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65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lid-state Effects on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TADF Emitters Based on Pyrido[2,3-b]pyrazine-Dihydrophenazasilines Donor-acceptor Structures:Theoretical Study
1
作者 LI Yuheng LIU Meiqi +2 位作者 HOU Baoming PAN Yuyu YANG Bing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65,共12页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molecules have outstanding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s i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Due to the lack of systematic studies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olecular st...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molecules have outstanding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s i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Due to the lack of systematic studies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luminescence properties,TADF molecules are far from meeting the needs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terms of variety and number.In this paper,three twisted TADF molecules are studied and their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are theoretically predicted based on the thermal vibrational correlation func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multiscale calculat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the molecules exhibit fast reverse intersystem crossing(RISC)rates(kRISC),predicting their TADF luminescence properties.In addition,the binding of DHPAzSi as the donor unit with different acceptors can change the dihedral angle between the ground and excited states,and the planarity of the acceptors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eorganization energy,a property that has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non-radiative process.Furthermore,a decrease in the energy of the 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state and an increase in the kRISC were observed in the films.This study not only provides a reliable explanation for the observed experimental results,but also offers valuable insights that can guide the design of future TADF molecu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state effects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 theoretical study multi-scale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rigendum to“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Water-Mediated CO_(2)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Reactions on Cu@C_(2)N Catalysts:A Theoretical Study”[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2024)40,2303040]
2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4-144,共1页
Hanyu Xu 1,Xuedan Song 1,*,Qing Zhang 1,Chang Yu 1,Jieshan Qiu 1,2,*1 Liaoning Key Lab for Energy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ine Chemicals,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Dalian Univers... Hanyu Xu 1,Xuedan Song 1,*,Qing Zhang 1,Chang Yu 1,Jieshan Qiu 1,2,*1 Liaoning Key Lab for Energy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ine Chemicals,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4,Liaoning Province,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ical engineeringdalian theoretical study water mediated Cu C N catalysts fine chemicalsschool CO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st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三酰甘油血症-腰围表型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玲 赵否曦 +4 位作者 汪姜涛 杜瑀 吴延莉 张骥 刘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1-687,共7页
