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果穗种子干燥仓均料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1
作者 陈武东 马文军 +5 位作者 何树国 温海江 田新庆 吴春升 李喜陆 武维昭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4-150,共7页
玉米果穗种子干燥仓入料是果穗干燥加工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干燥仓的入料门位于干燥仓顶部,距离通风筛板倾斜方向的下端较远,入料时入料门的正下方物料堆积较多,每次装入一部分物料后需要工人进入干燥仓内进行均料平仓,以保... 玉米果穗种子干燥仓入料是果穗干燥加工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干燥仓的入料门位于干燥仓顶部,距离通风筛板倾斜方向的下端较远,入料时入料门的正下方物料堆积较多,每次装入一部分物料后需要工人进入干燥仓内进行均料平仓,以保证物料在通风筛板上各个位置厚度均匀一致。另外,由于入料输送机出口距离通风筛板较高,落差大会造成玉米果穗种子下落时受到损伤。为此,设计了一种玉米果穗种子干燥仓均料装置。装置中,活动框架位于固定框架内,且能够靠滚动轮相对于固定框架垂直上下活动;落料导流板能够相对活动框架的铰接轴自由活动,通过调整其角度和高度,可进一步使下落的玉米果穗种子在不同高度和平面范围内实现均匀铺开并减少损伤。生产试验表明,装置满足设计要求和标准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果穗种子 干燥仓 升降机构组件 落料缓冲组件 入料输送机 落料导流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储能用280Ah风冷电池包流道结构和导流板的协同优化
2
作者 刘顺新 李昊阳 +2 位作者 张建兴 曾光 许令平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06-1817,共12页
传统风冷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但冷却均匀性差和局部过热问题限制了其在高功率密度应用中的表现。针对该问题,基于流体力学和传热学原理,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流道结构和一种新型风冷导流板。利用仿真软件Fluent,... 传统风冷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但冷却均匀性差和局部过热问题限制了其在高功率密度应用中的表现。针对该问题,基于流体力学和传热学原理,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流道结构和一种新型风冷导流板。利用仿真软件Fluent,结合Bernardi生热理论、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及流固耦合边界条件,对双“Z”型和双“U”型流道结构的热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最终选定双“Z”型流道结构进一步分析导流板的有无配置、不同孔边长及入口风速对电池组温度场和流场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导流板可以有效优化流量分布,提升电池组内部温度的均匀性;降低导流板孔边长能够显著降低最高温度。增大入口风速同样能改善电池组的最高温度并平衡内部温差。本工作开发的新型微多孔板风冷热管理单元,能够快速释放方块状电池在大倍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显著提升储能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冷系统 导流板 流道结构 温度流速分布 散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个性化截骨模块导板辅助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旭东 邵安泽 +2 位作者 顾飞 吴瑞 庄禄昌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5,共6页
目的 探讨3D打印个性化截骨模块(PSI)导板和模拟手术辅助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41例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3D打印个性化截骨模块(PSI)导板和模拟手术辅助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41例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UKA,n=20)和PSI组(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n=21)。记录术后不同假体的各个角度与目标值的偏差值。采用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术后评价。结果 对照组的B角、股骨假体及假体总体的偏离评分显著高于PSI组(P<0.05)。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在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术前相比,对照组和PSI组末次随访的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角偏离评分与末次随访时HSS评分存在负相关(r=-0.379,P=0.015)。结论 采用3D打印PSI导板技术和模拟手术辅助UKA可以有效提高胫骨假体和股骨假体的精准性,且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置换术 骨关节炎 3D打印 个性化截骨模块导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板中SH导波传播特性分析及缺陷检测
