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在喉癌及喉角化症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万举 孙敬武 别远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6-619,共4页
目的探讨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RASSF1A)的表达与喉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喉角化症组织43例、喉鳞癌组织31例作为实验组,取冷冻新鲜尸头正常声带黏膜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目的探讨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RASSF1A)的表达与喉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喉角化症组织43例、喉鳞癌组织31例作为实验组,取冷冻新鲜尸头正常声带黏膜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组织的RASSF1A蛋白表达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正常喉黏膜、喉角化症及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RASSF1A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58.25%±8.8%、47.22%±2.25%和21.36%±10.98%,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RASSF1A的表达强度低于喉角化症及正常喉粘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角化症与正常喉黏膜组织中的RASSF1A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I^IV期喉癌组织中RASSF1A的表达强度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癌组织中RASSF1A阳性细胞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SSFlA表达降低可能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对鉴别癌前病变与喉癌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喉角化症 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和贲门癌抑癌基因Ras相关区域家族1A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保池 王立东 +14 位作者 宋昕 冯凯 韩瑞刚 杨孟选 吴会芳 樊慧 邵珊 张梅 李吉林 范宗民 何欣 申秋 郭军辉 邢国兰 吴爱群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河南林州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癌和贲门癌患者编码抑癌基因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第133位氨基酸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方法,检测11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116例贲门腺癌患者和235名... 目的:探讨河南林州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癌和贲门癌患者编码抑癌基因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第133位氨基酸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方法,检测11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116例贲门腺癌患者和235名对照组RASSF1A基因型分布。结果:食管癌患者RASSF1A基因(Ser133Ala)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分布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贲门癌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a/Ser+Ser/Ser基因型增加贲门癌的发生危险(OR值=2.06,95%CI=1.09-3.97,P=0.02)。结论RASSF1A第133位氨基酸的单核苷酸多态改变与贲门癌的发生有关,与食管鳞癌的发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贲门肿瘤 腺癌 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甲基化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于正洪 王玉才 +1 位作者 马驰原 苏全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9期985-989,共5页
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是新近发现的新型候选抑癌基因,其正常表达能抑制肿瘤的发生。启动子区域CpG岛异常甲基化可以导致其失活,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RASSF1A的甲基化状态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望为肿瘤... 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是新近发现的新型候选抑癌基因,其正常表达能抑制肿瘤的发生。启动子区域CpG岛异常甲基化可以导致其失活,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RASSF1A的甲基化状态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望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而逆转RASSF1A的甲基化则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相关区域家族1a 抑癌基因 肿瘤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相关结构家族基因1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崇高 陈吉祥 +2 位作者 胡升庠 赵新潮 卢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944-946,950,共4页
目的:RASSF1家族与癌变的发生密切相关。为探究RASSF1家族与癌变发生生理机制的相关性,分析该家族中RASSF1B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应用RT-PCR的方法结合生物信息学,初步探索基因RASSF1B的生物学功能。结果:该基因在所测试的几种肿瘤细胞... 目的:RASSF1家族与癌变的发生密切相关。为探究RASSF1家族与癌变发生生理机制的相关性,分析该家族中RASSF1B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应用RT-PCR的方法结合生物信息学,初步探索基因RASSF1B的生物学功能。结果:该基因在所测试的几种肿瘤细胞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有差异。通过生物信息学得知,该基因含有1个Ras结合区域和1个SARAH区域。结论:RASSF1B基因的编码产物功能结构域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 癌变 ras相关结构家族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贲门癌组织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测
