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lensor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后患者的上呼吸道变化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桂荣 李济强 +1 位作者 刘继辉 娜荷芽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636-640,共5页
目的通过三维CT观察Silensor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上呼吸道结构的变化,探讨Silensor口腔矫治器治疗OSAS的效果。方法选择经多导夜间睡眠仪(PSG)监测确诊且符合Silensor口腔矫治器治疗的OSAS患者30例,分别... 目的通过三维CT观察Silensor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上呼吸道结构的变化,探讨Silensor口腔矫治器治疗OSAS的效果。方法选择经多导夜间睡眠仪(PSG)监测确诊且符合Silensor口腔矫治器治疗的OSAS患者30例,分别在戴用Silensor口腔矫治器前和治疗4周后对患者上呼吸道行三维CT扫描,对比治疗前后上呼吸道结构和PSG监测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戴用Silensor口腔矫治器治疗后,OSAS患者上呼吸道(除鼻咽部)的矢状径、冠状径、横截面积和体积均有所增大;呼吸紊乱指数降低,最低血氧饱和度提高,平均呼吸暂停时间减少,鼾声指数降低。结论 Silensor口腔矫治器对治疗轻、中度OSAS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缓解OSAS患者上呼吸道的咽腔狭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ensor口腔矫治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三维CT 上呼吸道 多导夜间睡眠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口腔正畸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生物力学特点——开发新一代生物力学隐形矫治体系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志河 朱冠印 +3 位作者 文雅娜 刘俊圻 王艺淦 王一凡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0-110,共1页
目的我国需要进行牙齿矫正(正畸)的人群约为70%,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正畸治疗的需求量逐年攀升。近年,正畸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备受关注,相比传统矫治器,该矫治器具有美观、舒适、易于清洁的优势。然而,目前隐形矫治器的生物力学特点仍不清... 目的我国需要进行牙齿矫正(正畸)的人群约为70%,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正畸治疗的需求量逐年攀升。近年,正畸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备受关注,相比传统矫治器,该矫治器具有美观、舒适、易于清洁的优势。然而,目前隐形矫治器的生物力学特点仍不清晰,因此在处理大范围牙移动的复杂病例时,效率低难度大。为解决该问题,本课题组近年解析了隐形矫治器在处理大范围牙移动中的生物力学特点,并尝试构建了新一代的生物力学隐形矫治体系。方法通过锥形束CT收集正畸患者的颅颌面骨组织数据,并通过口腔扫描仪获取正畸患者牙列形态数据,构建双颌隐形矫治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隐形矫治器处理大范围牙移动中的生物力学特点,进一步设计力学附件及矫治器结构补偿传统矫治器的控制力不足。结果现有隐形矫治器在牙齿矫正过程中存在:应力施加不均匀、与牙列固位不稳定、转矩力控制不佳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在牙体表面设计特定的力学附件,同时设计矫治器力学补偿结构,能够实现更优的牙移动模式。结论现有牙科隐形矫治器以“矫治器形态”矫正“牙列形态”的理念难以实现良好的矫治效果。发展以矫治器材料力学及结构力学为基础的生物力学隐形矫治器,有望形成新一代高效高价值矫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特点 隐形矫治器 牙移动 锥形束CT 牙齿矫正 矫治效果 复杂病例 口腔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系带成形术联合Twin-block矫治器治疗生长发育期下颌后缩患者的效果
3
作者 陈宏吉 宋娟 邓末宏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52-1360,共9页
目的 探讨舌系带成形术联合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下颌后缩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就诊的42例骨性Ⅱ类错[牙合]并伴有下颌后缩及舌系带过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Twin-bl... 目的 探讨舌系带成形术联合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下颌后缩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就诊的42例骨性Ⅱ类错[牙合]并伴有下颌后缩及舌系带过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Twin-block矫治器治疗,观察组给予舌系带成形术联合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比较两组矫治时间及治疗前后进行简化Hazelbaker舌系带功能评估工具(HATLFF)评分以及舌系带长度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口腔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采用三维重建和头影测量分析舌与舌骨、上气道、上下颌骨和颞下颌关节的相关指标。结果 对照组矫治时间[(10.14±1.06)个月]显著长于观察组矫治时间[(8.00±1.4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简化HATLFF评分、舌系带长度以及舌与舌骨、上气道、上下颌骨和颞下颌关节的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简化HATLFF评分和舌系带长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对照组和观察组IP-CP、IP-RP、ANB、U1-SN、U1-NA角、U1-NA距、FCA和关节结节倾斜角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T-S、H-NP、H-CVP、H-Or、H-PP、H-MP、H-FH、H-PNS、上气道总体积、腭咽体积、舌咽体积、CL-CR、ML-MR、SNB、GoGn-SN、Go-Gn、Co-Gn、Co-Go、Ar-Go、L1-NB角、L1-NB距、L1-MP角、L1-MP距、SL、SE、Z、UI-PP、L6-MP、关节窝宽度、髁突顶部矢状面面积、髁状突高度、髁突顶部冠状面面积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治疗后,观察组ANB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值(P <0.05),简化HATLFF评分、舌系带长度、T-S、H-Or、H-PP、H-FH、上气道总体积、腭咽体积、舌咽体积、CL-CR、ML-MR、Go-Gn、Ar-Go、L1-NB角、L1-NB距、SL、SE和L6-MP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值(P <0.05)。