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藻酸钠/马铃薯淀粉复合水凝胶珠对蛋黄肽铁螯合物胃消化稳定性的影响
1
作者 向聪 韦帅帅 +2 位作者 马璐璐 李述刚 霍嘉颖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6,66,共12页
构建负载铁源的水凝胶递送载体是解决肽铁螯合物胃消化稳定性的重要策略。以海藻酸钠和马铃薯淀粉为原料,以氯化钙为交联剂,采用外凝胶法制备了3种负载不同铁源[蛋黄肽铁螯合物(EYP-Fe)、右旋糖酐铁和FeSO_(4)]的水凝胶珠。结果表明:使... 构建负载铁源的水凝胶递送载体是解决肽铁螯合物胃消化稳定性的重要策略。以海藻酸钠和马铃薯淀粉为原料,以氯化钙为交联剂,采用外凝胶法制备了3种负载不同铁源[蛋黄肽铁螯合物(EYP-Fe)、右旋糖酐铁和FeSO_(4)]的水凝胶珠。结果表明:使用质量浓度为1.5 g/100 mL的海藻酸钠和1.0 g/100 mL的马铃薯淀粉混合溶液制备的水凝胶珠,具有较好的成型效果和稳定性,并且对不同铁源的包封率可达84%以上。水凝胶珠在酸性环境中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溶胀率低于10%;而在中性至弱碱性条件下,水凝胶珠展示出显著的溶胀性能。说明铁元素可在胃部避免沉淀,在肠道中有效释放并被吸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谱结果显示,亲水性相互作用是水凝胶珠形成的主要驱动力。模拟体外消化过程发现水凝胶珠在胃中发生收缩(29%~31%),铁释放率维持在11.0%~19.0%;其中,负载EYP-Fe的水凝胶珠的铁释放率最低,为11.2%±2.9%。在肠道消化中,水凝胶珠发生溶胀,并缓慢释放其包封的铁源,铁释放率可达79%以上。因此,海藻酸钠/马铃薯淀粉复合水凝胶珠可改善EYP-Fe在胃中的稳定性,同时具备向肠道环境输送铁的能力。研究旨在为新型口服补铁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铁螯合物 水凝胶珠 耐酸性 递送载体 结构表征 模拟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赖氨酸抗菌肽改性明胶多功能水凝胶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江云静 黄童黛 +4 位作者 曹玉玉 白荣先 吴杰 王祖曦 孙红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2,共9页
将ε-聚赖氨酸(EPL)抗菌肽接枝到明胶上,合成ε-聚赖氨酸改性明胶(GEL-E)后,以GEL-E、羧甲基壳聚糖(CMC)和氧化硫酸软骨素(OCS)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具有可注射性、自愈合性及抗菌性的多功能快速凝胶化水凝胶——GEL-E/CMC/OCS水凝胶.该水... 将ε-聚赖氨酸(EPL)抗菌肽接枝到明胶上,合成ε-聚赖氨酸改性明胶(GEL-E)后,以GEL-E、羧甲基壳聚糖(CMC)和氧化硫酸软骨素(OCS)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具有可注射性、自愈合性及抗菌性的多功能快速凝胶化水凝胶——GEL-E/CMC/OCS水凝胶.该水凝胶具有较高的储能模量、弹性形变性能、自愈合性能、可注射性能以及抗菌性能.将甘草酸二钾(DG)载入水凝胶,赋予水凝胶抗炎特性以及促伤口愈合能力.初步评价了水凝胶的释药行为.结果表明,药物释放可达100%.同时,评价了载药后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以及促细胞迁移能力,发现水凝胶对细胞的毒性很低,且可以促进细胞迁移.研究结果表明,该水凝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以及促细胞迁移能力,在促进伤口愈合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水凝胶 聚赖氨酸 抗菌肽 伤口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肽类水凝胶促伤口愈合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朝琼 曹恒浩 +2 位作者 刘鑫 蔡维尧 许零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9-491,共13页
[背景]创伤、烧伤、糖尿病及手术等引起的伤口一直威胁着人类健康,伤口治疗已经成为严重的临床挑战和经济负担.多肽类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功能活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使其在伤口愈合不同阶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进展]本文系... [背景]创伤、烧伤、糖尿病及手术等引起的伤口一直威胁着人类健康,伤口治疗已经成为严重的临床挑战和经济负担.多肽类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功能活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使其在伤口愈合不同阶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进展]本文系统综述了多肽类水凝胶在止血、炎症感染、增殖重塑等不同伤口愈合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多肽类水凝胶通过多肽的阳离子基团、抗菌和免疫活性、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结构呈递药物等激活凝血过程,促进巨噬细胞从M1型转化为M2型,激活黏着斑激酶/整合素偶联激酶(FAK/ILK)、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促进成纤细胞增殖,活化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细胞,进而促进血管生成和胶原蛋白合成,加速伤口愈合过程.