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Ti50Cu+W钎料连接Si/SiC复相陶瓷与殷钢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田亮 黄继华 +2 位作者 张志远 赵兴科 张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1-75,共5页
采用真空钎焊方法,以Ti50Cu+W钎料连接Si/SiC复相陶瓷与殷钢。观察分析了获得接头显微组织结构,测定了接头的力学性能,研究了工艺参数和增强相W含量对接头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Ti50Cu+W钎料连接Si/SiC复相陶瓷... 采用真空钎焊方法,以Ti50Cu+W钎料连接Si/SiC复相陶瓷与殷钢。观察分析了获得接头显微组织结构,测定了接头的力学性能,研究了工艺参数和增强相W含量对接头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Ti50Cu+W钎料连接Si/SiC复相陶瓷与殷钢,可获得连接良好、组织致密的接头,W含量30%(体积分数),钎焊温度970℃,保温时间5min时,接头室温剪切强度达到最大值106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sic复相陶瓷 殷钢 Ti50cu+W钎料 真空钎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SiC-WSi_2/MoSi_2纳米复相陶瓷制备及增韧机制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艾云龙 刘长虹 +1 位作者 左敦稳 王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7,共5页
利用扫描电镜、图像分析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ZrO2/SiC-WSi2/MoSi2复合粉末的分散、热压试样结构、组织以及断口形貌和断裂韧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综合利用球磨、酒精清洗、超声波振荡能很好地实现纳米/微米颗粒的分散,团聚... 利用扫描电镜、图像分析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ZrO2/SiC-WSi2/MoSi2复合粉末的分散、热压试样结构、组织以及断口形貌和断裂韧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综合利用球磨、酒精清洗、超声波振荡能很好地实现纳米/微米颗粒的分散,团聚现象较轻。SiC,ZrO2纳米颗粒的协同复合化以及W的合金化能使复相陶瓷晶粒细化,增韧效果明显,断裂韧性可达8.13MPa·m1/2,断口呈现出以沿晶为主、穿晶为辅的混合断裂特征。复相陶瓷的增韧主要是通过晶粒细化、裂纹偏转、微裂纹形成、桥联等机制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ZrO2纳米颗粒 Wsi2/Mosi2基陶瓷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3N_4—SiC复相陶瓷及其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建芳 郑文伟 +1 位作者 肖加余 陈朝辉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10,共4页
介绍了不同工艺制备的Si3N4 、SiC的性能 ,研究了Si3N4 —SiC复相陶瓷及其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发展现状 ,认为Si3N4 —SiC复相陶瓷能够克服单一Si3N4 、SiC陶瓷断裂韧性低、烧结过程中晶粒长大造成强度下降等缺点 ,同时也弥补了SiC陶瓷... 介绍了不同工艺制备的Si3N4 、SiC的性能 ,研究了Si3N4 —SiC复相陶瓷及其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发展现状 ,认为Si3N4 —SiC复相陶瓷能够克服单一Si3N4 、SiC陶瓷断裂韧性低、烧结过程中晶粒长大造成强度下降等缺点 ,同时也弥补了SiC陶瓷强度较低的遗憾 ;而碳纤维的加入可以大大改善材料的韧性。认为结合Si3N4 —SiC复相陶瓷的高强度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高韧性 ,可以制备出性能优良的Cf/SiC—Si3N4 陶瓷基复合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3N4-sic 陶瓷 碳纤维合材料 陶瓷 结构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无压烧结制备Si2N2O-Si3N4复相陶瓷 被引量:3
4
作者 裴雨辰 李嘉禄 +1 位作者 于长清 李淑琴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12,共4页
