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分子靶标的非固定化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胡洋洋 杨歌 屈锋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7-308,共12页
核酸适配体是通过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SELEX)技术获得的一段核糖核酸(RNA)或单链脱氧核糖核酸(ssDNA),可用于靶标的特异性识别。核酸适配体具有易于化学合成和修饰、高热稳定性、低毒性与低免疫原性等优势。小分子靶标的核酸适配体在... 核酸适配体是通过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SELEX)技术获得的一段核糖核酸(RNA)或单链脱氧核糖核酸(ssDNA),可用于靶标的特异性识别。核酸适配体具有易于化学合成和修饰、高热稳定性、低毒性与低免疫原性等优势。小分子靶标的核酸适配体在新药研发、肿瘤治疗、疾病诊断、超快速灵敏检测、环境污染监测和毒品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小分子因结构简单、分子质量小且可供核酸结合的基团有限,导致靶向小分子的适配体结合不稳定,为适配体的筛选与传感器的开发带来了巨大挑战。高效的筛选技术是获取高性能适配体的关键,目前适用于小分子靶标的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主要分为3类:基于靶标固定的筛选技术、基于核酸库固定的筛选技术以及靶标非固定化的筛选技术。与其他两种筛选技术相比,靶标非固定化的筛选技术所需的筛选轮数更少且获得的适配体亲和力更高(通常在nmol/L水平)。本文总结了小分子靶标的非固定化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包括氧化石墨烯(GO)-SELEX、毛细管电泳(CE)-SELEX和纳米金辅助(GNP)-SELEX)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进展。此外,本文总结了在适配体特异性评价中对照靶标的选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 小分子靶标 非固定化核酸配体筛选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双向热循环消减SELEX技术筛选肺癌血清核酸适配体 被引量:3
2
作者 袁红霞 陈聪盈 +5 位作者 王鸣刚 孙文平 王维君 张蕾 翟蒙 廖世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07-915,共9页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现阶段,用于肺癌早期诊断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因其特异性与敏感性均较低,严重影响肺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本文用双向热循环消减指数富集的配基进化(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现阶段,用于肺癌早期诊断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因其特异性与敏感性均较低,严重影响肺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本文用双向热循环消减指数富集的配基进化(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技术,筛选肺癌和非癌血清标志物的核酸适配体,建立肺癌的检测方法,提高诊断和治疗效率。实验用环氧基琼脂磁珠为筛选介质,以非癌混合血清、肺癌混合血清作为双向靶标。应用热循环消减SELEX技术,经19轮筛选分别获得非癌和肺癌血清的特异性核酸适配体。通过高通量测序,得到40条非癌核酸适配体序列和41条肺癌核酸适配体序列。从肺癌与非癌血清特异性核酸适配体序列中分别挑选出高丰度的4条序列,合成后制成检测试剂,经临床血清验证,阳性率为90%。该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高,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识别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基化琼脂磁珠 肺癌血清 指数富集的配基进化技术 核酸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双向热循环消减SELEX技术筛选胃癌血清核酸适配体 被引量:3
3
作者 翟蒙 张蕾 +6 位作者 袁红霞 田彩平 王维君 刘元强 马鸿远 陈聪盈 廖世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45-1154,共10页
