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种资源全生育期田间抗旱性鉴定技术规程
1
作者 张亚格 刘伟 +7 位作者 魏昭然 唐力琼 林尤珍 周畋波 张洪亮 孙兴明 王效宁 李自超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205,共4页
抗旱性是作物与干旱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数量性状,准确的抗旱表型鉴定是挖掘抗旱基因和开展抗旱遗传研究的基础,对于水稻节水抗旱育种至关重要。在大田条件下进行稻种资源全生育期抗旱表型鉴定的方法一直是抗旱育种工作者所关注的技术难... 抗旱性是作物与干旱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数量性状,准确的抗旱表型鉴定是挖掘抗旱基因和开展抗旱遗传研究的基础,对于水稻节水抗旱育种至关重要。在大田条件下进行稻种资源全生育期抗旱表型鉴定的方法一直是抗旱育种工作者所关注的技术难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在多年田间稻种资源抗旱性鉴定和研究的基础上,对抗旱性鉴定体系进行探索优化,总结制定了稻种资源全生育期田间抗旱性鉴定的技术规程,其内容包括一般要求、整地、种植方式、水分管理、施肥、病虫草害防治以及抗旱性评价等全过程的操作规范和基本要求,以期为稻种资源全生育期抗旱鉴定提供技术参考。该技术规程适用于海南省三亚市每年冬季(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上旬)的田间种植的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种资源 全生育期 抗旱鉴定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稻SSSLs孕穗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2
作者 陈科 廖冰 +2 位作者 刘国利 黄秀艳 何平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91,共11页
为揭示水稻孕穗期的抗旱机理,以6份由南方野生稻和展颖野生稻构建的单片段代换系(SSSLs)及其亲本华粳籼74(HJX74)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干旱处理,测定干旱处理0,5,10 d和复水5 d后的6个生化指标和结实期后的11个农艺性状,并结合相关性分... 为揭示水稻孕穗期的抗旱机理,以6份由南方野生稻和展颖野生稻构建的单片段代换系(SSSLs)及其亲本华粳籼74(HJX74)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干旱处理,测定干旱处理0,5,10 d和复水5 d后的6个生化指标和结实期后的11个农艺性状,并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对7个材料的耐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7个材料之间的农艺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材料M78-1与HJX74在相对穗长、相对空粒数、相对穗粒数存在极显著差异,M148与HJX74在相对瘪粒数存在极显著差异,M107与HJX74在相对穗长和相对二次枝梗数存在极显著差异;在孕穗期鉴定到6个耐旱QTLs,包括相对穗长(qRPL1-1、qRPL2-1)、相对二次枝梗数(qRNSB2-1)、相对瘪粒数(qRNDG11-1)、相对空粒数(qRNEG1-1)和相对穗粒数(qRGNP1-1),分布在1,2,11号染色体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干旱5 d后分别增加3.76%~18.20%,31.88%~100.00%,而丙二醛浓度降低41.07%~81.65%;干旱10 d后SOD和POD的活性出现下降趋势,分别降低9.20%~48.53%,44.74%~79.79%,而丙二醛浓度相比于干旱5 d出现显著升高;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在处理5,10 d阶段持续上升,复水5 d后各生化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在干旱胁迫下相对结实率、POD和脯氨酸的特征向量和贡献率最大,表明这3种指标更能代表水稻孕穗期的耐旱情况。综上,干旱胁迫会影响水稻孕穗期各项农艺性状与生化指标,同时水稻也会调节自身代谢过程响应干旱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孕穗期 干旱胁迫 农艺性状 生化指标 耐旱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洞施工和持续干旱对岩溶地下水影响的定量评价
3
作者 秦蜂 詹双桥 +3 位作者 郑小康 陈运财 杜兴武 杨志兵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146,共10页
隧洞施工和持续干旱导致岩溶地区地下水位大幅下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因此,定量评估两种因素共同影响下的岩溶地下水系统响应有助于施工单位和居民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研究采用离散管道-连续介质耦合模型方法,建立了考虑动态... 