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open pit mine production scheduling with Grade Engineering and stockpiling 被引量:1
1
作者 Karo Fathollahzadeh Elham Mardaneh +1 位作者 Mehmet Cigla Mohammad Waqar Ali Asa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4期717-728,共12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innovative mixed integer programming based mathematical model for an open pit mining operation with Grade Engineering framework.Grade Engineering comprises ...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innovative mixed integer programming based mathematical model for an open pit mining operation with Grade Engineering framework.Grade Engineering comprises a range of coarse-separation based pre-processing techniques that separate the desirable(i.e.high-grade)and undesirable(i.e.low-grade or uneconomic)materials and ensure the delivery of only selected quantity of high quality(or high-grade)material to energy,water,and cost-intensive processing plant.The model maximizes the net present value under a range of operational and processing constraints.Given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is computationally complex,the authors employ a data preprocessing procedure and then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 at several practical instances using computation time,optimality gap,and the net present value as valid measures.In addition,a comparison of the proposed and traditional(without Grade Engineering)models reflects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outperforms the traditional for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e planning Grade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scheduling Stockpiling Exact metho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Agent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Cross-Layer Scheduling in Mobile Ad-Hoc Networks
2
作者 Xinxing Zheng Yu Zhao +1 位作者 Joohyun Lee Wei Chen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23年第8期78-88,共11页
Due to the fading characteristics of wireless channels and the burstiness of data traffic,how to deal with congestion in Ad-hoc networks with effective algorithms is still open and challenging.In this paper,we focus o... Due to the fading characteristics of wireless channels and the burstiness of data traffic,how to deal with congestion in Ad-hoc networks with effective algorithms is still open and challenging.In this paper,we focus on enabling congestion control to minimize network transmission delays through flexible power control.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congestion problem,we propose a distributed cross-layer scheduling algorithm,which is empowered by graph-based multi-agent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The transmit power is adaptively adjusted in real-time by our algorithm based only on local information(i.e.,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nd queue length)and local communication(i.e.,information exchanged with neighbors).Moreover,the training complexity of the algorithm is low due to the regional cooperation based on the graph attention