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2篇文章
< 1 2 1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扶正益气汤对浆细胞性乳腺炎肿块期患者血清SP、DA、PRL、CCL-18水平、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1
作者 李楠 谷盛莲 张竞飞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目的探讨扶正益气汤对浆细胞性乳腺炎(PCM)肿块期患者血清SP、多巴胺(DA)、泌乳素(PRL)、趋化因子配体(CCL-18)水平、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浆细胞性乳腺炎肿块期患者10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西... 目的探讨扶正益气汤对浆细胞性乳腺炎(PCM)肿块期患者血清SP、多巴胺(DA)、泌乳素(PRL)、趋化因子配体(CCL-18)水平、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浆细胞性乳腺炎肿块期患者10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益气汤治疗,2组均治疗28 d,随访9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SP、DA、PRL、CCL-18、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情况,比较2组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6.23%,51/53)高于对照组(83.02%,44/53)(P<0.05)。2组治疗后肿块、红肿、脓肿、瘘管、疼痛评分及血清SP、PRL、CCL-18、免疫球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DA水平均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发热、头晕头痛及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观察组随访6个月、9个月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益气汤可有效改善浆细胞性乳腺炎肿块期患者中医证候,调节患者血清SP、DA、PRL、CCL-18、免疫球蛋白水平,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机体炎症及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 肿块期 扶正益气汤 sp物质 多巴胺 泌乳素 趋化因子配体18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A-M2、gp210及sp100抗体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和疾病进展评估的价值
2
作者 罗雯琪 翟丽娜 +2 位作者 杨国威 王航宇 韩大正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 分析血清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gp210及sp100抗体水平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诊断和疾病进展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拟诊断或待排除的103例PBC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别纳入PBC组(n=43)... 目的 分析血清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gp210及sp100抗体水平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诊断和疾病进展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拟诊断或待排除的103例PBC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别纳入PBC组(n=43)与非PBC组(n=60),对两组进行AMA-M2、gp210及sp100抗体水平检测,并探究三种抗体对于PBC的诊断价值。结果 PBC组自然病程中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分别为7例、16例、7例、13例;PBC组AMA-M2、gp210及sp100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2.09%、60.47%、46.51%,显著高于非PBC组的8.33%、5.00%、3.33%(P<0.05);与病理结果对照,AMA-M2、gp210、sp100诊断PBC的kappa值分别为0.633、0.623、0.464。结论 检测AMA-M2、gp210及sp100抗体水平对于诊断PBC具有重要意义,三者在PBC诊断中均具备较高诊断效能,三者均可作为诊断PBC的辅助指标,对疾病进展进行评估,可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血清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 GP210 sp1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NK-1R系统在肝纤维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林啟浩 朱家逸 闫志斌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13-119,共7页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必经阶段,抑制或逆转肝纤维化对阻止慢性肝病恶化具有重要意义。P物质/神经激肽受体-1(Substance P/Neurokinin-1 receptor, SP/NK-1R)系统在人类许多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包括...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必经阶段,抑制或逆转肝纤维化对阻止慢性肝病恶化具有重要意义。P物质/神经激肽受体-1(Substance P/Neurokinin-1 receptor, SP/NK-1R)系统在人类许多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包括炎症、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近年来研究表明,SP/NK-1R系统参与肝纤维化的生理和病理调节过程,而NK-1R拮抗剂可抑制纤维化进程,因此阻断SP/NK-1R系统可为临床治疗肝纤维化疾病提供解决方案。文章从肝纤维化、SP/NK-1R系统及其在肝纤维化中发挥的作用、SP/NK-1R系统的药物研究进展等方面展开综述,为靶向SP/NK-1R系统治疗肝纤维化相关研究与诊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P物质 神经激肽-1受体 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 sp/NK-1R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O/SPS通报
