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假单胞菌LSW-4联合苗强壮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及促生作用
1
作者 白建淞 汪安斌 +4 位作者 刘知军 瞿远军 张贺翠 陆宁 丁伟 《植物医学》 2025年第2期45-52,共8页
烟草青枯病是严重的烟草根茎病害,防控难度大且造成损失巨大。针对贵州省黔南地区烟草青枯病危害严重的问题,评估了荧光假单胞菌LSW-4联合苗强壮在大田环境下对烟草生育期、农艺性状、防控效果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荧光假单胞菌L... 烟草青枯病是严重的烟草根茎病害,防控难度大且造成损失巨大。针对贵州省黔南地区烟草青枯病危害严重的问题,评估了荧光假单胞菌LSW-4联合苗强壮在大田环境下对烟草生育期、农艺性状、防控效果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荧光假单胞菌LSW-4联合苗强壮处理对烟草具有促生作用,全生育期缩短10 d;旺长期及打顶后7 d对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最显著,打顶后7 d株高、茎围、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有效叶片数和最大叶面积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其农艺性状均优于单用苗强壮处理。荧光假单胞菌LSW-4联合苗强壮处理烟草青枯病防控效果最佳,苗强壮次之,发病初期相对防效达100.00%,发病高峰期相对防效为76.01%,发病后期防效仍为66.89%。经济性状方面,荧光假单胞菌LSW-4联合苗强壮处理相比空白对照,每667 m^(2)产量增加23.07 kg,每667 m^(2)产值提升1 065.80元,烟叶均价提高2.78元/kg。可见荧光假单胞菌LSW-4联合苗强壮可协同增效,促进烟草生长并提高防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青枯病 荧光假单胞菌 复配组合 促生作用 病害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联合生防细菌Bacillus velezensis改善连作百合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防治枯萎病的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鲁耀雄 高鹏 +6 位作者 彭福元 李卫东 李静 崔新卫 黄国林 潘素君 王运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9,共13页
【目的】从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角度,研究蚯蚓联合生防细菌改善百合连作障碍的机理和效果,为湖南百合产业化种植提供技术措施。【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在湖南长沙连续种植了两季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 【目的】从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角度,研究蚯蚓联合生防细菌改善百合连作障碍的机理和效果,为湖南百合产业化种植提供技术措施。【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在湖南长沙连续种植了两季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供试土壤为红壤,生防菌为Bacillales velezensis YFB3-1菌液(菌体浓度为10^(9) CFU/mL),蚯蚓为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试验设单施菌液(T1)、只接种蚯蚓(T2)、同时使用菌液和蚯蚓(T3) 3个处理,以不使用菌剂和蚯蚓为对照(CK)。调查了两茬百合产量和枯萎病病情指数,分析了第二茬百合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以及连作百合产量与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群落和枯萎病的相关性。【结果】与第一茬相比,同一处理的第二茬百合产量都显著下降。两年连作百合产量都以同时使用菌液和蚯蚓(T3)处理为最高,分别为16464、15674 kg/hm^(2),都显著高于同年份其他处理。两年连作百合枯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都以T3为最低,都显著低于同年份其他处理,T3处理百合枯萎病病情指数分别为18.15(2019年)、25.00 (2020年),并且两年的防治效果(T3)都明显优于单施菌液(T1)和接种蚯蚓(T2)。相比于对照(CK),2019、2020年T3处理百合枯萎病防治效果分别为44.55%、37.66%,分别增产15.05%、14.78%。蚯蚓联合生防菌YFB3-1增加了根际土壤Rhizobiales、Flavobacteriales、Pseudomonadales、Bacillales等有益微生物的种群丰度,蚯蚓与生防菌YFB3-1在抑制连作百合枯萎病方面具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因而缓解连作百合产量下降的效果最佳。【结论】在施用芽孢杆菌生防菌剂防治连作百合枯萎病的同时,可以增施有机肥(牛粪)来提高土壤中蚯蚓数量,有效预防百合枯萎病发生,减少连作百合产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百合 蚯蚓 贝莱斯芽孢杆菌 枯萎病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土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与茎部注射有益菌联合高效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婧璇 薛娇 +4 位作者 王世梅 杨天杰 韦中 徐阳春 沈其荣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0-487,共8页