4
作者 栗霞飞 吴斌 +4 位作者 刘秀成 刘尧 李佳明 王欢 赵娜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4,共9页
为了实现变截面缺陷的无损检测,对变截面板结构中水平剪切(shear horizontal,SH)导波的传播特性进行了仿真与实验研究,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变截面、焊缝等因素对SH导波传播特性的影响。同时在变截面板上开展了导波检测实验,分析了SH导... 为了实现变截面缺陷的无损检测,对变截面板结构中水平剪切(shear horizontal,SH)导波的传播特性进行了仿真与实验研究,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变截面、焊缝等因素对SH导波传播特性的影响。同时在变截面板上开展了导波检测实验,分析了SH导波传播特性对缺陷检测能力的影响。开展了对变截面板缺陷的检测实验,从时域、时频域分析了不同深度缺陷变化对检测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SH导波在变截面板中传播时,会发生模态转换,且模态数量也会发生变化;SH导波在带有焊缝的变截面板中传播时,变截面板中焊缝的存在不影响SH导波的模态转换和模态数量;针对位于焊缝后方的缺陷,SH导波同样可以实现缺陷的检测,且高频SH导波检测灵敏度更高。有限元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证明该模型可以实现对变截面板缺陷的有效分析,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剪切(SH)导波 变截面板 焊缝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风板对片烟复烤干燥室的热流场影响研究
5
作者 付连广 王立华 +3 位作者 蒋维 张浩 宗样样 杨雄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0-215,共6页
由于干燥室内热流场分布不均匀,片烟复烤存在干燥不均匀现象。为解决此问题,在干燥室内设置不同结构与角度的导风板以优化热流场分布。结合湍流模型与多孔介质模型建立上进风式干燥室的流场和温度场耦合的COMSOL仿真分析模型,并进行仿... 由于干燥室内热流场分布不均匀,片烟复烤存在干燥不均匀现象。为解决此问题,在干燥室内设置不同结构与角度的导风板以优化热流场分布。结合湍流模型与多孔介质模型建立上进风式干燥室的流场和温度场耦合的COMSOL仿真分析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确定片烟复烤干燥室内流场不均匀系数和温度不均匀系数。结果表明,当导风板孔径为20 mm、孔距为60 mm、导风板倾角为5°时,烟叶层上热流场分布较均匀,且平均风速和平均温度都有所提高。在改进导风板后,烟叶层上流场不均匀系数由20.51%降低到13.24%,平均风速由0.68 m/s提高到0.76 m/s;烟叶层温度不均匀系数由12.71%降低到7.71%,平均温度由29.44℃提高到30.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烟复烤 热流场 温度场 均匀性 导风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GAN的储罐底板超声导波缺陷数据增强技术
6
作者 桑瀚 朱健 +4 位作者 胡庆龙 包瑞新 关凯及 张军 杨昊晔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88,共7页
针对储罐底板超声导波检测数据集获取困难,数据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W-GAN的超声导波数据增强方法,并使用ResNet验证其数据增强的性能。以损伤板材的导波检测数据为样本,包含无缺陷、针孔缺陷、裂纹缺陷和腐蚀缺陷4种类别。... 针对储罐底板超声导波检测数据集获取困难,数据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W-GAN的超声导波数据增强方法,并使用ResNet验证其数据增强的性能。以损伤板材的导波检测数据为样本,包含无缺陷、针孔缺陷、裂纹缺陷和腐蚀缺陷4种类别。通过W-GAN对数据集进行增强,最终得到2048条扩展数据,并对增强数据进行PSNR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表明,由W-GAN生成的增强数据与原始数据具有较高的特征相似性和较强同分布性,原始数据和增强数据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6%,93%。测试结果表明,增强数据能够有效保留原始数据的损伤特征,在分类器中展现与原始数据相当的可识别性能。本研究可为储罐底板超声导波检测提供一种高效的数据增强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罐底板 超声导波 数据增强 W-GAN Res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群速度导波表征薄板缺陷深度的数值模拟
7
作者 李泽辉 陈思余 +1 位作者 牛靖强 聂鹏飞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共6页