背景高三酰甘油血症-腰围表型是2型糖尿病(T2DM)的风险因素,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及超重/肥胖人群中T2DM发病风险可能不同。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及超重/肥胖人群高三酰甘油血症-腰围表型与T2DM发病风险的... 背景高三酰甘油血症-腰围表型是2型糖尿病(T2DM)的风险因素,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及超重/肥胖人群中T2DM发病风险可能不同。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及超重/肥胖人群高三酰甘油血症-腰围表型与T2DM发病风险的关系,为糖尿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2010年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贵州省12个县(市、区)18岁及以上9280名常住居民为队列人群进行基线调查。于2016—2020年进行随访,共随访到8163人,剔除基线时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信息缺失者、失访和死亡的对象,最终纳入6743名调查对象。根据基线腰围(WC)和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将调查对象分为4组,正常腰围和正常血清三酰甘油(NWNT)组:男性腰围<90 cm或女性腰围<85 cm、血清三酰甘油<1.7 mmol/L;正常腰围和高血清三酰甘油(NWHT)组:男性腰围<90 cm或女性腰围<85 cm、血清三酰甘油≥1.7 mmol/L;腰围增大和正常血清三酰甘油(EWNT)组:男性腰围≥90 cm或女性腰围≥85 cm、血清三酰甘油<1.7 mmol/L;腰围增大和高血清三酰甘油(EWHT)组:男性腰围≥90 cm或女性腰围≥85 cm、血清三酰甘油≥1.7 mmol/L。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高三酰甘油血症-腰围表型分组与新发T2DM之间的关系。结果中位随访时间6.58年,6743名调查对象中新发T2DM 706例,发病率为10.47%。在调整了相关的混杂因素后,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EWHT组T2DM发病风险是NWNT组的1.486倍(HR=1.486,95%CI=1.185~1.865,P=0.001)。亚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在男性、农村、年龄<45岁、超重/肥胖人群中,EWHT组T2DM发病风险分别是NWNT组的1.792倍(HR=1.792,95%CI=1.297~2.476,P<0.001)、1.483倍(HR=1.483,95%CI=1.115~1.971,P=0.007)、1.540倍(HR=1.540,95%CI=1.083~2.190,P=0.016)、1.614倍(HR=1.614,95%CI=1.123~2.321,P=0.010)。结论对大样本人群进行中位随访6.58年后,高三酰甘油血症-腰围表型是贵州省T2DM的发病风险,在男性、农村、年龄<45岁、超重/肥胖人群中更为显著。因此,对这类人群应该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从而控制体质量,降低血清三酰甘油水平是预防T2DM发病的必要手段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三酰基甘油类 腰围 发病风险 队列研究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译者行为研究向纵深发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许钧 周领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许钧教授在“第四届译者行为研究论坛”上的开幕辞,第二部分为周领顺教授以译者行为理论构建者的身份,对本次论坛、其本人的研究路线和努力方向,以及译学界所展示的新视角和拓展的新路径所作的述评。两部分... 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许钧教授在“第四届译者行为研究论坛”上的开幕辞,第二部分为周领顺教授以译者行为理论构建者的身份,对本次论坛、其本人的研究路线和努力方向,以及译学界所展示的新视角和拓展的新路径所作的述评。两部分内容均指向译者行为研究,旨在推动译者行为研究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届译者行为研究论坛 译者行为研究 新发展 译者行为理论 新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场景细化及落地实践——基于探索性多案例分析法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现民 曾佳尧 李新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2,共11页
作为推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范围和影响力持续扩大,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场景落地对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多案例分析法,选取国内外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 作为推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范围和影响力持续扩大,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场景落地对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多案例分析法,选取国内外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50个典型实践案例,从教育教学、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教育评价、科学研究、教育环境、教育管理七个维度分析案例文本,总结归纳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六大场景、15项业务及130多处融合点,凝练场景落地存在的能力、观念、条件、机制与风险五大现实障碍,据此提出转变观念、提升能力、多元供给、激发动力、强化协同和规避风险等推进策略,以期为推进我国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与教育 多案例研究 场景落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风湿免疫病患者活动性结核病患病情况多中心横断面研究:亚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丽帆 陈艳 +20 位作者 张月秋 张奉春 曾小峰 赵岩 刘升云 左晓霞 张志毅 吴华香 陈盛 李鸿斌 朱平 武丽君 齐文成 刘毅 张缪佳 刘花香 周宝桐 侍效春 阮桂仁 刘晓清 中国风湿免疫病人群活动性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治疗效果及预后研究课题组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8,共7页
目的:了解中国风湿免疫病(rheumatic diseases,RD)患者活动性结核病(active tuberculosis,ATB)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纳入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期间,来自全国东、中、西部1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进行ATB筛查的R... 目的:了解中国风湿免疫病(rheumatic diseases,RD)患者活动性结核病(active tuberculosis,ATB)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纳入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期间,来自全国东、中、西部1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进行ATB筛查的RD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共计13550例。估算RD患者的ATB患病率,并按照RD病种、患者年龄和性别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3550例调查对象中,105例合并ATB,其中,48例(45.7%)无咳嗽、咳痰、发热、盗汗、体质量减轻表现;在病原学和(或)组织病理学确诊的ATB患者中,无症状者占35.3%(12/34);在菌阳肺结核患者中,无症状者占30.8%(8/26)。累及肺外部位的结核病有41例(39.0%),其中单纯肺外结核28例(68.3%),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13例(31.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系统性血管炎综合征患者ATB患病率最高,为1915/10万(13/679,95%CI:881/10万~2948/10万),其次为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1002/10万,58/5789,95%CI:745/10万~1259/10万)。RD患者中16~34岁组ATB患病率最高,为1162/10万(43/3700,95%CI:817/10万~1508/10万),男性ATB患病率为919/10万(30/3264,95%CI:592/10万~1247/10万),明显高于女性(729/10万,75/10286,95%CI:565/10万~894/10万)。结论:中国RD患者中亚临床结核病、肺外结核及结核病播散负担较高,ATB患病率在不同RD患者病种、年龄、性别间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风湿性疾病 共病现象 患病率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研究的跨学科性:对知识与学科的再认识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晓路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6,232,共10页