将有益菌引入土壤或植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但防控效果常不稳定。为了提升有益菌防控土传病害的稳定性,本研究以有益解淀粉芽孢杆菌QL-18和皮氏罗尔斯顿菌QL-A6为研究对象,将含有菌株QL-18的生物有机肥与茎部注射菌株QL... 将有益菌引入土壤或植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但防控效果常不稳定。为了提升有益菌防控土传病害的稳定性,本研究以有益解淀粉芽孢杆菌QL-18和皮氏罗尔斯顿菌QL-A6为研究对象,将含有菌株QL-18的生物有机肥与茎部注射菌株QL-A6两种防控方式相结合,通过温室盆栽试验与春季和秋季田间试验,探究了二者联合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的效果,并通过比较根际与茎部样品中有益菌芽孢杆菌和皮氏罗尔斯顿菌与病原青枯菌的数量比揭示潜在机制。结果表明:温室试验中联合防控处理的生防率为80.79%,春季田间试验中为71.88%,秋季田间试验中为81.47%,均显著高于单一防控处理。单独使用茎部防控和根际防控分别在春季和秋季的田间试验中防效下降。并且联合防控处理的番茄根际中芽孢杆菌与青枯菌和番茄茎部皮氏罗尔斯顿菌与青枯菌的数量比均高于单一防控处理。因此,生物有机肥与茎部注射联用可作为提高土传青枯病生物防治效果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茎部注射 生物防控 土传青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菌剂对青枯病防控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星磊 白鸽 +4 位作者 邱巍 袁军 秦华 赵梦丽 徐秋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5-665,I0001,I0002,共13页
[目的]由茄科劳尔氏菌引起的青枯病是一种普遍的细菌性土传病害,严重威胁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青枯病主要采用生物技术防治,但由于施用方法以及生防菌株较为多元,生防效果差异较大。因此,我们研究了生物菌剂对青枯病发病率的防控效果及... [目的]由茄科劳尔氏菌引起的青枯病是一种普遍的细菌性土传病害,严重威胁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青枯病主要采用生物技术防治,但由于施用方法以及生防菌株较为多元,生防效果差异较大。因此,我们研究了生物菌剂对青枯病发病率的防控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以关键词“青枯病”和“生物菌剂”、“Ralstonia solanacearum”或“Pseudomonas solanacearum”和“Biological bacterium agent”或“Biological bacterium control”进行检索。以具有1个不施生物菌剂对照组,且具有发病率(DI)、发病率均值和样本量为条件进行筛选,共获得113对有效数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了生物菌剂的防控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采用Metawin软件中的随机效应模型,以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效应值(effect size, ES)评价因素的效应强弱。[结果]施用生物菌剂后,青枯病发病率从77.35%降至37.13%,防控效率为52.00%。施用模式、土壤中功能微生物与青枯菌数量比、功能微生物种类是影响青枯病防治效果的主要因素。土施、浸根、喷淋和种子处理4种施用方法对青枯病的防控效应值分别为-0.80~-0.61、-1.34~-1.15、-0.96~-0.79和-0.67~-0.49,说明4种施用方法均有显著的防控效果,以浸根法的防控效率最好,其防控效率可达66.72%。施用生物菌剂后的土壤中功能微生物与青枯菌数量比值为1∶1、10∶1、100∶1时,对青枯病均有显著防控效果,以比值为100∶1时的防控效果(63.62%)最为显著。链霉菌对青枯病的防效优于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其防控效率可达74.08%。[结论]生物菌剂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普遍较为显著,采用移栽前浸根,生物菌剂施用量达到土壤中功能微生物数量与青枯菌数量比值为100∶1,选择链霉菌属作为功能菌剂,均可获得较高且稳定的青枯病防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病 发病率 生物菌剂 防控效果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86
5
作者 袁英英 李敏清 +3 位作者 胡伟 张静 赵兰凤 李华兴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44-1350,共7页
以腐熟有机肥为载体,添加功能复合菌剂制成生物有机肥(BOF),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该生物有机肥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和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显著降低青枯病的发生,在对照(CK)防效指定为0时,BOF处理达到69%,... 以腐熟有机肥为载体,添加功能复合菌剂制成生物有机肥(BOF),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该生物有机肥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和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显著降低青枯病的发生,在对照(CK)防效指定为0时,BOF处理达到69%,比化肥(CF)、有机肥(OF)处理分别提高了21%和14%;在有效养分低于CF处理的情况下,BOF处理的株高、茎粗、干重分别增加了15%、26.1%、23.7%,达到显著水平,表现出显著的促生效果。