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学衰老标志物与心脏瓣膜病有关联
1
作者 刘湘婧 罗达 +3 位作者 胡正 田航宇 江洪 陈静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1-249,共9页
目的:分析生物学衰老标志物表型年龄和表型年龄加速与心脏瓣膜病的关联性。方法:从英国生物库2006—2010年纳入的人群中筛选符合纳排标准的研究对象。计算表型年龄和表型年龄加速,运用Cox多因素分析探究表型年龄和表型年龄加速是否是心... 目的:分析生物学衰老标志物表型年龄和表型年龄加速与心脏瓣膜病的关联性。方法:从英国生物库2006—2010年纳入的人群中筛选符合纳排标准的研究对象。计算表型年龄和表型年龄加速,运用Cox多因素分析探究表型年龄和表型年龄加速是否是心脏瓣膜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剔除缺失值和亚组分析的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比较表型年龄、表型年龄加速对心脏瓣膜病的预测准确性,并绘制基于逻辑回归的临床决策曲线。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11687名参与者,其中患有心脏瓣膜病14258例(中位随访时间12.80年),包括非风湿性主动脉瓣疾病5238例(中位随访时间12.82年)、非风湿性二尖瓣疾病4558例(中位随访时间12.83年)、非风湿性三尖瓣疾病411例(中位随访时间12.84年)等。经人口统计学因素(性别、种族、教育、汤森剥夺指数)、人体测量因素(体重指数)、生活方式因素(吸烟、饮酒、防止高血压的饮食方法评分)、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矫正后,表型年龄和表型年龄加速是心脏瓣膜病及其包括的非风湿性主动脉瓣疾病、非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和非风湿性三尖瓣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表型年龄:校正后风险比均为1.04,P<0.01;表型年龄加速:校正后风险比均为1.03,P<0.01)。敏感性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ROC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相比表型年龄加速,表型年龄预测心脏瓣膜病的准确性更高(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1和0.599)、净获益更高;并且相比单一指标,两种指标联合预测心脏瓣膜病具有更高的准确性(ROC曲线下面积达0.725)和更高的净获益。结论:生物学衰老标志物表型年龄和表型年龄加速均是心脏瓣膜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相比表型年龄加速,表型年龄对于预测心脏瓣膜病更具优势;相比单一指标,两种指标联合可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衰老 表型年龄 表型年龄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非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胡守财 陶堰成 +5 位作者 马浩天 杨成龙 赵国辉 江伊鹏 胡尕伟 李庆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6-812,共7页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非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non-rheumatic valvuiar heart disease,NRVHD)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方法: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收集1990~2019年中国NRVHD相关数据,分析这一时期NRVHD的粗发病率、粗患病率、粗...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非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non-rheumatic valvuiar heart disease,NRVHD)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方法: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收集1990~2019年中国NRVHD相关数据,分析这一时期NRVHD的粗发病率、粗患病率、粗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及其年龄标化率等数据,并通过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相应的变化趋势。利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2020~2029年中国NRVHD负担状况。结果:中国NRVHD粗发病率、粗患病率和粗DALY率从1990年的7.87/10万、123.21/10万和9.83/10万上升到2019年的22.85/10万、374.16/10万和11.95/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年龄标化患病率从1990年的9.22/10万、169.04/10万上升到2019年的15.30/10万、262.85/10万,女性均高于男性;年龄标化DALY率从1990年的13.43/10万下降到2019年的9.07/10万,女性均高于男性。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标化发病率、年龄标化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年龄标化DALY率呈下降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别为1.86%、1.72%和-1.66%],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990~2019年不同年龄组人群的疾病负担整体呈上升趋势,其粗发病率、粗患病率及粗DALY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是疾病负担的主要群体。灰色预测模型GM(1,1)结果显示,至2029年年龄标化发病率和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增加到18.51/10万、303.26/10万,年龄标化DALY率下降到7.42/10万。结论:1990~2019年中国NRVHD的年龄标化发病率、年龄标化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年龄标化DALY率均呈下降趋势。NRVHD的疾病负担仍然较重,女性和高龄人群尤其需要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 疾病负担 变化趋势 Joinpoint模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风湿性心脏病动物模型特点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岳璐 王琨 +1 位作者 苗明三 白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240-3245,共6页
目的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对现有的风湿性心脏病(RHD)模型进行总结,并从其优缺点方面进行分析,系统评价模型与临床的吻合度。方法通过总结现有的RHD动物模型中西医病因病机及相关检测指标,分析模型优缺点并在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基... 目的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对现有的风湿性心脏病(RHD)模型进行总结,并从其优缺点方面进行分析,系统评价模型与临床的吻合度。方法通过总结现有的RHD动物模型中西医病因病机及相关检测指标,分析模型优缺点并在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吻合度分析。结果对现有的国内外文献汇总分析结果显示,RHD动物模型制备方法有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GAS)未灭活诱导法、GAS-M蛋白诱导法和GAS灭活诱导法三大类;其中,以GAS未灭活静脉注射法的西医临床吻合度最高,与RHD的临床指标,超声心动图及病理指标等比较符合,具有参考意义。但现有RHD动物模型中医吻合度普遍较低,缺乏中医干扰因素及评价体系,且模型评价多以西医病理及实验室检测指标作为依据,缺少对表观指标的记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结论RHD动物模型可以中医病机为依据,增加对动物表观行为的观察,提高对中医四诊及证候的体现,建立更加完善的具有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RHD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热 风湿性心脏病 病证特点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评估自身免疫性风湿病心肌应变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源超 王雯雯 +1 位作者 高瑛瑛 祁荣兴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4-228,234,共6页