4
《大众标准化》 2025年第1期196-197,共2页
根据《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Agreementon the Application of 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简称《SPS协定》)中的透明度原则,成员应保证迅速公布所有拟采用的但尚没有对应的国际标准、指南或建议或与其在内容实质上... 根据《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Agreementon the Application of 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简称《SPS协定》)中的透明度原则,成员应保证迅速公布所有拟采用的但尚没有对应的国际标准、指南或建议或与其在内容实质上不同的,且可能对其他成员贸易产生重大影响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以使利益相关方知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度原则 spS协定》 利益相关方 WTO/spS 内容实质 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 《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 国际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末级叶片用SP-700钛合金气体渗氮层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聪 聂冰悦 +4 位作者 任延杰 李微 陈维 周立波 陈荐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3-1162,共10页
采用真空气体渗氮工艺在不同温度下对SP-700钛合金表面进行了渗氮强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显微维氏硬度仪、往复摩擦磨损试验仪、白光干涉三维表面轮廓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分别测试了强化层的表面和截面形貌、硬度、耐磨... 采用真空气体渗氮工艺在不同温度下对SP-700钛合金表面进行了渗氮强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显微维氏硬度仪、往复摩擦磨损试验仪、白光干涉三维表面轮廓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分别测试了强化层的表面和截面形貌、硬度、耐磨性能和电化学腐蚀性能;通过浸泡腐蚀方法测定了涂层在HF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渗氮温度对SP-700钛合金的微观形貌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试样表面氮化物数量增加,氮化物层更加致密;高温渗氮试样的硬度较基体提高了约1.9倍,相对耐磨性可达51.34;所有试样在3.5%NaCl溶液中均能自发钝化,有较好的耐电化学腐蚀性能;渗氮试样在HF腐蚀液中表现更优,渗氮温度越高,试样的耐腐蚀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叶片 sp-700钛合金 气体渗氮 材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利对液体发酵瓦尼桑黄中Hispidin和Hypholomine B等酚类化合物的影响及体外活性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诗浩 汪蕾 +8 位作者 刘思成 赵宇 潘婷婷 李康平 魏维盛 邹坤 刘呈雄 刘朝霞 李小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27-232,共6页
该研究旨在促进瓦尼桑黄合成Hispidin和Hypholomine B等酚类化合物,以提高瓦尼桑黄产品的药用价值、保健功能和市场竞争力。以向液体培养基中添加乙烯利的方式,对目前市面上销售和应用范围最广的瓦尼桑黄进行发酵研究。研究发现,添加乙... 该研究旨在促进瓦尼桑黄合成Hispidin和Hypholomine B等酚类化合物,以提高瓦尼桑黄产品的药用价值、保健功能和市场竞争力。以向液体培养基中添加乙烯利的方式,对目前市面上销售和应用范围最广的瓦尼桑黄进行发酵研究。研究发现,添加乙烯利可以促进液体发酵瓦尼桑黄中Hispidin和Hypholomine B等酚类化合物的合成。乙烯利在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2 mmol/L,添加时间点为0 d,并用1 mol/L的Na_(2)CO_(3)将pH调节至添加前水平。以Hispidin对照品计算Hispidin的平均含量,乙烯利发酵组中Hispidin的平均含量最大为液体发酵组的3.17倍。Hypholomine B的平均相对含量由HPLC图谱中的峰面积表示,前者最大为后者的2.55倍。此外,乙烯利的添加还提高了其他酚类化合物的生成累积量,乙烯利发酵组、液体发酵组和子实体组的提取物中总酚含量分别为:(3.76±0.11)%、(1.96±0.12)%和(0.77±0.04)%。体外活性评价以IC_(50)为依据,乙烯利发酵组的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的IC_(50)分别为:150.00、106.46、16.08μg/mL,均低于液体发酵组的提取物(170.61、115.36、35.48μg/mL)和子实体组的提取物(218.10、130.51、56.83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尼桑黄 液体发酵 Hispidin Hypholomine B 酚类化合物 体外活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沙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41304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7
