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S304奥氏体不锈钢的摩擦变形层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晓春 韦习成 +1 位作者 HUAMeng 李健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研究了SUS 304奥氏体不锈钢与Al2O3陶瓷球以及GCr15轴承钢球对摩的摩擦特性,利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研究了SUS 304奥氏体不锈钢磨痕表层及其次表层硬度、磨痕表面的马氏体转变与试验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当载荷大于30 ... 研究了SUS 304奥氏体不锈钢与Al2O3陶瓷球以及GCr15轴承钢球对摩的摩擦特性,利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研究了SUS 304奥氏体不锈钢磨痕表层及其次表层硬度、磨痕表面的马氏体转变与试验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当载荷大于30 N后,摩擦系数在剧烈波动前存在1个与试验时间或滑动距离相关的孕育期;SUS 304奥氏体不锈钢磨痕表层的显微硬度从次表层至表层呈上升趋势;在相同滑动速度下,随着载荷增加,磨痕表层的显微硬度增大;摩擦诱发了亚稳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且磨痕表层诱发转变的马氏体含量随载荷和滑动速度的增加而降低;在载荷和摩擦剪切应力作用下,由于表层晶粒细化、相变马氏体和高密度位错的综合作用使得其显微硬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 304奥氏体不锈钢 显微硬度 摩擦性能 马氏体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S304奥氏体不锈钢摩擦跑合阶段的摩擦表面层演变及其对摩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江俊佑 李秀艳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7-43,共7页
跑合阶段材料的形变过程与组织变化对材料的摩擦行为有重要影响.试验以SUS304奥氏体不锈钢和WCCo硬质合金球为对摩副,采用50 N载荷进行干摩擦试验,对跑合初期磨痕表面粗糙度、氧含量、硬度、形貌、物相以及磨痕截面硬度等分布进行了观... 跑合阶段材料的形变过程与组织变化对材料的摩擦行为有重要影响.试验以SUS304奥氏体不锈钢和WCCo硬质合金球为对摩副,采用50 N载荷进行干摩擦试验,对跑合初期磨痕表面粗糙度、氧含量、硬度、形貌、物相以及磨痕截面硬度等分布进行了观察与测量.结果显示:摩擦的最初4个周次,SUS304不锈钢表层发生剧烈的马氏体相变以及塑性变形,导致磨痕表面迅速粗化并生成磨屑,这对随后SUS304不锈钢跑合阶段的摩擦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后续的摩擦过程中,SUS304不锈钢表层和亚表层组织逐渐演化,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使得摩擦过程进入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304不锈钢 干摩擦 马氏体相变 摩擦行为 跑合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S304亚稳奥氏体不锈钢在耦合摩擦和变形条件下的磨损行为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薛宗玉 韦习成 +1 位作者 HUA Meng 李健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8-81,共4页
在自制的耦合摩擦和变形的试验机上初步研究了SUS304亚稳奥氏体不锈钢带的磨损变形行为,分析了在耦合摩擦和变形条件下的形变量、磨痕表面的马氏体转变以及磨痕形貌与试验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研制的试验机实现了SUS304亚稳奥氏体不锈... 在自制的耦合摩擦和变形的试验机上初步研究了SUS304亚稳奥氏体不锈钢带的磨损变形行为,分析了在耦合摩擦和变形条件下的形变量、磨痕表面的马氏体转变以及磨痕形貌与试验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研制的试验机实现了SUS304亚稳奥氏体不锈钢带的摩擦和塑性变形的耦合行为;不仅带试样摩擦表面的形貌随正压力增加变化明显,而且其形变量和诱发转变的马氏体量均增大,但马氏体量增加对SUS304奥氏体不锈钢的磨损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304亚稳奥氏体不锈钢 耦合摩擦变形 诱发转变马氏体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ohnson-Cook、修正的Zerilli-Armstrong及Arrhenius本构模型对奥氏体不锈钢流变应力的预测
4
作者 邬宇轩 李静媛 侯艳阳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3,16,共8页
研究了Johnson-Cook(JC)、修正的Zerilli-Armstrong(m-ZA)和应变补偿的Arrhenius型本构模型对304奥氏体不锈钢高温流变行为的表征能力。利用温度(1173~1473 K)、应变(0.1~0.8)和应变速率(0.01~10 s^(-1))等温热压缩试验的真应力-应变数... 研究了Johnson-Cook(JC)、修正的Zerilli-Armstrong(m-ZA)和应变补偿的Arrhenius型本构模型对304奥氏体不锈钢高温流变行为的表征能力。利用温度(1173~1473 K)、应变(0.1~0.8)和应变速率(0.01~10 s^(-1))等温热压缩试验的真应力-应变数据来计算3种本构模型的材料常数。通过比较预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和平均绝对误差、描述变形行为的能力、涉及的材料常数的数量,评估了这3种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JC模型无法很准确地描述304奥氏体不锈钢在上述热加工区域的流变行为;m-ZA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相对较好;应变补偿的Arrhenius型方程比修正的ZA模型需要更多的材料常数和更多的计算时间,但可以更准确地跟踪变形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奥氏体不锈钢 变形行为 Johnson-Cook 修正的Zerilli-Armstrong Arrhenius型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per304H奥氏体不锈钢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冬升 戴起勋 +3 位作者 王国建 李丹 邵新中 王荣荣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1-585,共5页
