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0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of technical measures for improving high-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asphalt-rubber mixture 被引量:2
1
作者 Chuan Xiao Tianqing Ling Yanjun Qiu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2013年第4期273-280,共8页
Asphalt-rubber pavements often become dam-aged in high-temperature regions and appear rutted or wavy, and experience slippage. To improve the high-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the asphalt-rubber mixture, technical measu... Asphalt-rubber pavements often become dam-aged in high-temperature regions and appear rutted or wavy, and experience slippage. To improve the high-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the asphalt-rubber mixture, technical measurements, such as, the optimal adjustment of gradation, technique of composite modification, and control of compaction were investigated. An optimal adjustment of aggregate gradation based on stone matrix asphalt improves the high-temperature stability of the asphaltrubber mixture significantly. Through composite modifi- cation, the effect of asphalt-rubber modification was enhanced, and the dynamic stability and relative defor- mation indices of the asphalt-rubber mixture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Furthermore, compaction parame- ters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high-temperature stability of the asphalt-rubber mixture. The rolling times for compacting the asphalt-rubber mixture should be controlled to within 18-20 round-trips at a molding temperature at 180℃; if the rolling time is a 12 round-trip, the compaction temperature of the asphalt-rubber mixture should be controlled between 180 and 1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ad engineering test asphalt-rubber mixture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Laboratory High-tempera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f Rubberized Asphalt Emulsion Modified Portland cement concrete
2
作者 Li Guoqiang Wei Lianyu wand Maoxiang, and Huang Wei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A01期48-57,共10页
The poor fatigue properties and high rigidity of cement asphalt emulsion treated mis(CETM) have for a long time been problems restricting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making it impossible for C-ETMto be used as surface lay... The poor fatigue properties and high rigidity of cement asphalt emulsion treated mis(CETM) have for a long time been problems restricting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making it impossible for C-ETMto be used as surface layer materials. In this paper, a new kind of cement asphalt emulsion composite-rubberized asphalt emulsion modified Portland cement concrete (RACC) was proposed, which was