隧洞施工和持续干旱导致岩溶地区地下水位大幅下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因此,定量评估两种因素共同影响下的岩溶地下水系统响应有助于施工单位和居民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研究采用离散管道-连续介质耦合模型方法,建立了考虑动态施工条件下的九龙岭长隧洞工程区岩溶地下水三维数值模型,并通过工程区水文地质资料和监测钻孔水位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用控制单一影响因素方法分别评价了在2022年8月至2022年10月隧洞施工和极端干旱两种因素对区域岩溶地下水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均衡期内地下水位受干旱影响范围占研究区域面积的55.43%(约649.72 km2),是隧洞施工影响的35.1倍,持续干旱是造成研究区域大面积地下水下降的主要原因;随着干旱持续,隧洞沿线整体地下水位下降受干旱影响较大,但在少量局部洞段隧洞轴线上方(如距隧洞入口14~15 km、18~19 km段)水位下降是受隧洞突涌水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研究区域地下水水量平衡分析发现,在均衡期内干旱影响的补给减量约为824.5万m^(3),明显多于隧洞涌水造成的地下水流失量,持续干旱对研究区域地下水的影响最大。本文阐明了在隧洞施工和干旱共同影响下岩溶地下水系统扰动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成果可为岩溶区地下工程影响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下水 数值模拟 隧洞施工 持续干旱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干旱动态模拟及干旱损失评估 被引量:41
4
作者 宋丽莉 王春林 董永春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6-233,共8页
根据农田水分平衡原理 ,结合水稻生育特点建立了稻田水分平衡方程 ;以广东省早、晚稻大田生育期为例 ,模拟各个生育阶段稻田水分逐日动态变化 ,得出生育期缺水状况 ,并分别就自然环境和灌溉条件下的水稻受旱损失进行了客观定量评估。首... 根据农田水分平衡原理 ,结合水稻生育特点建立了稻田水分平衡方程 ;以广东省早、晚稻大田生育期为例 ,模拟各个生育阶段稻田水分逐日动态变化 ,得出生育期缺水状况 ,并分别就自然环境和灌溉条件下的水稻受旱损失进行了客观定量评估。首次根据试验资料就水稻作物的缺水敏感系数进行研究计算 ,得出了十分有意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干旱 旱损评估 模拟 农田水分平衡原理 灌溉条件 缺水敏感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6000模拟干旱对水稻幼苗期根系的影响 被引量:51
5
作者 马廷臣 余蓉蓉 +2 位作者 陈荣军 曾汉来 张端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06-1211,共6页
试验研究了不同PEG-6000浓度(0g·L-1、50g·L-1、125g·L-1和200g·L-1)对"湘丰早119"(耐旱)和"爱华5号"(干旱敏感)2个水稻品种的根体积、根粗、最长根长、侧根长、不定根长、根总长度、根数量、... 试验研究了不同PEG-6000浓度(0g·L-1、50g·L-1、125g·L-1和200g·L-1)对"湘丰早119"(耐旱)和"爱华5号"(干旱敏感)2个水稻品种的根体积、根粗、最长根长、侧根长、不定根长、根总长度、根数量、根系质膜相对透性和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耐旱水稻品种和敏感水稻品种根部的形态指标除根数量外都受严重干旱(200g·L-1PEG-6000)抑制,敏感品种更为明显;形态指标在各浓度PEG-6000处理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且这些指标一般在不同浓度PEG处理3~4d后产生明显差异;根系POD活性随处理浓度升高而增大,随处理时间延长,耐旱品种POD活性的上升速度大于敏感品种;根系质膜相对透性随处理浓度升高而增加,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大,敏感品种的质膜相对透性高于耐旱品种;耐旱品种的根系较敏感品种更粗、更长,根系茁壮程度优于敏感品种。根数量和根系质膜相对透性不应作为耐旱选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6000 模拟干旱胁迫 抗旱性 水稻根系 形态指标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品种苗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筛选及其综合评价 被引量:52
6
作者 李艳 马均 +2 位作者 王贺正 张荣萍 李旭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250-255,共6页
对90个水稻品种(系)苗期的14个生长指标进行测定,以反复干旱存活率作为因变量,运用通径分析筛选了与反复干旱存活率关系最密切的4个指标作为鉴定苗期水稻抗旱性的指标。这几个指标分别为叶龄,心叶下倒1叶长,心叶下倒2叶长,心叶下倒2叶... 对90个水稻品种(系)苗期的14个生长指标进行测定,以反复干旱存活率作为因变量,运用通径分析筛选了与反复干旱存活率关系最密切的4个指标作为鉴定苗期水稻抗旱性的指标。这几个指标分别为叶龄,心叶下倒1叶长,心叶下倒2叶长,心叶下倒2叶叶面积;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上述品种(系)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苗期 抗旱性鉴定指标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水稻花后生理特性及产量构成 被引量:13
7
作者 孙耀中 东方阳 +3 位作者 郭学民 刘永军 杨晓玲 吉志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8-113,共6页
