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的洞庭湖区多时空尺度气象干旱特征解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辉 李明志 +3 位作者 龚柔艳 唐蓉 黎小东 贺翠华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111,共8页
为解析洞庭湖区气象干旱时空特征,利用1961-2022年18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基于不同时间尺度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并与历史干旱事件进行对比,进而获取最适用尺度的SPI来分析区域气象干旱特征。结果表明,3个月的SPI在识别历史... 为解析洞庭湖区气象干旱时空特征,利用1961-2022年18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基于不同时间尺度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并与历史干旱事件进行对比,进而获取最适用尺度的SPI来分析区域气象干旱特征。结果表明,3个月的SPI在识别历史干旱事件方面的吻合率达到91.67%,优于其他时间尺度,适合区域气象干旱监测。月尺度分析显示以1~3个月的短期干旱为主,7月的平均干旱频率最高(8.94%),干旱频发于中南部,西北部及中部的干旱历时和烈度大。季节尺度中,春季(0.084/10 a)呈干旱化趋势,夏季(-0.125/10 a)、冬季(-0.133/10 a)干旱化趋势降低,秋季(-0.004/10 a)干旱化趋势不显著。中部和北部春旱特征明显,夏旱影响范围较广,中部与东部秋旱频发,冬旱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年尺度上干旱化趋势减弱;1960年代干旱重心偏向东北,1970年代高值区向中西部转移,1980至1990年代干旱渐趋缓和,但西北部干旱特征依旧明显。21世纪初,干旱热点转向东南部,而2010年代中南部的干旱历时与烈度增大。研究结果可为区域防灾减灾、水资源管理以及农业生产提供重要信息支撑,并对干旱监测时间尺度的选取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标准化降水指数 时空尺度 时空特征 洞庭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2.5污染—气象综合指数的中国中东部冬季PM2.5污染气象条件分析
2
作者 许丽人 张硕 +1 位作者 贺婧 高怡 《气候与环境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8-594,共17页
基于中国生态环境部逐小时细颗粒物(PM2.5)浓度数据以及NCEPFNL气象再分析资料,通过相关分析构建了PM2.5污染—气象综合指数(Pollution Meteorological Index,PMI),分析了2014~2020年冬季中国中东部4个典型地区(京津冀、汾渭平原、长三... 基于中国生态环境部逐小时细颗粒物(PM2.5)浓度数据以及NCEPFNL气象再分析资料,通过相关分析构建了PM2.5污染—气象综合指数(Pollution Meteorological Index,PMI),分析了2014~2020年冬季中国中东部4个典型地区(京津冀、汾渭平原、长三角和珠三角)PM2.5污染气象条件变化及其对PM2.5浓度的影响。PM2.5浓度变化分析表明,2014~2020年冬季,中国中东部96.5%(305/315)的站点近地面PM2.5浓度下降,89%(251/282)的站点PM2.5重污染天数减少。PM2.5浓度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下降速率依次为9.3、6.3和2.9µg m-3 a-1,在汾渭平原2014~2016年冬季上升,之后下降。构建的PMI和2014~2020年冬季区域平均的PM2.5浓度呈较强正相关关系,在京津冀、汾渭平原、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0.71、0.71和0.61,说明PMI具有较好的可靠性。PMI变化分析显示,2014~2020年冬季京津冀、汾渭平原和珠三角影响PM2.5的气象条件无显著趋势变化,而长三角地区明显好转(PMI每年下降0.33)。PM2.5浓度、PMI及污染物人为源排放变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2014~2020年冬季近地面PM2.5浓度下降主要归因于人为源排放减小,而长三角地区还受到气象条件好转的影响。2014~2016年冬季汾渭平原近地面PM2.5浓度上升是气象条件恶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气象综合指数 中国中东部 细颗粒物(PM2.5)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积指数和气象因素对庐山日本柳杉林穿透雨同位素组成空间变异性的影响
3
作者 王力行 王辉 +3 位作者 康王朝 付小斌 潘颜乐 邓文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1,共9页
