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矿体赋存形态多变时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案优化研究
1
作者 石海军 杨会选 +3 位作者 张睿 赵丽军 柴衡山 焦满岱 《现代矿业》 2025年第4期43-47,共5页
为解决某铅锌矿深部采区833m分段内矿体赋存形态复杂多变,采用传统单一回采方式下,矿石损失贫化较高等问题,基于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工艺特点,利用3DMine矿业软件开展三维矿体形态自适应组合式设计,构建包含矿石损失率、贫化率、采... 为解决某铅锌矿深部采区833m分段内矿体赋存形态复杂多变,采用传统单一回采方式下,矿石损失贫化较高等问题,基于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工艺特点,利用3DMine矿业软件开展三维矿体形态自适应组合式设计,构建包含矿石损失率、贫化率、采切比等6项指标的熵权法-TOPSIS综合评价体系,在垂直走向上布置进路开采厚大矿段,在沿走向上布置进路回采薄脉矿段,对比分析垂直走向、沿走向及组合式3种开采方案的适应性。研究表明:组合式开采方案可使矿石损失率由10.98%降至5.12%,贫化率由10.73%降至6.17%,该方案较垂直走向、沿走向方案分别多回收1727.8,889t矿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形成的动态协同回采控制技术,为复杂形态矿体高效开采提供了可量化的工程决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矿体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联合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铁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优化
2
作者 李宁 刘海林 +4 位作者 王雨波 李鸿飞 李鹏程 刘帅 赵宗正 《现代矿业》 2025年第2期36-39,共4页
针对某大型铁矿采用单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存在采切工程量大、底柱回收难、开采成本高、矿石回采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并阶段连续开采嗣后充填采矿方法,结合矿体赋存条件和井下生产现状进行并阶段采矿方法优化设计,并开展现场工业试验... 针对某大型铁矿采用单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存在采切工程量大、底柱回收难、开采成本高、矿石回采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并阶段连续开采嗣后充填采矿方法,结合矿体赋存条件和井下生产现状进行并阶段采矿方法优化设计,并开展现场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单采场采出矿量增加113.4%,矿石回采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单位矿石开采成本下降10.8%,获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对矿山后续生产和经营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合并 采矿方法优化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溪铜矿典型矿块开采顺序优化研究
3
作者 阚忠辉 陈刚 +2 位作者 陈资南 樊川 彭啸鹏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5年第3期40-47,共8页
为得到沙溪铜矿凤台山矿段区域的采场优化回采顺序,基于原采场结构参数和充填体强度结构设计,采用FLAC3D构建了典型采场数值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凤台山-585~-705 m阶段矿段典型矿块的不同采充顺序中充填体和围岩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 为得到沙溪铜矿凤台山矿段区域的采场优化回采顺序,基于原采场结构参数和充填体强度结构设计,采用FLAC3D构建了典型采场数值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凤台山-585~-705 m阶段矿段典型矿块的不同采充顺序中充填体和围岩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矿山原设计开采顺序条件下,永久隔离矿柱单侧揭露时易发生失稳破坏,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同时,通过模拟研究论证,创新提出“先竖直再水平”的总体开采顺序方案,以区别以往的基于隔离矿段的两中段同时回采方案,从而最大程度保证竖向矿柱的完整性,能够显著改善了岩体应力集中状态,减少矿岩的塑性破坏区体积,降低了围岩失稳的概率。所得研究结果为矿山实现安全、高效、经济回采目标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充填体力学 开采顺序优化 数值分析 采场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中深孔爆破技术在马坑铁矿的应用