目前,部分多肽类止血、抗炎的水凝胶产品已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展望]尽管在针对伤口愈合不同阶段的多肽类水凝胶产品研发及作用机制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多肽类水凝胶机械强度不高,长期稳定性弱,具有传感完整性和按需递送的水凝胶相关研究不足,在无疤痕组织修复中的机制探索不够深入,影响其在临床上的转化应用.因此,未来在提高多肽类水凝胶机械强度、长期稳定性、对动态伤口响应性、无瘢痕伤口修复机制等方向开展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多肽类水凝胶的临床转化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 水凝胶 伤口愈合过程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D多肽水凝胶对Tenon囊成纤维细胞活化和YAP信号的影响
4
作者 吕瑶 梁亮 +2 位作者 覃勉 蒋汝平 吴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86-691,共6页
目的 探究不同浓度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多肽水凝胶,对Tenon囊成纤维细胞(HTF)活化和Yes相关蛋白(YAP)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备0.5%、1.0%、2.0%三种浓度RGD多肽水凝胶,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内部微观结构,流变学检测弹性模量(E)... 目的 探究不同浓度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多肽水凝胶,对Tenon囊成纤维细胞(HTF)活化和Yes相关蛋白(YAP)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备0.5%、1.0%、2.0%三种浓度RGD多肽水凝胶,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内部微观结构,流变学检测弹性模量(E)。构建SD雄性大鼠结膜损伤模型后,分为空白组(不作处理)、低浓度RGD组(结膜下注射0.5%RGD多肽水凝胶)、中浓度RGD组(结膜下注射1.0%RGD多肽水凝胶)、高浓度RGD组(结膜下注射2.0%RGD多肽水凝胶),观察1周后取材,Masson染色观察大鼠结膜处胶原纤维增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结膜YAP、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A)表达情况。利用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刺激HTF活化构建瘢痕化细胞模型,按照实验要求分为对照组、 0.5%RGD水凝胶组、1.0%RGD水凝胶组、2.0%RGD水凝胶组、正常组,培养24 h后,Western blot检测HTF中YAP、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SMA、纤连蛋白(FN)和I型胶原蛋白(Col I)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蛋白(F-actin)和YAP蛋白表达定位。结果 电镜下观察可见,RGD多肽水凝胶内部纳米纤维交联密度随多肽浓度增加而升高,流变学测得0.5%、1.0%及2.0%RGD多肽水凝胶弹性模量(E)依次约为0.067 kPa、0.150 kPa、2.170 kPa。Masson染色结果显示,除中浓度RGD组大鼠结膜胶原纤维增生面积比明显低于空白组外(P<0.05),低浓度组、高浓度组与空白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低浓度RGD组、中浓度RGD组、高浓度RGD组大鼠YAP及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下降,中浓度RGD组下降最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5%RGD水凝胶组、1.0%RGD水凝胶组、2.0%RGD水凝胶组HTF的F-actin绿色荧光减弱,YAP红色荧光从细胞核转位于细胞质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5%RGD水凝胶组、1.0%RGD水凝胶组、2.0%RGD水凝胶组HTF中YAP、CTGF、α-SMA、FN及Col I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下降,1.0%RGD水凝胶组下降最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RGD多肽水凝胶的最佳作用浓度为1.0%,其通过抑制YAP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核转位,减少HTF的活化及其纤维化蛋白的表达,从而产生抗瘢痕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NON囊成纤维细胞 RGD多肽水凝胶 细胞外基质 Yes相关蛋白 瘢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多肽凝胶的构建及其在肝实质创伤性出血中的止血应用研究
5
作者 应望 罗杰 +3 位作者 郑传浩 但瑞珏 谭莎丽 罗强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06-1213,共8页