作者 齐鑫 陈伟豪 +3 位作者 林秀萍 肖姣 王俊锋 刘永宏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对西沙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41304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中压反相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41304的液体发酵提取物... 目的对西沙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41304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中压反相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41304的液体发酵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学方法,结合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最终从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鉴定为吲哚-3-甲醛(1H-indole-3-carboxaldehyde)(1)、吲哚-3-乙酸甲酯(methyl indole-3-acetate)(2)、环(L-脯氨酸-L-缬氨酸)(cyclo-L-prolyl-L-valine)(3)、brevianamide F(4)、asperterreusine A(5)、talaisocoumarin A(6)、3-甲基-6-羟基-8甲氧基-3,4-二氢异香豆素(3-methyl-6-hydroxy-8-methoxy-3,4-dihydroisocoumarin)(7)、3-甲氧基-6,8-二羟基-3-甲基-3,4-二氢异香豆素(3-methoxy-6,8-dihydroxy-3-methyl-3,4-dihydroisocoumarin)(8)、4-hydroxykigelin(9)和de-O-methyldiaporthin(10)。结论化合物按结构类型可分为生物碱和聚酮类等,化合物4~8均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在4 mg·mL^(-1)浓度下,均未显示出抗细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藻 共附生真菌 Aspergillus sp. 次级代谢产物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蔗糖代谢相关酶SPS和INV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8
作者 冯立娟 李英朋 +3 位作者 王传增 尹燕雷 郭琳 谭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8,共8页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转化酶(INV)是蔗糖代谢的关键调控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和荧光定量PCR等分子手段,鉴定石榴SPS和INV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其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保守基序、二级结构、亚细...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转化酶(INV)是蔗糖代谢的关键调控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和荧光定量PCR等分子手段,鉴定石榴SPS和INV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其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保守基序、二级结构、亚细胞定位、系统进化关系和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从石榴基因组中鉴定出4个SPS基因和11个INV基因,其编码蛋白均为不稳定蛋白,具有典型的保守结构域,家族成员间特征motif数量和种类大致相同,蛋白结构高度保守;这些蛋白不均匀地分布在染色体上,均定位于叶绿体中,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石榴SPS和INV基因家族成员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与巨桉同源性较高;不同SPS和INV基因在石榴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PgINV3在9月15日(果实增大期)表达水平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时期。本研究结果对解析石榴果实中蔗糖代谢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spS基因 INV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菌株Aeromonas sp.YS-54来源几丁质酶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9
作者 陈苏南 冷凯良 +2 位作者 闫鸣艳 李银平 于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82-190,共9页
为实现甲壳类原料的高效降解与N-乙酰氨基寡糖的绿色制备,本研究以青岛近海土壤中筛选的菌株YS-54为材料,使用60%硫酸铵沉淀、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制备几丁质酶;对几丁质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底物偏好性等性质进行表征;使用质... 为实现甲壳类原料的高效降解与N-乙酰氨基寡糖的绿色制备,本研究以青岛近海土壤中筛选的菌株YS-54为材料,使用60%硫酸铵沉淀、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制备几丁质酶;对几丁质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底物偏好性等性质进行表征;使用质谱技术确认了酶解产物的聚合度。结果表明,菌株YS-54为Aeromonas属,该菌株来源几丁质酶比活力为23.44 U/mg,分子量为63与75 kDa。几丁质酶在40℃和pH为5.0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Ba^(2+)、Co^(2+)、Mg^(2+)与TritonX-100显著促进了几丁质酶活力(P<0.05),而Fe^(3+)、Cu^(2+)、SDS对酶活力起抑制作用。几丁质酶对α-几丁质的比活力为7.99 U/mg,为水解胶体几丁质比活力的34.09%。几丁质酶对胶体几丁质与α-几丁质的酶解产物聚合度分别为1~4与1~3。Aeromonas sp.YS-54来源几丁质酶在较宽的温度与pH范围内保持稳定,同时对α-几丁质具有良好的水解能力,可为甲壳类废弃物的高效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酶 酶学性质 底物偏好性 N-乙酰氨基寡糖 海洋菌株Aeromonas 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ycolatopsis sp.的全基因组测序及香兰素合成途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冠娜 郑义培 郑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0,共6页
