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粮食作物与储藏
1
作者 李爱玲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2,共10页
粮食是国家生存的保障,贮藏粮食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十分重视粮食作物的生产,是著名的旱作农业区。燕国主要以种植旱地作物为主,粟、黍、菽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麦、麻等处于从属地位,而粮食作物的种植存在明显的地域性... 粮食是国家生存的保障,贮藏粮食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十分重视粮食作物的生产,是著名的旱作农业区。燕国主要以种植旱地作物为主,粟、黍、菽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麦、麻等处于从属地位,而粮食作物的种植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燕人多用石制的杵、臼、磨盘、磨棒对谷物去皮脱壳,战国时期石磨极可能已经被使用。燕国的储粮方式多样,贮藏技术较高,主要通过障侯城堡、窖穴、仓廪进行大规模的贮藏,容器多用于临时贮存。“右廪”是燕国重要的储粮和管理机构,同时兼具制器功能。司徒极可能主管燕国农业,下设直接管理仓廪的官员。粮食作物的多样化和大规模的储粮成为燕国备荒、备战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 燕国 粮食作物 谷物加工 储藏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学视域下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丝绸上凤鸟纹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余兰 张晓霞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3-142,共10页
楚墓中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丝织品中大多以凤鸟纹为主题,对其装饰艺术特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文章以考古类型学、符号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将楚国丝绸上的凤鸟纹进行分类,分析对比不同造型样式、不同题材组合、不同构图布... 楚墓中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丝织品中大多以凤鸟纹为主题,对其装饰艺术特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文章以考古类型学、符号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将楚国丝绸上的凤鸟纹进行分类,分析对比不同造型样式、不同题材组合、不同构图布局的凤鸟纹装饰语言和艺术特点,并结合历史文献与考古实物二元互证探讨其中的内涵寓意和象征意义。研究表明:楚墓出土的丝织品上的凤鸟纹已成为当时表达浪漫主义思想感情的载体和追求自由生命信仰的寄托,也是早期楚人精神文化和审美意趣的象征,为后世凤纹等禽鸟类动物纹样的演变和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春秋战国 楚国 丝绸 凤鸟纹 装饰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侠起源问题的再考索 被引量:15
3
作者 汪聚应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2-48,共7页
侠的起源是探讨侠的历史演变和侠文化、侠文学不可回避的问题。考察了前辈时彦在侠的起源问题上的诸种说法,并联系先秦社会历史文化实际和中国侠自身的人格精神及行为规范,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刺客是中国古代侠的直接源头,其人格精神和... 侠的起源是探讨侠的历史演变和侠文化、侠文学不可回避的问题。考察了前辈时彦在侠的起源问题上的诸种说法,并联系先秦社会历史文化实际和中国侠自身的人格精神及行为规范,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刺客是中国古代侠的直接源头,其人格精神和行为规范中包含了中国古代侠的最原始的、最稳定的质素。刺客人格类型经历了由宗法性武士到非宗法性武士、由成为游民中的一部分到以行刺为手段依附于权贵的角色转换。在由刺客向侠的过渡中,战国时期剧烈的社会动荡使其服务于权贵的依附性大大减弱,由"失位"而进一步演变为民众的英雄,加之古代"任"的行为观念的滋养、诸子思想文化的人格哺育,形成了中国原始侠的人格精神和侠义观念,遂产生了中国古代社会最初的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客 武士 春秋战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战国时期粮食安全思想的传承与当代战略选择 被引量:7
4
作者 余丽 王高阳 《国际安全研究》 2014年第3期3-24,156,共22页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关系国家安全、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战略性资源。粮食安全化与政治化是国际政治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鉴于此,重新发现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形成的粮食安全思想,从粮食对国家安全、国家权力以...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关系国家安全、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战略性资源。粮食安全化与政治化是国际政治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鉴于此,重新发现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形成的粮食安全思想,从粮食对国家安全、国家权力以及国家道义层次考察彼时粮食安全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生粟之国亡",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富国以粟",粮食是国家富强的保证;粮食关乎人心向背和国家道义。齐桓公为建立霸业实施了粮食外交与粮食战略,开创了现代粮食战争的先河。"不生粟之国亡"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粮食安全思想的核心和根本,也是对中国古代粮食安全思想再发现的落脚点。基于此,当代中国粮食安全战略应立足于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保障国内粮食生产,积极开展粮食外交,实行粮食"走出去"战略,在全球化背景下确保实现国家粮食安全。这不仅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最重要的物质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粮食安全 粮食外交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战国文化传播与编辑出版 被引量:4
