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压条件下PDC异形齿切削硅质白云岩研究
1
作者 田万顷 刘伟吉 +3 位作者 秦德宏 刘成龙 王海涛 胡海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90,共7页
白云岩地层是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然而,由于井下的高围压环境及白云岩的难钻特性,传统的平面齿PDC钻头在钻进白云岩地层时易发生崩齿和掉齿等问题,难以满足高效钻进的需求。为了给在围压条件下能高效钻进白云岩地层的PDC钻头的布... 白云岩地层是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然而,由于井下的高围压环境及白云岩的难钻特性,传统的平面齿PDC钻头在钻进白云岩地层时易发生崩齿和掉齿等问题,难以满足高效钻进的需求。为了给在围压条件下能高效钻进白云岩地层的PDC钻头的布齿设计提供新思路,基于自主研制的真三轴PDC单齿切削破岩装置,以塔里木盆地采集的硅质白云岩为试验对象,选取4种PDC齿开展围压条件下的室内切削试验,研究了单次切削后得到的岩屑的质量分数、表面粗糙度、分形维数和切削力等指标,并比较了不同PDC齿的破岩比功。研究结果表明:斧形齿与多棱齿的切削力曲线较为平稳、波动小,并且切削力的峰值也更小;在切削深度为1.0 mm的情况下,综合岩屑粗糙度指数与岩屑分形维数来看,斧形齿造成大体积破碎的能力最强,且其破岩能力受围压的影响最小,多棱齿的破岩性能次之;锥形齿的破岩能力受围压的影响最大;当围压不小于15 MPa时,按破岩比功从大到小的齿形排序为:锥形齿、平面齿、多棱齿、斧形齿。研究结果能为兼备攻击性、抗冲击、抗研磨的适用于白云岩地层的PDC钻头布齿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钻头 白云岩 异形齿 围压 切削力 破岩比功 分形维数 粗糙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住区三维绿色空间影响空气温湿度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肖硕凌 闫菲泽 +2 位作者 张钰浩 刘仪 何瑞珍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210-217,共8页
以郑州市居住区为例,采用手持式路昌LM-8000四合一环境测量仪,对郑州市区中不同方位、不同高度、不同布局形式分类的6个居住区微气候环境进行观测,对气温、相对湿度等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并探讨绿色空间布局形式影响空气温湿度的机制。结... 以郑州市居住区为例,采用手持式路昌LM-8000四合一环境测量仪,对郑州市区中不同方位、不同高度、不同布局形式分类的6个居住区微气候环境进行观测,对气温、相对湿度等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并探讨绿色空间布局形式影响空气温湿度的机制。结果表明:居住区白天相对湿度的变化幅度高于温度;测量日内,高层小区和多层小区的温湿度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不同;在静风条件下,植物蒸散和阴影影响的范围为10~50 m,相对湿度的影响范围为10~50 m;居住区相对湿度最小值、均值分别与测点10 m范围内绿色空间的分形维数有关;相对湿度最大值与50 m范围内绿色空间的形状指数有关;白天时段,湿度的变化与50 m范围内的形状指数和连接度指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候 绿色空间布局形式 分形维数 形状指数 温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岩溶地质分形特征在岩溶发育程度分析中的应用
3
作者 谭谣 漆继红 +3 位作者 许模 郑童心 王钟毓 王帅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3-612,共10页
现有岩溶发育程度分析以区域尺度的概略认识为主,而地形地貌、地下水径流等因素的影响下同一地质单元内岩溶发育程度仍具有差异,区域性的概略认识常无法满足场地尺度精细化岩溶发育程度分析的要求。钻孔岩芯资料是工程场地岩溶发育特征... 现有岩溶发育程度分析以区域尺度的概略认识为主,而地形地貌、地下水径流等因素的影响下同一地质单元内岩溶发育程度仍具有差异,区域性的概略认识常无法满足场地尺度精细化岩溶发育程度分析的要求。钻孔岩芯资料是工程场地岩溶发育特征研究的重要资料,但由于存在取芯率以及长大陡倾—垂向溶蚀裂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利用传统的溶蚀统计方法表征岩溶发育程度存在一定的缺陷。该论文在收集工程范围内的钻孔资料的基础上,从岩溶分形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钻孔图像识别系统及图形分形计算程序厘定岩溶发育程度判别指数(IKAF),提出一种适用于场地尺度、高精度的岩溶发育程度辨识方法。利用该研究方法对绵竹市石亭江中上游流域左岸山区的水库场地钻孔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快速且准确识别钻孔内岩溶发育的形态,减小长大陡倾—垂向溶蚀裂隙发育对溶蚀率定量的误差,利用该方法得出的岩溶发育程度与野外调查宏观溶蚀现象反映的岩溶发育程度基本一致。该研究方法是传统溶蚀发育程度分析方法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钻孔图像识别 分形评价指数 岩溶发育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县域尺度整体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34
4
作者 焦峰 温仲明 +3 位作者 王飞 张晓萍 杨勤科 李锐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7-170,共4页