自身免疫性风湿病(autoimmune rheumatic diseases,ARDs)是一类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活化,引起由抗原抗体复合物介导的炎症反应,造成多系统损害的全身性疾病。心血管系统常受累及,长期的炎症反应引起心肌纤维化和心肌重构,导致患者预后... 自身免疫性风湿病(autoimmune rheumatic diseases,ARDs)是一类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活化,引起由抗原抗体复合物介导的炎症反应,造成多系统损害的全身性疾病。心血管系统常受累及,长期的炎症反应引起心肌纤维化和心肌重构,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影像学检查可为ARDs患者心脏受累提供可靠依据,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能够定量评估心肌应变,在识别心肌损害、评估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本文阐述了CMR-FT技术的原理以及在评估各类ARDs患者心血管受累中的应用价值,并对现有研究的进展、局限性以及未来的改进措施进行总结,旨在将CMR-FT技术投入临床实际应用中,为ARDs患者提供更可靠的影像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风湿病 心脏 特征追踪技术 心肌应变 心脏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林 于爱红 +4 位作者 田金徽 杨克虎 薛鸿燕 姚广玉 邵文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03-1607,共5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VIP、CNKI、CBM等数据库,并辅手工检索和其他检索,全面收集有关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随机对...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VIP、CNKI、CBM等数据库,并辅手工检索和其他检索,全面收集有关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 LibraryHandbook推荐的质量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用RevMan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个研究,共485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基础治疗相比,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可降低病人病死率[OR=0.49,95%CI(0.30,0.79),P=0.004]和再次入院率[OR=0.11,95%CI(0.06,0.22),P<0.00001]、可提高NYHA心功能[OR=-0.74,95%CI(-1.01,-0.48),P<0.00001]等。结论目前证据表明,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有效,且不良反应少,但纳入的研究质量均不高,因此,有必要开展更多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一步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瓣膜病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风心病合并恶液质病人术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潘灵爱 黄晓波 王艺萍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3-45,51,共4页
目的: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风心病合并恶液质病人术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我科收治的60例风湿性瓣膜病心脏恶液质综合征的病人,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A组(常规肠内营养计划+超声监测GRV组)和B组(常规... 目的: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风心病合并恶液质病人术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我科收治的60例风湿性瓣膜病心脏恶液质综合征的病人,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A组(常规肠内营养计划+超声监测GRV组)和B组(常规肠内营养计划+胃液回抽监测GRV组),分别根据GRV调整营养方案,从而比较两组营养状态、并发症、营养达标时间和住ICU时间的区别。结果:两组病人在Hb、TP、ALB水平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营养状态优于B组;两组在胃潴留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上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率更低;A、B两组达到目标喂养量时间分别为(3.02±0.78)d、(4.89±0.69)d,A组达到目标喂养量的时间少于B组(t=2.278,P=0.019)。A、B两组住ICU时间两组分别为(10.41±1.98)d、(11.39±1.75)d,A组的住ICU时间少于B组(t=2.384,P=0.015)。结论:床旁超声监GRV可以更准确地指导风心病合并恶液质病人术后病人肠内营养的应用,改善营养状态,更快达到目标喂养量,缩短住ICU住院时间,减少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心病 恶液质 超声检查 肠内营养 胃残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L短柱瓣行瓣膜替换术后早期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志农 朱家麟 +2 位作者 张宝仁 郝家骅 李文放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0-14,共5页
目的:评价C-L短柱瓣植入人体后的血液动力学性能。方法: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28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C-L短柱瓣、StJude双叶瓣、Medtronic-Hal单叶瓣作心脏瓣膜替换术,比较3种瓣膜植入人体后72... 目的:评价C-L短柱瓣植入人体后的血液动力学性能。