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洁 全莉 +1 位作者 邓佳欣 刘颖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9期119-122,共4页
本文分析了农田水利工程中常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优势及其应用效果,探讨了其应用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策略。滴灌、喷灌、微润灌溉、低压管道灌溉及渠道防渗等节水技术可显著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区域特点优化技术集成。当... 本文分析了农田水利工程中常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优势及其应用效果,探讨了其应用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策略。滴灌、喷灌、微润灌溉、低压管道灌溉及渠道防渗等节水技术可显著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区域特点优化技术集成。当前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在农户节水意识,工程资金投入,工程管理体系和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提出通过新媒体宣传提升农户认知,拓展政府与社会资本协同的多元资金渠道,构建涵盖设计、施工与维护的全周期监管体系,并依据地理特征、作物需求科学适配节水技术等策略。本研究为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 节水灌溉技术 应用现状 农业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兴农:民国时期雅安青衣渠灌溉工程建设研究
2
作者 庄涵 《古今农业》 2025年第2期54-66,22,共14页
水利事业建设关乎农业发展。全面抗战爆发后,为保障大后方稳定,南京国民政府明确提出加快西南地区农业发展的工作目标。雅安地区陇右河流域存在多处农田,旧时开展农业生产仅依靠自然降水及山涧溪水,故时常遭逢旱灾。为保障该地区正常农... 水利事业建设关乎农业发展。全面抗战爆发后,为保障大后方稳定,南京国民政府明确提出加快西南地区农业发展的工作目标。雅安地区陇右河流域存在多处农田,旧时开展农业生产仅依靠自然降水及山涧溪水,故时常遭逢旱灾。为保障该地区正常农业生产,雅安地方政府作出建设青衣渠灌溉工程的决策。经过科学规划与艰难修筑,前后历时三年之久,该工程终于建成通水。该工程投入使用后,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推动了当地农民思想转化,同时还为雅安地区电力事业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成为这一时期水利兴农的经典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水利兴农 雅安地区 青衣渠灌溉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水工程影响下中国北方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溦 何国华 +4 位作者 赵勇 姚园 何凡 李海红 王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4-274,共11页
灌溉水源是北方地区耕地后备资源能否有效开发的关键。当前,中国正在推动国家水网工程规划建设,为北方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机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该研究考虑北方地区已建、在建及规划的供水工程,基于自然适宜、利用高效、... 灌溉水源是北方地区耕地后备资源能否有效开发的关键。当前,中国正在推动国家水网工程规划建设,为北方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机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该研究考虑北方地区已建、在建及规划的供水工程,基于自然适宜、利用高效、发展稳定三方面评价准则,结合三维魔方空间分类方法,开展了雨养情景和供水灌溉情景下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分析。结果表明:雨养农业情景下,北方地区勉强适宜(Ⅱ级)、中度(Ⅲ级)和高度(Ⅳ级)适宜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分别为2.9万、1.0万和0.6万km^(2)。灌溉农业情景下,耕地后备资源面积明显增加,勉强适宜(Ⅱ级)、中度(Ⅲ级)和高度(Ⅳ级)适宜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将分别达到5.4万、7.6万和6.5万km^(2),主要集中于新疆、内蒙古和甘肃3省(自治区)。该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及国家水网工程效益发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土地利用 北方地区 耕地后备资源 供水工程 雨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优势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文娟 《新疆农机化》 2024年第3期49-51,共3页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详细阐述了各类节水灌溉技术并提出节水灌溉技术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建议,以期为...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详细阐述了各类节水灌溉技术并提出节水灌溉技术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建议,以期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和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技术 农村水利工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节水灌溉技术分析
5
作者 李雪峰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5期118-121,共4页
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本文总结了农业生产中常见的节水灌溉技术,包括喷灌技术、微喷灌技术、滴灌技术、膜上灌溉技术和渠道防渗灌溉技术,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在... 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本文总结了农业生产中常见的节水灌溉技术,包括喷灌技术、微喷灌技术、滴灌技术、膜上灌溉技术和渠道防渗灌溉技术,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针对提高农村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效果提出相应策略,包括完善节水灌溉管理体系,完善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合理选择并应用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加大节水灌溉资金投入等,为农村节水灌溉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水利 节水灌溉 农业技术 农民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法确定小农水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 被引量:11
6
作者 向泉 罗金耀 +4 位作者 李小平 陈小宝 杨振华 王煌 程国银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6-149,共4页
在构建小农水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思想将主客观权重集成起来,应用到小农水项目灰色关联绩效评价模型中,以确定绩效评价过程中的指标权重系数是否合理。运用上述方法对湖北省2012年第二批2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 在构建小农水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思想将主客观权重集成起来,应用到小农水项目灰色关联绩效评价模型中,以确定绩效评价过程中的指标权重系数是否合理。运用上述方法对湖北省2012年第二批2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并与分别采用主观的层次分析法AHP和客观的变异系数法CVM确定的权重产生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实际情况大体相符,表明将博弈论法集成的权重运用到小农水项目绩效评价中的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层次分析法 变异系数法 博弈论 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选题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赵经华 马亮 +2 位作者 马英杰 陈祖森 庞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3-135,138,共4页
