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R-T细胞治疗的临床关键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新峰 刘莎莎 张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3,共5页
自2017年以来,已有12款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CAR-T细胞)产品相继被批准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复发性/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特定亚型B细胞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然而,CAR-T细胞疗法在应用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 自2017年以来,已有12款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CAR-T细胞)产品相继被批准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复发性/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特定亚型B细胞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然而,CAR-T细胞疗法在应用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在治疗血液系统肿瘤中的抵抗、生产周期长、个体化/价格昂贵,在实体瘤中的肿瘤异质性强/抗原逃逸、浸润能力不足、免疫抑制微环境和反应性差等问题。随着肿瘤免疫学研究的深入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尝试了众多新策略来提升CAR-T细胞疗法的疗效和普适性。作者根据自身对该领域研究的认知,针对CAR-T细胞疗法的临床关键问题及其应对解决策略进行述评,为未来CAR-T细胞疗法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提供重要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 肿瘤微环境 实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叶酸受体α(FRα)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敲低型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杀伤肝癌细胞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温军业 张浚琪 +2 位作者 任行 张海强 叶学帅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8-1134,共7页
目的 探究靶向叶酸受体α(FRα)嵌合抗原受体(CAR)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敲低型T细胞(si-PD-1-CAR-T)对肝癌细胞的清除能力。方法 应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TCGA分析FRα抗原在肝癌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FRα表达与肝癌患者... 目的 探究靶向叶酸受体α(FRα)嵌合抗原受体(CAR)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敲低型T细胞(si-PD-1-CAR-T)对肝癌细胞的清除能力。方法 应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TCGA分析FRα抗原在肝癌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FRα表达与肝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分别将编码靶向FRα抗原的CAR结构的mRNA及mRNA联合靶向PD-1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使用电穿孔仪转导入T细胞,制备FRα-CAR-T和si-PD-1-CAR-T。流式细胞术分析FRα-CAR的表达效率和PD-1的敲低效率。体外培养肝癌细胞系JHH-1和HepG2,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FRα在肿瘤细胞表面的表达情况,将FRα-CAR-T、si-PD-1-CAR-T及空载体转导的T细胞(Mock T)作为效应细胞,JHH-1和HepG2作为靶细胞,CCK-8法检测在不同效靶比(1∶1、2.5∶1、5∶1、10∶1、20∶1)时对靶细胞的杀伤效率;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效应细胞与靶细胞(10∶1)共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2的分泌情况。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时,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比较患者生存差异。结果 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FOLR1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FOLR1高表达肝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显著低于FOLR1低表达者(P=0.013)。将m RNA转导入T细胞后,FRα-CAR在CAR-T和si-PD-1-CAR-T中的表达率可达89.8%和84.7%,使用m RNA和si RNA共转染可将T细胞的PD-1下调并维持至少7天的PD-1低表达状态。FRα抗原在JHH-1细胞中表达率为100%,而在Hep G2细胞中呈阴性表达。CCK-8结果显示,si-PD-1-CAR-T对JHH-1细胞杀伤效率显著高于FRα-CAR-T细胞(P<0.05);ELISA结果显示,FRα-CAR-T细胞与JHH-1细胞共培养时,IL-2分泌量较Mock T细胞显著增加[(1 032.50±135.90) pg/mL vs (50.26±7.87) pg/mL,P<0.001],IFN-γ分泌量显著增加[(1 430.56±184.20) pg/mL vs (89.05±11.26) pg/mL, P<0.001];si-PD-1-CAR-T与JHH-1细胞共培养后,IFN-γ和IL-2的释放水平较FRα-CAR-T均显著提高(P值均<0.05)。结论 FRα是肝癌治疗的潜在靶点,敲低T细胞PD-1可显著提高FRα-CAR-T在体外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嵌合抗原受体 叶酸盐受体1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站式异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儿童一例的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琳 姚静 +3 位作者 陈萍 黄小航 何梦雪 张冰花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1,共4页
总结国内首次儿童一站式异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经验,旨在为此类治疗提供临床借鉴意义。护理要点包括多团队制订预见性治疗护理方案;精准管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评估与护理多部位出血;预防与管理急... 总结国内首次儿童一站式异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经验,旨在为此类治疗提供临床借鉴意义。护理要点包括多团队制订预见性治疗护理方案;精准管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评估与护理多部位出血;预防与管理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全程预防与护理感染;管理与长期随访营养状况。经过系统诊治与精细化护理,患儿顺利完成该复杂的方案,最终治疗相关并发症得到控制,原发病缓解,移植成功。患儿住院61 d后顺利出院;随访9个月,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护理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I和CAR-T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袁美琳 盛德乔 杨轶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82,共5页
