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基于福建农户的跟踪调查 被引量:35
1
作者 苏时鹏 马梅芸 林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7-135,共9页
为揭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林业生产率变动规律,从微观主体的角度,以福建省71个样本农户为决策单元,应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分析林改后农户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用Tobit回归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4—2009年间,主... 为揭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林业生产率变动规律,从微观主体的角度,以福建省71个样本农户为决策单元,应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分析林改后农户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用Tobit回归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4—2009年间,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大幅增长带动的农户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幅较大,为7.4%,但各分量之间的差异和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虽然科技水平、林地规模、耕作方式和经营类型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很大,但由于林改以来林业科技进步不大,林地规模偏离适度规模的程度更大,所以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变动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贡献很小。因而,推动林业科技创新和进步、强化林业技术培训、促进林地流转、加强农户林业合作经营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体系建设、促进林业生产力水平持续快速增长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户 林业全要素生产率 DEA-MALMQUIST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阶段成效、存在问题及完善对策 被引量:32
2
作者 朱莉华 马奔 温亚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3-151,共9页
对国家林业局随机抽查的10个省(区)、20个县、40个乡(镇)、80个村800户农户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示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分林到户后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农民... 对国家林业局随机抽查的10个省(区)、20个县、40个乡(镇)、80个村800户农户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示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分林到户后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农民造林及林地流转收益权逐步得到保障;合作社在促农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款基本到户。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林权证登记不规范,发证管理与经营需求脱节;扶持农民营林增收的资金、技术、服务难落实;农民很难也很少用林权证抵押贷款;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民营林致富的作用不强;公益林补偿标准偏低,商品林采伐受限。结合各地在深化改革阶段的创新实践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意见》,提出了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明确集体林地发展定位,引导集体林地适度规模经营,吸引社会资本进山入林,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林业经营模式 三权分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蕾 黄雪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1-137,共7页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有效开展对于推进林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湖北、安徽、河南3省4县市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进行调研,深感改革已取得积极成效,但在实践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当前,需通过扩大公益林林...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有效开展对于推进林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湖北、安徽、河南3省4县市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进行调研,深感改革已取得积极成效,但在实践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当前,需通过扩大公益林林权改革试点,逐步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林权登记制度,推进担保体系建设;加强和优化公共财政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林权纠纷解决机制等措施来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公益林制度 林权融资机制 林业公共财政 林权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权流转的内在机理和江西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朱再昱 温荣洪 +1 位作者 黄健生 曹建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104,共5页
在以明晰产权为主体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推动林权流转,可以加速实现林权所有人的效用和收益,促使生产要素的配置由低效率向高效率方向流动。林权流转的实质,就是产权优化配置的过程,即发挥林业产权的可分割性和可转让性,经由市场价... 在以明晰产权为主体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推动林权流转,可以加速实现林权所有人的效用和收益,促使生产要素的配置由低效率向高效率方向流动。林权流转的实质,就是产权优化配置的过程,即发挥林业产权的可分割性和可转让性,经由市场价格机制作用,来获得更大的效用和收益的动态过程。文章在充分诠释以林地使用权为代表的林权流转的内在机理后,结合江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权流转的实践,进行问题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改革 林权流转 内在机理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江西省2484户林农收入增长的视角 被引量:123
5
作者 孔凡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2-141,共10页
简要阐述国外和我国公共政策评价内容、特点和实践情况,论述林业政策评价在我国的进展以及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绩效评价的必要性。以江西省2484个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农户收入增长为主要指标,评价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林业收入增长数量、... 简要阐述国外和我国公共政策评价内容、特点和实践情况,论述林业政策评价在我国的进展以及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绩效评价的必要性。以江西省2484个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农户收入增长为主要指标,评价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林业收入增长数量、增长速率以及增长机理;以典型县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林业收入增长的经济实质、持续增长的限制性,以及农民短期趋利性和森林经营的长期性之间的矛盾和由此引起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和规模化经营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户收入增长 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认知差异实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肖泽忱 布仁仓 +2 位作者 胡远满 邰姗姗 张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9183-9185,共3页