近代以降,文学研究作为人文学术的分支领域进入学科化的发展模式中,其中涉及文学的知识性功能、学科发展以及跨学科方法论等相关议题。由于文学书写和文学研究均内涵复杂的文化与知识融合性特征,因此二者并非只是个体的意向性行为。前... 近代以降,文学研究作为人文学术的分支领域进入学科化的发展模式中,其中涉及文学的知识性功能、学科发展以及跨学科方法论等相关议题。由于文学书写和文学研究均内涵复杂的文化与知识融合性特征,因此二者并非只是个体的意向性行为。前者与书写符号、文化传统、文化感知以及审美方式等阶段性特征有关;而后者除了对基于文本编码进行美学分析之外,还与文本环境、学科资源、传播方式以及跨文化体验等要素存在密切关联。文学书写和研究不仅可以提供对可能世界探寻的入口、呈现差异性的认知功能,而且得以弥补确定性知识的范围。对文学文本这一拥有多重线索的开放系统进行有效研究,客观上决定了跨学科考察的必然性。对文学研究所涉及的知识、学科以及跨学科问题进行再审视,不仅可以更好地把握文学研究的学理性,也可以在知识共享的基础上提供中国学人的洞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知识 学科 跨学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Haese版IBDP和中国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立斌 王洁 朱家生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9,共7页
对澳大利亚Haese版IBDP和中国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二者在数量、栏目分布、内容类别、知识领域、运用方式、信息载体、多元文化等方面的异同.对融入数学史的高中数学教材提出如下建议:增加数学史数量,隐性呈... 对澳大利亚Haese版IBDP和中国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二者在数量、栏目分布、内容类别、知识领域、运用方式、信息载体、多元文化等方面的异同.对融入数学史的高中数学教材提出如下建议:增加数学史数量,隐性呈现数学史;强化数学思想方法,挖掘几何数学史;呈现文明古国数学成就,促进多元文化均衡;保证图文数学史质量,丰富信息载体形式;融入正文与例习题,顺应式呈现数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史 数学教材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希望的田野上——对中山市“稻田香山书房”的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程焕文 程诗谣 王昊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63,共10页
文章采用个案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梳理中山市三乡镇桥头村稻田香山书房从初建到升级改造的过程,总结其在管理运营、馆舍选址、营销推广、品牌孵化四个方面的成功经验,并从属地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公共阅读空间运营者、“全民阅读+”和... 文章采用个案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梳理中山市三乡镇桥头村稻田香山书房从初建到升级改造的过程,总结其在管理运营、馆舍选址、营销推广、品牌孵化四个方面的成功经验,并从属地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公共阅读空间运营者、“全民阅读+”和图书馆资源配置四个角度提出新型公共阅读空间高质量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书房 新型公共阅读空间 社会参与 香山书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PCR荧光探针技术用于结核病患者 早期诊断的多中心应用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欧喜超 滕冲 +9 位作者 宋媛媛 郑扬 陈磊 朱俊 王建国 潘兆宝 康海涛 王彦 么鸿雁 黄飞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7-693,共7页
目的:评价新型PCR-荧光探针(DiagMed qPCR,简称“qPCR”)技术在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中进行结核病诊断的可靠性,为其在结核病早期诊断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方法:选择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周口市传染病医院和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目的:评价新型PCR-荧光探针(DiagMed qPCR,简称“qPCR”)技术在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中进行结核病诊断的可靠性,为其在结核病早期诊断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方法:选择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周口市传染病医院和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作为项目现场实施单位,采用前瞻性研究,连续纳入2024年6—10月期间到医院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实验室工作人员对纳入患者送检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本进行涂片染色镜检、MGIT 960液体培养、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和qPCR检测。结果:最终纳入563例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涂片镜检阳性率为38.01%(214/563),液体培养阳性率为50.80%(286/563),Xpert检测阳性率为54.53%(307/563),qPCR检测阳性率为58.79%(331/563),qPCR检测阳性率和Xpert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液体培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000,P<0.001;χ^(2)=9.468,P=0.003)。以液体培养结果为参照标准,q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31%(264/286)和75.74%(206/272),Xpert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07%(255/280)和80.60%(216/268)。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qPCR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05%(328/482)和96.30%(78/81),Xpert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04%(307/472)和100.00%(78/78)。结论:q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具有非常好的检测效能,可用于在重点人群进行结核病患者主动发现,在综合医疗机构和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结核病患者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聚合酶链反应 诊断 鉴别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摄食-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鑫 张仲锦 +2 位作者 程伟 刘慧晴 周山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2-716,共5页
