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ECT/CT融合显像在肋骨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1
作者 郑建国 赵波沣 +3 位作者 于治国 鲁振萍 姚稚明 屈婉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5-928,共4页
目的评价SPECT/CT融合显像在肋骨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1年3月-2005年4月间在我科行肋骨融合显像的患者进行随访。下列两种情况不纳入研究:广泛骨转移(包括超级骨显像)和最后没有明确诊断的患者。结果43例患者符... 目的评价SPECT/CT融合显像在肋骨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1年3月-2005年4月间在我科行肋骨融合显像的患者进行随访。下列两种情况不纳入研究:广泛骨转移(包括超级骨显像)和最后没有明确诊断的患者。结果43例患者符合研究标准,男28例,女15例,年龄(64.75±12.04)岁。43例融合显像中,15例诊断肋骨转移,8例骨转移可能;4例性质待定;12例良性病变,4例良性可能。随访诊断总符合率74.42%;但在融合显像肯定性诊断为骨转移或良性病变者,诊断符合率96.30%。结论SPECT/CT融合显像可以提高肋骨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ct 融合显像 骨转移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后SPECT/CT融合显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川玲 赵文锐 +4 位作者 朱家瑞 许根祥 王新强 高春华 方庭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12-1414,共3页
目的评价131ISPECT/CT融合图像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131I治疗后判断残留和转移病灶的存在和部位以及确定治疗计划的作用。方法DTC患者25例(50例次)于131I治疗后5~7天行131ISPECT/CT全身和局部断层显像。131I治疗剂量分别为10... 目的评价131ISPECT/CT融合图像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131I治疗后判断残留和转移病灶的存在和部位以及确定治疗计划的作用。方法DTC患者25例(50例次)于131I治疗后5~7天行131ISPECT/CT全身和局部断层显像。131I治疗剂量分别为100mCi、150mCi和200mCi。结果①治疗后131I融合图像显示:单纯残留甲状腺组织摄取131I13次(26%),残留甲状腺和颈部淋巴结6次(12%),双肺弥漫性及散在病灶4次(8%),咽喉部及残余甲状腺组织3次(6%),纵隔和颈部淋巴结1次(2%),双肺、颈部淋巴结和残余甲状腺组织13次(26%),咽喉部2次(4%),颈部淋巴结和双肺3次(6%),残余甲状腺和双肺3次(6%),残余甲状腺和骨摄取碘1次(2%),多发骨和颈部淋巴结1次(2%)。②本组DTC患者甲状腺球蛋白(Tg)>1000的12次(24%),Tg1000~50的11次(22%),Tg<50的20次(40%),7次(14%)无Tg资料。Tg值与131I摄取灶的数量和范围有关,但是部分患者131I摄取较多而Tg仅轻度增高或正常范围。③15例(60%)在治疗1~5次后不再行131I治疗,其中11例(11/15例)治疗后根据131I融合图像未再发现病灶并结合Tg正常而不再需要治疗,其余4例治疗后同机CT显示的双肺弥漫性或散在病灶不摄取131I。结论131I治疗后SPECT/CT融合显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它可以明确诊断DTC的残留、转移和复发,同时为再次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ct融合图像 分化型甲状腺癌 131I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栓塞诊断中SPECT/CT融合显像技术与肺通气/灌注平面显像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孟庆乐 姚薇萱 +5 位作者 王峰 李少华 邵国强 张乐乐 杨瑞 王自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06-1208,共3页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显像技术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中的价值。方法:45例PE疑似患者分别行常规肺通气/灌注(V/P)平面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PE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的差异。结果:常规...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显像技术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中的价值。方法:45例PE疑似患者分别行常规肺通气/灌注(V/P)平面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PE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的差异。结果:常规肺V/P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8.6%、58.8%和71.1%,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9%、88.2%和91.1%,两种影像学检查在定性诊断PE方面有统计学差异(χ2=14.63,P<0.05)。结论:SPECT/CT肺断层融合显像法优于常规肺V/P显像,可作为诊断PE的一种新的常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ct 肺栓塞 肺通气/灌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特征、SPECT/CT脑灌注显像参数和颈动脉超声斑块特征的多因素模型对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评估
4
作者 王梦蝶 韩硕 +1 位作者 刘志翔 谢海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1-860,共10页