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水稻品系51-22、51-15,受体亲本中花8号(ck1),旱297(ck2)等4个品种(系)开花后剑叶的丙二醛含量、SOD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和24 h失水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开花后10~25 d,两个转BAD... 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水稻品系51-22、51-15,受体亲本中花8号(ck1),旱297(ck2)等4个品种(系)开花后剑叶的丙二醛含量、SOD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和24 h失水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开花后10~25 d,两个转BADH基因水稻品系的MDA含量均低于中花8号和旱297;开花后5~15 d,4个品种(系)的SOD酶活性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而后迅速下降.在开花后10~25 d,两个转BADH基因水稻品系的SOD酶活性显著高于中花8号;两个转BADH基因水稻品系的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虽不稳定,但显著高于中花8号;两个转BADH基因品系24 h失水率均低于中花8号.相关分析表明:MDA含量、SOD酶活性和脯氨酸(Pro)含量存在一定程度的线性负相关,SOD酶活性与脯氨酸(Pro)含量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MDA含量与稻谷产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SOD酶活性、脯氨酸(Pro)含量与稻谷产量呈线性正相关,但未达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转基因水稻 丙二醛含量 SOD活性 脯氨酸含量 失水率 产量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叶片早衰突变体osled的生理特征与基因定位 被引量:12
8
作者 赵晨晨 黄福灯 +3 位作者 龚盼 杨茜 程方民 潘刚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46-1955,共10页
叶片早衰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因此,研究叶片早衰的分子与生理机制对于作物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60Co-γ辐射诱变水稻品种93-11获得突变体osled,其从分蘖期叶片就开始早衰,最先表现为叶尖和叶边缘变褐,并伴有红褐色... 叶片早衰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因此,研究叶片早衰的分子与生理机制对于作物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60Co-γ辐射诱变水稻品种93-11获得突变体osled,其从分蘖期叶片就开始早衰,最先表现为叶尖和叶边缘变褐,并伴有红褐色斑点。在苗期经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后,突变体不仅早衰,而且植株变矮以及根系变短。生理分析表明,野生型剑叶、倒二叶和倒三叶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基本不变,但突变体则显著升高且倒二叶和倒三叶极显著高于野生型;突变体和野生型三片叶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叶绿素总含量均表现下降,但突变体倒二叶和倒三叶的含量或活性均显著低于野生型。叶片经台盼蓝、二氨基联苯胺(DAB)及四唑硝基蓝(NBT)等细胞组织化学染色及透射电镜分析表明,osled叶片细胞膜系统已破坏,H2O2和O2-积累,叶绿体已开始解体。遗传分析表明,osled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借助图位克隆技术将该基因定位于第3染色体长臂的RM15528与RM15553两个标记之间,遗传距离均为0.7 c M,该结果为进一步克隆Os LED基因并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片早衰 模拟干旱胁迫 生理分析 精细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模拟干旱对大豆萌发性状的影响及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燕平 王晓梅 +8 位作者 侯国强 孙晓环 齐主鑫 宗春美 白艳凤 徐德海 郭数进 李贵全 任海祥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33-1141,共9页
本试验以22份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品系)为研究材料,使用快速简便的高渗溶剂聚乙二醇(PEG6000)进行室内模拟干旱胁迫试验,探讨干旱胁迫对不同大豆品种(品系)萌发性状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不同品种进行抗旱适应性评价。结果... 本试验以22份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品系)为研究材料,使用快速简便的高渗溶剂聚乙二醇(PEG6000)进行室内模拟干旱胁迫试验,探讨干旱胁迫对不同大豆品种(品系)萌发性状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不同品种进行抗旱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生态型大豆品种的吸水率、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根长指数均比清水对照低。