毕业设计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按照教学评估指标要求,结合新疆地域特点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等要求逐一作了讨论、分析,同时对毕业设计的质量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采用目前较受水... 毕业设计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按照教学评估指标要求,结合新疆地域特点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等要求逐一作了讨论、分析,同时对毕业设计的质量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采用目前较受水利基层欢迎的"灌区灌溉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作为毕业设计题目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 农业水利工程毕业设计 灌溉排水工程 规划设计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政策与盐碱地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农户参与意愿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徐慧 黄贤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4-160,共7页
合理完善的农田排灌水利设施是盐碱耕地有效的排盐降碱的基本保障。本文基于山东省垦利县、吉林省镇赉县、新疆察布查尔县等我国3个典型盐碱地区域8乡(镇)14村的468户农户的入户问卷调查,以农村土地利用政策为切入点,运用二元Logistic模... 合理完善的农田排灌水利设施是盐碱耕地有效的排盐降碱的基本保障。本文基于山东省垦利县、吉林省镇赉县、新疆察布查尔县等我国3个典型盐碱地区域8乡(镇)14村的468户农户的入户问卷调查,以农村土地利用政策为切入点,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盐碱地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农户参与意愿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扩大盐碱耕地经营规模、增加块均耕地面积、降低耕地细碎化程度,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能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农户参与意愿。②水资源保证率越低,水费占农业生产总投入的比重越大,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农户参与意愿越强。在农田水利设施占用农户耕地的情形下,农田水利设施完备度与农户参与意愿正相关。③土地综合整治以及中低产田改造等政府对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对农户参与意愿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因此,为促进盐碱地农业持续利用,针对已经发包的盐碱耕地,建议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存量盐碱耕地适度规模化经营。针对新增盐碱耕地,建议在土地发包过程中适度扩大单块耕地面积。探索性的实施盐碱地承包经营权长期不变,有助于稳定农户生产预期,促进农户长期投入。建立农业灌溉用水的资源管理机制,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及管理制度,适度提高水费征收标准,对于提高农户参与意愿、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及盐碱地农业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政策 农田水利设施 盐碱耕地 农户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研究--以新疆昌吉三宫镇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尽梅 张宁 董宏纪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62,共3页
结合2008年在昌吉三宫镇调研的情况,分析了干旱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产权没有改制,小型水库老化失修较为严重,激励机制不健全,修渠农民技术差。并提出了加强管理,加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筹工建立... 结合2008年在昌吉三宫镇调研的情况,分析了干旱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产权没有改制,小型水库老化失修较为严重,激励机制不健全,修渠农民技术差。并提出了加强管理,加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筹工建立起长效机制,推行"村集体承包土地+转包小型水利"管理模式,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水利发展状况与科技需求 被引量:55
10
作者 倪文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共8页
农村水利发展的主要内容为灌溉排水和农村供水。该文分析了中国当前农村水利发展工作中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三大目标工作任务,包括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大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及... 农村水利发展的主要内容为灌溉排水和农村供水。该文分析了中国当前农村水利发展工作中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三大目标工作任务,包括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大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及发展节水灌溉等的进展状况。进一步综述了农村水利科技发展概况,包括节水灌溉技术研究进展、农村饮水技术研究进展及集成,并对推广的新技术中的现代灌区管理快速评价及软件开发、以蒸发蒸腾量管理理念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技术进行了详尽分析。对农村水利科技需求、重点领域进行探讨后认为应加大科研联合攻关,加快成果转化与推广,注重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等。建议农村水利技术推广服务应该更加关注农民增收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加大对农村水利相关重点企业的引导、扶持,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推广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水利 灌溉管理 节水灌溉 农村饮水安全 科技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名威 尉京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4-156,共3页
近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开展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也成为了项目监管的重点领域。本文设计了用于项目总结性评价的、包含有项目管理、产出和效果三方面内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近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开展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也成为了项目监管的重点领域。本文设计了用于项目总结性评价的、包含有项目管理、产出和效果三方面内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在河北省Z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中进行了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绩效评价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水利工程综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海燕 刘晓民 +1 位作者 魏加华 万峥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74,共4页
为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的监测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解决应用系统之间不能互连互通等问题,研发了集信息采集、监测、网络传输、应用以及信息决策于一体的农村水利工程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物联网体系架构了系统框架并采用SOA和ESB技术建... 为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的监测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解决应用系统之间不能互连互通等问题,研发了集信息采集、监测、网络传输、应用以及信息决策于一体的农村水利工程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物联网体系架构了系统框架并采用SOA和ESB技术建立了应用支撑平台。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能够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而且可对农村水利的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SOA ESB 农村水利 水利工程监测 水利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节水灌溉为中心的农村水利科技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钰 许迪 吴景社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8-30,共3页