拟无枝酸菌(Amycolatopsis sp.)CCTCC NO:M2011265是一株可以转化阿魏酸生成香兰素菌株,该研究利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对拟无枝酸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拼接、基因预测及功能注释,并从拟无枝酸菌的全基因组中筛选和鉴定参与香兰素合... 拟无枝酸菌(Amycolatopsis sp.)CCTCC NO:M2011265是一株可以转化阿魏酸生成香兰素菌株,该研究利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对拟无枝酸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拼接、基因预测及功能注释,并从拟无枝酸菌的全基因组中筛选和鉴定参与香兰素合成的功能基因。结果表明,总共组装得到64个scaffolds,整个基因组组装大小约为8425551 bp,总GC含量为71.89%。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了香兰素合成关键基因ech、fcs和ech2基因,及香兰素分解代谢基因vdh基因,其中ech和fcs为一个基因簇,并进一步构建过表达ech-fcs-ech2菌株,其摇瓶发酵表明转化阿魏酸生成香兰素速率加快,发酵时间显著缩短。该研究获得的拟无枝酸菌的全基因组信息为解析其转化阿魏酸生成香兰素发酵过程中的代谢机理提供遗传信息基础,也为通过代谢工程获得高产香兰素菌株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兰素 拟无枝酸菌 全基因组测序 阿魏酸 基因功能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基质样品中金属纳米颗粒的SP-ICP-MS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淳杰 张凯 +3 位作者 张婷 梁维新 宋玉梅 郭鹏然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4-1153,共10页
近年来,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大规模应用导致大量的金属纳米颗粒(MNPs)释放并积累到环境中。由于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及生物毒性,环境中的MNPs严重威胁到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因此,对复杂基质样品(土壤、沉积物、水体、生物)中的MNPs进... 近年来,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大规模应用导致大量的金属纳米颗粒(MNPs)释放并积累到环境中。由于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及生物毒性,环境中的MNPs严重威胁到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因此,对复杂基质样品(土壤、沉积物、水体、生物)中的MNPs进行表征具有重要意义。在已报道的各种表征MNPs的技术中,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SP-ICP-MS)在分离、鉴定和定量复杂基质样品中的MNPs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主要介绍了SP-ICP-MS分析技术的原理及其复杂基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评述了近年来SP-ICP-MS在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医学MNPs分析应用中的新进展,并提出了SP-ICP-MS技术未来研究和应用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颗粒物 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sp-ICP-MS) 表征技术 环境介质 生物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700钛合金超塑性能及双层结构SPF/DB工艺研究
12
作者 刘明刚 王珏 +3 位作者 杨堃 赵天章 张晓巍 张懋达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77,共7页
在720~820℃,5×10^(-2)~1×10^(-3) s^(-1)应变率范围内对SP-700钛合金超塑性能进行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在780~800℃,1×10^(-3) s^(-1)应变率下,材料展现出良好超塑性,伸长率超过762%。为验证SP-700钛合金低温超塑成形... 在720~820℃,5×10^(-2)~1×10^(-3) s^(-1)应变率范围内对SP-700钛合金超塑性能进行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在780~800℃,1×10^(-3) s^(-1)应变率下,材料展现出良好超塑性,伸长率超过762%。为验证SP-700钛合金低温超塑成形工程化应用的工艺性,实现高效率研制,选定工艺参数为780~800℃,应变率为5×10^(-3) s^(-1),采用SPF/DB技术进行典型双层结构件试制,采用三维扫描测量技术分析构件成形精度,进行力学性能测试、金相组织分析和氢氧含量测试,并与Ti-6Al-4V合金相应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工艺参数下,SP-700钛合金可成形符合标准的多层结构SPF/DB零件,成形精度<0.5 mm;与Ti-6Al-4V相比,该材料具有良好低温超塑性,可替代Ti-6Al-4V工程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700钛合金 超塑性能 超塑成形/扩散连接 双层结构 成形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与CBL融合的口腔颌面外科教学策略研究
13
作者 方贺 付爽 宁尚波 《教师》 2024年第26期102-104,共3页