network.In the evaluation,we show that our algorithm can reduce the transmission delay of data flow under severe signal interference and drastically changing channel states,and demonstrate the adaptability and stability in different topologies.The method is general and can be extended to various types of topolo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hoc network cross-layer scheduling multi agent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interference elimination power control queue scheduling actorcritic methods markov decision pro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误场景下列车速度曲线与动态调度联合优化方法
3
作者 林俊亭 李茂林 邱晓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87,共15页
为使发生延误的高速列车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营,同时满足停车精度、准时性、节能性及调度实时性等多方面的要求,综合考虑一体化模型在平衡多个目标时面临的多重非线性约束问题,以及非一体化模型需分别求解多个独立模型的局限性,本文提出... 为使发生延误的高速列车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营,同时满足停车精度、准时性、节能性及调度实时性等多方面的要求,综合考虑一体化模型在平衡多个目标时面临的多重非线性约束问题,以及非一体化模型需分别求解多个独立模型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一种列车动态调度与速度曲线的联合优化方法。首先,基于参考系统的约束,应用集成内在好奇心模块和优先经验回放机制的双决斗深度强化学习算法(Intrinsic Curiosity Module Prioritized Experience Replay Dueling Double Deep Q-Network,ICM-PER-D3QN)优化列车速度曲线模型,保证列车的停车精度、准时性和节能性,并将此数据用作联合模型训练的基础;其次,采用ICM-PER-D3QN算法求解列车的动态调度模型,缓解列车延误并确保调度的实时性;最后,基于列车在站间区间的运行信息,使用集成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卷积神经网络完成列车速度曲线与动态调度的联合。实验环境选择京沪高铁的一段下行线路,设置3组延误场景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联合优化模型下,列车的平均调度时长为0.92 s,列车动态调度结果与速度曲线的平均匹配度为98.89%,平均匹配时长为0.0014 s。此外,相较于仅基于动态调度模型的未优化速度曲线,平均牵引能耗降低了9%,平均总延误时间降低了6.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联合方法 深度学习 速度曲线 动态调度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乘客自主选择的区段交替响应式城乡公交调度
4
作者 姜晓红 李家伟 +2 位作者 华晶雯 仲韫豪 邢吉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13,共13页
为有效应对农村地区公交服务覆盖率低导致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增强乘客作为出行主体的选择权,本文提出一种利用现有城乡公交固定线路资源,考虑乘客自主选择的区段交替响应式调度方法。该方法将乡村运营区段划分为两个交替响应的小区段,... 为有效应对农村地区公交服务覆盖率低导致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增强乘客作为出行主体的选择权,本文提出一种利用现有城乡公交固定线路资源,考虑乘客自主选择的区段交替响应式调度方法。该方法将乡村运营区段划分为两个交替响应的小区段,通过向量积法确定需求响应站点;设计两阶段调度模型,采用即时处理订单的方式实现实时响应,将已被服务的需求响应站点设为“临时固定站点”加速模型求解;并构建涵盖从出行需求产生到选择出发时间、上车站点、服务车次,以及拒单后二次选择等全过程的自主选择机制。以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4路城乡公交为例,设计不同客流强度下的数值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区段交替响应在大客流场景下,每个需求响应站点的平均下车人数为3.76人;不同客流强度下,自主选择机制使15.79%~34.50%的乘客做出个性化选择,至高提升13.51%的票价收入;通过收取服务票价的方式均衡额外成本,平均每增加1%的行驶距离可提升1.53%的票价收入。结果表明:区段交替响应可有效集中出行时间相似且到达站点在同一个区段内的乘客,减少运营成本;考虑乘客自主选择可完整刻画乘客出行全过程行为,并提高系统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区段交替响应 两阶段调度 城乡公交 乘客选择 向量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湿周法的淠河主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计算与生态调度研究
5
作者 党政西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5年第3期28-32,共5页