以Y2O3和Al2O3陶瓷粉体作为烧结助剂,原位无压液相烧结制备Si3N4-Si2N2O复相陶瓷,Si2N2O相通过SiO2+Si3N42Si2N2O反应生成。生坯采用注凝成型制备,然后在1780℃保温2h烧结,烧结体基本由板条状的Si2N2O及长柱状的-βSi3N4晶粒构成。Si2N2... 以Y2O3和Al2O3陶瓷粉体作为烧结助剂,原位无压液相烧结制备Si3N4-Si2N2O复相陶瓷,Si2N2O相通过SiO2+Si3N42Si2N2O反应生成。生坯采用注凝成型制备,然后在1780℃保温2h烧结,烧结体基本由板条状的Si2N2O及长柱状的-βSi3N4晶粒构成。Si2N2O陶瓷相对于Si3N4陶瓷而言,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低的弹性模量,以及低的热膨胀系数,因此,Si2N2O-Si3N4复相陶瓷结合了两者的优异性能,并大大提高了材料的热冲击性,材料的热冲击温差即使达到1200℃,其残余强度基本上没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无压 si2N2O si3N4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3N_4复相陶瓷半固态连接的接头组织和界面反应 被引量:4
5
作者 杨俊 吴爱萍 +3 位作者 邹贵生 张德库 刘根茂 任家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7-160,共4页
根据复合材料的强化原理 ,用Ag Cu Ti钎料和TiN颗粒作为复合连接材料在半固态下连接Si3N4复相陶瓷以提高接头强度 ,研究了接头的组织和界面反应。结果表明 ,接头由母材 反应层 含微量Ti的Ag Cu +TiN 反应层 母材组成 ,反应层由含Ti... 根据复合材料的强化原理 ,用Ag Cu Ti钎料和TiN颗粒作为复合连接材料在半固态下连接Si3N4复相陶瓷以提高接头强度 ,研究了接头的组织和界面反应。结果表明 ,接头由母材 反应层 含微量Ti的Ag Cu +TiN 反应层 母材组成 ,反应层由含Ti、Si、N三种元素的一些化合物组成 ;TiN颗粒在Ag Cu基体中的分布总体均匀 ,两者之间的界面清晰、结合致密 :当TiN的加入量较小时 ,对连接材料与母材的界面反应没有明显影响。初步的剪切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Ag Cu Ti加TiN颗粒作为复合连接材料连接Si3N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连接材料 si3N4陶瓷 半固态连接 接头组织 界面反应 AG-CU-TI钎料 TiN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3N_4-TiC纳米复相陶瓷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田春艳 刘宁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75,共4页
采用热压烧结方法制备了Si3N4-TiC纳米复相陶瓷,研究了其组织与力学性能。SEM照片表明,Si3N4-TiC纳米复相陶瓷的显微组织由球形晶粒构成。在液相烧结过程中,TiC与Si3N4发生反应,生成了TiC0.7N0.3。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TiC... 采用热压烧结方法制备了Si3N4-TiC纳米复相陶瓷,研究了其组织与力学性能。SEM照片表明,Si3N4-TiC纳米复相陶瓷的显微组织由球形晶粒构成。在液相烧结过程中,TiC与Si3N4发生反应,生成了TiC0.7N0.3。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TiC颗粒可以提高Si3N4陶瓷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Si3N4陶瓷的硬度随TiC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陶瓷 si3N4 TIC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3N_4/hBN复相陶瓷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昌松 刘强 陈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88,共8页
Si3N4/hBN复相陶瓷凭借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从制备工艺和性能出发阐述了国内外Si3N4/hBN复相陶瓷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以及hBN含量对Si3N4/hBN复相陶瓷的可加工性能、力学性能、介电性能、摩... Si3N4/hBN复相陶瓷凭借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从制备工艺和性能出发阐述了国内外Si3N4/hBN复相陶瓷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以及hBN含量对Si3N4/hBN复相陶瓷的可加工性能、力学性能、介电性能、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指出简化工艺、降低烧结温度、hBN含量与性能定量表征等可能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3N4/hBN陶瓷制备方法hBN含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3N_4-hBN复相陶瓷材料在海水环境中的摩擦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威 王奎 李玲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27-133,共7页
