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芍药甘草汤缓解中晚期结肠癌患者癌性疼痛的效果
1
作者 王文雯 孙颖 +3 位作者 李哲 王爱丽 赛佳洋 董莹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26,共5页
目的评价加味芍药甘草汤缓解中晚期结肠癌患者癌性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血液科收治的中晚期结肠癌癌性疼痛患者79例,分为A组(39例)与B组(40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所有患者均进行... 目的评价加味芍药甘草汤缓解中晚期结肠癌患者癌性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血液科收治的中晚期结肠癌癌性疼痛患者79例,分为A组(39例)与B组(40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所有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A组于此基础上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B组则在A组治疗方案上加用加味芍药甘草汤,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治疗期间镇痛剂应用情况,不同时间NRS得分,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炎性因子、疼痛因子,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镇痛剂每日平均剂量低于A组;平均起效时间短于A组;平均持续时间长于A组;与治疗前比,两组数字分级法(NRS)得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B组同期NRS得分低于A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S100钙结合蛋白A8(S100A8)、S100A9、前列腺素E2(PGE2)、神经肽Y(NPY)、内皮素1(ET-1)水平降低,且B组更低;血清β-内啡肽(β-EP)水平升高,且B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结肠癌患者加用加味芍药甘草汤相较于单一西药治疗疗效更佳,可有效改善镇痛剂使用情况,降低炎性因子水平,阻断负向循环,改善疼痛因子,并缓解癌性疼痛,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结肠癌 癌性疼痛 硫酸吗啡缓释片 加味芍甘草 炎性因子 疼痛因子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乌止痛膏穴位贴敷联合加味芍药甘草汤对癌性疼痛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鑫 解晓芳 +1 位作者 张光 刘泽生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4-167,共4页
目的 探讨玄乌止痛膏穴位贴敷联合加味芍药甘草汤对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2021年10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癌性疼痛患者96例,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8例,依据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给予对照... 目的 探讨玄乌止痛膏穴位贴敷联合加味芍药甘草汤对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2021年10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癌性疼痛患者96例,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8例,依据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给予对照组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玄乌止痛膏穴位贴敷联合加味芍药甘草汤口服,必要时可加用三阶梯止痛药物,均给予两组1个月的治疗时间。将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数字分级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分、止痛起效和持续时间、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疼痛介质相关指标、生活质量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统一的对比与分析。结果 治疗后较对照组(64.58%,31/48)比,观察组的镇痛总有效率(83.33%,40/48)处于较高水平;经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止痛起效时间更短,持续时间更长;治疗后,两组患者NRS评分、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_(2),PGE_(2))、内皮素(endothelin, ET)-1、P物质(SP)与治疗前相比较,均呈现降低趋势,其中较对照组比,观察组均处于较低水平;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各项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均呈现明显升高趋势,其中较对照组比,观察组处于较高水平,P<0.05,提示其数据经计算有显著性差异;经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P>0.05,提示其数据经计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癌性疼痛患者应用玄乌止痛膏穴位贴敷联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提升整体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玄乌止痛膏 穴位贴敷 甘草 疼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四逆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对血清心肌钙蛋白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及孟 林冬晶 李品慧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0-233,共4页
目的研究茯苓四逆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对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医院治疗的98例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 目的研究茯苓四逆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对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医院治疗的98例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茯苓四逆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心脏超声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清检测指标[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Hypersensitive cardiac troponin I,hs cTnI)、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 proBNP)]。结果治疗前两组心功能分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气短/喘息、乏力、心悸、畏寒肢冷、口唇/面色紫黯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脏超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SD、LVEDD均降低、LVEF升高,观察组患者的以上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 cTnI、NT 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 cTnI、NT proBNP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茯苓四逆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心功能及中医证候,促进心脏超声指标及血清hs cTnI、NT proBNP水平恢复,应用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阳虚血瘀证 茯苓四逆合当归芍 心功能 中医证候 心肌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联合常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高磊 李波 +1 位作者 陈成 涂元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114,共4页