本文以淠河生态流量控制试点为例,确定了其主要控制断面,并利用湿周法科学分析了淠河主要控制断面的最小生态流量需求,基于计算结果,提出了针对上游水库(枢纽)的生态流量调度方案及预警机制。结果表明,通过湿周法计算出的淠河主要控制... 本文以淠河生态流量控制试点为例,确定了其主要控制断面,并利用湿周法科学分析了淠河主要控制断面的最小生态流量需求,基于计算结果,提出了针对上游水库(枢纽)的生态流量调度方案及预警机制。结果表明,通过湿周法计算出的淠河主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具有科学依据和实用价值。同时,提出的生态流量调度方案及预警机制,能够有效保障淠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健康。研究成果可为淠河所在流域进一步开展生态流量调度试点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周法 主要控制断面 生态调度 生态流量 淠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方案池的飞机牵引车实时调度方法
6
作者 陈卓 包丹文 +2 位作者 江超 程昊 姚馨宇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1期8-14,共7页
文中以最小化航班推出延误时长与车辆行驶时长为目标,构建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设计基于自适应大邻域搜索的多方案池方法,并额外考虑求解时间因素以选择较优的邻域搜索算子.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实证研究表明:基于多方案池的飞机牵引车实时调... 文中以最小化航班推出延误时长与车辆行驶时长为目标,构建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设计基于自适应大邻域搜索的多方案池方法,并额外考虑求解时间因素以选择较优的邻域搜索算子.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实证研究表明:基于多方案池的飞机牵引车实时调度方法可大幅减少航班延误事件,并可有效提高车辆运行效率.其相较传统人工调度,航班推出延误时长与车辆行驶时长分别下降约90.9%与38.7%;相较基于最优插入的调度,上述指标分别下降约88.9%与2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动态车辆路径问题 实时调度方法 多方案池 自适应大邻域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云平台承载系统时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云任务调度方法
7
作者 赵润程 郑明钊 《长江信息通信》 2025年第1期213-215,共3页
由于云平台承载系统的计算能力是动态变化的,导致传统任务调度方法难以充分利用云资源,提出以云平台承载系统时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云任务调度方法。以任务完成时间最短、任务完成成本最小、负载均衡为目标,构建一个以云平台承载系统... 由于云平台承载系统的计算能力是动态变化的,导致传统任务调度方法难以充分利用云资源,提出以云平台承载系统时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云任务调度方法。以任务完成时间最短、任务完成成本最小、负载均衡为目标,构建一个以云平台承载系统时云任务调度数学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模型,得到最佳以云平台承载系统时云任务调度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下服务资源负载均衡度指标数值为0.23,该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云平台承载系统时云任务调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平台承载系统 粒子群优化算法 云任务 算力调度 调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理论的电力用户侧柔性负荷调度方法
8
作者 熊浩 王博仑 +1 位作者 李言 曹帅 《电子设计工程》 2025年第4期86-91,共6页
针对现有电力用户侧柔性负荷调度方法未对电力需求区间进行划分,存在调度效果不佳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熵理论的电力用户侧柔性负荷调度方法。基于信息熵划分实数与区间信息熵处理方式,根据不同的约束条件,构建用户侧柔性负荷均... 针对现有电力用户侧柔性负荷调度方法未对电力需求区间进行划分,存在调度效果不佳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熵理论的电力用户侧柔性负荷调度方法。基于信息熵划分实数与区间信息熵处理方式,根据不同的约束条件,构建用户侧柔性负荷均衡模型。通过越限评估方法,分析电力系统中用户的实际用电需求,分别以电能损耗和用户损失量为依据,设定电力用户负荷调度指标。应用极限学习机多层传感器,在反馈数据中生成神经元节点和权值向量,建立广义逆算方式,实现电力用户侧的柔性负荷调度,完成电力用户侧柔性负荷调度控制。实验结果表明,以某生产企业中的三组运行设备为测试对象,分别设置“尖峰”和“高峰”以及“平峰”和“低谷”四组电价类型,在基于信息熵理论的电力用户侧柔性负荷调度方法应用下,能够有效完成设备生产任务的用电调度,实现最低生产成本的目标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负荷 电力用户 信息熵理论 调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运输风险和班期限制的多式联运路径选择
9
作者 常征 王聪 +1 位作者 付康 范瀚文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2,共10页
为分析运输风险和班期限制对多式联运的影响,提出节点间运输风险和节点处换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突变级数法进行风险综合评估,以运输总成本和运输风险为优化目标,并以班期限制等为约束条件,构建多式联运路径选择模型。以福州-... 为分析运输风险和班期限制对多式联运的影响,提出节点间运输风险和节点处换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突变级数法进行风险综合评估,以运输总成本和运输风险为优化目标,并以班期限制等为约束条件,构建多式联运路径选择模型。以福州-天津的多式联运网络为例,引入自适应第三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adaptive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Ⅲ,ANSGA-Ⅲ)进行模型求解,并与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双目标优化模型比单目标优化模型能更有效地实现成本和风险的综合最优;班期限制对运输方案的选择有显著影响,考虑班期限制更贴近实际运输需求;ANSGA-Ⅲ显著提高了双目标优化模型解的质量。所提出模型可为不同偏好决策者,以及不同运输时限和不同起运时刻下的运输任务的多式联运路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风险 班期限制 路径选择 熵权-突变级数法 自适应第三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ANSGA-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算法和改进遗传算法的维保站维修调度方法的研究
