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gulation of sucrose synthase activity and sugar yield by nitrogen in sugar beet
1
作者 LI Caifeng MA Fengming LI Wenhua WANG Rui CHEN Shengyong LUO Yu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7年第4期289-293,共5页
The content of sugar is influenced by sucrose synthase (SS) activity in roots.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level in the aminonitrate ratio on SS activity of leaves and roots, roots yield and sugar content in sugar beet ... The content of sugar is influenced by sucrose synthase (SS) activity in roots.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level in the aminonitrate ratio on SS activity of leaves and roots, roots yield and sugar content in sugar beet were studied in the field experiment by nutrient solution cult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S activity in leave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roots. With nitrogen level increasing, SS decomposition activity enhanced, and synthesis activity reduced. SS activity was regulated by different nitrogen forms and the ratio of NO3 and NH4^+. SS synthesis activity was enhanced as NH4^+ increasing when NO3 : NH4^+≥ 1, and it decreased as increasing NH4^+ when NO3 : NH4^+≤ 1, and it was the highest when NO3 : NH4^+=1. SS decomposition activity was enhanced as NO3- increasing. Sucrose content in root was lowed as nitrogen level increasing, but it was enhanced as NH4^+ increasing in the same nitrogen level. Root and sugar yield were the highest in the medium nitrogen level and NO3 : NH4^+=1. The result in field experiment corresponded with that in the nutrient fluid culture. It provides a basis for using reasonably nitrogen fertilizer in sugar beet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gar beet NITROGEN sucrose synth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毡毛忍冬SS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2
作者 陈勋 王珊 +3 位作者 龙雨青 曾娟 周日宝 刘湘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1期71-77,共7页
[目的]克隆灰毡毛忍冬SS基因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方法]提取灰毡毛忍冬花总RNA,通过RT-PCR和RACE技术克隆LmSS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运用相关软件对该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RT-PCR测定灰毡毛忍冬茎、叶... [目的]克隆灰毡毛忍冬SS基因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方法]提取灰毡毛忍冬花总RNA,通过RT-PCR和RACE技术克隆LmSS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运用相关软件对该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RT-PCR测定灰毡毛忍冬茎、叶和不同花期花中该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克隆的LmSS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245 bp,编码414个氨基酸,属于亲水性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具有典型的多聚异戊二烯基合成酶活性结构域,与其他植物SS基因具有较高同源性。LmSS基因在灰毡毛忍冬不同花期和器官中表达有组织特异性。[结论]该研究成功地克隆灰毡毛忍冬中的SS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同时为探究灰毡毛忍冬皂苷生物合成和调节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毡毛忍冬 鲨烯合酶(ss)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工艺成熟期SS和SPS酶活性与糖分积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牛俊奇 黄静丽 +2 位作者 赵文慧 杨丽涛 李杨瑞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5-110,共6页