目的分析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联合常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2月六安市中医院风湿肾病科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3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5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常规西药(塞来昔布、甲氨蝶呤)... 目的分析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联合常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2月六安市中医院风湿肾病科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3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5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常规西药(塞来昔布、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临床症状、血流变学、血小板指标、血清指标。结果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较治疗前,两组晨僵时间缩短,且研究组更短(P<0.05)。较治疗前,两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疼痛程度,全血黏度高切、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可减轻其临床症状,分析与其调节血流变学、血小板指标及血清指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芍知母加减 类风湿性关节 血流变学 血小板 血清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的芍药甘草汤治疗神经性疼痛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春柳 雷斌 +1 位作者 张红 李晔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9-242,I0041,共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芍药甘草汤治疗神经性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DrugBank、TTD数据库分别建立了芍药甘草汤的化学成分-靶点网络和疾病靶点网络,基于Cytoscape 3.7.0软件建立了芍药甘草汤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并进...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芍药甘草汤治疗神经性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DrugBank、TTD数据库分别建立了芍药甘草汤的化学成分-靶点网络和疾病靶点网络,基于Cytoscape 3.7.0软件建立了芍药甘草汤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并进行网络拓补分析;利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构建了包含46个节点、2070条边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核心靶点GO功能注释得到24条富集结果,其中生物过程13条,分子功能4条,细胞组成7条;富集得到10条核心的KEGG通路,包含神经组织交互通路、钙信号通路、唾液分泌、胆碱能突触、脂肪细胞脂解调控、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控、含血清素的神经突触、心肌细胞肾上腺素能信号、cGMP-PKG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等。结论芍药甘草汤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钙离子传导、胆碱突触信号传递、肾上腺素信号传递等通路协同作用于神经性疼痛,分析结果可为芍药甘草汤在神经性疼痛的药理作用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有待进一步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网络理学 神经性疼痛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药性理论谈芍药甘草汤治疗咳喘病 被引量:3
6
作者 郭静 鞠宝兆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40-43,共4页
芍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广泛应用于《伤寒杂病论》,《本草经集注》首次提到芍药的赤白之分。主流本草著作多认为芍药是平或微寒之品,药味记载以酸、苦两味为主。至于经方中应用芍药是赤芍还是白芍,历代医家见解不一。作者基于临床实... 芍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广泛应用于《伤寒杂病论》,《本草经集注》首次提到芍药的赤白之分。主流本草著作多认为芍药是平或微寒之品,药味记载以酸、苦两味为主。至于经方中应用芍药是赤芍还是白芍,历代医家见解不一。作者基于临床实践,发现芍药甘草汤止咳平喘作用明显。文章遂以此为例,从《黄帝内经》药性理论出发,探讨芍药的药味及芍药甘草汤中所用芍药是赤芍还是白芍,并追溯古代文献,结合现代实验研究,分析芍药及芍药甘草汤止咳平喘作用的理论根据。依据《内经》药性理论及文献记载,如果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选用赤芍或白芍均有一定道理:从五味功效、五行系统归属方面来看,芍药甘草汤中的芍药应为酸味、收敛缓急,选用白芍为宜;从升降浮沉理论分析,芍药甘草汤中的芍药应为苦味、走泄活血,选用赤芍为宜。如果拓展芍药甘草汤应用,用以治疗咳喘、疼痛类疾病,取其止咳、止痛、缓解挛急等作用,则选用白芍配伍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性理论》 《伤寒杂病论》 经方 甘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对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豚鼠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B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胡永红 陈萌 +3 位作者 王旋 陈晓东 张晞文 李甫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220-224,I0006,共6页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对豚鼠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B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芍药甘草汤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芍药甘草汤组按0.6 mg/kg体质量静脉注射吗啡注射液以...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对豚鼠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B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芍药甘草汤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芍药甘草汤组按0.6 mg/kg体质量静脉注射吗啡注射液以诱导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模型,正常组豚鼠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静脉注射,每周三次;从第一次造模起,芍药甘草汤组按12.5 g/kg灌胃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予等体积0.4%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灌胃,1次/d,共计4周。末次给药后禁食,收集血清和Oddi括约肌组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H&E染色检测Oddi括约肌病理变化;qRT-PCR检测c-Kit、Beclin1、LC3-B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Kit、Beclin1、LC3-B蛋白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豚鼠血清ALT、AST水平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组豚鼠血清ALT、AS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2)H&E染色显示,模型组豚鼠Oddi括约肌纤维排列不规则、部分紊乱,并可见炎性细胞浸润,黏膜下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平滑肌层显著增厚;与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组豚鼠Oddi括约肌组织中纤维排列紊乱、炎性细胞浸润及黏膜下纤维组织增生明显改善。(3)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豚鼠Oddi括约肌中c-Kit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自噬相关Beclin1和LC3-B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组c-Kit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Beclin1和LC3-B的mRNA和蛋白表达则显著减少(P<0.01)。结论芍药甘草汤可有效治疗吗啡诱导的豚鼠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与减少细胞过度自噬、提升Cajal细胞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自噬 BECLIN1 LC3-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6
8
作者 魏天恩 毛伟伟 +1 位作者 陈丹颖 谢雯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20-123,共4页