品种间萌发性状存在差异,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为相对发芽率,为73%,变异幅度为4.25%-44.56%,变异系数最小的为12h吸水率,为11%,变异幅度为28.54%-48.75%,12h吸水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根长指数与萌发抗旱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可作为大豆芽期抗旱性鉴定的重要指标。初步鉴选出4个强抗型大豆品种,分别为:晋大74、晋大70、晋大83和晋大73,鉴选出3份敏感型品种,分别为晋大75、黑珍珠、扁茎豆,其他15份品种为中抗型品种。研究结果可为大豆萌发期抗旱性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模拟 大豆 萌发性状 抗旱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抗旱稻恢复系的抗褐飞虱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及抗性评价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安宁 刘毅 +8 位作者 王飞名 谢岳文 孔德艳 聂元元 张分云 毕俊国 余新桥 刘国兰 罗利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64-1769,共6页
褐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利用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培育抗虫品种是目前公认最经济有效、环境友好的策略。本研究利用水稻功能基因组已克隆的抗褐飞虱基因,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常规回交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将抗褐飞虱基因Bph6、Bph9、Bp... 褐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利用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培育抗虫品种是目前公认最经济有效、环境友好的策略。本研究利用水稻功能基因组已克隆的抗褐飞虱基因,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常规回交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将抗褐飞虱基因Bph6、Bph9、Bph14和Bph15单独和聚合导入到节水抗旱稻恢复系旱恢3号,获得了一系列含有单基因、双基因、三基因和四基因的改良系。采用标准苗期集团筛选法进行褐飞虱抗性鉴定,评价这些基因在旱恢3号背景下的效应及相互作用。表明单基因改良系中,Bph9的抗性最强,且Bph9>Bph6>Bph15>Bph14;在聚合改良系中,抗性均优于单基因改良系,四基因聚合改良系的抗性最强,不同基因型组合的抗性效应是Bph6+Bph9+Bph14+Bph15>Bph6+Bph9>Bph6+Bph9+Bph14>Bph6+Bph9+Bph15>Bph6+Bph14+Bph15>Bph9+Bph14+Bph15>Bph14+Bph15。在自然条件下,改良系与旱恢3号在株高、有效穗和千粒重等农艺性状上差异不显著,其他性状与旱恢3号相仿或略差。本试验表明单独和聚合导入Bph6、Bph9、Bph14和Bph15基因能显著提高节水抗旱稻恢复系的褐飞虱抗性,这4个基因的加性效应明显,可为今后节水抗旱稻抗褐飞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种 褐飞虱 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抗性评价 节水抗旱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芽期抗旱性综合评价及鉴定指标鉴选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其勇 朱从桦 +5 位作者 李星月 武丙琳 易军 符慧娟 陈德西 张鸿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32,共15页
以蒸馏水处理为空白对照,将20份水稻品种种子用浓度为20%PEG-6000(聚乙二醇)的溶液处理,测定整个发芽周期内的发芽势、发芽率、根芽长、干物质变化及相关生理指标,并应用多种统计方法进行抗旱性分析、综合评价,探讨芽期抗旱性鉴定方法... 以蒸馏水处理为空白对照,将20份水稻品种种子用浓度为20%PEG-6000(聚乙二醇)的溶液处理,测定整个发芽周期内的发芽势、发芽率、根芽长、干物质变化及相关生理指标,并应用多种统计方法进行抗旱性分析、综合评价,探讨芽期抗旱性鉴定方法及指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降低了绝大部分品种发芽势、发芽率、根芽长、根芽干质量、SOD活性等,对根芽长、物质消耗的抑制作用较萌发相关指标更强;提高了剩余种子干质量、POD、CAT、MDA、β-淀粉酶、可溶性糖、脯氨酸等;除根数和可溶性糖在品种与干旱胁迫互作间、根芽比在干旱胁迫间、脯氨酸在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外,所有指标在干旱胁迫间、品种间及干旱胁迫和品种互作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应用改进的分级法、隶属函数法、主成分法分别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3种综合评价指标间均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以分级系数和隶属函数综合值评价结果优于主成分法。聚类分析表明,20个品种芽期干旱胁迫下可分为5个不同抗旱性类群,其中‘冈优99’抗旱性很强,‘德香4923’‘内6优138’‘川香优6号’‘川优6203’抗旱性较强。储藏物质转化率、活力指数、萌发抗旱系数、芽长、芽干质量与各综合指标显著相关性,且与萌发相关单项指标显著相关。综合分析表明,储藏物质转化率可作为水稻芽期抗旱性首选指标,活力指数、萌发抗旱系数、芽长、芽干质量可以作为备选指标,而分级系数、隶属函数综合值可作为抗旱性精确鉴定的综合指标。改进的分级法进行综合评价应用效果较好,可作为综合评价法适用。此外,综合评价法可较好评价参试品种芽期抗旱性强弱,且以分级法、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法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芽期 抗旱性 分级系数 综合评价 指标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稻品种花期耐旱性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松 张玉屏 +3 位作者 朱德峰 林贤青 陈惠哲 向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47,154,共10页
