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下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困境审视及实践方略 被引量:1
1
作者 甘荔桔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1,72,共8页
围绕我国人才培养“五育并举”和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新任务、新目标,立足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剖析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并提出实践方略。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 围绕我国人才培养“五育并举”和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新任务、新目标,立足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剖析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并提出实践方略。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涵盖了环境革新目标驱动、权威保障规制引导、主体适应行为博弈3个方面,但目前仍存在多系统合作协调机制亟待完善、软硬件短板明显且发展后劲不足、基础教学环节任务落实保障缺乏有效支撑等现实困境。据此,提出实践方略:宏观环境政策引导,借助人才聚力推进系统联动;中观科技创新赋能,打造资源优化和均衡共享引擎;微观提升主体协同内驱力,促进新时代新任务贯彻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人才聚力 科技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创新生态高质量发展探索
2
作者 黄文明 李世柱 +4 位作者 王海翔 李馨 臧秀法 刘颖 徐爱迪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7期81-84,共4页
通过对农业科技创新生态高质量探索,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的理论基础。并通过查阅资料与调查研究的方法,详细介绍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的现状。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生态在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率、农业科技人才、农业数字化与智慧化等方... 通过对农业科技创新生态高质量探索,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的理论基础。并通过查阅资料与调查研究的方法,详细介绍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的现状。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生态在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率、农业科技人才、农业数字化与智慧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多层次多主体的农业科技研发体系、注重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培养与引进、提高农技推广服务组织服务质量与效率、创新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有助于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创新生态 高质量发展 农业数字化 农业科技研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教融汇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3
作者 史秋衡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4-53,共10页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格局建构的核心要旨,是应对国际科技竞争新形势、实现国家可持续推进高校分类改革与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科教融汇通过深化创新要素聚合功能、优化人才迭代培养制度以及构建技术转化加速机制实...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格局建构的核心要旨,是应对国际科技竞争新形势、实现国家可持续推进高校分类改革与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科教融汇通过深化创新要素聚合功能、优化人才迭代培养制度以及构建技术转化加速机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当前我国推进科教融汇仍存在深化高校分类改革的制度性障碍、分类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可持续自主知识体系重构的生态性短板等瓶颈,制约了其创新效能的充分释放。因此,推进以质量为导向的科教融汇,需以制度创新为基,构建动态化质量评价体系;以资源配置为抓手,优化“教育-科技-产业”协同网络;以平台建设为提升,打造形成综合化的新型科教融汇综合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汇 自主知识体系 科技自立自强 高质量融合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机理、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鸿飞 赵春江 李瑾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2,共9页
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颠覆性科技创新向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桥梁,贯穿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发展始终。论文明确了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成果转化活动,优化资源要素配... 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颠覆性科技创新向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桥梁,贯穿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发展始终。论文明确了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成果转化活动,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将颠覆性、原创性科技成果深度落地扎根至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可以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主要通过催生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动能,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在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仍面临农业高新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成果转化机制尚不健全、跨领域协作难度大、缺乏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与推广队伍等诸多问题,需要深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打造高效的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对接平台,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人才队伍,促进高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高新技术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 产学研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发展壮大耐心资本的突出梗阻及破解思路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源辛 董岩 郑新悦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0,共13页
耐心资本不仅是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金融市场稳定及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但是,当下我国发展壮大耐心资本面临一些突出梗阻:一是创业投资资本价值链中缺失早期投资和专业投资基金;二... 耐心资本不仅是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金融市场稳定及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但是,当下我国发展壮大耐心资本面临一些突出梗阻:一是创业投资资本价值链中缺失早期投资和专业投资基金;二是多重因素致使民间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的意愿不高;三是政府引导基金到期刚性退出进一步阻碍耐心资本发展;四是二级市场低迷导致耐心资本投资科创企业信心受挫;五是大股东诚信缺失与频繁减持加剧了资本的信任危机;六是现有投资评价体系难以适应耐心资本的长远发展。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在发展耐心资本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如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和多元化的退出机制、日本的“适正利润”发展理念、德国将关系型融资与耐心资本相结合等。我国应充分审视自身发展实际,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从培育多层次长期资本供应体系、鼓励社会资本长期参与创业投资、积极发展风险资本、拓宽耐心资本退出渠道、完善大股东行为监管、建立长周期投资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突破耐心资本发展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心资本 资本市场 创业投资 风险投资 大股东行为监管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教育数字化转型:内涵、样态与挑战 被引量:4