4
作者 王志东 《矿业工程》 2025年第1期11-14,25,共5页
常规分段凿岩阶段空场法的分段高度在12~15 m之间,在边角小矿体中,由于远离主矿体,按常规每个分段均布置采切工程,将增大采切比,为解决此问题,马坑铁矿充分利用大型设备的优良性能,向上跨分段施工超深中深孔,在节省一个分段的前提下,实... 常规分段凿岩阶段空场法的分段高度在12~15 m之间,在边角小矿体中,由于远离主矿体,按常规每个分段均布置采切工程,将增大采切比,为解决此问题,马坑铁矿充分利用大型设备的优良性能,向上跨分段施工超深中深孔,在节省一个分段的前提下,实现采切比、损失贫化率均保持正常水平。以马坑铁矿F2下盘15^(#)~17^(#)矿房为应用地点,通过介绍采准、凿岩、爆破方案,并将爆破效果与设计对比验证,最终应用效果良好,该矿房实际技术参数为采切比32.14 m/万t,损失率6.5%,贫化率8.7%,中深孔每米崩矿量9.19 t/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凿岩阶段空场法 采切比 损失贫化率 超深中深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3D数值模拟的阶段采场应力演化与稳定性分析
5
作者 张亚宾 李宜杨 周建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37-46,共10页
为分析某铁矿阶段开采的采场稳定性,根据矿山生产情况,利用FLAC3D针对-230阶段、-290阶段和-350阶段的5个矿块进行开采全过程模拟。结果表明:矿房开采与矿柱开采两种工序对于压应力值的影响较大,充填工序对围岩压应力变化值影响较小。... 为分析某铁矿阶段开采的采场稳定性,根据矿山生产情况,利用FLAC3D针对-230阶段、-290阶段和-350阶段的5个矿块进行开采全过程模拟。结果表明:矿房开采与矿柱开采两种工序对于压应力值的影响较大,充填工序对围岩压应力变化值影响较小。上下盘围岩的压应力受到矿块开采的影响而增大,单个矿块增加幅度分别在1.0 MPa~2.5 MPa之间与0.2 MPa~2.3MPa之间。上盘位移最大出现在-350阶段,下盘位移最大出现在-230阶段。开采-230阶段矿块1时,采场稳定性最好,-290阶段的稳定性低于-230阶段,-350阶段开采整体较稳定。通过对阶段采场的各工序模拟,获得了采场应力场分布、位移场和塑性区变化,可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开采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数值模拟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板支护条件下的切顶工程优化研究及应用
6
作者 高博 李广涛 +3 位作者 罗正良 王俊 龙赣 李聪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3期39-49,共11页
以金厂河ZnV3矿体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场顶部切顶条柱稳定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采场在不同阶段应力状态的分布规律,结合顶板破碎围岩锚固支护的现状,为提升条柱的稳定性,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以金厂河ZnV3矿体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场顶部切顶条柱稳定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采场在不同阶段应力状态的分布规律,结合顶板破碎围岩锚固支护的现状,为提升条柱的稳定性,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切顶联络道两侧交替布置4 m宽凿岩硐室、3 m宽条柱的优化方案,能有效分担应力集中作用对条柱的影响,极大提高了条柱的稳定性;优化方案改变了顶板支护区域,进一步提高了空区后顶板的稳定性。根据研究成果开展了工业试验,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可在矿山进行应用。切顶工程的优化,在提高条柱稳定性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了顶板的稳定性,可为类似矿山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切顶工程优化 破碎顶板支护 数值模拟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填体下高分段中深孔采场一次成槽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郭鸿德 万串串 +1 位作者 刘立顺 杨小聪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4期59-66,80,共9页