以工艺成熟期甘蔗品种GT28(早熟)和ROC22(早中熟)+1叶和不同节间为材料,分析SPS、SS合成和SS分解方向酶活性与节间糖分积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叶中SPS、SS合成和分解方向的酶活性比蔗茎中高,说明+1叶代谢活跃,是蔗茎糖分不断积累的... 以工艺成熟期甘蔗品种GT28(早熟)和ROC22(早中熟)+1叶和不同节间为材料,分析SPS、SS合成和SS分解方向酶活性与节间糖分积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叶中SPS、SS合成和分解方向的酶活性比蔗茎中高,说明+1叶代谢活跃,是蔗茎糖分不断积累的物质基础。节间SPS酶活性与节间锤度、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都正相关,GT28节间SPS酶活性比ROC22中高。节间SS合成方向酶活性与锤度和蔗糖含量都负相关,GT28中SS合成方向酶活性比ROC22中低。而SS分解方向酶活性与ROC22节间锤度、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都呈负相关,与GT28中呈正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成熟期节间SPS和SS合成方向酶活性提高有利于蔗糖的积累,而随着节间成熟,蔗糖含量可能是促使SS酶活性由合成方向向分解方向转化的一个重要调节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蔗糖磷酸合成酶 蔗糖合成酶 蔗糖含量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对甜高粱糖分积累及SS、SPS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陈维维 再吐尼古丽.库尔班 +1 位作者 涂振东 叶凯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07-1513,共7页
对2个甜高粱品种XT-2、T601设置7个不同种植密度处理,分析了甜高粱不同生育阶段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蔗糖含量、SS和SPS活性的变化。2个品种的总糖含量随生长进程均升高,成熟期达最高值。其还原糖的变化趋势不一致,XT-2呈升高-平缓-... 对2个甜高粱品种XT-2、T601设置7个不同种植密度处理,分析了甜高粱不同生育阶段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蔗糖含量、SS和SPS活性的变化。2个品种的总糖含量随生长进程均升高,成熟期达最高值。其还原糖的变化趋势不一致,XT-2呈升高-平缓-降低的趋势,T601呈升高-降低的趋势。2个品种在整个生育期蔗糖含量均呈升高的趋势,成熟期达最高值。T601除密度处理B6(6170株hm–2)外其他处理SS活性均呈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XT-2无明显规律。XT-2除密度处理B2(11 110株hm–2)、B4(7929株hm–2)外其他处理SPS活性均呈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T601无明显规律。综上所述,甜高粱品种XT-2最适于糖分积累的密度为9250株hm–2,成熟期总糖含量达14.2%(鲜基),T601的最适密度为11 110株hm–2,成熟期总糖含量达14.31%(鲜基),作为积累糖的原料,后者为最佳选择。完熟期SS活性下降、SPS活性上升有利于糖的积累,为最佳收获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密度 糖类 蔗糖合成酶(ss)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种期下甜高粱秸秆SS、SPS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叶凯 再吐尼古丽.库尔班 +1 位作者 陈维维 郭顺堂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74-1880,共7页
【目的】以新高粱3号(XT-2)和新高粱9号(T601)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播期甜高粱不同生育阶段茎秆SS和SPS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方法】在5个不同播期条件下进行了蔗糖和酶活性测定试验。【结果】茎秆的蔗糖含量随着生育期不断升高,... 【目的】以新高粱3号(XT-2)和新高粱9号(T601)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播期甜高粱不同生育阶段茎秆SS和SPS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方法】在5个不同播期条件下进行了蔗糖和酶活性测定试验。【结果】茎秆的蔗糖含量随着生育期不断升高,成熟期达到最高值。不同品种和不同播期秸秆蔗糖含量有差异,新高粱3号第二播期的蔗糖含量最高,高达7.66%,第五播期最低,仅为1.87%。对于新高粱9号来说第三播期蔗糖含量最高,达9.17%,第二播期最低,仅为6.19%。