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的转换 被引量:140
1
作者 余胜泉 程罡 董京峰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09年第3期3-15,共13页
当代学习理论正在发生有意义的变化,学习越来越多的被认为是建构认知、分布式认知和情境认知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越来越关注知识协同建构的社会本质,知识协同建构受共同体的影响。Web2.0技术在e-Learning中的应用更加关注学习... 当代学习理论正在发生有意义的变化,学习越来越多的被认为是建构认知、分布式认知和情境认知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越来越关注知识协同建构的社会本质,知识协同建构受共同体的影响。Web2.0技术在e-Learning中的应用更加关注学习过程的参与性,强调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学习活动来促进知识内容的内化,通过学习活动的序列化,来支持多种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而普适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学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按需适应成为可能。在学习理论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双重推动下,网络教学正实现从接受认知范式到建构认知范式再到分布式情境认知范式的转换,这反映了e-Learning从技术向教育回归的基本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arning 接受认知范式 建构认知范式 分布式情境认知范式 泛在学习 教学范式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earning环境学习测量研究进展与趋势——基于眼动应用视角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琪 杨玲玉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8-73,共6页
"日益关注学习测量"已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趋势,e-Learning环境学习测量的研究正日益突显多维整体、真实境脉、实时连续的特征。该文通过眼动应用视角透析e-Learning环境学习测量研究的进展与趋势。基于信息加工论、"直... "日益关注学习测量"已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趋势,e-Learning环境学习测量的研究正日益突显多维整体、真实境脉、实时连续的特征。该文通过眼动应用视角透析e-Learning环境学习测量研究的进展与趋势。基于信息加工论、"直接假说"和"眼脑假说",阐释眼动在信息提取、加工、整合以及意义建构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围绕多媒体界面有效性、多媒体学习效果、数字阅读、信息加工过程和学习分析五个方面,对研究内容、研究结果和发展趋势进行梳理与分析。研究认为眼动技术有助于获取具备"大数量、全样本、实时性、微观指向"特性的学习数据,可以深入评估多媒体学习效果和阅读过程,量化注意力、认知过程和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为拓展教育技术的研究手段和应用领域提供了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arning 数据驱动教学 学习测量 眼动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驱动下的生物医学研究模式变革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建会 杨宁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共6页
当前正处在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的黄金时代,处理多源生物数据的新算法和发现、理解生理病理知识的新工具不断推陈出新,引领生物医学向着网络化、个性化和预防化的趋势发展。“数据驱动+人工智能赋能”现已成为加快生物医学研究进程的... 当前正处在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的黄金时代,处理多源生物数据的新算法和发现、理解生理病理知识的新工具不断推陈出新,引领生物医学向着网络化、个性化和预防化的趋势发展。“数据驱动+人工智能赋能”现已成为加快生物医学研究进程的关键策略,并且正在重塑该领域的认识方式和知识生产结构,通过新研究模式的跨学科属性和平台化组织方式,推进全球范围的开放合作和科研人员自身的技能革新。然而,数据既扩展了认知边界,又制造了新的认知屏障。生物医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审慎对待关涉医药安全和人机价值对齐的技术与伦理挑战,规避不良的医疗后果和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生物医学 研究模式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图像双支联合映射的轻量级去雾网络
4
作者 蓝章礼 唐若瀚 +2 位作者 范亮 徐元通 张洪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1-179,共9页
针对部分场景需要对图像快速去雾的需求,提出一种联合全局和局部关系的单图像双支联合映射范式及相应的轻量级去雾网络,以提升去雾速度并改善图像质量。采用密集残差块结构(Residual double block,RDB)在多尺度的特征图之间进行跳跃连... 针对部分场景需要对图像快速去雾的需求,提出一种联合全局和局部关系的单图像双支联合映射范式及相应的轻量级去雾网络,以提升去雾速度并改善图像质量。采用密集残差块结构(Residual double block,RDB)在多尺度的特征图之间进行跳跃连接融合特征,设计动态选择范围的大核选择注意力机制(Large select keys,LSK)获取其中有用的空间先验知识,并与各分支尾部的高级语义信息拼接获得高分辨率特征图。同时,将网络中普通卷积替换为深度可分离卷积(Depthwise separable convolution,Dep)以减少模型计算开销。训练得到有雾和无雾图像之间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映射后,联合两部分映射信息进行无雾图像重构。所提出的方法在公开的室内和室外基准数据集上结构相似度分别为0.913和0.917,参数量约为1.7 M,在吞吐量为502 images/sec的服务器中图像推理速度约为2 ms,对比相近去雾效果的模型,本方法提升了更好轻量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支去雾范式 单图像去雾 自监督对比学习 轻量级 大核选择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4LS:智能时代学习科学研究新范式
5
作者 孙建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4-162,共9页