6
作者 郑永和 张登博 +1 位作者 苏洵 王一岩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1,共8页
科学教育数字化转型是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是数字化转型学科化发展的典型表征,也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科学教育数字化转型旨在遵循科学教育学科逻辑,聚焦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使命,结合科学教育探究性、实践性、... 科学教育数字化转型是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是数字化转型学科化发展的典型表征,也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科学教育数字化转型旨在遵循科学教育学科逻辑,聚焦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使命,结合科学教育探究性、实践性、跨学科的特点,利用数字技术推动科学教育资源和工具的转型升级,助力科学教学、学习、评价样态的整体革新,以此为科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科学教育数字化转型在实践层面主要体现为:优化数字化科学教育资源,创新科学教育实践场域;研发数字化科学教育工具,提升科学教育服务能力;优化数字化科学学习方式,促进学习质量显著提升;探索数字化科学教学模式,推动科学教学实践创新;开展数字化科学教育评价,助力科学教育评价转型。未来需要在理论体系创新、资源体系建设、教育工具研发、教师数字化教学胜任力提升等方面加以重视,以推动科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教育数字化转型 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封锁与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来自美国对华科技打压的证据 被引量:1
7
作者 苏杭 刘佳雯 王晨宇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本文基于美国对华科技打压这一事实,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技术封锁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技术封锁倒逼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2)改变外部创新来源渠道和激励内源式... 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本文基于美国对华科技打压这一事实,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技术封锁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技术封锁倒逼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2)改变外部创新来源渠道和激励内源式创新是中国高技术产业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行为;(3)异质性分析发现,技术封锁更倒逼实质性创新的产生,同时,政府补贴程度高的行业创新发展水平更高。本文较严谨地证实了技术封锁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以及创新行为选择的调整作用,为美国对华科技打压背景下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行为提供了理论解释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封锁 科技打压 高技术产业 创新行为 政府补贴 贸易转移 自主创新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科技创新、合法性与“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研究——兼论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
8
作者 杨冠华 王昱 +3 位作者 范秀成 郭志伟 宫雨心 张雯童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56,共11页
我国高度重视硬科技创新,将其作为国家发展核心驱动力,通过创新驱动战略和重大科技专项提升国际话语权,破解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1037家“专精特新”企业数据,构建“硬科技创新-二元合法性-高质量发展... 我国高度重视硬科技创新,将其作为国家发展核心驱动力,通过创新驱动战略和重大科技专项提升国际话语权,破解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1037家“专精特新”企业数据,构建“硬科技创新-二元合法性-高质量发展”理论模型,并探讨数字化转型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硬科技创新直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提升适应合法性和战略合法性产生间接效应,且数字化转型能强化这一正向关系。研究为政府优化创新政策、企业制定硬科技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通过硬科技创新实现质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科技创新 合法性 数字化转型 高质量发展 专精特新 科技创新 适应合法性 战略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9
作者 李立国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1,共9页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连接点,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需要立足中国国情,遵循...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连接点,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需要立足中国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成为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心、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建立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支撑的有效机制。优化“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科结构与区域布局,加快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使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部分新型研究型大学早日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博士生教育 科技创新 “双一流”建设高校 新型研究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发展现状与政策支持思考——基于“小巨人”企业全量分析及国际经验借鉴
10
作者 余萍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57,共13页
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聚集产业基础核心领域、产业链关键环节,创新能力突出、细分市场占有率高,是优质中小企业的核心力量,位于我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的金字塔头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速度快且成长表现较稳定、盈利... 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聚集产业基础核心领域、产业链关键环节,创新能力突出、细分市场占有率高,是优质中小企业的核心力量,位于我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的金字塔头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速度快且成长表现较稳定、盈利能力佳、科技创新能力强,但同时也存在区域发展集中度高、资金持续投入压力大、面临新一轮关税进出口风险以及高端技能人才缺乏等问题与挑战。本文通过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起源背景、认定流程和标准、全量发展特征和现状的系统梳理,以及对国内外类似企业的相关支持政策的分析,提出强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政策支持的重要战略意义,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总结出在产业政策、金融政策、人才培育等方面的相关思考及建议,以期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转型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巨人”企业 专精特新 科技创新 高技术制造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 科技金融 产业转型升级 国家创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G表现对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基于竞争战略的视角
11
作者 康诗康 秦小捷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4-111,共8页
