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IP合胞体探讨疏肝健脾法促进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动力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毛兰芳 刘俊宏 +4 位作者 张晶 牛媛媛 杜晓娟 李正菊 汪龙德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I0002,共5页
SIP合胞体是维持正常胃肠动力的关键,功能性消化不良(FD)胃肠动力障碍与SIP合胞体中ICC-ANO1/PDGFRα+细胞-SK3途径的失衡有关。肝失疏泄、脾胃升降失常是FD发病的基本病机,疏肝健脾法是治疗FD的重要治法。前期研究发现疏肝健脾法改善F... SIP合胞体是维持正常胃肠动力的关键,功能性消化不良(FD)胃肠动力障碍与SIP合胞体中ICC-ANO1/PDGFRα+细胞-SK3途径的失衡有关。肝失疏泄、脾胃升降失常是FD发病的基本病机,疏肝健脾法是治疗FD的重要治法。前期研究发现疏肝健脾法改善FD胃肠动力与其调节胃肠肌电活动和脑肠肽释放有关,但是否通过调控SIP合胞体以干预FD目前尚不明确。因此我们提出:“疏肝健脾法通过ICC-ANO1/PDGFRα+细胞-SK3途径调控SIP合胞体促进FD胃肠动力”的科学假说。基于ICC-ANO1/PDGFRα+细胞-SK3途径,采用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和全细胞膜片钳等方法,探讨疏肝健脾法中药含药血清对ICC/PDGFRα+细胞的影响;建立FD胃肠动力障碍大鼠模型,明确疏肝健脾法的干预作用,采用分子生物学和电生理技术验证疏肝健脾法调控SIP合胞体改善FD胃肠动力障碍及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肠动力 SIP合胞体 疏肝健脾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龙德运用疏肝健脾法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经验 被引量:3
2
作者 杜晓娟 汪龙德 +2 位作者 靳三省 李正菊 毛兰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1,共3页
介绍汪龙德主任医师运用疏肝健脾法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认为干燥综合征的关键病机是肝郁脾虚,发病部位在肝脾,属虚实夹杂证,临证强调运用疏肝健脾法为基本治法,使肝气畅达,疏泄正常,气行血行,则瘀血渐除,气机布... 介绍汪龙德主任医师运用疏肝健脾法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认为干燥综合征的关键病机是肝郁脾虚,发病部位在肝脾,属虚实夹杂证,临证强调运用疏肝健脾法为基本治法,使肝气畅达,疏泄正常,气行血行,则瘀血渐除,气机布散津液于全身;脾胃健运,气血津液化生有源,痰饮水湿自化,则清窍腠理得以濡润。辅以清热润燥、养血生津、活血祛瘀,标本同治,可获良效。并结合案例,介绍了疏肝健脾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应用,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疏肝健脾法 肝郁脾虚 名医经验 汪龙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虚木郁”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与溃疡性结肠炎共同发病机制及证治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璇 李中玉 +3 位作者 马金鑫 陈婷 王凤云 唐旭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57,共4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与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二者虽在疾病性质上有所不同,但在临床症状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等方面有诸多类似之处。基于对中医古籍的研究及临证经验的总结,众多中医学者认为“土虚...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与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二者虽在疾病性质上有所不同,但在临床症状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等方面有诸多类似之处。基于对中医古籍的研究及临证经验的总结,众多中医学者认为“土虚木郁”是此二者疾病共同的发病机制,治疗时从肝脾论治往往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多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中医“土虚木郁”与脑肠互动异常、肠道菌群-胆汁酸轴失衡等IBS-D和UC共同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密切相关。该文基于中医“异病同治”理念及现代医学研究进展,以“土虚木郁”为切入点,探讨IBS-D和UC共同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证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溃疡性结肠炎 土虚木郁 病因病机 健脾疏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TNF-α、IL-6及IL-1的影响 被引量:26
4
作者 金玲 杨钦河 +11 位作者 张玉佩 王文晶 韩莉 陈友鹏 冯高飞 何秀敏 赵亚凤 沈灿宏 杨晓蕾 李光秋 闫海震 黄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NASH大鼠实验模型,同时各药物...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NASH大鼠实验模型,同时各药物组分别灌服疏肝方(柴胡疏肝散)、健脾方(参苓白术散)和综合方(柴胡疏肝散和参苓白术散的合方)的不同剂量进行干预,16周后处死大鼠,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及肝脂的浓度;常规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肝组织匀浆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及IL-1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肝组织TC、甘油三酯(TG)及肝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6、IL-1的浓度显著升高(P<0.01);各药物组大鼠肝组织TNF-α、IL-6及IL-1的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有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综合方高剂量组和健脾方高剂量组下降最为明显(P<0.01、P<0.05),脂质检测以综合方高剂量组的血清TG及肝组织TC、TG下降最为明显(P<0.01)。结论:疏肝健脾方药有抗大鼠NASH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肝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6及IL-1的表达及降低脂质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疏肝健脾方药 炎症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散风,疏肝健脾”针刺法潜在降压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陆妍 杜宇征 +2 位作者 陈爱霞 范晶 孟祥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67-2369,共3页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及社会竞争力的增加,不仅高血压病和焦虑抑郁的发病率日渐上升,而且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长。合并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降压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极大地削弱其临床疗效。作者发现"活血散风&qu...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及社会竞争力的增加,不仅高血压病和焦虑抑郁的发病率日渐上升,而且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长。合并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降压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极大地削弱其临床疗效。作者发现"活血散风"针刺法不仅可以有效降压,还可以改善焦虑抑郁,以致其降压效果更平稳持久。