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x2A-LHRH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分析
1
作者 岳瑛 祖莉莉 +3 位作者 于晓伟 冯书章 朱平 李荷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目的 :表达志贺毒素 2 A-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 Stx2 A- LHRH)重组毒素 ,探讨其是否具有特异杀伤癌细胞的可能性。方法 :用 PCR方法扩增带有 Nco 和 Eco R 酶切位点的 Stx2 A-LHRH DNA基因 ,克隆至 p ET- 2 0 b( + )质粒中 ,转化大肠... 目的 :表达志贺毒素 2 A-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 Stx2 A- LHRH)重组毒素 ,探讨其是否具有特异杀伤癌细胞的可能性。方法 :用 PCR方法扩增带有 Nco 和 Eco R 酶切位点的 Stx2 A-LHRH DNA基因 ,克隆至 p ET- 2 0 b( + )质粒中 ,转化大肠杆菌 BL2 1 ( DE3) ,挑取单菌落培养 ,提取质粒、酶切。结果 :经鉴定、测序 ,获得重组质粒 p ET2 0 - SL。结论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成功地构建了带有 Stx2 A- LHRH重组毒素基因的质粒 ,使其表达 Stx2 A- LHRH重组毒素成为可能 ,为进一步研究导向药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毒素2a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重组毒素 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S2C4对2型志贺毒素及其亚型毒性的中和作用(英文) 被引量:3
2
作者 焦永军 曾晓燕 +3 位作者 郭喜玲 史智扬 冯振卿 汪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6-742,共7页
纯化的2型志贺毒素(Shiga toxin2,Stx2)经福尔马林脱毒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Stx2单克隆抗体,用体外中和试验对具有中和活性的阳性抗体克隆进行初筛,对所获得的中和抗体的重、轻链同种型及结合特异性进行鉴定,其中和保护作用通过体内、... 纯化的2型志贺毒素(Shiga toxin2,Stx2)经福尔马林脱毒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Stx2单克隆抗体,用体外中和试验对具有中和活性的阳性抗体克隆进行初筛,对所获得的中和抗体的重、轻链同种型及结合特异性进行鉴定,其中和保护作用通过体内、体外中和试验加以验证,最后,中和抗体对Stx2亚型Stx2c和Stx2vha的中和谱用体内中和试验验证.结果显示,12株抗Stx2的阳性抗体克隆中,只有1株具有中和活性,命名为S2C4,其重、轻链同种型为G1/κ,其靶分子为Stx2的A亚单位,与Stx2的B亚单位或Stx1不结合.在体外中和试验中S2C4可有效中和Stx2对Vero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样,S2C4可中和致死量的Stx2及其亚型Stx2c和Stx2vha对小鼠的毒性作用.该抗体有望成为治疗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的候选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S2C4 2型志贺毒素 中和作用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检测志贺毒素2基因的LAMP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雪寒 何孔旺 +5 位作者 叶青 李彬 倪艳秀 温立斌 王小敏 周俊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55-457,共3页
志贺毒素(Shigatoxin,Stx)又称Vero毒素,是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coli,STEC)重要毒力因子之一,具有细胞毒性、肠毒性、神经毒性作用,是导致被感染者出现严重症状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建立敏... 志贺毒素(Shigatoxin,Stx)又称Vero毒素,是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coli,STEC)重要毒力因子之一,具有细胞毒性、肠毒性、神经毒性作用,是导致被感染者出现严重症状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建立敏感而快速的检测Stx方法。细菌培养方法需要耗费3d,而快速检测方法如ELISA需要高浓度的病原菌才能检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 stx2基因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靶向因子与柯萨奇病毒B3 VP1融合基因疫苗免疫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贵霞 蓝佳明 +6 位作者 揣侠 高志云 金玉怀 张永红 谢立新 殷长甫 王永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比较巨噬细胞源趋化因子(MDC)、补体片段C3d3、志贺毒素B亚单位(STxB)和小鼠β-防御素2(mBD2)分别与柯萨奇病毒B3(CVB3)VP1构建的融合基因疫苗及VP1基因疫苗对小鼠的免疫效果。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2只,分别于... 目的:比较巨噬细胞源趋化因子(MDC)、补体片段C3d3、志贺毒素B亚单位(STxB)和小鼠β-防御素2(mBD2)分别与柯萨奇病毒B3(CVB3)VP1构建的融合基因疫苗及VP1基因疫苗对小鼠的免疫效果。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2只,分别于股四头肌注射pcDNA3、pcDNA3/VP1、pcDNA3/MDC-VP1、pcDNA3/VP1-C3d3、pcD-NA3/STxB-VP1和pcDNA3/mBD2-VP1,接种剂量为每次100μg/只,3周免疫1次,共3次。每次免疫后第14天内眦静脉取血,用微量中和试验滴定血清中和抗体滴度。第3次免疫后第21天,每组随机取3只小鼠,制备脾淋巴细胞,用CCK-8细胞计数法检测特异性CTL的杀伤活性;每组取3只小鼠以3LDLD50CVB3病毒攻击,第7天取血处死,检测血清病毒滴度;其余小鼠以5LDLD50的CVB3攻击,观察各组的生存情况。结果:除了pcDNA3对照组,其他各组的中和抗体滴度均随免疫次数的增加而提高(P<0.01),第3次免疫后,pcD-NA3/MDC-VP1、pcDNA3/VP1-C3d3和pcDNA3/mBD2-VP1组的抗体滴度明显高于pcDNA3/VP1组(P<0.01);pcDNA3/STxB-VP1和pcDNA3/mBD2-VP1组CTL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致死量病毒攻击后,pcDNA3/MDC-VP1、pcDNA3/VP1-C3d3和pcDNA3/mBD2-VP1组小鼠血中病毒滴度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pcDNA3/MDC-VP1和pcD-NA3/VP1-C3d3组小鼠生存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pcDNA3/MDC-VP1和pcDNA3/VP1-C3d3能诱导出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有效降低血中病毒滴度,获得较高的小鼠生存率;整体效果优于其他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源趋化因子 补体片段C3d 志贺毒素B亚单位 小鼠β-防御素2 柯萨奇病毒B3型 基因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