通过热压烧结制备不同含量hBN的Si_3N_4复相陶瓷材料,利用MMW-1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Si_3N_4-hBN复相陶瓷材料与Ti6Al4V钛合金在海水环境下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观察分析材料的磨损形貌;同时采用EDS能谱仪对摩... 通过热压烧结制备不同含量hBN的Si_3N_4复相陶瓷材料,利用MMW-1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Si_3N_4-hBN复相陶瓷材料与Ti6Al4V钛合金在海水环境下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观察分析材料的磨损形貌;同时采用EDS能谱仪对摩擦表面的元素分布进行定性分析并且对摩擦表面膜的元素分布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hBN的加入降低了Si_3N_4陶瓷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海水环境,20 N、1 000r/min条件下,纯氮化硅(0.467,1.01×10-5 mm^3/Nm)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高于hBN含量为5%(0.411,5.58×10-6mm^3/Nm)和10%(0.417,6.55×10-6 mm^3/Nm)的Si_3N_4复相陶瓷材料,低于hBN含量为20%(0.505,2.07×10-5 mm^3/Nm)和30%(0.485,1.34×10-5 mm^3/Nm)的Si_3N_4复相陶瓷材料.当hBN含量为5%时,摩擦配副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最低,表明了Si_3N_4-5 wt.%hBN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这归因于TC4盘试样表面生成了具有润滑作用的SiO_2、TiO_2、Fe_2O_3、Al(OH)3和Mg(OH)2等物质,该物质不仅能改善配副摩擦的摩擦因数,还对摩擦表面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烧结 si3N4-hBN陶瓷 海水环境 摩擦磨损 腐蚀 润滑表面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alon-SiC耐磨陶瓷的制备及液固冲蚀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宝林 高德利 +2 位作者 杨景周 房明浩 吴小贤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2-135,共4页
为解决钻探设备关键零部件磨损失效和寿命短的难题,制备新型高耐磨低成本先进陶瓷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以Si,Si3N4,Al2O3,AlN和SiC等为原料,通过氮化反应烧结制备Sialon-SiC复相耐磨陶瓷材料,其主要物相为β-Sialon和α-SiC,其中β-... 为解决钻探设备关键零部件磨损失效和寿命短的难题,制备新型高耐磨低成本先进陶瓷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以Si,Si3N4,Al2O3,AlN和SiC等为原料,通过氮化反应烧结制备Sialon-SiC复相耐磨陶瓷材料,其主要物相为β-Sialon和α-SiC,其中β-Sialon晶粒呈长柱状。加入30%细颗粒SiC可显著提高Sialon-SiC复相陶瓷液固冲蚀磨损性能。SiC细颗粒的"阴影效应"能够保护背向冲蚀面的基体相免受冲蚀破坏。Sialon-SiC复相陶瓷的液固冲蚀磨损主要表现为材料内的气孔边缘、缺陷区域和基体的凿削和切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探 泥浆泵缸套 sialon—sic 陶瓷 冲蚀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N_(np)/Si_3N_4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9
10
作者 唐耿平 张长瑞 +1 位作者 冯坚 周新贵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0-32,共3页
以 Si- C- N纳米微粉为增强相 ,Si3N4 为基相 ,采用热压的方法制备了 Si Cp/ Si3N4 纳米复相陶瓷。应用扫描电镜 (SEM)、高分辨透射电镜 (HRTEM)对其结构进行了观察 ,并讨论了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所得的 Si Cp/ Si3N4 复... 以 Si- C- N纳米微粉为增强相 ,Si3N4 为基相 ,采用热压的方法制备了 Si Cp/ Si3N4 纳米复相陶瓷。应用扫描电镜 (SEM)、高分辨透射电镜 (HRTEM)对其结构进行了观察 ,并讨论了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所得的 Si Cp/ Si3N4 复相陶瓷的室温力学性能比氮化硅单相陶瓷有较大的提高 ,而 135 0℃断裂韧性达 14 .6 6 MPa· m1 / 2 。Si C微晶在晶粒内和在晶界玻璃相内的钉扎作用是材料高温性能提高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Nnp/si3N4合材料 力学性能 si-C-N纳米微粉 显微结构 氮化硅 碳化硅 纳米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B_2/SiC前驱体的制备、表征及裂解行为 被引量:1