5
作者 罗德荣 谢娅萍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96-100,共5页
春秋战国时期史官文化向普及型、开放型文化的迅速转变,促进了文化传播。其时,口传文化主要有游说诸侯和聚徒讲学两种形式;书面文化的主要传播方式是著书立说。战国时著述之多,不仅促进当时学术文化的繁荣,同时也保留大量古代典籍,扩大... 春秋战国时期史官文化向普及型、开放型文化的迅速转变,促进了文化传播。其时,口传文化主要有游说诸侯和聚徒讲学两种形式;书面文化的主要传播方式是著书立说。战国时著述之多,不仅促进当时学术文化的繁荣,同时也保留大量古代典籍,扩大传播的覆盖面,延长传播的时效性,其传播学意义显而易见。春秋战国文化传播,开创书籍编纂体例,积累书籍编纂经验,总结图书传播理论,为我国编辑出版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文化传播 编辑出版 口传文化 书面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第三次发掘出土铜铁器的分析及其年代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晓岑 闵锐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0-128,F0002,共10页
为研究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出土铜铁器的制作技术及其年代,本文对第3次发掘出土的17件铜器和3件铁器进行了成分分析,部分器物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结果表明海门口遗址出土铜器的合金元素有铜、锡、铅、锑、砷等多种成分,当时已有较多的... 为研究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出土铜铁器的制作技术及其年代,本文对第3次发掘出土的17件铜器和3件铁器进行了成分分析,部分器物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结果表明海门口遗址出土铜器的合金元素有铜、锡、铅、锑、砷等多种成分,当时已有较多的合金配比知识,加工方式多样化,处于较为成熟的青铜时代。2件铁器出土于第6层,1件铁器出土于第5层,出土于第6层的1件铁器进行了金相观察,为人工冶炼的块炼铁,是铁器时代的产物。剑川海门口出土的铜器与周边地区青铜文化出土的铜器也有密切的联系,结合碳十四数据,本文初步推断剑川海门口第3次发掘出土铜铁器的年代应处于春秋到战国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川海门口 铜器 铁器 春秋到战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意识的逐渐觉醒: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迁的另一种解读 被引量:7
7
作者 蔡礼彬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8-131,共4页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段,作为社会结构之重要组成的家族组织也有相应的演变。从商到春秋前期,个人淹没在家族中,个体意识无从提起。春秋中后期,家族内血缘亲族整体性开始出现裂隙,人们的家族意识...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段,作为社会结构之重要组成的家族组织也有相应的演变。从商到春秋前期,个人淹没在家族中,个体意识无从提起。春秋中后期,家族内血缘亲族整体性开始出现裂隙,人们的家族意识逐渐淡化。战国时期,宗法制大家族进一步瓦解,家臣与家主之间由以前的忠贞关系演变成了契约关系,私人印章和个人墓地的出现反映人们对家族的漠视。社会中下层四处流动,力图摆脱家族的束缚,寻求自由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家族意识的渐趋淡漠,个体意识的逐渐觉醒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深层变迁,这种变迁奠定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 个体意识 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争霸战争中的和平运动——析春秋时期宋国主持的“弭兵”之盟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凤祥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6-120,共5页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也加剧了各国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对此,饱受战争之苦的弱小国家竭力反对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宋国发起和主持了以“弭兵”为口号的和平运动。争霸战争和弭兵运动都对春秋时期的变局产生了很...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也加剧了各国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对此,饱受战争之苦的弱小国家竭力反对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宋国发起和主持了以“弭兵”为口号的和平运动。争霸战争和弭兵运动都对春秋时期的变局产生了很大影响,是推动春秋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而“弭兵”运动的促成,也反映了宋国作为弱小国家在春秋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宋国外交的巨大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争霸 弭兵 宋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徒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动考论——以鲁国大司徒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4-135,共22页
春秋时期,随着民众、土地、军队成为各个诸侯国生存乃至变革图强的重要条件,司徒掌管民众并兼管军队、土地、赋税,地位较之西周更加重要。战国时期,在国家官僚制度转型的背景下,司徒的职掌逐渐弱化,地位渐趋下降。春秋诸国司徒中以鲁国... 春秋时期,随着民众、土地、军队成为各个诸侯国生存乃至变革图强的重要条件,司徒掌管民众并兼管军队、土地、赋税,地位较之西周更加重要。战国时期,在国家官僚制度转型的背景下,司徒的职掌逐渐弱化,地位渐趋下降。春秋诸国司徒中以鲁国大司徒最为典型。鲁国大司徒担任冢卿,决策国家大事,掌控内政,主导邦交、军务,在某种意义上是战国时期将和相的滥觞。春秋战国之际,鲁国大司徒季氏衰微并逐渐淡出政治舞台,此后鲁国社会最终实现转型。鲁国大司徒职掌变化和地位沉浮集中反映了鲁国乃至春秋战国社会巨大、深刻的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徒 春秋战国 社会变动 鲁国大司徒 鲁国冢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述略 被引量:3
10