肿瘤免疫治疗改变了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前景。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和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已成为某些肿瘤临床一线治疗方案。本文总结了ICI和CAR-T在肿瘤治疗中取得的进... 肿瘤免疫治疗改变了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前景。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和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已成为某些肿瘤临床一线治疗方案。本文总结了ICI和CAR-T在肿瘤治疗中取得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并探讨了肿瘤治疗性疫苗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开发新型药物递送系统,以及多种疗法的联合应用将有效提高癌症患者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 肿瘤治疗性疫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胸膜间皮瘤治疗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5
作者 赵锴乐 王磊 +2 位作者 耿健雄 崔成伟 于雁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6-332,共7页
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的发生主要与石棉接触史有关,主要特点为恶性程度高、死亡率高、预后差。目前治疗MPM的手段有限、效果不甚理想,导致MPM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仅为1年左右。现有... 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的发生主要与石棉接触史有关,主要特点为恶性程度高、死亡率高、预后差。目前治疗MPM的手段有限、效果不甚理想,导致MPM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仅为1年左右。现有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等)在不断发展,为MPM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TNM分期为早期的MPM患者可行手术治疗,能够提高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但目前MPM的最佳手术方式仍然存在争议。除了手术,放疗也是MPM治疗中的重要一环。放疗通常用于疾病的预防性治疗或疾病晚期时缓解局部症状,并且放疗也可作为手术的新辅助、辅助治疗手段。对于经全身治疗后出现局部进展或孤立的远处转移的患者,放疗是一种可行的选择。随着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和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olumetric intensity-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等新型放疗技术的出现,显著提高了放疗的精准性和治疗效果,减少了正常组织的损伤。另有粒子植入可以缓解疼痛或作为局部补充治疗。化疗仍是MPM的标准治疗手段,培美曲塞联合铂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一线治疗,并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然而临床上常用的二线治疗方案效果都不甚理想。免疫治疗近几年发展迅猛,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的双免疫疗法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面展现出优势。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方案也明显延长了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现已有多项临床试验表明,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可使患者获益。MPM现有的靶向药物多针对血管生成,其中贝伐珠单抗与化疗的联合奠定了其一线治疗的地位,相关研究表明,雷莫芦单抗和甲磺酸阿帕替尼具有一定的疗效及安全性。除了临床常见治疗方案外,UV1癌症疫苗联合双免疫治疗为患者带来了福音。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已有Ⅰ期临床试验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一些抗体药物偶联物类药物正在通过精准特定靶点成为MPM患者的治疗选择。此外,电场治疗联合化疗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也取得一定效果。尽管MPM的治疗手段不断丰富,其诊断和治疗仍面临诸多问题,包括早期起病隐匿、治疗过程中耐药的发生及缺乏大样本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等。未来研究应集中于提高早期诊断率、探索新型治疗策略、克服耐药性及推进个体化治疗,并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试验的衔接。通过多学科协作和持续创新,为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选择,实现改善预后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膜间皮瘤 内科治疗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肿瘤疫苗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细胞精准治疗血液恶性肿瘤发展进程中的四大突破及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6
作者 李梅芳 周丽娟 李玉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9,共13页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CAR-T细胞疗法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之一。为获得高效低毒的CAR-T细胞,经过不断发展及探索,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恶性肿瘤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CAR-T细胞疗法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之一。为获得高效低毒的CAR-T细胞,经过不断发展及探索,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恶性肿瘤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包括人源化CAR-T细胞技术、双靶点及多靶点CAR-T细胞技术、通用型CAR-T细胞技术和CAR-T细胞联合策略技术。人源化CAR-T细胞技术通过人源化改造,降低其免疫原性;双靶点及多靶点CAR-T细胞技术能够同时识别两种或多种肿瘤相关抗原,减少抗原逃逸,提高疗效;通用型CAR-T细胞技术解决了成本高及可及性等问题;CAR-T细胞联合策略技术通过不同治疗方式的组合,有效解决了一部分CAR-T细胞后复发等问题,提高了其疗效和安全性等。尽管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恶性肿瘤治疗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仍然面临着耐药与抗原逃逸、细胞毒性和治疗后复发等问题。本文介绍CAR-T细胞精准治疗血液恶性肿瘤进程中的重大突破成果及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 精准治疗 血液恶性肿瘤 人源化 双靶点 多靶点 通用型 联合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实体瘤CAR-T细胞设计:安全性与通用性提升策略