11
作者 葛凯凯 邱文丰 +3 位作者 韩伟健 叶丽 赵爱军 赵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050-2054,共5页
以聚锆氧烷为锆源,聚硼硅氮烷兼作硼源、硅源和碳源,通过共混得到ZrB2/SiC液相前驱体,该前驱体经高温裂解得到ZrB2/SiC复相陶瓷.对ZrB2/SiC前驱体的裂解行为、陶瓷产物结构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ZrB2/SiC前驱体经1400℃裂解... 以聚锆氧烷为锆源,聚硼硅氮烷兼作硼源、硅源和碳源,通过共混得到ZrB2/SiC液相前驱体,该前驱体经高温裂解得到ZrB2/SiC复相陶瓷.对ZrB2/SiC前驱体的裂解行为、陶瓷产物结构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ZrB2/SiC前驱体经1400℃裂解后保持无定形状态,1500℃处理后析出t-ZrO2晶体,1600℃时体系发生碳热还原反应生成ZrC,同时析出SiC晶体,1700℃时生成ZrB2,最终陶瓷产物晶相组成为ZrB2/SiC.在1500~2000℃范围内,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陶瓷由致密结构变为多孔结构,最终陶瓷产物由尺寸为100~300 nm的纳米颗粒堆积而成,各元素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驱体 裂解 碳热还原 ZRB sic陶瓷 纳米颗粒 多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射流激光复合刻蚀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兵兵 袁根福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62-766,共5页
为了改善激光直接刻蚀过程中形貌普遍较差的问题,采用水射流激光复合刻蚀的方法,以Si C复相陶瓷和Al2O3陶瓷为研究材料,分析了有无水射流条件下的形貌差异以及不同成分陶瓷的形貌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水射流流速对刻蚀深度和蚀除量... 为了改善激光直接刻蚀过程中形貌普遍较差的问题,采用水射流激光复合刻蚀的方法,以Si C复相陶瓷和Al2O3陶瓷为研究材料,分析了有无水射流条件下的形貌差异以及不同成分陶瓷的形貌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水射流流速对刻蚀深度和蚀除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刻蚀时,大量熔渣附于刻蚀表面,刻蚀形貌较差,Si C复相陶瓷60%以上直接气化分解,熔渣较少,形貌稍好于Al2O3陶瓷;复合刻蚀时,刻蚀形貌有所变好,且水射流流速在24m/s时的形貌要好于16m/s时的;水射流流速越大,材料的刻蚀深度和蚀除量越小,流速每增大2m/s时,材料的蚀除量平均减少0.066mm3左右,相同流速下,Si C复相陶瓷的蚀除量比Al2O3陶瓷大0.4mm3左右。此研究对提高刻蚀形貌和分析不同陶瓷的刻蚀机理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合刻蚀 sic陶瓷 AL2O3陶瓷 水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Si-B_4C-C系的燃烧反应机理
13
作者 李俊寿 王明远 +2 位作者 张翼飞 张颖 武小娟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51,共5页
针对Ti-Si-B_4C-C反应体系,在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燃烧合成法制备了复相陶瓷粉体,采用XRD、SEM对反应产物的物相和组织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了燃烧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复相陶瓷由Ti_3SiC_2、TiB_2、TiC三相组成,其质量... 针对Ti-Si-B_4C-C反应体系,在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燃烧合成法制备了复相陶瓷粉体,采用XRD、SEM对反应产物的物相和组织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了燃烧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复相陶瓷由Ti_3SiC_2、TiB_2、TiC三相组成,其质量分数分别为44.2%、27.9%、27.9%。Ti B2相以棱角分明的颗粒形态存在,TiC相以不规则的球形颗粒存在,两种颗粒弥散分布于具有典型层状结构Ti_3SiC_2基体中。Ti-Si-B_4C-C体系反应机理可以概括为Ti与C的燃烧反应、Ti-Si熔体的形成、B的还原与Ti_3SiC_2的合成、TiB_2的生成与长大四个基本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sic2 TIB2 陶瓷 燃烧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