目的制备FLIVIGSII多肽(FI肽),探究其物理化学性质及其体外凝血和体内止血效应。方法将FI肽与水混合,制备样品,直接观察FI肽水凝胶的状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目的制备FLIVIGSII多肽(FI肽),探究其物理化学性质及其体外凝血和体内止血效应。方法将FI肽与水混合,制备样品,直接观察FI肽水凝胶的状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其微观纤维结构,并通过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分析其纤维尺寸。将FI肽与3.8%柠檬酸钠抗凝处理后的健康人血液混合,直接观察FI肽的凝血效应,并通过SEM观察其血凝块的微观结构。溶血实验和CCK-8细胞毒性实验用于验证其生物相容性。最后,构建大鼠肝脏实质穿孔出血模型,将15只体质量为150 g的6~8周龄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FI肽组和纤维蛋白胶组,通过各组治疗后观察分析FI肽对肝脏实质创伤性出血的止血效应及其预后,并探讨其止血机理。结果成功制备FI肽。FI肽与血液接触后快速成胶,使血液凝固形成血凝块。SEM结果显示FI肽与水混合后自组装形成纤维网状水凝胶。TEM结果验证FI肽在水中成胶后形成直径为(13.70±2.31)nm的纳米纤维,DLS结果验证其在水中形成多分散多尺寸(148.2~208.0 nm或575.0~807.0 nm)的纳米纤维。FI肽与血液混合后形成的纤维网状水凝胶包裹住红细胞,从而形成物理性止血屏障以在数秒内实现凝血。同时,FI肽水凝胶对正常肝细胞(L-O2)无细胞毒性,且不会造成红细胞溶血。在SD大鼠体内肝脏止血实验中,FI肽与血液接触时,迅速形成纳米纤维水凝胶,从而形成物理性止血屏障以在数秒内实现体内止血(止血时间<5 s)。结论FI肽具有快速、高效的止血效应,在肝脏实质创伤性出血的止血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 自组装 水凝胶 肝脏止血 肝脏实质性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壳聚糖支架复合成骨细胞特异性多肽修复兔颅骨缺损 被引量:9
6
作者 陈慧敏 宋婷婷 +3 位作者 吴齐越 高启坤 庄艳琴 吴明月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4-507,共4页
目的评价成骨细胞特异性识别多肽在骨缺损中的修复效果。方法将成骨细胞特异性识别多肽与海藻酸钠/壳聚糖水凝胶(SA/CS Gel)复合植入兔颅骨双侧15 mm圆形极限骨缺损区,实验组缺损处植入海藻酸钠/壳聚糖/成骨细胞特异性识别多肽水凝胶(... 目的评价成骨细胞特异性识别多肽在骨缺损中的修复效果。方法将成骨细胞特异性识别多肽与海藻酸钠/壳聚糖水凝胶(SA/CS Gel)复合植入兔颅骨双侧15 mm圆形极限骨缺损区,实验组缺损处植入海藻酸钠/壳聚糖/成骨细胞特异性识别多肽水凝胶(SA/CS/多肽Gel),对照组植入SA/CS Gel,空白组不植入任何载体及药物,随机分组。术后8周活体行CBCT扫描,随后处死取材并常规HE染色行组织学检查观察成骨效果。结果影像学及组织形态学结果可见,实验组缺损区成骨量明显大于对照组及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骨细胞特异性识别多肽可促进兔颅骨缺损的骨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特异性识别多肽 颅骨缺损 海藻酸钠/壳聚糖复合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3诱导大鼠前软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特性方向分化及其在KLD-12自组装肽纳米凝胶中的培养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凯 游洪波 +4 位作者 陈安民 郭风劲 祁军 徐志刚 丁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软骨组织工程方法中修复软骨缺损理想的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方法免疫磁珠分离纯化新生大鼠前软骨干细胞(PSCs),分别采用KLD-12自组装肽纳米凝胶三维培养(实验组)和普通培养瓶平面培养(对照组),用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诱导... 目的探讨软骨组织工程方法中修复软骨缺损理想的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方法免疫磁珠分离纯化新生大鼠前软骨干细胞(PSCs),分别采用KLD-12自组装肽纳米凝胶三维培养(实验组)和普通培养瓶平面培养(对照组),用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诱导两组PSCs向软骨细胞特性方向分化。利用RT-PCR、免疫组化等方法测定其向软骨细胞特性方向分化过程中特异性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collagenⅡ)和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表达的情况。结果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KLD-12自组装肽纳米凝胶组细胞在诱导7、14 d后均有collagenⅡ和aggrecan表达,且RT-PCR检测结果表明KLD-12自组装肽凝胶组细胞的collagenⅡ和aggrecan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GFβ-3诱导后的PSCs可向成软骨方向分化,诱导后的PSCs与KLD-12自组装肽凝胶复合有望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KLD-12自组装肽纳米凝胶是较好的软骨组织工程细胞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软骨干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3 细胞外基质 自组装肽纳米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肽水凝胶复合支架对大鼠脂肪干细胞体外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彭莎莎 姚菁 +8 位作者 陈刚 连小洁 张晓军 崔菡 宋天喜 夏阳 章非敏 顾宁 崔福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研究多肽水凝胶复合骼金(nano-hydroxyapatite/collagen,nHAC)对大鼠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cells,ADSCs)体外增殖和早期骨向分化的作用。