目的分析芍药甘草汤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0月余姚市中医医院肛肠科收治的慢性肛裂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肛门括约肌侧位切断术及常规治疗,观... 目的分析芍药甘草汤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0月余姚市中医医院肛肠科收治的慢性肛裂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肛门括约肌侧位切断术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芍药甘草汤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治疗费用、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内肛管静息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肛门功能(Kelly氏评分法)变化,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溃疡面出血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周、4周、8周肛管静息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周、2周、4周、8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周、2周、4周、8周Kell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芍药甘草汤用于慢性肛裂可有效提高疗效,并显著降低肛管静息压,改善肛门功能,减少疼痛、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慢性肛裂 肛管静息压 疼痛 肛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芍药甘草汤对人来源性子宫腺肌病裸鼠铁死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费洋 曹秋雨 +2 位作者 李茵 李坤寅 关永格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7-72,I0020,共7页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加芍甘汤)治疗人来源性子宫腺肌病裸鼠的效果并探讨其对铁死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45只雌性SPF级BALB/C-nu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10只作为对照组(A组),其余35只用于造模。对照组腹腔移植CINⅢ患者子...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加芍甘汤)治疗人来源性子宫腺肌病裸鼠的效果并探讨其对铁死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45只雌性SPF级BALB/C-nu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10只作为对照组(A组),其余35只用于造模。对照组腹腔移植CINⅢ患者子宫肌层组织,模型鼠腹腔移植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患者病灶组织。成模后随机抽取5只AM模型鼠用于鉴定,其余30只随机分入AM模型组(B组,10只)、加芍甘汤组(C组,10只)、加芍甘汤联合抑制剂组(D组,10只)。A和B组予生理盐水灌胃,C和D组均根据成人等效剂量的两倍予加芍甘汤灌胃治疗,D组在治疗同时予Ferrostatin-1腹腔注射。疗程满3周即取材,比较4组一般情况、体质量变化、瘤体大小;比较不同组别DMT1、FPN、FTL、GPX4基因表达情况以及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铁的含量。结果成模后,随机抽取5只AM模型鼠取移植瘤HE染色见AM典型病理变化,提示造模成功。3周疗程结束后,各组瘤体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缩小。A组和C组的瘤体体积均明显小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瘤体大于C组(P<0.01),D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qPCR结果显示,B组二价金属转运体(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DMT1)、铁转运蛋白(ferroportin,FPN or SLC40A1)、铁蛋白轻链(ferritin light chain,FTL)、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4)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1)。GPX4基因mRNA表达C组低于D组(P<0.01)。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结果显示,DMT1、FPN、GPX43个基因的蛋白相对表达量B组均高于A组和C组(P<0.05),但FTL表达量在3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FPN的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C组(P<0.05)。在4组中,GSH的含量在B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其他组别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DA的含量在C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组,D组和B组的含量高于A组(P<0.01),其他组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铁含量B组、C组和D组显著高于A组(P<0.01),其他组别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来源性AM裸鼠模型可重复性高。加芍甘汤可缩小AM模型鼠的瘤体大小。加芍甘汤可能通过调控细胞铁死亡机制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加味芍甘草 动物模型 细胞铁死亡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芍药甘草汤对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紫葳 张宪忠 +1 位作者 刘红豆 张雪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03-106,共4页
目的分析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中风对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96例中风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比较... 目的分析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中风对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96例中风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生活质量差异。结果经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43/48)和72.92%(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上肢、FMA-下肢、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上肢、FMA-下肢、BB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8周,两组患者ADL、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中风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从而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芍甘草 中风 神经功能 日常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八味汤结合穴位埋线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胃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俊玲 禹霞 戴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究芍药八味汤结合穴位埋线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胃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纳入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13例,随机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患者(56例)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57例)西医常规疗法结合芍药八味汤及... 