不同播期和不同品种之间秸秆蔗糖含量与SS、SPS酶活性的相关趋势有差异。除新高粱3号第一播期、第三播期的蔗糖含量与SS酶活性呈极显著相关外,其余播期的蔗糖含量与SS酶活性均呈相关性不显著。不同播期下秸秆蔗糖含量与SPS酶活性均呈相关不显著。【结论】早播时新高粱3号蔗糖含量比较高,晚播时新高粱9号蔗糖含量高。因此新疆,尤其是在北疆新高粱3号糖分积累的最适播期为5月初旬,新高粱9号最适播期为5月中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播期 蔗糖合成酶(ss)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糖合成酶PavSS1调控甜樱桃果实成熟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齐希梁 刘聪利 +1 位作者 宋露露 李明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8-178,共11页
【目的】明确甜樱桃PavSS基因家族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功能。【方法】利用qRT-PCR技术分析了7个蔗糖合成酶基因PavSS1~7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了蔗糖对PavSS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利用甜樱桃果实的VIGS技术分析了PavSS1与PavSS... 【目的】明确甜樱桃PavSS基因家族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功能。【方法】利用qRT-PCR技术分析了7个蔗糖合成酶基因PavSS1~7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了蔗糖对PavSS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利用甜樱桃果实的VIGS技术分析了PavSS1与PavSS6基因影响果实成熟的功能。【结果】PavSS1和PavSS2基因在甜樱桃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均表达,且PavSS1基因表达量是PavSS2基因的10倍以上;PavSS1和PavSS2在果实发育前期表达量逐渐升高,后期表达量逐渐降低。PavSS3和PavSS5基因在整个果实发育期均低表达,且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avSS4和PavSS7基因在果实发育前期表达量高,后期表达量低。PavSS6基因在果实发育初期低表达,随后表达量逐渐升高,并维持较高水平。外施蔗糖显著下调了PavSS1和PavSS6基因的表达,而PavSS2、PavSS3、PavSS4、PavSS5和PavSS7基因的表达变化不显著。沉默甜樱桃果实PavSS1基因抑制了甜樱桃果实成熟,包括果实硬度、ABA含量、花色苷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发生显著变化以及成熟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下调;而沉默PavSS6基因的甜樱桃果实与空载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变化。【结论】PavSS1基因可能是控制甜樱桃果实蔗糖代谢的关键基因,参与了甜樱桃果实成熟过程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 蔗糖合成酶 Pavss1 Pavss6 果实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白杨蔗糖合酶基因PtSS2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佳 季乐翔 +3 位作者 陈仲 叶梅霞 李英 安新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01-1507,共7页
为了解毛白杨蔗糖合酶(sucrose synthase,SS)基因功能和表达模式,以毛白杨茎段来源的cDNA为模板,根据毛果杨PtrSS2 CDS 序列信息设计特异引物,采用RT-PCR技术分离克隆了PtSS2基因。测序分析表明,PtSS2基因序列全长为2 412 bp,编码803... 为了解毛白杨蔗糖合酶(sucrose synthase,SS)基因功能和表达模式,以毛白杨茎段来源的cDNA为模板,根据毛果杨PtrSS2 CDS 序列信息设计特异引物,采用RT-PCR技术分离克隆了PtSS2基因。测序分析表明,PtSS2基因序列全长为2 412 bp,编码803个氨基酸,蛋白大小为92.14 kD,理论等电点6.00,属于酸性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PtSS2与毛果杨PtrSS2和PtrSS1一致性分别高达100%和98.63%;结构域分析表明,PtSS2含有2个高度保守的功能域,即蔗糖合酶(5~552)和糖基化转移酶(554~744)功能域。qRT-PCR 检测表明,PtSS2在毛白杨根、茎、叶、营养芽、雄雌花芽等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营养芽和花芽中表达量较高,根部相对较低,总体呈组成型表达模式;在干旱胁迫下,PtSS2表达水平提升。研究结果推测,蔗糖合酶基因PtSS2在毛白杨各组织器官发育过程及干旱胁迫响应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蔗糖合酶 实时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泡桐蔗糖合成酶基因PfSUS2的克隆及胁迫响应
8
作者 吕胡杨 邓敏捷 +2 位作者 赵蕾 吕资晗 范国强 《森林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1-500,共10页