当前国内外以节水灌溉为中心的农村水利科技发展趋势与特点表现为:(1)灌溉系统规模化,施工手段机械化;(2)管理手段现代化与自动化;(3)设备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与产业化;(4)节水灌溉技术与农业措施相结合. 配合... 当前国内外以节水灌溉为中心的农村水利科技发展趋势与特点表现为:(1)灌溉系统规模化,施工手段机械化;(2)管理手段现代化与自动化;(3)设备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与产业化;(4)节水灌溉技术与农业措施相结合. 配合大中型灌区以节水灌溉为中心的技术改造是近期农村水利科技的主要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包括:(1)灌溉水资源合理开发与优化配置技术研究;(2)农田水分转化规律与非充分灌溉机理研究;(3)高效输水灌溉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4)农业高效用水管理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5)田间节水灌溉关键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6)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关键技术研究;(7)节水灌溉综合技术试验示范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水利 节水灌溉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理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花可可 魏朝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26-928,933,共4页
在介绍了相关研究背景的前提下,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对土地整理中的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和农村道路工程研究进行了概括总结,并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旨为土地整理工程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地平整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 农村道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渠道造价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卢瑶 尹晓媛 +2 位作者 刘甲明 刘珊珊 陈运春 《水利经济》 2017年第4期24-27,共4页
以引水农渠为研究对象,采用经验公式和对比分析法,探讨渠道在不同断面结构形式和不同材料情况下单位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不同渠道的工程特点和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渠道所采用的材料、断面结构和施工工艺是造成造价差异... 以引水农渠为研究对象,采用经验公式和对比分析法,探讨渠道在不同断面结构形式和不同材料情况下单位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不同渠道的工程特点和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渠道所采用的材料、断面结构和施工工艺是造成造价差异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道断面设计 农渠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造价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水利设施投入现状及其机制构建——以西南地区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尔思 杨鸿昀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6-160,共5页
以中国农村水利设施现行投入机制为背景,结合中国西南地区农村水利设施投入效果、管理机制、投资规模和资本结构的对比,分析农村水利设施现行投入机制存在的问题,探讨构建国家财政为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和农村水利风险分担... 以中国农村水利设施现行投入机制为背景,结合中国西南地区农村水利设施投入效果、管理机制、投资规模和资本结构的对比,分析农村水利设施现行投入机制存在的问题,探讨构建国家财政为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和农村水利风险分担机制的对策及其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水利设施 投入机制 风险分担 融资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水利发展概况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艳红 许天瑶 李禹红 《农业工程》 2015年第2期56-58,共3页
农村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是保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根本,但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缓慢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制约因素。概述了我国农村水利发展的历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农村水利 水利工程 灌溉 节水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国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投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杜君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241-3243,共3页
介绍了我国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投融资的发展历程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农田水利设施 小型水利设施 投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的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识别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姣 郑家喜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92-496,共5页
针对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系统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特征,提出了以风险管理目标为导向、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风险动态的识别方法,着重探究了该方法的内涵和实施路径,构建了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目标体系,并... 针对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系统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特征,提出了以风险管理目标为导向、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风险动态的识别方法,着重探究了该方法的内涵和实施路径,构建了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目标体系,并以湖北省某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为例,对农田水利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全面识别,给出了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 目标导向 全生命周期 风险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村水利工程产权模式改革 被引量:5
20
作者 姜翔程 魏晨宇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8-108,共11页
农村水利工程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是农村土地经营的先决条件,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意义重大。产权改革是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直接影响到工程效益发挥和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农地三权分置办法实施后,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 农村水利工程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是农村土地经营的先决条件,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意义重大。产权改革是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直接影响到工程效益发挥和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农地三权分置办法实施后,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发展理念对农村水利工程的产权确定、流转等问题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必须创新新形势下农村水利工程产权治理模式的设计,包括产权打包置换资金模式、"1+1+N"产权内化模式、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主导的产权私有模式等,以期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济主体作用,实现农村水利工程产权模式与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权分置 农村水利工程 产权模式 家庭农场 产权内化 专业大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