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肟基Schiff碱配体及其Cu(Ⅱ)配合物的合成及超分子结构(英文) 被引量:3
1
作者 孙银霞 陆瑞娥 +2 位作者 李新然 赵亚元 李春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55-1062,共8页
合成了一个含肟基Schiff碱配体(HL,C15H16N2O)及其Cu(Ⅱ)配合物[Cu L2],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体HL结构中,一对HL分子通过分子间的Cl…Cl卤键(Cl…Cl的距离为0.345 9(3)nm)链... 合成了一个含肟基Schiff碱配体(HL,C15H16N2O)及其Cu(Ⅱ)配合物[Cu L2],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体HL结构中,一对HL分子通过分子间的Cl…Cl卤键(Cl…Cl的距离为0.345 9(3)nm)链接形成了二聚体,每个二聚体通过分子间C-H…π作用链接其它4个相邻的二聚体形成了无限的三维超分子网状结构。Cu(Ⅱ)配合物为单核结构,由1个Cu(Ⅱ)离子和2个双齿配体组成。Cu(Ⅱ)离子的配位数为4,具有平面四边形结构。在Cu(Ⅱ)配合物结构中每个配合物分子通过分子间C-H…π作用链接其它4个相邻的分子形成了二维层状超分子结构,这种层状结构通过π…π堆积作用而进一步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配体 晶体结构 铜髤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肟型Schiff碱Cu(Ⅱ)和Ni(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谱性质(英文) 被引量:3
2
作者 郭建强 孙银霞 +2 位作者 俞彬 李璟 贾浩然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81-1488,共8页
合成了2个Schiff碱Cu(Ⅱ)/Ni(Ⅱ)配合物[Cu(L^1)_2](1)和[Ni(L^2)_2](2)(HL1=1-(4-(((E)-3,5-dichloro-2-hydroxybenzylidene)amino)henyl)ethanoe O-benzyloxime,HL2=1-(4-(((E)-4-methoxy-2-hydroxybenzylidene)amino)phenyl)ethanone... 合成了2个Schiff碱Cu(Ⅱ)/Ni(Ⅱ)配合物[Cu(L^1)_2](1)和[Ni(L^2)_2](2)(HL1=1-(4-(((E)-3,5-dichloro-2-hydroxybenzylidene)amino)henyl)ethanoe O-benzyloxime,HL2=1-(4-(((E)-4-methoxy-2-hydroxybenzylidene)amino)phenyl)ethanone O-benzyloxime),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和分析。X射线结构表明:配合物1和2具有类似的结构,均由1个金属离子和2个配体单元组成。配合物1和2都是单斜晶系,但配合物1空间群为C2/c,而配合物2为P21/c。且中心金属Cu(Ⅱ)和Ni(Ⅱ)离子的空间构型均为四配位的扭曲的平面四边形结构。配合物1通过π…π和C-H…π作用形成3D超分子结构,而配合物2通过C-H…π作用形成2D超分子孔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Ⅱ)配合物 镍(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schiff碱配体 光谱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不对称双Schiff碱Cu(Ⅱ),Zn(Ⅱ)异三核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4
3
作者 陶偌偈 梅崇珍 牛景扬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20-1023,共4页
合成了不对称双Schiff碱Cu(Ⅱ)单核配合物CuHL(H3L为N3羧基水杨醛N′水杨醛缩乙二胺)及其Cu(Ⅱ)Zn(Ⅱ)Cu(Ⅱ)异三核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三核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三核配合... 合成了不对称双Schiff碱Cu(Ⅱ)单核配合物CuHL(H3L为N3羧基水杨醛N′水杨醛缩乙二胺)及其Cu(Ⅱ)Zn(Ⅱ)Cu(Ⅱ)异三核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三核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三核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1862(2)nm,b=15440(3)nm,c=19488(4)nm;α=9004(3)°,β=9786(3)°,γ=9012(3)°;V=35356(12)nm3,Z=1;R1=00614,wR2=013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水杨醛 不对称双Sehiff碱 cu(Ⅱ)-Zn(Ⅱ)-cu(Ⅱ)异三核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肟基的Schiff碱Cu(Ⅱ)和Ni(Ⅱ)配合物的合成、超分子结构和光谱性质(英文)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宏佳 常健 +1 位作者 贾浩然 孙银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61-2270,共10页