结论 舌系带成形术联合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下颌后缩患者的矫治时间以及治疗效果优于单一Twin-block矫治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后缩 骨性Ⅱ类错[牙合] 舌系带过短 TWIN-BLOCK矫治器 舌系带成形术 生长发育期 口腔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颞下颌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疗程戴用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2
4
作者 弓煦 赵颖 +1 位作者 李巍然 高雪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戴用不同疗程的口腔矫治器后,治疗效果的持续情况。方法:55例经多导睡眠监测诊断为OSAHS的患者,使用下颌前移型口腔矫治器治疗,下颌前...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戴用不同疗程的口腔矫治器后,治疗效果的持续情况。方法:55例经多导睡眠监测诊断为OSAHS的患者,使用下颌前移型口腔矫治器治疗,下颌前伸量为患者下颌最大前伸量的60%~70%,下颌张口量为前牙切端间距4~5mm,患者每周戴用5~7 d,每天戴用6~8 h。对疗效进行回顾,根据戴用时间长短,分为4个时间组(1年以下组、1~2年组、2~6年组和6~9年组)进行比较,观察睡眠呼吸暂停及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 O_2)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AHI(次/h)在1年以下组[24.50(14.65,54.05)vs.7.40(2.12,10.00),P<0.001]、1~2年组[19.50(12.15,39.23)vs.1.80(0.70,6.58),P=0.001]、2~6年组[25.00(11.41,42.60)vs.4.50(1.35,7.90),P=0.001]和6~9年组[26.2(16.95,47.45)vs.4.00(1.90,26.70),P=0.043]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在6年以下的3个组均有降低,1年以下组由57.00(37.70,61.50)s降至25.00(15.90,33.50)s(P<0.001),1~2年组由41.00(25.50,62.26)s降至13.10(0.00,22.10)s(P=0.001),2~6年组由42.50(30.35,58.15)s降至15.60(0.00,28.10)s(P=0.003);最低血氧饱和度LSa O_2在1年以下组及2~6年组有所升高,1年以下组由初始的74.18%±7.96%升至84.06%±7.67%(P=0.001),2~6年组由76.71%±10.98%升至84.06%±4.64%(P=0.006),而在1~2年组及6~9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组间比较中,Kruskal-Wallis检验示4组患者经矫治器治疗后,各项睡眠呼吸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矫治器是一种长期治疗OSAHS的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是医生应加强对患者的疗效追踪,督促患者复诊检查,以确保疗效的持续性,并及时根据需要更换矫治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口腔矫治器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后口腔功能间隙变化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赵志河 吕丹 +2 位作者 周力 赵美英 宋锦璘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 :探讨用功能矫治器 (FR I)矫治安氏Ⅱ类 1分类错畸形后 ,随着颌关系改变 ,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变化情况 ,了解口腔功能间隙与牙颌畸形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 2 0例安氏Ⅱ类 1分类错畸形患者 ,用功能矫治器 (FR I型 )矫治其... 目的 :探讨用功能矫治器 (FR I)矫治安氏Ⅱ类 1分类错畸形后 ,随着颌关系改变 ,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变化情况 ,了解口腔功能间隙与牙颌畸形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 2 0例安氏Ⅱ类 1分类错畸形患者 ,用功能矫治器 (FR I型 )矫治其错畸形 ,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 ,研究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口腔功能间隙矢状断面面积增大 ,这是由于治疗后下颌体长度和下颌支高度、前上面高、前下面高和后面高均明显增加引起的。结论 :矫治后口腔功能间隙的增大有利于上下颌骨、齿槽骨的发育及口颌系统功能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1分类错He 口腔功能间隙 功能矫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计算机辅助下颌前伸定位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月华 王飞 +1 位作者 兰庭超 曾韶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1-615,共5页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下颌前伸定位系统(CAMRS)用于提高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疗效的临床实效性。方法:采用交叉试验设计对11例男性OSAHS患者先后夜间戴用“经验式”口腔矫治器(凭经验确定下颌前...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下颌前伸定位系统(CAMRS)用于提高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疗效的临床实效性。方法:采用交叉试验设计对11例男性OSAHS患者先后夜间戴用“经验式”口腔矫治器(凭经验确定下颌前伸量)和“测定式”口腔矫治器(由CAMRS确定下颌前伸量)治疗各1个月,分析比较2种口腔矫治器的主、客观疗效及下颌前伸量,以检验CAMRS的有效性和临床实用性。结果:2种方法确定的平均下颌前伸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CAMRS测定的最适下颌前伸量个体间变异大,变异范围为最大前伸量的33%~100%。“测定式”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的疗效优于“经验式”口腔矫治器(P〈0.01)。结论:计算机辅助下颌前伸定位系统的临床应用,能够为OSAHS患者接受口腔矫治器治疗时提供个体化的最适下颌前伸位,提高了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口腔矫治器 下颌定位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下颌前伸度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1