7
作者 邱毓灵 廖天艺 +1 位作者 刘宝瑞 李茹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9-569,共11页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细胞(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来自人体的T细胞在体外经遗传学修饰、表达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CAR),然后将其回输入患者体内,用于靶向识别和消除肿瘤细胞。尽管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取...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细胞(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来自人体的T细胞在体外经遗传学修饰、表达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CAR),然后将其回输入患者体内,用于靶向识别和消除肿瘤细胞。尽管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功,其在实体瘤治疗中仍面临障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等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制约了CAR-T细胞的安全应用,肿瘤相关抗原(TAA)的异质性限制了单一CAR-T细胞的广谱适用性,也制约了其通用型开发。鉴于此,要使CAR-T细胞疗法在实体瘤临床治疗中得到应用,还需开展进一步的改良与提升研究。本文围绕实体瘤中CAR-T细胞疗法,从“CAR基因修饰策略”、“通用免疫受体的再靶向策略”及“抗原通用性‘赋靶’策略”三个方面对CAR-T细胞领域中为提高安全性和通用性所进行的探索进行述评,系统剖析各策略的研究路径、优势及局限性,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通过综述CAR-T细胞安全性和普适性设计策略的进展,本文旨在为实体瘤的CAR-T细胞疗法研发提供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瘤免疫治疗 嵌合抗原T细胞疗法 脱靶效应 开关CAR-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疗法诱发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及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8
作者 和仪 朱蕾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6-1125,共10页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已成为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的突破性手段,而其主要不良反应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是限制该疗法广泛应用的主要影响因素。CRS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异常激活及相互作用,常导致全身性...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已成为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的突破性手段,而其主要不良反应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是限制该疗法广泛应用的主要影响因素。CRS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异常激活及相互作用,常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和多脏器损伤。近年来,针对CRS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揭示了其发生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免疫途径,为开发新型干预策略提供了基础。该文系统梳理CRS概念、病理机制以及防治药物研发进展,旨在为提高CAR-T疗法安全性、优化CRS临床应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 细胞因子风暴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杀伤细胞疗法的机遇与挑战
9
作者 丁亦扬 赵翔宇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1-627,共7页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天然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可以不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识别并消除异常细胞,在机体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NK细胞治疗在免疫细胞治疗领域颇有前景。嵌合抗原受体NK细胞治疗(CAR-NK...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天然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可以不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识别并消除异常细胞,在机体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NK细胞治疗在免疫细胞治疗领域颇有前景。嵌合抗原受体NK细胞治疗(CAR-NK)增加了NK细胞的靶向性和功能活性,进一步提升了NK细胞杀伤潜力,是当前及未来NK细胞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现阶段NK细胞治疗已在抗肿瘤、抗病毒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开展诸多临床试验。本文总结了当前NK细胞治疗在临床应用的研究现况,表明了NK细胞治疗是一项极具潜力的免疫细胞疗法,尽管面临着细胞持久性和肿瘤微环境抑制等挑战,但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细胞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NK细胞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治疗在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一线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田芸 李瑞萍(综述) 马艳萍(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28-632,共5页