研究范式的演进推动了科学革命,人工智能迅猛发展为学习科学的智能化转型带来了契机,推动了学习科学智能这一新范式的诞生。作为学习科学智能的核心技术,人工智能在充分利用学习过程大数据、获取人类学习规律新认识、开辟理论与实践结... 研究范式的演进推动了科学革命,人工智能迅猛发展为学习科学的智能化转型带来了契机,推动了学习科学智能这一新范式的诞生。作为学习科学智能的核心技术,人工智能在充分利用学习过程大数据、获取人类学习规律新认识、开辟理论与实践结合新天地中表现出巨大潜力。学习科学智能的本质是在教育大模型基座基础上,结合大数据感知与融合、深度学习算法创新、多智能体仿真技术与循证教学辅助系统,构建人机协同的学习科学研究共同体。随着人工智能和相关技术的迭代升级,学习科学智能将从研究工具、研究助手和研究同伴的三重境界中逐步进化。然而,在推进学习科学智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必须合理应对数据、规律、应用等多维度挑战,助力学习科学智能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科学 研究范式 人机协同 学习科学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身认知视域下高校智能教学场域建设策略研究
6
作者 赵彦美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51-55,共5页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等前沿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教学的知识边界不断延伸,教育教学范式发生重大变化,教学手段和载体交叉融合,数智场景正成为高校教学创新的重要环境。具身认知视域下,高校智能教学场域在教学范式上,集中模式让位于全...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等前沿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教学的知识边界不断延伸,教育教学范式发生重大变化,教学手段和载体交叉融合,数智场景正成为高校教学创新的重要环境。具身认知视域下,高校智能教学场域在教学范式上,集中模式让位于全场域教学;在智能学习中,离身认知趋向体验认知;知识迁移中,自媒体叙事趋于融合多元。以具身认知理论引领高校智能教学场域建设,应遵循让教学行为更加真实有效、让知识学习更加可感可知的双重原则。高校智能教学场域建设的现实路径是重塑智能教学场域的学科边界,重构智能教学场域的个体画像,重建智能教学场域的协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智能教学场域 教学范式 智能学习 知识迁移 学科边界 个体画像 协同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引导的深度学习研究综述:进展、挑战和展望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冲 朱啸宇 +2 位作者 王芳 许雅倩 张伟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94,共18页
尽管深度学习在处理非线性高维问题时表现出强大的能力,但在复杂科学与工程问题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高昂的计算成本、大量的数据需求、难以解释的黑盒特性,缺乏对物理规律的建模能力等。为此,近年来涌现了一种新的框架——物理引导深度... 尽管深度学习在处理非线性高维问题时表现出强大的能力,但在复杂科学与工程问题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高昂的计算成本、大量的数据需求、难以解释的黑盒特性,缺乏对物理规律的建模能力等。为此,近年来涌现了一种新的框架——物理引导深度学习,通过将领域内的物理知识融入深度学习模型的构建和训练过程中,旨在增强模型的性能、可解释性及其物理一致性。对国内外关于物理引导深度学习的相关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分析。介绍了物理引导深度学习框架的主要动机与理论基础。对物理信息组合与物理信息融合两种模式进行了详细讨论,总结了各方法的特点、局限性与应用场景。分析了物理引导深度学习在多个领域应用中的表现,并从计算复杂性与优化收敛问题、控制方程偏离问题、观测数据依赖问题与知识融合困难问题四个方面探讨了该框架目前面临的挑战,并基于此展望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研究者提供借鉴思路及多维度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范式 物理引导 深度学习 模型融合 控制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社区学院“学习范式”转型的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解修滢 王骥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24,共6页
“学习范式”强调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中心地位,目的在于实现从教向学的转变。在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向“学习范式”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借鉴美国社区学院如帕洛玛学院、瓦伦西亚学院、杰克逊学院向“学习... “学习范式”强调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中心地位,目的在于实现从教向学的转变。在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向“学习范式”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借鉴美国社区学院如帕洛玛学院、瓦伦西亚学院、杰克逊学院向“学习范式”的转型经验,新建本科院校应在坚持特色发展的办学定位下,积极推进“学习范式”的转型,关注学生学习,强化学生学习参与,重视学生体验,营造自由活跃的学习氛围,同时,重视教师发展,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共同推进学院的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社区学院 学习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时代分布式动态学情测评范式转型与路径建构 被引量:3
9
作者 陈隆升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8,共9页