以土地利用图为基础,利用GIS和统计分析相结合,选取景观优势度、景观形状指数、景观破碎度和平均景观斑块分维等指标,对黄土丘陵区安塞县景观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人类活动对各种景观类型的优势度的影响十分显著... 以土地利用图为基础,利用GIS和统计分析相结合,选取景观优势度、景观形状指数、景观破碎度和平均景观斑块分维等指标,对黄土丘陵区安塞县景观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人类活动对各种景观类型的优势度的影响十分显著,集中体现在坡耕地和荒坡地上,二者面积之和达到总面积的73.12 % ;随着人类活动影响的增强,景观破碎度指数呈显著增加趋势;斑块形状受地貌形态因素的影响更为显著,集中体现在有林地和荒坡地上,其形状指数值大于其它景观类型;随着斑块面积的增加,平均斑块分维数总体趋势呈缓慢上升。这些结果表明,安塞县目前的景观格局极不合理,不利于安塞县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分析 景观破碎度 县域 人类活动影响 景观类型 土地利用图 景观优势度 黄土丘陵区 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利用 安塞县 统计分析 形状指数 结构特征 空间分布 地貌形态 斑块形状 斑块面积 生态环境 GIS 坡耕地 有林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质砂颗粒的形状分析 被引量:101
5
作者 陈海洋 汪稔 +1 位作者 李建国 张家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89-1392,共4页
钙质砂是一种含碳酸钙达50%以上的海洋生物成因的粒状材料。颗粒棱角度高、形状不规则,影响钙质砂的压缩、填充等力学性能。通过光学显微镜获取钙质砂颗粒的几何投影图像,借助Matlab图像处理软件,分别运用常规统计方法和分形理论对钙质... 钙质砂是一种含碳酸钙达50%以上的海洋生物成因的粒状材料。颗粒棱角度高、形状不规则,影响钙质砂的压缩、填充等力学性能。通过光学显微镜获取钙质砂颗粒的几何投影图像,借助Matlab图像处理软件,分别运用常规统计方法和分形理论对钙质砂颗粒的几何形态进行了描述,并结合钙质砂特殊的生物成因对其表现出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钙质砂颗粒的形状具有分形特性,且随着颗粒粒径的减小,分形特性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砂 颗粒形状 分形维数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乡市乡镇耕地整理对耕地景观格局的影响及其分析 被引量:40
6
作者 邓劲松 王珂 +1 位作者 沈掌泉 罗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9-82,共4页
以桐乡市4个乡镇为研究对象,结合航空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在ArcGIS8.3和ERDAS8.6软件的支持下,通过数字矢量化、外业实地调查、地物调绘和核查以及室内补测的程序建立耕地景观图层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景观破碎度、分... 以桐乡市4个乡镇为研究对象,结合航空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在ArcGIS8.3和ERDAS8.6软件的支持下,通过数字矢量化、外业实地调查、地物调绘和核查以及室内补测的程序建立耕地景观图层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景观破碎度、分离度、形状指数和斑块分形维数对耕地整理前后的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计算结果:整理后4个乡镇耕地景观的形状指数和分形维数都呈下降趋势,并且后者趋近于1,表明耕地景观的斑块形状越趋简单并越有规律;景观分离度减小,景观破碎度升高,斑块密度增大,而平均斑块面积却减小,这说明在目前耕地整理的初级阶段,不适当的耕地整理方式和方法使得耕地景观的分割、破碎程度加剧,孤立的嵌块体数量增加,将会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在开展耕地整理时,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必须注重景观生态环境的保护,使之趋向生态环境保育型土地整理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耕地整理 景观破碎度 分离度 形状指数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与GIS的中国湖泊形态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蕾 臧淑英 +2 位作者 邵田田 魏锦宏 宋开山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2-98,共7页