胃癌是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改善胃癌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核酸适配体以其灵敏度高、靶向性强等优势显示出了较强的临床适用性。本研究以双... 胃癌是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改善胃癌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核酸适配体以其灵敏度高、靶向性强等优势显示出了较强的临床适用性。本研究以双向热循环消减指数富集式配基系统进化(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技术为支持,纳米(琼脂)磁珠材料为载体,胃癌血清及正常人血清为筛选靶标,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建立了快速高效的核酸适配体筛选方法。经过19轮双向筛选,获得高重复率的胃癌血清特异性核酸适配体序列10条及正常人血清特异性核酸适配体序列8条。将这些序列分别混合并制成检测试剂A、B,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技术,对100份临床血清样本进行特异性验证。通过比较分析,建立了快速高效的胃癌血清检测技术。结果显示,核酸适配体G-AP1与N-AP1的二级结构类似于抗体的“Y”型,且呈茎环状。检测试剂A、B对胃癌及正常人血清的检出率分别为92%和88%。表明本技术可以较准确地筛选得到高特异性和强亲和力的核酸适配体,体现了核酸适配体作为新型肿瘤标志物在临床检测及治疗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富集式配基系统进化技术 胃癌血清 核酸配体 纳米磁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氧化石墨烯-SELEX技术对氟苯尼考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及其结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肖海华 王君雁 李劼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8-476,共9页
氟苯尼考(FFC)具有胚胎毒性,在食用动物组织中残留会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为建立快速检测动物性食品中FFC残留的方法奠定基础,本研究根据引物设计原则,设计了上下游引物,根据引物序列构建长度为80 bp的随机单链寡核苷酸(ssDNA)... 氟苯尼考(FFC)具有胚胎毒性,在食用动物组织中残留会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为建立快速检测动物性食品中FFC残留的方法奠定基础,本研究根据引物设计原则,设计了上下游引物,根据引物序列构建长度为80 bp的随机单链寡核苷酸(ssDNA)文库,其3'端和5'端为固定的20 bp引物结合位点,中间为40 bp的随机序列。通过氧化石墨烯-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GO-SELEX)筛选,即将经过预处理的ssDNA文库与等摩尔量的FFC及氧化石墨烯(GO)沉淀共孵育。通过GO的π-π共轭键吸附未结合靶标FFC的ssDNA,已结合靶标的ssDNA(FFC-ssDNA)则留在上清液中,通过离心获得FFC-ssDNA复合物。将每一轮筛选的FFC-ssDNA复合物经离心、抽提、醇沉淀回收所得到的ssDNA做为模板进行PCR扩增,通过链霉亲和素将PCR产物的双链DNA(dsDNA)彻底裂解为单链,作为次级ssDNA文库进入下一轮筛选。每一轮的筛选均计算一次回收率,当回收率变化趋于稳定时,引入反筛选物氯霉素(CAP)、甲砜霉素(TAP),以去除与FFC特异性结合较差的ssDNA。当回收率达到饱和,筛选停止。最终,根据回收率的计算结果共进行了12轮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其中有10轮为正筛选,第7轮和第11轮为反筛选。PCR结果显示,经12轮筛选均得到了所需要的目的ssDNA片段。对第9轮和第12轮的筛选产物克隆并测序,共得到46条不同的核酸适配体序列。经对46条核苷酸序列的二级结构、自由能(△G)预测和亲缘性分析,最终得到A1、A26、A27、A31、B18、B28、B30、B37共8条候选核酸适配体。通过测定8条候选适配体的解离常数(Kd值)分析其与FFC的亲和性。结果显示,8条候选适配体的Kd值在11.811 nmol/L~54.097 nmol/L;利用相同浓度的FFC、CAP、TAP对其中亲和性较高的A26和B18进行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两条核酸适配体均可以与FFC特异性结合,且B18与FFC的特异性结合作用更强,可作为FFC的特异性核酸适配体。本研究首次对FFC的核酸适配体进行SELEX筛选,为建立快速检测动物性食品中FFC残留方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氟苯尼考 核酸配体 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脂磁珠消减SELEX技术筛选HIV gp41抗原适配体(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栗坤 修尘林 +2 位作者 高立明 石明 翟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92-1598,共7页
目的通过消减SELEX技术筛选得到高特异性、强亲和力的HIV gp41抗原适配体,为HIV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测技术。方法以琼脂磁珠为载体,HIV gp41抗原为靶标分子,利用消减SELEX技术和实时定量-PCR技术,筛选得到HIV gp41抗原适配体。结果通... 目的通过消减SELEX技术筛选得到高特异性、强亲和力的HIV gp41抗原适配体,为HIV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测技术。方法以琼脂磁珠为载体,HIV gp41抗原为靶标分子,利用消减SELEX技术和实时定量-PCR技术,筛选得到HIV gp41抗原适配体。结果通过6轮筛选,筛选得到的次级ss DNA库通过PCR扩增得到ds DNA,ds DNA与p MDTM 18载体链接,进行克隆、测序,获得4条HIV gp41抗原适配体。