方法:用1%的多肽水凝胶与nHAC制备复合支架,未复合水凝胶的nHAC为对照组,使用扫描... 目的:研究多肽水凝胶复合骼金(nano-hydroxyapatite/collagen,nHAC)对大鼠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cells,ADSCs)体外增殖和早期骨向分化的作用。方法:用1%的多肽水凝胶与nHAC制备复合支架,未复合水凝胶的nHAC为对照组,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ESEM)和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microscope,CLSM)进行表征,将ADSCs接种到两种支架材料上,以CCK-8检测1、3、5、7 d的增殖情况,以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为早期骨向分化指标,检测其3、5、7 d的活性。结果:多肽水凝胶在nHAC表面形成涂层,ADSCs在有涂层的nHAC上黏附、铺展得更好,两种支架上的ADSCs在1、3、5、7 d都持续增殖,其中两组间在1、3 d无差异,5、7 d有差异,实验组增殖更快(P<0.05);ALP值在3、5、7 d都持续增高,实验组更高,两组间有差异(P<0.05),但在3、5、7 d时两两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多肽水凝胶复合支架材料能显著促进ADSCs的黏附增殖,对细胞早期骨向分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如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水凝胶 纳米羟基磷灰石 胶原 脂肪干细胞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多肽支架中前成骨细胞MC3T3-E1成骨分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婷 卢婷利 +3 位作者 马玉樊 王韵晴 校月红 李昱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51,共4页
在多肽EAK16水凝胶支架上接种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在诱导培养基中培养1周后,观察不同时间段细胞碱性磷酸酶的分泌活性。采用ALP染色和茜素红-S染色作为定... 在多肽EAK16水凝胶支架上接种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在诱导培养基中培养1周后,观察不同时间段细胞碱性磷酸酶的分泌活性。采用ALP染色和茜素红-S染色作为定性实验研究MC3T3-E1向成骨方向的分化情况。结果表明,MC3T3-E1细胞在水凝胶支架EAK16上有较好的黏附和增殖能力,诱导培养后细胞有较高水平的碱性磷酸酶表达和矿化基质沉积。多肽水凝胶支架对前成骨细胞MC3T3-E1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多肽水凝胶 MC3T3-E1细胞 成骨分化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自组装多肽水凝胶支架促进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粘附、增殖及成骨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健 侯天勇 +4 位作者 李志强 陈贝克 邓墨渊 罗飞 许建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45-951,共7页
目的探讨功能化自组装纳米多肽DGEAmx水凝胶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粘附、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功能化自组装多肽形成的纳米级结构特征;用倒置显微镜对贴壁细胞拍照计数,对比细... 目的探讨功能化自组装纳米多肽DGEAmx水凝胶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粘附、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功能化自组装多肽形成的纳米级结构特征;用倒置显微镜对贴壁细胞拍照计数,对比细胞粘附情况;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形貌;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成骨分化特异性基因Ⅰ型胶原(ICAM-1)和骨钙蛋白(osteocalcin,OCN)的表达来评价成骨效果。结果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功能化自组装多肽DGEAmx可以形成纳米纤维网状结构;倒置显微镜对贴壁细胞拍照计数结果显示在30、60、90 min时DGEAmx组对比RADA16-Ⅰ组粘附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在培养第3、5、7天,DGEAmx组MSCs增殖较RADA16-Ⅰ组明显增高(P<0.05);DGEAmx组成骨诱导3、7、14 d后,ALP活性高于RADA16-Ⅰ组(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成骨诱导3、7、14 d后DGEAmx组较RADA16-Ⅰ组有更高的ICAM-1和OCN的表达(P<0.05)。结论功能化自组装多肽DGEAmx纳米纤维水凝胶支架能促进MSCs粘附、增殖和成骨分化,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多肽 水凝胶 纳米纤维 支架材料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肽水凝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群峰 原波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33,共5页