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是庐山引种面积最大的外来树种。由于其人工林种植区为国家风景名胜区,经营砍伐受到一定限制,如今面临许多生态退化问题。如林分密度不合理、林下生物多样性低且天然更新困难,雨滴经过林冠层汇聚后滴落... 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是庐山引种面积最大的外来树种。由于其人工林种植区为国家风景名胜区,经营砍伐受到一定限制,如今面临许多生态退化问题。如林分密度不合理、林下生物多样性低且天然更新困难,雨滴经过林冠层汇聚后滴落动能增加,导致林内结构性水土流失严重。本研究以庐山日本柳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比林外降雨和林内穿透雨同位素组成在降雨事件中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叶面积指数(LAI)和气象因子的响应。结果显示,相较于林外降雨,穿透雨同位素组成更加富集,其与叶面积指数之间呈现出不同的相关性,如显著正相关、不显著的正相关、负相关或无相关。平均降雨强度和风速对控制雨水行为特征和同位素组成变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发现揭示林内穿透雨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分布规律,阐明林冠降雨截.留过程中稳定同位素的行为特征,可为后期庐山日本柳杉人工林科学经营和改造更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并为其水源涵养服务功能效益评价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柳杉 穿透雨 同位素 叶面积指数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常见气象干旱指数在新疆的适宜性评估
4
作者 陈珍 蔡朝朝 +2 位作者 马楠 戴硕 王震鲁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0-269,共10页
利用新疆地区2001—2022年间的4种常用气象干旱指数(SPI、SPEI、PDSI、SC-PDSI),通过其与土壤湿度、河川径流量和陆地水储量变化量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对历史典型干旱时间的响应能力,同时利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趋势分析等方法,对四... 利用新疆地区2001—2022年间的4种常用气象干旱指数(SPI、SPEI、PDSI、SC-PDSI),通过其与土壤湿度、河川径流量和陆地水储量变化量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对历史典型干旱时间的响应能力,同时利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趋势分析等方法,对四种指数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评估各指数在新疆地区的适宜性。结果表明:(1)PDSI指数与土壤湿度、河川径流量呈现出最强的相关性,与陆地水储量变化量的相关性仅次于SC-PDSI;在典型干旱事件反映上,PDSI指数表现最优。(2)新疆整体正处于湿润状态;在时间序列上,四种干旱指数均反映出研究时段内新疆地区轻微变干的趋势(趋势值均在-0.01左右),干湿突变点出现的时间和数量也各不相同。(3)整体来看,在空间分布上,新疆北部、中部和中南部的干旱程度高于新疆西部和东部部分地区;相比PDSI的描述情况,SC-PDSI指数较其他三种干旱指数表现出较大的趋势率变化幅度(趋势率范围为-0.3054~0.3237),对干湿变化幅度描述过重、SPI描述过轻、SPEI描述情况相近。总体而言,PDSI指数在新疆地区的适宜性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指数 适用性分析 土壤湿度 河川径流量 陆地水储量 新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在新疆的适用性分析
5
作者 孟琪琳 窦燕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100,106,共9页
构建有效的干旱指数是识别、评价实际旱情的关键。以新疆为研究区域,基于降水、气温、土壤含水量数据,对已有的标准化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指数进行改进,使用逐日降水加权衰减对降雨量进行非等权处理,依据水平衡模型修正得到一种物理机制... 构建有效的干旱指数是识别、评价实际旱情的关键。以新疆为研究区域,基于降水、气温、土壤含水量数据,对已有的标准化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指数进行改进,使用逐日降水加权衰减对降雨量进行非等权处理,依据水平衡模型修正得到一种物理机制清晰、应用简便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n,进一步评价了该指数在新疆地区的适用性,检验了该指数表征旱情时空演变全过程特征的能力,并对造成干旱指数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新构建的CIn指数改善了CI指数对新疆气象旱情轻判的问题,所显示的干旱历时与干旱强度对干旱事件的评价更为准确,更加适用于新疆的气象干旱情况;②基于CIn指数计算得出不同时间尺度以及不同干旱等级的气象干旱频率,表征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且“干旱—湿润”的变化情况占主导地位,干旱情况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③各气象驱动因子对干旱指数存在不同的空间相关性,CIn指数与降雨量、潜在蒸散发和相对湿度成正相关,与风速和平均温度成负相关。CIn指数不但克服了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出现的低估旱情等级问题,而且对旱情态势走向评价更加准确,可以为气象干旱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识别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 干旱频率 适用性分析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PSS的洞头海岛羊栖菜晾晒气象指数研究