目的 探究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摄食-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 目的 探究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摄食-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摄食-吞咽训练)和联合组62例(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仪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吞咽造影检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 VFSS)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 swallowing assessment, SSA)评分、舌骨运动位移(舌骨前移、上移)、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 PI)、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flow velocity, Vm)、收缩期血流速度(sy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 Vs)]、血清神经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生活质量(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变化和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VFSS评分、生活质量和吞咽症状评分、舌骨前移和舌骨上移距离、椎基底动脉Vm和Vs、血清NGF、BDN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SSA评分、椎基底动脉P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VFSS评分、生活质量和吞咽症状评分、舌骨前移和舌骨上移距离、椎基底动脉Vm和Vs、血清NGF、BDNF水平明显升高,SSA评分、椎基底动脉PI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联合组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vs 10.0%,P>0.05)。结论 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摄食-吞咽训练联合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可有效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增加舌骨活动度,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和神经营养情况,提高生活质量,且相关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吞咽障碍 临床研究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学与现代世界
12
作者 崔延强 郭小凌 +1 位作者 李若晖 李发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329,共18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给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的贺信精神,推动广大古典学学者对构建当代古典学的深入思考,本刊特组织了本期笔谈。崔延强从辨析“古典学”的概念出发,揭示了西方古典学的现代性“胎记”,并提出重建当代古典学的理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给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的贺信精神,推动广大古典学学者对构建当代古典学的深入思考,本刊特组织了本期笔谈。崔延强从辨析“古典学”的概念出发,揭示了西方古典学的现代性“胎记”,并提出重建当代古典学的理路。崔延强提出,广义的古典学是指一种古典学术传统,狭义的古典学是指一种古典学学科。中西方古典学都有悠久的学术传统。作为一门学科的古典学,兴起于1880年代后半叶的欧洲,是西方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制度化的产物。西方古典学学科带有突出的现代性“胎记”,即欧洲中心主义,其知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无不体现出这种与生俱来的先验判断。在当今多元文明共生的时代语境下,古典学应克服作为一门学科起源时代所带有的现代性问题,重新审视、定义自己,建设走向未来、开放、多元的当代古典学学科。郭小凌剖析了古典学的历史演进及其对现代知识体系构建的影响。郭小凌指出,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献经中世纪保留、文艺复兴时期复兴和启蒙时代应用,在18世纪末形成古典学,是西方文明史基石。18—19世纪为古典学黄金期,从语言文学扩展至多个领域,空间涵盖地中海文明圈,研究方法趋向跨学科。20世纪以来,古典学迎来了数字人文,对文本进行数字分析和重建,使得古典学的研究更加便捷和高效。然而,20世纪古典学在欧美呈现衰落趋势,在东亚的中日韩则方兴未艾。李若晖聚焦中国古典学的界定,提出今天研究中国古典学的向度。李若晖认为,古典学是一个民族回到其基本经典,追寻本民族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所以然,并进而深化对于人之为人的认知。中国古典学无疑就是中华民族返回其基本经典——五经,去思考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之根基,并进而深化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根本理解。今天中国古典学研究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础性研究;二是反思性研究;三是扩展性研究。李发则基于中国古典学的学理依据,探讨中国古典学的建构路径。李发提出,“中国古典学”作为一门对中国先秦、秦汉“元典”性文献进行综合研究的学问,其建构路径至少可以包含四个方面:一是爬梳孔子以来的经学整理与注疏传统;二是利用出土文献对古史与古典学进行重建;三是基于全球史观开展文明交流互鉴;四是利用数据库与AI赋能中国古典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学 古典学的演进 中国古典学 建构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对比MRI颅内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急性高原反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硕 刘文佳 +3 位作者 张浩 王明霄 鱼笑 马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6-711,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相位对比(PC)MRI颅内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急性高原反应(AMS)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招募72名健康青年志愿者,于平原地区采集平静呼吸及轻、中及重度瓦尔萨尔瓦动作(VM)下的颈内动脉(ICA)及颈内静脉(IJV)PC MRI并记录ICA及IJV血... 目的观察基于相位对比(PC)MRI颅内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急性高原反应(AMS)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招募72名健康青年志愿者,于平原地区采集平静呼吸及轻、中及重度瓦尔萨尔瓦动作(VM)下的颈内动脉(ICA)及颈内静脉(IJV)PC MRI并记录ICA及IJV血流动力学参数;根据急进海拔4411 m的高原地区10 h后路易斯湖评分(LLS)结果划分AMS组(n=9)与无AMS组(n=63);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各状态下AMS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单一及联合VM状态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预测效能。