零群速度(ZGV)导波对于薄板厚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在薄板厚度检测方面应用广泛。为了确定零群速度导波对于薄板中缺陷深度的表征能力,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模拟零群速度导波同表面缺陷和内部缺陷的相互作用,分析零群速度导波共振峰幅值、频率... 零群速度(ZGV)导波对于薄板厚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在薄板厚度检测方面应用广泛。为了确定零群速度导波对于薄板中缺陷深度的表征能力,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模拟零群速度导波同表面缺陷和内部缺陷的相互作用,分析零群速度导波共振峰幅值、频率与缺陷深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零群速度导波共振峰幅值的大小可以表征表面缺陷深度,共振峰幅值与表面缺陷深度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内部缺陷深度可根据零群速度导波共振峰频率表征,处于较高模态中的零群速度导波对内部缺陷深度的表征结果与实际深度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群速度导波 薄板厚度检测 缺陷深度 激光超声 数值模拟 共振峰幅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数字化定位导板用于埋伏牙正畸矫治的效果评价
8
作者 冯妍 刘浩 +2 位作者 杨丽 张凡 李长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观察3D打印数字化定位导板用于正畸矫治埋伏牙的效果。方法:纳入单发埋伏牙患者(第三磨牙除外)88例,共88颗埋伏牙。随机分为导板组44例与常规组44例。在埋伏牙两侧邻牙间置螺旋镍钛推簧推开间隙,CBCT扫描及三维重建,设计数字化定... 目的:观察3D打印数字化定位导板用于正畸矫治埋伏牙的效果。方法:纳入单发埋伏牙患者(第三磨牙除外)88例,共88颗埋伏牙。随机分为导板组44例与常规组44例。在埋伏牙两侧邻牙间置螺旋镍钛推簧推开间隙,CBCT扫描及三维重建,设计数字化定位导板辅助定位。结果:导板组和常规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6.42±4.94)min和(35.78±9.27)min(P<0.001),开窗去骨面积分别为(66.03±4.67)mm^(2)和(69.75±7.22)mm^(2)(P<0.05);导板组与常规组分别有43颗和41颗埋伏牙成功萌出(P>0.05);导板组和常规组患者埋伏牙萌出时间分别为(176.68±9.89)d和(178.18±10.17)d(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唾液中IL-6、IL-1β、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导板组患者唾液IL-6、IL-1β、TNF-α水平均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制作使用3D打印数字化定位导板用于埋伏牙正畸治疗,可以提供精准定位,避免损伤相邻牙及周围血管神经束等重要组织结构,降低手术操作难度,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开窗去骨面积,降低术后炎症因子分泌,抑制牙周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数字化定位导板 埋伏牙 正畸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定位结合3D打印经皮穿刺导板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
9
作者 何一波 罗张风 +5 位作者 田宇 蒋帅 谢龙辉 邵怡雯 李莉 饶利兵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6,共7页
目的探讨数字定位结合3D打印技术,在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经皮穿刺导航模板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至2023年间我院接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3D组和传统组,每组各18例。传统组采用传统... 目的探讨数字定位结合3D打印技术,在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经皮穿刺导航模板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至2023年间我院接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3D组和传统组,每组各18例。传统组采用传统徒手置钉,3D组应用数字定位结合3D打印导板进行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克氏针穿刺次数、术中X线曝光次数、影像指标和随访结果。结果3D组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操作时间、术中X线曝光次数和克氏针穿刺次数均低于传统组(P<0.001),影像学评价显示,3D组螺钉间距、螺钉与股骨颈轴线夹角平均低于传统组,3D组螺钉分布面积比与螺钉至颈皮质距离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活动时间、骨折完全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未见股骨头坏死病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定位技术结合3D打印经皮穿刺导板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中,可以显著提高手术精度和复位质量,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和克氏针穿刺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3D打印 数字定位 经皮穿刺导板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蔬菜秸秆堆肥一体机的设计与试验