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核心的分布式动态学情测评有三大经典范式,即经验驱动的学情分析、数据驱动的学习分析和主体感知的学习投入分析。在数智化背景下,传统经验驱动的学情分析范式面临现实困境和新机遇,三大经典范式呈现融合发展趋势... 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核心的分布式动态学情测评有三大经典范式,即经验驱动的学情分析、数据驱动的学习分析和主体感知的学习投入分析。在数智化背景下,传统经验驱动的学情分析范式面临现实困境和新机遇,三大经典范式呈现融合发展趋势,推动分布式动态学情测评范式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本研究基于范式融合,立足现实课堂需求,以课堂教学流程为基本框架,建构了分布式动态学情测评模型,为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活动和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智能化学情测评路径。初步应用结果表明,测评模型能较好地弥补传统学情分析的不足、助力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投入,但与线下与线上学习环境和整合多源异构数据、提升情感学情分析的智能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动态学情 测评范式 学情分析 学习分析 学习投入 测评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强化学习实践教学平台
10
作者 董帅 梁晓滢 李悦乔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1-166,共6页
强化学习是一种通过智能体与环境交互来学习策略的机器学习方法,在自动驾驶、机器人控制、游戏智能NPC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针对这些强化学习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算法理解难度大、硬件需求高、训练时间长等问题,该文开发了一... 强化学习是一种通过智能体与环境交互来学习策略的机器学习方法,在自动驾驶、机器人控制、游戏智能NPC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针对这些强化学习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算法理解难度大、硬件需求高、训练时间长等问题,该文开发了一个分布式强化学习实践教学平台,分别在教师机和学生机上进行策略模型更新和策略采样。该平台具有三个方面的优点:首先,基于Lanstar教学软件和FTP协议建立主从式数据交换机制,对电脑硬件和网络要求低,能够部署在现有的编程教学实验室;其次,训练框架基于Gym库和PyTorch进行二次开发,统一state和action接口,整合训练数据采样接口,可以兼容DQN、PPO等多种强化学习算法;最后,可以兼容强化学习和逆强化学习两种学习范式。在三个典型任务上的对比实验表明,该平台能够有效降低任务训练时间,能够在算力资源不足情况下支撑强化学习的实践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训练 强化学习范式 编程实践 分布式平台 多级模型发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业质量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内涵解析、应然取向与实践框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超 董翠香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0-189,共10页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是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落到实处的关键举措和重要保障。《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改革提供了依据。在系统分析基于学业质量的体育与健...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是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落到实处的关键举措和重要保障。《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改革提供了依据。在系统分析基于学业质量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内涵和应然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以评价三角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了认知、观察、解读、运用“四位一体”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实践框架,其中学业质量标准是认知框架设计的依据,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是学习评价的具体内容,而基于证据推理的过程模型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基本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学业质量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 评价框架 评价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研究:范式、旨趣与论述 被引量:10
12
作者 尹弘飚 秦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77,共17页
教师专业学习社群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学习研究领域的一个主要议题。历经三十余年的演进,建立和发展教师专业学习社群以促进教师学习、提升学校效能已成为各主要国家教育政策与学校改革的共识。与之相应,研究者对不同情境中的教师... 教师专业学习社群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学习研究领域的一个主要议题。历经三十余年的演进,建立和发展教师专业学习社群以促进教师学习、提升学校效能已成为各主要国家教育政策与学校改革的共识。与之相应,研究者对不同情境中的教师专业学习社群也已开展了广泛且深入的探究,然而已有研究都未能系统检视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研究与实践所持的价值立场、求知兴趣与研究意图。借鉴哈贝马斯所界定的认知旨趣,我们归纳了已有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研究所遵循的三种研究范式(技术性、实践性与批判性研究范式)及其衍生的六种研究论述(重构论述、效能论述、社群论述、文化论述、批判论述与转变论述),总结了不同研究范式下研究者对教师专业学习社群所持的基本主张、研究重点与发展概况。基于本文所做的范式性分析,我们讨论了研究者应该如何看待三种研究范式之间的关系,并展望了不同范式中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研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学习社群 研究范式 认知旨趣 研究论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科学的学习观与方法论:范式与实践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婧婧 牛晓杰 黄一橙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3,共11页