10
作者 何晨曦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3期49-52,共4页
传统的电梯维保工作模式是定期保养,即针对每台电梯而言,需要每半个月去保养一次,然而电梯设备的分布和保养进度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为排定的维保路线不能够最大限度地解决维保资源。为此提出基于K-Means++算法和改进遗传算法的维保站维修... 传统的电梯维保工作模式是定期保养,即针对每台电梯而言,需要每半个月去保养一次,然而电梯设备的分布和保养进度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为排定的维保路线不能够最大限度地解决维保资源。为此提出基于K-Means++算法和改进遗传算法的维保站维修调度方法,首先使用分解法的思想将问题进行拆分,然后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将维保任务分配到合适的维保站,建立总路程最短的维保调度模型,最后利用改进遗传算法进行求解,获取最优路线规划结果,对缩减维保工作时间,提升维保工作效率,从而提升电梯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维保 维保调度 分解法 K-Means++算法 改进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观动态水力模型的多水厂供水调度优化研究
11
作者 戴迪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5年第1期41-46,共6页
研究基于微观动态水力模型和自动寻优方法,对当前供水调度系统进行优化,构建一个更完善的城市多水厂供水调度模型。模拟试验显示,供水区域1的水泵平均运行效率由81.41%提升至86.81%,供水区域2的水泵平均运行效率由78.61%提升至83.69%。... 研究基于微观动态水力模型和自动寻优方法,对当前供水调度系统进行优化,构建一个更完善的城市多水厂供水调度模型。模拟试验显示,供水区域1的水泵平均运行效率由81.41%提升至86.81%,供水区域2的水泵平均运行效率由78.61%提升至83.69%。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优化方法对研究区供水系统起到了明显的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模型 用水调度 供水系统优化 分位数映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蚁群的供应链自动调度算法研究
12
作者 马仲能 李春晖 +2 位作者 周松涛 赖莉敏 梁远星 《电子设计工程》 2025年第6期44-47,52,共5页
针对电力供应链中物资资源调度流程复杂、调度时间尺度长等问题,文中设计了一种以几何法为基础的改进蚁群调度优化算法。该算法在传统蚁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几何法对初始信息素进行差异化设计,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并融入以起始点和目... 针对电力供应链中物资资源调度流程复杂、调度时间尺度长等问题,文中设计了一种以几何法为基础的改进蚁群调度优化算法。该算法在传统蚁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几何法对初始信息素进行差异化设计,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并融入以起始点和目标点为导向的启发式函数,避免了蚁群算法在寻优迭代过程中的锁死问题,改进后信息素的更新方式提高了算法在供应链自动调度过程中的收敛速度。在Matlab中进行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蚁群算法在4种仿真环境下的路径长度均在35以下,迭代次数约为35次,运行时间和长度方差均为8以下,提高了调度优化过程的收敛速度且降低了调度时间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蚁群算法 电力供应链 优化调度 几何法 改进信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路径挣值法在输变电工程中的应用——以上海市某110 kV变电站工程为例
13
作者 阳山 《河南科技》 2025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以上海市某110 kV变电站工程为例,探讨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在变电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特别是在进度控制、成本管理和风险评估方面的表现。【方法】对一个110 kV变电站工程案例进行分析,详细阐述CP... 【目的】以上海市某110 kV变电站工程为例,探讨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在变电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特别是在进度控制、成本管理和风险评估方面的表现。【方法】对一个110 kV变电站工程案例进行分析,详细阐述CPM的具体应用流程,包括识别项目关键路径、优化资源分配及预测进度和成本的偏差。【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PM能显著提高项目管理的精确度,为项目团队的决策提供及时且有效的支持,从而提高整个施工过程的效率和质量。【结论】不仅为类似输变电工程项目提供了科学的管理策略和方法论,还对推动工程管理领域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在变电站工程施工中运用CPM的必要性,为未来工程管理的标准化和精细化提供可行的路径,同时也为应对复杂工程项目中的风险和挑战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路径挣值法 110 kV变电站 施工管理 成本进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水式水电站以库代池防沙技术分析