10
作者 曾庆臻 齐自成 +1 位作者 张琦峰 姚玉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5-81,89,共8页
针对在以废弃蔬菜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好氧发酵过程中现有好氧堆肥一体机传质传热效率低、腐熟周期长、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研制了适用于大宗废弃蔬菜秸秆集约化处理的堆肥一体机。一体机为全封闭箱式结构,多层层叠铺料,通过优化曝气管道... 针对在以废弃蔬菜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好氧发酵过程中现有好氧堆肥一体机传质传热效率低、腐熟周期长、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研制了适用于大宗废弃蔬菜秸秆集约化处理的堆肥一体机。一体机为全封闭箱式结构,多层层叠铺料,通过优化曝气管道,实现单层独立定量增氧曝气,采用层间翻板导料翻堆,实现由上向下翻料,热量由下向上循环利用,形成类似“蒸笼”的结构,集成温度、压力、水分、氧气、臭气等多参数实时监测,实现自动控制。在此基础上,以废弃蔬菜秸秆∶鲜鸡粪∶秸秆为6∶3∶1混合均匀的堆肥物料,开展了为期12 d的堆肥试验,检测好氧堆肥过程中关键参数变化并测定堆肥产物相关标准。试验结果表明:堆肥一体机内部堆体1/3处和2/3处温度均在2 d内达55℃及以上,保持发酵温度60℃以上5~7 d,种子发芽指数均大于90%,试验效果良好。废弃蔬菜秸秆堆肥一体机可以实现蔬菜秸秆废弃物高效无害化处理,为提升全国大宗蔬菜产地秸秆废弃物资源高效处理与循环利用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蔬菜秸秆 好氧堆肥 堆肥设备 多层层叠铺料 分层独立增氧曝气 层间翻板导料翻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印机滚筒导板多点浇口注塑模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雁亭 梁蓓 +2 位作者 肖国华 程文 孙友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0,共7页
针对打印机滚筒导板塑件的工业设计结构特点及使用改性合金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成型的生产要求,设计了一副多点点浇口三板模具用于该塑件的注射成型。模具中的模腔布局为一模一腔,以使塑件成型精度控制在MT3~4级。不同于... 针对打印机滚筒导板塑件的工业设计结构特点及使用改性合金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成型的生产要求,设计了一副多点点浇口三板模具用于该塑件的注射成型。模具中的模腔布局为一模一腔,以使塑件成型精度控制在MT3~4级。不同于常规三板模具,在该模具中采取了以下设计措施来保证塑件的成型要求:一是通过主导柱、副导柱、模仁定位锥台等的设置,保证了塑件基本成型尺寸的成型精度;二是通过增加镶件排气措施、优化注射成型工艺参数等措施,有效降低和控制了塑件成型后的变形量,保证了塑件的成型形状精度,所增设的成型镶件有益于模腔排气,镶件间隙小于0.02 mm,镶件设计时须设计孔边扩距为1 mm,以降低镶件配模难度,避免镶件间隙飞边发生;三是为提高流道废料和塑件的冷却效率,脱料板中开设有2条?10 mm冷却水路,模腔成型件中开设有10条?10 mm冷却水路。模具中还设置了2个斜导柱滑块侧抽芯机构用于塑件两侧端面的脱模,塑件的最终脱模由多根顶针均衡顶出脱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印机 滚筒导板 工业设计 注射成型 模具设计 三板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激光雷达盖板的双色注塑模具设计 被引量:7
12
作者 翁礼杰 彭贤峰 +2 位作者 傅莹龙 夏文明 任建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5,共6页
根据某车型激光雷达盖板的双色结构及形状,采用动模型芯旋转式结构的模具方案,设计了一套一出二的热流道双色注塑模具。利用Moldflow软件进行了双色成型分析,双色注塑第一次注射成型透明的PMMA材料的产品,第二次注射成型黑色ASA材料的... 根据某车型激光雷达盖板的双色结构及形状,采用动模型芯旋转式结构的模具方案,设计了一套一出二的热流道双色注塑模具。利用Moldflow软件进行了双色成型分析,双色注塑第一次注射成型透明的PMMA材料的产品,第二次注射成型黑色ASA材料的产品。为实现该双色产品的结构成型,在定模处设计了2组不同结构的型腔,在动模处设计了2组左右对称的型芯,并且,在型芯侧设计了双斜导柱抽芯机构,冷却系统设计为“直通式+隔水片”的随形循环水路;顶出系统设计为2组独立的液压油缸,在产品顶出取件中,第一次注射成型的PMMA产品不顶出,第二次注射成型的ASA材料的产品采用“直顶+斜顶”的组合机构将双色产品推出,最终通过机械手完成产品的取件。实践生产证明了该双色模具结构合理、运行稳定、成型的双色塑件表面无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盖板 型芯旋转式结构 双色注塑模具 双色成型分析 双斜导柱抽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在内翻膝患者膝关节双间室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斌斌 吴泳锐 +2 位作者 李超 范开 张敬堂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448-2453,共6页