结果轻度VM下ICA搏动指数(PI ICA)、中度VM下IJV面积(S IJV)及重度VM下IJV阻力指数(RI IJV)均为AMS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联合VM状态模型(AUC=0.869)预测AMS的效能高于单一VM状态模型(AUC=0.698~0.738)。结论基于轻度VM PI ICA、中度VM S IJV及重度VM RI IJV构建的模型可有效预测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原反应 血流动力学 磁共振成像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统计与概率”内容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基于6个国家和地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被引量:1
14
作者 斯海霞 邵天添 时爱荣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3,共7页
选取6个国家和地区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从课程内容学习目标、课程内容选择与课程内容组织3方面比较分析“统计与概率”内容设置特征.研究发现该领域的素养发展目标分为侧重数据分析与信息技术运用两类;中国香港、中国台... 选取6个国家和地区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从课程内容学习目标、课程内容选择与课程内容组织3方面比较分析“统计与概率”内容设置特征.研究发现该领域的素养发展目标分为侧重数据分析与信息技术运用两类;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新加坡的课程内容强调“数据描述”,中国内地则更重视“数据分析”;课程深度整体介于理解与掌握之间,中国内地深度最浅趋近理解水平;课程内容组织遵循儿童思维发展与学习路径,不仅重视统计意识的早期培养,亦注重在直观感知、定性理解的基础上定量认知概率.建议教学中借助媒体信息丰富统计图表,为学生创设经历现实情境下数据分析全过程机会,并融信息技术于数据分析过程,以提高学生数据解读与表达力,真实决策与推断力,全面发展信息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与概率 数学课程标准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德育生成的人学困境及人性化重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成林 黄玉婷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1,共7页
“以人为本”是高校德育的根本旨归。高校德育的生成借由其所阐明的“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与人学联结,其人本意涵通过其生发的人性起点、生成的“此在”特质、内在的人本逻辑得以体现。“以人为本”阐明的是高校德育的应然向度,但在工... “以人为本”是高校德育的根本旨归。高校德育的生成借由其所阐明的“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与人学联结,其人本意涵通过其生发的人性起点、生成的“此在”特质、内在的人本逻辑得以体现。“以人为本”阐明的是高校德育的应然向度,但在工具理性盛行的实然境况中,高校德育遭遇“人学空场”困境,表现为德育范式的物化遮蔽、德育评价的量化解构、德育主体的异化偏离等三个方面。为此,高校德育从以下相互联系、相互涵摄的三个向度进行人性化重构:转向对话德育,呼唤人性的价值关怀;构建生活德育,回归人性的本真存在;倡导主体德育,彰显人性的自为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德育 生成哲学 人学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级医院多中心研究伦理审查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玲玲 刘伟 张鹏俊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 分析某三级医院伦理审查互认实施情况,为探索多中心研究伦理审查提供思路。方法 对该医院2018—2022年参与的多中心研究伦理审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该医院2018—2022年共审查项目1 582项,其中多中心研究773项(48.9%)。多中心研究... 目的 分析某三级医院伦理审查互认实施情况,为探索多中心研究伦理审查提供思路。方法 对该医院2018—2022年参与的多中心研究伦理审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该医院2018—2022年共审查项目1 582项,其中多中心研究773项(48.9%)。多中心研究项目中作为参加单位研究占70.4%。对所有参与项目均实施伦理审查互认,进行快速审查。其中24项研究快速审查后,主审委员建议提交会议审查,转成会议审查的原因分别为研究方案问题(11项)、知情同意书问题(12项)、其他支持文件问题(5项)。21项研究修改后最终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3项研究因申办方拒绝修改研究方案而未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结论 对于参与的多中心研究,参加单位伦理委员会实施伦理审查互认,采用快速审查的方式,审查所有研究资料,可以做到质量和效率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医院 多中心研究 伦理审查 伦理互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国别学的多重属性与中东欧研究的进路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歌 《国际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14,158,159,共21页
当前,有关如何认识和构建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的讨论方兴未艾。尽管中东欧研究由来已久,但如何在区域国别学框架内规范和推进中东欧研究则是国内学界遇到的新课题。区域国别学既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为基础,又与上述传统学... 当前,有关如何认识和构建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的讨论方兴未艾。尽管中东欧研究由来已久,但如何在区域国别学框架内规范和推进中东欧研究则是国内学界遇到的新课题。区域国别学既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为基础,又与上述传统学科有所不同,多重属性是其主要特征。区域国别学的多重属性集中体现在研究视角与立场上的他者、我者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对象上的国别、次区域与区域,研究内容上的特殊性、普遍性与综合性以及学科性质上的多学科、跨学科与交叉学科。中东欧研究作为区域国别学的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区域国别学的多重属性,又因多重属性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进路:从他者视角理解中东欧,从我者立场认识中东欧,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看待中东欧;重视对区域和次区域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国别、次区域和区域研究齐头并进、相辅相成;加强凸显中东欧特性的特殊性研究、寻求一般规律和理论创新的普遍性研究和体现全面性、整体性的综合性研究;在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推动各学科的有机融合和交叉学科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学 中东欧研究 交叉学科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书房的社会价值与时代使命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焕文 朱玲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2,共7页