积极寻求ESG发展和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治理的融合点对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科技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2012-2022年1477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ESG表现对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表现对高新技术... 积极寻求ESG发展和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治理的融合点对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科技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2012-2022年1477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ESG表现对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表现对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呈现显著的“U”型非线性特征;机制检验表明,ESG表现通过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缓解企业投资羊群效应来抑制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差异化和低成本竞争战略显著强化了ESG表现与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之间的“U”型关系,且不同竞争战略水平在二者的影响关系中存在门槛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东部地区、专精特新、高技术行业企业中,ESG表现与企业财务风险间的“U”型关系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表现 竞争战略 高新技术企业 财务风险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险创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风险特征、实现路径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3
12
作者 周雷 殷凯丽 +2 位作者 车旻昌 高敏 郭成学芷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06,共13页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新时期保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险创新主要通过科技保险、绿色保险、数字保险和保险资金运用四条路径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且这四条路径已在宁波保险创新实验区科技攻关保险、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新时期保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险创新主要通过科技保险、绿色保险、数字保险和保险资金运用四条路径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且这四条路径已在宁波保险创新实验区科技攻关保险、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人保资本设立科技保险创业投资基金等实例中得到初步印证。但是,保险创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需要完善监管与支持政策,开发和丰富产品体系,探索构建“保险元宇宙”生态,优化保险资金配置结构,以期进一步推动保险业守正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强劲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保险创新 科技保险 绿色保险 保险科技 数字金融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思考和实践举措——基于国家科技奖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露岚 彭树涛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科技革命带来了医学创新发展新需求,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国家科技奖代表了一定时期内我国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其权威性高、荣誉性强。本文通过整理2016—2020年医学领域国家科技奖获奖情况,从获奖数量、获奖地区、获奖主体、学... 科技革命带来了医学创新发展新需求,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国家科技奖代表了一定时期内我国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其权威性高、荣誉性强。本文通过整理2016—2020年医学领域国家科技奖获奖情况,从获奖数量、获奖地区、获奖主体、学科分布和交叉融合等方面对获奖成果进行分析,从而把握我国医学科技创新的现状与问题,以期为健康中国建设培养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提供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科技奖 医学创新人才培养 医学科技创新 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领新时代水土保持之科技前瞻 被引量:7
14
作者 姜德文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对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是新时代水土保持攻坚的目标与任务。新时代水土保持科学技术支撑十分重要和紧迫...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对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是新时代水土保持攻坚的目标与任务。新时代水土保持科学技术支撑十分重要和紧迫,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快科技创新和应用: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减量降级目标与评价,实行水土保持率不同阈值的区域水土保持分类指导,构建水土保持功能分析指标体系,探索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提升技术;建立水土保持重点区域空间管控制度,实施差别化管理,探索并推广不同类型农林开发活动水土保持技术措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智慧管理,水土流失风险评价与智能预警,建立绿色设计绿色施工标准,探索视频监控与跟踪管理;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技术支撑,以生态清洁小流域促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探索水土流失治理中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提升技术,推进水土流失科学治理智慧指导与智能管理;加快水土保持碳汇研究与市场交易,建立水土保持生态损害价值评估体系,深化水土流失测报与动态监测等基础研究。以创新理论、技术、机制的新探索,全面提升水土保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服务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科学技术 新质生产力 创新 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新发展格局的产业政策体系演变逻辑与主要趋向 被引量:4
15
作者 白雪洁 王欣悦 宋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6,共11页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迈入新发展阶段后重塑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产业政策是新发展格局下将中国塑造成为有竞争力经济体的重要工具,对内激励竞争和对外强化安全成为产业政策新目标。基于经济发展阶段视角厘清产业政策、科技创新政策、竞...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迈入新发展阶段后重塑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产业政策是新发展格局下将中国塑造成为有竞争力经济体的重要工具,对内激励竞争和对外强化安全成为产业政策新目标。基于经济发展阶段视角厘清产业政策、科技创新政策、竞争政策之间的融合、协调、退出与重构等关系,统合探究各类政策在新发展格局构建中的基本逻辑。进一步提出在多元化政策目标下,中国要打出一套以竞争政策为基础、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相互协调、选择性产业政策逐渐让位于功能性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由激励科技创新链条的后端向前端突破侧重、重大领域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政策“组合拳”,并提出通过建立多层次政策协调机制、健全产业政策的全流程治理机制等举措完善新发展格局下的产业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竞争政策 科技创新政策 产业政策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鹏飞 蔡扬 龙小燕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58,共14页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数字普惠金融依托数字化优势为农业产业畅通“金融血脉”,激活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数字普惠金融依托数字化优势为农业产业畅通“金融血脉”,激活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但在不同粮食产区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消费水平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存在基于自身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非线性递增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分别从增强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扶持、完善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实施区域差异化金融政策和优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农业产业链 粮食安全 乡村振兴 农业强国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商环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逻辑、现实问题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珣 王依佳 李科平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7-68,共12页