文章旨在针对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探讨"活血散风"针刺法的潜在降压机制,以引起医护人员对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深入关注,从而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并缩减终点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散风 疏肝健脾”针刺法 高血压病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Kupffer细胞SREBP-1c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韩莉 杨钦河 +4 位作者 张玉佩 徐拥建 刘益臻 杨雪松 金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5-892,共8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Kupffer细胞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大鼠NAFLD模型,各药物干预组灌饲相应的疏肝健脾方药,8...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Kupffer细胞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大鼠NAFLD模型,各药物干预组灌饲相应的疏肝健脾方药,8周后检测血液常规生化指标,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改变;采用离体循环灌注Ⅳ型胶原酶法提取肝脏Kupffer细胞,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Kupffer细胞SREBP-1c、硬脂酰辅酶A去饱合酶-1(SCD-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脂肪蓄积;血脂及Kupffer细胞SREBP-1c、SCD-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P<0.01);各药物干预组Kupffer细胞SREBP-1c、SCD-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同时血脂及病理学改变也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疏肝组作用最为显著(P<0.01)。结论疏肝健脾方药可能是通过抑制Kupffer细胞SREBP-1c/SCD-1信号通路激活,下调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合成,减少肝脏脂质沉积,发挥抗NAFLD作用。可推测SREBP-1c、SCD-1 mRNA及蛋白可能是疏肝健脾方药抗NAFLD的有效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方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 KUPFFER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抑郁临床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郑晓梅 代宏勋 +3 位作者 林火真 黄鑫 顾芳 雷建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00-101,共2页
目的:研究疏肝培土生金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测量心理状况,将存在轻中度焦虑抑郁症状的69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疏肝培土... 目的:研究疏肝培土生金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测量心理状况,将存在轻中度焦虑抑郁症状的69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疏肝培土生金法组(24例)、舍曲林组(23例)及呼吸操组(22例),治疗4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并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生活质量。结果:3组治疗前后HAMA及HAMD评分降低,肺功能均有改善,生活质量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AMA及HAMD评分方面,舍曲林组较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疾病影响方面,中药组较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培土生金法能改善COPD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焦虑 抑郁 疏肝培土生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疏肝法治疗葡萄糖耐量减低2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丁萍 罗玉韵 徐进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08年第2期84-85,共2页
目的:以中医中药健脾疏肝法治疗葡萄糖耐量减低(IGT),以期减少其转化为糖尿病的危险。方法:将确诊为葡萄糖耐量减低的患者随机分为生活干预组(干预组)22例、中药加二甲双胍组(中西药组)24例、二甲双胍组(西药组)20例,3组患者... 目的:以中医中药健脾疏肝法治疗葡萄糖耐量减低(IGT),以期减少其转化为糖尿病的危险。方法:将确诊为葡萄糖耐量减低的患者随机分为生活干预组(干预组)22例、中药加二甲双胍组(中西药组)24例、二甲双胍组(西药组)20例,3组患者均给予生活干预,而中西药组给于口服健脾消糖颗粒及盐酸二甲双胍,西药组给于盐酸二甲双胍,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对血糖、血脂的影响。结果:治疗前后比较,3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均有下降(P〈0.05-P〈0.001),中西药组及西药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下降较为明显(P〈0.001);3组患者治疗前后TG、TC变化比较,干预组TG、TC水平下降不明显(P〈0.1);而中西药组TG、TC降低较为明显(P〈0.05-P〈0.001);西药组TG下降不明显(P〈0.1),TC降低较为明显(P〈0.05)。结论:通过生活干预、服用健脾消糖颗粒及盐酸二甲双胍均可改善IGT患者的血糖水平;中药健脾消糖颗粒能够改善空腹、餐后血糖水平及血脂水平,可以有效的治疗I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耐量减低 中医药疗法 健脾疏肝法 疗效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脾疏肝法观察超声药物透入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30例 被引量:9
9
作者 苏冬梅 李树斌 +1 位作者 李军祥 李影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1368-1370,1374,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方采用超声药物透入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门诊及住院收治的NAFLD3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健脾...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方采用超声药物透入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门诊及住院收治的NAFLD3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健脾疏肝方超声药物透入,对照组单纯采用超声离子透入,疗程3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体重指数、血清转氨酶(ALT、AST)、肝/脾CT值变化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无论单纯超声离子透入或者配合中药进行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均可有效改善NAFLD患者血清ALT、AST水平,降低患者肝/脾CT值,减轻患者脂肪肝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可有效改善患者体重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缓解患者肝区疼痛、脘腹胀满、乏力等临床症状。结论:本方采用超声药物透入外治NAFLD有较好疗效,其远期疗效体现饮食、运动等综合治疗在NAFLD治疗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药物透入 健脾疏肝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方药对慢性胃炎肝郁证模型大鼠外在表征及NO、ET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任健 陈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2期2730-2731,共2页
