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基因的导入对Synechococcus sp.PCC7942SOD活性和同工酶谱的影响
1
作者 徐虹 章军 +3 位作者 谭维娜 林鉴 刘仁海 周克夫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98-401,共4页
外源DNA导入Synechococcussp.PCC7942后,通过NBT光化还原和PAGE电泳检测发现转基因藻Syne chococcussp.PCC7942的SOD活性和同工酶谱发生了改变.若外源基因整合在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根据整合位点的不同则能提高或减弱Synechococcussp.P... 外源DNA导入Synechococcussp.PCC7942后,通过NBT光化还原和PAGE电泳检测发现转基因藻Syne chococcussp.PCC7942的SOD活性和同工酶谱发生了改变.若外源基因整合在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根据整合位点的不同则能提高或减弱Synechococcussp.PCC7942的SOD活性,同时增加同工酶谱带.若外源基因不是整合在染色体上而是以质粒的形式存在,则只改变Synechococcussp.PCC7942SOD活性而不影响其同工酶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基因 基因导入 synechococcus sp.pcc7942 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 同工酶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同源重组在聚球藻7002中表达小鼠金属硫蛋白-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周杰 罗娜 +3 位作者 宁叶 施定基 俞梅敏 茹炳根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9-153,共5页
用PCR方法从海洋单细胞蓝藻聚球藻 70 0 2 (Synechococcussp .PCC 70 0 2 )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藻蓝蛋白β亚基基因 (cpcβ)的上游序列 (Pcpcβ) ,及编码谷氨酰胺合成酶的 glnA基因片段 .以Pcpcβ作为启动子、以glnA基因片段作为整合平... 用PCR方法从海洋单细胞蓝藻聚球藻 70 0 2 (Synechococcussp .PCC 70 0 2 )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藻蓝蛋白β亚基基因 (cpcβ)的上游序列 (Pcpcβ) ,及编码谷氨酰胺合成酶的 glnA基因片段 .以Pcpcβ作为启动子、以glnA基因片段作为整合平台 ,构建含有小鼠金属硫蛋白 Ⅰ (mMT Ⅰ )cDNA的同源整合表达载体 pKGC MT .通过自然转化法将整合表达载体导入聚球藻 70 0 2中 ,经氨苄青霉素筛选 ,得到遗传性状稳定的转基因藻 .PCR检测证明mMT Ⅰ基因已整合到蓝藻基因组DNA上 ;蛋白质印迹表明mMT Ⅰ已在蓝藻中表达 ;ELISA结果显示mMT Ⅰ在蓝藻中的表达量约为 80 0 μg/ g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金属硫蛋白-Ⅰ 启动子Pcpcβ glnA整合平台 聚球藻7002 同源重组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法絮凝采收聚球藻7002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敏 冯广鑫 +1 位作者 朱素芹 吴浩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8期9-12,共4页
[目的]探究碱法絮凝采收聚球藻7002的效果和机制。[方法]通过研究不同pH、沉降时间和藻细胞浓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确定碱法絮凝聚球藻7002的最佳条件,通过检测藻体Zeta电位和藻体沉淀中Ca^(2+)和Mg^(2+)的浓度,分析碱法絮凝收集聚球藻7... [目的]探究碱法絮凝采收聚球藻7002的效果和机制。[方法]通过研究不同pH、沉降时间和藻细胞浓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确定碱法絮凝聚球藻7002的最佳条件,通过检测藻体Zeta电位和藻体沉淀中Ca^(2+)和Mg^(2+)的浓度,分析碱法絮凝收集聚球藻7002的机制,并根据采收的藻细胞的生长情况,评估碱絮凝方法的安全性。[结果]碱法絮凝采收聚球藻7002的最佳pH和沉降时间分别为10.5和120 min,采收过程不受藻细胞浓度的影响。当絮凝pH为10.5时,藻体Zeta电位(绝对值)最低,Mg(OH)_2沉淀大量形成,并通过正负电荷中和作用诱导藻细胞絮凝。此外,pH 10.5的絮凝条件不会对藻细胞的生理活性产生明显影响。[结论]该试验得到了一种经济高效采收聚球藻7002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聚球藻7002 采收 碱法絮凝 絮凝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限制诱导对聚球藻转录组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昕颖 申铁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0-187,共8页