formed by dispersing rubberized aSPhalt emulsion coated coarse aggregates into cement mortar matrix. In order to evaluate systematically the performance of RACC, laboratory tests with nearly one thousand SPecimen were conducted for resilient modulus, fatigue properties, ultimate ban and length,abrasion, temperature contraction, and dry shrinkag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C-ETM have to a great extends been solved by RACc. To verify the field performance and inquire into paving technology, teSt road appearsatlsfactory it is concluded that when thed ape surface laycr of semi-rigid base course, RACC is more for surface layer material than both Portland cement concrete(PCC) and asphalt concrete(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 ETM ICPT Experimental Study of rubberized asphalt Emulsion Modified Portland cement concre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phaltan A~温拌剂对橡胶沥青微观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丁海波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5-28,共4页
对基质沥青、橡胶沥青以及添加Asphahan A温拌橡胶沥青进行四组分试验和差热试验(DSC)分析,通过微观尺度研究温拌橡胶沥青的改性机理,试验结果表明,Asphahan A加入橡胶沥青之后,对橡胶沥青化学组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使得橡胶沥... 对基质沥青、橡胶沥青以及添加Asphahan A温拌橡胶沥青进行四组分试验和差热试验(DSC)分析,通过微观尺度研究温拌橡胶沥青的改性机理,试验结果表明,Asphahan A加入橡胶沥青之后,对橡胶沥青化学组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使得橡胶沥青中饱和分含量的增加,沥青质含量的减少;由差热试验分析可知,Asphaltan A与橡胶沥青并没有发生复杂化学反应,它的加入引起了橡胶沥青中各组分吸热峰的改变,主要是对吸热峰的面积的改变,且与组分试验能相互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沥青 asphaltan A 机理 四组分 差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橡胶粉灰分分析与改性沥青效果研究
4
作者 王威 段丹军 +2 位作者 张波 高学凯 畅润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1,共7页
废旧轮胎橡胶制品以及由其制备的橡胶粉类型众多,然而缺乏对不同类型废旧轮胎橡胶粉品质以及对沥青改性效果的系统研究。此外目前针对橡胶沥青中橡胶粉掺量的计量更是缺乏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对尼龙胎、子午胎和轿车... 废旧轮胎橡胶制品以及由其制备的橡胶粉类型众多,然而缺乏对不同类型废旧轮胎橡胶粉品质以及对沥青改性效果的系统研究。此外目前针对橡胶沥青中橡胶粉掺量的计量更是缺乏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对尼龙胎、子午胎和轿车胎3种橡胶粉灰分含量进行检测,探讨不同取样质量对灰分含量结果的影响;然后,借助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EDXRF)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别对3种橡胶粉灰分进行组成分析;最后,对比了20%、30%掺量的3种橡胶粉对沥青的性能提升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取样质量对灰分含量结果检测影响很大,总体上灰分含量会随取样质量的增加而增大,且4种取样质量下,尼龙胎橡胶粉灰分含量均最小;3种橡胶粉灰分成分的共有且主要构成元素有4种,共有物质有6种,综合看来3种橡胶粉灰分的物质组成大体相似,但物质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对3种橡胶粉而言,掺量的增加均使得针入度下降,软化点、延度、黏度和弹性恢复升高,20%、30%掺量下尼龙胎橡胶粉对沥青综合性能提升效果最好。针对橡胶粉高温灰化条件下有灰分残留而沥青无残留的特点,提出可将橡胶粉中的灰分作为标记物,从而实现橡胶沥青中橡胶粉掺量的计量与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橡胶粉 橡胶沥青 灰分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环氧树脂/丁苯胶乳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5
作者 刘鸿鹄 甘新立 +1 位作者 刘嵩 许涛 《市政技术》 2025年第2期190-197,共8页
