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5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VM:类脑计算编译框架及其原型研究
1
作者 杨乐 刘晓义 +3 位作者 李广力 渠鹏 崔慧敏 张悠慧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768-4791,共24页
各类新型架构的类脑计算芯片正不断涌现,类脑神经网络训练/学习算法和高效的生物神经网络仿真也是研究热点.但如何在架构迥异的类脑计算芯片上优化运行计算/访存特征不同的类脑应用是关键难点,也是建立类脑计算良好生态环境的重点,而通... 各类新型架构的类脑计算芯片正不断涌现,类脑神经网络训练/学习算法和高效的生物神经网络仿真也是研究热点.但如何在架构迥异的类脑计算芯片上优化运行计算/访存特征不同的类脑应用是关键难点,也是建立类脑计算良好生态环境的重点,而通用计算领域的繁荣生态已经表明,一个灵活、可扩展、可复用的编译框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提出BIVM,一个类脑计算编译框架及其验证原型.BIVM基于领域定制化体系结构(domain specific architecture,DSA)的多层中间表示(multi-level intermediate representation,MLIR)框架,设计了为类脑神经网络定制的多层IR,包括脉冲神经网络方言(高层IR)、由MLIR内置方言为主组成的中间层IR和各类芯片的底层IR.针对不同类脑芯片的体系结构跨度很大且其提供的硬件功能粒度不一等问题,BIVM充分利用MLIR的progressivity特性,所设计的IR能够混合不同的抽象层次和概念(比如混合细粒度指令与某些后端的以交叉开关结构为运算主体的粗粒度运算),从而能够复用软件模块、简化开发;在此基础上,在多层IR的递降转换中灵活组合不同级别的编译优化方法,包括被广泛采纳的SNN特定优化技术(如计算稀疏性挖掘与时空并行度挖掘)和适配目标硬件的底层优化技术,以实现不同后端上的高性能.目前,BIVM原型支持的后端有通用处理器(控制流架构)、具有控制流/数据流混合架构的脉冲神经网络加速芯片(FPGA),以及基于ReRAM(resistive random-access memory,阻变存储器)的数据流架构类脑芯片(软件仿真),能够将智能应用与生物神经网络仿真应用优化编译为适配不同架构芯片的执行程序.随后,进行编译技术适配性分析与性能比较,结果表明该类框架在编译高生产力、高可移植性、高性能方面具有良好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脑计算 编译框架 类脑计算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计算芯片:现状、趋势与关键技术
2
作者 魏肖彤 许浩博 +9 位作者 尹春笛 黄俊培 孙文昊 徐文浚 王颖 刘垚圻 孟范涛 闵丰 王梦迪 韩银和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963-2978,共16页
随着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天基计算芯片作为空间信息系统的核心器件,承担着数据处理、任务控制和通信支持等关键功能,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天基计算芯片不仅决定了空间任务的执行效率和可靠性,还在极端环境下为航天器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保... 随着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天基计算芯片作为空间信息系统的核心器件,承担着数据处理、任务控制和通信支持等关键功能,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天基计算芯片不仅决定了空间任务的执行效率和可靠性,还在极端环境下为航天器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该文通过回顾天基计算芯片的发展历程,以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首先按照结构功能划分,从通用处理器(CPU)、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专用芯片3方面对天基计算芯片的发展现状进行归纳和总结;然后深入分析其与地面芯片的主要区别,探讨针对辐射效应等空间环境挑战的关键容错技术,并从不同层面阐述已有的技术方法;最后论述了天基计算芯片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即大算力、商用现货(COTS)器件广泛应用、第五代精简指令集(RISC-V)架构和芯粒技术。该文能够帮助读者了解该领域现状,掌握关键问题,并为后续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基计算芯片 容错技术 大算力 COTS器件 RISC-V架构 芯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片式电容器自动化测试系统研究
3
作者 刁硕 康雄兵 易金锋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60-164,共5页