采用称重法测得了Super304H和Super304HS两种奥氏体耐热不锈钢在不同温度下的高温氧化动力学曲线,研究发现:两种不锈钢的氧化动力学曲线遵循抛物线规律,Super304HS的抗氧化性能明显优于Super304H,而且Super304H在900℃时氧化100 h后,氧... 采用称重法测得了Super304H和Super304HS两种奥氏体耐热不锈钢在不同温度下的高温氧化动力学曲线,研究发现:两种不锈钢的氧化动力学曲线遵循抛物线规律,Super304HS的抗氧化性能明显优于Super304H,而且Super304H在900℃时氧化100 h后,氧化膜明显脱落.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的方法对Super304H不锈钢氧化膜表面的形貌及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700℃和800℃时,两种材料氧化膜组成相似,都是Cr2O3和少量尖晶石结构的FeCr2O4,Su-per304H钢在900℃时的氧化产物主要由Cr2O3,Fe2O3和尖晶石FeCr2O4组成,Super304HS在900℃时的氧化膜主要由Cr2O3和尖晶石FeCr2O4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304H 奥氏体不锈钢 高温氧化 氧化膜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S304不锈钢MAG焊接头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1
6
作者 丁成钢 史春元 +3 位作者 扬蔚 罗洪涛 许有军 陈志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9-20,共2页
通过金相观察、力学性能和耐晶间腐蚀性能试验,研究了SUS304不锈钢MAG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接头的抗拉强度不低于母材,而且塑性良好。焊缝为奥氏体组织,呈较为粗大的柱状晶形态,且与母材熔合良好;过热区的晶粒长大不严重。焊态时... 通过金相观察、力学性能和耐晶间腐蚀性能试验,研究了SUS304不锈钢MAG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接头的抗拉强度不低于母材,而且塑性良好。焊缝为奥氏体组织,呈较为粗大的柱状晶形态,且与母材熔合良好;过热区的晶粒长大不严重。焊态时,焊接接头的腐蚀速率与母材相当,经敏化处理,接头的腐蚀速率大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304不锈钢 MAG焊 显微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拉伸速率对SUS304不锈钢室温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叶丽燕 李细锋 陈军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9-93,共5页
研究拉伸速率对SUS304不锈钢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微观组织、马氏体转变量和温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拉伸速率为0.005s-1时,材料表面温度升高明显;速率小于0.005s-1时,随着速率的减小,马氏体转变量明显增多;... 研究拉伸速率对SUS304不锈钢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微观组织、马氏体转变量和温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拉伸速率为0.005s-1时,材料表面温度升高明显;速率小于0.005s-1时,随着速率的减小,马氏体转变量明显增多;当速率大于0.005s-1时,马氏体转变量少,但变化不大。随着拉伸速率的提高,材料的屈服强度略有增加,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明显降低。基于拉伸实验结果,提出了考虑应变速率的SUS304不锈钢本构模型,该模型能较好的反映拉伸速率对真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304不锈钢 拉伸速率 室温 本构模型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S304不锈钢点焊与胶焊接头的疲劳强度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肖智杰 曾凯 +3 位作者 何晓聪 邢保英 张龙 孙鑫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12-116,共5页
通过拉剪实验测定1.5mm厚SUS304不锈钢点焊接头、胶焊接头的抗拉强度,并开展疲劳实验,获得不同应力水平下两种接头的疲劳寿命,得到两种接头的载荷-寿命曲线;借助扫描电镜分析接头疲劳失效过程。结果表明:当焊接电流为10.0kA、焊接时间为... 通过拉剪实验测定1.5mm厚SUS304不锈钢点焊接头、胶焊接头的抗拉强度,并开展疲劳实验,获得不同应力水平下两种接头的疲劳寿命,得到两种接头的载荷-寿命曲线;借助扫描电镜分析接头疲劳失效过程。结果表明:当焊接电流为10.0kA、焊接时间为80ms、电极压力为0.5 MPa时,能获得较好的胶焊接头。在此焊接参数下,点焊接头、未固化胶焊接头和固化胶焊接头的平均失效载荷分别为12 825.5N、10 345.6N、10 022.9N;在疲劳实验载荷-寿命曲线的有限寿命区内,SUS304不锈钢胶焊接头的疲劳强度均大于点焊接头;点焊接头和胶焊接头的疲劳失效形式主要由母材眉状裂纹失效和界面撕裂失效两种形式组成;胶焊接头的疲劳失效过程中,首先是胶层粘接失效,随后疲劳裂纹从板间内表面热影响区边缘萌生,沿板厚与板宽方向扩展直至发生疲劳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304不锈钢 点焊接头 胶焊接头 疲劳寿命 失效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用SUS301L奥氏体不锈钢激光焊接头残余应力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龙玺 钟元木 +3 位作者 马传平 苟国庆 陈辉 武立宏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86-188,共3页