5
作者 邵珊 王立东 +14 位作者 李苹娟 吴会芳 宋昕 焦新英 李吉林 樊慧 申秋 张彦霞 范宗民 李琮宇 高珊珊 郭花芹 尹艳春 吴爱群 邢国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7-408,共2页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GCA)发生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81例贲门腺癌及其中20例癌旁正常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变化特征,并分析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肿...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GCA)发生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81例贲门腺癌及其中20例癌旁正常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变化特征,并分析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肿瘤大体分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GCA组织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阳性率(72%,58/81)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1/20)(P<0.05)。GCA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肿瘤大体分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结论RASSF1A基因甲基化是GCA癌变过程中频发的分子事件,可能在GCA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肿瘤 腺癌 ras相关区域家族1a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及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崔华英 周栩茹 +1 位作者 韩庆 李晓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529-1531,1534,共4页
目的检测宫颈癌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其在宫颈癌分子诊断与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和逆转录PCR分别检测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确诊的65例宫颈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RASSF1A... 目的检测宫颈癌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其在宫颈癌分子诊断与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和逆转录PCR分别检测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确诊的65例宫颈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mRNA表达,比较两者间的差异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65例宫颈癌组织中有48例检测出甲基化条带(甲基化率73.8%),mRNA表达呈抑制状态,癌旁组织中有4例检测出甲基化条带(甲基化率6.2%),mRNA表达正常;不同年龄的患者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越大,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越高;宫颈鳞状细胞癌、腺癌和腺鳞癌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分别为82.0%、40.0%和60.0%,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随着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增加而增加,甲基化率在不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宫颈癌的发病机制紧密相关,其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甲基化发生率明显高于腺癌,可作为宫颈癌的分子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相关区域家族1a 宫颈肿瘤 转录启动子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吴会芳 王立东 +16 位作者 范宗民 高珊珊 任景丽 王俊宽 李吉林 焦新英 刘小莉 邵珊 李琮宇 李苹娟 张彦霞 郭花芹 尹艳春 李江曼 何欣 邢国兰 刘保池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9-411,共3页
目的探讨青年食管鳞癌(SCC)和贲门腺癌(GCA)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蛋白的表达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河南省林州地区青年SCC和GCA组织RASSF1A蛋白表达,将癌组织阳性结果分为弥漫型、灶性、镶嵌型,并分析其与临... 目的探讨青年食管鳞癌(SCC)和贲门腺癌(GCA)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蛋白的表达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河南省林州地区青年SCC和GCA组织RASSF1A蛋白表达,将癌组织阳性结果分为弥漫型、灶性、镶嵌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SCC和GCA组织中RASSF1A阳性表达频率均较高(83%(10/12)vs89%(8/9)),与对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表达类型并不相同。食管鳞癌以镶嵌型(4例)和灶性(4例)较多,弥漫型(2例)次之;食管正常组织以乳头性(3例)和灶性(3例)较多,镶嵌型(2例)次之,无弥漫型表达;贲门腺癌组织以灶性为主(6例),镶嵌型(2例)次之,无弥漫型表达;贲门正常组织以弥漫型(5例)较多,另有灶性(4例)表达。RASSF1A蛋白表达与SCC和GCA的转移、分化和浸润程度无相关性。结论RASSF1A蛋白阳性表达是河南高发区青年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在食管和贲门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相关区域家族1a蛋白 青年 食管鳞癌 贲门腺癌 高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相关区域家族7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崔建利 郭炜 +4 位作者 郭艳丽 沈素朋 邝钢 杨植彬 董稚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7-443,共7页