获得的4条适配体亲和力(Kd)均在纳摩尔水平,其中15号适配体的亲和力最强,特异性检测表明筛选得到的适配体几乎只与HIV gp41抗原结合,不与其他非特异性蛋白结合。结论利用随机单链寡核苷酸文库成功获得与HIV gp41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适配体,所获得的适配体具有拮抗HIV gp41抗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gp41抗原 消减selex技术 DNA配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r-SELEX技术的结肠癌血清适配体的筛选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广鑫 王佳 +5 位作者 石明 刘志伟 丁婷婷 岳金媛 李健 栗坤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20-2229,共10页
目的为了解决癌症早期诊断困难的问题,实现结肠癌的早期检测。方法采用Ser-SELEX技术筛选了结肠癌血清的特异性适配体。通过前期结肠癌血清正筛-正常人血清反筛步骤和后期结肠癌血清正筛-其他癌症血清反筛步骤循环的方式,经过16轮筛选流... 目的为了解决癌症早期诊断困难的问题,实现结肠癌的早期检测。方法采用Ser-SELEX技术筛选了结肠癌血清的特异性适配体。通过前期结肠癌血清正筛-正常人血清反筛步骤和后期结肠癌血清正筛-其他癌症血清反筛步骤循环的方式,经过16轮筛选流程,共选取4条候选适配体,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模拟、特异性分析等。结果候选适配体主要形成的结构是茎环和假结两种,q PCR法测试亲和力,Kd约为10 nmol/L,适配体与结肠癌患者血清特异性结合情况分析表明,候选适配体APT-2具有良好特异性,且此种方法检出率约为82.5%。结论适配体(APT-2)应用于结肠癌早期诊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核酸配体 selex 磁珠 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适配体筛选与亲和力评价技术主要研究方向、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7
7
作者 贾海静 高亚菁 娄新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51-2076,共26页
核酸适配体是一类具有特异性分子识别能力的单链DNA或者RNA分子,通过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筛选得到。核酸适配体相比抗体具有热稳定性高、便于化学合成与修饰、免疫原性低等优点,在生物分析、生物医学、生物技术等众多领... 核酸适配体是一类具有特异性分子识别能力的单链DNA或者RNA分子,通过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筛选得到。核酸适配体相比抗体具有热稳定性高、便于化学合成与修饰、免疫原性低等优点,在生物分析、生物医学、生物技术等众多领域引起广泛关注。高质量的核酸适配体是应用的基础,然而目前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核酸适配体数量还非常有限。如何获得高亲和力、高特异性、高体内稳定性的核酸适配体是核酸适配体领域的技术瓶颈。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SELEX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核酸库的设计、筛选过程监控、次级文库制备、测序和候选适配体筛选等关键步骤。接着归纳总结了30多年来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的6个主要研究方向、研究进展和局限性。这6个主要研究方向分别是提高适配体特异性的筛选方法、提高适配体稳定性(抗核酸酶降解能力)的筛选方法、快速筛选方法、复杂靶标适配体筛选方法、小分子靶标适配体筛选方法、提高适配体亲和力的筛选方法。其中快速筛选技术是长期以来持续关注的研究方向,几乎所有物理分离手段都已用于提高SELEX的筛选效率。最近,高效化学反应与SELEX技术的结合为核酸适配体的快速筛选提供了新的策略。本文随后对适合小分子靶标核酸适配体筛选的3类方法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评述。这3类方法分别是基于靶标固定的筛选技术、基于文库固定的筛选技术(捕获-SELEX,Capture-SELEX)和均相筛选技术(氧化石墨烯-SELEX,GO-SELEX)。基于靶标固定的筛选技术尽管存在空间位阻等众多问题,由于其操作的简单性,目前依然应用广泛。近年来Capture-SELEX应用广泛。结合36种靶标适配体的筛选实验条件(文库设计、正筛靶标浓度、负筛靶标的选择和浓度)和所获得的适配体的亲和力(KD,解离常数,dissociation constant)和特异性,对Capture-SELEX的实验条件与适配体性能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统计数据表明,降低正筛靶标浓度有利于提高适配体的亲和力,但不是必要条件。负筛选是目前提高适配体特异性的主要技术手段,但适配体的特异性还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负筛选靶标及其浓度的选择差异很大,而且36种靶标中有20种靶标的适配体筛选没有进行负筛选。如何提高核酸适配体的特异性是目前小分子靶标核酸适配体所面临的难题,急需寻找新的策略。本文还列表归纳了近三年利用GO-SELEX进行的13种小分子靶标的实验条件和所获得的适配体的KD和特异性。