多肽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生物材料,按照交联方式的不同,多肽水凝胶可分为化学交联的水凝胶和物理水凝胶,本文中按此分类对多肽水凝胶的研究做了一个总结和简要评述,同时阐述了多肽水凝胶具有智能水... 多肽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生物材料,按照交联方式的不同,多肽水凝胶可分为化学交联的水凝胶和物理水凝胶,本文中按此分类对多肽水凝胶的研究做了一个总结和简要评述,同时阐述了多肽水凝胶具有智能水凝胶的特点,并进一步对其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水凝胶 生物材料 自组装 智能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后RADA16-I短肽纳米纤维支架重组装及成胶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涵琳 张航与 +1 位作者 郑青 赵晓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45,共4页
RADA16-I自组装短肽水溶液中形成纳米纤维并在盐离子作用下触发成水凝胶。RADA16-I纤维被大功率超声打断为小的原纤维片段。用AFM、CD和流变仪研究超声后纤维的重组装及其成胶性质。实验发现,超声未破坏纳米纤维二级结构,纤维仍保持β-s... RADA16-I自组装短肽水溶液中形成纳米纤维并在盐离子作用下触发成水凝胶。RADA16-I纤维被大功率超声打断为小的原纤维片段。用AFM、CD和流变仪研究超声后纤维的重组装及其成胶性质。实验发现,超声未破坏纳米纤维二级结构,纤维仍保持β-sheet构型,超声4h后,小片段重组装为500nm的纤维,纤维虽未恢复到原长度,但仍未丧失其触发成胶的能力,只是在相同触发时间内达不到超声前的储能模量G′。还研究了超声对纳米纤维和成胶性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分子模型,这有助于短肽生物材料的应用,并对淀粉样蛋白病变的机理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纳米纤维 自组装短肽 重组装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响应型肽水凝胶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白靖琨 盛成乐 +1 位作者 张宇 王景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48-1060,共13页
酶响应型肽水凝胶可用于缓控释药物的释放,并具有抗菌、抗肿瘤等作用,是目前材料领域新兴的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开发的酶响应型肽水凝胶材料,重点介绍了包括谷氨酰胺转氨酶、激酶、磷酸酶、赖氨酸氧化酶(血浆氨氧化酶... 酶响应型肽水凝胶可用于缓控释药物的释放,并具有抗菌、抗肿瘤等作用,是目前材料领域新兴的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开发的酶响应型肽水凝胶材料,重点介绍了包括谷氨酰胺转氨酶、激酶、磷酸酶、赖氨酸氧化酶(血浆氨氧化酶)、蛋白酶、酯酶、β内酰胺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等酶响应型肽水凝胶,以及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水凝胶的形成、破坏或动态转换,同时总结了它们的响应机理.此外,介绍了酶响应型肽水凝胶的应用.酶响应型肽水凝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未来智能响应材料的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DA16-I纳米短肽水凝胶力学强度的调控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航与 罗涵琳 +1 位作者 郑青 赵晓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3-35,共3页
研究了RADA16-I纳米短肽的二级结构和微观形态及其在不同溶液触发下形成的水凝胶的力学强度。试验结果表明,该短肽在水溶液中形成典型的β-sheet结构,这对其形成纳米纤维十分重要。此外,研究发现采用不同的溶液触发得到的水凝胶的力学... 研究了RADA16-I纳米短肽的二级结构和微观形态及其在不同溶液触发下形成的水凝胶的力学强度。试验结果表明,该短肽在水溶液中形成典型的β-sheet结构,这对其形成纳米纤维十分重要。此外,研究发现采用不同的溶液触发得到的水凝胶的力学强度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符合DLVO理论。这可为组织工程提供强度可调控的纳米纤维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短肽 水凝胶 纳米纤维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物P(NIPAM-co-AAEA)的合成及其抗菌凝胶涂层的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凯 朱保宁 李莉莉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0-646,共7页