为了提高乳化沥青的力学性能及其在冷再生路面中的路用性能和耐久性,研发了一种用于冷再生沥青路面的强韧型水性环氧树脂/丁苯橡胶(WER/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并研究了WER/SBR在乳化沥青中的分散性及其对乳化沥青化学成分、路用性能和... 为了提高乳化沥青的力学性能及其在冷再生路面中的路用性能和耐久性,研发了一种用于冷再生沥青路面的强韧型水性环氧树脂/丁苯橡胶(WER/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并研究了WER/SBR在乳化沥青中的分散性及其对乳化沥青化学成分、路用性能和高温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BR在乳化沥青中形成交联网络结构,改善了乳化沥青的韧性,提升了乳化沥青的低温抗开裂性;WER在乳化沥青中发生固化反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提高了乳化沥青的强度和高温热稳定性。WER/SBR复合改性的效果明显优于SBR单一改性,但在低温延度指标方面,WER和SBR对乳化沥青的作用则相反。随着WER掺量的增加,改性乳化沥青低温抗开裂性逐渐减弱,同时蒸发残留物的热焓逐渐减小,而乳化沥青的高温热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当SBR掺量为3%、WER掺量为6%时,WER/SBR在乳化沥青中分散均匀,能够有效提高乳化沥青的路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环氧树脂 丁苯橡胶 改性乳化沥青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胎胶粉改性沥青黏度技术标准的探讨
6
作者 杨博 张慧鲜 万晨光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5年第1期204-210,共7页
废胎胶粉改性沥青是实现废旧轮胎高值化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总结分析了目前国内废胎胶粉改性沥青技术标准关于黏度技术要求的相关规定,提出了废胎胶粉改性沥青黏度要求范围、要求分类以及黏度测试条件的相关建议,为废胎胶粉改... 废胎胶粉改性沥青是实现废旧轮胎高值化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总结分析了目前国内废胎胶粉改性沥青技术标准关于黏度技术要求的相关规定,提出了废胎胶粉改性沥青黏度要求范围、要求分类以及黏度测试条件的相关建议,为废胎胶粉改性沥青的工程应用和标准规范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胎胶粉改性沥青 技术标准 黏度 技术要求 测试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环保型钢渣沥青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及应用
7
作者 丁鑫华 张龙杰 +2 位作者 韦钊延 潘建强 曾辉 《建筑施工》 2025年第1期85-89,共5页
钢渣是炼钢的副产品,通常作为废弃物处置,但其棱角分明,具备耐磨性高、抗滑性好的优点,是替代天然集料的优质筑路材料。检测分析防城港市某钢铁厂转炉热闷钢渣的化学成分及物理力学性质,按照0、20%、40%、60%、80%、100%六组比例等体积... 钢渣是炼钢的副产品,通常作为废弃物处置,但其棱角分明,具备耐磨性高、抗滑性好的优点,是替代天然集料的优质筑路材料。检测分析防城港市某钢铁厂转炉热闷钢渣的化学成分及物理力学性质,按照0、20%、40%、60%、80%、100%六组比例等体积替换同规格辉绿岩,制备不同钢渣掺量的RAC-13C沥青混凝土,研究钢渣掺量对其路用性能的影响。依托南宁吴圩至上思高速公路项目,铺设钢渣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试验段,检测其现场路用性能。结果表明,掺入钢渣的沥青混凝土具备更为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和抗滑性。将钢渣掺入沥青混凝土中,是缓解优质筑路材料资源不足、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施工 钢渣沥青混凝土 橡胶沥青 级配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高原沥青路面高频冻融破坏机理研究
8
作者 王海朋 张晓华 +2 位作者 杨晋 贺丞钧 万俊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7期58-62,共5页
针对川西高原山区沥青路面易出现高频冻融破坏的问题,对代表性路段沥青路面进行调研,通过埋设传感器的方式监测路面结构内的温度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高频冻融室内试验方法,将紫外、热氧老化和高频冻融试验结合,采用劈裂强度指标,研究... 针对川西高原山区沥青路面易出现高频冻融破坏的问题,对代表性路段沥青路面进行调研,通过埋设传感器的方式监测路面结构内的温度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高频冻融室内试验方法,将紫外、热氧老化和高频冻融试验结合,采用劈裂强度指标,研究川西高原山区沥青路面的高频冻融机理。结果表明,老化对高频冻融的影响很大,采用“紫外+热氧老化+高频冻融”的方法,可以模拟高频冻融的最不利破坏情况;沥青混合料的劈裂强度随冻融次数增加呈线性降低;相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橡胶沥青混合料可更好地抵抗高频冻融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频冻融 破坏机理 紫外老化 橡胶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胶粉掺量橡胶沥青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杨海峰 李阳 +2 位作者 崔旭 刘佳辉 孟会林 《公路交通技术》 2025年第1期10-18,共9页