目的构建一个整合临床特征、SPECT/CT脑灌注显像参数和颈动脉超声斑块特征的多因素预测模型,用于评估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无症状... 目的构建一个整合临床特征、SPECT/CT脑灌注显像参数和颈动脉超声斑块特征的多因素预测模型,用于评估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在就诊时均完成以下评估:采用SPECT/CT脑灌注显像评估全脑平均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斑块面积及回声特征,使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在随访1年后评估认知功能变化。以1年随访期间MoCA评分下降2分或以上为认知功能下降,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下降组和非认知功能下降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识别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应用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80例患者,其中35例(43.75%)在1年随访期间出现认知功能下降。高血压病史比例(62.9%vs.35.6%,P=0.016)、全脑平均rCBF(0.82±0.09 vs.0.93±0.08,P<0.001)、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i ndex,AI)([8.2±2.1)%vs.(5.9±1.8)%,P<0.001]、斑块面积([24.3±7.6)mm^(2)vs.(17.8±6.5)mm^(2),P<0.001]和低回声斑块比例(62.9%vs.24.4%,P=0.012)在认知功能下降组与非认知功能下降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高血压病史(OR 2.68,95%CI 1.07~6.71,P=0.035)、rCBF<0.85(OR 2.79,95%CI 1.08~7.21,P=0.034)、AI>7%(OR 3.00,95%CI 1.15~7.82,P=0.025)、斑块面积≥20 mm^(2)(OR 2.86,95%CI 1.09~7.52,P=0.033)和存在低回声斑块(OR 2.95,95%CI 1.17~7.44,P=0.022)是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5个因素构建的认知功能下降风险预测模型,其ROC曲线的AUC为0.836(95%CI 0.752~0.920,P<0.001),敏感度为0.725,特异度为0.850。危险因素组合分析显示,四因素模型(有高血压病史、rCBF<0.85、AI>7%和斑块面积≥20 mm^(2))与五因素模型(有高血压病史、rCBF<0.85、AI>7%、斑块面积≥20 mm^(2)、存在低回声斑块)的预测效能相近(AUC分别为0.821和0.836)。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多因素预测模型,整合了临床特征、SPECT/CT脑灌注显像参数和颈动脉超声斑块特征,可有效预测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下降风险,为临床风险评估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认知功能下降 spect/ct脑灌注显像 颈动脉超声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图像融合显像定位诊断异位或转移性嗜铬细胞瘤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巴建涛 李方 +2 位作者 林岩松 陈黎波 景红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为临床手术治疗异位或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提供定性和准确解剖定位。材料和方法 :对临床怀疑嗜铬细胞瘤的 13 1例患者行13 1I MIBG全身显像 ,发现其中 10例肾上腺以外部位有异常放射性浓聚区 ,对该部位进行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 目的 :为临床手术治疗异位或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提供定性和准确解剖定位。材料和方法 :对临床怀疑嗜铬细胞瘤的 13 1例患者行13 1I MIBG全身显像 ,发现其中 10例肾上腺以外部位有异常放射性浓聚区 ,对该部位进行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断层显像 ,分别获得SPECT发射断层图像、CT透射断层图像及准确定位的融合图像。结果 :对13 1I MIBG全身显像发现异位及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 ,不能明确解剖定位的病例 ,经SPECT/CT图像融合断层显像后 ,均获得明确的准确解剖定位。结论 :SPECT/CT图像融合显像能够定性并准确定位异位或转移性嗜铬细胞瘤 ,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spect ct 发射断层图像 透射断层图像 图像融合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6