14
作者 吴昊 张珍 +1 位作者 唐林 张智沛 《云南水力发电》 2025年第1期193-196,共4页
引水防沙是引水式水电站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引水式水电站运行管理中的难点。合理的引水防沙工程设计与科学合理的水库调度运用方式可以节省工程投资,提高电站的经济效益,并保持水库的可持续运行。文章结合国内外引水式水电站以... 引水防沙是引水式水电站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引水式水电站运行管理中的难点。合理的引水防沙工程设计与科学合理的水库调度运用方式可以节省工程投资,提高电站的经济效益,并保持水库的可持续运行。文章结合国内外引水式水电站以库代池防沙方案,对目前工程中采用的双库方案、单库方案及单库分流方案等以库代池方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影响以库代池防沙效果的关键因素包括工程设计方案与水库调度运用方式两个方面,并对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式 水电站 以库代池 设计方案 调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IS-Shapley值法的梯级水电站补偿效益分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洋 殷会娟 李强坤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7-224,共8页
针对流域内联合电站数目众多但利益分配存在纠纷的情况,旨在提出一种更为合理的梯级电站利益分配方法。基于Shapley值法和TOPSIS法,综合考虑电站贡献及电站对不同客观分摊方法的相对满意程度,建立TOPSIS-Shapley值法梯级电站补偿效益分... 针对流域内联合电站数目众多但利益分配存在纠纷的情况,旨在提出一种更为合理的梯级电站利益分配方法。基于Shapley值法和TOPSIS法,综合考虑电站贡献及电站对不同客观分摊方法的相对满意程度,建立TOPSIS-Shapley值法梯级电站补偿效益分摊模型,同时为解决Shapley值法在求解多利益主体梯级电站联合调度增益分配问题中的局限性,引入聚合降维思想。模型思路如下:将上游电站联合调度前后梯级发电效益的增量作为补偿效益,首先采取四种不同的客观分摊方法对电站特性参数指标进行计算,构成TOPSIS的基础决策矩阵,利用TOPSIS原理得出电站对各个分摊方法的相对满意度,同时采用联盟博弈理论,计算电站所有可能联盟方式下的发电效益,得到基于Shapley值的补偿效益分摊结果,最后将TOPSIS原理得出的分摊系数与由Shapley值法所得的分摊系数结合形成综合分摊权重,应用于黑河上游的八级电站补偿效益分摊中。工程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不仅考虑了联盟电站对整体的边际贡献和各电站的分摊满意程度,且兼顾了电站的特性指标差异,合理量化和分配了各电站间的发电补偿效益,分摊结果公平合理、易被各方接受,可促进流域各级电站参与联合调度从而达到整体效益最大的目标,对于数量较多的梯级水电站补偿效益分配问题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益分摊 联合调度 SHAPLEY值 TOPSIS法 梯级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环境下复杂光纤通信传输网络节点调度 被引量:1
16
作者 钟耀霞 苏华 翟书娟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6-201,共6页
为了解决物联网环境下,光纤通信传输网络节点能耗高、调度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物联网环境下复杂光纤通信传输网络节点调度方法。在物联网环境下,分析光纤通信传输网络节点的分布情况,根据动态联盟理论,以最快调度速度和最小投资为目标... 为了解决物联网环境下,光纤通信传输网络节点能耗高、调度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物联网环境下复杂光纤通信传输网络节点调度方法。在物联网环境下,分析光纤通信传输网络节点的分布情况,根据动态联盟理论,以最快调度速度和最小投资为目标,构建复杂光纤通信传输网络节点调度模型。通过蚁群和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融合算法展开全部搜索,获取最佳调度方案,实现光纤通信传输网络节点调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节点平均能耗在6.0 mJ以下,LBF值始终高于0.20,且节点调度耗时始终低于200 ms,具有良好的调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环境 复杂光纤通信 传输网络节点 节点调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M-SD的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传递路径研究
17
作者 黄建文 谭永祎 +3 位作者 陈梦媛 王兴霞 姜海龙 江谊园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7,共5页
针对水电工程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存在传递问题,提出了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和系统动力学(SD)的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传递路径分析方法。根据地下洞室群的施工特点,建立了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指标体系;结合风险传递机理,运用... 针对水电工程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存在传递问题,提出了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和系统动力学(SD)的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传递路径分析方法。