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飞轮转子全系统模型
1
作者 何海婷 柳亦兵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6,共8页
在前人的研究中,转子动力学模型和系统调度模型分属不同研究领域,缺乏完整的飞轮转子全系统模型,难以有效分析飞轮储能系统中复杂的电-磁-力耦合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替代映射方法,使用有限元模型参数化计算结果训练BP神经网络,... 在前人的研究中,转子动力学模型和系统调度模型分属不同研究领域,缺乏完整的飞轮转子全系统模型,难以有效分析飞轮储能系统中复杂的电-磁-力耦合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替代映射方法,使用有限元模型参数化计算结果训练BP神经网络,构造了AMB、PMSM和PMB模块,并与飞轮转子动力学模型、功率-电流-转速模块和PID控制器等组成一个完整的飞轮储能全系统模型。该模型成功应用于燃煤火电机组二次调频和风电输出平滑场景,可以同时计算飞轮储能系统的功率跟随和转子运动情况。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转速起点,会改变转子的转动频率变化范围,从而影响转子振幅等安全参数。该模型具有接近实时的仿真速度。研究结果为飞轮储能系统的设计优化和运行控制提供了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转子 全系统模型 BP神经网络 有限元方法 替代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色域特征与物理模型的水下图像增强
2
作者 张瑞航 林森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5-485,共11页
水下智能机器人在探测海洋信息时易受悬浮颗粒和光衰减现象的干扰,导致视觉图像退化,造成色彩扭曲、细节模糊等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多色域特征与物理模型的水下图像增强。首先,设计多色域特征聚合网络,旨在利用不同色域空间提... 水下智能机器人在探测海洋信息时易受悬浮颗粒和光衰减现象的干扰,导致视觉图像退化,造成色彩扭曲、细节模糊等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多色域特征与物理模型的水下图像增强。首先,设计多色域特征聚合网络,旨在利用不同色域空间提供的信息帮助图像颜色恢复。其次,为获取到更真实的视觉效果,对白平衡算法进行推广,并将深度学习算法与水下光学成像模型结合,以数据驱动的方式求解清晰图像。最后,提出多色域轮换模式对网络进行训练,在不同色域空间中搜索最优解。实验证明,该方法在色彩平衡、细节恢复方面效果显著,相比经典算法与前沿算法更具优势,在特征点匹配与显著性检验任务中满足水下智能机器人视觉系统对图像清晰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图像增强 成像模型 深度学习 多色域空间 特征聚合 轮换训练 算法推广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A-BP与SSA的地下水污染源反演识别 被引量:12
3
作者 葛渊博 卢文喜 +1 位作者 白玉堃 潘紫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179-5187,共9页
应用基于SSA-BP神经网络替代模型的模拟-优化方法和SSA研究了地下水污染源位置及释放历史的反演识别问题.并在建立地下水水流模型时,应用Cholesky分解方法建立含水层渗透系数连续场,该方法相比于普通的参数分区方法更好地描述了水文地... 应用基于SSA-BP神经网络替代模型的模拟-优化方法和SSA研究了地下水污染源位置及释放历史的反演识别问题.并在建立地下水水流模型时,应用Cholesky分解方法建立含水层渗透系数连续场,该方法相比于普通的参数分区方法更好地描述了水文地质参数的非均质性.结果表明:SSA-BP神经网络替代模型对模拟模型具有较高的逼近精度,其平均相对误差仅有3.21%.应用SSA求解优化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出点污染源的位置及释放历史.SSA对污染源位置的反演识别相对误差在10%左右,对污染源源强的反演识别相对误差不超过4%.因此,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地下水污染源识别方法,可为污染责任认定及污染修复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源反演识别 模拟-优化方法 替代模型 麻雀搜索算法 ssa-bp神经网络替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先验驱动深度神经网络的泊松去噪变分模型
4
作者 李倩 魏伟波 +3 位作者 杨光宇 宋金涛 孙璐 潘振宽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80,共8页
泊松去噪是一个典型的病态逆问题,其变分模型需要反复迭代和调节参数且计算效率低下,而纯深度学习模型往往依据经验设计网络且可解释性差。针对以上问题,在泊松噪声去噪变分模型的交替方向乘子法展开的基础上,设计端到端深度卷积神经网... 泊松去噪是一个典型的病态逆问题,其变分模型需要反复迭代和调节参数且计算效率低下,而纯深度学习模型往往依据经验设计网络且可解释性差。针对以上问题,在泊松噪声去噪变分模型的交替方向乘子法展开的基础上,设计端到端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结合泊松噪声分布统计量与Bayesian最大后验概率估计推导出改进的泊松去噪变分模型。为了求解泊松去噪能量函数极值问题,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引入辅助变量、拉格朗日乘子和惩罚参数,将该问题分解为高斯去噪和图像重建两类交替优化子问题,先采用先验驱动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实现高斯去噪,再通过解析迭代求解完成图像重建。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非线性主成分分析、VST+BM3D、I+VST+BM3D和TRDPD的泊松去噪模型相比,改进模型在Set12数据集上的峰值信噪比均值分别提高2.73、0.87、0.57和0.50 dB,结构相似性均值分别提高0.148、0.046、0.020和0.047,在彩色图像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上也明显提升了泊松去噪效果。上述实验结果证明了改进模型不仅有效去除了泊松噪声,而且避免了泊松去噪过程中产生的伪影和散斑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松去噪 卷积神经网络 去噪先验 变分模型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的温控负荷集群负荷跟随控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力 董密 +2 位作者 宋冬然 杨建 王其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8270-8281,共12页