目的 分析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在内翻膝患者膝关节双间室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终末期内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且接受膝关节双间室置换术(TKA)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传统手术组40例(40膝),3D打印导板组40例(40膝)。分... 目的 分析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在内翻膝患者膝关节双间室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终末期内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且接受膝关节双间室置换术(TKA)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传统手术组40例(40膝),3D打印导板组40例(40膝)。分别记录2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股骨与胫骨机械轴夹角、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WOMA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等指标并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并接受随访3~12个月。与传统手术组相比,3D打印导板组手术时长显著缩短(P <0.05),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明显缩短(P <0.05),术后VAS评分、股骨与胫骨机械轴夹角低于传统手术组(P <0.01)。2组术后6个月KS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 <0.01),术后6个月3D打印导板组KSS评分高于传统手术组(P <0.05),2组K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WOMAC评分较术前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P <0.05),术后3个月、6个月,3D打印导板组评分低于传统手术组(P <0.05)。除传统手术组出现积血感染1例,经再次清创后保存假体顺利出院外,所有手术患者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深静脉栓塞、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基于3D打印截骨导板行膝关节置换术,较传统TKA手术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失血量少、截骨精确快捷、术后恢复快、就诊满意度高等优点,临床疗效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3D打印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内翻 截骨导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双板导波天线对核电磁脉冲传输损耗和畸变特性
14
作者 吴刚 肖晶 谢霖燊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1-1320,共10页
大型导波核电磁脉冲模拟器可为系统级装备试验提供自由空间辐照环境。针对此类模拟器常用的双板导波天线可能存在的传输损耗和波形畸变问题,以电磁仿真软件和算例对比分析研究了3种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土壤的介电损耗及其抑制、前锥板... 大型导波核电磁脉冲模拟器可为系统级装备试验提供自由空间辐照环境。针对此类模拟器常用的双板导波天线可能存在的传输损耗和波形畸变问题,以电磁仿真软件和算例对比分析研究了3种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土壤的介电损耗及其抑制、前锥板向平行板转折的结构不连续、线栅阵列代替金属板的缝隙泄漏。研究结果表明:对上下极板等宽的情形,土壤损耗可使电压传输效率降低25%以上;适当展开下极板宽度可屏蔽土壤损耗;上极板转折处的结构不连续可导致平行段试验空间内电场呈现双峰交叠、幅度降低、波形畸变等特征;最大线间距0.3 m不会导致前沿显著变化。作为工程应用案例,设计了前锥长度60 m、顶高15 m、下极板拓宽3 m、由100根线栅阵列构成上极板的导波天线,试验空间超过20 m×20 m×10 m,实现了前沿2.5~3.0 ns双指数脉冲的无损耗、无畸变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磁脉冲 双板导波天线 传输损耗 波形畸变 金属线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椅旁设计和3D打印的数字化栅栏式微种植钉导板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毅 朱房勇 +5 位作者 徐小红 周涛 朱加林 许艳华 许海凤 曹彦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5-529,共5页