生物有机肥影响根际土壤中青枯菌和主要微生物菌群数量,施用BOF后,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而青枯菌数量则明显下降,在前期达到显著水平。番茄移栽后第40d的Biolog分析结果表明,施用BOF可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尤其是土壤中胺类碳源的利用率。盆栽试验表明生物有机肥能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强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抑病性,从而提高土壤质量,减少病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番茄青枯病 防病效果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嫁接防治番茄青枯病的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王汉荣 茹水江 +3 位作者 王连平 方丽 任海英 冯忠民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287,共5页
分别进行了4个番茄砧木品种ZJ-1,ZJ-3,ZJ-7,ZJ-9对番茄青枯病的抗性,与番茄接穗品种浙杂203亲和性及其嫁接苗对番茄青枯病抗性的测定。结果表明,ZJ-1和ZJ-9是防治番茄青枯病的最佳抗病砧木,且它们与接穗品种浙杂203的嫁接亲和力强,其嫁... 分别进行了4个番茄砧木品种ZJ-1,ZJ-3,ZJ-7,ZJ-9对番茄青枯病的抗性,与番茄接穗品种浙杂203亲和性及其嫁接苗对番茄青枯病抗性的测定。结果表明,ZJ-1和ZJ-9是防治番茄青枯病的最佳抗病砧木,且它们与接穗品种浙杂203的嫁接亲和力强,其嫁接成活率都超过99%;分别接种3个不同小种的番茄青枯病菌,以ZJ-1和ZJ-9为砧木的浙杂203嫁接苗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7.4%和97.8%,与浙杂203非嫁接苗的平均成活率(为75.0%)差异极显著。经田间对嫁接苗的长势、产量和品质测定,以ZJ-1,ZJ-9为砧木的浙杂203嫁接苗的青枯病病株率均小于5.0%,大大低于对照植株浙杂203的发病率21.4%,比不嫁接的浙杂203分别增产92.2%和101.7%。且嫁接苗的生长势强,对果实的品质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砧木 接穗 嫁接防病 青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间作系统对烤烟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59
7
作者 时安东 李建伟 袁玲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1-418,共8页
选择贵州省黔南烟区有代表性的植烟土壤,采用烤烟单作和间作(烤烟∥红薯和烤烟∥花生),并在同一地块上实施"年内间作,年间就地轮作"的新型种植系统,连续6年研究了该系统对烟叶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年... 选择贵州省黔南烟区有代表性的植烟土壤,采用烤烟单作和间作(烤烟∥红薯和烤烟∥花生),并在同一地块上实施"年内间作,年间就地轮作"的新型种植系统,连续6年研究了该系统对烟叶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内间作,年间就地轮作系统"单位面积烟叶产量和产值连续6年显著高于烤烟单作,产量和产值平均提高11.3%和20.4%,作物总产值显著提高,并显著降低青枯病发病率约11.0%,烟叶化学成分含量适中,比例协调。"年内间作,年间就地轮作系统"种植6年后对土壤全量养分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改善土壤有效养分含量,适时保证养分供应,与烤烟单作系统相比,更能保持适宜的土壤有效养分比例,促进烤烟均衡吸收养分。因此,"年内间作,年间就地轮作系统"有利于减轻烤烟连作障碍,是值得推广的新型烤烟种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间作 烤烟 品质 青枯病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pH 6.5是河南烟草青枯病发生的阈值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海涛 李小杰 +6 位作者 许晓敬 黄海棠 陈玉国 李淑君 赵凤霞 宋学立 杨立均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33-1037,共5页
通过对河南21个有烟草青枯病史的烟田和周边91个无病史的烟田调查研究表明:有病史烟田在罗山、平桥、确山、泌阳、遂平和西平6个县(区),土壤pH主要分布在5.5~6.5(占调查烟田总数的84.75%);周边无病史的烟田在唐河、正阳、上蔡、社旗、... 通过对河南21个有烟草青枯病史的烟田和周边91个无病史的烟田调查研究表明:有病史烟田在罗山、平桥、确山、泌阳、遂平和西平6个县(区),土壤pH主要分布在5.5~6.5(占调查烟田总数的84.75%);周边无病史的烟田在唐河、正阳、上蔡、社旗、舞阳和城区6个县(区),土壤pH主要分布在6.5~7.0(占调查烟田总数的81.25%)。有病史的6个县(区)与无病史的6个县(区)在土壤pH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土壤pH 6.5是河南烟草青枯病发生的阈值。土壤pH与纬度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y=0.7375x–17.799,R2=0.386,P<0.01),由此推测土壤pH 6.5地理分界线大致在北纬33°,其以北烟区烟草青枯病发病机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PH 青枯病 烟草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研究及机理初探 被引量:37