作者 栾兆生 周雯 +4 位作者 唐为国 李艳玲 王建新 王其国 和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131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选择术后病理证实并接受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97例,行131I全身扫描(131I-WBS)和病灶部位的SPECT断层加同机CT融合显像。将131I-WBS... 目的:探讨131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选择术后病理证实并接受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97例,行131I全身扫描(131I-WBS)和病灶部位的SPECT断层加同机CT融合显像。将131I-WBS与断层融合图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断层融合显像的特点与临床价值。结果:97例分化型甲癌患者共进行131I-WBS251次,断层融合显像102次,每例患者至少行一次断层融合显像。与131I-WBS比较,断层融合显像有如下特点:能够获得直观的断层融合显像和三维立体图像;②发现更多的病灶;③更准确地判断病变部位;④定位CT可以发现无摄碘功能的病灶;⑤鉴别病灶和生理显影或污染。结论:131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可以直观病变立体形态、大小、摄取程度和毗邻关系,在鉴别病灶与生理显像或污染、确定病灶是否有摄碘功能方面有重要价值,是131I-WBS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碘放射性同位素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131I全身扫描 131I断层融合显像 spec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下颌融合磨牙7根管显微根管治疗1例
7
作者 许来俊 张剑英 +2 位作者 黄紫华 欧越美 王祥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1-435,共5页
融合牙通常由两个正常牙胚在发育过程中部分或完全融合所形成,属于牙发育异常。融合牙临床上较为少见,发生于后牙区的融合牙更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右下颌第一恒磨牙与第二恒磨牙融合,该融合牙具有复杂的根管解剖结构(7个根管),通过锥形... 融合牙通常由两个正常牙胚在发育过程中部分或完全融合所形成,属于牙发育异常。融合牙临床上较为少见,发生于后牙区的融合牙更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右下颌第一恒磨牙与第二恒磨牙融合,该融合牙具有复杂的根管解剖结构(7个根管),通过锥形束CT对根管数量及位置进行分析,在显微镜的辅助下成功完成了根管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根管解剖 锥形束ct 微根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DP SPECT/CT融合骨显像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和治疗决策中的作用 被引量:26
8
作者 刘嘉辰 林笑丰 +5 位作者 李敬彦 张弘 梁九根 卢献平 张占磊 刘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31-1334,共4页
目的:评价^(99m)Tc-MDP SPECT/CT融合骨显像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瘤的诊断和治疗决策确定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间行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患者117例,对其中经病理和(或)3~9个月临床动态评估确诊的66例... 目的:评价^(99m)Tc-MDP SPECT/CT融合骨显像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瘤的诊断和治疗决策确定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间行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患者117例,对其中经病理和(或)3~9个月临床动态评估确诊的66例患者的结果(55例原发恶性肿瘤,11例原发良性骨病)进行分析,比较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与其他单纯解剖影像方法[CT和(或)MR]诊断骨转移瘤的效能差异和对治疗决策的影响。剔除病例包括广泛骨转移瘤和最后没有明确诊断的患者。结果: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骨转移患者病例和骨转移病灶的灵敏性(90.62%,93.88%)、特异性(79.41%,89.47%)和准确性(84.84%,90.97%),单纯解剖影像学诊断方法的灵敏性(59.38%,51.02%)、特异度(94.11%,94.73%)和准确性(77.27%,79.8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变治疗方案的比例比较中,SPECT/CT融合显像改变患者的治疗方案为30.31%,单纯解剖影像学方法为16.6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可以提高骨转移瘤诊断准确性并对治疗方案的确立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瘤 治疗计划 spect/ct融合显像 全身骨显像 解剖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DP SPECT/CT和1.5T MRI诊断骨质疏松椎体新鲜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艳 秦伟 +4 位作者 张铃 谢志豪 钟双双 杨光强 杨师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408,共5页
目的探讨^(99m)Tc-MDP SPECT/CT融合显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前新鲜骨折椎体的检出情况,从而指导PVP的治疗。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7月至2023年2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临床诊断为老年性OVCFs的患者,... 目的探讨^(99m)Tc-MDP SPECT/CT融合显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前新鲜骨折椎体的检出情况,从而指导PVP的治疗。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7月至2023年2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临床诊断为老年性OVCFs的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43例研究对象,共涉及95节椎体(新鲜性OVCFs 61节,陈旧性VCFs 34节)。