为探究白花泡桐蔗糖合成酶基因(SUS)的功能和表达调控机制,以白花泡桐健康苗(PF)和丛枝植原体感染幼苗(PFI)为试验材料,克隆得到PfSUS2基因及其上游启动子序列,对PfSUS2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组织特异性以及胁迫响应分析,并通过荧光... 为探究白花泡桐蔗糖合成酶基因(SUS)的功能和表达调控机制,以白花泡桐健康苗(PF)和丛枝植原体感染幼苗(PFI)为试验材料,克隆得到PfSUS2基因及其上游启动子序列,对PfSUS2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组织特异性以及胁迫响应分析,并通过荧光素酶基因表达技术验证PfSUS2启动子的转录激活活性。结果表明:白花泡桐PfSUS2基因编码区长度为2 418 bp,编码805个氨基酸,其编码的蛋白质分子质量为92.0 kDa,理论等电点为6.21,含有66个磷酸化位点,具有典型的蔗糖合成酶和糖基转移酶结构域,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PfSUS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组成,可能以同源四聚体存在。进化分析结果表明,PfSUS2蛋白质属于SUSⅠ组双子叶植物亚组,与芝麻和楸树的SUS蛋白质同源性最高。PfSUS2基因在白花泡桐茎和根中的表达量较高,并且可响应泡桐丛枝病和低磷胁迫。PfSUS2基因上游2 003 bp的启动子序列具有转录激活活性;该区域包含了胁迫、激素和光响应顺式元件,表明PfSUS2基因表达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泡桐 蔗糖合成酶 启动子 胁迫响应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高粱露天贮藏SS、SPS酶活性与蔗糖代谢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陆亮 叶凯 +2 位作者 涂振东 朱敏 再吐尼古丽.库尔班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0-717,共8页
【目的】为明确甜高粱茎秆贮存过程中蔗糖降解的关键酶,以期通过对蔗糖降解关键酶的分子调控解决甜高粱茎秆贮存过程中蔗糖易降解的难题。【方法】以新高粱9号(T60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井型去叶去穗、井型带叶去穗堆放贮藏方式下茎秆蔗... 【目的】为明确甜高粱茎秆贮存过程中蔗糖降解的关键酶,以期通过对蔗糖降解关键酶的分子调控解决甜高粱茎秆贮存过程中蔗糖易降解的难题。【方法】以新高粱9号(T60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井型去叶去穗、井型带叶去穗堆放贮藏方式下茎秆蔗糖含量与SS、SPS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结果】在贮藏期间SPS、SS与蔗糖含量相关性都不显著,蔗糖含量当贮藏达到5个月时,急速下降至最低。【结论】带叶去穗井型贮藏较去叶去穗井型贮藏更有利于甜高粱秸秆蔗糖含量的保存,但是霉变腐烂成为带叶去穗型贮藏的限制性因素,贮藏堆放高度应控制在2 m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秸秆 糖积累 蔗糖合成酶 蔗糖磷酸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授粉方式对吉优蜜29号甜瓜果实品质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10
作者 张惠明 张汉英 +2 位作者 李洪立 王绍春 杨福孙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6-1184,共9页
甜瓜为海南省重要经济作物,授粉以激素授粉为主,易造成果实畸形并伴有不同程度风味和品质的下降,影响商品率和种植效益。为此,本研究以吉优蜜29号甜瓜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人工花粉组合授粉方式,以激素授粉为对照,测定植株与果实的生长... 甜瓜为海南省重要经济作物,授粉以激素授粉为主,易造成果实畸形并伴有不同程度风味和品质的下降,影响商品率和种植效益。为此,本研究以吉优蜜29号甜瓜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人工花粉组合授粉方式,以激素授粉为对照,测定植株与果实的生长状况、果实内在品质及蔗糖积累关键酶活性,分析授粉对植株与果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授粉方式处理对甜瓜植株的株高、茎粗、生物量、果实质量、硬度产生很大影响,T_(1)处理的甜瓜植株茎粗、生物量、果实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CK处理的甜瓜植株株高、果实硬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不同授粉方式处理对甜瓜果实内在品质各指标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以T_(1)处理效果最佳,其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高于CK处理。(3)T4处理的蔗糖合成酶(SS)活性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相对较高;T_(1)处理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保持较高水平,T_(1)、T_(2)处理的果实酸性转化酶活性在授粉后40d达到最高,分别为93.69、88.54 U/g。因此,人工花粉授粉后甜瓜植株的生长状况与果实品质以T_(1)(花粉活力强×柱头可授性高)处理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授粉 甜瓜 品质 蔗糖合成酶(ss)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酸性转化酶(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泽泻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及AoSS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青芝 谷巍 +5 位作者 孙云飞 吴启南 巢建国 桑晓华 王小浩 刘琪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67-1475,共9页