统计数据表明,GO-SELEX比Capture-SELEX所需要的筛选轮数少,两种方法所获得的适配体的亲和力多在纳摩尔每升水平。Capture-SELEX相对较低的筛选效率应该主要由于文库的自解离问题。核酸适配体的亲和力评价是候选核酸适配体结构与性能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核酸适配体亲和力评价技术包括基于分离、基于固定、均相体系三大类十多种方法。假阳性和假阴性是各种评价技术都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本文以纳米金比色法和等温热滴定技术为例评述技术进展,讨论导致不同亲和力评价技术结果不一致性问题的根本原因。本文最后对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亲和力评价技术和技术的标准化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配体 体外配体筛选 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 亲和力评价技术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鹅膏[蕈]毒环肽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和结构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汪颖 乔璞 +3 位作者 宋玉竹 张金阳 陈强 韩芹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41-1346,共6页
α-鹅膏[蕈]毒环肽(α-amanitin)是从致命鹅膏毒伞子实体中分离的多肽物质。本文采用配体指数富集系统进化(systemic evolution of ligand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技术,以α-鹅膏[蕈]毒环肽为靶蛋白,以亲和填料epoxy-activate... α-鹅膏[蕈]毒环肽(α-amanitin)是从致命鹅膏毒伞子实体中分离的多肽物质。本文采用配体指数富集系统进化(systemic evolution of ligand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技术,以α-鹅膏[蕈]毒环肽为靶蛋白,以亲和填料epoxy-activated sepharose 6B为筛选介质,从体外合成的随机单链DNA文库中筛选其核酸适配体。经过12轮筛选,将第12轮筛选产物克隆测序,对获得的12条核酸适配体进行分析。二级结构预测分析表明,茎环和口袋结构为主要的结构形式,提示其可能是核酸适配体与α-鹅膏[蕈]毒环肽特异性结合的基础。对得到的核酸适配体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其中E06核酸适配体的特异性最好,为核酸适配体检测蘑菇中α-鹅膏[蕈]毒环肽的残留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鹅膏毒肽 selex筛选核酸适配体技术 核酸配体 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靶标的核酸适配体筛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勇 赵新颖 +2 位作者 石冬冬 杨歌 屈锋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1-369,共9页
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通过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SELEX)技术筛选得到的核糖核酸(RNA)或单链脱氧核糖核酸(ssDNA)。核酸适配体通过高亲和力特异性地识别小分子、蛋白质、细胞、微生物等多种靶标,在生物、医药、食品和环境检测等领域的... 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通过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SELEX)技术筛选得到的核糖核酸(RNA)或单链脱氧核糖核酸(ssDNA)。核酸适配体通过高亲和力特异性地识别小分子、蛋白质、细胞、微生物等多种靶标,在生物、医药、食品和环境检测等领域的应用日渐增多。但目前实际可用的核酸适配体有限,其筛选过程复杂,筛选难度大,制约了其应用。与生物大分子、细胞和微生物等靶标不同,小分子靶标与核酸分子的结合位点少、亲和力弱,且靶标通常需要固定在载体上。此外,小分子靶标结合核酸形成的复合物与核酸自身的大小、质量、电荷性质等方面差异较小,二者的分离难度大。故小分子靶标的核酸适配体筛选过程与大分子和细胞等复合靶标相比有明显差异,筛选难度更大。因此需要根据其自身结构特点和核酸适配体的应用目的选定靶标或核酸库的固定方法,优化靶标核酸复合物的分离方法。本文介绍了不同类型小分子(具有基团差异的单分子、含相同基团分子和手性分子等)靶标的选择及其核酸适配体的筛选方法,并对核酸库的设计、与靶标结合的核酸的分离方法和亲和作用表征方法进行了介绍,列出了自2008年以来报道的40余种小分子靶标的核酸适配体序列和复合物的平衡解离常数(K_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配体 小分子靶标 筛选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适配体的体外筛选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亚楠 赵洁 +3 位作者 张傲哲 谭琰 华茜 张子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8-82,共5页