方法: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28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C-L短柱瓣、StJude双叶瓣、Medtronic-Hal单叶瓣作心脏瓣膜替换术,比较3种瓣膜植入人体后72h内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应用C-L短柱瓣组,其术后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趋势与应用StJude组或Medtronic-Hal组相仿,在术后24h后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P<0.05),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术后早期3组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L短柱瓣植入人体内,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与目前已公认优良的人造心脏瓣膜相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瓣膜替换术 血液动力学 人造心脏瓣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房颤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种朋贵 曾祥君 +2 位作者 陈丹慧 秦成名 高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七氟烷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房颤发生率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需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房颤患者48例(ASA分级Ⅱ-Ⅲ级),分为研究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 目的探讨七氟烷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房颤发生率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需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房颤患者48例(ASA分级Ⅱ-Ⅲ级),分为研究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所有患者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依托咪酯0.3 mg/kg、芬太尼5μg/kg、维库溴铵0.15 mg/kg。麻醉维持,研究组吸入七氟烷1.0%-3.0%,观察组吸入异氟烷1.0%-3.0%,按需间断推注芬太尼和维库溴铵。记录手术过程及术后24 h内房颤事件的发作次数。同时,在麻醉诱导前、体外循环开始后6 h及24 h分别收集血清,运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房颤事件的发作率下降(16.7%)明显低于观察组(62.5%,P〈0.05)。两组患者血清中CRP及TGF-β1在麻醉诱导前及体外循环后6 h表达均明显升高,而24 h后逐渐下降,但研究组升高和下降趋势均无观察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具有降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房颤患者瓣膜置换术房颤事件发生率,其可能与抑制CRP及TGF-β1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麻醉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内血栓脱落致脑栓塞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9
作者 洪浪 陈章强 +3 位作者 王洪 陆林祥 尹秋林 赖珩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8-619,共2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内血栓脱落致脑栓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8例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患者经超声心动图确诊,球囊扩张术前或术中突发意识障碍,口角歪斜,偏瘫,肢体肌力Ⅰ~Ⅳ级,经过颅脑CT排除颅内出血,然...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内血栓脱落致脑栓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8例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患者经超声心动图确诊,球囊扩张术前或术中突发意识障碍,口角歪斜,偏瘫,肢体肌力Ⅰ~Ⅳ级,经过颅脑CT排除颅内出血,然后紧急静脉注射尿激酶50万U及静脉滴注50~100万U,3000U肝素钠静脉注射,并续以12500U+0.9%氯化钠溶液50ml微量泵泵入,伴有颅内高压者给予20%甘露醇125ml,或甘油果糖125ml快速静脉滴注,或与呋塞米40mg静脉推注,1次/12h交替使用。结果8例患者均为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合并心房纤颤。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为1~3h,经过积极溶栓、抗凝及降低颅内压等治疗后,7例患者3~4h后患者意识清楚,血压、呼吸平稳,四肢肌力明显改善,1~7d后四肢肌力完全恢复,口角歪斜症状消失而治愈出院;1例患者显效,即经过溶栓治疗后症状没有完全恢复,但语言表达有所改善,四肢肌力从Ⅰ级增加到Ⅳ级。8例患者未并发颅内和其他部位出血。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合并心房纤颤患者最好常规行经食管超声检查以排外左心耳内血栓;即使未见血栓,在左房室瓣球囊扩张术前应常规给予尿激酶预防性溶栓(至少1周),如果超声心动图发现心房内血栓,应积极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3~6个月,等血栓溶解或机化后才能行左房室瓣球囊扩张术;若患者出现脑栓塞的临床表现,如能排外脑出血,应尽早给予尿激酶溶栓及肝素抗凝,同时积极行降低颅内压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颅内栓塞和血栓形成 溶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右室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郑光美 黎春雷 +2 位作者 邓又斌 毕小军 曹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95-139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PWTDI)所测Tei指数评价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右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测量36例RHD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右心常规超声指标,同时记录三尖瓣环的PWTDI频谱图,测量相关时间间期,并计算出Tei指数... 目的探讨应用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PWTDI)所测Tei指数评价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右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测量36例RHD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右心常规超声指标,同时记录三尖瓣环的PWTDI频谱图,测量相关时间间期,并计算出Tei指数。结果①36例RHD患者中,A组(n=16)有较明显的肺动脉高压及右心扩大,B组(n=20)患者虽有少量三尖瓣返流及轻度肺动脉高压,却无右心扩大征象。但A、B两组患者的Tei值均明显增大,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单元线性相关分析表明:正常对照组中,Tei指数与年龄、心率均无相关性(P>0.05);RHD患者中,Tei指数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而与心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用右室三尖瓣环的PWTDI法获得的Tei指数可以较敏感的反映RHD患者右室功能的变化,是评价其右室整体功能的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右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组织多普勒成像 TEI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雷米普利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丁平 李莉 +3 位作者 徐志云 韩林 何斌 胡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5-678,共4页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雷米普利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120例风心瓣膜置换术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常规给予雷米普利5mg,1/d治疗,试验组加用厄贝沙坦150 mg,1/d。