【目的】筛选适用于东方泽泻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的内参基因,并分析其鲨烯合酶基因(AoSS)的表达特性,为后续研究东方泽泻原萜烷型三萜生物合成调控及诱导机制打下基础。【方法】从东方泽泻转录组中选取内参基因18S rRNA、EF1α、GA... 【目的】筛选适用于东方泽泻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的内参基因,并分析其鲨烯合酶基因(AoSS)的表达特性,为后续研究东方泽泻原萜烷型三萜生物合成调控及诱导机制打下基础。【方法】从东方泽泻转录组中选取内参基因18S rRNA、EF1α、GAPDH、ACT、UBQ和UBC,应用qRT-PCR检测其在不同组织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情况,并借助Delta CT、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对其表达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以筛选到的内参基因分析AoSS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8S r RNA、GAPDH和EF1α基因在东方泽泻不同组织的表达稳定性较高,但18S rRNA、UBC和EF1α基因在不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稳定性均较高。以18S rRNA、GAPDH和EF1α基因为内参分析AoSS基因在东方泽泻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情况,结果显示,AoSS基因在东方泽泻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表达情况基本一致,均在东方泽泻块茎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叶柄和叶,而在根中表达量最低。【结论】18S rRNA、GAPDH和EF1α基因是研究东方泽泻不同组织中基因表达分析的首选内参基因;18S rRNA、EF1α和UBC基因是研究激素处理下基因表达的首选内参基因。AoSS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其可能在东方泽泻的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的调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泽泻 内参基因 鲨烯合酶(ss)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表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特异表达启动子RSS1P在转TiERF1基因小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钊 庄洪涛 +5 位作者 杜丽璞 周淼平 蔡士宾 徐惠君 李斯深 张增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97-1903,共7页
从水稻叶片中克隆了一个韧皮部组织特异表达的水稻蔗糖合酶启动子(RSS1P),将RSS1P与中间偃麦草乙烯反应因子基因TiERF1相融合构成组织特异表达的TiERF1基因表达盒,取代pAHC20中Ubi::bar基因表达盒,构建成无选择标记的韧皮部组织特异表达... 从水稻叶片中克隆了一个韧皮部组织特异表达的水稻蔗糖合酶启动子(RSS1P),将RSS1P与中间偃麦草乙烯反应因子基因TiERF1相融合构成组织特异表达的TiERF1基因表达盒,取代pAHC20中Ubi::bar基因表达盒,构建成无选择标记的韧皮部组织特异表达的pA20-RSS1P::TiERF1载体。利用基因枪将pA20-RSS1P::TiERF1与pAHC20载体混合、共轰击小麦品种扬麦12的幼胚愈伤组织,获得转RSS1P::TiERF1基因小麦。对该转基因小麦T0和T1代植株进行PCR、PCR-Southern、半定量RT-PCR和荧光定量PCR分析,证实外源RSS1P::TiERF1基因已转入受体,并且具有可遗传性;转入的RSS1P::TiERF1基因仅在根、茎、叶中表达,以根部表达量最高,在种子内不表达。纹枯病抗性鉴定和主要农艺性状考察结果表明,与受体扬麦12相比,转RSS1P::TiERF1基因小麦对纹枯病的抗性有明显提高,与转Ubi::TiERF1基因小麦的抗病性相当,而且转RSS1P::TiERF1基因小麦的农艺性状没有明显改变,说明可以利用RSS1P启动子创造更实用的转基因小麦新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蔗糖合酶启动子 组织特异型表达 转基因小麦 中间偃麦草乙烯反应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纤维蔗糖合酶基因SS3上游调控序列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小英 肖月华 +5 位作者 李德谋 罗明 侯磊 李先碧 杨霞 裴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5-340,共6页