作者 齐秀生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2-46,共5页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等原因,社会上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现象,在这迁移的人流中不乏各类人才。人才流动是实现人才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环节,它为各种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是人才个体成长的重要环境。春秋战...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等原因,社会上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现象,在这迁移的人流中不乏各类人才。人才流动是实现人才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环节,它为各种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是人才个体成长的重要环境。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流动在历史上是空前的,是我国古代第一次人才大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 人口迁移 人才流动 社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牍的普遍应用与春秋战国时期教育的转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伦信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0-96,共7页
从媒介演进的视角考察春秋战国时期教育的变革学界鲜有关注。虽然简牍作为书写材料至少可以追溯到商代,但简牍的流行则是在铁器普及从而提高了简牍制作效率以后。简牍的普遍应用促进官藏典籍向民间扩散,也将原来局限于贵族阶层的读书活... 从媒介演进的视角考察春秋战国时期教育的变革学界鲜有关注。虽然简牍作为书写材料至少可以追溯到商代,但简牍的流行则是在铁器普及从而提高了简牍制作效率以后。简牍的普遍应用促进官藏典籍向民间扩散,也将原来局限于贵族阶层的读书活动带到民间,促进教学内容由技能形态向文本形态的过渡,开启了中国古代以文本阅读和讲述为主的书本教育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牍 春秋战国 文本 读书 诵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研究论纲 被引量:2
12
作者 谭黎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5-101,共7页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独树一帜,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通过探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中央官制、地方官制以及职官的管理制度等主要问题,可勾勒连缀出一条楚国官制演进变迁的发展脉络。透过官制,可以清楚地看到楚国是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独树一帜,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通过探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中央官制、地方官制以及职官的管理制度等主要问题,可勾勒连缀出一条楚国官制演进变迁的发展脉络。透过官制,可以清楚地看到楚国是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贵族政治体制的国家,这种政治体制对于楚国历史的兴衰以及对后世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建立、发展与演变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楚国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职官的管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春秋战国时期的游说拜官 被引量:3
13
作者 袁礼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2-97,共6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游士,按其游说的动机目的,大体上可分为志于道、志于功、志于利和志于义四种类型。除道不同宁隐不仕和志于义不屑为官者外,游说拜官以寻求面君的机会为前提,以忠言嘉谋为关键;同时,还需游说者细心揣摩君主的心理,擅辞令... 春秋战国时期的游士,按其游说的动机目的,大体上可分为志于道、志于功、志于利和志于义四种类型。除道不同宁隐不仕和志于义不屑为官者外,游说拜官以寻求面君的机会为前提,以忠言嘉谋为关键;同时,还需游说者细心揣摩君主的心理,擅辞令、逞辩说,娴熟地运用游说的方法和技巧。游说拜官既是臣择君,也是君择臣的双向选择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 游说 拜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形态和政治控御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校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2-111,129,共11页
中国古代国家权力结构的演进,基本上是越来越集权于最高端,而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方向则与此相背;西周已经发展出比较完整的(早期)国家结构和功能,春秋王室与列国之间在权力结构、功能形态上反有诸多纠结缠绕,仿佛历史一度呈显某... 中国古代国家权力结构的演进,基本上是越来越集权于最高端,而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方向则与此相背;西周已经发展出比较完整的(早期)国家结构和功能,春秋王室与列国之间在权力结构、功能形态上反有诸多纠结缠绕,仿佛历史一度呈显某种倒退的特征。这基源于早期国家阶段政治控御手段的内在缺陷。春秋战国时期国家权力的重组、下移,实为抟聚更成熟的巨型国家的新起点。这一时期政治中心控御形态的变化,国家结构中地缘(地域)因素的成长,都表现出在高频度战争环境中,国家地理空间(主要由于交通建设)、政治空间(主要由于官僚行政)、社会空间(主要由于宗姓氏族解体)的致密化倾向,只是这个"国家化"过程终春秋战国之世仍然处于一种"未完成体"的过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 国家形态 政治中心 控御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变迁条件下的春秋战国食客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宁宁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1-139,共9页
