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Fuzzy Control for the Vehicle Semi-Active Suspension
1
作者 管继富 侯朝桢 +1 位作者 顾亮 武云鹏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3年第4期342-346,共5页
The LQG control system is employed as vehicle suspension's optimal target system, which has an adaptive ability to the road conditions and vehicle speed in a limited bandwidth. In order to keep the optimal perform... The LQG control system is employed as vehicle suspension's optimal target system, which has an adaptive ability to the road conditions and vehicle speed in a limited bandwidth. In order to keep the optimal performances when the suspension parameters change, a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fuzzy control (MRAFC) strategy is presented. The LQG control system serves as the reference model in the MRAFC syste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esented MRAFC system can adapt to the parameters variation of vehicle suspension and track the optimality of the LQG control system, the presented vehicle suspension MRAFC system has the ability to adapt to road conditions and suspension parameters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active suspension LQG control MRAFC control adaptive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zzy Control of Model Travel Tracking for Vehicle Semi-Active Suspension 被引量:1
2
作者 管继富 武云鹏 +1 位作者 顾亮 黄华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6年第4期241-244,共4页
The control strategy of the model travel tracking for the vehicle suspension sys tem is presented based on analyzing the responses of the vehicle suspension tra vel. A fuzzy control system of vehicle suspension is des... The control strategy of the model travel tracking for the vehicle suspension sys tem is presented based on analyzing the responses of the vehicle suspension tra vel. A fuzzy control system of vehicle suspension is designed, in which the sus pension travel output of the adaptive LQG control system is taken as the tracking objectiv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at the suspension travel and vertical acceleration can be tracked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simple fuzzy controller, and the tracking effect of fuzzy control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PID controll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半主动悬挂系统 模糊控制 适应性控制 模型行程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zzy Logic Control for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of Tracked Vehicle 被引量:1
3
作者 管继富 顾亮 +1 位作者 侯朝桢 王国丽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4年第2期113-117,共5页
The model of half a tracked vehicle semi-active suspension is established. The fuzzy logic controller of the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is constructed. The acceleration of driver's seat and its time derivative ... The model of half a tracked vehicle semi-active suspension is established. The fuzzy logic controller of the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is constructed. The acceleration of driver's seat and its time derivative are used as the inputs of the fuzzy logic controller, and the fuzzy logic controller output determines the semi-active suspension controllable damping force. The fuzzy logic controller is to minimize the mean square root of acceleration of the driver's seat. The control forces of controllable dampers behind the first road wheel are obtained by time delay, and the delay times are determined by the vehicle speed and axles distance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is control method can decrease the acceleration of driver's seat and the suspension travel of the first road wheel, the ride quality is improved obvi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cked vehicle semi-active suspension fuzzy logic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tunable fuzzy logic controller for the vehicle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4