9
作者 肖相政 刘可星 廖宗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68-2373,共6页
以有机废弃物堆置腐熟后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等功能菌制成两种生物有机肥FBOF1和FBOF2,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上述生物有机肥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同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后,番茄青枯病... 以有机废弃物堆置腐熟后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等功能菌制成两种生物有机肥FBOF1和FBOF2,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上述生物有机肥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同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后,番茄青枯病病情指数降低,防病效果达27.6%-69.0%,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同时植株中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提高。96 h时施用FBOF1和FBOF2处理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为5.78、4.98 U.g^-1min^-1,比对照高53.7%和32.4%;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96 h时分别为1.56、0.77 U.g^-1h^-1,比对照高205.9%和51.0%;对过氧化物酶活性而言,96 h时差异更为明显,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其活性分别为0.79、0.42 U.g^-1min^-1,而对照仅为0.14 U.g^-1min^-1。此外,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提高,从培养48 h的结果看,15、25、40 d的AWCD值都高于对照,其中FBOF2第40 d时的AWCD值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分别为1.010 7和0.505 3。从试验结果还可看出,生物有机肥影响根围土壤中青枯菌和主要微生物类群数量,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而青枯菌数量则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番茄青枯病 防治效果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轮作对土壤中烟草青枯菌数量及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37
10
作者 方树民 唐莉娜 +2 位作者 陈顺辉 顾钢 陈玉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7-382,共6页
为查明春烟换茬后青枯菌在土壤中的消长规律,采用接种耐药性青枯菌的盆土种植烟草,烟草枯死后种植不同轮作作物的方法,研究不同作物对土壤中青枯菌数量及其越冬状况的影响。设茄子、大豆、花生、甘薯、大蒜、玉米、晚稻和双季稻8个轮作... 为查明春烟换茬后青枯菌在土壤中的消长规律,采用接种耐药性青枯菌的盆土种植烟草,烟草枯死后种植不同轮作作物的方法,研究不同作物对土壤中青枯菌数量及其越冬状况的影响。设茄子、大豆、花生、甘薯、大蒜、玉米、晚稻和双季稻8个轮作物处理,后作生长期间定期取样,用含利福平的选择性培养基检测样品中的青枯菌数量。结果表明,栽后第4周起秋茄子和秋大豆根中皆测出青枯菌,秋茄子根达106 cfu·g-1;晚稻和秋花生根只第2周和第8周测出带菌。秋茄子、秋大豆、秋花生和晚甘薯生长期间土壤皆测出青枯菌,数量先降后升至104~106 cfu·g-1;晚稻和秋玉米土壤中青枯菌数量持续下降;大蒜处理先测出带菌后未测到。冬季对水稻残桩青枯菌数量监测显示,稻桩根和土壤中青枯菌数量先后出现峰值,分别达1.00×105 cfu·g-1和5.17×104 cfu·g-1;发现病菌能在稻根变黑腐烂时增殖。翌年春季从茄子、大豆、花生和甘薯茬口土壤中测出遗留青枯菌数量皆达104 cfu·g-1,玉米为103 cfu·g-1。烟草移栽后青枯病调查表明,不同处理发病迟早取决于茬口土壤中菌源数量,两者相关系数r为0.908 9。不同茬口土壤发病轻重有显著差异,茄子茬土发病最重,病情指数100,大豆和大蒜茬土发病略重于花生、甘薯和玉米茬土;晚稻茬土发病最轻,病情指数16.7,与茄子茬土相比发病期推迟20 d,病情指数下降83.3%;双季稻茬土未见发病,证明烟稻轮作对青枯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青枯病 青枯菌 作物轮作 茬口土壤 越冬 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枯菌拮抗菌2-Q-9的分子鉴定及抑菌相关基因的克隆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旭 陈武 +2 位作者 杨玉婷 黎定军 黄三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3-236,共4页
