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在土壤肥力研究及测土施肥中的应用 被引量:91
1
作者 金继运 张宁 +2 位作者 梁鸣早 吴荣贵 Sam Portch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8-15,共8页
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应用美国国际农化中心的ASI联合浸提液(0.25mol/L NaHCO_3-0.01mol/L EDTA-0.01mol/L NH_4F)测定土壤中11种大、中、微量元素含量,结合土壤对营养元素的吸附研究和盆栽试验,判断土壤中存在的和潜在的养分限制因子... 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应用美国国际农化中心的ASI联合浸提液(0.25mol/L NaHCO_3-0.01mol/L EDTA-0.01mol/L NH_4F)测定土壤中11种大、中、微量元素含量,结合土壤对营养元素的吸附研究和盆栽试验,判断土壤中存在的和潜在的养分限制因子,用以指导田间试验和施肥推荐。在全围17个省(市、自治区)范围内选取了140个土壤样品,应用该方法对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中氮、磷、钾、锌、硫、铜、硼、锰、钼、镁、钙和铁成为限制因子的土壤分别为137、126、84、68、45、37、36、34、28、25、20和17个。应用Cate和Nelson的方法估计出11种元素(钼除外)测定值在盆栽条件下的临界值。 应用在原取土地块安排的田间试验的资料估计出大田条件下应用ASI联合浸提液测定的土壤磷、钾含量的临界值分别为15mg/L和90mg/L。应用河北省玉田县试验和示范资料建立的计算机测土施肥模型综合考虑了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综合平衡和土壤对磷、钾的吸附固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土壤肥力 测土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郊菜园土壤的养分状况及其障碍因子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英鹏 林咸永 +2 位作者 章永松 郑绍建 周根娣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4-250,共7页
采用化学测试和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杭州市郊菜园土壤养分状况及其障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154种菜园土壤有明显酸化现象,pH<6.5的占77.2%,全部土壤缺氮和磷过量积累,83.8%的土壤缺钾,部分土壤缺乏硫、硼、镁和锰.4... 采用化学测试和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杭州市郊菜园土壤养分状况及其障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154种菜园土壤有明显酸化现象,pH<6.5的占77.2%,全部土壤缺氮和磷过量积累,83.8%的土壤缺钾,部分土壤缺乏硫、硼、镁和锰.4个典型土壤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其主要养分障碍因子是缺N、缺K、富磷,并伴随中、微量元素的过多或缺乏.因此,在养分管理上要综合考虑土壤养分状况,蔬菜作物的养分需求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减少磷肥用量,全面增施钾肥,并兼顾中、微量元素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市郊 菜园土壤 土壤养分 障碍因子 养分管理 养分需求 生态环境 平衡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的改进及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平 凃仕华 +3 位作者 张仁绥 卢益武 陈庆瑞 冯文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65-69,共5页
针对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盆栽试验中以高粱作指示植物的非普遍性及其供肥方式的特殊性 ,本研究在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的化学分析和吸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对盆栽指示作物及供肥方式进行了改进 ,以期进一步简化原方法的操作步骤和... 针对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盆栽试验中以高粱作指示植物的非普遍性及其供肥方式的特殊性 ,本研究在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的化学分析和吸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对盆栽指示作物及供肥方式进行了改进 ,以期进一步简化原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提高盆栽试验结果的应用性。试验较系统的研究了四川省简阳市棕紫泥土的养分丰缺状况及供肥能力。结果表明 ,棕紫泥土壤上玉米生产的养分主要限制因子是氮、磷 ,次为钾 ,锌和锰可能是潜在养分限制因素。利用玉米做盆栽指示作物和习惯供肥方法比用高粱做盆栽指示作物更能准确反映田间种植玉米时土壤养分的实际情况。建议在应用系统研究法时 ,盆栽试验最好采用与大田一致的作物 ,且用习惯供肥方式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指示植物 施肥方式 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 盆栽试验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褐土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赵瑞芬 陈明昌 +3 位作者 张强 刘平 程滨 杨治平 《山西农业科学》 2003年第3期35-39,共5页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通过化学分析、吸附试验及盆栽试验,以玉米为栽种作物,对左权、和顺褐土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左权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主要是P,N,Zn,Cu,和顺项目区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主要是P,N,K。