目的:检测人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7(Ras-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7,RASSF7)基因的mRNA、蛋白表达情况及其甲基化状态,探究RASSF7在E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组织标本取自河北... 目的:检测人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7(Ras-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7,RASSF7)基因的mRNA、蛋白表达情况及其甲基化状态,探究RASSF7在E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组织标本取自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1—2012年间手术切除的69例ESCC原发灶组织及癌旁组织。分别应用RT-PCR及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方法检测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itydine,5-Aza-dC)处理前后的4株食管癌细胞系(TE13、T.Tn、YES-2、Ec109)和69例病灶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RASSF7 mRNA表达水平及甲基化状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9例ESC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RASSF7的蛋白表达。结果:RASSF7基因在TE13、T.Tn、YES-2细胞系中表达阳性,在Ec109细胞系中表达缺失;经5-Aza-dC处理后,RASSF7在TE13、T.Tn、YES-2细胞中表达下调,在Ec109细胞中表达阳性。5-Aza-dC处理前后4株食管癌细胞系中均未检测到RASSF7的甲基化。人ESCC组织中RASSF7的mRNA相对表达量(0.63±0.08 vs 0.42±0.20,P<0.01)与蛋白表达阳性率[81.2%(56/69)vs 53.6%(37/69),P<0.01]均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且均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或P<0.01),与TNM分期、年龄和性别无关(均P>0.05)。ESCC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均未检测到RASSF7的甲基化。结论:4株食管癌细胞系、人ES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RASSF7基因的表达差异与RASSF7本身甲基化状态无关,ESCC组织中RASSF7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ESCC的发生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ras相关区域家族7基因 表达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中RAS相关区域家族5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表达与患者临床表现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连静 郭炜 刘丽宏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7-544,共8页
目的:探讨RAS相关区域家族5A(Ras-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5A,RASSF5A)基因在淋巴瘤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中DNA甲基化和mRNA表达状态,并研究其与患者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及RT-PCR... 目的:探讨RAS相关区域家族5A(Ras-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5A,RASSF5A)基因在淋巴瘤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中DNA甲基化和mRNA表达状态,并研究其与患者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及RT-PCR方法检测河北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74例、T细胞淋巴瘤患者42例及健康志愿者42人的外周血中RASSF5A基因甲基化及mRNA表达状态。分析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RASSF5A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T细胞淋巴瘤中的甲基化率分别为64.9%(48/74)和73.8%(31/42),明显高于正常人的7.1%(3/42)(P<0.05);而其mRNA表达量分别为0.54±0.17和0.52±0.18,均低于正常人的0.86±0.10(P<0.05)。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RASSF5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的mRNA相对表达量(0.51±0.18)低于甲基化阴性的mRNA表达量(0.60±0.17)(P<0.05)。T细胞淋巴瘤中RASSF5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的mRNA相对表达量(0.50±0.15)低于甲基化阴性的mRNA表达量(0.63±0.12)(P<0.05)。RASSF5A基因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甲基化率与患者的LDH、IPI评分及Ki67相关(P<0.05);RASSF5A基因在T细胞淋巴瘤中的甲基化率与患者的临床分期、结外累及及Ki-67相关(P<0.05)。RASSF5A基因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mRNA的表达量与患者的IPI评分及结外累及相关(P<0.05);RASSF5A基因在T细胞淋巴瘤中mRNA的表达量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和结外累及相关(P<0.05)。结论:RASSF5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T细胞淋巴瘤发生的机制之一,mRNA表达沉默可能是表观遗传学机制之一。RASSF5A基因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T细胞淋巴瘤中主要可能起抑癌基因的作用,与淋巴瘤的侵袭性、恶性进程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ras相关区域家族5a基因 基因表达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亚硫酸氢钠测序法检测HepG2 RASSF1A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莉君 王先良 +1 位作者 孙晞 徐顺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1-412,415,共3页