对地铁用SUS301L奥氏体不锈钢激光焊和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MAG)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进行了X射线衍射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激光焊和MAG焊接头均存在较大值的残余拉应力,残余应力分布趋势相同。激光焊接头残余应力峰值低于MAG焊接头... 对地铁用SUS301L奥氏体不锈钢激光焊和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MAG)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进行了X射线衍射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激光焊和MAG焊接头均存在较大值的残余拉应力,残余应力分布趋势相同。激光焊接头残余应力峰值低于MAG焊接头残余应力峰值,这是由于激光焊热输入量较小,对母材热影响较小,母材塑性压缩效应低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301L奥氏体不锈钢 激光焊 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MAG)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S304不锈钢在浓缩自来水中的点蚀敏感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云章 葛红花 +2 位作者 龚晓明 刘蕊 康骏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70-472,476,共4页
采用极化曲线研究了SUS304不锈钢在不同温度浓缩不同倍率的自来水中的点蚀敏感性,比较了含不同浓度氯化钠的去离子水和自来水对不锈钢耐点蚀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自来水温度和浓缩倍率的提高,不锈钢的点蚀敏感性增大;与自来水相比,... 采用极化曲线研究了SUS304不锈钢在不同温度浓缩不同倍率的自来水中的点蚀敏感性,比较了含不同浓度氯化钠的去离子水和自来水对不锈钢耐点蚀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自来水温度和浓缩倍率的提高,不锈钢的点蚀敏感性增大;与自来水相比,在去离子水中氯离子对不锈钢点蚀敏感性的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304不锈钢 自来水 点蚀 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S304不锈钢ELID镜面磨削正交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林枝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6-509,共4页
SUS304不锈钢具有高耐腐耐磨性和良好的综合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但其高韧性和低导热性使传统的SUS304不锈钢磨削或车削工艺存在一定困难。在线电解修整ELID(Electrolytic in-process dressing)磨削技术能有效地用于SUS304不锈钢镜面磨削... SUS304不锈钢具有高耐腐耐磨性和良好的综合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但其高韧性和低导热性使传统的SUS304不锈钢磨削或车削工艺存在一定困难。在线电解修整ELID(Electrolytic in-process dressing)磨削技术能有效地用于SUS304不锈钢镜面磨削加工。本文主要对SUS304不锈钢进行ELID镜面磨削正交化实验研究以获得合理的工艺参数。首先利用#325砂轮进行7个影响因素2水平的正交磨削实验,获得初步的优化参数,然后利用#1200砂轮进行3个影响因素2水平的正交镜面磨削实验。通过改变削件砂轮转速、X和Y平台移动速度、进给率和ELID电源件等各种磨削条件,获得优化后的磨削工艺参数,进行了相应的磨削验证,并讨论了工艺参数对磨削特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砂轮磨粒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使用#8000金刚石砂轮对SUS304不锈钢镜面磨削,获得表面粗糙度Ra=3.6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D磨削 sus304 不锈钢 正交实验 镜面磨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S304不锈钢薄板GTAW对接接头焊接变形的有限元预测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浩 李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7-179,182,共4页
采用三维热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方法模拟1.5 mm厚SUS304不锈钢薄板GTAW对接接头的变形,考虑焊接温度场的演变,分析了热诱导变形产生的原因。最后比较了焊接变形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发现两者比较吻合,证明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关键词 sus304不锈钢 GTAW对接 焊接残余变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S304不锈钢套内圆表面磁力研磨加工研究
13
作者 孙书娟 季业益 陆宝山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40-43,共4页