核酸适配体是用配体指数富集系统进化技术(SELEX)在体外筛选得到的一小段寡核苷酸序列,能够选择性的与不同的靶标特异性的结合,包括蛋白质、小分子、有机物、金属离子、药物等,具有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这项技术的诸多优势,使其迅速得... 核酸适配体是用配体指数富集系统进化技术(SELEX)在体外筛选得到的一小段寡核苷酸序列,能够选择性的与不同的靶标特异性的结合,包括蛋白质、小分子、有机物、金属离子、药物等,具有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这项技术的诸多优势,使其迅速得到重视,核酸适配体在生物传感器、基因芯片、新药开发、纳米技术等诸多方面应用广泛。但是传统的SELEX方法操作繁琐,筛选周期长,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筛选出与靶标具有高特异性的核酸适配体。随着SELEX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出现了很多新型的筛选方法,这些新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筛选周期,极大的提高了筛选效率,拓展了核酸适配体的应用。总结介绍了近三年来出现的几种新型的核酸适配体的筛选方法,包括氧化石墨烯SELEX(Multiple GO-SELEX)、单壁碳纳米管辅助细胞SELEX(SWCNTs-assisted cell-SELEX)、基于芯片的细胞SELEX(on-chip Cell-SELEX)、序列构造SELEX(Sequence-constructive SELEX)、高保真SELEX(High-Fidelity SELEX),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认识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的发展现状,更好促进核酸适体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配体 selex 筛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适配体技术在食品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1
作者 于寒松 隋佳辰 +6 位作者 代佳宇 宋战昀 郑言 杨倩 王向辉 张健 李敏思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28-233,共6页
近年来食品中重金属超标对人们健康构成了威胁,所以对食品中重金属检测技术的开发成为了重要研究内容。虽然传统的检测技术对重金属进行了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检测,但是仍需要一种简单、快速、有效、成本低廉的方法用于食品安全领域的... 近年来食品中重金属超标对人们健康构成了威胁,所以对食品中重金属检测技术的开发成为了重要研究内容。虽然传统的检测技术对重金属进行了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检测,但是仍需要一种简单、快速、有效、成本低廉的方法用于食品安全领域的快速检测。核酸适配体为一段单链DNA或者RNA序列,是经体外筛选技术筛选出的能特异结合蛋白质或其他小分子物质的寡聚核苷酸片段。核酸适配体具有靶分子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因而被广泛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本文综述近年来核酸适配体技术对食品中Hg2+、As3+、Pb2+的检测,并对核酸适体技术在食品重金属检测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核酸配体 配体指数级富集系统进化技术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的核酸适配体筛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尔凝 赵新颖 屈锋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9-396,共8页
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通过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筛选的能够以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识别靶标分子或细胞的核糖核酸(RNA)和单链脱氧核糖核酸(ssDNA)。作为化学抗体,核酸适配体的制备和合成比抗体的成本更低。核酸适配... 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通过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筛选的能够以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识别靶标分子或细胞的核糖核酸(RNA)和单链脱氧核糖核酸(ssDNA)。作为化学抗体,核酸适配体的制备和合成比抗体的成本更低。核酸适配体的靶标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小分子、生物大分子、细菌和细胞等。针对细菌靶标筛选的适配体,目前主要应用于食品、医药和环境中的细菌检测。细菌的核酸适配体筛选可以通过离心法将菌体-适配体复合物与游离的适配体分离,并通过荧光成像、荧光光谱分析、流式细胞仪分选、DNA捕获元件、酶联适配体分析等方法表征适配体与靶标的相互作用。筛选出的适配体可结合生物、化学检测方法用于细菌检测。本文介绍了细菌适配体的筛选和表征方法以及基于适配体的检测方法的最新进展,分析了不同检测方法的利弊,并列出了2011~2015年筛选的细菌的核酸适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配体 细菌 筛选 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的核酸适配体筛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歌 魏强 +1 位作者 赵新颖 屈锋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0-381,共12页