以我国96个主导水稻品种为材料,于水稻开花期进行水分处理10d,研究水分胁迫下不同水稻品种与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开花期水分胁迫对水稻每穗粒数影响不显著,结实率和千粒重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根据水分胁迫指数将供试品... 以我国96个主导水稻品种为材料,于水稻开花期进行水分处理10d,研究水分胁迫下不同水稻品种与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开花期水分胁迫对水稻每穗粒数影响不显著,结实率和千粒重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根据水分胁迫指数将供试品种分为耐旱型(WSI<0.0599)、中间型(0.0600<WSI<0.2599)和敏感型(WSI>0.2600)3类。筛选出9个耐旱型品种,其中粳型常规水稻1个、籼型常规水稻1个、籼型两系杂交水稻2个、籼型三系杂交水稻5个。籼稻品种的耐旱性明显优于粳稻品种,来源于同一母本冈46A的冈优527、冈优188和冈优725在本试验中都表现出良好的耐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开花期 耐旱性 评价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栏稻资源早期抗旱性评价及抗旱资源筛选 被引量:6
13
作者 唐力琼 严小微 +3 位作者 唐清杰 徐靖 朱红林 王效宁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0-175,共6页
为明确山栏稻抗旱差异性,筛选抗旱性强的资源,采用PEG人工模拟干旱的方法,研究20个山栏稻资源的芽期、苗期抗旱性。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资源间的抗旱性排序有所不同;山栏稻资源的抗旱性具有显著差异;芽期、苗期抗性极显著正相... 为明确山栏稻抗旱差异性,筛选抗旱性强的资源,采用PEG人工模拟干旱的方法,研究20个山栏稻资源的芽期、苗期抗旱性。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资源间的抗旱性排序有所不同;山栏稻资源的抗旱性具有显著差异;芽期、苗期抗性极显著正相关,芽期抗旱性较强的资源有L6、L30、L31、L33,苗期抗旱性较强的资源有L6、L26、L30、L31;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综合分级,结果显示山栏稻资源总体抗旱性较强,中抗以上的资源占55%,其中L6、L30、L31几个资源具有强抗旱性,建议在季节性干旱地区推广,同时为抗旱种质创新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栏稻 芽期 苗期 抗旱性 评价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晚稻干旱灾害评估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慧华 王春林 +1 位作者 段海来 范绍佳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21,共7页
根据广东晚稻产量及生育期资料,采用逐日气象干旱指数DI计算各个生育期干旱指数,建立了晚稻干旱灾害评估模型并分析其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 1981-2010年广东省平均晚稻干旱年频率为14 a一遇,减产率为0.7%,以轻旱为主。干旱主要发生在... 根据广东晚稻产量及生育期资料,采用逐日气象干旱指数DI计算各个生育期干旱指数,建立了晚稻干旱灾害评估模型并分析其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 1981-2010年广东省平均晚稻干旱年频率为14 a一遇,减产率为0.7%,以轻旱为主。干旱主要发生在晚稻抽穗-乳熟期。2晚稻干旱频率及减产率均呈北高南低分布,旱灾高发区集中在西北部,频率为4~7 a一遇,减产率为1%左右。3近30 a广东省晚稻干旱灾害总体减弱但不显著,其中东南部干旱灾害趋于增强,其它地区均趋于减弱。4气候变暖后,晚稻全生育期、抽穗-乳熟期的干旱致灾频率和减产率呈减小趋势。由此可见,广东省晚稻干旱灾害的关键时期是抽穗-乳熟期,重点关注区域是西北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晚稻 干旱灾害 评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籼稻新组合抗旱性鉴定评价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鸿 朱从桦 +3 位作者 谭杰 李星月 杨文钰 康海歧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1-169,共9页