自动化测试系统可大幅度提升产品的测试效率,该文针对片式电容器搭建了一套电性能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以基于PC机的上位机软件作为控制核心,PC通过各种总线与PLC机械控制模块、电参数测试仪及高速切换板进行连接。其中PLC模块作为机械... 自动化测试系统可大幅度提升产品的测试效率,该文针对片式电容器搭建了一套电性能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以基于PC机的上位机软件作为控制核心,PC通过各种总线与PLC机械控制模块、电参数测试仪及高速切换板进行连接。其中PLC模块作为机械控制设备,结合各类传动气缸和电磁阀可实现测试样品的自动夹持及传动;电参数测试仪作为最终测试仪器,完成对电容器样品的电参数测量。通过电容器的自动化测试与手动测试的结果对比,自动测试的测试偏差满足测试要求。对自动测试系统的测试时间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自动测试系统所花费的测试时间大幅度缩短,效率提升显著。该研究成果可为研制单位对电子元器件自动化测试系统搭建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测试 上位机软件 片式电容 PC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决明子籽粒抛光研磨设备的设计与试验
4
作者 高学文 黄操军 +3 位作者 毛占辉 袁鑫宇 佟尚谕 何泽珅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111-119,共9页
决明子为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将其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后方可入药。传统的研磨工艺耗时费力,且加工精度难以控制,研究设计了一种全自动抛光研磨装备,主要由气吸式上料系统、平移运输装置、双磨盘结构以及压力调节装置等... 决明子为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将其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后方可入药。传统的研磨工艺耗时费力,且加工精度难以控制,研究设计了一种全自动抛光研磨装备,主要由气吸式上料系统、平移运输装置、双磨盘结构以及压力调节装置等部件组成,整个加工流程包括取料、运输,研磨和储存,均由电气系统控制设备自动执行,无需人工干预,且可随时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对加工参数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加工精度的需求。设备搭建完成后,参考稻谷整精米率检验法GB/T 21719-2008,通过试验分析,决明子籽粒的研磨度接近10%时就已达到峰值,而随着研磨时间的增加,籽粒所受的机械应力以及热应力超过自身极限强度,导致籽粒断裂,致使破碎率逐渐上升。通过使用Design-Expert软件建立研磨度、破碎率与磨盘间距、研磨时间、研磨转速的回归模型,以提高研磨度、降低破碎率为优化目标,研究得到关键参数的最优组合磨盘间距2.4 mm、研磨转速170 r·min^(-1)、研磨时间12 s,验证试验测得研磨度为9.07%、破碎率为4.51%。研究结果可为决明子研磨设备的研发和改进提供参考,加快了农机装备在农业信息化、产品自动化、生产高效化等方面的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明子表层种皮去除 中药膏剂 单片计算机 自动控制系统 往复式研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群组列控系统安全计算机国产芯片替代关键技术研究
5
作者 丁欢 戴鹏飞 黄彬彬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57-2267,共11页
为解决重载群组列控系统装备安全计算机平台国产芯片替代的问题,制定了安全计算机平台全部采用国产芯片的总体目标,使用平台构建的列控设备具备在役设备的整机级替代能力。分析总结了安全计算机平台进行国产芯片替代的3个难点,进而提出... 为解决重载群组列控系统装备安全计算机平台国产芯片替代的问题,制定了安全计算机平台全部采用国产芯片的总体目标,使用平台构建的列控设备具备在役设备的整机级替代能力。分析总结了安全计算机平台进行国产芯片替代的3个难点,进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措施。构建模型论证了电路单元采取异构设计是降低共因故障的直接且有效的方式。通过异构设计的方法,解决了国产芯片可选种类少的问题,从而保证平台安全性不降低。通过全面降额设计的方法加强平台的可靠性设计,并采用高加速寿命试验等加强验证措施寻找器件、设计等方面的潜在缺陷,解决了国产芯片一致性不高的问题。通过平台内系统级和单板级优化设计,研制车地统一平台,降低了列控装备国产芯片替代难度。采用上述技术措施,成功解决了替代的难点问题,完成了基于国产芯片的安全计算机平台的研制。研制的基于国产芯片的安全计算机平台通过了测试和安全认证,在重载群组列控系统中的群组控制中心、群组临时限速服务器和群组ATP设备中得到成功应用,实现了重载群组列控系统装备底层软硬件完全自主可控。研制的安全计算机平台具有通用性,能够满足高铁、地铁等领域车、地多种列控装备应用需求。研究结果为彻底实现我国列控装备的软硬件完全自主可控和保障铁路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群组控制 列控系统 安全计算机平台 国产芯片 替代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播种监测系统设计及田间试验
6
作者 师艺杰 程怡安 +2 位作者 张鑫 张凯 兰志恒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9期31-34,共4页