7
作者 马燕燕 章晶晶 高雪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1-698,共8页
目的:评价不同下颌前伸度的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hyponea syndrome,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纳入不同下... 目的:评价不同下颌前伸度的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hyponea syndrome,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纳入不同下颌前伸度的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RCT)和前后对照试验(before-after trials,BAT),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资料,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个RCT、2个采用了随机方法的BAT和3个非随机BAT,共244例患者。根据方法学质量评价及各试验设计情况,对其中4篇高质量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下颌前伸量达到下颌最大前伸度(maximal mandibular advancement,MMA)50%与75%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或氧减指数(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ODI)降低>50%]比较,I2=0%,合并效应量RR值为0.93,95%CI为0.80~1.09;两组的治愈率(AHI或ODI<10次/h)比较,I2=45%,合并效应量RR值为0.85,95%CI为0.68~1.06,证据尚不足以证明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有差异。亚组分析提示病情严重程度可能是影响治愈率的重要因素。结论:对于OSAHS患者,在一定范围内下颌前伸度增加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但尚缺乏足够证据证明75%MMA优于50%MMA;轻症患者治愈率高于重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下颌前伸 META分析 口腔矫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治疗OSAHS的口腔矫治器戴入后髁突位置的变化 被引量:9
8
作者 黄敏方 周嫣 +2 位作者 陈世稳 方志欣 钟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5-288,共4页
目的:研究口腔矫治器治疗效果好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戴入矫治器后髁突位置的变化。方法:选取21例口腔矫治器治疗效果好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治疗前闭口位、最大开口位及戴口腔矫治器时的双侧颞下颌关... 目的:研究口腔矫治器治疗效果好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戴入矫治器后髁突位置的变化。方法:选取21例口腔矫治器治疗效果好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治疗前闭口位、最大开口位及戴口腔矫治器时的双侧颞下颌关节许勒位X线片,测量并分析3组髁突位置的差别。选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描述性的统计学方法。结果:闭口位、最大开口位及戴重建蜡位时髁突的位置各不相同,戴口腔矫治器时的髁突上端点C平均坐标值为x(-0.74±2.22)mm,y(-0.68±1.08)mm。结论:成功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效果好的口腔矫治器戴入后患者的髁突上端点靠近关节结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口腔矫治器 颞下颌关节许勒位X线片 髁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矫治器对青少年口腔念珠菌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郑艳 栗震亚 +1 位作者 何祥一 曹宝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1-405,共5页
目的:探索健康青少年戴用正畸固定矫治器前后口腔念珠菌菌群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病例自身对照的方法,对研究对象在固定矫治前后的口腔念珠菌菌群进行检测,纵向研究固定矫治器对念珠菌菌群变化的影响。结果:戴固定矫治器后2个月青少年... 目的:探索健康青少年戴用正畸固定矫治器前后口腔念珠菌菌群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病例自身对照的方法,对研究对象在固定矫治前后的口腔念珠菌菌群进行检测,纵向研究固定矫治器对念珠菌菌群变化的影响。结果:戴固定矫治器后2个月青少年口腔念珠菌混合带菌者比例、总菌落数量有明显增加,念珠菌种类也有明显变化。结论:固定矫治器可引起青少年口腔念珠菌菌群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矫治器 口腔念珠菌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0
作者 管增娥 姜稳妮 +2 位作者 杨永国 谢向东 郭莲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8-569,共2页