目的:研究疏肝健脾方药对慢性胃炎肝郁证模型大鼠外在表征及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影响,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采用氨水加慢性束缚法复制慢性胃炎肝郁证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病证组)、疏肝健脾方药高剂量组、疏肝健脾方药低... 目的:研究疏肝健脾方药对慢性胃炎肝郁证模型大鼠外在表征及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影响,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采用氨水加慢性束缚法复制慢性胃炎肝郁证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病证组)、疏肝健脾方药高剂量组、疏肝健脾方药低剂量组。测定NO含量(硝酸还原酶法)及ET含量(ELISA法)。结果:病证组大鼠外在表征发生明显改变。各给药组大鼠的在给药后外在表征发生好转。病证组大鼠ET、NO逐渐升高,而给药组ET水平均低于病证组(P<0.05),NO未见明显变化。结论:疏肝健脾方药可通过调节ET水平,改善慢性胃炎肝郁证的外在表征以及胃血管血流,从而发挥较好的慢性胃炎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 慢性胃炎 肝郁证 一氧化氮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S rRNA高通量测序研究柴芪汤对代谢综合征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彭龙 张立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758-764,共7页
目的: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柴芪汤对代谢综合征(MS)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通过Illumina Miseq PE300型高通量测序仪对大鼠粪便肠道菌群进行16S rRNA基因V3-V4可变区检测,运用Usearch、Mothur、LEfSe分析肠道菌群的组成结... 目的: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柴芪汤对代谢综合征(MS)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通过Illumina Miseq PE300型高通量测序仪对大鼠粪便肠道菌群进行16S rRNA基因V3-V4可变区检测,运用Usearch、Mothur、LEfSe分析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及不同菌属相对丰度变化。结果:柴芪汤能够逆转MS大鼠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的下降,并纠正MS导致的菌群组成结构改变。研究发现MS大鼠的肠道菌群在菌属水平有57个菌属相对丰度发生显著变化,而柴芪汤能将其中的54个菌属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从肠道微生态角度阐释了MS的可能病机,柴芪汤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防治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柴芪汤 健脾疏肝 肠道菌群 16S rRNA高通量测序 炎症反应 短链脂肪酸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成栋 陈治林 黄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37-2038,共2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1例CFS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疏肝健脾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予谷维素、ATP对症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1例CFS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疏肝健脾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予谷维素、ATP对症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监测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6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CFS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法 慢性疲劳综合征 肝郁脾虚证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为民运用疏肝法治脾胃病验案赏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子丹 耿燕楠 +1 位作者 宋红春 陆为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2364-2366,共3页
介绍陆为民运用疏肝和胃法、疏肝健脾法、疏肝清热法、疏肝化痰法、疏肝通络法治疗脾胃病的验案,并探讨疏肝法应用的临床依据及其配伍应用经验,效果显著。
关键词 疏肝法 从肝论治 脾胃病 陆为民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冯高飞 陈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57-2359,共3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对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TGF-β1及肝纤四项的影响。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郁脾虚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疏肝健脾方治疗组40例,易善复对照组40例,疗程为2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肝功能...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对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TGF-β1及肝纤四项的影响。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郁脾虚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疏肝健脾方治疗组40例,易善复对照组40例,疗程为2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肝功能、血脂、超声学及血清TGF-β1、HA、LN、CIV、PIIINP。结果:两组治疗后肝功能、血脂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疏肝健脾方组B超总改善率为90.00%,易善复组B超总改善率为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GF-β1、HA、LN、CⅣ、PIIINP含量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除LN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疏肝健脾方可抑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趋势,对疾病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疏肝健脾方药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法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SP及c-fos表达变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慧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1526-1528,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动物的P物质(SP)及c-fos的表达变化,以及它们在IBS中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疏肝健脾组,给予大鼠反复直结肠灌注中药大黄造成炎症刺激,炎症恢复后予小量电刺激诱发高敏...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动物的P物质(SP)及c-fos的表达变化,以及它们在IBS中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疏肝健脾组,给予大鼠反复直结肠灌注中药大黄造成炎症刺激,炎症恢复后予小量电刺激诱发高敏感性的肠道发生应激反应,制备IBS动物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对SP和c-fos表达变化及疏肝健脾法对以上指标的调控作用。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P、c-fos阳性表达明显升高(P<0.01);疏肝健脾组与模型组比较,SP、c-fos阳性表达减少(P<0.01,P<0.05)。结论:大黄-电刺激大鼠模型可有效制备IBS动物模型;基于"脾主运化"理论的疏肝健脾法能够改善该模型的炎症损伤,对IBS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 肠易激综合征 SP C-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脾法为肝纤维化的治疗大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春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3,共2页