目的:评价通过椅旁设计和3D打印制作的数字化栅栏式微种植钉导板在微种植钉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需行微种植钉植入的患者15例,术前拍摄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使用数字化口内扫描仪获得口扫... 目的:评价通过椅旁设计和3D打印制作的数字化栅栏式微种植钉导板在微种植钉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需行微种植钉植入的患者15例,术前拍摄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使用数字化口内扫描仪获得口扫图像,应用3Shape Dental System软件将两者图像拟合后设计导环。导环文件和口扫图像导入Plasty CAD软件,完成栅栏式导板设计。使用椅旁3D打印设备打印导板,光固化后打磨抛光和试戴。在导板引导下植入微种植钉30颗。拍摄术后CBCT,与术前CBCT图像拟合,测量微种植钉实际植入与设计植入的偏差,包括角度偏差和位置偏差,进行精确度分析。测量实际植入的微种植钉与天然牙根的最小间距,评价植入安全性。观察微种植钉植入术后3个月内的固位情况,评价其稳定性。结果:数字化栅栏式导板引导下微种植钉实际植入与设计植入的角度偏差值为(1.25±3.41)°,微种植钉颈部、根部位置与设计植入的偏差值分别为(0.17±0.46)mm、(0.13±0.41)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颗微种植钉与牙根均无接触,安全性Ⅰ级占86.67%,Ⅱ级占13.33%,无Ⅲ级病例。术后3个月内微种植钉均无松动记录,稳固率为100%。结论:数字化栅栏式微种植钉导板能有效提升植入的精确度、安全性和稳定性,椅旁设计和3D打印的制作方式便捷可靠,缩短了治疗周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栏式 微种植钉 导板 椅旁设计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缝式鱼道90°~180°转弯段水力特性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国岭 陈胜 +3 位作者 贺蔚 刘卫 杨振冰 张健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121,共9页
受鱼道进出口位置、工程地质、枢纽布置等因素限制,鱼道工程需要布置不同角度的转弯段池室,以适应复杂多变工程环境。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同侧竖缝式鱼道不同转角α(90°≤α≤180°)的转弯段池室流场分布规律,并对不同... 受鱼道进出口位置、工程地质、枢纽布置等因素限制,鱼道工程需要布置不同角度的转弯段池室,以适应复杂多变工程环境。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同侧竖缝式鱼道不同转角α(90°≤α≤180°)的转弯段池室流场分布规律,并对不同转角池室提出了系统的优化措施。结果表明,当转弯角度α大于90°时,均出现主流冲击外侧边壁,池室中部伴有大尺度回流区的现象,并随着转弯段角度α增大,主流冲击程度加剧,回流区尺度也进一步扩大。针对上述流场问题,采用加设整流导板的措施进行优化,提出转弯角度α介于90°~140°之间时,整流较好的导板位置α_(0)/α值由1/4.0增加至1/2.8,当α介于140°~180°之间时,α_(0)/α值基本稳定于1/2.8~1/3.0之间,即随着转弯角度α的逐渐增加,较优的α_(0)/α值呈现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可为转弯段结构相似布置鱼道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缝式鱼道 90°~180°池室转弯段 整流导板 数值模拟 水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3D打印导板辅助重度脊柱后凸畸形手术矫正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元昊 成凯 +5 位作者 朱浩天 王虹 刘康 王宇宁 丁焕文 吴毅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443-2450,共8页
目的评估在个性化3D打印导板引导下,行经椎体内截骨术、脊柱内固定术治疗重度脊柱后凸手术的矫形率、椎弓根钉位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非随机性临床试验研究,样本涵盖2018年12月至2023年6月期间接受经椎体内截骨术的19... 目的评估在个性化3D打印导板引导下,行经椎体内截骨术、脊柱内固定术治疗重度脊柱后凸手术的矫形率、椎弓根钉位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非随机性临床试验研究,样本涵盖2018年12月至2023年6月期间接受经椎体内截骨术的19例患者(男性8例,女性11例)。其中7例患者为导板组,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进行术前手术规划和术中个性化3D打印导板引导,12例患者为传统组,采用传统置钉矫正。术后评估包括后凸Cobb角、脊柱矫正率、钉位准确性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调查(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结果研究纳入患者19例,平均年龄48.0岁。平均随访26.4(9~54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相对满意的矫正效果,导板组平均矫正率为96.83%,传统组为86.61%。导板组与传统组平均术中出血量(857 vs 1045 mL)和平均手术时间(344 vs 402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时间(11 vs 18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共置钉278枚,其中导板辅助置钉70枚,97.1%为A级或B级;传统组置钉208枚,其中93.8%为A级或B级。术后CT/X线检查显示导板组与传统组后凸畸形矫正均达到一定程度矫正,2组的平均矫正角度(43.37°vs 36.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导板组的矫正率显著高于传统组(96.83%vs 86.61%,P<0.01);ODI评分导板组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在脊柱截骨术中,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术前规划、手术模拟和个性化3D打印导板的辅助,能够改善术后矫形率,提高置钉的准确性,改善严重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凸 导板 3D打印 计算机辅助设计 病例系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墩头角度对竖缝式鱼道水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韩雷 吕春玮 +2 位作者 王正君 张帅康 李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90,97,共8页