关于“人是如何学习的”这个问题,学术界经历了从关注认知和脑的“学习的科学”到关注情境的“学习科学”的变迁。这种变迁背后的逻辑与研究者所秉承的学习观、研究范式及相关实践息息相关。行为主义与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实证... 关于“人是如何学习的”这个问题,学术界经历了从关注认知和脑的“学习的科学”到关注情境的“学习科学”的变迁。这种变迁背后的逻辑与研究者所秉承的学习观、研究范式及相关实践息息相关。行为主义与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实证主义范式与实验方法的蓬勃发展;第二代认知科学强调真实情境,建构观和解释主义范式受到重视;20世纪90年代起,旨在解决真实问题的实用主义范式与设计研究成为学习科学重要的研究方法。当下,大数据推动下学习分析领域的发展催生了指向复杂性的“新经验主义”范式。以复杂系统建模为主的数据密集型研究旨在打开学习发生的“黑箱”,深入探索学习的交互关系和演化机制。文章系统回顾与比较了学习科学领域四大发展阶段中的学习观、研究范式与相关实践,旨在推动学习科学理论与实践融合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科学 学习理论 研究方法 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tGPT催生情境-网络整合学习新范式:来自新唯物主义的阐释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意博 阮婷婷 +1 位作者 蒋慧芳 黄甫全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1,共10页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了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并“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战略部署,倡导将生成式对话预训练模型(ChatGPT)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研究从“生成式预训练语言模型”“人类反馈强化学习”和“思...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了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并“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战略部署,倡导将生成式对话预训练模型(ChatGPT)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研究从“生成式预训练语言模型”“人类反馈强化学习”和“思维链”三大ChatGPT核心技术视角,解蔽了ChatGPT的生成性、介导性和关系性特征。研究应用新唯物主义视角下的整体主义学习观、学习智能代理主体实在论以及衍射转换三维融通关系框架,阐明了学习观念、学习理论和学习方式三个层面催生的情境-网络整合式学习范式的作用原理。进而彰显出ChatGPT催生的情境-网络整合式学习新范式的三大转化路径:藉由生成式预训练技术创作整体主义学习观念,发挥人类反馈强化学习技术催生智能代理主体实在学习理论,依凭思维链技术萌芽衍射转换学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学习范式 情境-网络整合学习范式 新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负例多粒度区分模型的视频动作识别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良振 杨阳 +1 位作者 夏莹杰 邝砾 《通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43,共16页
为提升模型对视频动作的细粒度区分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对比学习的增强负例区分范式。通过为每个视频生成增强负例集合,以补充最难区分的视频-文本负例对。为了进一步区分正负例,基于该范式提出一种用于视频动作识别的多粒度区分模型。在... 为提升模型对视频动作的细粒度区分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对比学习的增强负例区分范式。通过为每个视频生成增强负例集合,以补充最难区分的视频-文本负例对。为了进一步区分正负例,基于该范式提出一种用于视频动作识别的多粒度区分模型。在该模型中,视频表征器通过引入文本正例特征引导视频特征提取,而正负语义区分器利用自注意力机制构建正负语义之间的自相关关系。该模型既能够实现模态间视频与增强负例集的粗粒度区分,还可以实现文本模态内正例与增强负例集的细粒度区分。实验结果表明,增强负例集能显著提升模型在细粒度类别标签上的识别能力,多粒度区分模型在Kinetics-400、HMDB51和UCF101数据集上的性能均优于当前较具代表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学习 增强负例 范式 视频动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认知图学习算法及应用综述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晓倩 张英俊 +3 位作者 秦家虎 李卓凡 梁伟玲 李宗溪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0-474,共25页
模糊认知图(Fuzzy cognitive map, FCM)是建立在认知图和模糊集理论上的一类代表性的软计算理论,兼具神经网络和模糊决策两者的优势,已成功地应用于复杂系统建模和时间序列分析等众多领域.学习权重矩阵是基于模糊认知图建模的首要任务,... 模糊认知图(Fuzzy cognitive map, FCM)是建立在认知图和模糊集理论上的一类代表性的软计算理论,兼具神经网络和模糊决策两者的优势,已成功地应用于复杂系统建模和时间序列分析等众多领域.学习权重矩阵是基于模糊认知图建模的首要任务,是模糊认知图研究领域的焦点.针对这一核心问题,首先,全面综述模糊认知图的基本理论框架,系统地总结近年来模糊认知图的拓展模型.其次,归纳、总结和分析模糊认知图学习算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学习算法进行重新定义和划分,深度阐述各类学习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优缺点.然后,对比分析各类学习算法在不同科学领域的应用特点以及现有的模糊认知图建模软件工具.最后,讨论学习算法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认知图 学习范式 因果推理 软计算 复杂系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智能学习型决策:“大数据+AI”赋能的决策范式演化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易 王成良 邱国栋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50,共16页