关键词 山西 褐土 土壤养分 限制因子 系统研究法 化学分析 吸附试验 盆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油茶林地不同母岩红壤养分限制因子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丁锐 邓小梅 +2 位作者 奚如春 莫宝盈 易立飒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1-67,共7页
为了评价广东省油茶林地土壤养分状况及其主要限制因子,采用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ASI),以高粱为指示作物,对该省主要油茶林地土壤养分因子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土壤养分测定结果表明:供试油茶林地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均较低,N、P、K元素严... 为了评价广东省油茶林地土壤养分状况及其主要限制因子,采用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ASI),以高粱为指示作物,对该省主要油茶林地土壤养分因子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土壤养分测定结果表明:供试油茶林地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均较低,N、P、K元素严重缺乏,Ca、Mg、B、Zn、Mo等元素普遍缺乏,而S、Fe的含量丰富;就供试的4种类型油茶林地土壤养分吸附量而言,第四纪红壤对K、Zn、Mn、Cu和砂岩类土壤对B的吸附固定量大,而千枚岩类土壤对K、B、Cu和花岗岩类土壤对P、Mn、Zn的吸附固定量小。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花岗岩类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其亏缺程度的排序为N>P>K>B>Mo>Mn,砂岩类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其亏缺程度的排序为K>P>N>Zn,千枚岩类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其亏缺程度的排序为P>N>K>Cu>Zn>Mn>Mo>S,第四纪红壤类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其亏缺程度的排序为N>P>K>Zn>Mo>Cu>B。由此得知,P、N、K是广东省油茶林地土壤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其次为Zn、B、Mo。文中还提出:下一步的田间试验应致力于N、P、K、B、Zn、Mo的平衡施肥,还应重视补充Ca与Mg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状况 油茶林地 养分限制因子 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 红壤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幼林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胡冬南 孙科辉 +3 位作者 范方礼 陈防 牛德奎 郭晓敏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0-22,30,共4页
利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江西宜春油茶幼林土壤进行了养分限制因子的研究。结果表明:宜春油茶幼林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为N、P、Ca,盆栽不施N、P、Ca作物分别减产63.97%、61.32%和19.08%。
关键词 油茶幼林土 系统研究法 养分限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竹林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涂淑萍 叶长娣 +3 位作者 王蕾 张文元 胡小康 郭晓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5-569,共5页
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以高梁作指示植物,对江西赣县黄竹林土壤养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以评价养分状况及主要限制因子。结果表明:黄竹林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较低,N、P、K、S、Mg元素严重缺乏,而Zn的含量稍低,Ca、B、Cu、Fe、M... 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以高梁作指示植物,对江西赣县黄竹林土壤养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以评价养分状况及主要限制因子。结果表明:黄竹林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较低,N、P、K、S、Mg元素严重缺乏,而Zn的含量稍低,Ca、B、Cu、Fe、Mn的含量丰富;土壤对P、K、S的吸附固定量大,对Zn、Cu的吸附固定量较小,而对B、Mn几乎无吸附固定作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P是黄竹林土壤养分的第一限制因子,然后依次为S,Mg,K,N。盆栽不施P、S、Mg、K、N,作物分别减产52.76%、37.88%、37.60%、34.60%、31.71%。因此,该黄竹林应加强有机肥的施用,在施足N、P、K肥的同时,应配合施用一定数量的S、Mg肥,实现黄竹林的平衡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竹林 土壤养分 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 限制因子 江西赣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花生平衡施肥技术研究Ⅰ.土壤主要养分限制因子 被引量:10
8