合成了2个含肟基Schiff碱的Cu(Ⅱ)和Ni(Ⅱ)配合物[Cu(L1)2]·(1,4-dioxane)(1)和[Ni(L2)2](2),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均包含1个中心金属离子和... 合成了2个含肟基Schiff碱的Cu(Ⅱ)和Ni(Ⅱ)配合物[Cu(L1)2]·(1,4-dioxane)(1)和[Ni(L2)2](2),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均包含1个中心金属离子和2个双齿配体单元,且金属离子的配位数均为4,均具有轻微扭曲的平面四边形几何构型。不同的是配合物1通过分子间氢键以及π…π堆积作用相连接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而配合物2仅通过分子间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一条一维超分子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配体 cu(Ⅱ)和Ni(Ⅱ)配合物 超分子结构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异双希夫碱及其Cu(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荧光性质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栋梅 范玉华 +3 位作者 毕彩丰 艾小康 何雪涛 孙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5-338,共4页
邻苯二胺与5-氯-2-羟基二苯酮、水杨醛作用合成了一种异双四齿希夫碱配体C26H19N2O2(H2L)。在正丁醇和甲醇体系中醋酸铜与该配体反应合成了一种固体配合物CuL。通过质谱分析、元素分析、IR、UV、TG-DTG及摩尔电导分析等手段对合成的配... 邻苯二胺与5-氯-2-羟基二苯酮、水杨醛作用合成了一种异双四齿希夫碱配体C26H19N2O2(H2L)。在正丁醇和甲醇体系中醋酸铜与该配体反应合成了一种固体配合物CuL。通过质谱分析、元素分析、IR、UV、TG-DTG及摩尔电导分析等手段对合成的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初步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质,发现希夫碱试剂在385nm处有一强荧光发射峰。在pH9.62时,铜(Ⅱ)离子与试剂形成的配合物可使其荧光猝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双希夫碱 配合物 合成 表征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季戊四胺席夫碱的Ni(Ⅱ)和Cu(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抑菌活性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奇龙 王焕宇 +3 位作者 江峰 冯广卫 徐红 黄亚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4-468,共5页
以4-甲氧基水杨醛和季戊四胺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席夫碱化合物H_4L,然后将配体H_4L分别与Ni(Cl O_4)_2·6H_2O、Cu(Cl O_4)_2在乙醇溶液中进行配位反应,得到2个席夫碱配合物[Ni_2(L)]·DMF(1)和[Cu_4(L)_2(DMSO)_3]·2DMSO(2)... 以4-甲氧基水杨醛和季戊四胺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席夫碱化合物H_4L,然后将配体H_4L分别与Ni(Cl O_4)_2·6H_2O、Cu(Cl O_4)_2在乙醇溶液中进行配位反应,得到2个席夫碱配合物[Ni_2(L)]·DMF(1)和[Cu_4(L)_2(DMSO)_3]·2DMSO(2)。并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和2都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1和2都为双核配合物。初步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配体及其配合物1和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Ni(Ⅱ)配合物 cu(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滑石的Zn-Cr-Cu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被引量:10
7
作者 孟跃 夏盛杰 +2 位作者 薛继龙 倪生良 倪哲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32-1640,共9页
采用共沉淀法一步组装获得席夫碱铜(Ⅱ)插层的Zn-Cr水滑石(ZnCr-SBCu-LDHs),再经500℃高温焙烧制得新颖的Zn-CrCu复合金属氧化物(ZnCr-SBCu-LDO)光催化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图谱(UV-Vis DRS)、扫描电子显微镜(... 采用共沉淀法一步组装获得席夫碱铜(Ⅱ)插层的Zn-Cr水滑石(ZnCr-SBCu-LDHs),再经500℃高温焙烧制得新颖的Zn-CrCu复合金属氧化物(ZnCr-SBCu-LDO)光催化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图谱(UV-Vis DR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对催化材料的结构和性质进行分析表征。以较难被水滑石吸附的阳离子型染料罗丹明B(RhB)作为模型,研究材料的光催化活性,考察材料用量、RhB溶液的初始pH值、温度以及H_2O_2初始浓度等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ZnCr-SBCu-LDO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在初始pH值为7.40、温度为25℃以及H_2O_2初始浓度10 mmol·L^(-1)的条件下,光照4 h后,1 g·L^(-1)的催化材料对5 mg·L^(-1)的RhB溶液的降解效率可达98.68%。此外,进一步对催化剂的再生能力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光催化降解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铜(Ⅱ) 水滑石 复合金属氧化物 光催化 非均相催化 罗丹明B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Schiff碱铜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光谱性质及取代基效应(英文) 被引量:5