通过16SrDNA碱基序列的测定和同源性分析,鉴定青枯菌拮抗菌2-Q-9与桥石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choshinensis)亲缘关系最近,其16SrDNA序列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FJ613127.根据已测得的该拮抗菌外泌抗菌肽氨基酸序列中的一段设计简并引... 通过16SrDNA碱基序列的测定和同源性分析,鉴定青枯菌拮抗菌2-Q-9与桥石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choshinensis)亲缘关系最近,其16SrDNA序列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FJ613127.根据已测得的该拮抗菌外泌抗菌肽氨基酸序列中的一段设计简并引物,利用染色体步移法得到全长序列780bp,经测序和BLAST比对分析表明,该基因属于CodY家族,与已鉴定的转录因子抑制剂CodY(ZP_01171531)的同源性最高;表现在氨基酸水平的相似性为77%,其序列全长已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FJ613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青枯病 拮抗菌 分子鉴定 染色体步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肖肖 董元华 李建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68-1374,共7页
为了探索防治番茄青枯病的有效途径,通过盆栽试验,以不同比例混合配施4种土壤改良剂(矿物粉、酵母残渣、壳聚糖、海藻残余物),以便筛选出优化配方,并对其抑制作物发病的机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发病高峰期,施用土壤改良剂配方C(... 为了探索防治番茄青枯病的有效途径,通过盆栽试验,以不同比例混合配施4种土壤改良剂(矿物粉、酵母残渣、壳聚糖、海藻残余物),以便筛选出优化配方,并对其抑制作物发病的机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发病高峰期,施用土壤改良剂配方C(矿物粉∶酵母残渣=90%∶10%)及配方F(壳聚糖)显著地降低了番茄青枯病的发生,防效分别达到98.3%和66.3%,并且分别比对照推迟发病19d和10d;(2)配方C及配方F在提高植株长势上同样作用明显,与CK相比可以显著增加叶面积、茎粗、株高;(3)在一定土壤酸性范围内(pH5.0~6.5),病情指数与土壤pH值存在显著正相关,发病时间与pH值存在显著负相关;(4)配方C对微生物群落有较好的调控作用,不仅可以抑制病原菌的增长,而且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率及微生物物种丰富度,增强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达到防病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番茄青枯病 防治效果 土壤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对青枯病的抗性机制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涛 孙保娟 +6 位作者 李植良 黎振兴 罗少波 徐小万 衡周 宫超 游倩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9期40-50,共11页
茄子是世界上重要的蔬菜和经济作物,也是仅位于马铃薯、番茄、辣椒之后的第四大茄科作物;由茄科雷尔氏菌引起的茄子青枯病是当前茄子产业重要的毁灭性病害;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茄子抗青枯病种质资源收集鉴评、创新利用、遗传定位、分... 茄子是世界上重要的蔬菜和经济作物,也是仅位于马铃薯、番茄、辣椒之后的第四大茄科作物;由茄科雷尔氏菌引起的茄子青枯病是当前茄子产业重要的毁灭性病害;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茄子抗青枯病种质资源收集鉴评、创新利用、遗传定位、分子标记开发、功能基因挖掘、抗病育种应用等研究,茄子抗青枯病的分子机制研究是当今世界上植物抗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文章在茄子主要的青枯菌致病类型、抗青枯病的细胞生物学机制、种质资源筛选与遗传规律研究、QTL定位与分子标记开发,抗病基因分离鉴定及功能研究以及基于多组学分析茄子抗青枯病基因挖掘的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概述,系统阐述了当前茄子青枯病研究的现状。随着茄子基因组、重测序、转录组等多组学数据的完善,以及新兴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以栽培种茄子为抗源的种质资源创新和基因挖掘、基因编辑以及分子育种的研究和应用等发展方向,以期为进一步揭示茄子抗青枯病的分子机制研究和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解决抗青枯病难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青枯病 抗病机制 抗性种质资源 抗病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青枯病植物疫苗胶悬菌剂的制备及其对病害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8
14
作者 郑雪芳 朱育菁 +1 位作者 刘波 葛慈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研究了植物疫苗胶悬剂的制备工艺,确定胶悬剂制备的适宜参数为:琼脂终浓度为2.0‰、氯化钠终浓度为2.0%和pH为7.0。在此条件下,胶悬效果最好,质地均匀,无上下分层。试验了植物疫苗胶悬剂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该胶悬剂能较... 研究了植物疫苗胶悬剂的制备工艺,确定胶悬剂制备的适宜参数为:琼脂终浓度为2.0‰、氯化钠终浓度为2.0%和pH为7.0。在此条件下,胶悬效果最好,质地均匀,无上下分层。试验了植物疫苗胶悬剂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该胶悬剂能较好地抑制番茄青枯病的发生,其防效(77.45%)与化学农药72%农用硫酸链霉素SP(77.23%)相当,配合生防菌剂20亿活芽孢/g蜡质芽孢杆菌WP施用,效果更佳,防效达81.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青枯病 青枯雷尔氏菌 植物疫苗 胶悬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调控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艳红 徐智 汤利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6-442,共7页