作者 余常兵 李志玉 +3 位作者 廖伯寿 陈防 胡小加 廖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984-2986,共3页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分析了湖北省花生主产区的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并在田间试验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湖北省花生主产区土壤普遍缺氮,部分地区缺磷,大面积缺钾和硼。平衡施肥能够明显提高花生产量,但不同地区花生对各元素的敏...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分析了湖北省花生主产区的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并在田间试验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湖北省花生主产区土壤普遍缺氮,部分地区缺磷,大面积缺钾和硼。平衡施肥能够明显提高花生产量,但不同地区花生对各元素的敏感程度有所不同,应该在测土基础上合理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土壤养分限制因子 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 平衡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养分系统研究在平衡施肥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宏庭 白大鹏 陈明昌 《山西农业科学》 2001年第4期31-36,共6页
应用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对临猗潮土和柳林栗褐土进行了研究 ,表明该方法应用效果良好 ,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土壤养分状况 ,指示田间试验的养分限制因子 ,提高试验的准确性 。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系统研究法 限制因子 相对产量 平衡施肥 测土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旱地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尹力初 罗兰芳 +2 位作者 彭宇 周曙光 罗建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5-528,共4页
采用土壤养分测试、吸附试验和温网室生物盆栽试验相结合的诊断程序,以高粱为指示作物,对张家界市桑植县3种旱地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进行了系统诊断。结果表明:张家界市旱地土壤中有效Ca、Fe、Mn和B含量普遍丰富,且对P素养分的吸附能力强... 采用土壤养分测试、吸附试验和温网室生物盆栽试验相结合的诊断程序,以高粱为指示作物,对张家界市桑植县3种旱地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进行了系统诊断。结果表明:张家界市旱地土壤中有效Ca、Fe、Mn和B含量普遍丰富,且对P素养分的吸附能力强;生物盆栽试验中3种供试土壤上缺N、缺P、缺S分别使高粱生物量平均减少79%、41%、33%。由此,N、P、S分别是张家界旱地土壤中普遍存在的第一、二、三养分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限制因子 系统研究法 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酸性土壤中作物养分障碍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林咸永 章永松 杨肖娥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94-198,共5页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浙江省两种典型酸性红壤进行了化学分析、吸附试验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龙游团石桔园土壤的养分障碍因子依次为缺P、低pH、缺N、缺K、缺B、缺Mo和缺Mg;供试的龙游坞堪棉田土壤则依次...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浙江省两种典型酸性红壤进行了化学分析、吸附试验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龙游团石桔园土壤的养分障碍因子依次为缺P、低pH、缺N、缺K、缺B、缺Mo和缺Mg;供试的龙游坞堪棉田土壤则依次为缺P、缺N、缺K、缺Mg和缺B.应用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可快速、准确地确定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为肥料试验和推荐施肥提供依据,但在实际应用中尚有值得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土壤 养分障碍因子 化学分析 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在蕉园土壤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国良 姚丽贤 +2 位作者 付长营 何兆桓 涂仕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100-1103,共4页
采用实验室分析、吸附试验和温网室盆栽试验相结合的诊断程序,以香蕉为指示作物,对广州市番禺区3种蕉园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进行了系统诊断。结果表明:广州市番禺区3种蕉园土壤均缺N,减N处理产量分别比最佳处理(OPT)下降59.7%、46.7%和55... 采用实验室分析、吸附试验和温网室盆栽试验相结合的诊断程序,以香蕉为指示作物,对广州市番禺区3种蕉园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进行了系统诊断。结果表明:广州市番禺区3种蕉园土壤均缺N,减N处理产量分别比最佳处理(OPT)下降59.7%、46.7%和55.1%,减产极显著。番禺东涌蕉园与灵山蕉园土壤K、Mg含量偏低,B丰富;万顷沙蕉园土壤P、K含量较缺乏;3种土壤中的Ca与Fe含量充足,Mn含量较充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园 土壤养分 限制因子 系统研究法 指示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植县旱地与水田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尹力初 罗兰芳 +2 位作者 彭宇 周曙光 罗建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4-597,共4页