棉纤维蔗糖合酶基因SS3在棉纤维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采用YADE技术克隆了该基因5′上游1717bp的调控区,该调控区含有典型的启动子核心元件TATA box ,以及TATC box、G box、GCN4 -motif、Prolamin box、Skn 1 likemotif、TCA element... 棉纤维蔗糖合酶基因SS3在棉纤维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采用YADE技术克隆了该基因5′上游1717bp的调控区,该调控区含有典型的启动子核心元件TATA box ,以及TATC box、G box、GCN4 -motif、Prolamin box、Skn 1 likemotif、TCA element、HSE和O2 site等各种顺式调控元件和其他一些反应元件.将此序列和报告基因GUS融合在烟草、棉花中表达.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棉花SuSyR序列启动GUS基因在烟草的子房、胎座、种子以及在棉花花蕾与棉铃中表达.在棉花花蕾蕾长为3mm、6mm、9mm和15mm花蕾中表达主要存在于雄蕊及雄蕊管、胎座等器官;在棉铃中,1DPA棉铃的花柱、花药、子房及胚珠中出现了蓝色,6DPA棉铃的子房及胚珠被染成蓝色,在2 0DPA的棉铃中蓝色只出现在胚珠及其纤维中、在胚珠中只有珠心被染成蓝色,在4 0DPA胚珠中只有纤维呈蓝色.研究结果揭示,棉花的SuSyR调控序列启动GUS基因主要在子房、胚珠和纤维等器官和主叶脉、茎微管束等输导组织中表达,在棉花中尤为明显,表明棉纤维蔗糖合酶基因SS3除参与棉花蕾铃发育、纤维素的合成外,还参与了光合产物的运输与分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蔗糖合成酶 上游序列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水稻孕穗期SS和SPS活性与糖积累的响应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旭明 赵夏夏 +7 位作者 陈景阳 龚茂健 杨善 谢平 莫俊杰 黄永相 叶昌辉 周鸿凯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1-486,共6页
为了探究盐胁迫对水稻的蔗糖合成酶(SS)、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与糖积累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响应机理,选取3份水稻种质材料,在6个NaCl浓度梯度处理下,采用桶栽土培的方法培育至孕穗期,研究了盐胁迫处理对水稻植株外观形态、蔗糖含量... 为了探究盐胁迫对水稻的蔗糖合成酶(SS)、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与糖积累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响应机理,选取3份水稻种质材料,在6个NaCl浓度梯度处理下,采用桶栽土培的方法培育至孕穗期,研究了盐胁迫处理对水稻植株外观形态、蔗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S活性、SP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水稻的生长发育,表现为株高变矮,分蘖数减少,叶面积较小,叶片枯萎等,其抑制作用随盐胁迫浓度提高而增强;盐胁迫下,盐敏感种质IR29植株合成积累的蔗糖和可溶性糖较耐盐种质JX99、Pokkali的多,但其植株生长发育受到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这是由于IR29植株合成积累的蔗糖和可溶性糖中有一部分用于缓解细胞渗透压参与抗逆生理恢复,而供给植株生长发育部分不足所致。轻度盐胁迫可激发SPS与SS活性增强,分别促进蔗糖、可溶性糖的积累,缓解细胞渗透压力,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提高植株的抗逆性;而中度、重度盐胁迫下SS、SPS活性降低,叶片中蔗糖合成与积累降低,表现为植株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水稻 蔗糖合成酶 蔗糖磷酸合成酶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蔗糖合成酶基因SS6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冯延芝 魏琦琦 +3 位作者 何潇 张伟健 赵广 张琳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42,共7页
蔗糖合成酶是蔗糖代谢的关键酶之一,它在调控果实品质和产量方面均有重大意义。为了探究ZjSS6基因在枣蔗糖合成代谢途径中的功能,文中基于枣的转录组测序数据,以中秋酥脆枣为试验材料,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枣SS6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编码... 蔗糖合成酶是蔗糖代谢的关键酶之一,它在调控果实品质和产量方面均有重大意义。为了探究ZjSS6基因在枣蔗糖合成代谢途径中的功能,文中基于枣的转录组测序数据,以中秋酥脆枣为试验材料,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枣SS6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编码区长度为2 553 bp,编码850个氨基酸;该蛋白质的分子量为96.67 kDa,理论等电点为7.57。蛋白结构预测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含有蔗糖合成酶和糖基转移酶两个结构域。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均表明,枣SS6与桑SS6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梅。实时荧光定量PCR表达分析结果显示,ZjSS6基因在枣各组织器官(果实、枣花、枣吊、叶片和根)中均有表达,其在幼果期枣果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绿果期枣果和枣吊,而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其表达量呈整体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合成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蜜AhSS2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预测