所有研究对象均做了^(99m)Tc-MDP SPECT/CT融合显像和MRI两种影像检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诊断以及PVP术后VAS和ODI评分是否减轻,综合判断两种影像检查对新鲜性OVCFs定位的准确性。结果43例患者术前VAS和ODI评分分别为(8.02±1.10)和(69.92±7.95),术后1、3 dVAS评分分别为(4.00±1.09)、(1.86±1.08),术后1个月ODI评分为(35.30±7.10),术后VAS和ODI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且术后VAS评分逐步递减(P<0.05)。^(99m)Tc-MDP SPECT/CT融合显像最终诊断新鲜性OVCFs 58节,陈旧性VCFs 37节,检出新鲜性OVCFs情况与最终行PVP手术椎体符合57节;MRI检查最终诊断新鲜性OVCFs 60节,陈旧性VCFs 35节,检出新鲜性OVCFs情况与最终行PVP手术椎体符合60节,两种影像检查对新鲜性OVCFs检出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9m)Tc-MDP SPECT/CT和MRI诊断新鲜性OVCF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3和0.992。结论对于OVCFs,^(99m)Tc-MDP SPECT-CT融合显像能够准确诊断新鲜椎体骨折,在MRI检查不适用时可作为替代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99m)Tc-MDP spect/ct融合显像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和乳腺专用伽玛显像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谭辉 张宏伟 +4 位作者 顾宇参 陈曙光 侯晓广 修雁 石洪成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6-721,共6页
目的通过与SPECT/CT显像进行比较,探讨乳腺专用伽玛显像(breast specific gamma imaging,BSGI)仪诊断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74例因乳腺肿块或乳头溢液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15天内完成BSGI和SPECT/CT检... 目的通过与SPECT/CT显像进行比较,探讨乳腺专用伽玛显像(breast specific gamma imaging,BSGI)仪诊断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74例因乳腺肿块或乳头溢液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15天内完成BSGI和SPECT/CT检查,其显像资料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别计算这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诊断效能比较采用配对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计算这两种检查方法对于癌灶最大径为3-15 mm和〉15 mm诊断的灵敏度,以及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结果 BSGI和SPECT/CT显像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8%(45/49)、80.0%(20/25)、87.8%(65/74)、90.0%(45/50)、83.3%(20/24)和77.6%(38/49)、80.0%(20/25)、78.4%(58/74)、88.4%(38/43)及64.5%(20/31),且诊断乳腺癌的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P=0.039 1)。BSGI显像对于癌灶最大径为3-15 mm和〉15mm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0.0%(12/15)和97.1%(33/34),相应的SPECT/CT显像灵敏度为60.0%(9/15)和85.3%(29/34);BSGI和SPECT/CT显像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18.8%(3/16)和37.5%(6/16)。结论相对于SPECT/CT显像,BSGI提高了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但其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灵敏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专用伽玛显像 spec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时相^(99m)Tc-MIBI SPECT/CT显像预测局部晚期鼻咽癌对含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价值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杜承润 应红梅 +4 位作者 程竞仪 周珺珺 蒋津津 王孝深 胡超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34-840,共7页
背景与目的:在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疗中,含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正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可能进一步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生存率。如果能在化疗前预测鼻咽癌对含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的敏感性,将有助于更合理地为鼻咽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背景与目的:在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疗中,含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正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可能进一步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生存率。