以高粱为指示作物,采用土壤养分测试、吸附试验和温网室生物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张家界市桑植县旱地与水田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进行了系统诊断.结果表明,桑植县旱地和水田土壤中有效Ca、Fe、Mn、B含量丰富,且对P素养分的吸附固定能力... 以高粱为指示作物,采用土壤养分测试、吸附试验和温网室生物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张家界市桑植县旱地与水田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进行了系统诊断.结果表明,桑植县旱地和水田土壤中有效Ca、Fe、Mn、B含量丰富,且对P素养分的吸附固定能力强.在生物盆栽试验中,旱地土壤缺N、P、S、Mg、Mo、Zn,高粱生物量分别减少81%、53%、45%、41%、31%、21%;水田土壤缺N、P、S、Zn,高粱生物量分别减少75%、68%、29%、19%.旱地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比水田相对多,但它们的第1、2、3养分限制因子均为N、P、S.由此,在桑植县的水田和旱地土壤施肥时要优先保证充足的N、P、S、Zn肥供应,在旱地中还要供应适量的Mg、Mo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旱地 水田 限制因子 系统研究法 湖南桑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平原杨树人工林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罗治建 陈卫文 +1 位作者 丁次平 蔡池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33,共2页
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SNSA法)对江汉平原杨树人工林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评价。通过设置CK(不施肥)、OPT(N、P、K、Zn)、-N(P、K、Zn)、-P(N、K、Zn)、-K(N、P、Zn)、+Mg(N、P、K、Mg、Zn)、-Zn(N、P、K)、+2P(N、2P、K、Zn)、+2K(... 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SNSA法)对江汉平原杨树人工林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评价。通过设置CK(不施肥)、OPT(N、P、K、Zn)、-N(P、K、Zn)、-P(N、K、Zn)、-K(N、P、Zn)、+Mg(N、P、K、Mg、Zn)、-Zn(N、P、K)、+2P(N、2P、K、Zn)、+2K(N、P、2K、Zn)、2N+2P+2K(2N、2P、2K、Zn)等10个处理进行田间验证,结果表明:试验地区的土壤养分主要限制因子为N和Zn,且N缺乏程度大于Zn。研究显示采用该方法所获得的推荐施肥结果与田间试验结果完全吻合,证明该方法在杨树人工林土壤养分状况评价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 杨树人工林 土壤养分 限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4种水稻土养分状况的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廖志文 廖照源 +2 位作者 鲁剑巍 李文西 胡承孝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78-981,共4页
利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湖北省4个不同地区典型水稻土的养分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土壤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鄂东南蕲春县油-稻-稻三熟制区花岗片麻岩母质发育的水稻土(1#土)、鄂中荆门油-稻两熟区Q3母质发育的水稻土(2#土)、鄂北襄... 利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湖北省4个不同地区典型水稻土的养分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土壤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鄂东南蕲春县油-稻-稻三熟制区花岗片麻岩母质发育的水稻土(1#土)、鄂中荆门油-稻两熟区Q3母质发育的水稻土(2#土)、鄂北襄樊市麦-稻两熟区Q3母质发育的水稻土(3#土)、江汉平原洪湖市油-稻两熟区近代河流冲积物母质发育的水稻土(4#土),均主要缺乏N、P和K。并且4种土壤N的缺乏程度依次为3#>4#>1#>2#、P为1#>2#>3#>4#、K为1#>3#>4#>2#。以高粱为指示作物的生物试验结果表明,1#土主要缺乏N、P、K、Zn;2#、3#和4#土主要缺乏N、P,同时施K也有一定效果。生物试验结果表明4种土壤N缺乏程度为3#>2#>4#>1#,P为3#>1#>2#>4#。结果显示土壤化学分析和盆栽生物试验判定养分丰缺种类结果基本一致,但两种方法判定的养分缺乏程度顺序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养分状况 系统研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性褐土养分状况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瑞芬 张强 韩彦龙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43-46,共4页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左权、和顺两地的石灰性褐土进行养分状况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左权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主要是P、N、Zn、Cu,和顺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主要是P、N、K,与田间校验结果总趋势相一致。
关键词 石灰性褐土 养分 土壤 系统研究法 限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在油茶林地养分管理上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龚丽娜 胡冬南 张文元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69,共5页