目的:下向高分段中深孔充填采矿法,作为一种新型采矿技术,主要适用于岩体质量一般至极差的矿体或深部高应力环境中的坚硬矿体开采。其关键技术在于如何快速构建切割槽,为爆破创造自由面和补偿空间。本研究旨在研发一种安全、高效的成槽... 目的:下向高分段中深孔充填采矿法,作为一种新型采矿技术,主要适用于岩体质量一般至极差的矿体或深部高应力环境中的坚硬矿体开采。其关键技术在于如何快速构建切割槽,为爆破创造自由面和补偿空间。本研究旨在研发一种安全、高效的成槽技术,以提高深部厚大破碎矿体的开采效率。方法:本文提出了“分次成井+单次侧向爆破”的切割槽形成方法。为验证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以三山岛金矿为工程依托矿山,结合数值模拟、理论计算方法,开展了现场工业试验。结果:研究表明,在深部矿岩不稳固且采用充填体构筑人工假顶的情况下,该方法能安全、高效地构建切割槽。结论:该方法不仅显著提升了凿岩爆破的安全性和效率,同时减少了爆破扰动,具有良好的爆破效果和广泛的适应性,为类似矿山切割槽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安全高效采矿 一次成槽 九孔掏槽 下向采矿 高分段中深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充填体内预构巷道工艺方法研究
8
作者 牛孝子 祝静骋 +2 位作者 张卓 丁勇 龚自敏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5期171-177,192,共8页
目的:为解决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中二步骤矿柱采场开采面临充填体内开挖巷道支护量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实现二步骤矿柱采场出矿巷道快速成型。方法:本文针对国内某铁矿开展了充填体内预构巷道的工艺方法研究,采用调研、理论分... 目的:为解决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中二步骤矿柱采场开采面临充填体内开挖巷道支护量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实现二步骤矿柱采场出矿巷道快速成型。方法:本文针对国内某铁矿开展了充填体内预构巷道的工艺方法研究,采用调研、理论分析和试验的方法,分析预构载体在采场内的受力,进行预构载体的材料调研,选择橡胶充气芯模作为预构载体,结合矿山井下开采条件对橡胶充气芯模进行改造,设计了预构载体的布置方案,并开展了工业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采用橡胶充气芯模作为预构载体,一次充填高度不易超过2 m,以避免橡胶充气芯模受到破坏。预构载体的尺寸确定需综合考虑巷道断面参数和预构载体的运输、安装等因素。与钻爆法在充填体内开挖巷道相比,采用橡胶充气芯模预构巷道可将施工效率提高近5倍,施工成本降低44%,并避免了钻爆法对充填体的破坏,降低了支护成本。意义:本文提出利用橡胶充气芯模作为预构载体,在一步骤采场充填前放置在预形成巷道处,待充填体凝固后收缩橡胶芯模而形成巷道,研究成果对国内类似矿山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充填体 橡胶芯模 预构巷道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采扰动下露天坑地表岩移特征及废石充填方案研究
9
作者 韩岩松 张晶 +1 位作者 周宗红 刘银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4年第4期85-92,共8页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常应用于黑色金属露天转地下矿山,该方法易引起露天采场边坡失稳,影响矿区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以地表斜坡坡度较陡且地形切割强烈的李家河铁矿为研究对象,依据地表航拍点云数据和生产平面图建立精细的数值模型,采用...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常应用于黑色金属露天转地下矿山,该方法易引起露天采场边坡失稳,影响矿区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以地表斜坡坡度较陡且地形切割强烈的李家河铁矿为研究对象,依据地表航拍点云数据和生产平面图建立精细的数值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研究地下持续开采扰动作用下的露天坑地表岩移特征,并结合地势、植被、农作物和公路等因素,对比优选合理可行的地表废石充填方案。结果显示,随着矿体逐步向深部开采,受地形和矿体分布影响,Ⅰ号矿坑呈现局部零星破坏,Ⅱ号矿坑以东北侧区域破坏为主,Ⅰ号矿坑地表沉降变化范围小于Ⅱ号矿坑,最终优选出从侧壁向中间靠拢再向北侧推进的地表废石充填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露天转地下 地表岩移 数值模拟 废石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向扇形中深孔爆破技术在马坑铁矿厚大缓倾斜矿体开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继兴 《矿业工程》 CAS 2024年第6期12-15,共4页
马坑铁矿在厚大矿体开采中,急倾斜矿体主要采用大直径深孔阶段矿房嗣后充填法,倾斜矿体中常采用分段凿岩阶段矿房嗣后充填法,如何采用分段凿岩阶段矿房嗣后充填法高效的开采倾斜矿体,关键在于上向扇形中深孔爆破技术的合理应用,马坑铁... 马坑铁矿在厚大矿体开采中,急倾斜矿体主要采用大直径深孔阶段矿房嗣后充填法,倾斜矿体中常采用分段凿岩阶段矿房嗣后充填法,如何采用分段凿岩阶段矿房嗣后充填法高效的开采倾斜矿体,关键在于上向扇形中深孔爆破技术的合理应用,马坑铁矿通过合理的选择凿岩爆破参数,并在富余存窿矿量下进行多排微差爆破的挤压爆破技术,降低大块率,提高遥控铲运机的残矿回收率,大幅提高了回采率,实现了分段凿岩阶段矿房嗣后充填法安全、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凿岩阶段矿房嗣后充填法 上向扇形中深孔爆破技术 多排微差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音诺尔铅锌矿下向中深孔分段空场采矿法稳定性分析