核酸适配体是通过指数富集系统配体进化(SELEX)筛选获得的,与靶标具有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结合的单链DNA或RNA。蛋白质是生命进程中的关键功能分子。近年来,以蛋白质为靶标的适配体筛选在蛋白质相关的基础及应用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核... 核酸适配体是通过指数富集系统配体进化(SELEX)筛选获得的,与靶标具有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结合的单链DNA或RNA。蛋白质是生命进程中的关键功能分子。近年来,以蛋白质为靶标的适配体筛选在蛋白质相关的基础及应用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核酸适配体应用性能的优劣取决于其亲和力、特异性与稳定性。目前,适配体筛选方法的优化主要是提高筛选效率、提升适配体性能及降低筛选成本。适配体主要筛选步骤包括复合物分离、核酸库优化、次级库的富集、适配体序列分析以及亲和力表征等。迄今为止,以蛋白质-核酸复合物的分离为核心步骤的适配体筛选方法有20余种。本文归纳总结了2005年以来以蛋白质为靶标的适配体筛选技术,讨论了各方法的缺陷与局限。介绍了核酸库的设计优化方法、适配体的序列特征,以及常用的亲和力表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配体 蛋白质 筛选 指数富集系统配体进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B1核酸适配体筛选和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敏 张先舟 +6 位作者 李聪 高浩 刘健慧 田益玲 马雯 李英军 檀建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95-303,共9页
建立一种高灵敏的快速检测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方法。基于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通过π-π共轭吸附单链寡核苷酸(single-strand DNA,ssDNA),对已结合靶标的ssDNA吸附能力较弱的特性,设计针对AFB1核酸适配体的筛... 建立一种高灵敏的快速检测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方法。基于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通过π-π共轭吸附单链寡核苷酸(single-strand DNA,ssDNA),对已结合靶标的ssDNA吸附能力较弱的特性,设计针对AFB1核酸适配体的筛选方案。经过10轮筛选,共获得45条ssDNA序列。挑选具有代表性的6条序列进行亲和力分析实验,其解离常数Kd分别为16.29、27.88、18.54、23.11、47.94、22.31 nmol/L。选用亲和力较高的AFB-5、AFB-8进行特异性实验,结果显示所筛选的适配体能特异性吸附AFB1。最后利用适配体AFB-8作为识别元件建立了基于纳米金比色检测AFB1的方法。在优化的检测条件下,AFB1质量浓度与A520 nm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00709x+0.46142(R^2=0.9979),线性范围为0.025~10 ng/mL,检出限为0.025 ng/mL。通过特异性实验和对大米样品加标回收实验,加标回收率为83.36%~105.74%,证明本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核酸配体 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 比色检测 纳米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胚抗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Anti-CEA)核酸适配体的筛选 被引量:3
15
作者 曾家豫 万波 +4 位作者 马瑾 袁红霞 李星 赵运旺 廖世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2-786,共5页
