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凌草甲素对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系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宋芳 冯一中 +2 位作者 蒋小岗 顾振纶 郭次仪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0-243,共4页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oridonin)对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并探究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SW199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RT-...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oridonin)对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并探究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SW199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RT-PCR法检测survivin、p21mR-NA表达。结果冬凌草甲素对人胰腺癌SW1990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均见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分析出现亚G1峰并显示G2/M期周期阻滞。RT-PCR分析结果显示p21mRNA表达增加而survivin mRNA表达减少。结论冬凌草甲素通过诱导凋亡和G2/M期周期阻滞来抑制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生长,其分子机制可能与survivin和p21调节的信号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sw1990细胞 凋亡 周期阻滞 SURVIVIN P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持续照射对Sw1990及Panc-1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蒋奡 王忠敏 +2 位作者 张丽云 茅爱武 刘芬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90-493,共4页
目的采用125I粒子对胰腺癌细胞Sw1990及Panc-1行体外持续照射,研究其生物学效应,探讨连续照射对胰腺癌细胞增殖、DNA合成、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为胰腺癌放射实验细胞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将胰腺癌细胞Sw1990及Panc-1体外培养至对数... 目的采用125I粒子对胰腺癌细胞Sw1990及Panc-1行体外持续照射,研究其生物学效应,探讨连续照射对胰腺癌细胞增殖、DNA合成、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为胰腺癌放射实验细胞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将胰腺癌细胞Sw1990及Panc-1体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行125I粒子持续照射,在初始剂量率为12.13 cGy/h时,分别给予总剂量为0、2、4、6、8 Gy的照射,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照射后细胞的增殖能力,绘制生存曲线,计算细胞存活率(SF2),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以及3H-TDR掺入实验探究照射后细胞DNA合成情况。结果经过拟合,计算出Sw1990和Panc-1细胞的SF2值分别为0.766±0.063和0.729±0.045,随着照射剂量增高,两种细胞凋亡率也逐渐升高,Panc-1细胞的最大凋亡率出现在6 Gy,Sw1990出现在8 Gy。G2/M期阻滞分数均逐渐升高,3H-TDR掺入放射量逐渐降低。结论125I持续照射胰腺癌细胞时,细胞凋亡及G2/M期阻滞是抑制细胞增殖的主要原因,在剂量为0、2、4、6、8 Gy时,Sw1990及Panc-1细胞生物学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125Ⅰ粒子 sw1990细胞 Pane-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诱导的胰腺癌SW1990细胞凋亡过程中转录激活因子5和Bax表达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胡明 钱冬萌 +5 位作者 侯云 彭凯 李玲 宋旭霞 LIU David X 王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127-1131,共5页
目的转录激活因子5(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5,ATF5)是一个新的与肿瘤细胞分化、增殖及凋亡密切相关的因子。文中检测胰腺癌SW1990细胞中ATF5的表达,并进一步研究紫杉醇(Paclitaxel,PTX)诱导的人胰腺癌SW1990细胞凋亡的水平,... 目的转录激活因子5(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5,ATF5)是一个新的与肿瘤细胞分化、增殖及凋亡密切相关的因子。文中检测胰腺癌SW1990细胞中ATF5的表达,并进一步研究紫杉醇(Paclitaxel,PTX)诱导的人胰腺癌SW1990细胞凋亡的水平,及其与ATF5、Bax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RT-PCR检测未经药物处理的SW1990细胞中ATF5 mRNA表达水平;以不同浓度的紫杉醇(0、6.25、12.5、25、50、100、200 nmol/L)作用SW1990细胞不同时间(0、6、12、24、48 h),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100 nmol/L紫杉醇作用SW1990细胞不同时间(0、12、24、48 h)后,观察形态学变化并用Annexin V/7-AAD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RT-PCR检测紫杉醇作用不同时间后ATF5、Bax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胰腺癌SW1990细胞中表达ATF5。紫杉醇抑制胰腺癌SW1990细胞的增殖,并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时间相关性。随着紫杉醇作用时间的增加,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显著提高。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ATF5、Bax mRNA表达均明显增强,且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r=0.916,P<0.05)。结论 ATF5在胰腺癌SW1990细胞中高表达,并且在紫杉醇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表达量进一步上升,其变化趋势与Bax基因相似。提示ATF5参与紫杉醇诱导的细胞凋亡,并可能与Bax的凋亡途径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激活因子5 紫杉醇 胰腺癌细胞sw1990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对SW1990胰腺癌细胞系体外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陆敬华 刘世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25-1027,共3页