目的探究芍药八味汤结合穴位埋线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胃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纳入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13例,随机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患者(56例)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57例)西医常规疗法结合芍药八味汤及穴位埋线治疗,比较各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胃脘痞闷、胃脘灼热、口干口苦、纳呆食少、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等)积分变化、内镜病理评分变化、胃泌素(GAS)及生长抑素(SS)水平变化、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1(IL-1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不良反应数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胃脘痞闷、胃脘灼热、口干口苦、纳呆食少、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等中医症状积分、黏膜炎症及炎症活动度、腺体以及肠上皮化生等内镜病理评分、GAS及SS水平、IL-8、IL-11及TNF-α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胃脘痞闷、胃脘灼热、口干口苦、纳呆食少、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等中医症状积分、黏膜炎症及炎症活动度、腺体以及肠上皮化生等内镜病理评分、GAS及SS水平、IL-8、IL-11及TNF-α水平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胃脘痞闷、胃脘灼热、口干口苦、纳呆食少、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等中医症状积分、黏膜炎症及炎症活动度、腺体以及肠上皮化生等内镜病理评分、GAS及SS水平、IL-8、IL-11及TNF-α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0.00%,0/57)与对照组(3.57%,2/56)均较低,P>0.05。结论芍药八味汤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恢复好,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八味 穴位埋线 疗效 胃功能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勃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113-116,共4页
目的研究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疗效。方法收集所有2018年9月—2019年9月于该院颈肩门诊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11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6)及观察组(n=57),对照组单纯给予加味桂... 目的研究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疗效。方法收集所有2018年9月—2019年9月于该院颈肩门诊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11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6)及观察组(n=57),对照组单纯给予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及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上述治疗及穴位注射治疗,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变化;采用全自动血流变快测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高低切血液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研究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AS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S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CASCS评分高于治疗后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肢体麻木及头痛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眩晕、肢体麻木及头痛积分低于治疗后对照组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高低切血液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高低切血液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高低切血液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治疗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1.23%(52/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9%(4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疗效较好,可活血化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在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桂枝芍知母 穴位注射 椎动脉型颈椎病 气滞血瘀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汤合龙血竭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效应机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雷娜 雷兰平 +3 位作者 吴容 孟祥博 穆杰 唐学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3-58,I0018,I0019,共8页
目的探讨芍药汤合龙血竭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组,余下30只大鼠自由饮用4%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溶液1周建立UC模型,随... 目的探讨芍药汤合龙血竭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组,余下30只大鼠自由饮用4%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溶液1周建立UC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芍药汤+龙血竭)组。治疗2周,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结肠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3,AQP3)、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和给药组血清TNF-α、IL-1β、IL-6浓度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和西药组结肠AQP3、AQP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中药组结肠AQP3、AQP4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给药组结肠AQP3、AQP4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和中药组血清TNF-α、IL-1β、IL-6浓度显著降低(P<0.01);西药组和中药组结肠AQP3、AQP4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中药组结肠AQP3、AQP4蛋白和mRNA表达比西药组更高(P<0.01)。结论芍药汤合龙血竭可以改善UC大鼠症状,降低血清TNF-α、IL-1β和IL-6表达水平,升高结肠AQP3、AQP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推测这些可能是芍药汤合龙血竭治疗UC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血竭 溃疡性结肠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水通道蛋白3 水通道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及对YKL-40、IL-17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楼伟 王伟东 曹生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研究芍药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患者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变化影响。方法收集医院2018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芍药汤加减辅助西药治疗... 目的研究芍药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患者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变化影响。方法收集医院2018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芍药汤加减辅助西药治疗。