竖缝式鱼道隔板、导板的墩头角度是影响其池室水流结构的因素之一。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依据RNGk-ε方程,主要通过改变隔板与导板墩头在迎水面与背水面角度的方式,来研究竖缝式鱼道的水力特性。在不同墩头角度情况下,通过对比相应鱼道池... 竖缝式鱼道隔板、导板的墩头角度是影响其池室水流结构的因素之一。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依据RNGk-ε方程,主要通过改变隔板与导板墩头在迎水面与背水面角度的方式,来研究竖缝式鱼道的水力特性。在不同墩头角度情况下,通过对比相应鱼道池室内的水流流态、流速、紊动能等数据,获得较为适宜的鱼道隔板设计型式。试验结果表明:隔板和导板迎水面墩头角度逐渐增大时,均会导致池室主流逐渐靠近池室一侧边壁;在主流未受到池室边壁的影响时,水流流速整体呈下降趋势;导板迎水面墩头角度变化对池室水流结构影响更大。研究成果可为鱼道优化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缝式鱼道 水力特性 隔板 导板 墩头角度 数值模拟 鱼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光模组的反射式液晶显示视角
19
作者 李可敬 李香君 +4 位作者 俞良 许启民 吕国强 王梓 冯奇斌 《液晶与显示》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1,共7页
反射式液晶显示具有功耗低、绿色环保的优点。但由于没有增亮膜等光学膜系对视角进行调控,常见的网点形貌下视角曲线存在跳变、不均匀等问题。为了改善反射式液晶显示的视角问题,本文建立了反射式液晶模组仿真模型进行探究。首先,分析... 反射式液晶显示具有功耗低、绿色环保的优点。但由于没有增亮膜等光学膜系对视角进行调控,常见的网点形貌下视角曲线存在跳变、不均匀等问题。为了改善反射式液晶显示的视角问题,本文建立了反射式液晶模组仿真模型进行探究。首先,分析了前光模组存在的视角问题。接着,以圆锥形和圆台形网点为例分析了网点形貌对视角的影响,并提出棱柱形网点以改善视角。仿真结果表明,棱柱形网点可以有效解决垂直于入射光方向±35°视角的曲线跳变及不均匀问题,且将视角中心亮度相比于圆锥形网点提升了52.3%。本研究对反射式液晶显示设备的视角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光模组 网点形貌 导光板 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数字化技术在前牙美学区种植中的精度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维丹 汪婷 +3 位作者 刘玉洁 林海燕 吴慧 贾洪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1-697,共7页
目的:比较全程动态导航、全程静态导板与先锋钻导板在前牙美学区种植中的精度。方法:纳入前牙美学区单颗牙种植修复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n=15)。A组采用易植美全程动态导航下进行种植手术,对B组和C组患者3D打印制作牙支持式种植导板,... 目的:比较全程动态导航、全程静态导板与先锋钻导板在前牙美学区种植中的精度。方法:纳入前牙美学区单颗牙种植修复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n=15)。A组采用易植美全程动态导航下进行种植手术,对B组和C组患者3D打印制作牙支持式种植导板,B组应用ASTRA EV全程静态导板辅助外科植入植体,C组制作先锋钻导板,半程导板辅助植入,测量术前设计和术后结果之间的偏差。术前、术后拍摄CBCT,导航组将数据直接导入自带软件,导板组导入3shape软件进行三维重建,与术前设计进行配准拟合,测量分析各个位点的偏差。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为定量资料,S-W检验显著性;数据方差齐性,采用±s进行描述性分析,3组间结果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果:数据均呈正态分布,A组种植体顶部中心点距离偏差为(0.571±0.196)mm、水平向偏差为(0.405±0.222)mm、种植体底部中心点距离偏差为(0.449±0.267)mm、垂直向偏差为(0.312±0.223)mm、两中心点连线角度偏差为2.257°±0.989°;B组5项数据分别为(0.520±0.242)mm、(0.219±0.201)mm、(0.643±0.284)mm、(0.464±0.292)mm、1.272°±0.951°;C组5项数据分别为(1.179±0.365)mm、(0.667±0.276)mm、(1.518±0.566)mm、(0.967±0.444)mm、2.568°±0.632°。A组和B组5项偏差均显著小于C组(P<0.05);B组在两中心连线角度的偏差显著小于A组(P<0.05),其他4项偏差A组和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程动态导航、全程静态导板的精度显著高于先锋钻导板,全程动态与全程静态导板导航的精度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动态导航 全程静态导板 先锋钻导板 美学区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