随访...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雷米普利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120例风心瓣膜置换术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常规给予雷米普利5mg,1/d治疗,试验组加用厄贝沙坦150 mg,1/d。随访6个月.观察指标为心功能(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6min步行实验、超声心动图各参数。结果: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较对照组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实验、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左室舒张朱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均改善明显(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雷米普利可显著改善风心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逆转心室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雷米普利 慢性心力衰竭 风湿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政 何江 +2 位作者 李莎 何波 蔡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439-3442,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行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组诱导前15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随后以0.5μg/(kg·h)泵注至术毕,对照组采用同样方法...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行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组诱导前15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随后以0.5μg/(kg·h)泵注至术毕,对照组采用同样方法静脉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术前、术毕、术后24、48 h抽取中心静脉血测定BUN、Scr和Cys C浓度;记录停留ICU时间。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Scr和Cys C在术后24 h显著上升,而BUN在术后24、48 h均有显著上升(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24 h的Scr、BUN、Cys C浓度显著降低(P<0.05);而且ICU停留时间更短(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改善瓣膜置换术后肾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右美托咪定 心脏瓣膜置换术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肺病理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徐激斌 张宝仁 蔡凯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997-999,F003,共4页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肺动脉高压患者肺病理改变特点,为临床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7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换瓣患者,在手术时取右肺中叶组织,对其病理改变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以6例主动脉...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肺动脉高压患者肺病理改变特点,为临床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7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换瓣患者,在手术时取右肺中叶组织,对其病理改变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以6例主动脉瓣病变、肺动脉压正常、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为对照。结果: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组织结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改变。严重肺动脉高压组的肺肌型动脉中层厚度指数(MT/R)明显高于肺动脉高压组和对照组,肺动脉高压组的MT/R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根据MT/R的病理分级,81%的患者在轻至中度。结论:肺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术前肺动脉压力有关,但大部分患者的肺血管病理改变仅为轻到中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肺动脉高压 病理学a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并发心房颤动患者48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勇 马瑞彦 +4 位作者 肖颖彬 陈林 王学峰 陈柏成 陈劲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48-1051,共4页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发病特点及各临床因素与房颤发生、发展的关系,探讨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09年6月我科接受二尖瓣置换手术的483例患者临床资料。男性143例,女性340例,年龄22~74(45.23±11.51)...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发病特点及各临床因素与房颤发生、发展的关系,探讨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09年6月我科接受二尖瓣置换手术的483例患者临床资料。男性143例,女性340例,年龄22~74(45.23±11.51)岁,其中单纯二尖瓣病变355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病变128例。合并左心房血栓51例,有脑栓塞病史4例,术中同期行氩气刀心内膜消融术10例,左心房折叠术26例,行三尖瓣成形127例(其中使用人工成形环21例)。全组病例根据有无房颤及房颤持续时间分为慢性房颤组(268例)、阵发性房颤组(133例)及窦性心律组(82例),于我科标本库中随机抽取每组患者右心房组织蜡块5例,行Masson染色,观察心房纤维化情况,计算胶原容积分数。结果阵发性房颤组右心房组织胶原容积分数(14.17±1.96)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8.65±2.30,P<0.05),慢性房颤组(19.06±1.85)显著高于阵发性房颤组及窦性心律组(P<0.05)。手术后死亡8例,病死率1.66%,体外循环时间(90.27±46.86)min。术后二次开胸止血9例,发生瓣周漏2例,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1.20±5.87)h。10例同期接受心内膜消融术患者有8例由房颤转为窦性心律。结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促进了房颤的发生、发展,右心房纤维化程度随房颤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瓣膜置换术同期行迷宫手术,术后早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氩气刀 心内膜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正五聚蛋白3与风湿性心脏病的关系 被引量:16