为探索有效鉴定、评价及快速预测杂交籼稻新组合抗旱性的指标和方法,选择10个杂交籼稻新组合和1个对照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进行正常水分和干旱处理。综合分析干旱胁迫条件下水稻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变化差异,借助产量抗旱系数、模... 为探索有效鉴定、评价及快速预测杂交籼稻新组合抗旱性的指标和方法,选择10个杂交籼稻新组合和1个对照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进行正常水分和干旱处理。综合分析干旱胁迫条件下水稻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变化差异,借助产量抗旱系数、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抗旱性综合评价D值对杂交籼稻新组合抗旱性进行鉴定和评价,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M)、相关分析(CAM)和逐步回归分析(SRM)进行抗旱指标筛选。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籼稻新组合间抗旱能力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抗旱性综合评价D值聚类分析得出C8—沪旱7A/成旱恢30241属于强抗旱型,C_1—沪旱7A/Z4R(Si)、C_2—沪旱7A/成恢177、C_7—沪旱7A/成旱恢30248、C_9—沪旱7A/成旱恢31708和C_(10)—沪旱7A/成旱恢30218属于抗旱型,C_3—沪旱7A/成恢178、C_4—沪旱7A/成旱恢31701和C_5—沪旱7A/成旱恢31704属于中间类型,冈优725(对照品种)和C_6—沪旱7A/成旱恢31621属于不抗旱型;有效穗数、单穗实粒重和结实率的相对值可作为鉴定与评价杂交籼稻抗旱性的重要综合指标;利用逐步回归构建水稻材料抗旱性预测模型D=(245.231+1.645X_2+2.712X_4+6.494X_6+19.401X_7-2.791X_(10))×10^(-3)能准确、快速预测杂交籼稻新组合抗旱能力(其中:D为供试材料的抗旱综合评价D值,X_2、X_4、X_6、X_7和X_(10)分别为水稻干旱胁迫下有效穗数、单穗实粒数、单穗总粒重、单穗实粒重和千粒重的相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抗旱性 评价 综合评价D值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墒情模型的旱情评估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小凤 王再明 +1 位作者 王振龙 李瑞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5-169,共5页
干旱灾害是对农业生产影响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制约了安徽省淮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首先简要介绍安徽省淮北地区干旱特点及原因,构建了区域干旱评价指标体系并划分不同季节旱情等级标准,然后建立了基于土壤墒情、降水量... 干旱灾害是对农业生产影响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制约了安徽省淮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首先简要介绍安徽省淮北地区干旱特点及原因,构建了区域干旱评价指标体系并划分不同季节旱情等级标准,然后建立了基于土壤墒情、降水量及地下水埋深的综合旱情评估预测模型。将干旱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预测模型分别应用到2008年冬旱评估、2009年3月份干旱预测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评估结果基本能够反映区域干旱的实际情况,能够为区域防旱抗旱提供技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情评价指标体系 旱情评估 旱情预测 土壤墒情模型 安徽省淮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旱水稻品种的选育与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广元 李广信 +1 位作者 于晓慧 梅青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7期635-639,共5页
通过系统育种、杂交育种和外源DNA导入技术,采用水、旱作交叉选育法选育出一批优异耐旱水稻种质材料。并对栽培稻抗旱性鉴定方法与评价进行了研究分析,筛选出05082,05072,04旱25和04旱26等4个材料为抗旱高产品种。同时,利用室内水分胁... 通过系统育种、杂交育种和外源DNA导入技术,采用水、旱作交叉选育法选育出一批优异耐旱水稻种质材料。并对栽培稻抗旱性鉴定方法与评价进行了研究分析,筛选出05082,05072,04旱25和04旱26等4个材料为抗旱高产品种。同时,利用室内水分胁迫鉴定和田间自然多重胁迫条件下的苗期及抽穗开花期与对照对比进行鉴定,并结合水旱田种植对比分析进行综合抗旱力鉴定,三者相结合的鉴定方法简便、直观、易掌握,便于育种者对品系进行初步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旱水稻 选育 抗旱性 鉴定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一作区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对干旱胁迫响应的模拟研究——以武川县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罗新兰 孙悦 +3 位作者 刘利民 王立为 杨丽桃 高西宁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67-878,共12页