基于2010年Landsat TM/ETM数据,结合Google Earth影像和其他资料,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以30 m的分割尺度对图像进行分割,并通过比值指数、归一化差值水体指数及谱间关系等指数来提取水体信息,将水体分为河渠、湖泊及水库坑塘3类,并... 基于2010年Landsat TM/ETM数据,结合Google Earth影像和其他资料,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以30 m的分割尺度对图像进行分割,并通过比值指数、归一化差值水体指数及谱间关系等指数来提取水体信息,将水体分为河渠、湖泊及水库坑塘3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验证,最终得到中国湖泊空间分布信息;以此为基础,计算出反映湖泊形态的景观指数(如形状指数、近圆形指数及分维数等),并结合湖泊的面积和湖泊岸线长度来说明湖泊的基本状况及其形状的复杂程度。结果表明: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可以得到较高的分类精度,3种类型水体分类的总精度为93%,湖泊分类精度达到90%以上;在中国内陆,面积大于1.0 km2的自然湖泊2 477个,总面积约77 934.72 km2;在5个湖区中,青藏高原湖区的湖泊面积最大,占湖泊总面积的54.34%,其形状指数和分维数均值为最小,湖泊形态比较简单;东部平原湖区降雨充沛,水系发达,其形状指数和分维数均值最大,湖泊岸线更加曲折,形态复杂多变;通过分析得出,形状指数与分维数有明显的相关性(R2=0.95),湖泊岸线分维数值越高,其形状指数越大,岸线越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形态 形状指数 分维数 湖区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明长城森林景观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及稳定性 被引量:16
8
作者 龚俊杰 杨华 +1 位作者 邓华锋 张慕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4-59,共6页
为了从整体上了解北京明长城沿线森林景观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及稳定性状况,基于分形理论,以北京市长城普查数据和近期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主要数据源,以北京境内明长城两侧3 000 m范围内的森林景观为研究对象,在对研究区各景观类型的周... 为了从整体上了解北京明长城沿线森林景观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及稳定性状况,基于分形理论,以北京市长城普查数据和近期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主要数据源,以北京境内明长城两侧3 000 m范围内的森林景观为研究对象,在对研究区各景观类型的周长和面积统计的基础上,又对各景观要素类型斑块形状指数及周长-面积的标度和频度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结合分维数以及稳定性指数对各景观要素类型的分形特征和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景观要素类型斑块形状指数以及周长-面积的标度和频度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周长和面积统计表明,研究区以有林地和灌木林地为主,二者面积比重之和达83.38%,而疏林地和无立木林地景观面积比重较少,分别为0.76%和0.36%。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分维数以及稳定性指数分析表明,农地和其他用地景观的斑块形状最为不规则,复杂程度最高,空间占据程度最大,稳定性最低,而疏林地斑块形状最规则,稳定性最高。其中,农地景观稳定性指数为-0.086 7,表现为在其复杂形态下的一种稳定性。从整体上看,研究区自然景观斑块形状较人文景观更为规则,稳定性更高。地形地貌和人为干扰是影响景观斑块形状和稳定性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长城 森林景观 景观类型 斑块形状指数 分维数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河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秃斑与鼠洞的分形特征 被引量:18
9
作者 林慧龙 王钊齐 尚占环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7-484,共8页
近年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导致三江源高寒草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综合分析草地土壤斑块(鼠洞和秃斑)形成的规律,对揭示高寒草甸退化机理极为重要。于2009年7-8月对高寒草甸在不同退化梯度下的标志之一——土壤斑块(鼠洞和秃... 近年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导致三江源高寒草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综合分析草地土壤斑块(鼠洞和秃斑)形成的规律,对揭示高寒草甸退化机理极为重要。于2009年7-8月对高寒草甸在不同退化梯度下的标志之一——土壤斑块(鼠洞和秃斑)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重度退化区斑块多样性指数是中度退化区的5.14倍;中度退化区秃斑斑块密度为鼠洞的2.83倍,而重度退化区样线上鼠洞的个数是秃斑的2.8倍;重度退化区中、低和亚低坡是鼠害高发区,各坡段鼠洞总面积和鼠洞破碎度指数大体呈现反变关系,鼠洞形状和分形维数与退化程度相关;各坡段秃斑总面积和秃斑破碎度指数并不严格呈现反变关系;秃斑形状与退化程度相关;在同一退化程度的尺度范围秃斑图形具有统计自相似性,不同的退化程度构成了秃斑的等级结构。由于不同斑块对于放牧侵蚀的功能不同,因此,不同斑块的不同形状特征对于土壤侵蚀的意义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河源区 高寒草甸 退化草地 秃斑 鼠洞 形状指数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单轴压缩破碎分形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剑锋 李慧剑 +2 位作者 王彩华 孟德亮 李佶芩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72-2177,共6页