15
作者 宋鑫 陈应军 +2 位作者 张永强 刘利兰 陈志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67-1869,1876,共4页
目的:探讨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风湿性心脏病(RHD)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以同期40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选取我院住院RHD患者76例(排除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的风心病患... 目的:探讨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风湿性心脏病(RHD)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以同期40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选取我院住院RHD患者76例(排除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的风心病患者),根据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心电图情况分为房颤心律组和窦性心律组,联合瓣膜病变组和单瓣膜病变组,其中房颤RHD组48例,窦性心律组风心患者28例,联合瓣膜病变组46例,单瓣膜病变组30例,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hs-CRP,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PTX3含量。结果:(1)RHD组的血清hs-CRP和PTX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房颤RHD组的血清PTX3水平明显高于窦性RHD组(P<0.01),但房颤RHD组的血清hs-CRP水平与窦性RH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联合瓣膜病变组的PTX3水平和hs-CRP水平均高于单瓣膜病变组(P<0.05)。结论:PTX3及hs-CRP在RHD中持续存在,RHD瓣膜病变的严重性使hs-CRP及PTX3浓度升高。PTX3是RHD房颤发生的影响因素之一,PTX3在RHD炎症反应表现中稳定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正五聚蛋白3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纤维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肖骅 雷寒 +2 位作者 王曦 胥雪莲 游小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风心病房颤心房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38例风心病接受换瓣手术者于术中获取的右心耳分为3组,其中窦性心律组8例,阵发性...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风心病房颤心房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38例风心病接受换瓣手术者于术中获取的右心耳分为3组,其中窦性心律组8例,阵发性房颤组10例,持续性房颤组20例。对各组心房组织,应用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法及Mas-son染色检测胶原含量及分布;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GF-β1蛋白表达及分布;应用RT-PCR检测TGF-β1 mRNA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检测TGF-β1的蛋白表达。结果TGF-β1主要表达在心肌细胞的细胞质;与风心病窦性心律组相比,TGF-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胶原含量在阵发性房颤组(P<0.05)和持续性房颤组均显著增加(P<0.01);与阵发性房颤组相比,持续性房颤组中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及胶原含量继续明显增加(P<0.05)。相关分析发现TGF-β1的mRNA、蛋白表达程度与心房胶原含量均呈正相关(r=0.37,P<0.05;r=0.45,P<0.01)。结论风心病患者心房组织中TGF-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可能是心房纤维化发生的分子机制之一,在风心病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 转化生长因子Β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伴心房纤颤临床路径中的药学服务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峥嵘 王凌 +1 位作者 石增成 李俊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17-1321,共5页
目的评价药学服务对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伴心房纤颤患者临床路径的干预效果。方法根据原卫生部颁发的《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内科)临床路径》(2010版)设计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伴心房纤颤药学服务路径,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 目的评价药学服务对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伴心房纤颤患者临床路径的干预效果。方法根据原卫生部颁发的《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内科)临床路径》(2010版)设计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伴心房纤颤药学服务路径,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山东大学附属临沂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伴心房纤颤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学服务组102例,对照组98例,排除不符合标准者后,药学服务组60例,对照组60例,药学服务组在常规临床路径管理的基础上由临床药师主导药学服务过程,优化药物选择,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以患者的抗凝治疗达标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率〕、药物不良事件(出血/栓塞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药品费用、住院总费用、药占比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INR达标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1%(44/137)与21.7%(28/129);χ2=3.648,P=0.056〕,出院时INR达标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7%(25/60)与26.7%(16/60);χ2=3.001,P=0.083〕,药学服务组患者住院期间INR<1.6或INR>3.0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39.4%(54/137)与63.6%(82/129);χ2=15.507,P<0.001〕。对于两组中入院首次监测INR不达标患者,药学服务组患者出院时INR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1%(16/42)与13.3%(6/45);χ2=7.050,P=0.008〕。