为探究Fe元素限制对聚球藻转录组的影响,该文以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PCC 7002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经过铁限制处理的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PCC 7002进行转录组分析.以铁的3种摩尔浓度进行处理,其中每组数据重复3次实验... 为探究Fe元素限制对聚球藻转录组的影响,该文以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PCC 7002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经过铁限制处理的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PCC 7002进行转录组分析.以铁的3种摩尔浓度进行处理,其中每组数据重复3次实验,一共获得9组实验数据;对照组摩尔浓度为10.900 nmol·L^(-1),铁限制组摩尔浓度分别为0.410、0.003 nmol·L^(-1).实验发现:在铁限制环境下,聚球藻通过增加对胞外铁摄取、上调光合作用相关蛋白的表达和调整代谢通路来应对缺铁环境,且铁限制程度与差异基因数量成正相关关系.此外,在强缺铁时通过下调CRISPR系统中某些核酸酶的表达来影响聚球藻抵御外源病毒感染的能力,其转运磷酸基团ABC转运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从而极大地影响了聚球藻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pcc 7002 Fe元素限制 转录组 高通量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转胸腺素α1基因聚球藻对小鼠T细胞亚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仁海 章军 +4 位作者 周克夫 徐虹 徐惠娟 楼士林 黄守杰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7-520,共4页
为探讨口服后转胸腺α1(Tα1)基因聚球藻对T细胞亚群的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野生藻组、转化藻(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组和日达仙组,用灌服的方式,给予空白对照组20mL·kg^(-1)的生理盐水,野生藻组0.4g·kg^(-1)的... 为探讨口服后转胸腺α1(Tα1)基因聚球藻对T细胞亚群的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野生藻组、转化藻(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组和日达仙组,用灌服的方式,给予空白对照组20mL·kg^(-1)的生理盐水,野生藻组0.4g·kg^(-1)的野生聚球藻;转化藻小、中、大剂量组,分别0.2g·kg^(-1)、0.4g·kg^(-1)和0.6g·kg^(-1)的转Tα1基因聚球藻;日达仙组则肌注给予3.2mg·kg^(-1)的胸腺素α1(日达仙)。结果表明转Tα1基因藻口服后可显著提高CD3亚群水平,显著提高CD4亚群水平,明显提高CD4/CD8的比值。提示转Tα1基因聚球藻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胸腺素α1基因聚球藻 小鼠 T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蓝藻 免疫增强剂 口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转小鼠金属硫蛋白-Ⅰ基因聚球藻去除重金属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曾文炉 赵飞飞 +1 位作者 曹照根 茹炳根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6-50,共5页
利用海藻酸钠/CaCl2凝胶包埋法固定转小鼠金属硫蛋白-Ⅰ(mMT-Ⅰ)基因聚球藻7002及其野生宿主藻,就固定化藻的生长、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及其去除重金属的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藻细胞比游离藻细胞生长较慢,培养周期较长,且... 利用海藻酸钠/CaCl2凝胶包埋法固定转小鼠金属硫蛋白-Ⅰ(mMT-Ⅰ)基因聚球藻7002及其野生宿主藻,就固定化藻的生长、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及其去除重金属的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藻细胞比游离藻细胞生长较慢,培养周期较长,且最大细胞浓度偏低,但固定化可有效提高藻细胞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固定化转mMT-Ⅰ聚球藻对Pb,Cd和Hg的耐受系数(以每单位的细胞吸光值OD750计)分别为6.077,0.610,1.093 mmol/L,而固定化野生聚球藻对于Pb,Cd和Hg的耐受系数分别为1.981,0.170,0.091 mmol/L;固定化转mMT-I聚球藻对重金属的去除效能明显优于游离藻:经3 d的处理,固定化转MT藻对Pb,Cd,Hg的去除率分别为88.09%,81.23%,91.45%,而固定化野生藻在相同的条件下则分别为77.3%,73.47%,85.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金属硫蛋白-Ⅰ 聚球藻7002 转基因 固定化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8mim]Br对聚球藻7942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邓祥元 高坤 +1 位作者 裴峰 王长海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8-851,共4页