如果能在化疗前预测鼻咽癌对含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的敏感性,将有助于更合理地为鼻咽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前期研究发现,99mTc-MIBI显像能够预测鼻咽癌对经典的顺铂联合5-氟脲嘧啶(5-FU)的化疗敏感性,但99mTc-MIBI显像对含多西他赛方案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双时相99mTc-MIBI SPECT/CT显像预测局部晚期鼻咽癌对含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价值。方法:31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分别于注射99mTc-MIBI后即刻和2 h后进行早期和晚期99mTc-MIBI SPECT/CT显像。所有患者行2个疗程TPF方案(多西他赛+顺铂+5-FU)新辅助化疗。分析99mTc-MIBI SPECT/CT显像中早期摄取率、晚期摄取率和清除率与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关系。结果:根据磁共振评价新辅助化疗疗效,化疗高反应病灶的早期摄取率为2.67±0.83,而化疗低反应病灶的早期摄取率为1.69±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晚期摄取率分别为1.46±0.39和1.06±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清除率在化疗高反应病灶(44.9%±13.9%)和化疗低反应病灶(35.5%±30.5%)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ROC曲线分析,早期摄取率AUC=0.84,最佳诊断界点为1.97,其灵敏度为74.2%,特异度为87.5%,阳性预测值为95.8%,阴性预测值为46.7%,准确率为76.9%。结论:99mTc-MIBI SPECT/CT显像早期摄取率和晚期摄取率能够预测局部晚期鼻咽癌对含多西他赛方案新辅助化疗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99MTC-MIBI spect/ct显像 新辅助化疗 多药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性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99)Tc^m-MIBI SPECT/CT显像钙化特点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祥周 谢新立 +3 位作者 王瑞芳 刘艳 浮晓 韩星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626-1629,共4页
目的评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患者在99Tcm-MIBI SPECT/CT融合显像钙化特点及病理上的区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 目的评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患者在99Tcm-MIBI SPECT/CT融合显像钙化特点及病理上的区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5月在我科行99Tcm-MIBI双时相显像与SPECT/CT融合显像的53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资料,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其中SHPT患者23例,PHPT患者30例。对SHPT与PHPT患者甲状旁腺内出现的钙化灶数目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3例HPT患者中42例甲状旁腺双时相显像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79.2%),双时相显像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在断层融合显像均为阳性。48例患者SPECT/CT融合显像可见甲状旁腺摄取显像剂,融合显像阴性的5例患者在CT显像甲状旁腺区域可见软组织密度结节影。23例SHPD患者中,10例(43.5%)患者甲状旁腺病理结果为甲状旁腺腺瘤,12例(52.2%)为甲状旁腺增生,1例(4.3%)病理结果既存在甲状旁腺腺瘤,又存在甲状旁腺增生;9例(39.1%)患者甲状旁腺存在钙化灶。30例PHPT患者中,29例(96.7%)病理结果为甲状旁腺腺瘤,1例(3.3%)为甲状旁腺增生,无1例甲状旁腺发生钙化。SHPT与PHPT患者甲状旁腺内存在钙化灶例数及病理结果为腺瘤的例数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50和15.13,P<0.05)。结论 SHPT患者甲状旁腺易合并钙化灶;PHPT病理结果多为甲状旁腺腺瘤,SHPT患者病理结果多为甲状旁腺增生,其次为甲状旁腺腺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原发性 继发性 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spect ct 双时相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SPECT/CT图像融合的外基准框架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吕中伟 管粱 +3 位作者 张剑戈 顾伟中 娄继权 朱承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9期1215-1217,共3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设计用于腹部SPECT与CT图像刚性配准的外基准标记支架 ,并以此实现SPECT/CT基于外标记的图像融合。方法 设计N字型支架 ,开发基于外标记的交互性通用图像融合软件 ,并对外标记物和正常志愿者的肝脏SPECT/CT横断面图像... 目的 本研究旨在设计用于腹部SPECT与CT图像刚性配准的外基准标记支架 ,并以此实现SPECT/CT基于外标记的图像融合。