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桕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
作者 陈玉 杨光忠 +1 位作者 张世琏 朱正方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14-120,共7页
本文综述了大戟科植物乌桕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的进展
关键词 乌桕 大戟科 生物活性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桕油脂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罗洁 刘玉环 +2 位作者 罗爱香 高龙兰 阮榕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22-424,共3页
目的:分别观察乌桕皮油、梓油对香菇(夏菇621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方法观察香菇菌丝生长的特点。结果:香菇菌在含有不同脂类的培养基上有不同的菌丝生长速度和不同的菌落形态,乌桕梓油对香菇菌丝生长速度有促进作用,... 目的:分别观察乌桕皮油、梓油对香菇(夏菇621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方法观察香菇菌丝生长的特点。结果:香菇菌在含有不同脂类的培养基上有不同的菌丝生长速度和不同的菌落形态,乌桕梓油对香菇菌丝生长速度有促进作用,而乌桕皮油没有类似效果,初步判定不饱和脂肪酸对香菇菌丝生长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菌丝体 乌桕油脂 平板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湖北省乌桕优树决选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晓光 李金柱 +4 位作者 邓先珍 程军勇 徐永杰 向珊珊 蔡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92,共4页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北省复选出的20个乌桕优树的7个主要指标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优树的全籽含油率、平均冠幅产量、种子千粒重、树高、结果枝比例、果序种子数、叶面积等综合评价,决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10株优树,初步建立了湖北优树综...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北省复选出的20个乌桕优树的7个主要指标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优树的全籽含油率、平均冠幅产量、种子千粒重、树高、结果枝比例、果序种子数、叶面积等综合评价,决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10株优树,初步建立了湖北优树综合评价体系,为乌桕的良种选育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乌桕 优树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桕采穗圃营建技术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邓先珍 王晓光 +4 位作者 向珊珊 唐岚 张风 郑京津 宋菲 《经济林研究》 2010年第4期83-88,共6页
为了探索适宜的乌桕采穗圃的经营方式,分别以嫁接部位与修剪程度、栽植密度和施肥处理为试验因子,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1年生乌桕采穗圃内,就其对穗条生产的影响情况开展了两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春季于距分枝点10 cm处... 为了探索适宜的乌桕采穗圃的经营方式,分别以嫁接部位与修剪程度、栽植密度和施肥处理为试验因子,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1年生乌桕采穗圃内,就其对穗条生产的影响情况开展了两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春季于距分枝点10 cm处嫁接、夏季在枝条15 cm处修剪的经营方式,能生产较多较优质的穗条;栽植密度宜为50 cm×100 cm;经营期可适量施用氮肥和磷肥,尽量少用或不用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采穗圃 穗条 营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基组分对乌桕组培植株生长与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霞 曹昆 +3 位作者 杨秋华 何小兰 周月兰 姚青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555-3556,共2页
[目的]寻求适合乌桕生长与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组分,以提高乌桕组培苗的成活率。[方法]以中国原产乌桕试管苗为材料,WPM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IAAI、BA、NAA、6-BA、KT),组配成11种不同组分的培养基,比较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对... [目的]寻求适合乌桕生长与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组分,以提高乌桕组培苗的成活率。[方法]以中国原产乌桕试管苗为材料,WPM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IAAI、BA、NAA、6-BA、KT),组配成11种不同组分的培养基,比较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对乌桕植株生长与生根的影响。[结果]在11种培养基中,以附加10 g/L蔗糖8、g/L琼脂、Vc 5 mg/LI、AA 0.3 mg/LI、BA 0.5 mg/L、NAA 0.2 mg/L组分的培养基效果最佳,其组培苗的成活率为95.00%,生根率55.36%,株高(13.17±1.52)cm,根数目(14.01±0.52)根,侧根数目(13.01±0.51)根,主根长度(5.83±0.19)cm,是本研究中乌桕组培苗植株健壮生长与根生长最快的培养基。[结论]附加0.2%活性炭不利于乌桕的组培苗植株生长和根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组织培养 生根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桕梓油酶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云 商伟胜 +1 位作者 辛红玲 闫云君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9期977-980,共4页