11
作者 许宏图 苏凤波 +4 位作者 李敏 原新宇 王贻明 常英杰 肖柏林 《中国矿山工程》 2024年第3期49-59,共11页
针对内蒙古白音诺尔铅锌矿采用下向中深孔分段空场采矿法存在的顶板暴露面积大、采空区高度高、回采过程中需在采空区上部作业的安全风险,采用采空区稳定性分析理论及数值模拟等方法,探究顶板安全厚度及采场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当采... 针对内蒙古白音诺尔铅锌矿采用下向中深孔分段空场采矿法存在的顶板暴露面积大、采空区高度高、回采过程中需在采空区上部作业的安全风险,采用采空区稳定性分析理论及数值模拟等方法,探究顶板安全厚度及采场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当采场跨度为5~30 m时,采空区顶板安全厚度为4~15 m;根据Mathews稳定图及数值模拟分析结果,白音诺尔铅锌矿采场较为稳定,阶段高度50 m,分段高度13 m的采场结构参数及回采顺序较为合理。研究可为相似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空场采矿法 Mathews图谱 数值模拟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倾斜极厚矿体高阶段采场开采顺序优化
12
作者 甘德清 孟岐 +1 位作者 刘志义 路燕泽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4,共7页
为了平衡缓倾斜极厚矿体高阶段采场的产能与安全,以某铁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为背景,进行开采顺序优化研究。首先,基于间柱承压理论,得出间柱宽度合理值为14.2~47.2 m。根据采场结构参数,设计间柱宽度分别为15 m、30 m、45 m,即隔... 为了平衡缓倾斜极厚矿体高阶段采场的产能与安全,以某铁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为背景,进行开采顺序优化研究。首先,基于间柱承压理论,得出间柱宽度合理值为14.2~47.2 m。根据采场结构参数,设计间柱宽度分别为15 m、30 m、45 m,即隔一采一、隔二采一、隔三采一,并采用FLAC^(3D)建立矿体模型,对比分析各方案顶板沉降以及间柱稳定性。最后,在数值模拟基础上,综合考虑安全与产能的影响因素,构建基于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开采顺序判断矩阵,计算得出3种方案的综合隶属度分别为0.86、0.79、0.80,确定间柱宽度15 m(隔一采一)为最优方案。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实现最大化生产能力的同时,可保持采场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矿体 极厚矿体 开采顺序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间柱稳定性 数值模拟 高阶段采场 间柱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关铁矿厚大破碎矿体大规模回采技术
13
作者 尹爱民 吕波 +3 位作者 高光宇 何伟 孙丁丁 王再广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10期108-110,115,共4页
沙河中关铁矿矿床成因类型属于高温热液接触交代矿床,北部区域节理裂隙发育,围岩不稳固,采用矿房参数为30 m×12 m×30 m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进行回采,生产能力较低。为改变现状,采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进行回采;为保... 沙河中关铁矿矿床成因类型属于高温热液接触交代矿床,北部区域节理裂隙发育,围岩不稳固,采用矿房参数为30 m×12 m×30 m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进行回采,生产能力较低。为改变现状,采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进行回采;为保障矿房形成空区后的侧帮稳定性,采用注浆加固的方式进行围岩再造,改变周边矿岩性质,提升稳定性;同时采用双条柱凿岩硐室布置形式,有效保证了凿岩硐室的稳定性。利用减震爆破技术,减少对矿房周边矿岩的扰动,实现回采后空区的稳定,达到大规模回采的目的。改变回采参数后,单个矿房矿量提高近5倍,回采率提升7.6%,炸药单耗降低30%,采切比降低40%,大大降低了采矿成本,提升了年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场嗣后充填法 预注浆加固 减震爆破 大规模回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海下框架式采场结构优化选择 被引量:112
14
作者 彭康 李夕兵 +2 位作者 彭述权 董陇军 姚银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417-2422,共6页