对21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加用口腔矫治器治疗1、3月后检查发现:睡眠中憋醒和日间困倦缓解或消失,头晕、头痛症状减轻或消失,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明显降低,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升高;临... 对21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加用口腔矫治器治疗1、3月后检查发现:睡眠中憋醒和日间困倦缓解或消失,头晕、头痛症状减轻或消失,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明显降低,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升高;临床血压正常或趋于正常。口腔矫治器治疗可有效控制OSAHS、明显改善高血压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矫治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下颌前伸定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月华 曾韶华 王飞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38-842,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下颌前伸定位方法确定的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主、客观疗效,并对两种方法作出综合评价。方法采用交叉试验设计对10例男性OSAHS患者分别使用可调式口腔矫治器与计算机辅助下颌前伸定... 目的比较两种下颌前伸定位方法确定的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主、客观疗效,并对两种方法作出综合评价。方法采用交叉试验设计对10例男性OSAHS患者分别使用可调式口腔矫治器与计算机辅助下颌前伸定位系统(CAMRS)进行下颌前伸测定,然后患者先后分别戴用可调式口腔矫治器与根据CAMRS测定结果制作的"测定式"口腔矫治器治疗3个月;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者的最适下颌前伸量以及主、客观疗效。结果可调式口腔矫治器测定的最适下颌前伸量大于CAMRS的测定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两种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的主、客观疗效显著,"测定式"口腔矫治器在缩短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提高睡眠效率及睡眠质量方面优于可调式口腔矫治器(P<0.05)。结论两种下颌前伸定位方法各有优缺点。根据其测定结果制作的口腔矫治器对OSAHS患者均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 口腔矫治器 计算机辅助 下颌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颅咽结构改变量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敏方 周嫣 +1 位作者 陈世稳 方志欣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颅咽结构改变量与疗效相关关系.方法:选取行口腔矫治器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14人,戴口腔矫治器前及戴用口腔矫治器1~3个月后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及行多导睡眠图检查,分析治疗疗效,对11项颅咽结构变化量与疗效行相... 目的:探讨颅咽结构改变量与疗效相关关系.方法:选取行口腔矫治器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14人,戴口腔矫治器前及戴用口腔矫治器1~3个月后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及行多导睡眠图检查,分析治疗疗效,对11项颅咽结构变化量与疗效行相关关系分析.结果:14例患者戴用口腔矫治器后均取得较好疗效,下气道间隙与低通气指数、舌背至腭平面距离与呼吸暂停指数、下颌平面角与呼吸紊乱指数的变化量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矫治器设计中下颌的移位应尽量减小下颌平面角的增加量及舌背的下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口腔矫治器 X线头影测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矫治器双曲舌簧的改良及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佐 王丽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2-173,共2页
关键词 口腔矫治器 双曲舌簧 临床应用 反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矫治器治疗鼾症和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辉 孟昭业 童茂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546-547,549,共3页
近年来 ,各种口腔矫治器 (OA)较多地用于治疗鼾症和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并获得一定疗效。目前 ,多认为OA可改变上呼吸道周围结构 ,改善上呼吸道狭窄情况 ,但其疗效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从OA分类、疗效、不良反应及患者依从性等加... 近年来 ,各种口腔矫治器 (OA)较多地用于治疗鼾症和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并获得一定疗效。目前 ,多认为OA可改变上呼吸道周围结构 ,改善上呼吸道狭窄情况 ,但其疗效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从OA分类、疗效、不良反应及患者依从性等加以回顾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鼾症 口腔矫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后口腔功能间隙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袁东辉 王俊祥 +1 位作者 谢丽丽 刘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51-853,共3页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安氏Ⅱ类1分类 口腔功能间隙 间隙变化 牙合 面部生长发育 功能基质 MOSS 早期治疗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式口腔矫治器治疗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鲁胶 刘风信 +1 位作者 尹庆顺 谢家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87-389,共3页