目的改进亚硫酸氢钠测序法,并检验改进后方法在甲基化检测中的可行性。方法提取人肝癌细胞株HepG2基因组DNA,亚硫酸氢钠化学修饰,针对修饰后Ras相关家族1A基因(RASSF1A)启动子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并结合沉降PCR扩增,T-A载体克隆、测序。结... 目的改进亚硫酸氢钠测序法,并检验改进后方法在甲基化检测中的可行性。方法提取人肝癌细胞株HepG2基因组DNA,亚硫酸氢钠化学修饰,针对修饰后Ras相关家族1A基因(RASSF1A)启动子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并结合沉降PCR扩增,T-A载体克隆、测序。结果HepG2细胞RASSF1A基因启动子CpG岛的16个CpG位点均被甲基化。结论改进后亚硫酸氢钠测序法能明显减少非特异性扩增,提高PCR效率,更适于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氢钠测序法 甲基化 聚合酶链反应 ras相关家族1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SF1A基因甲基化作为肿瘤生物学标志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佳乐 陈云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96-300,共5页
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ras-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RASSFlA)是新近发现的一个位于人染色体3p21.3上的抑癌基因。RASSF1表达的缺失是人类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个分子事件,目前至少有37种肿瘤存在该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RASSF1基... 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ras-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RASSFlA)是新近发现的一个位于人染色体3p21.3上的抑癌基因。RASSF1表达的缺失是人类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个分子事件,目前至少有37种肿瘤存在该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RASSF1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在许多肿瘤组织和肿瘤患者体液中检测到,而在正常组织和体液中罕见,提示它具有肿瘤标志物的特征;RASSF1与其他一些基因组合的甲基化分析有助于卵巢癌、乳腺癌、膀胱癌、肾癌、肺癌等的早期诊断。其次,RASSF1甲基化可作为恶变危险因素的监测,良性增生性病变RASSF1A甲基化的出现往往提示恶变的危险性增高。第三,应用于预后判断,因为某些恶性肿瘤RASSF1A甲基化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联。第四,RASSF1A甲基化提供了顺铂和三苯氧胺治疗是否耐药的一个标志,并可在癌症患者整个治疗过程给予监控。总之,RASSF1A甲基化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在肿瘤的诊断及其他众多领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rasSF1a) 甲基化 肿瘤 诊断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BSP联合TA克隆测序检测胰腺癌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泉 张立洁 +4 位作者 蔡辉华 高文涛 赵成功 钱祝银 苗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检测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RASSF1A)在胰腺癌细胞株中的甲基化和表达状态,探讨其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在胰腺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重亚硫酸盐测序PCR(bisulfite genomic sequencing PCR,BSP)联... 目的:检测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RASSF1A)在胰腺癌细胞株中的甲基化和表达状态,探讨其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在胰腺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重亚硫酸盐测序PCR(bisulfite genomic sequencing PCR,BSP)联合TA克隆测序检测胰腺癌细胞株PANC-1及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中RASSF1A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以甲基化酶抑制剂5-aza-2-deoxycitydine(5-aza-dC)处理PANC-1,观察处理前后甲基化率变化情况,逆转录PCR观察RASSF1A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在PANC-1细胞中RASSF1A启动子的甲基化率平均为100.00%,在正常胰腺、癌旁及癌组织中平均分别为1.79%、93.75%和100.00%,与正常胰腺组织相比,胰腺癌旁及癌组织的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率明显增高(P<0.01),而癌旁及癌组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PANC-1细胞、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RASSF1A基因无表达,在正常胰腺组织中RASSF1A基因呈阳性表达;PANC-1细胞经5-aza-dC处理后,RASSF1A的甲基化率下降(88.89%,P<0.05),mRNA表达无变化。结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及癌组织、癌旁组织RASSF1A基因表达与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有关,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导致PANC-1中RASSF1A基因的表达沉默。该基因异常甲基化有望成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指标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甲基化 ras相关区域家族1a 重亚硫酸盐测序PCR TA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金钱草C3H基因家族鉴定及不同品种表达分析
13
作者 黄金恒 黄茜 +3 位作者 张家燕 周新裕 廖沛然 杨全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255,共13页