为了在安全开采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从矿山开采工程状况及岩石力学条件出发,建立不同框架式采场结构参数的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通过有限元计算结果建立应力约束的体系应变能最大化的目标函数,应用Matlab编程求响应面函数,最后... 为了在安全开采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从矿山开采工程状况及岩石力学条件出发,建立不同框架式采场结构参数的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通过有限元计算结果建立应力约束的体系应变能最大化的目标函数,应用Matlab编程求响应面函数,最后采用非线性优化技术对响应面函数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垂直矿体走向方向的截面尺寸bx=4 m;沿矿体走向的截面尺寸bz=4 m;垂直矿体走向方向的跨度lx=12 m;沿矿体走向的跨度lz=12 m;矿柱高度h=25 m;该方法科学合理,为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海下安全经济开采矿石资源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下开采 分散式点柱法 响应面法 采场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深孔崩矿嗣后充填采矿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韩斌 吴建勋 +3 位作者 王鹏 孙伟 姚松 苏先锋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20,共5页
板庙子金矿针对矿体内溶洞区发育的富水厚大复杂难采矿体的实际特点,借助深孔凿岩台车、装药台车、遥控铲运机、湿喷台车等先进的大型无轨机械化设备,试验成功了大直径深孔崩矿嗣后充填采矿法。提出的平底式底部结构施工简单,采切工程量... 板庙子金矿针对矿体内溶洞区发育的富水厚大复杂难采矿体的实际特点,借助深孔凿岩台车、装药台车、遥控铲运机、湿喷台车等先进的大型无轨机械化设备,试验成功了大直径深孔崩矿嗣后充填采矿法。提出的平底式底部结构施工简单,采切工程量小;采用装药台车实施散装ANFO炸药机械化装药、高精度数字雷管微差爆破,使单次爆破最大总装药量达到10 t,爆破振幅控制在0.3 cm/s以内,并实现了30 m高、4 m2小断面切割天井一次爆破成井;根据不同的溶洞赋存位置和体积,通过优化爆破回采顺序、修复炮孔、"隔山打牛"爆破等多种方式,使单采场生产能力达到2 000 t/d,采矿回收率为94%,贫化率小于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采矿方法 大直径深孔崩矿 嗣后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采矿法采场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国富 张超凡 +1 位作者 张法全 叶金才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5-67,共3页
研究了分段充填采矿法的动力学原理。针对右江河地区铁矿的开采条件,设计了4种分段开采方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分析了覆岩及副井在分段采矿时的移动及破坏过程。结果表明:在定配比充填体情况下,4种开采方案副井和覆岩都是安... 研究了分段充填采矿法的动力学原理。针对右江河地区铁矿的开采条件,设计了4种分段开采方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分析了覆岩及副井在分段采矿时的移动及破坏过程。结果表明:在定配比充填体情况下,4种开采方案副井和覆岩都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采矿法 动力学过程 采场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冶铁矿缓倾斜挂帮矿开采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建军 叶义华 +2 位作者 周惠新 光正国 黄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2,31,共4页
根据大冶铁矿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的情况 ,就其挂帮矿倾角缓、一端与露天坑相连的赋存特性 ,提出采用联合开采的方法 :挂帮矿的主体部分采用改进型分段空场法 ,靠近露天坑部分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使矿山现行的无底柱分段崩... 根据大冶铁矿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的情况 ,就其挂帮矿倾角缓、一端与露天坑相连的赋存特性 ,提出采用联合开采的方法 :挂帮矿的主体部分采用改进型分段空场法 ,靠近露天坑部分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使矿山现行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作业习惯、管理操作经验和原有的机械设备能得到充分利用 ,提高了矿石回收率 ,增强了生产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矿体 挂帮矿 联合开采 分段空场法 采矿方法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锡矿缓倾斜中厚矿体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被引量:19