作者 方子帆 DENG +1 位作者 Zhaoxiang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02年第2期16-19,共4页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system constitution of vehicle semi-active suspension, a 4-DOF (degree of freedom) dynamic model is established. A tunable fuzzy logic controller is designed by using without quantificati...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system constitution of vehicle semi-active suspension, a 4-DOF (degree of freedom) dynamic model is established. A tunable fuzzy logic controller is designed by using without quantification method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uncertainty, nonlinearity and complexity of parameters for a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Simulation to test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controller is performed under random excitations and definite disturbances of a C grade road, and the effects of time delay and changes of system parameters on the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are researche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signed tunable fuzzy logic controller is effective, stable and reli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HICLE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fuzzy logic contro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半主动空气悬架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控制 被引量:12
5
作者 姜立标 王薇 +2 位作者 谢东 崔胜民 王登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747-1750,共4页
考虑空气悬架弹簧刚度可调的特性,建立了车辆5自由度的半主动悬架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系统结构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来研究汽车半主动空气悬架的非线性控制问题,并考虑半车模型前后悬架的输入时滞,... 考虑空气悬架弹簧刚度可调的特性,建立了车辆5自由度的半主动悬架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系统结构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来研究汽车半主动空气悬架的非线性控制问题,并考虑半车模型前后悬架的输入时滞,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使人体垂直加速度、车身垂直加速度和俯仰角加速度都得到很大的衰减,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路面对车身的振动冲击,提高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悬架 模糊控制 神经网络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半主动悬架自适应模糊控制 被引量:13
6
作者 管继富 侯朝桢 +1 位作者 顾亮 陈兵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6-590,共5页
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模糊控制策略。模糊控制主要用来对付系统的非线性 ;神经网络根据振动响应的方差递推结果来辨识车体的振动情况实时调节模糊控制器的量化因子 ,使模糊控制器对路面的变化具有自适应的能力。在半主动悬挂 1/ ... 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模糊控制策略。模糊控制主要用来对付系统的非线性 ;神经网络根据振动响应的方差递推结果来辨识车体的振动情况实时调节模糊控制器的量化因子 ,使模糊控制器对路面的变化具有自适应的能力。在半主动悬挂 1/ 4车非线性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仿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悬架 自适应控制 神经网络 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器 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主动悬架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自适应模糊集成控制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龙 袁传义 +2 位作者 江浩斌 徐凯 汪少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12,26,共6页
建立了包含转向运动模型、俯仰运动模型和侧倾运动模型的汽车整车模型,在设计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PD控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自适应模糊控制的汽车主动悬架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集成控制器,当控制系统偏差变小或变大时,调整因子总能保证系... 建立了包含转向运动模型、俯仰运动模型和侧倾运动模型的汽车整车模型,在设计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PD控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自适应模糊控制的汽车主动悬架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集成控制器,当控制系统偏差变小或变大时,调整因子总能保证系统稳定,便于工程应用。计算结果表明,该自适应模糊集成控制策略,既保证了车辆操纵轻便性,又显著提高了整车操纵稳定性、安全性和行驶平顺性等整车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自适应模糊控制 集成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系统不确定性的车辆主动悬架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 被引量:19
8
作者 庞辉 梁军 +1 位作者 王建平 刘凡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61-269,共9页
针对车辆主动悬架系统模型不确定性所引起的控制稳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非线性主动悬架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策略。为提高车辆平顺性、确保汽车行驶安全性能,建立基于Takagi-Sugeno(T-S)模糊方法的四分之一车辆悬架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针对车辆主动悬架系统模型不确定性所引起的控制稳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非线性主动悬架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策略。为提高车辆平顺性、确保汽车行驶安全性能,建立基于Takagi-Sugeno(T-S)模糊方法的四分之一车辆悬架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将滑模控制与自适应理论结合设计合适的滑模面函数和滑模控制律,进而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对所提出控制器稳定性进行分析。三种不同路面激励下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器使被控悬架在外界路面扰动下具有更好的扰动抑制能力,车辆悬架综合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不确定性 主动悬架 T-S模糊模型 自适应控制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半主动磁流变悬架的自适应双模糊控制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杨建伟 李敏 孙守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6-51,共6页