8
作者 孙银霞 李春宇 +3 位作者 杨成娟 赵亚元 郭建强 俞彬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7-335,共9页
合成了2个含肟基Schiff碱Cu(Ⅱ)配合物[Cu(L1)2](1)和[Cu(L2)2](2)(HL1=1-(3-((2-hydroxybenzylidene)amino)phenyl)ethanone O-benzyl oxime;HL2=1-(3-((2-Hydroxy-naphthalen-1-ylmethylene)-amino)-phenyl)-ethanone oxime),并通过... 合成了2个含肟基Schiff碱Cu(Ⅱ)配合物[Cu(L1)2](1)和[Cu(L2)2](2)(HL1=1-(3-((2-hydroxybenzylidene)amino)phenyl)ethanone O-benzyl oxime;HL2=1-(3-((2-Hydroxy-naphthalen-1-ylmethylene)-amino)-phenyl)-ethanone oxime),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具有相似的结构,均由1个中心Cu(Ⅱ)离子和2个双齿配体单元组成,且Cu(Ⅱ)离子的配位数为4,具有平面四边形结构。配合物1和2均形成了二维层状超分子结构,不同的是配合物1通过分子间π…π堆积作用相连接,而配合物2通过分子间O-H…N和C-H…π氢键作用而形成了超分子结构。进一步讨论了配合物1的荧光性质及两个配合物间配体的取代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schiff碱配体 取代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夫碱Cu(Ⅱ)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小芳 冯小强 杨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9-412,共4页
采用电化学和光谱法,研究了糠醛缩对氨基苯磺酸席夫碱Cu(Ⅱ)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糠醛缩对氨基苯磺酸席夫碱Cu(Ⅱ)中加入DNA后,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式量电位正移;席夫碱Cu(Ⅱ)配合物使DNA的最大吸收峰强度增强,DNA使... 采用电化学和光谱法,研究了糠醛缩对氨基苯磺酸席夫碱Cu(Ⅱ)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糠醛缩对氨基苯磺酸席夫碱Cu(Ⅱ)中加入DNA后,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式量电位正移;席夫碱Cu(Ⅱ)配合物使DNA的最大吸收峰强度增强,DNA使席夫碱Cu(Ⅱ)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增强。表明席夫碱Cu(Ⅱ)配合物以嵌插模式与DNA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cu( II)配合物 鲱鱼精DNA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氨酸水杨醛Schiff碱铜(Ⅱ)配合物催化氧化β-紫罗兰酮的反应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瑞仁 刘长辉 +1 位作者 罗一鸣 郭灿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18-723,共6页
合成了芳环上含不同取代基的Sch iff碱配体(水杨醛缩组氨酸(H2L1)、5-溴水杨醛缩组氨酸(H2L2)、5-硝基水杨醛缩组氨酸(H2L3))及其铜(Ⅱ)配合物,研究了其作为催化剂应用于催化分子氧氧化β-紫罗兰酮制备4-氧代-β-紫罗兰酮中的行为。提... 合成了芳环上含不同取代基的Sch iff碱配体(水杨醛缩组氨酸(H2L1)、5-溴水杨醛缩组氨酸(H2L2)、5-硝基水杨醛缩组氨酸(H2L3))及其铜(Ⅱ)配合物,研究了其作为催化剂应用于催化分子氧氧化β-紫罗兰酮制备4-氧代-β-紫罗兰酮中的行为。提出了可能的催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取代基影响铜(Ⅱ)配合物的催化性能,其催化效果为CuL2>CuL1>CuL3,吡啶可增强其催化活性。以CuL2作催化剂,当反应时间为10 h、反应温度为75℃、催化剂用量为1.6%(摩尔分数)、O2气压力为1 MPa、添加摩尔分数为30%吡啶时,4-氧代-β-紫罗兰酮的收率为50.2%,纯度超过98.5%。氧化产物、Sch iff碱配体及其铜(Ⅱ)配合物的结构经EA、IR、1H NMR和MS等测试方法表征。未反应的原料经减压蒸馏回收利用,催化剂经过滤分离、活化,其重复使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紫罗兰酮 氧代-β-紫罗兰酮 Sehiff碱 铜(Ⅱ)配合物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杨醛缩1,6-己二胺Schiff碱铜配合物改性UHMWPE新型耐磨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莉 杜小秋 +1 位作者 尹传奇 高新蕾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0-64,共5页