针对混凝土单轴压缩破碎后的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依据Turcotte研究成果,对混凝土破碎分形维数进行了定量计算。分析了粗骨料粒径、试样形状对混凝土破碎分形维数的影响,探讨了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单位体积吸收能、脆性指标与破碎分形... 针对混凝土单轴压缩破碎后的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依据Turcotte研究成果,对混凝土破碎分形维数进行了定量计算。分析了粗骨料粒径、试样形状对混凝土破碎分形维数的影响,探讨了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单位体积吸收能、脆性指标与破碎分形维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混凝土单轴压缩破坏后的碎块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单轴压缩破碎分形维数随粗骨料粒径的增大呈下降趋势,随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提高呈增大趋势,随峰值应变的提高、单位体积吸收能的增加、脆性指标的减小而增大;圆柱体试样的破碎分形维数与同粒径的棱柱体试样相比呈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骨料粒径 试样形状 混凝土 破碎分形 单位体积吸收能 脆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维数的放牧地秃斑特征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钊齐 林慧龙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6-162,共7页
通过野外数码成像获得放牧地秃斑图像,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 GIS 3.2a)计算其面积、周长,以此为基础计算放牧地秃斑的形状指数及分形维数。运用该方法对放牧地秃斑的特征进行了实地测量,结果显示退化高寒嵩草草甸上放牧地秃斑... 通过野外数码成像获得放牧地秃斑图像,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 GIS 3.2a)计算其面积、周长,以此为基础计算放牧地秃斑的形状指数及分形维数。运用该方法对放牧地秃斑的特征进行了实地测量,结果显示退化高寒嵩草草甸上放牧地秃斑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形状指数和分维数分别为1.8和1.1,在形状指数相对变化率<5%和分维数相对变化率<0.5%的条件下,退化高寒嵩草草甸上放牧地典型秃斑沿边界走向最少插入点数为120。此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测定的特征,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该方法的引入给解释放牧地秃斑出现的一些复杂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技术途径,或将成为放牧生态学研究的创新性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斑 图像处理 形状指数 分形维数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三工河流域土壤类型复杂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禹朴家 徐海量 +3 位作者 张青青 刘世薇 周彩霞 安红燕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30-1334,共5页
运用分形理论,选取斑块形状指数,在对三工河流域土壤斑块的标度-频度分形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土壤斑块面积-周长分维数,讨论了流域内土壤斑块空间分布的复杂性。结果表明:三工河流域内土壤斑块标度-频度分形关系及土壤类型斑... 运用分形理论,选取斑块形状指数,在对三工河流域土壤斑块的标度-频度分形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土壤斑块面积-周长分维数,讨论了流域内土壤斑块空间分布的复杂性。结果表明:三工河流域内土壤斑块标度-频度分形关系及土壤类型斑块面积-周长分形关系客观存在;流域内土壤类型分维值具有一定差异,其中潮土的分维数最大,硫酸盐草甸盐土最小。复杂性指数与分维数和形状指数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能较客观地反映土壤类型斑块在空间分布上的复杂性;流域内高山寒漠土的复杂性指数最大,空间分布最复杂(K=2.403),半固定风沙土的复杂性指数最小,空间分布最简单(K=1.2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维数 斑块形状指数 土壤类型 复杂性指数 三工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土壤侵蚀强度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熊波 陈学华 +1 位作者 蒋锦刚 刘艳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0,共5页