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应用改善了复发/难治(relapsed/refractory,R/R)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 cell-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的预后。贝林妥欧单抗(blinatumomab)、奥加伊妥珠单抗(inotuzumab ozogamicin,InO)和嵌合抗原受体T... 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应用改善了复发/难治(relapsed/refractory,R/R)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 cell-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的预后。贝林妥欧单抗(blinatumomab)、奥加伊妥珠单抗(inotuzumab ozogamicin,InO)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cell therapy]是3种主要的免疫治疗药物,均获批用于治疗R/R B-ALL。新的治疗策略是将免疫治疗纳入一线治疗方案,以减少化疗的不良反应,延长生存期,并增加老年患者治疗的可能性。本文综述了将免疫治疗纳入一线B-ALL治疗方案的新策略,并探讨了无化疗方案在特定亚组患者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 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治疗 贝林妥欧单抗 奥加伊妥珠单抗 嵌合抗原受体T 细胞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的免疫治疗:成果与挑战
11
作者 王萌 孙春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4-782,共9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以恶性浆细胞增殖为特征的血液系统肿瘤。目前,蛋白酶体抑制剂(proteasome inhibitors, PIs)、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y drugs, IMiDs)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以恶性浆细胞增殖为特征的血液系统肿瘤。目前,蛋白酶体抑制剂(proteasome inhibitors, PIs)、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y drugs, IMiDs)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SCT)是改善MM患者生存预后的主要手段,但随着治疗的深入,大多数患者仍面临难治和复发问题,治愈之路依然充满挑战。近年来,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 mAbs)、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s, CAR-T)、抗体药物耦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DCs)和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ies, BsAbs)均在临床研究和/或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这些基于抗体和细胞的免疫治疗为难治复发性MM(refractory and relapsed multiple myeloma, RRMM)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各类免疫治疗产品在激活免疫细胞、靶向肿瘤以及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各有优势,但同时也面临安全性和耐药性的挑战。未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抗体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免疫治疗产品有望通过联合疗法等多种策略实现协同增效,从而为RRMM患者带来更长久的生存获益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本文旨在综述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治疗的研究成果与现存挑战,探讨单克隆抗体、CAR-T、抗体药物耦联物和双特异性抗体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研究者和临床医生提供一个全面和系统的参考,推动MM精准免疫治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治疗 单克隆抗体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抗体药物耦联物 双特异性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Trop2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制备及其体外耗竭状态研究
12
作者 刘秀盈 李昕展 +3 位作者 朱晶晶 刘静静 冯义超 王建勋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750-1759,共10页
目的设计并构建靶向滋养细胞表面糖蛋白抗原2(trophoblast cell surface antigen2,Trop2)的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细胞,通过重复抗原刺激构建体外细胞耗竭模型,并探究其抗肿瘤活性及耗竭特性。方法基... 目的设计并构建靶向滋养细胞表面糖蛋白抗原2(trophoblast cell surface antigen2,Trop2)的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细胞,通过重复抗原刺激构建体外细胞耗竭模型,并探究其抗肿瘤活性及耗竭特性。方法基于靶向Trop2的戈沙妥珠单链抗体可变区片段(single-chain variable fragment,scFv)序列构建二代CAR质粒,进行逆转录病毒载体颗粒包装。采用Ficoll法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经OKT-3/IL-2活化后转导CAR病毒载体颗粒制备Trop2 CAR-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MYC标签评估CAR表达率。原代T细胞(primary T cell,P-T)组仅接受相同条件的培养基处理。体外建立人卵巢癌细胞(SKOV3)、人乳腺癌细胞(MDA-MB-453)及人肺癌细胞(A549)3种典型的实体肿瘤细胞模型,流式细胞术验证Trop2抗原表达,将CAR-T组、P-T组分别与肿瘤细胞共培养,通过荧光素酶法检测不同效应细胞与靶细胞数量比例时的杀伤效率。构建体外耗竭CAR-T模型,利用Incucyte活细胞成像系统动态监测CAR-T长期杀伤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CAR-T细胞的PD-1和TIM3表达水平,CBA法分析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合转录组测序和RT-qPCR验证耗竭相关差异基因。结果成功构建了靶向Trop2的二代CAR-T细胞,标签蛋白MYC显示的CAR阳性率为55.42%,体外实验显示,与P-T组相比,其对Trop2高表达肿瘤细胞(MDA-MB-453、SKOV3)具有抗原特异性及剂量依赖性杀伤效应(P<0.001)。通过体外重复肿瘤刺激建立的CAR-T细胞耗竭模型分析表明,耗竭状态的Trop2 CAR-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能力降低,而P-T细胞几乎无杀伤作用。与原始状态相比,耗竭状态CAR-T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PD-1和TIM-3表达上调(P<0.001),细胞因子分泌功能减弱,转录组分析揭示耗竭细胞出现多个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免疫应答、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过程呈现下调趋势,而凋亡相关通路呈现激活状态,RT-qPCR分析进一步表明IL3、IL5、IL13等免疫调节基因亦异常表达(P<0.05)。结论靶向Trop2的二代CAR-T细胞在体外重复抗原刺激诱导的耗竭进程中,表现出抗肿瘤活性下降以及效应功能减弱、耗竭相关分子表达上调等典型耗竭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细胞表面糖蛋白抗原2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T细胞耗竭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病毒CAR-T开发工艺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海鹏 朱启宇 +1 位作者 朱家良 闵静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1-467,共7页