为了明确平衡施肥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研究江西省樟树市的油茶林平衡施肥前后的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油茶林未施肥土壤主要养分限制因子根据亏缺严重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Ca、N、P、Mo、K、B、Mg、... 为了明确平衡施肥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研究江西省樟树市的油茶林平衡施肥前后的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油茶林未施肥土壤主要养分限制因子根据亏缺严重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Ca、N、P、Mo、K、B、Mg、Cu;平衡施肥后,油茶林土壤主要养分限制因子根据亏缺严重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Ca、N、P、Mg、B。通过试验,可以看出合理施肥对于土壤养分状况的改善是具有明显效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 限制因子 油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土壤硫素状况的系统诊断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艺敏 景海春 +1 位作者 朱静华 王正祥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5-110,共6页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 ,通过室内分析、吸附实验、温室盆栽和田间试验对天津市农田土壤的硫素状况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76 %的土样有效硫含量超过临界值 ,缺硫和潜在缺硫土壤占 2 4 % ;不同土壤对硫的吸附差异较大 ,应针对...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 ,通过室内分析、吸附实验、温室盆栽和田间试验对天津市农田土壤的硫素状况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76 %的土样有效硫含量超过临界值 ,缺硫和潜在缺硫土壤占 2 4 % ;不同土壤对硫的吸附差异较大 ,应针对不同吸附特性推荐施肥 ;温室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证实 ,土壤缺硫在部分区县是造成农作物减产的重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 土壤硫素 限制因子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种子园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燕燕 许鲁平 +3 位作者 郑双全 孟庆银 张子文 樊后保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9-433,共5页
为了解杉木种子园的土壤养分状况及吸附特性,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杉木种子园进行了土壤养分吸附特性研究,并根据盆栽试验判断出限制杉木种子园产量的养分因子。结果表明,第3代杉木种子园中土壤有效P的含量为6.8 mg·L^(-1)... 为了解杉木种子园的土壤养分状况及吸附特性,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杉木种子园进行了土壤养分吸附特性研究,并根据盆栽试验判断出限制杉木种子园产量的养分因子。结果表明,第3代杉木种子园中土壤有效P的含量为6.8 mg·L^(-1);Ca和Mg含量分别为99.9和14.9 mg·L^(-1),远低于美国国际农化服务中心(ASI)的临界值,B、Cu、Mn、Zn和S的含量丰富,分别为0.78、2.6、11.1、2.5和67.7 mg·L^(-1);吸附试验表明,P的吸附能力最强,吸附率为53.9%;根据盆栽试验结果来看,杉木种子园土壤养分亏缺程度为P>Ca>N>Mg,微量元素则处于盈余水平。因此,在杉木种子园的施肥管理中,施用N肥时应增施P、Ca肥,同时通过改善经营措施提高N、P肥的利用率,从而实现杉木种子园土壤的养分平衡和高产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园 系统研究法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I法的滨海滩涂地水稻测土推荐磷、钾施用量的验证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义长 白由路 +5 位作者 杨俐苹 姚政 罗国安 徐四新 宋韦 朱春梅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39,共5页
运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进行土壤测定和水稻肥料推荐,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滨海滩涂地水稻推荐磷、钾施用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其它营养元素的施用量均在最佳推荐量条件下,ASI法测土推荐的磷(P2O5)、钾(K2O)最佳施用量(90 kg/... 运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进行土壤测定和水稻肥料推荐,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滨海滩涂地水稻推荐磷、钾施用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其它营养元素的施用量均在最佳推荐量条件下,ASI法测土推荐的磷(P2O5)、钾(K2O)最佳施用量(90 kg/hm2、105 kg/hm2)处理的水稻有效分蘖数、穗实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均是最佳的;且施磷能够显著增加水稻的有效分蘖数,施钾能够显著增加水稻穗粒数和千粒重,最终达到增产的目的。因此,运用ASI法对滨海滩涂地水稻进行测土推荐磷、钾肥的施用量是基本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滩涂地 水稻 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 测土推荐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