为了减小汽车俯仰角、提高汽车平顺性,以磁流变减振器为控制对象,提出了自适应双模糊控制的半主动悬架系统。在实验室实际测试基础上,建立了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的非线性Bingham模型和基于该磁流变减振器的半车四自由度汽车半主动悬架数... 为了减小汽车俯仰角、提高汽车平顺性,以磁流变减振器为控制对象,提出了自适应双模糊控制的半主动悬架系统。在实验室实际测试基础上,建立了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的非线性Bingham模型和基于该磁流变减振器的半车四自由度汽车半主动悬架数学模型。分别以车身质心速度、俯仰角速度及其偏差变化率作为模糊控制器输入,设计了自适应双模糊控制器,实现了车辆半主动悬架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利用MATLAB软件的SIMULINK工具箱对其进行仿真,获得车身加速度、悬架动行程及车轮动载荷的时域响应特性,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控制下半主动悬架系统的隔振效果要远好于最优被动系统,而且对路面破坏小,并对运行工况有一定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悬架 磁流变减振器 自适应模糊控制 试验研究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高速机车横向半主动振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马新娜 杨绍普 邸书灵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6-130,共5页
在分析磁流变阻尼器Bouc-Wen立方修正模型及高速机车振动特点基础上,提出应用磁流变阻尼器进行机车振动控制,建立了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17自由度高速机车横向半主动模型。针对模型的非线性特征,在简单模糊控制规则基础上,提出根据控制效... 在分析磁流变阻尼器Bouc-Wen立方修正模型及高速机车振动特点基础上,提出应用磁流变阻尼器进行机车振动控制,建立了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17自由度高速机车横向半主动模型。针对模型的非线性特征,在简单模糊控制规则基础上,提出根据控制效果实时修正磁流变阻尼器输入参数的自适应模糊控制策略。在MatLab环境中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被动控制、简单模糊控制相比,自适应模糊控制能有效衰减机车横向振动;在低频阶段,尤其是对乘坐舒适度影响大的5Hz~8Hz范围内能显著提高高速机车的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机车 横向半主动悬挂 磁流变阻尼器 自适应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陀螺支承控制的自适应逆控制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颜诗源 张克志 +2 位作者 钱峰 席涛 张胜修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9-593,共5页
静电陀螺的支承控制系统中由于不可避免地存在建模不准确及对象扰动,传统的控制器设计只能在系统动态控制与对象扰动消除之间折衷。根据自适应逆控制的结构,利用模糊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进行对象建模、逆对象建模和扰动消除建模,设计了... 静电陀螺的支承控制系统中由于不可避免地存在建模不准确及对象扰动,传统的控制器设计只能在系统动态控制与对象扰动消除之间折衷。根据自适应逆控制的结构,利用模糊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进行对象建模、逆对象建模和扰动消除建模,设计了带扰动消除的自适应逆控制的八电极静电陀螺支承控制器。仿真表明,该控制器可以同时提高控制的精度和鲁棒性,在保证支承系统动态性能的同时,大大抵消对象扰动的影响,克服传统控制方法的折衷缺陷,对静电陀螺的自适应逆控制器的工程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陀螺 支承控制 自适应逆控制 模糊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空气悬架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詹长书 程崇 孙世磊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5年第5期934-938,共5页
空气悬架可以根据车辆振动情况改变悬架控制力,从而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道路友好性.为了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1/4空气悬架模型和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模糊控制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自整定,对PID的控制量加以... 空气悬架可以根据车辆振动情况改变悬架控制力,从而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道路友好性.为了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1/4空气悬架模型和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模糊控制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自整定,对PID的控制量加以实时修正.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空气悬架的车辆相对于PID控制悬架和被动悬架车身加速度有明显减小,轮胎动载荷有所减小,但悬架动行程略有提高.综合来看,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改善了汽车行驶平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悬架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 操纵稳定性 车身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悬架的半主动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龙 崔晓利 李德超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44-547,共4页
本文采用自适应模糊方法设计车辆悬架半主动控制器。以模糊控制原理为基础 ,融合自适应方法 ,将模糊系统辨识和模糊控制结合起来 ,在模糊控制器内采用“软反馈” ,并对自适应模糊的控制规则进行修正。该法简化了运算 ,提高了半主动悬架... 本文采用自适应模糊方法设计车辆悬架半主动控制器。以模糊控制原理为基础 ,融合自适应方法 ,将模糊系统辨识和模糊控制结合起来 ,在模糊控制器内采用“软反馈” ,并对自适应模糊的控制规则进行修正。该法简化了运算 ,提高了半主动悬架控制的实时性 ,使系统的控制性能不断改善 ,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较好地解决了乘坐舒适性与驾驶安全性间的设计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悬架系统 自适应模糊控制 模糊系统辨识 半主动悬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磁流变座椅悬架的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强 杨亚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6-109,共4页
构建磁流变半主动座椅悬架系统。针对此系统建立了人体-座椅的五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其中磁流变阻尼器采用改进的Bouc-Wen模型。设计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器,根据实时加速度信号在线整定PID参数,达到最优减振效果。用MATLAB/SIMULINK建... 构建磁流变半主动座椅悬架系统。针对此系统建立了人体-座椅的五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其中磁流变阻尼器采用改进的Bouc-Wen模型。设计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器,根据实时加速度信号在线整定PID参数,达到最优减振效果。用MATLAB/SIMULINK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有效地改善座椅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座椅悬架 磁流变阻尼器 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机车横向振动自适应模糊控制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范振平 杨建伟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8-73,共6页