从林业工作人员和林农两个不同主体对林权改革的认知差异角度,分析了辽宁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不同主体 集体林权 制度改革 认知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区农民对林改政策认知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西10县400个样本农户的调查 被引量:11
7
作者 康小兰 申云 朱述斌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8-22,81,共6页
基于江西省10县400农户对林改政策认知和响应情况的实地调查,将影响农民对林改政策认知与响应因素分为两大类,应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计量方法对林农对林改政策的认知与响应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林改程序相对比较... 基于江西省10县400农户对林改政策认知和响应情况的实地调查,将影响农民对林改政策认知与响应因素分为两大类,应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计量方法对林农对林改政策的认知与响应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林改程序相对比较规范民主,但农民对林改政策的认知仍然有限;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实施到位率比较高,但"林地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等配套改革政策实施进度缓慢,农民对配套改革政策实施的响应度不高;农户对林改政策信息的获取能力以及政策信息渠道是否畅通是影响农户的政策认知与响应程度的关键因素;林改政策制度安排与政策实施程序透明度是影响农户林改政策认知与响应的又一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改 政策认识 政策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经济与生态之间--福建乡村林权改革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吕文江 王铭铭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47-59,共13页
文章通过对福建一个乡村社区林业变革历史、尤其是近年林权改革具体操作过程的细致描述,展现出林改在一个具体地方引发的农民行为的改变,并初步探讨了这种改变对农家收入、乡村环境的影响,以及经济与生态这两个问题的一致与冲突。
关键词 集体林改 产权 经济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临安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闫平 慕晓炜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16,49,共8页
以浙江省临安市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选择1984年林业"三定"、1999年林权主体多元化和2004年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完成三个时间结点,定量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森林生态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集体林权改革后,临安市森林生态... 以浙江省临安市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选择1984年林业"三定"、1999年林权主体多元化和2004年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完成三个时间结点,定量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森林生态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集体林权改革后,临安市森林生态系统总价值上升,但是直接物质产出功能呈现为上升后略下降,森林生态系统的直接产出的结构更加多样化;生态环境功能总价值和单位面积的生态环境功能的价值,随时间的变化呈上升趋势,而不同生态环境功能价值随时间变化差异很大;森林生态功能价值呈多样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 林权改革 森林生态功能 临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林权改革的影响界定:陕省84个村样本 被引量:14
10
作者 何得桂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7-41,共5页
村干部是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组织者和执行者,对林权改革影响的评估具有较强权威性。通过对陕西省4县84个村干部的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对林权改革政策实践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发现:林改对林农的增收作用有限,但林权意识逐渐觉醒;林... 村干部是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组织者和执行者,对林权改革影响的评估具有较强权威性。通过对陕西省4县84个村干部的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对林权改革政策实践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发现:林改对林农的增收作用有限,但林权意识逐渐觉醒;林改消解村集体组织的经济基础,但促进村级民主进程的发展;林改改善了干群关系,但村庄社会稳定问题较为突出。林权改革的影响是多面向、复杂的,应关注其在产权和经济层面的作用,也应考察在基层实践的政治社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 林权改革 陕西林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不清——农村信用合作社支农不足的深层原因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前恒 安玉发 牛霞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21-26,共6页
近几年来 ,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着支持农村发展不足问题。支农不足的深层原因在于农村信用社的产权不清晰 ,产权不清晰造成了真正的产权主体缺位 ,导致农村信用社难以形成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在产业比较利益不均衡的外因作用下 ,农村信... 近几年来 ,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着支持农村发展不足问题。支农不足的深层原因在于农村信用社的产权不清晰 ,产权不清晰造成了真正的产权主体缺位 ,导致农村信用社难以形成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在产业比较利益不均衡的外因作用下 ,农村信用社丧失了原有的合作性 ,导致支农不足问题发生。农信社的改革要围绕产权 ,要处理好清股、扩股工作 ,处理好农村信用社历史积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用合作社 支农 产权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措施综述 被引量:5
12
作者 程洪文 周绍玲 《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5期111-114,共4页
介绍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展情况,综合概述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相关措施: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改革林业经营方式,构建林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林业要素市场,构建林业投融资体系,构建森林资源流转服务体系,创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服务机... 介绍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展情况,综合概述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相关措施: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改革林业经营方式,构建林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林业要素市场,构建林业投融资体系,构建森林资源流转服务体系,创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服务机构,完善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完善森林资源"三防"体系,创新林业管理体制,大力推广森林保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配套改革 林业经营模式 森林资源流转 森林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生产积极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泽忱 布仁仓 +4 位作者 胡远满 邰姗姗 张妍 韩玉库 张洪生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5期155-158,共4页