18
作者 赵长政 王贻明 +2 位作者 徐恒 吴爱祥 严祥波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24,共5页
华南某锡矿体由于倾角缓厚度大,构造变形复杂,矿石无法借助自重实现搬运,且顶板暴露面积大,无轨设备无法进入采场作业;同时采空区面积大,若均采用胶结充填则成本过大。针对以上问题,在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基础上,对采场中的参... 华南某锡矿体由于倾角缓厚度大,构造变形复杂,矿石无法借助自重实现搬运,且顶板暴露面积大,无轨设备无法进入采场作业;同时采空区面积大,若均采用胶结充填则成本过大。针对以上问题,在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基础上,对采场中的参数进行结构优化,交替布置矿房与矿柱时,对第一步骤回采的矿柱尽量设计较小的尺寸,嗣后进行胶结充填,同时对第二步骤回采的矿房尽量设计较大的尺寸,嗣后进行非胶结充填,从而解决了矿石无法实现自重搬运、顶板管理困难以及胶结充填成本过大等问题。实践证明:改进后的方案使矿山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12%,矿石贫化率降低0.5%,每年的充填费用减少540万元,提高了综合生产能力,增强了作业效率,实现了矿体开采安全、高效、经济的技术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中厚矿体 分段空场法 参数优化 胶结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石矿下向进路充填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9
19
作者 邢军 范凯 +2 位作者 姚维 邱景平 孙晓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67,共6页
范家堡子滑石矿前期采用分层崩落法进行回采,造成了地表塌陷、回采率较低、矿石损失较严重等问题。滑石矿作为一种高价值的矿产资源,为提高资源回采率以及实现绿色采矿,现场决定改用下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进行深部矿体的开采。目... 范家堡子滑石矿前期采用分层崩落法进行回采,造成了地表塌陷、回采率较低、矿石损失较严重等问题。滑石矿作为一种高价值的矿产资源,为提高资源回采率以及实现绿色采矿,现场决定改用下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进行深部矿体的开采。目前国内外很少使用充填法进行滑石矿开采,为此需要对范家堡子滑石矿的下向充填采矿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优化采场结构参数,实现采场稳定。3个方案进路断面(宽×高)分别取3m×3m(方案一)、4m×3m(方案二)、5m×3m(方案三),利用FLAC3D软件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最优结构参数进路断面(宽×高)为4m×3m(方案二),为现场的下一步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矿 下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 FLAC3D数值模拟 采场结构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地下联合开采空区残留矿石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海磊 孙嘉 +3 位作者 王成财 高庆伟 刘涛 郝显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35,共5页
我国西部某铁矿受前期掠夺式开采,形成了大量采空区,积压了大量矿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对老空区进行了人工探测,掌握了该矿空区形态、大小、分布及资源量。根据空间分布及采矿技术参数,将该矿老空区分为3类。为充分利用空区残矿资源... 我国西部某铁矿受前期掠夺式开采,形成了大量采空区,积压了大量矿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对老空区进行了人工探测,掌握了该矿空区形态、大小、分布及资源量。根据空间分布及采矿技术参数,将该矿老空区分为3类。为充分利用空区残矿资源,结合相关研究,提出露天地下联合开采空区残留矿石方案。根据此方案,954 m中段以上残留矿柱和顶板采取露天开采;924 m中段以下矿体以及露天坑内具有开采条件的边坡挂帮矿体,利用原矿床开采形成的开拓系统采用地下开采方式进行回收;954 m中段至924 m中段矿体,上部20 m由露天坑底自上往下凿岩,下部10 m由924 m中段自下往上凿岩,爆破留下的矿石做下部中段回采的覆盖岩石,在以后逐步回收。该方案既充分回收了采空区残矿资源,又消除了采空区大面积冒落的隐患,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地下联合开采 残留矿石 采空区 空场法 崩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