【目的】C3H家族基因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探究广金钱草C3H基因家族的特性及功能,为研究其在广金钱草生理和形态形成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基于‘广药大1号’和野生广金钱草的转录组数据比较,鉴定广金钱草C3H家族基因... 【目的】C3H家族基因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探究广金钱草C3H基因家族的特性及功能,为研究其在广金钱草生理和形态形成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基于‘广药大1号’和野生广金钱草的转录组数据比较,鉴定广金钱草C3H家族基因,利用生物信息技术分析基因的理化性质、染色体位置、系统发育关系、保守基序和结构域,以及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分析C3H家族基因在广金钱草不同组织和品种中的表达模式,并对广金钱草C3H基因与类黄酮合成关键基因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测定不同品种茎尖、茎基总黄酮含量。【结果】广金钱草C3H基因家族的27个成员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多编码碱性、不稳定和亲水性蛋白质。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广金钱草C3H家族基因分为3个组群,同一组群成员之间相对保守;保守基序和结构域分析显示,数量出现最多的motif与生长素调控相关,广金钱草C3H家族成员存在与ANKYR等结构域协同作用的情况。表达模式分析显示,广金钱草C3H家族基因主要在广金钱草的茎中发挥作用,且在‘广药大1号’茎尖处高表达。相关性分析发现,广金钱草C3H家族基因表达量与类黄酮生物合成关键基因表达量呈正相关。总黄酮含量测定发现,在茎尖部位,‘广药大1号’的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匍匐广金钱草,在茎基情况相反。【结论】GsC3H家族基因可能通过调控黄酮类化合物在茎段的生物合成间接影响‘广药大1号’广金钱草的农艺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H家族基因 广金钱草 表达分析 相关性分析 总黄酮 基因家族鉴定 ‘广药大1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促进RSL3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铁死亡
14
作者 孙硕 黄鑫 +5 位作者 李国东 张春云 卢泽梅 张伟伟 李泽彦 杨清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78,共6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对RAS选择性致死化合物3(RSL3)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结直肠癌细胞SW620,HCT116,LOVO及RKO细胞,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中MACC1表达;以SW620细胞为实验材料,MT...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对RAS选择性致死化合物3(RSL3)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结直肠癌细胞SW620,HCT116,LOVO及RKO细胞,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中MACC1表达;以SW620细胞为实验材料,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2.5、5、10、20、40μmol/L)铁死亡诱导剂RSL3以及不同浓度(0、5、10、20μmol/L)铁死亡抑制剂Fer-1对SW620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分析单独使用10μmol/L RLS3以及10μmol/L RLS3和10μmol/LFer-1联合作用对SW620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并检测干扰MACC1后不同浓度RSL3对SW620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RSL3(0、2.5、5、10μmol/L)对MACC1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并检测干扰MACC1后GPX4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及激光共聚焦实验检测干扰MACC1后,SW620细胞中脂质过氧化Lipid ROS水平的变化。结果4种结直肠癌细胞中SW620细胞MACC1表达量最高;铁死亡诱导剂RSL3抑制SW620细胞的存活率,细胞存活率随RSL3浓度升高而降低,呈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的铁死亡抑制剂Fer-1对SW620细胞的存活率没有影响;与对照Ctrl组细胞存活率相比,单独使用RSL3细胞存活率降低了50%(P<0.01),而联合使用RSL3与Fer-1处理SW620细胞,细胞的存活率得到恢复(P>0.05);不同浓度的RSL3作用于SW620细胞后,细胞中MACC1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被显著抑制(P<0.01),具有一定的药物浓度依赖性。siRNA干扰MACC1基因表达后,增强RSL3对SW620细胞毒作用,并抑制细胞中GPX4的表达(P<0.01),增加细胞中Lipid ROS水平(P<0.05)。结论MACC1通过调控GPX4影响RSL3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选择性致死化合物3 铁死亡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Ras同源物家族成员C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15
作者 于汶源 赵鹏 +6 位作者 邵禹 徐勇 徐进 谢磊 于承浩 何秋萍 陈正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3-734,共12页
目的探讨沉默Ras同源物家族成员C(RhoC)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增殖、凋亡、侵袭、迁移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2024年3月1日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手术切除的SACC病灶和正常唾液腺组织各27例,... 目的探讨沉默Ras同源物家族成员C(RhoC)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增殖、凋亡、侵袭、迁移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2024年3月1日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手术切除的SACC病灶和正常唾液腺组织各27例,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hoC的表达水平。针对RhoC基因序列设计3条小干扰RNA(siRNA),转染至SACC-LM和SACC-83细胞系中并评估转染效率。通过Western blot比较RhoC、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1(ROCK1)、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p38MAPK(p-p38MAPK)、扭曲家族bHLH转录因子1(TWIST1)、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蛋白表达水平。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侵袭实验、伤口愈合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差异。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RhoC可能的上游微小RNA(miRNA)及其在SACC中的表达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二者的结合位点。结果RhoC在SACC中的表达显著上升(P<0.05)。沉默RhoC后,实验组ROCK1、p-p38MAPK、TWIST1、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显著下降,E-cadherin的表达显著上升(P<0.05);p38MAPK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下降,凋亡率显著上升(P<0.05)。