分析了乌桕梓油和皮油的基本理化特性和脂肪酸组成。同时,以乌桕梓油为原料油,以杂醇油为酰基受体,初步探讨了脂肪酶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比较了无溶剂体系和叔丁醇体系合成生物柴油的效果。结果表明,乌桕梓油和皮油的基本理化性质... 分析了乌桕梓油和皮油的基本理化特性和脂肪酸组成。同时,以乌桕梓油为原料油,以杂醇油为酰基受体,初步探讨了脂肪酶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比较了无溶剂体系和叔丁醇体系合成生物柴油的效果。结果表明,乌桕梓油和皮油的基本理化性质差异明显,从两者脂肪酸组成分析,它们均适合于用作生物柴油原料。对于无溶剂体系和叔丁醇体系而言,当Novozym 435与Lipozyme TLIM脂肪酶复合比例为2∶4时,生物柴油转化率达到最高,分别为98.279%和76.3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脂肪酶 生物柴油 杂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桕δ-羟基赖氨酸的鉴别及其含量测定 被引量:3
7
作者 霍光华 李艳 郭成志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07-309,共3页
本文报道采用溶剂提取和色谱法分离乌桕特殊氨基酸,然后利用保留时间、已知物峰高增加和核磁共振波谱法定性,并设计氨基酸离子交换色谱短程序定量测定乌桕特殊氨基酸。结果证明,乌桕中存在的特殊氨基酸为δ羟基赖氨酸,而且是乌桕的一种... 本文报道采用溶剂提取和色谱法分离乌桕特殊氨基酸,然后利用保留时间、已知物峰高增加和核磁共振波谱法定性,并设计氨基酸离子交换色谱短程序定量测定乌桕特殊氨基酸。结果证明,乌桕中存在的特殊氨基酸为δ羟基赖氨酸,而且是乌桕的一种非常见蛋白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δ-羟基赖氨酸 鉴别和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三峡库区淹水对植物生长及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川 周倩 +1 位作者 王大铭 辜夕容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6-50,共5页
以池杉Taxodium ascendens Brongn.和乌桕Sapium sebiferum(Linn.)Roxb.当年实生幼苗为材料,通过人为控水进行淹水胁迫,设置了对照组CK和水淹组,测定了两树种生长及生理生化等方面的指标.结果表明:淹水胁迫结束后,两树种水淹组幼苗主根... 以池杉Taxodium ascendens Brongn.和乌桕Sapium sebiferum(Linn.)Roxb.当年实生幼苗为材料,通过人为控水进行淹水胁迫,设置了对照组CK和水淹组,测定了两树种生长及生理生化等方面的指标.结果表明:淹水胁迫结束后,两树种水淹组幼苗主根长、主(粗)根数、地径、株高和株质量都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而乌桕在长期淹水胁迫后各生长指标(株质量除外)比池杉降低的程度更大.两树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质量分数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到试验结束时,池杉幼苗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质量分数分别比对照组降低41.28%和35.38%;而乌桕幼苗比对照组降低68.10%和59.19%.随着淹水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丙二醛(MDA)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降后升趋势,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一直低于对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池杉 乌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桕叶水溶性多糖蛋白复合体及其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高荫榆 霍光华 +1 位作者 何小立 陈才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3-26,共4页
为了查明乌桕叶水溶性多糖成分,采用溶剂提取分离,Sephadex G-100纯化并测分子量,UV-Visible光谱检测组分,UV、IR测定其连接方式,PC、TLC、IEC测定其组成及比例。结果表明:该水溶性多糖为糖蛋白复合体,平均分子量为53000;多糖与蛋白质... 为了查明乌桕叶水溶性多糖成分,采用溶剂提取分离,Sephadex G-100纯化并测分子量,UV-Visible光谱检测组分,UV、IR测定其连接方式,PC、TLC、IEC测定其组成及比例。结果表明:该水溶性多糖为糖蛋白复合体,平均分子量为53000;多糖与蛋白质组成比为94:6;含有半乳糖、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单糖摩尔组成比为25:24:18:31:2;蛋白质部分以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等中性氨基酸为主。含有O-型糖肽键和α-糖苷键。同时还测定了其抗氧化活性。乌桕叶含有一种以多糖成分为主的中性杂多糖蛋白复合体,且具有较强的清除羟自由基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叶 水溶性多糖 蛋白复合体 测定 组成 抗氧化活性 中药 连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桕籽皮油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金莹 郭康权 +1 位作者 何蔚娟 孙艳萍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3-65,共3页
应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研究了乌桕籽皮油的萃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萃取压力、温度、CO_2流量三因素对乌桕籽皮油萃取率的影响效果。最佳萃取条件确定为:压力40MPa,温度36℃,CO_2流最20L/h,时间1h。利用GC分析了乌桕籽皮油... 应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研究了乌桕籽皮油的萃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萃取压力、温度、CO_2流量三因素对乌桕籽皮油萃取率的影响效果。最佳萃取条件确定为:压力40MPa,温度36℃,CO_2流最20L/h,时间1h。利用GC分析了乌桕籽皮油的成分组成,以期为乌桕籽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流体 萃取 乌桕籽皮油 GC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与乌桕种子产量、品质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顾庆龙 刘金林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7-29,共3页
