床诊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清淀粉样蛋白A 细胞介素-6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针赞刺法结合滋肾清肝汤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乔艳玲 王玉 +3 位作者 闫智会 袁鹏飞 潘树和 陈建华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期124-129,共6页
目的探究火针赞刺法结合滋肾清肝汤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6月收治的带状疱疹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火针赞刺法治疗,观... 目的探究火针赞刺法结合滋肾清肝汤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6月收治的带状疱疹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火针赞刺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滋肾清肝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疱疹皮损愈合评价指标(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3、5、10 d疼痛缓解情况[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以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并记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45/47),高于对照组的80.85%(38/47)(P<0.05)。观察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2、3、5、10 d,2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推移2组疼痛VAS评分均呈不断下降趋势;观察组治疗3、5、10 d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D4+/CD8+、CD4+、CD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CD4+/CD8+、CD3+、CD4+及CD8+水平升高或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10.64%(5/47),低于对照组的25.53%(12/47)(P<0.05)。结论火针赞刺法结合滋肾清肝汤治疗带状疱疹可促进水疱收敛结痂,快速缓解神经痛症状,改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火针赞刺法 滋肾清肝汤 水疱 视觉模拟评分量表 t淋巴细胞 神经痛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萜素对固始鸡免疫器官发育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鹏 赵珊珊 +2 位作者 张学武 张婷婷 肖传斌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4-67,共4页
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固始鸡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含量来研究添加不同剂量的糖萜素对固始鸡免疫器官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表明,500、700mg/kg糖萜素组的免疫器官指数及CD4+/CD8+比值显著(P<0.05)高于其余各组。因此,... 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固始鸡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含量来研究添加不同剂量的糖萜素对固始鸡免疫器官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表明,500、700mg/kg糖萜素组的免疫器官指数及CD4+/CD8+比值显著(P<0.05)高于其余各组。因此,一定剂量的糖萜素可以促进固始鸡免疫器官发育,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萜素 固始鸡 免疫器官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植物多糖对PRRSV灭活苗免疫猪抗体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红英 崔保安 +2 位作者 王学兵 赵现敏 邱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0-214,共5页
将24头35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6组,2种多糖(山药多糖和黄芪多糖)分别以高、低2个剂量(山药多糖剂量17.10、8.55mg/kg,黄芪多糖剂量为11.50、5.75mg/kg)和猪PRRSV灭活苗同时注射,于免疫后不同时间点采血,监测PRRSV抗体水平和外周血中T淋... 将24头35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6组,2种多糖(山药多糖和黄芪多糖)分别以高、低2个剂量(山药多糖剂量17.10、8.55mg/kg,黄芪多糖剂量为11.50、5.75mg/kg)和猪PRRSV灭活苗同时注射,于免疫后不同时间点采血,监测PRRSV抗体水平和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多糖均能增强免疫猪的体液免疫,其中以高剂量的黄芪多糖效果较好;2种多糖均能促进猪CD3+细胞的增殖,其中以山药多糖效果较好,提示2种多糖对PRRSV灭活苗免疫效果均有较好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多糖 黄芪多糖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灭活苗 抗体 t淋巴细胞 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指标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帅 刘刚 姚虹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3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究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指标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20例,依据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CURB-65)评分将患儿分为轻症肺炎组(73例)和重症肺炎组(47例)。... 目的探究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指标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20例,依据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CURB-65)评分将患儿分为轻症肺炎组(73例)和重症肺炎组(47例)。比较两组患儿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表达情况,分析CURB-65评分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指标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炎症指标评估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的价值。结果与轻症肺炎组比较,重症肺炎组患儿CD3^(+)、CD4^(+)及CD4^(+)/CD8^(+)水平均更低,hs-CRP、PCT、CD8^(+)水平更高;CURB-65评分与hs-CRP、PCT、CD8^(+)均呈正相关,与CD3^(+)、CD4^(+)呈负相关;联合预测的AUC为0.916(95%CI:0.850~0.981),灵敏度为90.82%,特异度为83.21%。