6
作者 张大川 刘雄杰 +1 位作者 曹哲铭 袁改霞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6期102-105,共4页
为了解影响羊栖菜晾晒的气象指数,以浙江温州洞头国家基本气象站2014—2019年经筛选的逐日观测数据为研究资料,以最高温度Tx与最低温度Tn之和、平均相对湿度RH、平均风速WS和太阳辐射的总云量TCC为主要影响因子,以蒸发量E为预报对象,应... 为了解影响羊栖菜晾晒的气象指数,以浙江温州洞头国家基本气象站2014—2019年经筛选的逐日观测数据为研究资料,以最高温度Tx与最低温度Tn之和、平均相对湿度RH、平均风速WS和太阳辐射的总云量TCC为主要影响因子,以蒸发量E为预报对象,应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子相关性分析,并建立预报模型,根据预报模型和指数分级编写预报程序,并对程序进行试用。结果显示,选取的Tx与Tn之和、RH、WS和TCC与E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的模型R=0.86,德宾—沃森值为1.193,模型建立成功,预报方程为E=3.509+0.092(Tx+Tn)-0.064RH+0.497WS-0.056TCC。根据预报模型和指数分级编写的预报程序,在2014—2019年的实测资料检验中和2022—2024年试运行中,均表现出较好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本研究建立的模型为羊栖菜养殖户的晾晒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栖菜 SPSS 预报方程 晾晒气象指数 气象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指数保险管理农业风险的优势和对策研究
7
作者 郭杰 钱辉 《黑龙江粮食》 2025年第5期48-50,共3页
气象指数保险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风险管理工具,通过将气象数据与农业生产损失直接关联,提供了一种高效、透明、低成本的保险解决方案。基于此,在本文中阐述气象指数保险概述,分析其对于农业生产者的作用,探讨了其在农业风险管理方面的... 气象指数保险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风险管理工具,通过将气象数据与农业生产损失直接关联,提供了一种高效、透明、低成本的保险解决方案。基于此,在本文中阐述气象指数保险概述,分析其对于农业生产者的作用,探讨了其在农业风险管理方面的应用优势,提出完善气象数据监测体系,加强保险产品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优化措施。经过实践证明,通过这些对策,气象指数保险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农业风险,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指数保险 农业风险 优势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对提升农业防灾减灾的作用
8
作者 祝慧冉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8期98-100,共3页
气候变化对农业构成一定风险,气象指数保险作为一种创新工具,受到关注。概述了气象指数保险起源与发展,以及其在农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通过理论和模型分析,强调了气象指数保险对农业生产稳定性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基于案例分析和数据... 气候变化对农业构成一定风险,气象指数保险作为一种创新工具,受到关注。概述了气象指数保险起源与发展,以及其在农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通过理论和模型分析,强调了气象指数保险对农业生产稳定性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基于案例分析和数据分析,得出气象指数保险在理论和实践中有效增强了农业抗灾能力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建议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气象指数保险 防灾减灾 极端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水苹果花期低温冻害气象指数保险设计
9
作者 李俊国 陈思 +1 位作者 关越 张恩重 《河北农业》 2025年第2期97-98,共2页
本文选取邢台市信都区浆水苹果花期低温冻害作为气象指数,运用2014~2024年气象、苹果损失数据,采用概率、损失率、计算保险费率,打造“气象+保险”的苹果保险新模式。