目的探讨可调式口腔矫治器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戴用可调式口腔矫治器的30例OSAS患者和同期戴用普通下颌前移类矫治器治疗的30例年龄、体重、病情相当的OSAS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X线投影测量分析... 目的探讨可调式口腔矫治器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戴用可调式口腔矫治器的30例OSAS患者和同期戴用普通下颌前移类矫治器治疗的30例年龄、体重、病情相当的OSAS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X线投影测量分析,并结合多导睡眠图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可调式口腔矫治器患者上气道间隙明显增加,AI、AHI明显降低,SaO2明显升高(P<0.05)。结论可调式口腔矫治器戴用感觉舒适,明显增加上气道间隙,升高SaO2,降低AI、AHI,疗效优于普通下颌前移类矫治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式口腔矫治器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矫治器与射频联合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强 刘月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1-694,共4页
目的 :评价口腔矫治器与双极射频联合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obstructivesleepapnea ,OSA)主客观疗效。方法 :15名经多导睡眠图监测 (polysomnography ,PSG)确诊的OSA患者 ,先后行 2次软腭双极射频消融治疗。 6周后患者再次睡眠监测。... 目的 :评价口腔矫治器与双极射频联合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obstructivesleepapnea ,OSA)主客观疗效。方法 :15名经多导睡眠图监测 (polysomnography ,PSG)确诊的OSA患者 ,先后行 2次软腭双极射频消融治疗。 6周后患者再次睡眠监测。 15名患者中 10名接受下颌前移式口腔矫治器治疗 ,1月后行睡眠监测。对多导睡眠图各指标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行软腭双极射频消融治疗的 15名OSA患者中有 8名治疗符合有效的标准 ,有效率为 5 3 .3 %。射频治疗后再戴用口腔矫治器疗效进一步增强 ,所有病例均符合治疗有效的标准 ,有效率为 10 0 %。结论 :单纯软腭射频治疗对OSA有治疗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射频 口腔矫治器 X线头影测量 多导睡眠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治疗鼾症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口腔矫治器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辉 唐成忠 王胜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193-194,共2页
关键词 鼾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口腔矫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M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铭 吴俊伟 +4 位作者 陈巨峰 唐尤宽 彭文波 潘昱 何国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1708-1710,共3页
目的:初步体会EMA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疗效。方法:13例OSAS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及夜间多导睡眠图监测检查,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颌骨、气道和睡眠呼吸紊乱指标的变化及主观症状。结果:戴用... 目的:初步体会EMA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疗效。方法:13例OSAS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及夜间多导睡眠图监测检查,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颌骨、气道和睡眠呼吸紊乱指标的变化及主观症状。结果:戴用EMA矫治器后下颌前移、下颌平面角增大,上气道、舌根后气道的间隙增大;鼾声、睡眠憋醒、白日嗜睡等症状改善或消失;多导睡眠图多项监测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EMA口腔矫治器是治疗OSAS的一种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EMA口腔矫治器 多导睡眠监测图 X线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形与固定矫治器正畸后白垩斑发病率的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婧琦 杨一 +4 位作者 高嫣子 林东尔 简繁 龙虎 赖文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比较使用固定矫治器和隐形矫治器正畸后白垩斑发病率。方法:收集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完成正畸治疗的患者资料,按照矫治器类型的不同分为隐形矫治器组与固定矫治器组。同一患者治疗前后的口内照片被并排放置在电脑显...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比较使用固定矫治器和隐形矫治器正畸后白垩斑发病率。方法:收集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完成正畸治疗的患者资料,按照矫治器类型的不同分为隐形矫治器组与固定矫治器组。同一患者治疗前后的口内照片被并排放置在电脑显示器上比较,治疗前不存在,治疗后出现的釉质不透明白色斑块被确定为正畸后白垩斑。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白垩斑发病率的差异。结果:隐形矫治器组白垩斑的发病率为4.63%,显著低于固定矫治器组(17.27%,P=0.003)。此外,在所有相关因素中,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白垩斑(P=0.021);青少年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成人(P<0.001),同时治疗时间超过25个月的患者更有可能出现为白垩斑(P<0.001)。治疗后口腔卫生较好的患者白垩斑发病率低(P<0.001)。结论:使用隐形矫治器的患者正畸后白垩斑的发病率低于使用固定矫治器的患者。同时,青少年、男性、口腔卫生差、治疗时间长是正畸后白垩斑病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斑 隐形矫治器 口腔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