基于分形理论,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云南省土壤侵蚀强度空间结构分形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土壤侵蚀强度空间结构特征客观存在,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6个侵蚀强度等级的周长-面积关系客观存在;云南省土壤... 基于分形理论,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云南省土壤侵蚀强度空间结构分形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土壤侵蚀强度空间结构特征客观存在,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6个侵蚀强度等级的周长-面积关系客观存在;云南省土壤侵蚀强度中,极强度水力侵蚀分维最大,为1.605;剧烈水力侵蚀分维最小,为1.540;极强度水力侵蚀斑块镶嵌结构最复杂,剧烈水力侵蚀斑块镶嵌结构最简单;以极强度水力侵蚀斑块镶嵌结构的稳定性最高,为0.105,中度水力侵蚀斑块镶嵌结构的稳定性其次,为0.095,而以剧烈水力侵蚀斑块镶嵌结构的稳定性最低,为0.040;剧烈水力侵蚀的平均形状指数最大,为0.156,微度冻融侵蚀的的平均形状指数最小,为0.067;剧烈水力侵蚀的平均紧凑度最大,为0.554,微度冻融侵蚀的的平均紧凑度最小,为0.2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分形分维 土壤侵蚀强度 稳定性指数 形状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粉体颗粒流动性分形维测试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大为 胡小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5-58,共4页
食品粉体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能很好的表征颗粒群粒度分布。本文通过建立适合于数字显微方法测定粉体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的数学模型,探讨食品粉体流动参数与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食品粉体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 食品粉体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能很好的表征颗粒群粒度分布。本文通过建立适合于数字显微方法测定粉体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的数学模型,探讨食品粉体流动参数与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食品粉体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可以用于表征食品粉体流动性,各流动性表征参数与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间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可以采用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作为食品粉体流动性能的评价指标。形成了可靠、简洁的食品粉体流动性能测试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流动性 卡尔指数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地形图象的灰度与分形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须明 赵荣椿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0期42-44,共3页
为了能够更加充分、准确地在遥感地形图象中利用分形信息,需要将其与其他特征配合使用。文章通过从视觉成像的角度,深入地剖析物体不同区域的形状和位置对成像灰度的影响,进而将有关结论与图象分形指数数据相结合,应用于基于图象内容的... 为了能够更加充分、准确地在遥感地形图象中利用分形信息,需要将其与其他特征配合使用。文章通过从视觉成像的角度,深入地剖析物体不同区域的形状和位置对成像灰度的影响,进而将有关结论与图象分形指数数据相结合,应用于基于图象内容的遥感图象的区域(标识)分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从中检查出分形数据中对应于图象深灰度区无意义的数值部分,从而保证了分形数据的可靠性,同时也说明了结合灰度或其它信息于分形图象应用的图象分析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分形 分形指数 分形图象 朗伯体反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体颗粒流动性的分形维测试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胡小芳 胡大为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47,共5页