关键词 浆水苹果 低温冻害 气象指数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I-RRV指数中国气象干旱及其风险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肖丽 罗定 +4 位作者 叶周兵 谢灵枫 任立良 江善虎 袁山水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为全面揭示变化环境下我国多维气象干旱特征,耦合气象干旱指数(SPI)和可靠性-回弹性-脆弱性(RRV)指数,提出了一种基于SPI-RRV指数的干旱风险评价方法,定量评价了中国气象干旱及其风险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SPI-RRV指数具有特征稳定... 为全面揭示变化环境下我国多维气象干旱特征,耦合气象干旱指数(SPI)和可靠性-回弹性-脆弱性(RRV)指数,提出了一种基于SPI-RRV指数的干旱风险评价方法,定量评价了中国气象干旱及其风险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SPI-RRV指数具有特征稳定和时空可比性强的特点,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气象干旱风险时空演变特征;南方平均干旱栅格比、干旱月占比和频次大于北方,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干旱历时短、烈度大,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干旱历时长、烈度相对较小;干旱高风险区转移具有显著年代际变化规律,空间上从西北向西南地区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标准化降水指数 可靠性-回弹性-脆弱性指数 干旱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灾害下民航机场韧性指数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齐麟 怀永成 +2 位作者 戴克娟 陈小林 黄信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8,共9页
为探究气象灾害下不同机场的韧性表现与引起韧性差异的原因,首先,提出基于机场功能水平的机场韧性定义,涵盖抵抗性、鲁棒性、恢复性3个子特性;然后,通过航班数据计算气象灾害下机场功能水平,得出机场韧性及子特性指数,从而反映机场的韧... 为探究气象灾害下不同机场的韧性表现与引起韧性差异的原因,首先,提出基于机场功能水平的机场韧性定义,涵盖抵抗性、鲁棒性、恢复性3个子特性;然后,通过航班数据计算气象灾害下机场功能水平,得出机场韧性及子特性指数,从而反映机场的韧性水平;最后,以暴风雪灾害为例,分析美国受影响机场的韧性指数分布特征及不同机场韧性指数差异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冬季风暴、洪水、热带风暴、龙卷风灾害下受影响机场韧性指数特点以及灾害类型对机场韧性指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场韧性指数的差异主要由抵抗性指数引起;暴风雪灾害下引起机场韧性指数差异的关键因素为吞吐量、飞机机身维修计划等级、发动机维护水平;机场在冬季风暴、洪水与在暴风雪灾害下的韧性指数基本一致,韧性指数相对差值最低分别为7.519%、5.521%,平均相对差值为23.021%、21.037%,机场韧性指数计算方法可较准确地反映机场韧性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机场韧性指数 暴风雪 功能水平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象干旱指数在北疆绿洲农业区适用性分析
12
作者 张燕 肖风劲 +2 位作者 张新 王超 白昀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172-177,共6页
选取北疆绿洲农业区11个气象站1961—2020年的数据,按月尺度计算降水距平百分率(PA)、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K指数和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5种干旱指数,通过比较这些指数的相关性、不同等级的干旱发生频率以... 选取北疆绿洲农业区11个气象站1961—2020年的数据,按月尺度计算降水距平百分率(PA)、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K指数和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5种干旱指数,通过比较这些指数的相关性、不同等级的干旱发生频率以及在典型干旱年份的识别能力,分析各指数在该区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PA和SPI对降水亏缺有敏感的反应,但对温度的关联较弱,未充分考虑增温对干旱的影响;MCI与温度和降水的关联均较弱,倾向于低估重旱和特旱;SPEI和K指数与温度和降水均有较好的关联,但K指数过多地报告中度至重度干旱,而SPEI则全面考虑了温度和降水对干旱的综合影响,其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由于SPEI计算蒸散发采用的Thornthwaite方法可能高估了温度对干旱的影响,在降水显著偏少、温度偏差较小的情况下,SPI的监测结果可能比SPEI更为严重,因此,建议结合SPI使用,以弥补这一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指数 月尺度 适用性 北疆绿洲农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指数保险下订单农业供应链的政府补贴机制