嵌合抗原受体T(CAR-T)淋巴细胞是过继性免疫疗法中的研究热点,这项技术将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用前景推至巅峰。CAR-T对淋巴细胞起源的血液肿瘤已经取得了极佳的疗效,并为实体瘤治疗提供了可能性。CAR-T制备工艺目前以病毒载体转染T细胞为主... 嵌合抗原受体T(CAR-T)淋巴细胞是过继性免疫疗法中的研究热点,这项技术将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用前景推至巅峰。CAR-T对淋巴细胞起源的血液肿瘤已经取得了极佳的疗效,并为实体瘤治疗提供了可能性。CAR-T制备工艺目前以病毒载体转染T细胞为主,但产生病毒载体的过程长、成本高,同时病毒载体载荷量低且伴随插入不稳定性。因此目前急需努力寻找更便捷、更精确的非病毒基因传递方法。本文综述了目前最有前途的非病毒基因传递技术的现状,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相关蛋白9(CRISPR/Cas9)基因编辑、转座子系统,如睡美人(SB)和PiggyBac(PB)和mRNA,并对非病毒载体CAR-T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病毒载体 嵌合抗原受体T(CAR-T) 转座子 CRISPR/Cas9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NK细胞治疗实体瘤的现状、机遇与挑战
14
作者 刘艳芳 曹雪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细胞(CAR-NK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细胞免疫治疗策略,凭借其高安全性和“现货化”制备的独特优势,展现出比CAR-T细胞疗法更为广阔的临床应用潜力。本文深入论述了CAR-NK细胞的抗肿瘤机制,详细剖析了其靶向识别机... 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细胞(CAR-NK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细胞免疫治疗策略,凭借其高安全性和“现货化”制备的独特优势,展现出比CAR-T细胞疗法更为广阔的临床应用潜力。本文深入论述了CAR-NK细胞的抗肿瘤机制,详细剖析了其靶向识别机制、固有杀伤活性,以及通过特异性受体优化以增强其在肿瘤微环境中的适应能力的最新进展。对CAR-NK细胞的多种细胞来源,包括外周血、脐带血、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及NK-92细胞等的优势与挑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总结了其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面临的持久性不足、免疫抑制,以及抗原异质性等主要瓶颈,提出了CAR-NK细胞治疗实体瘤的优势、局限性及未来发展与临床应用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CAR-NK细胞 肿瘤免疫治疗 细胞治疗 实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控”CAR-T细胞治疗肿瘤的机遇与挑战
15
作者 阮文慧 侯睿 施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3-459,共7页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CAR-T细胞)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其体内行为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仍然限制了其临床应用。CAR-T细胞在不恰当的地点以不可控制的强度被活化,可能导致抗肿瘤作用的下降或造成难...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CAR-T细胞)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其体内行为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仍然限制了其临床应用。CAR-T细胞在不恰当的地点以不可控制的强度被活化,可能导致抗肿瘤作用的下降或造成难以预测的不良反应。若能使CAR-T细胞的体内行为变得可知和可控,并在适当的地点以适宜的强度被活化,将有望显著提升抗肿瘤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遥控”CAR-T细胞体内活性的策略。通过巧妙的设计对CAR-T细胞的活性和行为进行精细控制,发挥安全、精准、高效的抗肿瘤疗效是CAR-T细胞治疗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 肿瘤免疫治疗 体内行为 遥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免疫治疗的新视角:T细胞代谢调控
16
作者 李华域 李春阳 马春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73-680,共8页
尽管基于T细胞的免疫检查点阻断(ICB)和过继性T细胞治疗已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但大多数实体瘤患者仍无法实现对免疫疗法的长期应答。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肿瘤微环境(TME)中复杂的代谢模式和抑制性信号会引发免疫细胞的代谢重编程,从... 尽管基于T细胞的免疫检查点阻断(ICB)和过继性T细胞治疗已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但大多数实体瘤患者仍无法实现对免疫疗法的长期应答。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肿瘤微环境(TME)中复杂的代谢模式和抑制性信号会引发免疫细胞的代谢重编程,从而削弱其抗肿瘤效应。本文回顾不同分化状态的CD8+T细胞的代谢偏好性,探讨CD8+T细胞在与肿瘤细胞和TME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的代谢变化,讨论这些代谢变化如何影响CD8+T细胞分化、功能和干性,以及如何利用代谢分子或者代谢通路来增强CD8+T细胞的抗肿瘤能力,从而实现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CAR-T细胞)疗法和ICB疗法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T细胞 代谢重编程 肿瘤微环境 CAR-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曾明哲 杜嘉辉 +4 位作者 胡嘉豪 贺子芊 乐泽铭 黄静怡 李志清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90-1496,共7页
T细胞应答在抗病毒感染和抗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T细胞应答的研究离不开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技术。本文对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涉及的实验方法包括经体外抗原刺激再活化后,检测特异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或... T细胞应答在抗病毒感染和抗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T细胞应答的研究离不开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技术。本文对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涉及的实验方法包括经体外抗原刺激再活化后,检测特异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或活化分子的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技术,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S)技术和活化诱导标记(AIM)技术,以及基于已知表位——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限制性的多聚体检测技术和最新发展的单细胞转录组和T细胞抗原受体(TCR)联合测序技术。利用上述方法,研究者能够全面和深入研究抗原特异性T细胞应答,包括:应答的强度、持续的时间、亚群信息、识别的表位及其HLA-限制性、TCR克隆信息及转录组特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特异性T细胞 细胞因子 活化诱导标志物 四聚体技术 T细胞抗原受体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MA 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长期疗效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喻敏 孔繁聪 +2 位作者 周玉兰 齐凌 李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2-347,共6页