为进一步推广50%橡胶改性沥青的应用,以软化油、交联剂以及SBS等为外加助剂,制备性能优良的50%掺量橡胶沥青,以48 h离析软化点差、25℃针入度、软化点和5℃延度作为参考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与次序评分法对50%橡胶沥青的制备方案和工艺的... 为进一步推广50%橡胶改性沥青的应用,以软化油、交联剂以及SBS等为外加助剂,制备性能优良的50%掺量橡胶沥青,以48 h离析软化点差、25℃针入度、软化点和5℃延度作为参考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与次序评分法对50%橡胶沥青的制备方案和工艺的关键参数进行研究,并通过红外光谱试验、热稳定性试验和DSR试验对50%橡胶改性沥青的各项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SBS与交联剂的用量对50%胶粉掺量橡胶沥青综合性能影响显著,其次是软化油掺量,补强剂掺量对橡胶沥青的针入度指标影响显著,但对其综合性能的影响较小;2)综合考虑橡胶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三大指标,以及各项助剂价格等因素,确定50%橡胶沥青最佳制备方案为补强剂掺量为8‰、软化油掺量为0.25%、交联剂掺量为2%、SBS掺量为1%;3)根据正交试验与次序评分法得出,剪切速率与剪切时间是50%橡胶沥青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且最佳制备工艺为剪切速率7000 rpm、剪切时间10 min、溶胀温度220℃、溶胀时间60 min;4)50%橡胶沥青的制备过程主要是物理混合过程,但也存在胶粉的降解等化学反应;5)制备的50%胶粉掺量橡胶沥青的热稳定性与抗疲劳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橡胶沥青 制备方案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次序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拌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10
作者 郑鹏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5年第1期5-9,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掺量的温拌剂对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选取中石化LKW-II型作为温拌剂,制备了不同掺量的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并进行了高温、低温、水稳、疲劳等路用性能试验,最后结合山西省国省道路面改造工程,对比分析了LKW-I... 为了研究不同掺量的温拌剂对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选取中石化LKW-II型作为温拌剂,制备了不同掺量的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并进行了高温、低温、水稳、疲劳等路用性能试验,最后结合山西省国省道路面改造工程,对比分析了LKW-II型温拌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与传统热拌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在实际工程中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LKW-II型温拌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最优拌和温度为160℃、压实温度为140℃,降温效果约20℃。LKW-II型温拌剂能够显著提升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及抗疲劳能力,掺量0.3%(质量比)时效果最显著,其中动稳定度指标提升17.54%、低温抗弯拉强度提升17.08%、低温应变提升10.69%、冻融劈裂强度比提升13.93%、浸水稳定度残留度提升27.51%、疲劳寿命次数提升18.18%。掺量0.1%时的指标数值与0.3%相差很小,掺量0.5%的指标数值有大幅度下降。推荐LKW-II型温拌剂的掺量为橡胶改性沥青质量的0.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拌沥青 橡胶改性沥青 路用性能 温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对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曹毅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5年第1期34-37,共4页
为分析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45%)工艺对性能的影响规律,以纯子午胎胶粉与工程用胶粉为研究对象,测试不同发育温度条件下胶粉改性沥青旋转黏度、低温延度、软化点、针入度与弹性恢复率指标。试验显示,发育温度230~235℃得到的两种胶粉改... 为分析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45%)工艺对性能的影响规律,以纯子午胎胶粉与工程用胶粉为研究对象,测试不同发育温度条件下胶粉改性沥青旋转黏度、低温延度、软化点、针入度与弹性恢复率指标。试验显示,发育温度230~235℃得到的两种胶粉改性沥青均能够满足纯胶粉改性沥青技术要求,纯子午胎胶粉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优于工程用胶粉,但温度敏感性大。在此胶粉掺量基础上,研究了掺量范围1%~3%的SBS对工程胶粉改性沥青的影响,由数据可知,掺量2%以上SBS能够实现全面提升胶粉改性沥青性能的效果,当掺量达到2.8%时,改性沥青低温延度可达20 cm,且旋转黏度适宜,便于胶粉改性沥青与胶粉拌和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 道路工程 复合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减压蒸馏装置掺炼高硫重质蜡油对沥青及润滑油产品的影响