粉体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能很好的表征颗粒群粒度分布。本文通过建立数字显微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的数学模型,探讨粉体流动参数与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间的关系,确认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可以用于表征粉体流动性,形成了可靠和简... 粉体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能很好的表征颗粒群粒度分布。本文通过建立数字显微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的数学模型,探讨粉体流动参数与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间的关系,确认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可以用于表征粉体流动性,形成了可靠和简洁的粉体流动性能测定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分布分维 粉体流动性 卡尔指数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化草地景观中的斑块形状指数及其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32
17
作者 刘学录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0-52,共3页
利用 GIS技术研究了盐化草地景观中的斑块形状指数及其生态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 ,斑块形状指数在描述斑块和斑块的空间格局方面 ,与斑块的分维数一样具有明确的生态学意义 ,可以作为反映一定尺度上斑块和景观复杂程度的定量指标。斑块... 利用 GIS技术研究了盐化草地景观中的斑块形状指数及其生态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 ,斑块形状指数在描述斑块和斑块的空间格局方面 ,与斑块的分维数一样具有明确的生态学意义 ,可以作为反映一定尺度上斑块和景观复杂程度的定量指标。斑块形状指数越小 ,斑块的形状越规则、简单 ;斑块形状指数越大 ,斑块的形状越复杂 ;斑块形状指数的变化范围比分维数要大 ,可以大于分维数的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化草地景观 斑块形状指数 分维数 景观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明暗恢复形状问题中的一种分形约束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廖熠 赵荣椿 《信号处理》 CSCD 2001年第6期521-527,共7页
本文提出一种由从明暗恢复自然景物表面三维形状的一种表面约束方法。该方法从传统约束条件的分形本质出发,克服了传统表面恢复方法造成恢复结果过分平滑而失真的缺点,并利用最大后验概率方法对物体表面高度函败进行Gibbs 随机... 本文提出一种由从明暗恢复自然景物表面三维形状的一种表面约束方法。该方法从传统约束条件的分形本质出发,克服了传统表面恢复方法造成恢复结果过分平滑而失真的缺点,并利用最大后验概率方法对物体表面高度函败进行Gibbs 随机采样,从而得到待恢复表面三维形状的一个最佳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景物图像 从明暗恢复形状 分形约束 GIBBS采样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植物木榄幼树斑块形状的分形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梁士楚 王伯荪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1-484,共4页
应用分形理论分析了山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木榄幼树斑块形状的分形特征。木榄幼树斑块在整体水平上的分形维数为 1 .1 2 ,而单个斑块的分形维数介于 1 .1 7~ 1 .3 7之间。分形维数的大小与斑块形状的复杂程度密切相关。频谱法和周... 应用分形理论分析了山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木榄幼树斑块形状的分形特征。木榄幼树斑块在整体水平上的分形维数为 1 .1 2 ,而单个斑块的分形维数介于 1 .1 7~ 1 .3 7之间。分形维数的大小与斑块形状的复杂程度密切相关。频谱法和周长 -面积法都适用于分析幼树斑块形状的分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木榄 幼树 斑块形状 分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图像处理的煤炭GSI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泰华 董征 +1 位作者 刘加奇 郭红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4-159,共6页
煤炭地质强度因子(GSI)是煤矿工程中一个重要参数,反映了煤体强度的稳定性。使用Android Studio软件开发设计了基于Android手机平台的煤炭地质强度因子(GSI)检测系统、将煤炭样本制成相应规格的煤心后,通过手机拍照或相册获取煤炭图片,... 煤炭地质强度因子(GSI)是煤矿工程中一个重要参数,反映了煤体强度的稳定性。使用Android Studio软件开发设计了基于Android手机平台的煤炭地质强度因子(GSI)检测系统、将煤炭样本制成相应规格的煤心后,通过手机拍照或相册获取煤炭图片,然后对其进行图像处理后得到煤炭裂隙图,再根据分形维数对煤炭裂隙图进行处理即可计算出GSI数值,并能即时显示检测结果。利用Java语言和OpenCV计算机视觉库在Android手机上实现煤炭GSI图像处理与检测。结果表明:通过该系统获得的GSI数值与实际数值具有线性拟合关系且误差较小,检测时间小于5 s,大幅缩短了GSI数值确定的时间,减少传统人工测定产生的差异,对煤矿勘探和开采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强度因子(GSI) ANDROID手机 图像处理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