使用自制的环形磁刷工具配合多轴运动电解复合磁力研磨机,对SUS304不锈钢套内圆表面进行磁力研磨加工试验,探讨氧化铝磨粒粒径、加工时间、加工负荷以及加工电流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纯磨粒磁力研磨试验中,当磨粒粒径为3μm... 使用自制的环形磁刷工具配合多轴运动电解复合磁力研磨机,对SUS304不锈钢套内圆表面进行磁力研磨加工试验,探讨氧化铝磨粒粒径、加工时间、加工负荷以及加工电流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纯磨粒磁力研磨试验中,当磨粒粒径为3μm、加工负荷为2 N及振动频率为4 Hz时,研磨加工10 min后,R_(max)=0.198μm、R_(a)=0.045μm,而在纯电解磁力研磨试验中,在负荷2 N与加工电流200 mA的加工条件下,研磨10 min后,R_(max)=0.292μm、R_(a)=0.069μm,较纯磨粒磁力研磨效果稍差;在电解复合磨粒的磁力研磨中,当磨粒粒径为3μm、加工负荷为2 N、振动频率为4 Hz及加工电流为200 mA时,可获得最理想的研磨结果,加工10 min后,R_(max)=0.146μm、R_(a)=0.033μm,效果优于纯磨粒和电解的磁力研磨;在工具无进给的两阶段电解复合磁力研磨试验中,先使用3μm粒径的磨粒、2 N的加工负荷、4 Hz的振动频率以及200 mA的加工电流,研磨4 min,随后更换粒径为1μm的磨粒,研磨12 min后,R_(max)=0.112μm、R_(a)=0.024μm,此时工件内表面已被加工成镜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304不锈钢 磁力研磨 电解复合磁力研磨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车辆SUS304不锈钢材料动态力学性能与本构模型修正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禹昕 朱涛 +3 位作者 肖守讷 阳光武 杨冰 王明猛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4-80,共7页
为研究轨道车辆车体常用SUS304不锈钢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0.0002 s^(-1)-500 s^(-1)宽应变率下的动态拉伸试验,得到了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在动态拉伸过程中该材料表现出应变硬化现象,应变率强化效应和一定的热软... 为研究轨道车辆车体常用SUS304不锈钢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0.0002 s^(-1)-500 s^(-1)宽应变率下的动态拉伸试验,得到了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在动态拉伸过程中该材料表现出应变硬化现象,应变率强化效应和一定的热软化效应。为准确描述该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首先建立了该材料在室温下的Johnson-Cook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绝热温升,建立了塑性应变以及应变率相关的修正Johnson-Cook模型。通过对比,表明修正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该材料随应变和应变率增加逐步软化的特性,该修正模型为轨道车辆车体结构耐撞性分析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304不锈钢 动态本构 Johnson-Cook模型 车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S304不锈钢Lemaitre损伤模型参数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治磊 周杰 +3 位作者 杨波 易力力 董建鹏 熊江茗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7-173,共7页
为了研究SUS304不锈钢材料的损伤和塑性断裂行为,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提供的二次接口,开发了基于Lemaitre本构模型的VUMAT用户材料子程序。然后在万能试验机上对标准试样进行加载卸载实验得到SUS304不锈钢的应力应变数据,并根据弹性模... 为了研究SUS304不锈钢材料的损伤和塑性断裂行为,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提供的二次接口,开发了基于Lemaitre本构模型的VUMAT用户材料子程序。然后在万能试验机上对标准试样进行加载卸载实验得到SUS304不锈钢的应力应变数据,并根据弹性模量变化法拟合得到SUS304不锈钢的损伤参数。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VUMAT子程序的单胞测试,验证了子程序的正确性。最后对标准试样进行有限元仿真模拟,结果显示Lemaitre模型比Johnson-Cook模型仿真得到的力-位移拟合曲线精度更高,断裂拟合位置也更接近实验值,验证了损伤参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且通过Lemaitre模型子程序仿真输出的结果可以直接观测损伤值D的增长和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304不锈钢 二次开发 Lemaitre本构模型 VUMAT子程序 加载卸载实验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粒复合研磨SUS304不锈钢孔道的机理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龙龙 焦安源 +1 位作者 陈燕 韩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9-266,共8页
目的为探究磁粒研磨法对SUS304不锈钢孔道表面质量的影响,优化磁粒研磨工件内表面的工艺方案。方法首先,基于磁极单轨迹运动和复合轨迹运动两种不同形式,分别对磁粒研磨孔道内表面的基本原理和运动轨迹进行了理论分析;其次,利用ANSYS软... 目的为探究磁粒研磨法对SUS304不锈钢孔道表面质量的影响,优化磁粒研磨工件内表面的工艺方案。方法首先,基于磁极单轨迹运动和复合轨迹运动两种不同形式,分别对磁粒研磨孔道内表面的基本原理和运动轨迹进行了理论分析;其次,利用ANSYS软件对孔道内壁的磁场强度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最后,通过磁粒研磨法对孔道内壁进行试验验证。利用超景深3D显微镜和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分别测取孔道表面微观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结果研磨加工时间均为15 min,磁极为单轨迹运动时,工件表面材料去除量为662 mg,孔道内壁的表面粗糙度值由原始的2.0μm降至0.48μm;磁极为复合轨迹运动时,工件表面材料去除量高达892 mg,孔道内壁的粗糙度值下降至0.24μm。结论磁极为复合轨迹运动时,相对于传统的磁极单轨迹运动,磁粒研磨效率进一步提高,工件表面微观形貌以及表面粗糙度都有明显改善,研磨后的工件内表面质量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粒研磨 sus304不锈钢孔道 复合轨迹运动 材料去除量 粗糙度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S 304不锈钢闪光对焊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洋 郑世达 +2 位作者 刘正林 尹登峰 高世一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47,55,共4页