为探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华北一作区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例,基于多年马铃薯生长发育资料和气象资料,对APSIM-Potato模型进行调参与验证,评价模型在武川地区的适用性。利用验证后的模型模拟马铃薯叶... 为探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华北一作区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例,基于多年马铃薯生长发育资料和气象资料,对APSIM-Potato模型进行调参与验证,评价模型在武川地区的适用性。利用验证后的模型模拟马铃薯叶面积指数(LAI)、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对不同发育阶段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1)各发育阶段天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均在3 d内;LAI、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为12.82%、17.35%和14.48%,均低于20%,表明APSIM-Potato模型在武川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2)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和强度的增加,马铃薯LAI、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随之减小。模拟单一发育阶段干旱胁迫时,马铃薯LAI、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对分枝-开花期水分胁迫的响应最大;模拟连续发育阶段干旱胁迫时,LAI、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对全生育期水分胁迫的响应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APSIM-Potato模型 适用性评价 干旱模拟 叶面积指数 生物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旱胁迫的水稻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的订正与检验 被引量:2
19
作者 葛道阔 曹宏鑫 +3 位作者 吕淞霖 刘岩 李秉柏 魏秀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93-1198,共6页
为使水稻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满足淮河流域水稻生长季干旱影响精细化评估要求,利用淮河流域江苏省兴化市、河南省信阳市2010 ~2012年水稻大田和盆栽的水分胁迫控制试验资料,获取了RCSODS中相关子模型的参数,并对干旱胁迫订... 为使水稻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满足淮河流域水稻生长季干旱影响精细化评估要求,利用淮河流域江苏省兴化市、河南省信阳市2010 ~2012年水稻大田和盆栽的水分胁迫控制试验资料,获取了RCSODS中相关子模型的参数,并对干旱胁迫订正因子的算法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基于干旱胁迫订正后的模型对干旱环境下净光合速率、根冠比和叶面积的模拟效果较好,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947、0.882和0.950 ~0.988,说明模型干旱订正结构合理,参数选值准确.对比模拟产量和实测产量,其决定系数也达到0.917,绝对平均误差(MAE)和均方差根(RMSE)值分别为0.551和0.623.表明订正后的模型有较好的模拟能力,更能适应淮河流域水稻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干旱 模拟模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乡野生稻BIL群体孕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付学琴 贺浩华 +3 位作者 文飘 罗向东 胡标林 谢建坤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3-580,共8页
以协青早B//东乡野生稻/协青早B回交重组系(Backcross Inbred Lines,BIL)为材料,测定了水分胁迫和非水分胁迫2种环境下株高、有效穗、穗长、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着粒密度、结实率、千粒重、单株产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卷叶级别11个抗... 以协青早B//东乡野生稻/协青早B回交重组系(Backcross Inbred Lines,BIL)为材料,测定了水分胁迫和非水分胁迫2种环境下株高、有效穗、穗长、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着粒密度、结实率、千粒重、单株产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卷叶级别11个抗旱相关性状,经方差分析显示,除穗长外,其余产量相关性状对水分胁迫均表现为敏感或极为敏感。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分析表明,BIL群体中337、186、275、174、207、306、255、219、236、332株系不仅抗旱性强,而且产量高,可作为水稻高产抗旱遗传改良材料进行深入研究。以抗旱性综合评价值为因变量,各单项指标相对值为自变量,建立了评价群体抗旱性的最优回归方程,筛选出结实率、单株产量和叶片含水量3个性状与水稻抗旱性相关显著,可作为孕穗期抗旱性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乡野生稻 孕穗期 抗旱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