温控负荷(thermostatically controlled loads,TCLs)集群作为一种灵活的可调度资源,已成为促进电网经济运行和帮助电网恢复稳定的有力手段之一。然而,由于温控负荷单体功率小、位置分散且参数各异,给调度带来了困难。为了灵活利用数量... 温控负荷(thermostatically controlled loads,TCLs)集群作为一种灵活的可调度资源,已成为促进电网经济运行和帮助电网恢复稳定的有力手段之一。然而,由于温控负荷单体功率小、位置分散且参数各异,给调度带来了困难。为了灵活利用数量庞大的负荷侧资源进行负荷跟随控制,该文建立温控负荷的虚拟电池模型和负荷集群的聚合模型,并提出基于双层分布式通信网络的控制策略。上层利用分布式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来解决不同负荷聚合器的最佳跟随功率问题,以确保跟随效益最优;下层提出基于快速分布式平均一致性算法的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DNN)的方法,使得聚合器内部的所有温控负荷以相等的虚拟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快速共享上层得到的跟随功率,并有效减少了通信数据量。不同时间尺度的算例验证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实现快速的负荷跟随,并保证用户侧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控负荷 负荷跟随 虚拟电池模型 交替方向乘子法 快速分布式平均一致性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半波高斯量化与交替更新的神经网络压缩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红梅 严海兵 张向利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0-87,共8页
为使神经网络模型能在实时性要求较高且内存容量受限的边缘设备上部署使用,提出一种基于半波高斯量化与交替更新的混合压缩方法。对神经网络模型输入部分进行2 bit均匀半波高斯量化,将量化值输入带有缩放因子的二值网络通过训练得到初... 为使神经网络模型能在实时性要求较高且内存容量受限的边缘设备上部署使用,提出一种基于半波高斯量化与交替更新的混合压缩方法。对神经网络模型输入部分进行2 bit均匀半波高斯量化,将量化值输入带有缩放因子的二值网络通过训练得到初始二值模型,利用交替更新方法对已训练的二值模型进行逐层微调以提高模型测试精度。在CIFAR-10和ImageNet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降低参数和结构冗余所导致的内存和时间开销,在神经网络模型压缩比接近30的前提下,测试精度相比HWGQ-Net方法提高0.8和2.0个百分点且实现了10倍的训练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量化 模型压缩 半波高斯量化 交替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延RBFNN模型预测控制的交流伺服系统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妹琴 廖晓昕 邓燕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10,共4页
在三相交流伺服系统矢量控制的基础上,对其速度控制通道采用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 预测模型采用TDRBFNN,用改进的GA 寻找TDRBFNN 的结构和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在跟随特性和抗扰性能等方面都优于传统的矢... 在三相交流伺服系统矢量控制的基础上,对其速度控制通道采用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 预测模型采用TDRBFNN,用改进的GA 寻找TDRBFNN 的结构和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在跟随特性和抗扰性能等方面都优于传统的矢量控制,而且所采用的预测模型和算法都较简单,易于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伺服系统 RBFNN模型 预测控制 异步电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的替代模型在翼型稳健设计中的应用
8
作者 蔡文杰 黄俊 +2 位作者 毕国堂 刘志勤 黎茂锋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1-36,共6页
为了克服飞行器翼型受环境中不确定因素影响带来的性能恶化问题,需要对飞行器翼型进行相关的稳健性设计,使其对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不敏感。采用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RBF)插值和RBF神经网络拟合方法进行替代模型的建立,来获取... 为了克服飞行器翼型受环境中不确定因素影响带来的性能恶化问题,需要对飞行器翼型进行相关的稳健性设计,使其对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不敏感。采用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RBF)插值和RBF神经网络拟合方法进行替代模型的建立,来获取一个稳健翼型的设计。通过与原始RAE2822翼型的阻力系数和Kriging模型方法获得的稳健翼型的阻力系数进行对比,证明了使用RBF建立的两种替代模型在翼型稳健设计应用中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插值 RBF神经网络 替代模型 翼型稳健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