青枯病和黑胫病是烟草生产上的重要土传病害,严重影响了烟草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利用生物有机肥控制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成了研究的重点。本文从施用生物有机肥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促进烟株生长、使土壤微生物区系发生变... 青枯病和黑胫病是烟草生产上的重要土传病害,严重影响了烟草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利用生物有机肥控制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成了研究的重点。本文从施用生物有机肥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促进烟株生长、使土壤微生物区系发生变化,诱导作物产生抗病性等方面综述了降低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的发病率,有效控制作物土传病害发生的原因。但缺乏文献有效地解释生物有机肥控病的核心机制,提出生物有机肥对这两种病害的控病机理应进一步结合分子生物学和土壤生物化学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烟草 青枯病 黑胫病 控病效果 控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菌发酵的生物有机肥对茄子生长和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乔焕英 丁传雨 +1 位作者 沈其荣 陈巍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1-466,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拮抗菌发酵的生物有机肥(BIO-36和BIO-23)对茄子植株的生长以及青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苗期茄子植株生长30天时,施用BIO-36和BIO-23的处理鲜重显著增加,尤其BIO-36处理的茄子根系的总长、总表面积和总...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拮抗菌发酵的生物有机肥(BIO-36和BIO-23)对茄子植株的生长以及青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苗期茄子植株生长30天时,施用BIO-36和BIO-23的处理鲜重显著增加,尤其BIO-36处理的茄子根系的总长、总表面积和总体积提高8.58倍、2.74倍和16.57倍;②茄子苗移栽35天时,施用BIO-36和BIO-23的处理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都有显著提高,青枯病的发病率低,分别为4.1%和8.3%;③施用BIO-36和BIO-23的处理的茄子根际的真菌数量比对照CK增加了4.1-4.6倍和3.89-4.64倍,放线菌数量增加了3.38-3.78倍和3.08-3.47倍,根际茄科劳尔氏菌的数量分别为1.5×10^5cfu/g、2.1×10^5cfu/g,都控制在106cfu/g数量级以下,而对照处理数量级达到了1.23×106cfu/g。施用拮抗菌发酵的生物有机肥能显著促进茄子植株的生长,有效地降低茄子青枯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茄子 青枯病 生物防治 拮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钾调控烟草根系酚酸的释放及其防控青枯病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娜 高翔 +1 位作者 涂攀峰 邓兰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3期118-120,135,共4页
[目的]对施钾调控烟草根系酚酸的释放及其防控青枯病进行研究。[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施用不同量的钾肥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同时测定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种类和含量,及其对烟草青枯病病原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抑制作用。[结... [目的]对施钾调控烟草根系酚酸的释放及其防控青枯病进行研究。[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施用不同量的钾肥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同时测定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种类和含量,及其对烟草青枯病病原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抑制作用。[结果]当田间施用150 kg/hm2的钾肥时,烟草青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低,根际土壤中青枯病病原菌的数量最少,为5.6 log CFU/g,而无钾肥处理的发病程度最高。同时,测定烟草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发现,150 kg/hm2处理的肉桂酸、水杨酸和苯丙酸释放量最高。外源添加酚酸对青枯病病原菌的生长结果表明,低浓度促进了菌丝生长,当浓度达600 mg/L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在田间中施钾肥显著提高了烟草的生物量、钾浓度和总酚含量。[结论]施用150 kg/hm2钾肥时,能在农业上有效地防控烟草青枯病,其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能显著抑制致病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青枯病 钾肥 发病率 酚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青枯病菌有效药剂的筛选 被引量:9