在大数据和AI赋能的情景下,决策范式正在被重新定义,经历了从“经验、模型、计算”到“数智决策”的演化过程,其中“数智化能力、学习能力和对知识整合利用能力”是决策范式演进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系统的观点,通过对4种典型决策范式... 在大数据和AI赋能的情景下,决策范式正在被重新定义,经历了从“经验、模型、计算”到“数智决策”的演化过程,其中“数智化能力、学习能力和对知识整合利用能力”是决策范式演进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系统的观点,通过对4种典型决策范式进行综合集成,构建基于“组织智能(OI)—人类智能(HI)—人工智能(AI)”三位一体的群体智能学习型决策模型,阐释新模型给决策范式带来的改变以及在应急管理战略决策和电商平台业务决策中的典型应用。研究结论:(1)提出了数智情境下“学习型决策”理念,注重群智决策中的学习系统,通过学习系统克服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2)构建了以“数据—学习—智慧”为核心的群体智能学习型决策框架,给从“数据”中如何获取“智慧”的经典问题提供了研究路径;(3)新范式促进了“决策组织、决策模式、决策流程、决策可解释性”等全方位转变,为构建群体智能学习型决策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研究结论在数字经济时代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赋能 综合集成 群体智能学习型决策 决策范式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学习范式革新,加快新质人才培养——从预先学习向按需学习转变 被引量:21
18
作者 王竹立 石晓芬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2,共8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新质人才。为了探讨如何培养新质人才、如何早出人才、快出人才这一重大问题,文章首先对预先学习范式与按需学习范式进行了概念辨析和特征分析,认为预先学习存在跟不上知识更新速度、难以适应职业的变化、忽视个体差...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新质人才。为了探讨如何培养新质人才、如何早出人才、快出人才这一重大问题,文章首先对预先学习范式与按需学习范式进行了概念辨析和特征分析,认为预先学习存在跟不上知识更新速度、难以适应职业的变化、忽视个体差异、学习效率低与资源浪费等缺点。按需学习则具有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内容灵活多样、学习路径个性化、学习资源利用率高、以实践与应用为导向等优点。当下日新月异的数智技术为按需学习提供了可行性。文章通过对预先学习与按需学习的分析与比较,提出了教育应从预先学习为主向按需学习为主转型的主张与策略,同时列举了按需学习的主要类型,剖析了按需学习的典型案例,阐述了按需学习对发展新质教育、加快新质人才培养的有利之处,并指出了按需学习有可能遇到的挑战、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人才 新质教育 预先学习 按需学习 学习范式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范式变革赋能未来教育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史秋衡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41-47,共7页
把握数字化时代教育变与不变的辩证法,以数智技术与教育智慧的深度融合,破解传统教育模式核心问题,驱动未来教育范式加速创新,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和高质量发展,是未来教育的基本内涵。向以学习者成长为中心的学习范式转型,是国际教育发展... 把握数字化时代教育变与不变的辩证法,以数智技术与教育智慧的深度融合,破解传统教育模式核心问题,驱动未来教育范式加速创新,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和高质量发展,是未来教育的基本内涵。向以学习者成长为中心的学习范式转型,是国际教育发展的潮流,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实践。学习范式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旨在通过深刻反思与全面改进学习基础机制、学习环境设计、学习分析技术,演绎未来教育范式革新的必然趋势,培育学习者适应未来社会的心智模式与复合能力结构。以学习范式变革开拓未来教育新样态,需要秉持整体推进、多元协同的原则,以数智技术赋能、知识综合创新、人才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创新破界开放的新质人才培养范式,打造综合智慧的未来学习生态范式,探索学习范式视角下的国家教育话语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范式 未来教育 高质量发展 教育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提质之谜:从全面创新改革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鲲 潘均柏 +1 位作者 李佳杰 李北伟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69,共14页
本文基于国内循环质量和国际循环质量两个维度评价了新发展格局质量,并从繁衍、变异、适应、流动、锁定破解5个维度评价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指数,形成2010~2022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双重差分和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对“... 本文基于国内循环质量和国际循环质量两个维度评价了新发展格局质量,并从繁衍、变异、适应、流动、锁定破解5个维度评价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指数,形成2010~2022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双重差分和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新发展格局质量”研究系统进行准自然实验,得到结论如下:(1)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向更高阶段演化均能够显著促进新发展格局质量;(2)在其他地区进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能够对本地区新发展格局质量具有促进效应,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向更高阶段演化对新发展格局质量的空间传导效应显著为负;(3)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能够通过正向促进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对区域国内循环质量和国际循环质量产生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 新发展格局质量 空间双重差分模型 重机器学习模型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