miR-138-5p在SACC中低表达,miR-138-5p micmic可以显著下调转染RhoC野生型质粒后293T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结论RhoC在SACC中高表达,沉默RhoC可能靶向下游ROCK1/p38MAPK/TWIST1信号通路从而抑制SACC的增殖、侵袭、迁移和EMT,同时促进其凋亡。miR-138-5p在SACC中低表达,是RhoC潜在的上游基因,二者可能存在结合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 ras同源物家族成员C 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1 上皮-间充质转化 miR-138-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SF1A和AP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前列腺癌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永 董柏萍 +6 位作者 邱镇 崔心刚 张连升 侯建国 曹广文 崔飞伦 张宏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9-483,共5页
目的研究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 isoform A,RASSF1A)及结肠腺瘤性息肉病(adenomatosis polyposis coli,APC)基因启动子区CpG甲基化及与前列腺癌(PCa)之间的关系,探索PCa早期诊断的检测方法。方法收集60例PC... 目的研究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 isoform A,RASSF1A)及结肠腺瘤性息肉病(adenomatosis polyposis coli,APC)基因启动子区CpG甲基化及与前列腺癌(PCa)之间的关系,探索PCa早期诊断的检测方法。方法收集60例PCa和40例前列腺增生(BPH)病例的组织标本及其相关的临床指标。应用亚硫酸氢盐修饰后测序法检测PCa组织及BPH组织中RASSF1A、APC基因启动子区CpG甲基化情况。结果 PCa组RASSF1A、APC基因CG位点甲基化率高于BPH组(60.8%vs 14%,48.84%vs 1.19%,P<0.05);基因甲基化率与PSA、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和PCa危险分期关系密切(P<0.01);RASSF1A及APC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用于判断PCa及BPH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是95.74%和82.9%。结论 RASSF1A、AP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PCa发生及发展有关,其甲基化率的变化与PCa的危险分期关系密切。检测前列腺组织中相关基因甲基化状态,有望成为诊断早期PCa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 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细胞系RASSFIA基因启动子及第1外显子区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汪姗姗 王宁 +3 位作者 于啸 杨晨曦 闫丽萍 王言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77-783,共7页
背景与目的:抑癌基因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RASSF1A)启动子及第1外显子区CG位点高甲基化导致该基因沉默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宫颈癌细胞系RASSFIA基因启动子及第1外显子区甲基... 背景与目的:抑癌基因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RASSF1A)启动子及第1外显子区CG位点高甲基化导致该基因沉默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宫颈癌细胞系RASSFIA基因启动子及第1外显子区甲基化状态以及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作用对RASSFI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5μmol/L(低浓度)和10μmol/L(高浓度)的5-Aza-dc作用于HeLa、Caski、HT-3以及C-33A等4种宫颈癌细胞系,分别采用甲基化特异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和亚硫酸盐基因组测序法(bisulfite genome sequencing,BGS)检测5-Aza-dc处理前后RASSF1A基因启动子及第1外显子区甲基化状态,RT-PCR检测干预前后RASSF1A基因mRNA的转录表达。结果:HeLa和Caski两种HPV阳性细胞系RASSF1A基因启动子及第1外显子区均呈低甲基化状态,mRNA表达阳性。低浓度和高浓度5-Aza-dc作用后,mRNA表达未见明显改变(F HeLa=3.003,P=0.125;F Caski=0.045,P=0.956)。HT-3和C-33A两种HPV阴性宫颈癌细胞系RASSF1A基因启动子及第1外显子区则表现为高度甲基化状态,mRNA表达受到抑制。低浓度和高浓度5-Aza-dc作用后,HT-3和C-33A细胞系RASSF1A基因启动子及第1外显子区CG位点甲基化程度降低,检测到其mRNA表达,高浓度5-Aza-dc作用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低浓度组和细胞对照组(F HT-3=18.002,P=0.03;F C-33A=17.179,P=0.03),LSD-t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阳性和HPV阴性宫颈癌细胞系中RASSFIA基因启动子及第1外显子区甲基化状态不同;RASSF1A基因启动子及第1外显子区的高甲基化可抑制该基因表达;5-Aza-dc处理可使RASSF1A基因启动子及第1外显子区去甲基化,重新激活基因的表达,这种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 人宫颈癌细胞系 5-氮杂-2’-脱氧胞苷 DNA甲基化 TA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相关的高速泳动蛋白家族9和胃动蛋白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江波 徐国帅 +3 位作者 蔡相军 刘洪涛 孙凯丽 罗雪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5-322,共8页
目的探讨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相关的高速泳动蛋白家族9(SOX9)和胃动蛋白1(GKN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SOX9和GKN1在7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27例肠上皮化生和43例正常... 目的探讨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相关的高速泳动蛋白家族9(SOX9)和胃动蛋白1(GKN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SOX9和GKN1在7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27例肠上皮化生和43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SOX9和GKN1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SOX9在胃癌组织、肠化生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92.9%(65/70)、77.8%(21/27)和55.8%(2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22,P<0.001)。