18
作者 毕涛 王晓强 +5 位作者 李向东 杨永花 魏代福 宗浩 苏建东 杨举田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85-88,共4页
采用纸碟片法测定了13种药剂对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3%四霉素水剂、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80%福美双水分散粒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腈菌唑可湿性粉剂6种... 采用纸碟片法测定了13种药剂对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3%四霉素水剂、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80%福美双水分散粒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腈菌唑可湿性粉剂6种药剂能有效抑制烟草青枯病菌的生长,其中3%四霉素水剂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19.10 mm;6种药剂抑菌圈直径随浓度增加而增大;复配药剂中,3%四霉素水剂+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四霉素水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3%四霉素水剂+80%福美双水分散粒剂按1∶1混合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9.20、18.33、17.73 mm,均优于单一药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青枯病菌 药剂筛选 纸碟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主要植物细菌病害种类及其分布 被引量:1
19
作者 承河元 倪守延 +1 位作者 李瑶 凌传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5年第2期148-150,共3页
通过对我省35个县市41种农林作物的调查、鉴定,发现有29种细菌病害。其中,严重影响生产的有稻白叶枯病、青枯病、软腐病。根癌病、猕猴桃溃疡病等,属于检疫性病害有番茄溃疡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柑桔溃疡病、甘薯瘟病、日本... 通过对我省35个县市41种农林作物的调查、鉴定,发现有29种细菌病害。其中,严重影响生产的有稻白叶枯病、青枯病、软腐病。根癌病、猕猴桃溃疡病等,属于检疫性病害有番茄溃疡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柑桔溃疡病、甘薯瘟病、日本樱花根癌病,其中除柑桔溃疡病外,均属首次发生。同时,猕猴桃溃疡病也是首次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疫性病害 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 溃疡病 根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有益菌剂对烟草抗青枯病及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晓姣 麻子君 +2 位作者 薛乐 刘永琴 丁伟 《植物医生》 2021年第4期23-30,共8页
土传青枯病是世界性防治难题,可以给烟草生产造成毁灭性损失.目前,田间防控烟草青枯病尚无有效的化学药剂,利用有益菌剂进行生物防治被视为一种可持续的防控措施.在本研究中,通过在大田中增施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多粘... 土传青枯病是世界性防治难题,可以给烟草生产造成毁灭性损失.目前,田间防控烟草青枯病尚无有效的化学药剂,利用有益菌剂进行生物防治被视为一种可持续的防控措施.在本研究中,通过在大田中增施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PP)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PF)等有益菌剂,系统分析其对烟草生长、抗青枯病和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田间增施这3种菌剂均能提高烟草对青枯病的抗性,抗病效果表现为:PF>BS>PP;仅荧光假单胞菌剂能提高烟草团棵期的生长.对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Biolog ECO测定,表明荧光假单胞菌剂处理对烟草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均一性和碳源代谢能力有显著提升.对青枯菌具有诱集作用的4-羟基苯甲酸是荧光假单胞菌剂处理和枯草芽孢杆菌剂处理共同大量利用的碳源.本研究结果可为大田应用有益菌剂防治烟草青枯病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益菌剂 荧光假单胞菌 烟草青枯病 根际微生物 碳源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