16
作者 薛亚茹 李莹 李映志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第12期89-95,共7页
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SS)作为催化蔗糖代谢的关键酶之一,能够参与蔗糖的代谢和运输,调节细胞分化与细胞壁的形成,对调控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也有重要作用。克隆出菠萝蜜AhSS2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菠萝蜜AhSS2基因的开放... 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SS)作为催化蔗糖代谢的关键酶之一,能够参与蔗糖的代谢和运输,调节细胞分化与细胞壁的形成,对调控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也有重要作用。克隆出菠萝蜜AhSS2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菠萝蜜AhSS2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全长2436 bp,共编码811个氨基酸,其蛋白理化性质预测显示,相对分子量是92.583 ku,等电点pI为5.77,属亲水性酸性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为Alpha helix(α-螺旋)。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菠萝蜜AhSS2基因属于PLN00142超级家族成员,主要包括蔗糖合成酶结构域(Sucrose_synth)与糖基转移酶结构域(Glycos_transf_1)2个保守结构域。磷酸化位点预测显示,菠萝蜜AhSS2基因蛋白的磷酸化位点主要是丝氨酸(Ser)磷酸化位点。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菠萝蜜AhSS2基因在分类上属SSⅡ。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菠萝蜜蔗糖合成酶家族成员的功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蜜 蔗糖合成酶 生物信息学 系统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蔗糖合成酶基因(CmSS1)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闻小霞 赵荷仙 +2 位作者 刘刚 周爱凤 张桂梅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4期4-7,共4页
以BamHⅠ和SalⅠ双酶切pMD18-T-CmSS1和表达载体pBI121,再用T4 DNA连接酶将回收的目的片段反向与pBI121连接。结果证明,CmSS1反向插入到pBI121中,得到了pBI121-CmSS1的重组质粒;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反义CmSS1基因转化甜瓜,经PCR检测,得到... 以BamHⅠ和SalⅠ双酶切pMD18-T-CmSS1和表达载体pBI121,再用T4 DNA连接酶将回收的目的片段反向与pBI121连接。结果证明,CmSS1反向插入到pBI121中,得到了pBI121-CmSS1的重组质粒;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反义CmSS1基因转化甜瓜,经PCR检测,得到5株转基因植株。这为以后研究甜瓜蔗糖合成酶的活性调节机制及通过基因工程手段研究甜瓜SS的活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蔗糖合成酶 反义表达载体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SUS基因家族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孔斌雪 李娜 +5 位作者 马靖福 窦佳欣 陈涛 张沛沛 刘媛 杨德龙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对小麦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SUS)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探究小麦SUS(TaSUS)基因家族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小麦全基因组上鉴定TaSUS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系统进化关系、... 