分别对含不同质量分数(2.5wt%、5wt%、10wt%、15wt%)的双水杨醛缩二胺型Schiff碱Cu(Ⅱ)配合物的改性UHMWPE与45#钢配副进行了干摩擦条件下的销-盘摩擦磨损试验,并采用SEM观察试样磨损表面形貌,采用EDS分析销试样未磨损及磨损表面的主要... 分别对含不同质量分数(2.5wt%、5wt%、10wt%、15wt%)的双水杨醛缩二胺型Schiff碱Cu(Ⅱ)配合物的改性UHMWPE与45#钢配副进行了干摩擦条件下的销-盘摩擦磨损试验,并采用SEM观察试样磨损表面形貌,采用EDS分析销试样未磨损及磨损表面的主要元素组成,探讨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15wt%质量分数范围内,随着双水杨醛缩1,6-己二胺Schiff碱铜配合物添加量的增加,改性UHMWPE与钢配副的摩擦系数逐步降低,耐磨性逐步提高,其中磨损最轻的是含10wt%双水杨醛缩1,6-己二胺Schiff碱Cu(Ⅱ)配合物的改性UHMWPE;磨损机制均为磨粒磨损,并发现Schiff碱Cu(Ⅱ)配合物添加剂中的Cu元素发生了选择性转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schiffcu(Ⅱ)配合物 改性 耐磨材料 销-盘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手性Schiff碱配体及其铜(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表征
12
作者 管月清 刘晓明 +2 位作者 王倩 陈丽慧 周国斌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81-84,共4页
Schiff碱金属配合物不仅具有抑菌、杀菌、抗肿瘤、抗病毒等方面的重要应用,而且在催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价廉、易得的葡萄糖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高产率地合成出了一类新型手性Schiff碱及其铜(Ⅱ)配合物,用IR,1H NMR对手... Schiff碱金属配合物不仅具有抑菌、杀菌、抗肿瘤、抗病毒等方面的重要应用,而且在催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价廉、易得的葡萄糖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高产率地合成出了一类新型手性Schiff碱及其铜(Ⅱ)配合物,用IR,1H NMR对手性Schiff碱及其铜(Ⅱ)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到目前为止,该类手性Schiff碱铜(Ⅱ)配合物合成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手性schiff 铜(Ⅱ)配合物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氨酸Schiff碱金属铜配合物对质粒DNA的切割作用
13
作者 王常荣 吕健 +2 位作者 高陆 王永梅 张金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201-2204,共4页
缬氨酸Schiff碱金属铜配合物(PBP-L-Val-Cu)是新合成的一类非酶类切割工具,合成了4种类型样品分别为L-CH3Cu,D-CH3Cu,L-Ph Cu和D-Ph Cu.以质粒DNA(pUC18)为材料,分别对这4种类型化合物进行核酸切割效率的研究,得出适合的反应体系后,通... 缬氨酸Schiff碱金属铜配合物(PBP-L-Val-Cu)是新合成的一类非酶类切割工具,合成了4种类型样品分别为L-CH3Cu,D-CH3Cu,L-Ph Cu和D-Ph Cu.以质粒DNA(pUC18)为材料,分别对这4种类型化合物进行核酸切割效率的研究,得出适合的反应体系后,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对反应不同时间后核酸切割产物进行检测,最终分别得到每种化合物将超螺旋型DNA切割成为开环型DNA和直线型DNA的切割效率,经比较得出L-CH3Cu型的切割效率是最快的.将直线型DNA切割产物用琼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进行回收,得到的直线型切割产物可以在T4连接酶的作用下重新连接起来.利用酶切法对切口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切割作用是具有特异性的.另外,该化合物对质粒pNQ216也具有切割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氨酸schiff碱金属铜配合物 质粒DNA 特异性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夫碱Cu(Ⅱ)络合物的超分子螺旋手性及其手性光谱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石 曾丽丽 +3 位作者 谢菁 万仕刚 李丹 章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80-2490,共11页
本文通过不同的手性二胺(pn=1,2-丙二胺、chxn=1,2-环己二胺、dpen=1,2-二苯基乙二胺)与脱氢乙酸(dha)缩合,获得了N_2O_2型手性席夫碱配体(dha-en),进而合成了相应的三对手性席夫碱Cu(Ⅱ)络合物([Cu(dha-R/S-pn)](1a和1b)、[Cu(dha-R,R/... 本文通过不同的手性二胺(pn=1,2-丙二胺、chxn=1,2-环己二胺、dpen=1,2-二苯基乙二胺)与脱氢乙酸(dha)缩合,获得了N_2O_2型手性席夫碱配体(dha-en),进而合成了相应的三对手性席夫碱Cu(Ⅱ)络合物([Cu(dha-R/S-pn)](1a和1b)、[Cu(dha-R,R/S,S-chxn)](2a和2b)、[Cu(dha-R,R/S,S-dpen)](3a和3b),对其进行的固体和溶液电子圆二色(ECD)及溶液振动圆二色(VCD)光谱测试表明,这些化合物在固体和溶液状态下的金属中心的主要配位模式和绝对构型基本一致。此外,通过单晶结构分析发现:对于络合物2a/2b以及3a/3b,中心金属Cu(Ⅱ)除了与手性dha-en四齿配位外,还与相邻分子内酯环上的羰基发生弱的轴向配位形成一维超分子螺旋链,即实现了配位键构筑的席夫碱络合物的手性超分子自组装。本文对两对手性络合物2a/2b以及3a/3b的手性结构基元及其与超分子螺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将本文所获实验VCD光谱数据与文献报道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可以相互印证,并呈现一定的绝对构型关联规律且具有手性配位立体化学结构的指纹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cu(Ⅱ)络合物 电子圆二色 振动圆二色 单晶结构 超分子手性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希夫碱Cu(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玉萍 范玉华 +3 位作者 张霞 王强 刘善斌 毕彩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7-82,共6页