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指标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的评估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t淋巴细胞 炎症指标 CURB-65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大宇 刘怡伶 潘柳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与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在早期老年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早期老年脑梗死患者60例(观察组),老年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与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在早期老年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早期老年脑梗死患者60例(观察组),老年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CD3+、CD4+、CD 4+/CD 8+I、gGI、gA水平低于对照组I,gM、CD 8+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早期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均受到抑制,免疫功能降低可能是导致脑动脉血管壁损伤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免疫球蛋白 早期 老年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置支架治疗对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亚群及IL-2,IL-6,sIL-2R和TNF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乔占英 侯森林 +4 位作者 崔东升 康建省 吕海涛 李玉英 高永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10期7-9,共3页
目的研究经内镜置支架内引流对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亚群及IL-2,IL-6,sIL-2R和TNF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上恶性梗阻性黄疸经十二指肠镜置支架内引流患者共18例为A组,设10例健康老年人为B组,A组分别于术前1 d、术后3,7和... 目的研究经内镜置支架内引流对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亚群及IL-2,IL-6,sIL-2R和TNF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上恶性梗阻性黄疸经十二指肠镜置支架内引流患者共18例为A组,设10例健康老年人为B组,A组分别于术前1 d、术后3,7和10 d及B组采集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IgA,IgG和IgM的浓度、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SIL-2R,IL-6,IL-2,TNF的浓度。结果A组与术前1 d相比术后3 d IgA,IgG,IgM,TNF,SIL-2R下降,CD4+,CD8+,CD4+/CD8+回升,术后7 d IgG,IL-6,SIL-2R,TNF进一步下降(P<0.01);术后7 d CD3+、CD4+、CD8+、CD4+/CD8+、IL-2进一步回升,与术前相比意义显著,术后10 d CD4+/CD8+升高明显;IgG和SIL-2R进一步下降;术后第10天除免疫球蛋白外与B组相比差别显著。结论术后7 d免疫功能得到明显提高,术后10 d各免疫指标进一步恢复。经内镜内引流术后10 d仍不能达到正常水平,可能与肿瘤的继续作用有关,因此,应加用免疫调节剂或中药进一步增强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郁积 免疫 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建立肠道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冯金明 韦未红 +2 位作者 苏俊鸿 蓝倩 史学凯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建立肠道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VLBW)儿的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值变化。方法选取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2023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VLBW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建立肠道营养时间分为...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建立肠道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VLBW)儿的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值变化。方法选取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2023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VLBW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建立肠道营养时间分为试验组(出生后3 d内)、对照1组(出生后3~7 d)、对照2组(出生后7 d后),每组各30例。统计分析三组T淋巴细胞亚群、感染性疾病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出生后第20天,试验组患儿CD3^(+)、CD4^(+)水平以及CD4^(+)/CD8^(+)值均高于对照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感染性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1、2组,且对照1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住院费用低于对照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建立VLBW儿肠道营养预期可提高新生儿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VLBW儿感染性疾病的感染率及降低感染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为提供早期建立肠道营养可提高新生儿细胞免疫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肠道营养 t淋巴细胞 感染性疾病 住院时间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糖舒对糖尿病大鼠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器官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姚旌旗 舒思洁 +1 位作者 赵骥 吴基良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脂糖舒对糖尿病大鼠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器官系数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霉素30mg/kg腹腔注射1次/3d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用不同剂量脂糖舒0.5g/kg或1.0g/kg和二甲双胍156.25mg/kg灌胃8周;另取健康大鼠作正常对照。应用流氏细... 目的探讨脂糖舒对糖尿病大鼠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器官系数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霉素30mg/kg腹腔注射1次/3d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用不同剂量脂糖舒0.5g/kg或1.0g/kg和二甲双胍156.25mg/kg灌胃8周;另取健康大鼠作正常对照。应用流氏细胞仪检测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及CD3+/CD+8的百分率,计算CD4+/CD8+比值;然后称体重,处死大鼠,取出胸腺和脾脏称重,计算胸腺和脾脏器官系数。