目的:研究谷氨酸对SW1990胰腺癌细胞系的增殖、凋亡及细胞毒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用不同浓度的谷氨酸与人SW1990胰腺癌细胞作用后,用MTT比色法、BrdUrd渗入法和LDH法检测SW1990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分裂和死... 目的:研究谷氨酸对SW1990胰腺癌细胞系的增殖、凋亡及细胞毒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用不同浓度的谷氨酸与人SW1990胰腺癌细胞作用后,用MTT比色法、BrdUrd渗入法和LDH法检测SW1990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分裂和死亡情况,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胞浆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谷氨酸可以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SW1990胰腺癌细胞的增殖(P<0.01),谷氨酸可以促进胰腺癌肿瘤细胞的分裂,减少其死亡(P<0.01),并且可以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胞浆内游离钙离子浓度(P<0.01)。结论:谷氨酸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此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减少其死亡而实现的,且可能是通过增加胞浆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谷氨酸 细胞增殖 sw199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对sw1990细胞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春晖 谢勇 吕农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9-562,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对胰腺癌SW1990细胞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与可能机制。方法: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sw1990细胞、重组质粒p53-GFP转染的sw1990细胞和正常胰腺组织中p53、p21waf1/cip1、bax、puma、pten及mdm2m... 目的:探讨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对胰腺癌SW1990细胞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与可能机制。方法: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sw1990细胞、重组质粒p53-GFP转染的sw1990细胞和正常胰腺组织中p53、p21waf1/cip1、bax、puma、pten及mdm2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sw1990细胞中p53、p21waf1/cip1、bax、puma和ptenmRNA的表达低于正常胰腺组织(t分别为3.657、4.214、5.463、2.225和2.032,P均<0.05),mdm2mRNA的表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t=4.262,P=0.017),P53、BAX、PTEN和磷酸化AKT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胰腺组织(t分别为7.928、5.879、10.287和4.798,P均<0.05)。p53-GFP转染组中p53、p21waf1/cip1、bax、puma、pten和mdm2mRNA的表达高于未处理组(t分别为3.512、4.227、2.310、2.410、5.476和3.285,P均<0.05),P53、BAX和PTEN蛋白水平高于未处理组(t分别为16.040、7.885和2.898,P均<0.05)。结论: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导入后可能通过诱导p21waf1/cip1、bax、pten、puma和mdm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转染 胰腺癌 sw1990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和细胞的耐药性与ABC转运蛋白基因1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敏泳 张辉 +4 位作者 张明基 陈昭硕 张帆 许少华 周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93-797,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耐药性与ABC转运蛋白基因1(ABCB1)的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方法:选用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福建省肿瘤医院病理确诊的15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3例正常胰腺组织标本以及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用间歇浓度梯度倍增法将SW... 目的:探讨胰腺癌耐药性与ABC转运蛋白基因1(ABCB1)的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方法:选用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福建省肿瘤医院病理确诊的15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3例正常胰腺组织标本以及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用间歇浓度梯度倍增法将SW1990细胞株诱导分化为吉西他滨(GEM)耐药胰腺癌细胞株SW1990/GZ。用qPCR分别检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和SW1990、SW1990/GZ细胞中ABCB1表达水平,用MSP-PCR法检测胰腺癌组织和SW1990、SW1990/GZ细胞中ABCB1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程度。结果:与SW1990相比,SW1990/GZ细胞空泡增多、核分裂像增加、呈现团块生长,并呈现更强的耐药性(P<0.05)。胰腺癌组织中ABCB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SW1990和SW1990/GZ细胞中ABCB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或P<0.01),其中SW1990/GZ细胞中ABCB1表达水平高于SW1990细胞(P<0.05)。SW1990和SW1990/GZ细胞及正常胰腺组织中的ABCB1启动子均呈低甲基化状态。胰腺癌和正常胰腺组织中甲基化率分别为6.7%(1/15)及0.00%(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胰腺癌组织和细胞中ABCB1表达增高与耐药性有关,但其基因表达不依赖于启动子的甲基化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sw1990细胞 sw1990/gz细胞 ABC转运蛋白基因1 DNA甲基化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飞蓟宾联合5-FU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及机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宝霞 张鹏 +4 位作者 杨雨虹 孟润莎 刘付仟 王莉 蒋建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2-147,共6页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联合5-氟尿嘧啶(5-FU)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探讨其协同增效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水飞蓟宾对人胃癌MGC-803细胞,人正常肝L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IC20,IC50;采用IC20浓度的水飞蓟...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联合5-氟尿嘧啶(5-FU)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探讨其协同增效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水飞蓟宾对人胃癌MGC-803细胞,人正常肝L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IC20,IC50;采用IC20浓度的水飞蓟宾联合不同浓度的5-氟尿嘧啶,观察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水飞蓟宾单独或联合5-FU作用于胃癌MGC-803细胞,碘化丙锭(PI)单染色检测细胞周期改变,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MTT法检测显示,水飞蓟宾对胃癌MGC-803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对人正常肝L0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较弱.