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药品费用、住院总费用、药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药学服务路径对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伴心房纤颤临床路径住院患者进行全程化的药学服务,可明显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抗凝治疗达标率,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服务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心房纤颤 临床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的改变与心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钱伟 张宝仁 +2 位作者 朱家麟 郝家骅 于伟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28-29,38,共3页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心肌ATP含量和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的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及氧电极法测定线粒体NADH:CoQ还原酶、琥珀酸:CoQ还原酶和细胞色素(Cyt)c氧化酶的活性以及心肌A...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心肌ATP含量和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的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及氧电极法测定线粒体NADH:CoQ还原酶、琥珀酸:CoQ还原酶和细胞色素(Cyt)c氧化酶的活性以及心肌ATP含量、采用彩超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结果:与正常对照组(n=10)相比,风心病组(n=16)的NADH:CoQ还原酶和Cytc氧化酶活性,Cytc、b、a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同时心肌ATP含量也显著下降(P<0.05),但琥珀酸:CoQ还原酶活性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心肌ATP含量和NADH:CoQ还原酶活性的变化均与ΔFS密切相关(r=0.583和0.579,P<0.01)。Cytc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与ΔFS和ΔEF密切相关(r=0.664和0.770,P<0.01)。结论: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异常可能是影响风心病患者心功能的主要环节之一,其机制主要与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降低以及Cyt含量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线粒体 氧化磷酸化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动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春宁 高润霖 +3 位作者 向菊兰 曹红 程岩 许美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 :试图找出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发生动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 ,为提出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 1977年 1月至 1996年 12月在我院住院的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其病史中发生过动脉血栓栓塞的 92例患者进行了 1∶1配对... 目的 :试图找出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发生动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 ,为提出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 1977年 1月至 1996年 12月在我院住院的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其病史中发生过动脉血栓栓塞的 92例患者进行了 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 ,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发生动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是合并高血压史、瓣膜疾病史 >10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要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是风湿性瓣膜疾病史 >10年。结论 :重要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是风湿性瓣膜疾病史 >1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 动脉血栓栓塞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心脏瓣膜置换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劲进 肖颖彬 +5 位作者 陈林 王学锋 陈柏成 王咏 程伟 马瑞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1-413,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科同期行瓣膜置换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2年2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同期施行心脏瓣膜置换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73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32例。冠状动脉造影显...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科同期行瓣膜置换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2年2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同期施行心脏瓣膜置换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73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32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血管病变31例,双支血管病变24例,多支血管病变18例。同期施行二尖瓣置换31例,主动脉瓣置换21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病变20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置换1例。人均冠状动脉远端吻合(2.52±1.21)个。前降支采用左内乳动脉15例,余血管桥均采用静脉桥。术中有2例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结果术后早期(30 d内)死亡3例,病死率4.1%。1例同期行3个瓣膜置换及1支血管移植的53岁男性患者死于室颤;1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及3支血管移植的62岁女性患者死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1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及1支血管移植的66岁男性患者死于脑梗塞;余病人顺利出院,无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随访51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8年,平均随访3.8年,患者心衰改善,心绞痛消失。结论同期施行心脏瓣膜置换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技术可行,疗效可靠。可靠的瓣膜置换,完全的再血管化,良好的心肌保护,正确的围术期处理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瓣膜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