结果1模型组CD3+、CD3+/CD4+和CD3+/CD+8及体重、胸腺系数和脾系数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CD4+/CD+8比值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2脂糖舒-组与模型组比较,除CD4+/CD8+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二甲双胍组的脾系数和CD+4/CD8+比值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显著升高(P<0.05);3与二甲双胍组比较,脂糖舒-组的体重和胸腺系数显著升高(P<0.05),其余指标无差异(P>0.05);4与脂糖舒-组比较,脂糖舒-组仅胸腺系数显著升高(P<0.05),其余指标无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脂糖舒具有明显的增强糖尿病大鼠细胞免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糖舒 糖尿病 t淋巴细胞 器官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T淋巴细胞亚群与Treg细胞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符敏 吴伟 +3 位作者 陆晓和 徐小平 陈晓虹 海慧巧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新西兰兔模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疾病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0... 目的探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新西兰兔模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疾病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0只作为动物模型,用20 g·L^(-1)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静脉注射和玻璃体内注射法建立EAU模型,并观察模型眼炎症反应及PBMC T淋巴细胞亚群特征。结果 CD4+T细胞在EAU兔的外周血中比例明显增加,且随时间的进展呈进行性增加,并与炎症反应呈正相关,相同的趋势可见于CD4+/CD8+T细胞比例。此外,Treg细胞趋势与CD4+T细胞及CD4+T/CD8+T细胞比例相反,与炎症反应呈负相关。结论 CD4+T细胞的优势性选择性克隆增殖及Treg细胞的降低有可能引发免疫功能紊乱并导致针对自身组织的免疫应答失去有效的负性调控,导致EAU的发生及进行性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调节性t细胞 t细胞 自身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媛媛 谢军 +1 位作者 鲍扬漪 李玉芝 《安徽医学》 2015年第6期688-690,共3页
目的检测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IT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ITP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结果 ITP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绝对值、... 目的检测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IT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ITP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结果 ITP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绝对值、CD3+、CD4+、CD8+、CD4+CD25+T淋巴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分别为(0.83±0.16)vs(1.74±0.36)、(71.71±1.07)%vs(72.69±1.35)%、(41.78±0.71)%vs(42.46±1.20)%、(29.67±0.97)%vs(28.56±1.75)%、(8.76±0.56)%vs(9.39±1.26)%、(1.42±0.07)vs(1.49±0.13),CD8+T淋巴细胞比例治疗后显著降低,其余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改变,破坏自身免疫,与病情相关,可指导临床治疗,并作为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t淋巴细胞 调节性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B细胞变化的探讨 被引量:9
19
作者 汪俭 许喆 程邦宁 《安徽医学》 2012年第3期280-281,共2页
目的研究ITP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B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5例ITP患儿和24例正常儿童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B细胞变化。结果 ITP组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T淋... 目的研究ITP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B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5例ITP患儿和24例正常儿童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B细胞变化。结果 ITP组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CD4+/CD8+比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NK细胞和B细胞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ITP患儿存在明显的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异常,未发现NK细胞和B细胞的异常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儿童 t淋巴细胞 NK细胞 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表面CD_(41)、CD_(62P)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恒 潘歆 +1 位作者 陈志刚 吴广胜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2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小板表面CD41、CD62P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血小板减少患者91例,其中ITP患者54例、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37例,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6例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FCM)... 目的观察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小板表面CD41、CD62P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血小板减少患者91例,其中ITP患者54例、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37例,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6例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血小板表面CD41、CD62P阳性表达率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与健康体检者比较,ITP及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表面CD41阳性表达率均降低,且ITP患者较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更低,P均<0.05;CD62P阳性表达率均增高(P均<0.05),但ITP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健康体检者比较,ITP患者CD+3T、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均降低,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增高,P均<0.05。结论 ITP患者血小板表面CD41阳性表达率及CDCD+3T、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均降低,CD62P阳性表达率及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增高;血小板表面CD41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ITP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淋巴细胞 P-选择素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