12
作者 娄井阳 刘利民 汪鹏飞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77,共5页
某炼油企业针对高硫蜡油硫含量过高而不满足润滑油高压加氢装置(简称润滑油装置)使用要求的问题,研究在常减压蒸馏装置加工绥中36-1原油时掺炼一定量的高硫重质蜡油,考察其对所产蜡油(润滑油装置原料)和沥青产品性质及收率的影响,以及... 某炼油企业针对高硫蜡油硫含量过高而不满足润滑油高压加氢装置(简称润滑油装置)使用要求的问题,研究在常减压蒸馏装置加工绥中36-1原油时掺炼一定量的高硫重质蜡油,考察其对所产蜡油(润滑油装置原料)和沥青产品性质及收率的影响,以及掺炼后所得蜡油通过润滑油装置加工后对其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绥中36-1原油掺炼少量高硫重质蜡油后,常减压蒸馏装置所产蜡油硫含量略有增加,运动黏度和馏程等指标变化不大,满足后续润滑油装置使用要求;常减压蒸馏装置所产沥青的族组成中饱和分和胶质含量降低,芳香分含量有所升高,说明掺炼的高硫重质蜡油对沥青组成造成了影响,改变了产品结构,但其软化点、针入度、蜡含量、动力黏度等指标均满足重交通道路沥青产品指标要求;常减压蒸馏装置蜡油收率明显增加、沥青产品收率明显降低;润滑油装置加工掺炼后的蜡油,橡胶增塑剂产品收率有所升高,紫外光安定性和热安定性有所降低,但仍满足产品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绥中36-1原油 高硫重质蜡油 沥青 润滑油 橡胶增塑剂 变压器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耦合老化对橡胶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研究
13
作者 陈振伟 吴学文 +2 位作者 肖璇 李平 刘深德 《中外公路》 2024年第3期70-77,共8页
为研究水热耦合老化对橡胶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该文模拟热老化及水热耦合老化试验,利用常规指标试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与凝胶色谱试验从宏观与微观层面研究不同老化环境对沥青高低温性能的影响,利用沥青与集料的低温黏结性试验研究不... 为研究水热耦合老化对橡胶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该文模拟热老化及水热耦合老化试验,利用常规指标试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与凝胶色谱试验从宏观与微观层面研究不同老化环境对沥青高低温性能的影响,利用沥青与集料的低温黏结性试验研究不同老化环境对界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热老化,水热耦合老化对橡胶改性沥青的延度与软化点的影响更显著;随着老化时间延长,橡胶改性沥青的车辙因子、相位角与临界温度增加,温度敏感性降低,即橡胶高温性能提高,但在水热耦合老化环境下其变化幅度会更大;热老化和水热耦合老化均导致沥青集料界面性能下降,但后者影响程度更大;大分子含量C_(LMS)(%)与分散度D值均随老化时间延长而增大,但水热耦合老化提高了前期的增长水平;D值和C_(LMS)(%)与软化点和延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改性沥青 水热耦合 老化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藻生物油对橡胶/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晶 林子博 +2 位作者 孟凡钰 黄胜晶 李富云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8-24,共7页
为了改善橡胶粉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采用微藻生物油(MB)对橡胶粉进行改性,并与质量分数为5%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复合制备了改性沥青;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橡胶粉改性前后的变化;采用黏度、荧光、相分离测试,分... 为了改善橡胶粉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采用微藻生物油(MB)对橡胶粉进行改性,并与质量分数为5%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复合制备了改性沥青;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橡胶粉改性前后的变化;采用黏度、荧光、相分离测试,分析了改性前后橡胶在沥青中的分散性;通过动态剪切流变和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分析了改性沥青的力学性能和耐老化性能。结果表明,MB的掺入提高混合体系中轻组分占比,促进胶粉(CR)在沥青中的溶胀发育,提高了改性沥青的贮藏稳定性、黏弹性和抗车辙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橡胶轮胎粉 SBS改性沥青 表面改性 微藻生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15
作者 张雪丽 孙伟清 文壮强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6期132-135,共4页