方法 设计N字型支架 ,开发基于外标记的交互性通用图像融合软件 ,并对外标记物和正常志愿者的肝脏SPECT/CT横断面图像进行配准及融合验证。结果 N字型外标记支架物易于固定 ,SPECT/CT显像过程中外标记点的相对位置不变 ;应用该标记支架及以此为基准开发的图像融合软件 ,在PC机上实现了肝脏的SPECT/CT图像融合。结论 我们自行设计的适于胸腹部SPECT/CT图像配准的N字型外标记物支架 ,易于固定 ,适于不同模态腹部横断面图像的配准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 ct 外标记支架 图像配准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肿瘤SPECT阳性显像与CT影像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锦宁 张芬茹 +3 位作者 冯新利 刘守勋 王茂德 胡国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55-357,共3页
目的 :探讨99mTc MIBISPECT与CT在脑肿瘤的影像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5 0例脑肿瘤、10例脑内非肿瘤病变患者行99mTc MIBISPECT及CT扫描 ,对其影像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99mTc MIBISPECT术前诊断脑肿瘤的灵敏度、特异性... 目的 :探讨99mTc MIBISPECT与CT在脑肿瘤的影像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5 0例脑肿瘤、10例脑内非肿瘤病变患者行99mTc MIBISPECT及CT扫描 ,对其影像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99mTc MIBISPECT术前诊断脑肿瘤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96.9%、90 .0 %和 95 .2 % ,而CT分别为 90 .6%、80 .0 %和 88.1% ,两者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99mTc MIBISPECT诊断胶质瘤术后残留与复发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为 10 0 % ,而CT分别为 3 0 %、75 %和 5 0 % ,前者比后者高 (P <0 .0 1)。结论 :99mTc MIBISPECT在诊断胶质瘤术后残留与复发方面可作为CT的一种有效补充手段 ;二者结合 ,对确定脑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spect阳性显像 ct影像 诊断 肿瘤残留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诊断胃癌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吉刚 李春林 +1 位作者 邹兰芳 张楠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18F 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胃癌患者的18F 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进行分析,并与近期CT结果比较。结果①符合线路SPECT检出原发性胃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 目的探讨18F 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胃癌患者的18F 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进行分析,并与近期CT结果比较。结果①符合线路SPECT检出原发性胃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9%、100%和88.9%。②18例手术患者中,胃局部淋巴结转移12例,符合线路SPECT显像检出7例,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8.3%、100%和58.3%。③符合线路显像检出远处转移6例,CT仅检出2例。④对6例同时行18F 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与锝[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 MDP)骨显像的患者进行分析,发现两者所示骨病灶部位不尽一致。结论18F 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诊断胃癌较为灵敏,检出胃癌局部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可能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符合线路spect 显像诊断 spect显像 局部淋巴结转移 亚甲基二膦酸盐 阳性预测值 符合线路显像 远处转移 组织病理学 原发性胃癌 应用价值 胃癌诊断 胃癌患者 结果比较 ct检出 手术患者 病灶部位 敏感性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图像融合在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后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天生 陈为民 王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SPECT/CT图像融合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131I治疗后判断残余组织和转移灶的存在部位,并在确定治疗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30例(60例次)于131I治疗后5~7天行SPECT/CT全身和局部断层显像。131I... 目的探讨SPECT/CT图像融合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131I治疗后判断残余组织和转移灶的存在部位,并在确定治疗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30例(60例次)于131I治疗后5~7天行SPECT/CT全身和局部断层显像。131I治疗剂量为100~200mCi。结果DTC术后患者131I治疗行SPECT/CT融合图像显示:单纯残留甲状腺组织摄取131I37次,残余甲状腺和颈部淋巴结16次,纵膈和颈部淋巴结2次,双肺弥漫性及散在病灶1次,右锁骨上淋巴结1次,残余甲状腺和双肺转移2次,残余甲状腺组织和骨骼转移1次。结论SPECT/CT图像融合在131I治疗DTC后提高病灶的定位诊断、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ct图像融合 甲状腺肿瘤 ^(131)I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SPECT显像在癫痫中的应用