首先,通过调控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与N-羟乙基丙烯酰胺(HEAA)单体的投料比,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反应得到共聚物P(NIPAM-co-HEAA);然后,该共聚物与丙烯酰氯反应得到HEAA侧链双键功能化的共聚物P(NIPAM-co-AAEA);最后,P(... 首先,通过调控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与N-羟乙基丙烯酰胺(HEAA)单体的投料比,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反应得到共聚物P(NIPAM-co-HEAA);然后,该共聚物与丙烯酰氯反应得到HEAA侧链双键功能化的共聚物P(NIPAM-co-AAEA);最后,P(NIPAM-co-AAEA)与双键功能化抗菌肽通过一步光交联反应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基底上形成温敏凝胶涂层。采用飞行时间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水接触角、荧光成像等手段对共聚物和凝胶涂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n(NIPAM)∶n(HEAA)=87∶13时,P(NIPAM-co-AAEA)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为36.6℃,接近人体体温37℃,有望实现体温条件下的温敏响应;同时制备的温敏凝胶涂层具有较好的抗细菌黏附能力和良好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聚合物 抗菌肽 凝胶涂层 抗菌活性 抗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响应型医用抗菌水凝胶人工血管材料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清云 刘建 +2 位作者 万玥 王璐 关国平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基于互穿网络结构的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运用抗菌肽制备了一种pH响应型抗菌水凝胶人工血管材料。试验结果表明,该水凝胶表面光滑、微孔结构均匀,力学性能优良且具有低体积溶胀性。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和抗菌试验结果表明,该水凝胶... 基于互穿网络结构的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运用抗菌肽制备了一种pH响应型抗菌水凝胶人工血管材料。试验结果表明,该水凝胶表面光滑、微孔结构均匀,力学性能优良且具有低体积溶胀性。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和抗菌试验结果表明,该水凝胶在生理状态下不具备杀菌性能和细胞毒性,而在低pH值环境下对大肠埃希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响应型抗菌水凝胶人工血管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人工血管 抗菌性 抗菌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在自组装多肽水凝胶支架中的成骨分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娟 周庆翰 赵晓军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6-679,F0002,共5页
目的研究MC3T3-E1细胞在自组装多肽水凝胶支架上的生长和成骨分化。方法在多肽水凝胶支架RA-DA16上接种MC3T3-E1细胞,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和存活情况;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C3T3-E1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细胞外钙质沉积;RT-PCR分析成骨特... 目的研究MC3T3-E1细胞在自组装多肽水凝胶支架上的生长和成骨分化。方法在多肽水凝胶支架RA-DA16上接种MC3T3-E1细胞,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和存活情况;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C3T3-E1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细胞外钙质沉积;RT-PCR分析成骨特异性基因的表达。结果MC3T3-E1细胞在水凝胶支架RADA16上粘附铺展良好,呈纺锤样形态。诱导培养后支架上的细胞有较高水平的碱性磷酸酶表达和矿化基质沉积。此外,骨分化特异性基因骨桥蛋白和骨涎蛋白也有表达,且表达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多。结论在自组装水凝胶内MC3T3-E1细胞可向成骨方向分化,并能在凝胶内产生矿化的细胞外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3T3-E1细胞 成骨分化 自组装多肽水凝胶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助自组装多肽水凝胶构建高活性复层结膜上皮细胞片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华 唐浚杰 +4 位作者 徐李玲 陈芳圆 王颖薇 周清 陈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5-112,共8页