在医学教育领域,实践技能和临床推理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SP与CBL融合为口腔颌面外科教学提供了新的策略。文章旨在探索SP与CBL融合的口腔颌面外科教学策略,分析了SP与CBL融合的口腔颌面外科教学在提升学生临床技能、增强学生临床思维、... 在医学教育领域,实践技能和临床推理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SP与CBL融合为口腔颌面外科教学提供了新的策略。文章旨在探索SP与CBL融合的口腔颌面外科教学策略,分析了SP与CBL融合的口腔颌面外科教学在提升学生临床技能、增强学生临床思维、提升学生沟通能力方面的价值,提出了构建SP与CBL融合的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体系、优化SP角色模拟、设计CBL引导问题等有效策略,以期有效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病人(sp) 病例引导学习(CBL) 口腔颌面外科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oot SP根管封闭剂在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根管充填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4
作者 王颖凤 陈细梅 +1 位作者 刘俊杰 王吓勇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9期46-48,共3页
目的:分析iRoot SP根管封闭剂在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根管充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惠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收治的88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单颗牙患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 目的:分析iRoot SP根管封闭剂在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根管充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惠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收治的88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单颗牙患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均接受根管充填术治疗,试验组将iRoot SP作为根管封闭剂,实施单尖法充填;对照组采用AH-Plus作为根管封闭剂,实施热塑牙胶垂直加压法充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情况、术后2周窦道情况、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根尖周阴影变化、术后1年综合疗效。结果:术后24 h,试验组疼痛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术后2周,试验组与对照组窦道好转率相近,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645)。术后3、6个月,试验组根尖阴影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iRoot SP根管封闭剂在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根管充填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ot sp AH-Plus 慢性根尖周炎 根管充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S的输油泵无扰切换控制与优化
15
作者 张佳 邹雪净 +2 位作者 潘毅 袁倩 公茂柱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6期44-49,共6页
长输管道运行中经常进行备用输油泵切换,直接切换备用泵会引起管道压力大范围波动,甚至触发水击超前保护程序,导致管道停输事故。为降低输油泵切换过程压力波动,结合工程实际泵切换过程,基于SPS水力软件对工频泵切换工频泵、工频泵切换... 长输管道运行中经常进行备用输油泵切换,直接切换备用泵会引起管道压力大范围波动,甚至触发水击超前保护程序,导致管道停输事故。为降低输油泵切换过程压力波动,结合工程实际泵切换过程,基于SPS水力软件对工频泵切换工频泵、工频泵切换变频泵、变频泵切换工频泵3种工况进行模拟,优化输油泵切换过程,提出输油泵无扰切换策略。通过SPS软件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度较高,相对误差基本在10%以内;优化后输油泵切换引起的压力波动在±0.2 MPa范围内,压力波动小,可以实现无扰切换。输油泵无扰切换对长输管道运行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输管道 spS软件 输油泵 无扰切换 压力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宇称时间对称的P-SP拓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特性分析
16
作者 何禧煜 郭锋 徐兴鹏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6-174,共9页
宇称时间(PT)对称原理已经被验证可以作为提高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自由度的有力工具,但基于PT对称的并联-并联(P-P)拓扑结构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的工作范围仍然受到限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T对称原理的并联-串并联(P-SP)补... 宇称时间(PT)对称原理已经被验证可以作为提高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自由度的有力工具,但基于PT对称的并联-并联(P-P)拓扑结构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的工作范围仍然受到限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T对称原理的并联-串并联(P-SP)补偿WPT系统。通过等效电路法化简系统电路模型,并利用耦合模理论(CMT)分析电容分配比对振荡频率、临界耦合系数、满足系统进入PT对称区域的耦合系数和负载电阻值范围以及传输效率等工作性能的影响。构建样机开展实验,以检验所提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可以在仅损失2%系统传输效率的情况下,将传输距离由110 mm扩大到210 mm,该操作可为扩大应用范围、增加应用场景、优化激光无线充电系统中发送模块单元和接收模块单元的工作性能做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宇称时间对称 耦合模理论 P-sp拓扑 距离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各向异性导电膜的射频SP8T开关无损测试