针对谷子穴播播种的质量和准确率低等问题,通过现场试验,以STC32G12K128型单片机为核心,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播种监测系统,并对该系统软硬件进行设计。经田间试验研究结果发现:计数播种准确率在89.6%~90.9%,平均播种准确率为90.2%;系统报... 针对谷子穴播播种的质量和准确率低等问题,通过现场试验,以STC32G12K128型单片机为核心,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播种监测系统,并对该系统软硬件进行设计。经田间试验研究结果发现:计数播种准确率在89.6%~90.9%,平均播种准确率为90.2%;系统报警准确率高达100%,有效降低播种损失;播种面积监测误差率在2.3%~11%。表明该监测系统能够满足谷子穴播播种作业要求,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机 播种监测系统 上位机 下位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独占式并行计算技术的ChIP-on-chip芯片分析平台
7
作者 杨旭智 石建涛 +4 位作者 韩蓓蓓 王萍 王健 张济 王侃侃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8期10-13,共4页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以及各种高通量组学技术的发展,ChIP-on-chip这一新兴的研究细胞内蛋白质与全基因组DNA之间调控机制的实验技术已逐渐成熟并推广。然而由此产生的海量数据也给生物学意义的整合与数据挖掘带来了严峻...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以及各种高通量组学技术的发展,ChIP-on-chip这一新兴的研究细胞内蛋白质与全基因组DNA之间调控机制的实验技术已逐渐成熟并推广。然而由此产生的海量数据也给生物学意义的整合与数据挖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针对ChIP-on-chip得到的高通量原始实验数据,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开展研究工作,实现了由分析模块、监控模块、并行框架三个模块构建的自适应并行计算系统。系统能非独占式地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计算,自动生成富集的DNA序列片段并将其映射到基因组用于后续分析;可比较分析多次实验以评估实验条件、分析不同转录因子之间的协同作用等;其包含的监控模块、并行框架很容易移植入其他开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p-ON-chip 并行计算 系统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神经网络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项水英 宋紫薇 +3 位作者 张雅慧 郭星星 韩亚楠 郝跃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50,共24页
在数据海量化、信息化的时代,电子计算机处理系统所面临的算力和能耗等性能要求愈发严苛,传统冯·诺依曼架构存在“内存墙”和“功耗墙”瓶颈,加之摩尔定律放缓甚至失效,使得电子芯片在计算速度和功耗方面遇到极大挑战,利用光计算... 在数据海量化、信息化的时代,电子计算机处理系统所面临的算力和能耗等性能要求愈发严苛,传统冯·诺依曼架构存在“内存墙”和“功耗墙”瓶颈,加之摩尔定律放缓甚至失效,使得电子芯片在计算速度和功耗方面遇到极大挑战,利用光计算替代传统电子计算将是解决当前算力与功耗问题的极具潜力的途径之一。本文系统地梳理了片上集成和自由空间的光子神经网络架构与算法方面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典型的研究工作,然后讨论并对比了这两种光子神经网络的优劣势,以及光子神经网络的训练策略等。最后探讨了光子神经网络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神经网络 片上集成 自由空间 类脑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播种机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郭玮 牛彦明 宋海燕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7期19-21,24,共4页
精密播种机作业时多处于封闭状态,出现的漏播、重播等问题仅凭人的视听难以及时发现,对精密播种机播种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STM32F103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利用光电传感器作为检测元件,设计了一种精密播种机实时监测系统... 精密播种机作业时多处于封闭状态,出现的漏播、重播等问题仅凭人的视听难以及时发现,对精密播种机播种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STM32F103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利用光电传感器作为检测元件,设计了一种精密播种机实时监测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监测装置播种监测精度可达到92%以上,可满足实际播种监测的需要,提高了精密播种机的播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播种机 实时监测 单片机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储备池通感一体通信噪声抑制方案(封面文章·特邀)