13
作者 林强 刘煌 +1 位作者 冯佳丽 林晓刚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5-902,共18页
农业生产遭受自然灾害的威胁且农户面临销售难的困扰,因此各级政府出台了补贴政策促进农业发展并帮助农户增产增收,那么如何选择补贴方式来保证补贴政策的有效性?为此,在气象指数保险下,构建由农户、涉农企业、政府和保险公司组成的订... 农业生产遭受自然灾害的威胁且农户面临销售难的困扰,因此各级政府出台了补贴政策促进农业发展并帮助农户增产增收,那么如何选择补贴方式来保证补贴政策的有效性?为此,在气象指数保险下,构建由农户、涉农企业、政府和保险公司组成的订单农业供应链的Stackelberg博弈决策模型,探讨了生产成本补贴与收购价格补贴对供应链各成员的影响.研究表明:与无补贴机制的农户效用对比,政府提供生产成本补贴时反而有可能损害农户的效用,而提供收购价格补贴时农户的效用总是增加.当天气指数较小(较大),即农户所获赔付额较少(较多)时,政府提供收购价格(生产成本)补贴更能提升农户效用和涉农企业收益,且政府提供生产成本补贴更利于提升社会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气象指数保险 订单农业供应链 生产成本补贴 收购价格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气象干旱及其恢复动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肖丽 朱敏讷 +2 位作者 罗定 叶周兵 江俊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7-133,共7页
基于1961—2022年的黄河流域气象数据,分析其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和突变点,以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为干旱指标,研究黄河流域年尺度的气象干旱特征和干旱恢复特征变化。采用游程理论提取干旱事件及干旱恢复特征指标,运用Mann-Kendall趋势... 基于1961—2022年的黄河流域气象数据,分析其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和突变点,以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为干旱指标,研究黄河流域年尺度的气象干旱特征和干旱恢复特征变化。采用游程理论提取干旱事件及干旱恢复特征指标,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对黄河流域1961—2022年的干旱指标和干旱恢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气候复杂,干旱指标时空分布不均;1961—2022年气象干旱在黄河流域下游呈显著增加趋势,在上游和中游的大部分地区呈减少趋势,少部分呈增加趋势;干旱恢复速率在黄河流域下游呈显著增大趋势,在上游和中游的大部分地区呈减小趋势,少部分呈增大趋势;降水量和气温是影响黄河流域气象干旱的重要因素,其中降水量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干旱恢复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降水量 气温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湖南省空气质量指数的主要气象因子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冬素 李巧媛 +1 位作者 阎丽 夏卫生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5,共10页
为了落实《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工作方案》对空气质量预报精细化的要求,本研究基于湖南省主要城市2015—2022年间的空气质量数据和气象要素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法(PCA)等方法,分析了湖南省空气质量指数(AQI... 为了落实《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工作方案》对空气质量预报精细化的要求,本研究基于湖南省主要城市2015—2022年间的空气质量数据和气象要素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法(PCA)等方法,分析了湖南省空气质量指数(AQI)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提取了影响湖南省不同等级AQI的主要气象因子,并分析了不同等级污染天气的主要气象影响因子。结果显示:(1)在研究期内,湖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污染天数分布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部分城市没有出现过严重污染天气。(2)多个气象要素组合构成的气象因子共同对AQI产生影响,影响湖南省AQI的主要气象因子包括气温、水汽与日照组合、平均风速以及降水量;除严重污染天气外,气温因子是影响湖南AQI的首要因子。(3)单个气象要素与AQI之间的相关性较弱。(4)地形的影响使气象条件分布更复杂,而且主要影响AQI的气象因子存在区域差异,增加了AQI精细化预报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空气质量指数 主要气象影响因子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简单气象因子的干旱指数计算及其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爽 范兴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2-251,共10页