目的 :筛选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特异性单克隆抗体(Anti-CEA)的核酸适配体(aptamers),为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利用羧基化琼脂磁珠作为筛选介质,以Anti-CEA为筛选的目标靶分子,通过... 目的 :筛选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特异性单克隆抗体(Anti-CEA)的核酸适配体(aptamers),为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利用羧基化琼脂磁珠作为筛选介质,以Anti-CEA为筛选的目标靶分子,通过消减SELEX技术及实时定量PCR技术,从随机ss DNA文库中筛选出与Anti-CEA特异性结合的aptamers,并通过凝胶阻滞实验(EMSA)鉴定筛选到的Anti-CEA-aptamer复合物,然后将得到的第10轮富集文库扩增为双链DNA,通过切胶纯化后,连接PMD18-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同时利用交错PCR技术鉴定阳性克隆,经测序,获得aptamers的序列。结果:经过10轮筛选得到了4条与Anti-CEA结合的aptamers,测序结果显示均为不同序列。结论:验证筛选出的与Anti-CEA结合的aptamer,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2号aptamer与靶分子结合的特异性很高,且与非特异蛋白无明显吸附,筛选出的aptamers用于识别Anti-CEA,将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新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减selex技术 羧基琼脂磁珠 CEA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核酸配体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糖蛋白的核酸适配体筛选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玉娟 梁敏 +3 位作者 武广霞 孙欣欣 刘珊 邓玉林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36-1244,共9页
基于SELEX技术筛选P-糖蛋白(permeability glycoprotein,P-gp)的特异性核酸适配体(aptamer,Apt),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法表征了Apt与P-gp的结合能力,采用与P-gp结合能力最强的Apt5在人结直肠腺癌细胞(C... 基于SELEX技术筛选P-糖蛋白(permeability glycoprotein,P-gp)的特异性核酸适配体(aptamer,Apt),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法表征了Apt与P-gp的结合能力,采用与P-gp结合能力最强的Apt5在人结直肠腺癌细胞(Caco-2)、人脑微管内皮细胞(hCMEC/D3)两种细胞系上考察了对P-gp外排功能的抑制效果.筛选得到10条长度为81 bp的P-gp核酸适配体,结合能力大小顺序为:Apt5>Apt8>Apt1>Apt4>Apt6>Apt10>Apt7>Apt2>Apt9>Apt3.Apt5使hCMEC/D3及Caco-2细胞内罗丹明123的蓄积量分别增加了40.77%(P<0.01),32.39%(P<0.05),能潜在抑制P-gp的外排功能.本研究首次报道了P-gp的多条核酸适配体,与P-gp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并能抑制P-gp的外排功能,有望成为P-gp的潜在新型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糖蛋白 selex 核酸配体 P-糖蛋白外排功能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SELEX技术筛选福氏志贺菌2a特异性适配体
17
作者 王国臻 王玉格 +3 位作者 兰春阳 李翔 李明成 付桂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26-1230,共5页
目的:构建与福氏志贺菌2a高亲和性、特异性结合的DNA寡核苷酸适配体库。方法:体外合成76 nt高通量随机序列的单链DNA寡核苷酸文库(ssDNA),运用全细菌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whole-bacteria SELEX),福氏志贺菌2a作为靶标与文库ssDN... 目的:构建与福氏志贺菌2a高亲和性、特异性结合的DNA寡核苷酸适配体库。方法:体外合成76 nt高通量随机序列的单链DNA寡核苷酸文库(ssDNA),运用全细菌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whole-bacteria SELEX),福氏志贺菌2a作为靶标与文库ssDNA反应;通过优化PCR反应,将Lambda酶外切及葡聚糖凝胶层析纯化技术用于次轮反应文库的制备,荧光分光光度计跟踪筛选过程,流式细胞仪克隆测序特异性单链核酸适配体,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其一、二级结构。结果:经过PCR技术10轮正向筛选和6轮消减菌筛选,通过Lambda酶外切及葡聚糖凝胶层析纯化,ssDNA平均回收率高达72.33%。依据一级结构的同源序列建立了36个寡核苷酸探针组群。流式细胞仪分析获得1条与福氏志贺菌2a特异性结合的适配体(命名ZH-21)。结论:基于全菌消减SELEX技术,结合Lambda酶外切及凝胶层析纯化技术,建立一种快速、稳定、高效、特异性高和成本低的筛选福氏志贺菌2a特异性单链核酸适配体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菌消减selex技术 福氏志贺菌2a 凝胶层析纯化技术 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FcγRI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的体外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卫滨 王开宇 +2 位作者 赵猛 闫慧慧 兰小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18-825,共8页