营商环境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各地正不断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赋能新质生产力。营商环境主要从推动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金融服务、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和法治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优化,通过建... 营商环境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各地正不断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赋能新质生产力。营商环境主要从推动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金融服务、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和法治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优化,通过建立一整套完整、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不断引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进而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高效发展。同时,营商环境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也存在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亟待加强、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有待完善、创新生态培育不足、企业融资存在困境、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人才支撑不足、法律保障不健全等现实问题。优化营商环境需要从优化政务环境服务体系、完善市场公平参与环境、培育创新市场生态环境、完善金融服务保障体系、健全公共服务支撑体系、构建人力资源培育体系、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体系等方面进行,以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营商环境 高质量发展 市场公平 科技创新 数据要素 政务服务 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稻百年主要水稻科技创新成就概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丰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18,共10页
回顾和简要概述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百余年来在稻作科学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在稻种资源方面,作为最早开展稻种资源研究的单位,已收集保存栽培稻和野生稻资源24000多份,鉴评筛选出外选35等大批优异种质,创制出稻瘟病持久抗性... 回顾和简要概述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百余年来在稻作科学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在稻种资源方面,作为最早开展稻种资源研究的单位,已收集保存栽培稻和野生稻资源24000多份,鉴评筛选出外选35等大批优异种质,创制出稻瘟病持久抗性、优质的育种亲本三黄占2号、28占和香丝苗126等广泛应用于新品种培育。在水稻育种方面,开创了栽培稻与野生稻杂交育种先河;通过人工杂交育成最早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籼稻矮秆品种广场矮,从而开辟了水稻矮化育种新途径,进而培育出珍珠矮、广陆矮4号、桂朝2号、双桂36、特青等大品种,为农业史上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作为最早开展籼型优质稻育种单位,先后育成了双竹占、黄华占、粤农丝苗、美香占2号、泰丰优208等大面积种植的优质新品种;在杂交稻育种方面,创制出野败型、红莲型高配合力、高异交率和细长粒型优质三系不育系天丰A、五丰A、荣丰A、丛广41A、粤泰A、粤丰A、泰丰A和广8A等,创制出感温与感光型恢复系广恢3550、广恢998、广恢122等,广泛应用于杂交稻育种与生产;主持和合作育成累计推广面积超千万亩的水稻品种(组合)45个。在水稻栽培方面,从20世纪50—60年代农民水稻高产经验——“潮汕经验”的总结,到80年代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研究、90年代的水稻抛秧技术和21世纪的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等,这些栽培技术的研发,实现了广东省水稻生产良种良法配套,为水稻高产稳产和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水稻 稻种资源 水稻矮化育种 优质稻育种 杂交稻育种 栽培技术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研究进展与进路展望 被引量:89
19
作者 管智超 付敏杰 杨巨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8,共14页
新质生产力提出伊始便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从历史背景、理论渊源、思想意蕴和现实背景等方面回溯新质生产力的生成背景;基于“要素-结构-功能”的系统论视角对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进行解构,廓清新质生产力的追求目标和核心动能... 新质生产力提出伊始便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从历史背景、理论渊源、思想意蕴和现实背景等方面回溯新质生产力的生成背景;基于“要素-结构-功能”的系统论视角对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进行解构,廓清新质生产力的追求目标和核心动能,从“投入-产出”指向凝练新质生产力的“三低”和“三高”特征,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剖析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内容;观照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困境,确立遵循原则,进而提出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从对理论之问、实践之问、时代之问和世界之问的回答中评析新质生产力的价值意义;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新质生产力的研究,即廓清基本概念、搭建理论模型、拓展研究维度、夯实学科基础、延展研究方法等五条研究进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学技术 创新 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发展:历史回顾、现实考察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9
20
作者 蒋远胜 吴敬花 +1 位作者 丁昭 张昕蔚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29,共13页
科技金融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抓手和杠杆。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本文在对科技金融发展历史回顾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科... 科技金融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抓手和杠杆。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本文在对科技金融发展历史回顾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科技金融实践,对科技金融发展成效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研究发现:国际上四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金融形式不同,发挥的作用也有差异;中国科技金融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四次工业革命以来的科技金融发展成效显著,重点城市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但分化突出;国内外经验表明银行是科技金融的主力军,资本市场是生力军。最后,本文提出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优化路径及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科技型企业 技术创新 金融创新 风险投资 多层次资本市场 高质量发展 金融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