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SUS 304不锈钢的闪光对焊工艺。选择次级电压U2、闪光留量Sf、顶锻留量Su、闪光速度vf作为正交试验的因素,接头抗拉强度作为各焊接参数的评价指标。试验结果表明,U2与Su对接头抗拉强度影响最大,顶锻时未闭合的... 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SUS 304不锈钢的闪光对焊工艺。选择次级电压U2、闪光留量Sf、顶锻留量Su、闪光速度vf作为正交试验的因素,接头抗拉强度作为各焊接参数的评价指标。试验结果表明,U2与Su对接头抗拉强度影响最大,顶锻时未闭合的爆坑在焊缝中可能形成孔洞缺陷。研究表明,采用合适的连续闪光对焊工艺,可获得SUS304不锈钢的牢固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光对焊 sus 304不锈钢 焊接工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S304不锈钢极限拉延比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殊寻 李二玲 +2 位作者 邓沛然 曹阳根 翟建广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06-108,117,共4页
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得出了SUS304不锈钢不发生破裂的最大拉延直径,估算板料的极限拉延比。为了确保成形实验的准确性,进行了重复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实测值与仿真结果误差较小,说明了实验的可靠性。最后通过调整滑块运动速度和压... 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得出了SUS304不锈钢不发生破裂的最大拉延直径,估算板料的极限拉延比。为了确保成形实验的准确性,进行了重复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实测值与仿真结果误差较小,说明了实验的可靠性。最后通过调整滑块运动速度和压边力的大小,找到了最佳的成形工艺参数。结果能为模具设计、设备选择以及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304不锈钢 数值模拟 成形实验 极限拉延比(L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流对SUS304不锈钢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双军 李细锋 陈军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3-118,共6页
通过SUS304亚稳态奥氏体不锈钢的电塑性拉伸实验,分析了焦耳热效应和纯电塑性效应对SUS304不锈钢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电流可以有效降低材料的流动应力。焦耳热效应使材料的延伸率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纯电塑性效应使材料... 通过SUS304亚稳态奥氏体不锈钢的电塑性拉伸实验,分析了焦耳热效应和纯电塑性效应对SUS304不锈钢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电流可以有效降低材料的流动应力。焦耳热效应使材料的延伸率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纯电塑性效应使材料的延伸率增加。当消除焦耳热效应时,电流密度为2.95A·mm-2的试样延伸率达到72.4%,比室温时增加了23.3%。基于拉伸过程中的能量关系推导出电塑性效应系数的求解公式,发现电塑性效应系数与电流密度、应变以及试样尺寸等因素有关,电流密度越大,电塑性效应系数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304不锈钢 拉伸性能 焦耳热效应 电塑性效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per304H奥氏体不锈钢高温下组织与性能演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文胜 黄翔 +3 位作者 王伟 胡平 张春雷 高岩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99,共6页
Super304H(18Cr-9Ni-3Cu-Nb-N)奥氏体不锈钢常作为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管道的首选材料。从化学成分对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析出相析出机理、组织对高温性能的影响三方面综述了目前Super304H钢高温下组织和性能演变的研究进展,... Super304H(18Cr-9Ni-3Cu-Nb-N)奥氏体不锈钢常作为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管道的首选材料。从化学成分对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析出相析出机理、组织对高温性能的影响三方面综述了目前Super304H钢高温下组织和性能演变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Super304H钢高温组织和性能演变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304H奥氏体不锈钢 高温性能 组织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