目的:评价RAD16-Ⅰ自组装多肽水凝胶构建复层结膜上皮细胞片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酶消化法提取兔结膜上皮细胞(rCECs),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阿尔辛蓝-过碘酸-希夫染色检测杯状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特异性蛋白细胞角蛋白4(CK4)... 目的:评价RAD16-Ⅰ自组装多肽水凝胶构建复层结膜上皮细胞片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酶消化法提取兔结膜上皮细胞(rCECs),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阿尔辛蓝-过碘酸-希夫染色检测杯状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特异性蛋白细胞角蛋白4(CK4)和黏蛋白5AC(MUC5AC)的表达;磷脂酶脱细胞法制得脱细胞的细胞外基质(dcECM),用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及DNA含量检测评估脱细胞效率;基质复水率及降解率检测dcECM性质;用RAD16-Ⅰ混合rCECs后种植于dcECM制得复层结膜上皮细胞片,探讨RAD16-Ⅰ对结膜上皮细胞活力、增殖能力及胞间连接的影响。结果:(1)rCECs整体呈圆形或椭圆形铺路石样改变,特异性蛋白CK4和MUC5AC均为阳性;(2)磷脂酶脱细胞法充分去除异种细胞成分而完整保留天然细胞外基质,dcECM的复水率和降解率与天然结膜相比无显著差异;(3)细胞片检测可见RAD16-Ⅰ能够增强细胞活力、增殖能力、黏附能力及细胞复层能力。结论:RAD16-Ⅰ可以促进细胞快速复层,该过程可能与其增强细胞的活力、增殖能力及胞间连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16-Ⅰ 自组装肽水凝胶 结膜上皮细胞 三维重建 细胞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多肽骨修复水凝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柳 徐姗 +3 位作者 相堂永 沙政舟 张键 陈志鹏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6-364,共9页
开发具有成骨诱导的骨填充材料是促进骨再生的重要研究方向。自组装多肽水凝胶凭借其高度的仿生人工细胞外基质结构、低免疫原性、易于合成及修饰、载药灵活等优势为骨组织修复提供了一个高效治疗手段。本文讨论了自组装多肽水凝胶的设... 开发具有成骨诱导的骨填充材料是促进骨再生的重要研究方向。自组装多肽水凝胶凭借其高度的仿生人工细胞外基质结构、低免疫原性、易于合成及修饰、载药灵活等优势为骨组织修复提供了一个高效治疗手段。本文讨论了自组装多肽水凝胶的设计原则,报道了自组装多肽结构特征及组装机制,重点介绍了自组装多肽骨修复水凝胶在递送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形成蛋白、成骨因子以及小分子化合物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限制自组装多肽水凝胶发展的瓶颈和未来发展方向,为构建高成骨性能凝胶递送系统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多肽 骨修复 水凝胶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抗菌多肽温敏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迪 王萍 +3 位作者 雷晨 吴维 马珊珊 汤春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57-964,共8页
目的:构建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HPMC)/甘油温敏水凝胶体系并搭载抗菌多肽芬母多肽(Funme peptide,FP),检测水凝胶的相关理化性质、抗菌性能以及对小鼠皮肤创伤愈合的促进作用... 目的:构建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HPMC)/甘油温敏水凝胶体系并搭载抗菌多肽芬母多肽(Funme peptide,FP),检测水凝胶的相关理化性质、抗菌性能以及对小鼠皮肤创伤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物理交联的方法制备HA/HPMC/甘油-FP温敏水凝胶,分析HA和甘油的含量对凝胶化温度(gelation temperature,T_(gel))的影响。利用流变学检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制备的水凝胶进行理化性能表征。同时对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进行观察研究。构建小鼠背部直径10 mm的全层皮肤缺损感染创面模型,在注射水凝胶后,于第5、10、15天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结果:在HA、HPMC和甘油的比例为2∶7∶20时,水凝胶具有理想的T_(gel);水凝胶内部呈孔隙率高、孔径较均匀的三维结构,各成分间未发生化学反应,同时该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具有显著的抗菌效果。动物实验表明,HA/HPMC/甘油-FP水凝胶处理的小鼠背部创面愈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该温敏水凝胶在医用创伤敷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水凝胶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透明质酸 抗菌多肽 抗菌性能 创伤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