胞核与胞浆均可见阳性染色。单独观察胞核内染色发现,SOX9在胃癌组织细胞核内的高表达率为67.1%,明显高于肠化生组织的37.0%(P=0.007)和正常胃黏膜组织的23.3%(P<0.001);GKN1的染色定位于胞浆,其在正常胃黏膜中的高表达率为76.7%,明显高于肠化生组织的44.4%(P=0.006)和胃癌组织的37.1%(P<0.001)。胃癌组织中,SOX9在胞核内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07),而GKN1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P=0.002)和病理类型是否为印戒细胞癌相关(P=0.009)。SOX9在胃癌组织细胞核内的表达与GKN1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χ^2=15.424,P<0.001)。70例胃癌患者中,SOX9在胞核内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33.8%比67.5%,P=0.016)及GKN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60.0%比35.6%,P=0.0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7例SOX9胞核内高表达且GKN1低表达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28.8%。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晚(Ⅱ期:HR=7.435,95%CI:1.313~42.096,P=0.023;Ⅲ期:HR=12.214,95%CI:2.677~55.721,P=0.001)和SOX9在细胞核的高表达(HR=3.297,95%CI:1.199~9.065,P=0.021)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OX9和GKN1的表达变化可能在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SOX9可能是胃癌患者的潜在预后标志物,联合检测SOX9和GKN1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研究其分子作用机制可能为胃癌的早期诊断、靶向治疗以及预后评估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相关的高速泳动蛋白家族9 胃动蛋白1 胃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SF1A A la133Ser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结直肠癌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冯凯 路浩军 +4 位作者 贾海英 郑燕华 张军 景青萍 吴继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1-225,共5页
目的探讨编码抑癌基因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第133位氨基酸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北方汉族人群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176例结直肠癌患者(结肠癌109例,直肠癌67例)和189... 目的探讨编码抑癌基因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第133位氨基酸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北方汉族人群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176例结直肠癌患者(结肠癌109例,直肠癌67例)和189例健康对照者的RASSF1A基因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基因-疾病关联分析和基因-性别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RASSF1A基因Ala133Ser多态位点在结直肠患者中的基因型分布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基因型与性别在直肠癌中存在交互作用,Ala/Ser+Ser/Ser基因型可增加女性直肠癌的发生危险(OR=3.78,95%C I1.31~10.89)。结论 RASSF1A第133位氨基酸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女性直肠癌遗传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ras相关区域家族1a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与Cyclin D1和P53表达的关系
20
作者 胡佳乐 陈云 +2 位作者 刘胜 陈森林 蒋梦洁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4-449,共6页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1A,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以及Cyclin D1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它们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长海医院病理科37例结直...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1A,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以及Cyclin D1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它们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长海医院病理科37例结直肠癌组织和14例癌旁组织(癌灶边缘5cm以外组织)标本。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Cyclin D1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Cyclin D1和P53表达的关联性以及三者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37例结直肠癌组织中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有23例(62.16%),14例癌旁组织中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有12例(85.71%);37例癌组织中Cyclin D1阳性14例(37.84%)、P53阳性15例(40.54%),14例癌旁组织中Cyclin D1和p53表达均为阴性。直肠癌组织中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高于结肠癌(P<0.05)。结直肠癌患者年龄与Cyclin D1表达呈负相关(P<0.05),淋巴结转移与P53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与Cyclin D1和P53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Cyclin D1和P53蛋白表达三者的联合检测对研究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YCLIN D1 P53 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