从生产意愿、劳动时间、林地处理方式、林业投资、生产资料、林业收入等多个方面分析了辽宁省凤城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生产积极性的影响,认为改革有效地调动了林农的生产积极性。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 从生产意愿、劳动时间、林地处理方式、林业投资、生产资料、林业收入等多个方面分析了辽宁省凤城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生产积极性的影响,认为改革有效地调动了林农的生产积极性。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 制度改革 生产积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江林契中的产权形式与深化林权改革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梦宇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第4期41-47,共7页
清水江林契所体现的产权形式是数百年来林业发展的实践产物,是林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规律性的经验总结,对于当前的林权改革来说,它在林业政策制定、林地所有者权益维护、林权交易管理、林木处置权落实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 林业契约文书 产权形式 林权改革 清水江文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林权制度改革的问题分析——以武宁县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琼 李勇 +1 位作者 周莉荫 严员英 《江西林业科技》 2010年第5期56-57,64,共3页
集体林业产权改革既可认为是林业生产过程中生产关系的调整与确立,也可认为是集体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创新。武宁县作为江西省重点林业县,林业产权改革工作自2004年开始在全县展开,这是林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江西省集... 集体林业产权改革既可认为是林业生产过程中生产关系的调整与确立,也可认为是集体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创新。武宁县作为江西省重点林业县,林业产权改革工作自2004年开始在全县展开,这是林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江西省集体林区和谐发展的保证。本文通过实地分析和调研,指出了现阶段林权改革中出现的生态公益林管护难度加大、林农法律意识淡薄、市场信息渠道不宽、法律法规的欠缺与不适应、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以及林业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宁 集体林权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两岸林业合作中的集体林地利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冬梅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39,共7页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海峡两岸林业合作过程中,由于缺乏林区集体经济组织及林农自主、深层次的参与,林地利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从《农村土地承包法》、《森林法》等立法现状和林改的实践来看,在两岸林业合作中探索对集体...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海峡两岸林业合作过程中,由于缺乏林区集体经济组织及林农自主、深层次的参与,林地利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从《农村土地承包法》、《森林法》等立法现状和林改的实践来看,在两岸林业合作中探索对集体林地的利用创新模式是非常必要且可行的。通过林业合作社的牵头作用,可以实现林地的规模利用;通过林农与台胞的有限合伙,则可以实现林地的增值利用。一些与林地利用有关的配套制度的建设也有助于促进和稳定两岸合作关系,增强集体林业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林地使用权 承包经营 两岸林业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生 《林业调查规划》 2008年第3期115-117,120,共4页
在林业"三定"和分类经营的基础上,阐述大理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初步成效,分析现阶段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规模化、集体化经营困难,林木采伐管理难度加大,农村烧材矛盾凸现等.探索下一步工作思路:进... 在林业"三定"和分类经营的基础上,阐述大理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初步成效,分析现阶段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规模化、集体化经营困难,林木采伐管理难度加大,农村烧材矛盾凸现等.探索下一步工作思路:进一步落实完善集体林经营体制、积极探索林改配套措施、调整完善林木采伐政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林地 林木 林农 产权 所有权 使用权 经营权 大理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主体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认知差异的实证分析——以辽宁省林业工作人员和林农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泽忱 布仁仓 +2 位作者 胡远满 邰姗姗 张妍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7期164-166,170,共4页
本文概述了辽宁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状况进展,分析了林业工作人员和林农两个不同主体对林权改革的认知差异及其原因,并相应地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辽宁省 不同主体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认知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浅见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正全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5期131-133,共3页
林业产权制度不健全,产权不清晰是云南省林业发展的首要障碍。文章简述了林权制度的现状、改革的目标、思路、办法,提出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 林权制度改革 集体林 配套措施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改后实现山区林农稳定增收的途径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非 《林业勘查设计》 2011年第1期13-14,共2页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将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到农户,确定了林农在林业经营中的主体地位,林农的爱林护林积极性将得到极大提高;另一方面,林农的经济利益和林区的生态建设之间短期内会出现矛盾,那么如何做到既鼓励林农种树...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将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到农户,确定了林农在林业经营中的主体地位,林农的爱林护林积极性将得到极大提高;另一方面,林农的经济利益和林区的生态建设之间短期内会出现矛盾,那么如何做到既鼓励林农种树护林的积极性并促进其增收,又维护生态和谐,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云南省林权制度改革的实际情况,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权制度改革 生态建设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