针对重载机车横向二系半主动悬挂系统,研究基于加速度反馈的自适应模糊控制技术。根据车体加速度及其变化率的大小,自动修改量化因子和控制规则,使模糊控制器对重载机车运行工况的变化具有自适应的能力。通过MATLAB软件与ADAMS/RAI... 针对重载机车横向二系半主动悬挂系统,研究基于加速度反馈的自适应模糊控制技术。根据车体加速度及其变化率的大小,自动修改量化因子和控制规则,使模糊控制器对重载机车运行工况的变化具有自适应的能力。通过MATLAB软件与ADAMS/RAIL软件联合建立了由17个自由度组成的重载机车横向振动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重载机车不同运行速度下,与被动控制相比,自适应模糊半主动控制的加速度最大值改善率、加速度有效值减少率和Sperling乘坐指数提高率分别为55%~64%,55%~77%和16%~35%。由此表明,自适应模糊半主动控制能够有效减少车体振动,提高机车的乘坐舒适性和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机车 半主动悬挂 自适应模糊控制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主动悬架T-S变论域模糊控制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韶华 张培强 杨建森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01-209,共9页
为解决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垂向振动加剧的问题。针对主动悬架设计了一种基于T-S(Takagi-Sugeno)模糊思想的变论域模糊控制策略,改进了伸缩因子的设计方法,以提升控制精度及多工况下的自适应能力;基于1/4车辆模型在随机路面和对接路面... 为解决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垂向振动加剧的问题。针对主动悬架设计了一种基于T-S(Takagi-Sugeno)模糊思想的变论域模糊控制策略,改进了伸缩因子的设计方法,以提升控制精度及多工况下的自适应能力;基于1/4车辆模型在随机路面和对接路面上进行动力学分析,将所提出的T-S变论域模糊控制策略与单一的T-S模糊控制、Mamdani变论域模糊控制进行对比,并通过硬件在环试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效果。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主动悬架T-S变论域模糊控制策略可有效提升车辆的平顺性,相对于单一模糊控制和Mamdani变论域模糊控制具有较好的多工况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 轮毂电机 变论域 T-S模糊控制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S自适应滤波的模糊控制主动悬架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建民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2-475,共4页
以车辆操纵稳定性及行驶平顺性为控制目标 ,根据路面 -车辆系统的特点 ,提出一种在线可调整的模糊控制算法 ,利用LMS自适应模块调整模糊控制器的自调整因子 ,改善单一模糊控制算法对专家先期经验的依赖。针对简化的车辆模型 ,以路面信... 以车辆操纵稳定性及行驶平顺性为控制目标 ,根据路面 -车辆系统的特点 ,提出一种在线可调整的模糊控制算法 ,利用LMS自适应模块调整模糊控制器的自调整因子 ,改善单一模糊控制算法对专家先期经验的依赖。针对简化的车辆模型 ,以路面信号作为激励源 ,进行悬架系统的振动控制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主动悬架 模糊控制 LMS自适应滤波 车辆操纵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面识别的电磁混合式悬架自适应模糊控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寇发荣 贺嘉杰 +2 位作者 李孟欣 许家楠 武大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3-311,共9页
为改善不同路面等级上主动悬架动态性能与馈能特性适应性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路面等级识别的电磁混合式悬架自适应模糊控制。采用天牛须搜索(beetle antennae search, BAS)算法优化了神经网络权值阈值,建立了BAS-BP(beetle antennae... 为改善不同路面等级上主动悬架动态性能与馈能特性适应性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路面等级识别的电磁混合式悬架自适应模糊控制。采用天牛须搜索(beetle antennae search, BAS)算法优化了神经网络权值阈值,建立了BAS-BP(beetle antennae search-back propagation)路面识别模型;设计了自适应模糊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控制器,针对不同路面等级设计了三种目标函数并引入了主动力反馈调整论域;仿真分析了悬架动态性能与馈能特性,并进行了台架试验。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模糊PID控制,自适应模糊控制的悬架系统在A级、B级路面簧载质量加速度均方根值分别降低了13.28%、13.84%,在B级、C级、D级路面轮胎动载荷均方根值分别降低了9.09%、16.07%、15.54%,并实现了42.8 W的振动能量回收。试验结果表明,与仿真分析相比,各路面等级上时域、频域的相对误差均在16%以内,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和系统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混合式悬架 路面识别 目标函数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主动悬架T–S模糊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韶华 张培强 +1 位作者 冯桂珍 韩翔宇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32,共11页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由于簧下质量增大,导致车轮振动加剧,进而影响车辆平顺性及行驶安全性。为有效抑制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垂向振动恶化,设计了一种主动悬架T-S模糊控制器,构建了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1/4悬架动力学模型,基于Matlab/Simul...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由于簧下质量增大,导致车轮振动加剧,进而影响车辆平顺性及行驶安全性。为有效抑制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垂向振动恶化,设计了一种主动悬架T-S模糊控制器,构建了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1/4悬架动力学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在B级随机路面及变路面工况下进行动力学仿真,考虑了控制器在车辆参数不确定时的自适应性,探究了T-S模糊控制器在车辆变参数条件下的控制效果,并与PID控制的主动悬架及传统的被动悬架进行比较,通过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主动悬架T-S模糊控制策略可有效提升车辆的平顺性指标,相对于PID控制及被动悬架,T-S模糊控制也具有更好的多工况自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 T–S模糊控制 轮毂电机 工况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主动悬架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邵瑛 《汽车科技》 2004年第5期11-13,共3页
针对车辆悬架系统的动态特性,将现代控制理论运用于主动悬架控制,提出一种新的控制策略———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其可行性及有效性。这种新型智能控制策略为车辆主动悬架控制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关键词 主动悬架 车辆悬架 模糊PID控制 智能控制策略 动态特性 现代控制理论 新思路 自适应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