为建立可对短期干旱进行合理监测表征的气象干旱指数,从气象干旱发生的机制——水分供需矛盾(主要为降水量与蒸散量两大因素)出发,以旬尺度的蒸散缺水量占需水量的比值定义一个气象干旱指数——缺水度指数(WSI),潜在蒸散量(PET)采用气温... 为建立可对短期干旱进行合理监测表征的气象干旱指数,从气象干旱发生的机制——水分供需矛盾(主要为降水量与蒸散量两大因素)出发,以旬尺度的蒸散缺水量占需水量的比值定义一个气象干旱指数——缺水度指数(WSI),潜在蒸散量(PET)采用气温(T,℃)及相对湿度(RH,%)两大极易获取的气象因子计算,同时利用陕西省30个气象站点2000—2020年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分析WSI的适用性特征。结果表明:在不考虑风和大气压的影响条件下,相对于Penman-Monteith方程,基于T和RH估算PET误差较小,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均值分别为1.17 mm和0.82 mm,但62.1%的数据计算结果偏小,部分站点80%以上数据偏小。对陕西省不同区域近年来旱情发展变化的研究表明,WSI能够识别出陕西省旱情易发区域及时段,同时对于短期干旱事件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较MCI指数能够更快地捕捉旱情发生,同时更加灵活简便,可以应用于气象干旱的监测预报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气温 相对湿度 缺水度指数(WSI)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湿润指数的浙江省茶叶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鹿翔 韩芙蓉 +3 位作者 高昕瑜 舒素芳 陆德彪 金志凤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6,共10页
【目的】研究浙江省茶叶气象干旱的演变规律,为茶叶安全生产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浙江省68个地面气象观测站50 a(1971—2020年)的逐日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数据,基于相对湿润指数、正交经验函数和小波分析法等分析浙... 【目的】研究浙江省茶叶气象干旱的演变规律,为茶叶安全生产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浙江省68个地面气象观测站50 a(1971—2020年)的逐日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数据,基于相对湿润指数、正交经验函数和小波分析法等分析浙江省茶叶气象干旱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浙江省茶叶生产夏季干旱的强度和发生频率高于秋季,且均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中西部尤其金衢盆地的干旱强度和频率为全省最强,浙北地区次之,沿海地区最小。茶叶夏季干旱站次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秋季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000年以后夏秋两季出现极端大范围茶叶气象干旱的年份增多。茶叶夏季和秋季干旱强度的正交经验函数第一模态表现为全省变化一致性,第二模态中沿海局部地区和内陆呈反相位变化,夏秋两季干旱强度的主模态时间序列分别存在2-6、2-4、6-10 a的振荡周期。【结论】浙江省在夏季和秋季出现茶叶气象干旱的频率在下降,但出现极端干旱的概率在增加,应重点加强茶叶主产区干旱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提升防旱抗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气象干旱 相对湿润指数 干旱强度 正交经验函数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条件综合指数的天津市臭氧污染影响因素贡献评估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敏姣 温娟 +4 位作者 尹立峰 张雷波 孙蕊 冯真真 李怀明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6-424,共9页