实脾法是根据肝脾相关理论确立的治疗方法,是治疗肝病的一个重要治则。基于肝脾相关理论并综合诸多医家对实脾法的认识,作者认为实脾法应包括益气补脾、清热化湿、芳香运脾三个方面,该认识对慢性肝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脾相关 实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及实验研究评述 被引量:7
17
作者 方健松 马媛萍 +2 位作者 潘锋 刘畅 张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26-2228,共3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作为一种功能性疾病,因其发病率日益增高,且病因病机不明的特点而备受关注。IBS作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近年来以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取得一些进展,文章...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作为一种功能性疾病,因其发病率日益增高,且病因病机不明的特点而备受关注。IBS作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近年来以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取得一些进展,文章就相关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疏肝健脾 临床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法对2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贾晓蕾 王磊 +3 位作者 秦灵灵 吕翠岩 张程斐 刘铜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249-3253,共5页
目的从"治未病"角度探索疏肝健脾法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选方四逆散及痛泻要方合剂,通过对患者胰岛素相关指标等水平的测定,探索疏肝健脾法对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7周龄KK-Ay小鼠随机分成模... 目的从"治未病"角度探索疏肝健脾法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选方四逆散及痛泻要方合剂,通过对患者胰岛素相关指标等水平的测定,探索疏肝健脾法对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7周龄KK-Ay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连续给药4周,检测空腹血糖、OGTT、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空腹血糖、AUC、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P<0.01),二甲双胍组与模型组比较,空腹血糖(P<0.05)、AUC(P<0.01)、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P<0.01);中药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比较,也可降低空腹血糖、AUC、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四逆散及痛泻要方合剂能够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改善糖耐量异常,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进一步减轻减缓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疏肝健脾法 二甲双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后抑郁的疗效Meta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田丹枫 林景峰 +4 位作者 高强 常泽 王育纯 张丹丹 韩振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0-25,共6页
目的评价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电子系统及人工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VIP、WanFang Data和CBM数据库,时限为从建库至2018年9月。收集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后抑郁的随... 目的评价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电子系统及人工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VIP、WanFang Data和CBM数据库,时限为从建库至2018年9月。收集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后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 5.1.0中的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分析,运用Rev Man 5.3软件对纳入的RCT研究进行Meta分析,分类和连续型变量分别用相对危险度(RR)和标准化均数差(SMD)或均数差(MD)作为合并效应量。结果共纳入15个RCTs,包括109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有效率[RR=1.19,95%CI(1.12,1.26),P<0.00001],HAMD评分[SMD=-0.79,95%CI(-1.12,-0.46),P<0.00001],中医证候有效率[RR=1.35,95%CI(1.15,1.59),P=0.0002],中医证候总积分[MD=-3.96,95%CI(-6.42,-1.50),P=0.002]、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分[MD=-2.57,95%CI(-4.29,-0.84),P=0.004]。结论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抑郁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存在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法 肝郁脾虚 卒中后抑郁 疗效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陶丽芬 彭卓嵛 +2 位作者 李桂贤 蔡林坤 蓝斯莹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1600-1602,1606,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消化系统疑难病。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标本兼治、不良反应小、远期疗效好等优势。各医家对于本病多从湿热、血瘀论治,但近年研究发现,情志因素在诱发UC、影响其转归复发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临...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消化系统疑难病。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标本兼治、不良反应小、远期疗效好等优势。各医家对于本病多从湿热、血瘀论治,但近年研究发现,情志因素在诱发UC、影响其转归复发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临床上肝郁脾虚证患者多见,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本病疗效颇佳。现从肝脾生理特性、病机变化、临床方药等多个方面探讨疏肝健脾法在UC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肝郁脾虚证 疏肝健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