17
作者 睢林 曹咏弘 +3 位作者 王耀利 张凯旗 张翀 程亚昊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2,共6页
为了解决射频器件无损测试的难点,基于各向异性导电膜Z轴(ACF-Z)连接结构,设计并实现了射频器件无损测试技术。针对表面贴装式GaAs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SFET)单刀八掷(SP8T)开关,该测试技术使用ACF-Z轴连接结构实现器件与测试板的... 为了解决射频器件无损测试的难点,基于各向异性导电膜Z轴(ACF-Z)连接结构,设计并实现了射频器件无损测试技术。针对表面贴装式GaAs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SFET)单刀八掷(SP8T)开关,该测试技术使用ACF-Z轴连接结构实现器件与测试板的无损连接,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对GaAs MESFET SP8T开关性能进行测试,最多可同时测试SP8T开关的8个通道。测试结果显示,1~8 GHz内,器件的插入损耗为-15~-35 dB,回波损耗为-15~-35 dB,测试过程中未对器件造成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器件 无损测试 各向异性导电膜Z轴(ACF-Z)连接结构 GaAs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SFET) 单刀八掷(sp8T)开关 插入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oot SP单尖充填技术在根管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周杨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4期31-33,共3页
目的:分析iRoot SP单尖充填技术在根管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苏州市立医院口腔科行根管再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治疗时采用AH-Plus糊剂联合热牙胶充填技术,观察组(n=30)治疗时采用iRoot... 目的:分析iRoot SP单尖充填技术在根管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苏州市立医院口腔科行根管再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治疗时采用AH-Plus糊剂联合热牙胶充填技术,观察组(n=30)治疗时采用iRoot SP单尖充填技术。对比两组疼痛程度、根管充填质量、炎症恢复情况及满意度。结果:术后24、48、72 h及1周,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根管适充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根尖周炎症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Root SP单尖充填技术在根管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提升根管填充质量,促进根尖周炎症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ot sp单尖充填技术 根管再治疗 AH-PLUS糊剂 热牙胶充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催化苄基C(sp^(3))—H键与炔丙基C(sp^(3))—H键的位点选择性胺化
19
作者 矫鲁振 李延顺 滕大为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17-21,共5页
探讨了一种合成环状氨基磺酸酯的新方法。采用AgClO4/三(2-吡啶基甲基)胺催化体系,催化苄基C(sp^(3))—H键与炔丙基C(sp^(3))—H键的分子内位点选择性胺化反应,以89%收率和9.2∶1位点选择性得到了环状氨基磺酸酯。反应具有条件温和、官... 探讨了一种合成环状氨基磺酸酯的新方法。采用AgClO4/三(2-吡啶基甲基)胺催化体系,催化苄基C(sp^(3))—H键与炔丙基C(sp^(3))—H键的分子内位点选择性胺化反应,以89%收率和9.2∶1位点选择性得到了环状氨基磺酸酯。反应具有条件温和、官能团耐受性好、原子经济性和步骤经济性高等优点,为碳氮的构建提供了一种选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催化的氮宾 位点选择性胺化 环状氨基磺酸酯衍生物 苄基C(sp^(3))—H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枪鱼共附生菌Streptomyces sp.TUN21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20
作者 余磊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7期34-36,共3页
海洋动物共附生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是海洋药物的重要来源。该文从金枪鱼共附生菌Streptomyces sp.TUN21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为campechic acid B(1),5-(3’-aminophenyl)-2,4-pentadienoic acid(2)和benzenemethanol... 海洋动物共附生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是海洋药物的重要来源。该文从金枪鱼共附生菌Streptomyces sp.TUN21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为campechic acid B(1),5-(3’-aminophenyl)-2,4-pentadienoic acid(2)和benzenemethanol(3)。其中化合物1对PC-3和HCT-116的抑制活性的IC_(50)值分别为(1.3±0.2)μmol和(0.64±0.1)μmol,而化合物2是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1~3在50μg/mL的浓度下对耐甲氧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无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共附生菌 Streptomyces sp. 抗肿瘤活性 抗微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