制备了2-氨基嘧啶缩邻香草醛希夫碱配体C12H11N3O2(HL),将其与Cu(Ⅱ)作用合成了1种新型的铜配合物{[CuL(NO3)(C2H5OH)].2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TG-DTG及摩尔电导分析等手段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推测了配... 制备了2-氨基嘧啶缩邻香草醛希夫碱配体C12H11N3O2(HL),将其与Cu(Ⅱ)作用合成了1种新型的铜配合物{[CuL(NO3)(C2H5OH)].2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TG-DTG及摩尔电导分析等手段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推测了配合物可能的结构,铜为六配位,八面体结构:配体中-C=N-上的N原子、嘧啶环上的N原子、酚羟基上的O原子均参与了配位,配合物中硝酸根以双齿形式参与配位,溶剂分子以配位形式存在,水以结晶形式存在。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黏度测试、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之间通过插入作用结合,并得出配合物与DNA的结合常数为Kb=8.12×104L.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夫碱 cu(Ⅱ)配合物 合成 表征 DNA 插入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糠醛双Schiff碱及其铜配合物的合成与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雄 蔡丽华 +1 位作者 黄丽芬 朱静静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4期51-53,60,共4页
合成了糠醛双Schiff碱N,N′-双(2-呋喃甲醛亚胺基乙基)-2,6-吡啶二甲酰胺及其铜配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Schiff碱及其铜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Sch... 合成了糠醛双Schiff碱N,N′-双(2-呋喃甲醛亚胺基乙基)-2,6-吡啶二甲酰胺及其铜配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Schiff碱及其铜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Schiff碱及其铜配合物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且Schiff碱铜配合物的抗菌活性更好,两者最低抑菌浓度均在0.5-1.0 g·L^-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醛 schiff 铜配合物 合成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香草醛缩壳寡糖席夫碱及其Cu(Ⅱ)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冯小强 李小芳 朱元成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32-737,共6页
用邻香草醛对天然高分子壳寡糖进行改性,将其与具有优异配位性能的席夫碱和Cu2+配位,制备邻香草醛席夫碱改性壳寡糖的铜配合物,并通过循环伏安法、紫外光谱、黏度和熔点法,考察席夫碱及铜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电... 用邻香草醛对天然高分子壳寡糖进行改性,将其与具有优异配位性能的席夫碱和Cu2+配位,制备邻香草醛席夫碱改性壳寡糖的铜配合物,并通过循环伏安法、紫外光谱、黏度和熔点法,考察席夫碱及铜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电化学活性,当扫描速率为0.025~1.0V/s时,配合物在玻碳电极上的反应主要由吸附过程控制;加入DNA后,配合物的氧化峰电流减小,峰电位微弱移动,VCOS-Cu13和VCOS-Cu31与DNA可形成1∶1(物质的量比)型配合物,结合常数分别为0.78×10~4,0.69×10~4 L/mol;配合物的吸收峰强度降低,峰位出现红移;DNA的相对黏度和熔点在加入配合物后增大;席夫碱及两种配合物以嵌插模式与DNA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cu(Ⅱ)配合物 结合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N-三齿席夫碱铜(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儿茶酚酶活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一泽 刘睿端 +1 位作者 鲁秋然 赵海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36,共10页