目的:评价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 cell maturation antigen,BCMA)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 cell,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 MM)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 目的:评价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 cell maturation antigen,BCMA)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 cell,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 MM)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3年7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BCMA CAR-T细胞治疗20例R/R MM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日期截至2023年12月31日。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患者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和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并统计相关不良反应。结果:20例R/R MM患者,既往中位治疗线数为3(2~6)线,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75%,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率为50%;中位随访时间29个月,中位PFS为26个月。10例CR的患者中,5例在末次随访时仍处于缓解状态,缓解持续时间最短为6个月,最长48个月。亚组分析中,髓外浸润、17p缺失遗传学异常和肿瘤高负荷患者PFS显著更差(P<0.05)。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是CAR-T细胞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3~4级CRS的发生率为35%;远期不良反应少,未发生CAR-T细胞治疗相关死亡。结论:BCMA CAR-T细胞是当前R/R MM治疗的有效方案,不良反应可控。髓外浸润和肿瘤高负荷的患者治疗有效,但持久反应欠佳,如何进一步巩固和维持患者的疗效,值得进一步设计前瞻性的临床研究并探究其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 复发/难治 多发性骨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靶点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停药后安全孕产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明霞 丁菱 +5 位作者 王敏 邹婵娟 颜丝语 梁颖文 王伟佳 何善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9-1125,共7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弥漫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可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皮肤、肾脏是较常累及的器官。SLE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和免疫指标异常。目前认为B细胞活化失调在SLE发病中起着关...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弥漫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可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皮肤、肾脏是较常累及的器官。SLE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和免疫指标异常。目前认为B细胞活化失调在SLE发病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异常活化的B细胞分泌自身抗体,并通过补体激活和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造成多个脏器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CAR-T细胞 妊娠和分娩 抗风湿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9 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毓 薛玉娟 +4 位作者 左英熹 贾月萍 陆爱东 曾慧敏 张乐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3-588,共6页
目的探讨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对于儿童及青少年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接受CD19 CAR-T治疗的<25岁难治/复发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该疗法的疗效及... 目的探讨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对于儿童及青少年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接受CD19 CAR-T治疗的<25岁难治/复发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该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共纳入64例难治/复发B-ALL患者,男35例、女29例,中位年龄8.5(1.0~17.0)岁。CD 19 CAR-T回输后1个月进行短期疗效评估,64例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CR)/完全缓解兼部分血细胞计数缓解(CRi),其中有62例患者达骨髓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及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发生率分别为78.1%及23.4%。共22例患者复发,中位复发时间10.1个月,4年总生存(OS)率为(66.0±6.0)%,4年无白血病生存(LFS)率为(63.0±6.0)%。长期随访结果显示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的LFS和OS率均优于未桥接移植患者(4年LFS率:81.8%±6.2%对24.0%±9.8%,4年OS率:81.4%±5.9%对44.4%±11.2%;均P<0.01)。结论CD 19 CAR-T可有效治疗难治/复发B-ALL,输注后桥接allo-HSCT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CD 19 难治 复发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