17
作者 刘兴党 刘永昌 +2 位作者 管一晖 金少津 张学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脑SPECT在癫痫应用中的作用和地位。材料和方法:对81例癫痫患者进行了102次发作间期脑SPECT血流灌注显像,并与EEG、脑CT、MRI比较。结果:81例SPECT检查中66例显示异常,检出率8...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脑SPECT在癫痫应用中的作用和地位。材料和方法:对81例癫痫患者进行了102次发作间期脑SPECT血流灌注显像,并与EEG、脑CT、MRI比较。结果:81例SPECT检查中66例显示异常,检出率81.4%(66/81),EEG、MRI、CT阳性率分别为82.98%(39/47)、38.24%(13/34)、45.95%(17/37)。结论:SPECT显像在癫痫诊断和定位方面与EEG、MRI、CT相比具有优势,且有助于癫痫病灶局部血流变化与临床症状、疗效及其他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显像 ct sp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符合线路^(18)F-FDG显像对肿瘤的定位诊断价值
18
作者 邹德环 朱旭生 +3 位作者 佘立群 廖国荣 李群 梁培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探讨SPECT/CT符合线路18F FDG显像对肿瘤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10 6例恶性肿瘤患者行SPECT/CT符合线路18F FDG显像。患者禁食 6h以上 ,静脉注射18F FDG 185~ 2 96MBq ,60min后进行发射和X线CT透射扫描。图像经X线衰减校正和有... 目的 :探讨SPECT/CT符合线路18F FDG显像对肿瘤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10 6例恶性肿瘤患者行SPECT/CT符合线路18F FDG显像。患者禁食 6h以上 ,静脉注射18F FDG 185~ 2 96MBq ,60min后进行发射和X线CT透射扫描。图像经X线衰减校正和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 (COSEM )叠代重建后 ,得到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三维断层图像及CT与FDGSPECT的融合图像。结果 :X线CT与FDGSPECT图像直观比较 ,X线CT能较清晰显示头颈部、胸腹部和盆腔解剖结构 ,FDGSPECT图像除显示肺部、心脏、肝脏较清晰外 ,其它解剖部位显示欠清晰。10 6例患者的 3 5 6个病灶中 ,FDGSPECT +定位CT融合图像可全部检出 ,并能全部定位。如果不借助同机CT定位 ,单纯FDGSPECT图像仅有 191个病灶 (占 5 3 65 % )能准确定位 ,其它 165个病灶 (占 46 3 5 % )不能判断准确位置。腹腔、盆腔 61个病灶中 ,除 2 1个肝脏内病灶可确定部位外 ,其余 40个病灶难以显示准确位置。 8个食管病灶和 2个口腔病灶均无法准确定位。结论 :FDG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较单纯的FDGSPECT符合线路显像有明显优势 ,它在肿瘤定位、手术或放疗方案制定、评价预后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诊断 spect/ct符合线路^18F-FDG显像 恶性肿瘤 ^18F-脱氧葡萄糖 放射性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脑灌注显像数字减影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贾少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6年第5期331-333,共3页
SPECT脑灌注显像数字减影技术的研究贾少微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脑灌注显像已经成为脑血流灌注和脑功能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1]。为了满足药物负荷、生理刺激、针刺和癫痫发作等前后对照性研究的需要,本文研究了... SPECT脑灌注显像数字减影技术的研究贾少微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脑灌注显像已经成为脑血流灌注和脑功能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1]。为了满足药物负荷、生理刺激、针刺和癫痫发作等前后对照性研究的需要,本文研究了连续和非连续显像的数字减影技术。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spect 脑灌注显像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预测肺部病变的半定量诊断阈值
20
作者 宋长祥 陈鹏 +2 位作者 陆武 刘永 杜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2-484,共3页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44例肺部病变患者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图像,对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预测肺部病变良恶性的最佳诊断阈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符合线路spect 半定量诊断 肺部病变 ct显像 阈值 预测 spect ct ct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