食客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旧的社会体制被打乱,人才选拔呈现多元化,促使食客大量出现。食客具有不稳定性,有的经权贵举荐或自我推荐,有的主动更换投靠的权贵或是因一些意外事件,造成食客身份角色的转换。食客成员的多样性,决定了他... 食客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旧的社会体制被打乱,人才选拔呈现多元化,促使食客大量出现。食客具有不稳定性,有的经权贵举荐或自我推荐,有的主动更换投靠的权贵或是因一些意外事件,造成食客身份角色的转换。食客成员的多样性,决定了他们性格的复杂多变,甚至出现二律背反的性格倾向。随着秦汉王朝封建专制制度的建立,食客逐渐走向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客 春秋战国 史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革动力再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恒全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6-70,110,共6页
生产力对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决定性作用,是为实现变革提供基本条件,而不是直接动力。土地制度变革是一种制度创新,是人的创造性活动,只有通过具有意识能动作用的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革的直接动力是人们的实践... 生产力对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决定性作用,是为实现变革提供基本条件,而不是直接动力。土地制度变革是一种制度创新,是人的创造性活动,只有通过具有意识能动作用的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革的直接动力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从井田制到授田制的变革,是家族公社公有制到个体家庭所有制变革的漫长私有化过程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 土地制度 私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古希腊奥运会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体育的文化比较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新秀 陈克耀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9-11,共3页
在世界体育文化的殿堂中 ,古希腊奥运会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体育都占有重要地位。前者是西方体育文化的起源 ,后者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源头。它们共同处在相同的历史时期 ,但由于各自起源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 ,民族性、政治经济制度... 在世界体育文化的殿堂中 ,古希腊奥运会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体育都占有重要地位。前者是西方体育文化的起源 ,后者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源头。它们共同处在相同的历史时期 ,但由于各自起源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 ,民族性、政治经济制度、宗教与祭祀、教育诸方面的差异 ,古希腊奥运会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体育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体育形式。在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的主流时 ,源自于古希腊奥运会的西方竞技体育与中国的传统体育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丰富、充实着世界体育文化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文化 古希腊奥运会 春秋战国 体育 文化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陵出土战国“针织绦”复原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包铭新 陆锡莹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6期50-56,共7页
从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7条绦带被认为是针织物。作者认为此类“针织绦”是介于手工针织物与刺绣之间的品种,具有类似某种针织品、钩编编织品及刺绣品的组织,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加以复制。本文对“针织绦”与传统的手工针织物或刺... 从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7条绦带被认为是针织物。作者认为此类“针织绦”是介于手工针织物与刺绣之间的品种,具有类似某种针织品、钩编编织品及刺绣品的组织,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加以复制。本文对“针织绦”与传统的手工针织物或刺绣的异同以及它们的起源进行了讨论,从而显示了针织,刺绣和梭织在发展上的联系。此外也提供了文物及复制品的照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绦 战国时代 针织物 江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畜牧兽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谭黎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7880-17880,17884,共2页
文章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畜牧技术和兽医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这些珍贵的遗产,对现代畜牧业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春秋战国 秦汉 畜牧技术 兽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山海图》产生的时代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海波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1期22-27,共6页
对于《山海经》这部著作 ,学者们过去多未能留意已经亡佚的《山海图》 ,而仅仅将注意力集中在尚存的文字上。实际上 ,《山海经》的文字只是《山海图》的衍生物 ,所以从研究《山海经》的文字开始 ,进而研究《山海图》 ,才是我们研究这部... 对于《山海经》这部著作 ,学者们过去多未能留意已经亡佚的《山海图》 ,而仅仅将注意力集中在尚存的文字上。实际上 ,《山海经》的文字只是《山海图》的衍生物 ,所以从研究《山海经》的文字开始 ,进而研究《山海图》 ,才是我们研究这部古籍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山海图 战国 春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