为了研究离子液体对微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聚球藻7942(Synechococcus sp.PCC 7942)为实验材料,分析1-辛基-3-甲基咪唑溴盐(1-octyl-3-methylimidazolium bromide;[C8mim]Br)对其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C8mim]Br严重... 为了研究离子液体对微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聚球藻7942(Synechococcus sp.PCC 7942)为实验材料,分析1-辛基-3-甲基咪唑溴盐(1-octyl-3-methylimidazolium bromide;[C8mim]Br)对其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C8mim]Br严重抑制聚球藻的生长,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由藻细胞膜被破坏引起的。(2)低浓度[C8mim]Br可诱导藻细胞合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等可溶性蛋白,抵御[C8mim]Br的胁迫;但高浓度[C8mim]Br又会使SOD等酶活力降低。(3)随着[C8mim]Br浓度的升高,藻细胞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显著增加,表明细胞中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过量积累,这将破坏聚球藻的细胞膜结构与功能,使细胞遭受严重损伤。因此,[C8mim]Br可通过破坏藻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导致细胞变形、分裂,从而影响藻细胞的生长繁殖,这将为探讨[C8mim]Br的毒性效应机制及其环境风险评价提供数据资料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辛基-3-甲基咪唑溴盐 聚球藻 生长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球藻PCC 7942氢酶的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
8
作者 徐惠娟 邬小兵 +2 位作者 李筱泉 龙敏南 梁世中 《生态科学》 CSCD 2008年第4期227-231,共5页
报道了室温、空气环境下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PCC 7942氢酶的分离纯化。经过超声破碎、超速离心、离子交换层析、疏水层析及凝胶层析等步骤,氢酶被纯化了218倍,得率为6.5%,比活为1.46 U·mg-1蛋白。纯化氢酶的SDS-PAGE图显示五... 报道了室温、空气环境下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PCC 7942氢酶的分离纯化。经过超声破碎、超速离心、离子交换层析、疏水层析及凝胶层析等步骤,氢酶被纯化了218倍,得率为6.5%,比活为1.46 U·mg-1蛋白。纯化氢酶的SDS-PAGE图显示五条蛋白带,分子量约为83kDa,60kDa,47kDa,30kDa和27kDa。该氢酶为可溶性的双向氢酶,其催化放氢的最佳电子供体为还原态的甲基紫精,最适温度50℃,最适pH 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酶 放氢 聚球藻 纯化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O_3^-高亲和转运蛋白操纵子基因在聚球藻7942CO_2浓缩机制中功能的研究
9
作者 陈金灶 张平 +3 位作者 邬小兵 徐惠娟 纪小苹 龙敏南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5期27-31,共5页
蓝藻Synechococcussp.PCC7942 HCO3-高亲和转运蛋白操纵子基因cmpABCD是其CO2浓缩机制中的调控基因之一.本研究用携带潮霉素B磷酸转移酶基因(hygromyc in B pho transferase,hpt)筛选标记的同源双臂整合载体pUC-HATH转化蓝藻Synechococc... 蓝藻Synechococcussp.PCC7942 HCO3-高亲和转运蛋白操纵子基因cmpABCD是其CO2浓缩机制中的调控基因之一.本研究用携带潮霉素B磷酸转移酶基因(hygromyc in B pho transferase,hpt)筛选标记的同源双臂整合载体pUC-HATH转化蓝藻Synechococcussp.PCC7942,以潮霉素B作为筛选试剂筛选出具潮霉素B抗性的转化藻,运用引物PCR方法证实潮霉素B磷酸转移酶基因表达盒通过质粒pUC-HATH的介导已定点插入蓝藻Synechococcussp.PCC7942基因组中,成功地构建了具有潮霉素B抗性的cmpBCD基因插入失活突变藻株.并最终通过比较野生藻Synechococcussp.PCC7942和突变藻Synechococcussp.PCC7942在不同Na2CO3浓度的改良BG-11培养基中生长特性,探讨了HCO3-高亲和转运蛋白操纵子cmpABCD基因失活对藻体生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echococcus sp.pcc7942 CO2浓缩机制 插入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