文章探讨近十年来城市书房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认为以城市书房为代表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是中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具有教育、文化和社区三方面的社会价值,在未来发展中应着力担当提升民众素养、促进终身学习、弘扬... 文章探讨近十年来城市书房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认为以城市书房为代表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是中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具有教育、文化和社区三方面的社会价值,在未来发展中应着力担当提升民众素养、促进终身学习、弘扬城市文化的时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书房 公共图书馆 社会价值 时代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水平对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情况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洁 孙国珍 +3 位作者 王琴 鲍志鹏 高敏 王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94-1499,1505,共7页
背景 虽然运动康复已被证明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但依从性并不乐观。运动是否产生持续的益处与依从性密切相关,但目前的研究未能描述运动依从性与射频消融患者心房颤动(房颤)复发之间的关系。目的 探究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水平... 背景 虽然运动康复已被证明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但依从性并不乐观。运动是否产生持续的益处与依从性密切相关,但目前的研究未能描述运动依从性与射频消融患者心房颤动(房颤)复发之间的关系。目的 探究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水平及其他相关因素对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射频消融手术的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常规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平衡性和柔韧性、心肺运动试验,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制订个性化运动处方。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评估运动康复依从性,采用心脏康复量表评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康复需求和意愿,采用患者积极量表测量患者在疾病诊治过程中表现出的参与自身健康管理与保健的知识、技能、行为和信心水平;记录运动第1周、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和第12个月随访强度-时间依从性、频率依从性等数据。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探究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纳入151例患者年龄29~84岁,平均(61.7±11.0)岁,23例患者房颤复发。不同随访阶段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强度-时间依从性、频率依从性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时间、BMI、吸烟、房颤类型、积极度、过程焦虑、结果焦虑后GEE结果显示,强度-时间依从性≥100%是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逐期改变,建议临床医务人员重视运动强度的指导和监督,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过程焦虑和结果焦虑,以期更加有效地通过运动康复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居家运动康复 运动依从性 复发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世界中维立西呱联合“四联疗法”对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的疗效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琳 邬保川 +4 位作者 吴少军 王奕 付毅蓓 刘晓丽 顾蓉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79-1386,共8页
目的评估维立西呱联合“新四联”药物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并探讨其对不同基线特征患者左室逆重构(left ventricular reverse remodeling,LVRR)的影响... 目的评估维立西呱联合“新四联”药物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并探讨其对不同基线特征患者左室逆重构(left ventricular reverse remodeling,LVRR)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22年6月至2024年3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内科接受维立西呱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7例作为观察组,并按年龄、性别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1∶1匹配未使用维立西呱的8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进一步平衡混杂因素,最终各保留64例患者对结果加以验证。通过分析两组患者在基线和6个月随访期间超声心动图参数、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以及血压的变化,评估维立西呱对HFrEF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疗效终点为患者发生LVRR。基于年龄、性别等基线特征展开亚组分析,并通过交互作用评估维立西呱的疗效异质性。结果6个月治疗期间,维立西呱组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降低[-0.43(-1.00,-0.10)mm vs.-0.22(-0.53,0.02)mm,P=0.002]、LVEF显著升高[8.45%(1.40%,16.50%)vs.2.75%(0,11.00%),P=0.002]、发生LVRR的患者更多(46.4%vs.27.4%,P=0.0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证实,联用维立西呱是LVRR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4,95%CI:1.29~5.01,P=0.007),且逆转重构的效果不受特定基线特征的影响,在不同亚组间无显著异质性(P_(交互)>0.05)。在安全性方面,联用维立西呱不会对血压、肝肾功能以及电解质水平造成影响,但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增高(16.1%vs.5.7%,P<0.001)。结论在四联疗法的基础上联用维立西呱可以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显著改善HFrEF患者的心脏功能并逆转其左心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立西呱 心力衰竭 四联疗法 左心室重构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