根据地下洞室群的施工特点,建立了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指标体系;结合风险传递机理,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风险因素间传递关系,建立了风险因素传递矩阵,并总结归纳出风险因素关系对照表,通过系统动力学分析风险因素间传递路径,揭示了施工进度风险传递路径网络;集成ISM-SD构建了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传递路径分析模型,并结合西南地区某大型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工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识别施工进度风险重要因素和关键传递路径,为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群 施工进度风险 风险传递路径 解释结构模型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蚁群算法框架下区域资源的动态调度模型
18
作者 吴炜 尹秋旎 +2 位作者 朱俊 胡振 龙晨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20期44-49,共6页
针对目前电力作业人力资源调度主要依赖于人工经验的现状,文中提出了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区域资源动态调度模型。该模型以花费总时间与总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考虑了任务的资源需求、先后顺序等方面的约束条件。同时,结合区域资源动态调... 针对目前电力作业人力资源调度主要依赖于人工经验的现状,文中提出了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区域资源动态调度模型。该模型以花费总时间与总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考虑了任务的资源需求、先后顺序等方面的约束条件。同时,结合区域资源动态调度模型的特性,对传统蚁群算法进行了改进设计,提出了优化的编码解码方法、蚁群动态更新机制及2-opt局部搜索方法等策略。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改进蚁群算法相比于传统蚁群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计算准确度。在实际电力作业调度中,对比传统蚁群算法,所设计模型能够减少总时间约12%,降低总成本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人力资源调度 编解码方法 动态更新机制 局部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列车可变编组的地铁乘务排班计划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帆 陈绍宽 +2 位作者 刘泽远 李昊 张建熙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9-167,共9页
列车可变编组运营组织模式对地铁乘务排班计划的编制产生影响,为探讨可变编组和固定编组条件下乘务排班的区别,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尽量提高乘务员值乘效率,以传统乘务排班模型为基础,以班次数及乘务区段接续时间最小为目标建立可变编... 列车可变编组运营组织模式对地铁乘务排班计划的编制产生影响,为探讨可变编组和固定编组条件下乘务排班的区别,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尽量提高乘务员值乘效率,以传统乘务排班模型为基础,以班次数及乘务区段接续时间最小为目标建立可变编组乘务排班调整模型,设计基于广度优先搜索的两阶段法求解,并以某条地铁线路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比固定编组,可变编组乘务排班计划仅增加4个白班,乘务员平均工作强度减小,乘务区段接续时长减少25min,区段连接更加紧密,乘务员等待时间变少;对比手工编制方法,两阶段法求解的可变编组和固定编组乘务排班计划分别减少了19个和18个班次,且值乘效率的变化不超过4%。案例结果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为探讨可变编组下排班问题的编制特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乘务排班 固定编组 可变编组 两阶段法 广度优先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电磁暂态加速仿真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聂春芳 郝正航 +1 位作者 陈卓 何朴想 《电子科技》 2024年第3期18-25,共8页
为解决新型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时由于系统拓扑结构复杂、电力电子开关器件较多以及仿真机单核计算能力不足导致的仿真效率低下、仿真难度大等问题,文中采用理想变压器模型分割算法将大规模新型电力系统模型分割成若干子系统,实现了大... 为解决新型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时由于系统拓扑结构复杂、电力电子开关器件较多以及仿真机单核计算能力不足导致的仿真效率低下、仿真难度大等问题,文中采用理想变压器模型分割算法将大规模新型电力系统模型分割成若干子系统,实现了大系统的解耦和降阶,有效减少了仿真时整个系统作为一个状态空间系统矩阵的运算量。为进一步减轻单个处理器的计算负担,利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多核并行技术设计一款在裸机环境下高效并行运算的加速仿真平台UREP300。将分割后的模型载入UREP300进行加速仿真实验,同时与基于MATLAB/Simulink的原模型离线仿真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融合理想变压器模型分割与多核并行运行的加速仿真技术能够在保障仿真精度的同时将仿真速度提升至原来的586倍,可显著提高仿真效率,适用于大规模新型电力系统的仿真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电磁暂态 加速仿真 模型分割 理想变压器模型法 裸机编程 多核并行 多核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