本文通过对全国 1 1个省 2 1个市 (县 ) 74个乌桕种子样品的各成分含量的分析 ,分别以纬度的升高、经度的东移、年积温和年降水量的增加为横坐标 ,以其种子各成分的含量为纵坐标 ,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 。
关键词 乌桕 种子 环境因子 相关性 产量 品质 油料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桕籽产量质量与地理分布相关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秀兰 刘金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02-108,共7页
本文是1987-1989年对全国10省21市(县)74个乌桕种子样品的油脂含量、脂肪酸组成等与地理分布间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地理分布对乌柏种子的百粒重、假种皮、种仁等含量含油率及皮油的各项理化值影响都不太明显... 本文是1987-1989年对全国10省21市(县)74个乌桕种子样品的油脂含量、脂肪酸组成等与地理分布间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地理分布对乌柏种子的百粒重、假种皮、种仁等含量含油率及皮油的各项理化值影响都不太明显,但纬度与碘值之间表现出明显的相关。2.地理分布对乌柏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影响不大,但对各脂肪酸百分含量的变化有着明显影响。3.乌桕种子的百粒重与种子各部份的含油率及种子含油率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4.乌桕油脂的各种脂肪酸相互间含量的变化,有的也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乌桕种子含油率的高低,决定于种子的百粒重和假种皮的百分含量,乌桕油脂的质量与地理分布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油脂 桕籽 质量 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桕几个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帅 王晓光 +3 位作者 杜克兵 张延芹 罗治建 涂炳坤 《经济林研究》 2010年第4期61-66,共6页
为给乌桕的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大别山中部地区4个产地的34棵乌桕优良无性系的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性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乌桕数量性状在单株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在测定的10个数量性状... 为给乌桕的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大别山中部地区4个产地的34棵乌桕优良无性系的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性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乌桕数量性状在单株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在测定的10个数量性状中,果序长度的变异程度最大,达到了57.70%,整齐度最低;叶形指数的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为4.65%,整齐度最高;与单株产量和单位冠幅产量相关性最大的性状因子为果枝比和果序长,其次为千粒质量、果序种子数、果序结果数、叶形指数;各个数量性状因子与含油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数量性状 性状变异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桕种子各部位比率和油脂含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庆龙 刘金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4-16,共3页
对全国 11个省 16个市 (县 ) 19个鸡爪桕〔Sapiumsebiferum (L .)Roxb .var.laxicarpumHu〕种子样品进行分析 ,以探讨乌桕种子的外种皮、内种皮、种仁的比率及皮油、梓油的含量和种子总含油率、百粒重与纬度、经度、年积温和年降水量的... 对全国 11个省 16个市 (县 ) 19个鸡爪桕〔Sapiumsebiferum (L .)Roxb .var.laxicarpumHu〕种子样品进行分析 ,以探讨乌桕种子的外种皮、内种皮、种仁的比率及皮油、梓油的含量和种子总含油率、百粒重与纬度、经度、年积温和年降水量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乌桕种子外种皮、种仁的比率和皮油含量与纬度、经度、年积温和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梓油的含量与经度、年积温和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内种皮的比率与上述环境因子均呈负相关 ;种子的百粒重与经度和年积温呈正相关 ,与纬度和年降水量的相关性不明显 ;种子的总含油量与经度、年积温及年降水量呈较明显的正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种子 油脂含量 环境因子 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乌桕籽皮油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金莹 郭康权 程联社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1期53-56,65,共5页