人中性粒细胞FcγRI(即CD64),Ig G Fc高亲和力受体之一,是早期诊断脓毒血症和系统性细菌感染的一个灵敏和特异的新标志物;目前,采用流式细胞计量术测定,难以在一般实验室开展。本研究旨在应用新型的体外筛选技术——指数富集配基的系统... 人中性粒细胞FcγRI(即CD64),Ig G Fc高亲和力受体之一,是早期诊断脓毒血症和系统性细菌感染的一个灵敏和特异的新标志物;目前,采用流式细胞计量术测定,难以在一般实验室开展。本研究旨在应用新型的体外筛选技术——指数富集配基的系统进化(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技术——从体外合成的随机寡核苷酸文库中筛选人FcγRI的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的核酸适配体(aptamer)。本文以人FcγRI为靶标,将其固定在羧基活化磁珠上,进行SELEX筛选。经过8轮筛选,共获得3个重点研究的单克隆适配体。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人FcγRI适配体的模拟二级结构以茎-环和G-四聚体为主,可能是FcγRI与适配体的作用位点,G-T错配常见。流式细胞计量术和荧光显微镜分析显示,筛选出的典型单克隆适配体解离常数(the dissociation constant,Kd)均达到纳摩尔水平,而且适配体只与脓毒血症中性粒细胞结合,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和特异性。本研究表明,通过SELEX技术,成功获取了人FcγRI特异性核酸适配体,为以此适配体为分子探针,进一步建立用于脓毒血症早期诊断的新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富集配基的系统进化技术 核酸配体 人FcγRI 脓毒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力 王津津 +6 位作者 卢奕良 郑晓聪 贾鹏 何俊强 史秀杰 刘莹 刘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2期101-105,共5页
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一类单链短DNA或RNA片段,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对特定靶分子具有亲和力。本研究采用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首次筛选出针对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的核酸适配体A2和A15,经过荧光PCR、凝胶阻滞和病毒中和... 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一类单链短DNA或RNA片段,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对特定靶分子具有亲和力。本研究采用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首次筛选出针对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的核酸适配体A2和A15,经过荧光PCR、凝胶阻滞和病毒中和实验,证明了其对SVCV具有结合力和抑制作用,在该病的检测和防治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配体 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病毒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在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晓颖 黄键 +3 位作者 王晓惠 孙雪婷 高雪梅 施锦辉 《农业工程》 2024年第2期102-108,共7页
食源性致病菌是食源性疾病的重要诱因,早期的筛查技术已不能满足对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准确检测要求。核酸适配体因其小尺寸、易修饰、亲和性高和热稳定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研究人员运用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开发了针对食源性致病菌的众多... 食源性致病菌是食源性疾病的重要诱因,早期的筛查技术已不能满足对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准确检测要求。核酸适配体因其小尺寸、易修饰、亲和性高和热稳定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研究人员运用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开发了针对食源性致病菌的众多检测方法,用于快速筛查食源性致病菌。基于食源性致病菌的常用检测方法,总结归纳了核酸适配体的筛选程序,列举了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应对样品的快速高效检测要求时的发展趋势,以求为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方法改进提供更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快速检测 核酸配体 配体筛选 核酸配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