10
作者 裴丽 左晓燕 +4 位作者 白冰 王建帅 宁提纲 李晶 郑晶晶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通感一体技术可利用已大范围铺设的光纤网实现智能传感,具备智能识别、信息融合优势。在同波长通感共传信道中,通感信号串扰及光纤传输噪声严重影响通信信号质量,需提升发射功率来保证低误码率,但增大了非线性噪声和功耗。提出了基于光... 通感一体技术可利用已大范围铺设的光纤网实现智能传感,具备智能识别、信息融合优势。在同波长通感共传信道中,通感信号串扰及光纤传输噪声严重影响通信信号质量,需提升发射功率来保证低误码率,但增大了非线性噪声和功耗。提出了基于光储备池计算神经网络的通感共传信道通信失真均衡方法,搭建了信道均衡仿真系统,实现了低发射功率下前向通信信号噪声均衡。周期线性调频光和56 Gb/s四电平脉冲幅度调制信号分别用于分布式瑞利散射传感和数据通信。仿真结果表明,在5~14 dBm入纤功率时,与未均衡信号相比该方法可提供高于3个数量级以上的误码率优化。此方法在短距离模块间15~24 km光纤传输和0.5~2.0 GHz带宽线性调频感测脉冲下均实现了2个数量级以上的误码率下降。依托光储备池计算芯片的低能耗和低延时优势,该方法可为进一步提升通感一体系统中噪声抑制能力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一体 光信号失真均衡 光子集成芯片 储备池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产处理器的智能大数据一体机架构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国良 汤晓宇 +8 位作者 尤帅 姚小良 梅超君 林时俊 刘尚东 吴少刚 孙雅薇 王汝传 季一木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共16页
分析比较国内外智能芯片产品现状,概述智能芯片的相关软硬件技术栈,针对国内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支撑体系尚不完善、尚未建立国产化信息处理安全保障体系的问题,提出基于国产芯片自主研发的智能大数据一体机研究与设计。解决基础设施... 分析比较国内外智能芯片产品现状,概述智能芯片的相关软硬件技术栈,针对国内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支撑体系尚不完善、尚未建立国产化信息处理安全保障体系的问题,提出基于国产芯片自主研发的智能大数据一体机研究与设计。解决基础设施的运维部署、海量数据存储以及时效性处理等问题,通过对比异构计算系统的分析研究,文中提出的基于国产CPU和NPU异构硬件加速的一体化计算平台具有信息安全、领域普适性强、运行效率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芯片 大数据一体机 大数据处理 智能计算 信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ra的葡萄灌溉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澳业 杨嘉鹏 +6 位作者 苏国梅 梁鑫 李昊 李世豪 杨然 袁肇鹏 王超伟 《中国果菜》 2024年第4期67-70,74,共5页
当前我国的葡萄灌溉系统使用传统的漫灌和喷灌方式,造成了淡水资源的巨大浪费,为此本研究设计了一种葡萄灌溉决策系统,通过Lora将单片机组网,分成多个节点,建立灌溉系统,每个节点在调亏理论基础上对不同生长期的葡萄使用单片机控制灌溉... 当前我国的葡萄灌溉系统使用传统的漫灌和喷灌方式,造成了淡水资源的巨大浪费,为此本研究设计了一种葡萄灌溉决策系统,通过Lora将单片机组网,分成多个节点,建立灌溉系统,每个节点在调亏理论基础上对不同生长期的葡萄使用单片机控制灌溉,根据实时检测到的土壤湿度,自动调节实现智能灌溉。该灌溉系统可以为葡萄的高品质产出提供保障,而且节省人力物资,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灌溉系统 Lora 单片机 调亏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龙芯LA132软核处理器的宇航级SoPC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珍妮 安军社 胡婉如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2-777,共6页
针对现有星载计算机主控系统灵活性差和在空间辐射环境中存在单粒子翻转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灵活性强、可靠性高、自主可控的宇航级片上可编程系统(System-on-Programmable-Chip,SoPC)。该系统将龙芯LA132软核处理器应用于航天领域,降低... 针对现有星载计算机主控系统灵活性差和在空间辐射环境中存在单粒子翻转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灵活性强、可靠性高、自主可控的宇航级片上可编程系统(System-on-Programmable-Chip,SoPC)。该系统将龙芯LA132软核处理器应用于航天领域,降低了星载计算机主控系统的体积。