为保证我国道路工程建设持续高质量绿色发展,文章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采用国产原材料与15%掺量的废胶粉改性沥青分别拌制AC-13(C),SBS(Ⅰ-D)SMA-13混合料,依据现行规范测试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指标。测试结果表明,密级配废胶粉改性沥... 为保证我国道路工程建设持续高质量绿色发展,文章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采用国产原材料与15%掺量的废胶粉改性沥青分别拌制AC-13(C),SBS(Ⅰ-D)SMA-13混合料,依据现行规范测试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指标。测试结果表明,密级配废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与抗损水性能较基质沥青混合料大幅提高,基本接近SBS(Ⅰ-D)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方面表现出良好的路用性能,更适用于温差较大的地区。文章研究内容可为废胎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沥青 废胎胶粉 改性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WER-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苗 于明明 +1 位作者 李文博 张晓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63-370,共8页
为了定量分析水性环氧树脂(WER)和丁苯橡胶乳液(SBR)对乳化沥青性能的影响,并优化其配合比设计。基于响应曲面法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并以WER掺量、SBR掺量及固化温度为试验变量,以三大指标、车辙因子以及S/m值作为响应指标,利用B... 为了定量分析水性环氧树脂(WER)和丁苯橡胶乳液(SBR)对乳化沥青性能的影响,并优化其配合比设计。基于响应曲面法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并以WER掺量、SBR掺量及固化温度为试验变量,以三大指标、车辙因子以及S/m值作为响应指标,利用Box-Behnken模型进行WER-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试验设计,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WER能显著提高乳化沥青的高温性能,而低温性能的改善主要得益于SBR的低温柔韧性,固化温度对各响应指标的影响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WER掺量为16%,SBR掺量为4%,固化温度为70℃时综合性能最优,其三大指标均满足规范值,高低温性能均优于单一改性乳化沥青和基质乳化沥青;实际试验值与预测值误差均不超过1%,表明改性剂掺量及固化条件可以利用响应曲面法进行设计、优化、预测,且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改性乳化沥青 水性环氧树脂 丁苯橡胶 响应曲面法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Fs材料的橡胶沥青制备及其烟气抑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子鹏 周南 +4 位作者 赵彦飞 吕杨 吴少鹏 李娜 谢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3期521-525,共5页
采用MOFs材料对橡胶沥青改性制备环保型橡胶沥青,分析MOFs材料与橡胶沥青的配比对环保型橡胶沥青流变性能、低温性能、以及VOCs抑制的影响,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辨别VOCs成分谱特征.结果表明:在30℃时,UiO-66掺量为0.2 wt%、0.4... 采用MOFs材料对橡胶沥青改性制备环保型橡胶沥青,分析MOFs材料与橡胶沥青的配比对环保型橡胶沥青流变性能、低温性能、以及VOCs抑制的影响,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辨别VOCs成分谱特征.结果表明:在30℃时,UiO-66掺量为0.2 wt%、0.4 wt%、0.6 wt%时的复数模量比未掺入的分别提高17.2%、30.5%、36.6%.以0.6wt%掺量为例,在-6℃、-12℃、-18℃和-24℃时,其S值比未掺入的橡胶沥青分别提高5.12%、18.73%、7.86%、6.51%.当UiO-66掺量为0.6wt%时,VOCs数目由118种急剧减少到62种.橡胶沥青VOCs排放总浓度大幅降低48.1%,由1043.2 mg/m 3降低至501.9 mg/m 3.此外,UiO-66对一类致癌物的抑制效果显著,可使1,3-丁二烯的浓度降低高达71.2%,这表明UiO-66对橡胶沥青VOCs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沥青 VOCS MOFS UiO-6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掺量橡胶改性沥青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国清 袁顺军 +2 位作者 邱文利 秦禄生 何兆益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1期133-136,共4页