分析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67%(3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9%(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YKL-40、核因子κB(NF-κB)及炎症因子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发现研究组YKL-40、NF-κB、白细胞介素-1(IL-1)、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发现研究组DA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芍药汤加减辅助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减轻炎症反应,调节YKL-40、NF-κB的表达水平,减轻疾病活动,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甲壳质酶蛋白40 炎症反应 疾病活动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西药对寒热错杂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吴凤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分析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来氟米特对寒热错杂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出该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诊治的88例寒热错杂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不... 目的分析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来氟米特对寒热错杂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出该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诊治的88例寒热错杂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不同疗法将其纳入A组与B组各44例,A组给予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治疗,B组给予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变化(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实验室指标(CRP、RF)以及不良反应(皮疹、腹泻、瘙痒、肝功能异常)。结果B组的总有效率(90.9%,40/44)高于A组(70.5%,31/44),B组治疗后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32.1±10.0)min、(16.8±5.5)分、(5.7±1.3)分]短(低)于A组[(76.9±15.2)min、(29.5±8.3)分、(12.4±3.8)分],B组治疗后的CRP、RF水平[(14.5±1.1)mg/L、(67.3±6.0)IU/mL]低于A组[(19.2±1.3)mg/L、(86.6±8.3)IU/mL](均P<0.05)。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4%,5/44)与A组(13.6%,6/44)相当(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西药对寒热错杂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与实验室指标,与单纯来氟米特治疗相比未新增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芍知母 来氟米特 甲氨蝶呤 寒热错杂型类风湿关节炎 C反应蛋白 类风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发作期急性炎症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国英 吉福玲 +1 位作者 赵小强 黄玉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135-138,共4页
目的研究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发作期急性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100例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发作期急性炎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 目的研究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发作期急性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100例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发作期急性炎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联合秋水仙碱联合治疗,观察组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4周,分别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等级、膝关节功能评分(JOA)、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炎症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均明显升高,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WOMAC量表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IL-6、TNF-α、hs-CRP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发作期急性炎症治疗效果显著,可控制急性炎症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功能障碍、肿胀等临床症状,降低疾病活动性及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芍知母 风寒湿痹 膝骨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汤介导不同信号通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烈 段盛蕾 戴彦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28,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炎性反应性肠病,与环境、饮食、药物和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宿主微生物群或对抗原的免疫反应。目前随着全球UC发病率的持续上升,深入研究UC的发病机制...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炎性反应性肠病,与环境、饮食、药物和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宿主微生物群或对抗原的免疫反应。目前随着全球UC发病率的持续上升,深入研究UC的发病机制和寻求新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治疗疾病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特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芍药汤已被广泛用于治疗肠道湿热证相关的各种疾病,对UC治疗有效,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查阅近几年关于芍药汤通过不同信号通路治疗UC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今后寻求芍药汤治疗UC的新靶点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信号通路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8
作者 邹长鹏 郑峥 +1 位作者 赵迎春 郭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汤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4月-2016年3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肿瘤治疗中心收治放射性肠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组...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汤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4月-2016年3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肿瘤治疗中心收治放射性肠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味芍药汤保留灌肠,1次/d,持续治疗1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候评分、KPS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30/40)低于治疗组92.50%(3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症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IL-4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IL-6、TNF-α、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味芍药汤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放射性肠炎疗效确切,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放射性肠炎 中医症候评分 炎症因子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