为系统存储单元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矩阵算法的RS(8,4)码,可在无延迟的情况下实现错误检测与纠正功能,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测试结果表明,该SoPC系统在Xilinx KCU105硬件平台上可实现单周期内对两个错误符号的检测与纠正,满足宇航级安全性与可靠性的需求,为星载计算机主控系统的小型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计算机 片上可编程系统(SoPC) 软核处理器 错误检测与纠正(ED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农田灌溉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江燕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9期34-35,38,共3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农田灌溉系统,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结合传感器、执行器和人机界面等组成部分,通过对土壤湿度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实现对作物的精确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田灌溉的准确性。该系统具有节约用水、提高... 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农田灌溉系统,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结合传感器、执行器和人机界面等组成部分,通过对土壤湿度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实现对作物的精确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田灌溉的准确性。该系统具有节约用水、提高产量、节能环保等优势,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灌溉 单片机 湿度检测 LED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强化学习的数字芯片全局布局方法
15
作者 徐樊丰 仝明磊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0-1274,共5页
在数字芯片后端设计中,全局布局需要同时兼顾线长与合法化,是一个组合优化问题。传统的退火算法或者遗传算法耗时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目前强化学习的解决方案也很少利用布局的整体视觉信息。为此,提出一种融合视觉信息的强化学习方法实... 在数字芯片后端设计中,全局布局需要同时兼顾线长与合法化,是一个组合优化问题。传统的退火算法或者遗传算法耗时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目前强化学习的解决方案也很少利用布局的整体视觉信息。为此,提出一种融合视觉信息的强化学习方法实现端到端的全局布局。在全局布局中,将电路网表信息映射为多个图像级特征,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GCN)将图像特征和网表信息相融合,设计了一整套策略网络和价值网络,实现对全局布局的全面分析和优化。在ISPD2005基准电路上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设计的网络收敛速度加快7倍左右,布局线长减少10%~32%,重叠率为0%,可为数字芯片全局布局任务提供高效合理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局布局 深度强化学习 计算机视觉 图卷积神经网络 数字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计算机CPU被动式散热器的设计、仿真与实验研究
16
作者 王文博 尚小标 +2 位作者 范会丽 王先锋 张群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41,共9页
针对当前高功率CPU静音散热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被动式散热器.应用数值仿真与实验验证的方式对该散热器在不同加热功率下的温度、启动性能、热阻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120 W加热条件下,该散热器温度分布均匀,波动较小,最高温度仅为... 针对当前高功率CPU静音散热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被动式散热器.应用数值仿真与实验验证的方式对该散热器在不同加热功率下的温度、启动性能、热阻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120 W加热条件下,该散热器温度分布均匀,波动较小,最高温度仅为64.00℃,启动时间在900 s左右,平均接触热阻处在0.01~0.2℃/W之间.实验结果表明:在120 W加热条件下,该散热器最高温度仅为68.28℃,启动时间在900 s左右,平均接触热阻仅为0.11℃/W,满足计算机CPU在该功率下正常运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散热 传热 热阻 热管 计算机模拟 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籽棉烘干机温控系统的设计
17