应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研究了乌桕籽皮油的萃取工艺.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萃取压力、温度、CO2流量3因素对乌桕籽皮油萃取率的影响,优选出了乌桕籽皮油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40 MPa,萃取温度36℃,CO2流量20 L/h,萃取时间1 h.此... 应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研究了乌桕籽皮油的萃取工艺.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萃取压力、温度、CO2流量3因素对乌桕籽皮油萃取率的影响,优选出了乌桕籽皮油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40 MPa,萃取温度36℃,CO2流量20 L/h,萃取时间1 h.此外,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了乌桕籽皮油的组成成分,结果表明乌桕籽皮油中脂肪酸含棕榈酸64.93%、油酸32.91%、亚油酸2.23%、亚麻酸0.458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籽皮油 超临界CO2五流体 萃取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桕籽制取生物柴油研究初报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杨志斌 齐玉堂 +4 位作者 王晓光 杨柳 聂爱群 孙亚萍 胡小泓 《湖北林业科技》 2007年第6期32-34,共3页
以鸟桕籽为原料,进行油脂提取,并对其理化性质及乌桕油脂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全籽干基含油率31.54%,果仁干基含油率65.76%,总脂肪酸含量92.63%,脂肪酸平均分子量273.36g/mol。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采用一定的醇油比与... 以鸟桕籽为原料,进行油脂提取,并对其理化性质及乌桕油脂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全籽干基含油率31.54%,果仁干基含油率65.76%,总脂肪酸含量92.63%,脂肪酸平均分子量273.36g/mol。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采用一定的醇油比与碱性催化剂一起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取生物柴油,并对转化后的生物柴油与0#柴油勾兑后,参照0#柴油进行了理化性质测定,各项指标达到了0#柴油的质量要求,其中十六烷值为45,馏程95%时馏出温度为35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籽油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桕适应性研究 Ⅱ.耐旱生理初报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建兴 董春耀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162-167,共6页
本实验分别对13周龄和2年龄乌桕苗在水分胁迫中的生理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乌桕苗在水分胁迫初期SOD活性急剧增加,胁迫晚期开始下降,而正常苗没有明显变化;过氧化物同工酶和SOD同工酶谱均未发生变化;MDA含量高于正常苗;随着胁迫时间延长... 本实验分别对13周龄和2年龄乌桕苗在水分胁迫中的生理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乌桕苗在水分胁迫初期SOD活性急剧增加,胁迫晚期开始下降,而正常苗没有明显变化;过氧化物同工酶和SOD同工酶谱均未发生变化;MDA含量高于正常苗;随着胁迫时间延长,游离脯氨酸累积量迅速增加,最后,其总量为胁迫初期的4~13.4倍。证实乌桕在水分胁迫逆境中具有一套功能较强的保护性生理代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耐旱性 脂质过氧化 同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乌桕优树选择初报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晓光 邓先珍 +2 位作者 程军勇 徐永杰 张风 《湖北林业科技》 2008年第4期18-20,共3页
笔者对乌桕的优树选择标准、选择方法进行了初探,并在对全省乌桕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经初选、复选、决选,筛选出产量大小年差异不明显、结果枝比例高、子粒大、含油率在42%以上、病虫害少的优良单株10株,为乌桕的优良品种选育工作打下了... 笔者对乌桕的优树选择标准、选择方法进行了初探,并在对全省乌桕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经初选、复选、决选,筛选出产量大小年差异不明显、结果枝比例高、子粒大、含油率在42%以上、病虫害少的优良单株10株,为乌桕的优良品种选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选择标准 选择方法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植物乌桕在生物柴油生产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姚波 刘火安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106-109,112,共5页
能源植物在生物质能源的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生物柴油本质上是长链脂肪酸甲酯,工业上多通过酯交换反应进行生产。乌桕作为在我国广泛分布的油料树种,其种子油脂含量高达40%左右,是生产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综述了能源植物乌桕与生产生... 能源植物在生物质能源的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生物柴油本质上是长链脂肪酸甲酯,工业上多通过酯交换反应进行生产。乌桕作为在我国广泛分布的油料树种,其种子油脂含量高达40%左右,是生产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综述了能源植物乌桕与生产生物柴油相关的皮油和梓油的提取工艺、用于催化乌桕油生产生物柴油的催化剂、乌桕油及种子中脂肪酸组成等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生物柴油生产的重要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植物 乌桕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桕叶片中抑螺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永峰 孙启祥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5-117,共3页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寄生虫病,中国是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虽然近期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局部地区并不乐观。主要原因之一是无法有效控制血吸虫病中间宿主钉螺的传播。
关键词 乌桕 钉螺 抑螺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