利用2017—2021年天津市近地面O_(3)日最大8 h滑动平均浓度(O_(3)_8 h)浓度和同时期气象数据,基于统计学方法构建天津市本地化O_(3)气象条件综合指数,并据此评估气象和人为影响因素对O_(3)浓度和超标天数的贡献情况。研究表明:基于日最... 利用2017—2021年天津市近地面O_(3)日最大8 h滑动平均浓度(O_(3)_8 h)浓度和同时期气象数据,基于统计学方法构建天津市本地化O_(3)气象条件综合指数,并据此评估气象和人为影响因素对O_(3)浓度和超标天数的贡献情况。研究表明:基于日最高气温、海平面气压、平均风速、相对湿度、边界层厚度、短波辐射通量可以较好地建立O_(3)气象条件综合指数,与实况O_(3)浓度相关系数可以达到0.86(P<0.01),高于任何单一气象要素对O_(3)浓度的影响;基于该指数评估,2017—2021年天津市O_(3)浓度呈先升后降趋势,2021年较2017年下降15.9%,其中人为因素贡献了O_(3)浓度下降的10.0%,气象因素贡献了5.9%。O_(3)超标天数变化与浓度变化趋势一致,且超标天数中以轻度污染为主。2018年轻度污染占比高是导致该年O_(3)超标天数最高的主要原因;2021较2017年天津市O_(3)超标天数减少了36 d,其中气象条件导致的超标天数减少20 d,人为因素导致的超标天数减少16 d。对导致不同污染等级超标天数变化的影响要素分析显示,气象条件是导致O_(3)轻度污染天数减少的主要因素,而人为管控措施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中度污染天数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指数 O_(3) 气象因素 人为影响贡献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户雪灾气象指数保险支付意愿分析--以甘南牧区为例
19
作者 李芙凝 柴天舒 +1 位作者 秦泽平 唐增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22,共10页
气象指数保险作为一种新型保险产品,得到国内外广泛推崇,但目前尚未开展针对高寒草原牧区的气象指数保险应用。实践中牧户对保险产品的需求程度决定指数保险方案是否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基于甘南草原牧区96户牧户调研数据,运用条件价... 气象指数保险作为一种新型保险产品,得到国内外广泛推崇,但目前尚未开展针对高寒草原牧区的气象指数保险应用。实践中牧户对保险产品的需求程度决定指数保险方案是否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基于甘南草原牧区96户牧户调研数据,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探讨了牧户对于雪灾指数保险产品的支付意愿(WTP)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指数保险在研究区的开发提供科学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区牧户对指数保险的平均支付意愿高于当前畜牧业保险保费;2)但牧户的平均支付意愿仍低于指数保险方案提供的保费;3)规模化、专业化养殖牧户对于新型指数保险产品支付意愿更高。以上结果表明,研究区牧户愿意为保障水平更好的指数保险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但是由于投保成本高,现阶段指数保险仍不能取代当前低保费、高覆盖的畜牧业保险产品,但可作为现有保险的补充,满足部分规模化、专业化养殖牧户的保障需求。未来应该考虑差异化的保险补贴政策,综合提高研究区保险保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付意愿 雪灾气象指数保险 条件价值评估法 甘南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贡逐时臭氧污染气象条件指数研究及应用
20
作者 欧奕含 刘霭薇 +2 位作者 王玲玲 喻琴昆 罗伟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7期145-148,共4页
基于空气质量和气象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和概率统计方法,分析2015—2020年自贡市臭氧气象条件特征,综合气象因子对臭氧的影响,构建了逐时臭氧污染气象条件指数模型与等级划分标准,并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高温低湿环境下易发生高浓度... 基于空气质量和气象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和概率统计方法,分析2015—2020年自贡市臭氧气象条件特征,综合气象因子对臭氧的影响,构建了逐时臭氧污染气象条件指数模型与等级划分标准,并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高温低湿环境下易发生高浓度臭氧事件;偏北和偏西风对臭氧影响略高于其他风向;在一定范围内,臭氧浓度及超标率随风速增加略有上升;逐时臭氧污染气象条件指数模型由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评分组成,对指数和分级标准进行检验评估,随指数等级升高,臭氧浓度和超标率也增加;使用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对2种不同天气类型的臭氧污染气象条件指数预报进行对比验证,预报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污染 气象条件指数 自贡 等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