作者 刘攀 梁里鹏 +2 位作者 程强强 樊建强 董燕丽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1期13-14,共2页
根据实际需求,采用最新的PID控制理论,设计了一套籽棉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系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棉花的回潮率得到稳定控制,棉花的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 籽棉烘干机 单片机 温度控制 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式计算机芯片水冷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曾平 程光明 +2 位作者 刘九龙 杨志刚 郑丽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07-1210,共4页
为了实现计算机芯片散热静音、高效的目的,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以双腔并联压电泵为动力源的计算机芯片水冷散热系统,解释了双腔并联压电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应用流体动力学、传热学等理论阐明了水冷散热器的设计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为了实现计算机芯片散热静音、高效的目的,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以双腔并联压电泵为动力源的计算机芯片水冷散热系统,解释了双腔并联压电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应用流体动力学、传热学等理论阐明了水冷散热器的设计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散热器进行了热量分布仿真,通过实验的方式,测试了水冷系统内部流量及风扇对计算机芯片散热效果的影响规律.通过与现有芯片CPU Cooler系列风冷散热器的对比实验,发现该水冷系统的散热效率较高,在相同工况、加热功率60 W时,研制的集成式水冷系统所冷却的模拟芯片加热器的热平衡温度比CPU Cooler冷却时的温度低6℃,而到达热平衡的时间却缩短了3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芯片 水冷 压电泵 散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igBee技术的粮库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42
19
作者 包长春 李志红 +4 位作者 张立山 李国昉 伦翠芬 李艳萍 蔺志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7-201,共5页
针对大型粮库设施粮食存储环境相关参数监测点分散的现状,设计出了一种层次型网络拓扑结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央监测系统。以承载ZigBee技术的CC2430芯片为无线节点的检测与信息处理核心,结合温度、湿度传感器模块,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 针对大型粮库设施粮食存储环境相关参数监测点分散的现状,设计出了一种层次型网络拓扑结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央监测系统。以承载ZigBee技术的CC2430芯片为无线节点的检测与信息处理核心,结合温度、湿度传感器模块,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终端检测子节点,对现场环境实时检测,并通过路由节点将数据上传;路由节点模块设计,采用无线或RS-485标准的方式与中心节点进行信息通讯,使现场循环检测数据能实时传送给中央监控计算机,实现深入粮仓内部的多点检测、实时监测。结果表明,系统功能扩展方便、布网灵活、施工成本低,为大型粮库设施现代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监测 单片机 粮库 ZIGBEE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泵为动力源的计算机芯片水冷系统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曾平 程光明 +1 位作者 刘九龙 孙晓峰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3-406,共4页
介绍了压电泵为动力源的计算机芯片水冷系统及系统中所用的四腔串并联压电泵的工作原理及构成。搭建了实验测试系统,评价了该水冷系统的冷却效果,并用实验验证了组成水冷系统的各部件及冷却液性能对芯片冷却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各部件的... 介绍了压电泵为动力源的计算机芯片水冷系统及系统中所用的四腔串并联压电泵的工作原理及构成。搭建了实验测试系统,评价了该水冷系统的冷却效果,并用实验验证了组成水冷系统的各部件及冷却液性能对芯片冷却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各部件的设计原则。该文为计算机芯片散热提出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泵 计算机芯片 水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