文中对改进工艺后制备的大掺量橡胶改性沥青进行疲劳性能研究,三种橡胶改性沥青的掺量分别为30%、40%和50%,对三种橡胶改性沥青和两种对照组(SBS改性沥青与70JHJ基质沥青)进行RTFOT和PAV老化,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通过温度扫描、LA... 文中对改进工艺后制备的大掺量橡胶改性沥青进行疲劳性能研究,三种橡胶改性沥青的掺量分别为30%、40%和50%,对三种橡胶改性沥青和两种对照组(SBS改性沥青与70JHJ基质沥青)进行RTFOT和PAV老化,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通过温度扫描、LAS试验和时间扫描试验,对五种沥青试样的疲劳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扫描试验无法准确区分改性沥青的疲劳性能.经RTFOT的大掺量橡胶改性沥青在LAS试验中疲劳损伤不明显,不易区分疲劳性能,建议使用PAV老化试样进行试验.时间扫描所得试验结果具有一致性,在较低或较高应力水平下,疲劳性能排序均为:AR40>AR30>AR50>SBS>70#,能够有效区分各掺量改性沥青的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改性沥青 疲劳试验 大掺量胶粉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橡胶改性沥青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葛冬冬 姜向阳 +2 位作者 吕松涛 张洪刚 宋小金 《中外公路》 2024年第6期27-50,共24页
废旧轮胎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不仅能有效降低资源消耗,还能显著减轻环境污染。处理废旧轮胎获得橡胶粉,通过湿法工艺与沥青共混,可作为改性剂改善沥青的性能。该文论述了湿法橡胶改性沥青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其制备工艺、性能影响因素及改... 废旧轮胎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不仅能有效降低资源消耗,还能显著减轻环境污染。处理废旧轮胎获得橡胶粉,通过湿法工艺与沥青共混,可作为改性剂改善沥青的性能。该文论述了湿法橡胶改性沥青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其制备工艺、性能影响因素及改性机理。通过回顾相关研究,总结了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条件及其对储存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橡胶掺量、目数、基质沥青类型及制备参数对沥青物理和流变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谱学分析法和微观形貌分析法揭示了橡胶与沥青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此外,还探讨了橡胶与其他改性剂复合使用对沥青性能的协同提升效果,为湿法橡胶改性沥青的进一步优化和应用提供了有益参考。最后,对湿法橡胶改性沥青在制备工艺、性能研究、改性机理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材料 橡胶改性沥青 湿法 制备条件 改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硫化体系对硫化天然橡胶改性沥青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郇海洋 郭荣鑫 +1 位作者 晏永 张世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04-612,共9页
天然橡胶是一种生物质聚合物,作为沥青改性剂在环境可持续性上具有明显优势。然而,其对沥青物理及流变性能的提升不显著。硫化可以改善天然橡胶改性沥青(Natural rubber modified asphalt,NRMA)的性能,但硫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硫化体系... 天然橡胶是一种生物质聚合物,作为沥青改性剂在环境可持续性上具有明显优势。然而,其对沥青物理及流变性能的提升不显著。硫化可以改善天然橡胶改性沥青(Natural rubber modified asphalt,NRMA)的性能,但硫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硫化体系众多,不同硫化体系对硫化天然橡胶改性沥青(Vulcanized natural rubber modified asphalt,VNRMA)的影响尚不明确,这极大地影响了进一步开发高性能VNRMA以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普通硫化体系(Conventional vulcanization,CV)、半有效硫化体系(Semi-efficient vulcanization,SEV)和有效硫化体系(Efficient vulcanization,EV)制备不同的VNRMA,并探究硫化体系对VNRMA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性能和温度敏感性方面,SEV/VNRMA的复数模量、相位角、车辙因子以及温度敏感性系数VTS表现最好;在低温性能方面,三种硫化体系制备的VNRMA均能满足规范要求,但CV/VNRMA低温性能最佳,更适合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相容性方面,SEV/VNRMA的Han曲线在低频区斜率值(1.042)最大,相容性最好;施工和易性方面,SEV/VNRMA占据优势,其通过传统等黏度法确定的拌合温度比CV/VNRMA和EV/VNRMA最大分别降低5℃和5℃,压实温度最大分别降低5℃和6℃。通过FM和FTIR对VNRMA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CV/VNRMA和EV/VNRMA,SEV/VNRMA更加均匀且致密的网状结构是其在相容性和高温性能方面表现优异的主要内在原因。综上,SEV对NRMA的硫化效果最佳,推荐后续研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改性沥青 硫化体系 性能 微观 网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