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南宝山矿床REE、Pb-S同位素地球化学及黄铁矿Rb-Sr同位素定年 被引量:45
1
作者 姚军明 华仁民 林锦富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45-1054,共10页
湘南宝山矿区的花岗闪长岩体、地层(灰岩)、方解石及黄铁矿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即轻稀土富集和Eu负异常。其中,黄铁矿表现为最低的稀土总量、明显的Eu负异常和较明显的Ce负异常,这反映了流体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认为... 湘南宝山矿区的花岗闪长岩体、地层(灰岩)、方解石及黄铁矿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即轻稀土富集和Eu负异常。其中,黄铁矿表现为最低的稀土总量、明显的Eu负异常和较明显的Ce负异常,这反映了流体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成矿流体既有来自花岗闪长岩体的岩浆水参与,又有大气降水的作用。本次工作的矿床硫化物单矿物Pb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小,在铅同位素构造演化图上均位于地壳演化线附近,反映的主要是地壳的信息。矿床硫化物S同位素组成与岩体及围岩地层基本一致,属于同源。通过对六个黄铁矿样品的Rb-Sr同位素分析,获得宝山矿床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74±7Ma,MSWD=0.55,黄铁矿的(87Sr/86Sr)i为0.70912±0.00016,高于花岗闪长岩体的锶同位素初始比值。黄铁矿Rb-Sr等时线年龄与花岗闪长岩体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十分一致,表明矿床的形成与岩体有密切的联系,花岗闪长岩体提供了矿床形成所需要的能量和部分流体,而地层也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sr同位素定年 黄铁矿 REE Pb—S同位素 宝山矿床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定杂岩Rb-Sr、Sm-Nd同位素系统及其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岳龙 王忠 +2 位作者 罗照华 李大鹏 赵俊香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7-714,共8页
通过对康定-冕宁地区出露的英云闪长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变粒岩全岩及其中所分离出的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钾长石的Rh—Sr、Sm—Nd同位素的系统测定,结合岩石的锆石U—Pb年龄结果,确定这些变质杂岩由于经历了复杂的形成... 通过对康定-冕宁地区出露的英云闪长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变粒岩全岩及其中所分离出的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钾长石的Rh—Sr、Sm—Nd同位素的系统测定,结合岩石的锆石U—Pb年龄结果,确定这些变质杂岩由于经历了复杂的形成过程与变质历史,Rb—Sr、Sm—Nd同位素体系难以确定其结晶年龄。由单矿物与全岩Rb—Sr、Sm—Nd体系拟合的。700Ma的等时线年龄反映了角闪岩相一高角闪岩相的变质作用年龄。Sm—Nd同位素体系由于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的部分开放性,很容易给出无意义的较老的混合年龄。康定杂岩结晶后并没有经历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区域上所含的麻粒岩透镜体可能是新元古代(773~721Ma)期间由Rodinia超大陆裂解产生的新生洋壳向扬子克拉通陆块俯冲消减过程的变质产物。俯冲到一定深度后,由于板片被拉断,软流圈上涌导致变质洋壳板片岩石、先前底侵变质的镁铁质岩石及扬子陆块长英质基底岩石发生部分熔融,以镁铁质岩石熔融产生的熔浆为主(〉70%),与长英质基底岩石熔融产生的熔浆混合形成w(Na2O)/w(K2O)〉1的TTG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定杂岩 rb—sr同位素 Sm—Nd同位素 岩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地区玲珑金矿田东风矿床Rb-Sr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宗永 吕古贤 +8 位作者 武际春 张迅与 刘维民 张迎春 杨桂彬 范潇 霍庆龙 许亚青 朱随洲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347-348,共2页
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之一,其成矿背景和成矿作用过程在全球金矿中独具特色(Goldfarb and Santosh,2014)。著名的玲珑金矿田就位于胶东西北部“招莱金矿带”东端,包括玲珑、九曲、大开头、东风和东山等矿段或矿区。
关键词 rb—sr同位素年龄 东风矿床 胶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潘—甘孜南部玛孜措石英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5
4
作者 段志明 张玉修 +3 位作者 祝向平 刘建辉 钟成全 曾璐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74-1886,共13页
玛孜措石英闪长岩体位于松潘一甘孜地体南部的甘孜地体内,地处鲜水河断裂带西南侧。岩体具高钾(3.53%~3.86%)、富钙(4.91%~6.07%)、贫铝(14.60%~15.24%),铝饱和指数(A/cNK一0.80~0.89)偏低的特征,岩石稀... 玛孜措石英闪长岩体位于松潘一甘孜地体南部的甘孜地体内,地处鲜水河断裂带西南侧。岩体具高钾(3.53%~3.86%)、富钙(4.91%~6.07%)、贫铝(14.60%~15.24%),铝饱和指数(A/cNK一0.80~0.89)偏低的特征,岩石稀土总量较低,轻稀土中度富集,3Eu介于0.46~O.53之间,Eu中度亏损,岩石(”Sr/“Sr):比值介于0.707407t0.707640,表明岩浆起源于壳一幔混熔或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属下地壳重熔的I型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系列。在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上,样品都落在岛弧区,反映了石英闪长岩具有与岛弧型花岗岩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岩体具较高的Rb(60.1×10--85.9×10-6)、Cs(4.01×10~19.62×10-6)含量和K20/NazO比值(1.31~1.82),反映源区可能与黑云母的脱水熔融有关。玛孜措石英闪长岩锆石SHRIMPU—Pb年龄为221±2.0Ma(MSWD=1.4),显示岩体侵位时代为晚三叠世;而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207.O±2.0Ma(R=0.9979),显示岩体就位时代为晚三叠世晚期。玛孜措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弧后构造环境,是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导致壳一幔混熔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甘孜地体 玛孜措石英闪长岩 锆石SHRIMP U—Pb定年 rb—sr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