【目的】对小麦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SUS)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探究小麦SUS(TaSUS)基因家族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小麦全基因组上鉴定TaSUS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系统进化关系、染色体位置、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和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在小麦基因组中共鉴定到分布于14条染色体上的24个TaSUS基因,可分为3个亚组。TaSUS基因含有多个外显子,但部分基因缺失非翻译区结构。TaSUS基因家族成员启动子区域包含45种顺式作用元件,涉及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大多数TaSUS基因在小麦穗中显著表达,在叶、茎和根中的相对表达量较低。【结论】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小麦SUS基因家族的进化,为后期小麦SUS基因家族的生物功能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蔗糖合成酶(SUS)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SUS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9
作者 吴建阳 陈妹 +3 位作者 罗剑斌 胡会刚 武爱龙 张秀梅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25-30,共6页
蔗糖合成酶(SUS)是植物蔗糖代谢中极其重要的一种酶,既可以催化蔗糖的分解,又可以催化其合成。SUS由多基因家族编码,目前在多个物种中已分离出SUS基因家族全部成员,但香蕉中至今还没有SUS基因家族的报道。本研究利用香蕉基因组,鉴定出5... 蔗糖合成酶(SUS)是植物蔗糖代谢中极其重要的一种酶,既可以催化蔗糖的分解,又可以催化其合成。SUS由多基因家族编码,目前在多个物种中已分离出SUS基因家族全部成员,但香蕉中至今还没有SUS基因家族的报道。本研究利用香蕉基因组,鉴定出5个SUS基因,分别命名为MaSUS1~5,不均匀地分布于Chr3、Chr7、Chr8、Chr9等4条染色体上,其氨基酸数量为624~844aa,蛋白二级结构均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表明,5个SUS基因均位于细胞质中;进化树分析发现,MaSUS1和MaSUS4属于SUSⅡ亚家族,MaSUS2和MaSUS5属于SUSⅢ亚家族,MaSUS3属于SUSⅠ亚家族;对其基因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外显子数量为12~15,内含子数量为11~14;对其顺式作用元件进行预测发现,光响应元件数量和种类最多,其次是激素响应元件,逆境响应元件最少。本研究可为研究调控香蕉蔗糖代谢的分子机制提供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蔗糖合成酶 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SUS基因家族鉴定与节律表达分析
20
作者 肖玉凡 许脉然 +3 位作者 秦田雨 王俊玲 王春阳 冯大领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4,共7页
植物体内的蔗糖合酶(SUS)是一种糖基转移酶,它参与调控蔗糖的合成与运输,研究大白菜SUS基因家族的表达为揭示糖代谢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基础。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大白菜SUS基因家族成员鉴定、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关系、... 植物体内的蔗糖合酶(SUS)是一种糖基转移酶,它参与调控蔗糖的合成与运输,研究大白菜SUS基因家族的表达为揭示糖代谢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基础。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大白菜SUS基因家族成员鉴定、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关系、蛋白基序、基因结构和物种内(间)共线性分析;利用RNA-seq技术,获得SUS家族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大白菜SUS家族基因的节律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大白菜中包含13个SUS基因,均含有SUS结构域;大白菜SUS基因家族可分为3个亚家族(SUSⅠ,SUSⅡ,SUSⅢ);SUSⅡ亚家族的基因motif保守基序种类最多;多数基因含有11~14个CDS序列。大白菜SUS基因家族物种内共线性分析有4对基因参与了大片段重复事件,为大白菜进化提供动力。大白菜与拟南芥的SUS基因家族物种间共线性分析,物种间共构建了13对同源基因,其中有多个“一对多,多对一”的同源基因关系,均属于SUS基因家族的基因对有10个。对SUS家族基因的KEGG和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富集在淀粉与蔗糖代谢、蔗糖合酶活性通路等方面上。分析SUS家族基因的节律表达模式,发现BraSUSs基因中BraA10g019840.3C基因表达呈现节律性,而其余基因多在夜晚高表达。本研究结果可为大白菜SUSs基因功能解析及蔗糖代谢调控机制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蔗糖合酶 基因家族 昼夜节律表达 生物信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