选用N,N,N-三齿席夫碱化合物2-氨基乙基苯并咪唑缩吡啶-2-甲醛(L^(1))和2-氨基丙基苯并咪唑缩吡啶-2-甲醛(L^(2))为配体,与过渡金属Cu(Ⅱ)盐反应合成了4个单核铜配合物:[Cu(L^(1))Cl_(2)](1),[Cu(L^(1))(SCN)_(2)](2),[Cu(L^(1))bpy](Cl... 选用N,N,N-三齿席夫碱化合物2-氨基乙基苯并咪唑缩吡啶-2-甲醛(L^(1))和2-氨基丙基苯并咪唑缩吡啶-2-甲醛(L^(2))为配体,与过渡金属Cu(Ⅱ)盐反应合成了4个单核铜配合物:[Cu(L^(1))Cl_(2)](1),[Cu(L^(1))(SCN)_(2)](2),[Cu(L^(1))bpy](ClO_(4))_(2)·CH_(3)OH(3)和[Cu(L^(2))bpy](ClO_(4))_(2)(4)(bpy=2,2′-联吡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单晶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循环伏安分析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固体状态下,配合物1~4均为单核Cu(Ⅱ)配合物,中心Cu(Ⅱ)均为畸变四方锥构型,结构参数τ=0.088~0.340.以3,5-二叔丁基邻苯二酚为底物,研究了配合物1~4模拟儿茶酚氧化酶的催化活性,采用Michaelis-Menten模型和Lineweaver-Burk图法计算了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配合物均具有儿茶酚氧化酶活性,催化活性顺序为2>3≈4>1,氧化速率取决于Cu(Ⅱ)配位环境的畸变程度、离去基团与中心Cu(Ⅱ)的键长和配合物的空间位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cu(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儿茶酚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腙基席夫碱配体铜(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生物活性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19
作者 Bhattacharjee Maitri Boruah Smriti Rekha +4 位作者 Dutta Purkayastha R.N. Maniukiewicz Waldemar Chowdhury Shubhamoy Maiti Debasish Akhtar Tamanna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09-1422,共14页
以甲醇为介质,合成了3种新的席夫碱配体HL^(1)(2-hydroxybenzaldehyde2-(2-oxo-1,2-diphenylethylidene)hydrazone)、HL^(2)(4-hydroxybenzaldehyde2-(2-oxo-1,2-diphenylethylidene)hydrazone)和L^(3)(2-methoxybenzaldehyde2-(2-oxo-1... 以甲醇为介质,合成了3种新的席夫碱配体HL^(1)(2-hydroxybenzaldehyde2-(2-oxo-1,2-diphenylethylidene)hydrazone)、HL^(2)(4-hydroxybenzaldehyde2-(2-oxo-1,2-diphenylethylidene)hydrazone)和L^(3)(2-methoxybenzaldehyde2-(2-oxo-1,2-diphenylethylidene)hydrazone)的Cu(Ⅱ)配合物1-3。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方法、磁化率测量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研究对合成的配体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DFT计算确定了配合物的优化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结合能力。吸收光谱研究揭示了增色效应,并提出了与CT-DNA相互作用的可能模式。溴化乙锭(EB)竞争结合研究表明,配合物可以取代DNA-EB加合物中的DNA,且配合物可能以嵌入模式与CTDNA结合。配合物对革兰氏阴性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鲍氏志贺菌和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表明,配合物2对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志贺菌具有明显抗菌活性,但配合物1和3没有表现出任何显著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Ⅱ)配合物 席夫碱 结构 生物活性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亲性席夫碱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及苯甲醇的催化氧化 被引量:23
20
作者 袁淑军 蔡春 吕春绪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8-280,共3页
An amphipathic Schiff base complex with Cu(Ⅱ) was synthesized from p-cresol a nd dodecanoyl chloride with total yield of 36 8%. The structure and amphipathic property of the ligand and Cu complex have been invest iga... An amphipathic Schiff base complex with Cu(Ⅱ) was synthesized from p-cresol a nd dodecanoyl chloride with total yield of 36 8%. The structure and amphipathic property of the ligand and Cu complex have been invest igated. The oxidation of benzyl alcohol catalyzed by the complex in alkali solution gave benzaldehyde in yield of 57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亲性席夫碱 铜(Ⅱ)配合物 合成 苯甲醇 催化氧化 催化剂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