水飞蓟宾作用于胃癌MGC-803细胞48 h的IC20、IC50浓度分别为144.6、214.7μmol/L;水飞蓟宾与不同浓度的5-氟尿嘧啶联合作用于MGC-803细胞48 h,可提高MGC-803细胞对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增敏5.73倍.流式结果显示,无论是单独使用水飞蓟宾、5-氟尿嘧啶还是水飞蓟宾与5-氟尿嘧啶联合使用都能使细胞抑制在G0/G1期和出现凋亡细胞群;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水飞蓟宾与5-氟尿嘧啶联合使用,能使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15表达升高,CDK6表达下降,Bcl-2蛋白家族中抗凋亡蛋白Bcl-2,Bcl-xL表达明显降低,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基本不变,Casepase-9,Caspase-3活化降解.结论:水飞蓟宾提高胃癌MGC-803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水飞蓟宾在联合5-FU之后能够使MGC-803细胞抑制在G0/G1期,并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使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5-氟尿嘧啶 MGC-803细胞 sw1990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ACAM6介导上皮间质转化增强胰腺癌细胞侵袭能力和耐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建敏 安勇 +4 位作者 吕楠 薛晓峰 张烨 卫积书 苗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75-1679,共5页
目的:研究CEACAM6对胰腺癌细胞株SW1990侵袭能力和耐药性的影响,并探讨上皮间质转化(EMT)在其中的作用。方法:筛选及鉴定过表达CEACAM6的稳定转染SW1990-CEACAM6细胞株,通过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W1990细胞株中EMT相关表型标... 目的:研究CEACAM6对胰腺癌细胞株SW1990侵袭能力和耐药性的影响,并探讨上皮间质转化(EMT)在其中的作用。方法:筛选及鉴定过表达CEACAM6的稳定转染SW1990-CEACAM6细胞株,通过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W1990细胞株中EMT相关表型标志物的改变。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过表达CEACAM6对SW1990细胞株侵袭的影响,MTT法检测耐药指数(RI)。结果:定量PCR及Western blot验证过表达CEACAM6细胞株SW1990-CEACAM6成功建立,其倾向于向间质细胞转化: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明显上调,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下降。功能实验证实过表达CEACAM6具有促进SW1990胰腺癌细胞株侵袭作用,同时细胞株耐药性增强。结论:CEACAM6能够促进SW1990胰腺癌细胞株上皮间质转化,从而促进胰腺癌细胞的恶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1990胰腺癌细胞 CEACAM6 上皮间质转化 侵袭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胰腺癌高肝转移细胞株的建立及其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石卫东 刘鲁明 +4 位作者 孟志强 陈震 林钧华 罗建明 于尔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88-293,共6页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肝转移是胰腺癌晚期常见的症状,也是主要的致死原因。肿瘤转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建立胰腺癌肝转移模型是研究胰腺癌肝转移机理关键的一步。本研究通过连续人胰腺癌SW1990细胞脾脏移植法筛选出高肝转移胰腺癌细胞株...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肝转移是胰腺癌晚期常见的症状,也是主要的致死原因。肿瘤转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建立胰腺癌肝转移模型是研究胰腺癌肝转移机理关键的一步。本研究通过连续人胰腺癌SW1990细胞脾脏移植法筛选出高肝转移胰腺癌细胞株,并对其转移相关特性进行分析。方法:人胰腺癌SW1990细胞脾内注射出现肝转移病灶后,将肝转移病灶肿瘤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扩增,再脾内注射出现肝转移病灶,此过程重复4次筛选到SW1990H4;然后比较SW1990H4和SW1990细胞株的核型、细胞体外增殖、细胞周期、体外侵袭、体内成瘤性、转移性和部分转移相关基因MMP-2、MMP-9、VEGF、bFGF和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SW1990H4和SW1990细胞株的核型及周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SW1990H4体外细胞增殖速度、体外侵袭能力、移植瘤增长速度和肝转移率均显著高于SW1990细胞株(P<0.05),SW1990H4细胞MMP-2、VEGF、bFGF和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SW1990,只有MMP-9 mRNA表达水平低于SW1990。结论:SW1990H4是人胰腺癌高肝转移细胞株,可应用于胰腺癌肝转移机制研究和抗肝转移药物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sw1990细胞 高肝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裸鼠胰腺癌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云检 张珉 +2 位作者 蒙博 尤国华 张璐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4-238,470,共6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人胰腺癌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健康BALB/c裸鼠于右后肢皮肤移植人胰腺癌SW1990细胞,建立裸鼠荷瘤模型,将建模成功的裸鼠分为模型组、吉西他滨组和雷公藤甲素组,每组10只,另选10只...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人胰腺癌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健康BALB/c裸鼠于右后肢皮肤移植人胰腺癌SW1990细胞,建立裸鼠荷瘤模型,将建模成功的裸鼠分为模型组、吉西他滨组和雷公藤甲素组,每组10只,另选10只健康裸鼠作为对照组。测量各组SW1990胰腺癌荷瘤裸鼠体质量,取肿瘤组织称质量,计算肿瘤抑制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裸鼠胰腺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裸鼠胰腺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与吉西他滨组比较,雷公藤甲素组SW1990胰腺癌的肿瘤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HE染色观察,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甲素组裸鼠胰腺癌肿瘤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甲素组裸鼠胰腺组织中Bcl-2表达水平和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甲素组裸鼠胰腺组织中Bax、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能抑制裸鼠肿瘤组织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胰腺肿瘤组织中Bcl-2的激活、促进Bax的表达、降低Bcl-2/Bax的比值、促使Caspase-9和Caspase-3激活及诱导胰腺癌移植瘤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人胰腺癌sw1990细胞 胰腺肿瘤 BAX Bcl-2 CASPASE-9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