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AR1 p150和p110参与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1
作者 巩雪 柳静 +2 位作者 蹇文文 崔易红 涂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20-829,共10页
目的:研究腺苷脱氨酶1(adenosine deaminase acting on RNA 1,ADAR1)对肝细胞癌(live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LIHC)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式分析网站GEPIA检测ADAR1在LIHC中的表达水平和预后价值;提取人... 目的:研究腺苷脱氨酶1(adenosine deaminase acting on RNA 1,ADAR1)对肝细胞癌(live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LIHC)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式分析网站GEPIA检测ADAR1在LIHC中的表达水平和预后价值;提取人体肝癌标本的蛋白,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ADAR1的表达情况。将ADAR1 p150和p110过表达质粒和靶向ADAR1 p150和p110的小干扰RNA分别转染进HepG2和Huh7细胞,利用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转染后细胞的ADAR1表达情况。通过CCK-8实验检测ADAR1对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ADAR1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最后,在DAVID在线数据库中分析与ADAR1相关的信号通路,利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ADAR1蛋白质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这与生物信息学的预测一致,且高表达的ADAR1与肝癌的不良预后相关;通过CCK-8实验,本研究发现过表达ADAR1可以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敲低ADAR1使肝癌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5)。通过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本研究发现ADAR1的过表达促进了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5),敲低ADAR1后,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抑制(P<0.05)。DAVID在线分析结果显示,ADAR1主要富集在Wnt信号通路中。Western blot结果提示,过表达ADAR1抑制GSK3β表达和β-catenin的磷酸化水平,敲低ADAR1后GSK3β表达和β-catenin的磷酸化水平升高。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ADAR1在肝癌中处于高表达水平,可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肝癌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脱氨酶1 肝癌 增殖 迁移侵袭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腺苷脱氨酶在1型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周佳雁 华飞 +2 位作者 蒋晓红 唐暎 王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35-1238,1243,共5页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在1型糖尿病(T1DM)患者中与糖代谢、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T1DM患者184例(T1DM组):其中根据合并并发症情况分为单纯1型糖尿病组(s T1DM组)、急性并发症组(aT1DM组)、慢性并发症组(cT1DM组)。同时纳入同...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在1型糖尿病(T1DM)患者中与糖代谢、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T1DM患者184例(T1DM组):其中根据合并并发症情况分为单纯1型糖尿病组(s T1DM组)、急性并发症组(aT1DM组)、慢性并发症组(cT1DM组)。同时纳入同期正常人群108例为对照组(CN组)。测定临床及生化指标,分析影响ADA水平的因素。结果 (1)T1DM组ADA水平高于CN组,cT1DM组ADA水平较aT1DM组增高(P<0.05)。(2)两两相关性分析:ADA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56(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T1DM患者中,ADA水平的升高是罹患慢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59,95%CI:1.044~1.286),是罹患急性并发症的保护性因素(OR:0.857,95%CI:0.748~0.981)。结论 T1DM患者的ADA水平较正常人群明显增高,同时ADA水平的增高是罹患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罹患急性并发症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腺苷脱氨酶 腺苷 糖尿病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对rhTGF-α诱导的人喉鳞癌Hep-2细胞增殖及RNA编辑酶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邢莲梅 赵玉林 +1 位作者 余文发 张军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7-539,共3页
目的:研究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ND)对rhTGF-α诱导的人喉鳞癌Hep-2细胞增殖及RNA编辑酶1(ADAR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ND(1.0×10-6mol/L、1.0×10-5mol/L、1.0×10-4mol/L)对rh... 目的:研究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ND)对rhTGF-α诱导的人喉鳞癌Hep-2细胞增殖及RNA编辑酶1(ADAR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ND(1.0×10-6mol/L、1.0×10-5mol/L、1.0×10-4mol/L)对rhTGF-α促Hep-2细胞增殖的影响;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钙通道阻滞前后Hep-2细胞ADAR1 mRNA的表达。结果:ND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了rhTGF-α诱导的Hep-2细胞增殖;Hep-2细胞钙通道被ND阻滞后ADAR1 mRNA相对表达量较阻滞前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阻滞Hep-2细胞钙通道可抑制Hep-2细胞增殖;Hep-2细胞ADAR1 mRNA的表达可能和钙通道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钙通道 RNA编辑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A、CYFRA21-1和ADA在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顾爱琴 廖美琳 +1 位作者 赵家美 金秀木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Z1期64-65,共2页
目的 研究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CYFRA211)和腺苷脱氨酶(ADA)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意义。 方法 测定58例恶性胸腔积液及2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的CEA、CYFRA211、ADA的水平。 结果 恶性组胸水CEA、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结核... 目的 研究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CYFRA211)和腺苷脱氨酶(ADA)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意义。 方法 测定58例恶性胸腔积液及2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的CEA、CYFRA211、ADA的水平。 结果 恶性组胸水CEA、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结核组(P<0001)。恶性组胸水ADA值明显低于结核组(P<0001)。胸水CEA对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8103%,特异性为9615%。CYFRA211的敏感性为9655%,特异性为7308%。ADA的敏感性为8750%,特异性为9642%。 结论 联合检测胸水CEA、CYFRA211、ADA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细胞角质蛋白19 腺苷脱氨酶 胸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探索腺苷脱氨酶1对宫颈癌细胞的调控机制
5
作者 张华明 何婉珊 +5 位作者 韩芸 陈冠桥 陈斌 韦之富 伍恒英 文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169-3174,共6页
目的使用RNA-seq技术分析腺苷脱氨酶1(ADAR1)在宫颈癌Hela细胞株中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情况,并为揭示ADAR1在宫颈癌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正常和ADAR1敲低的Hela细胞株进行RNA-seq测序,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通过KEGG Path... 目的使用RNA-seq技术分析腺苷脱氨酶1(ADAR1)在宫颈癌Hela细胞株中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情况,并为揭示ADAR1在宫颈癌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正常和ADAR1敲低的Hela细胞株进行RNA-seq测序,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通过KEGG Pathway、GO cellular和GSEA富集分析,分析ADAR1在Hela细胞株中参与的相关信号通路和生物学过程。结果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免疫和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如TNF-α/NF-κB、NIK/NF-κB、Jak/Stat-IL-6)、Hippo信号通路、TGF-β等信号通路上,参与了干扰素应答、细胞氨基酸代谢调控、蛋白质泛素化/去泛素化、病毒转录等生物过程;对NF-κB信号通路的相关基因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ADAR1敲低后,NF-κB1和TRAF5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ADAR1可能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进而调控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脱氨酶1 宫颈癌 转录组测序技术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诱导肝癌细胞ADAR1的表达模式及HBV复制抑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怡敏 袁琳 +4 位作者 杨生永 胡源 胡接力 黄爱龙 涂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336-1342,共7页
目的探讨Ⅰ型干扰素(IFN-α、IFN-β)和Ⅱ型干扰素(IFN-γ)在肝癌细胞中诱导ADAR1(P110和P150)的表达模式及对HBV复制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IFN-α(0、200、500、1 000、2 000 U/mL)、IFN-β(0、200、1 000 U/mL)和IFN-γ(0、200、1 000 ... 目的探讨Ⅰ型干扰素(IFN-α、IFN-β)和Ⅱ型干扰素(IFN-γ)在肝癌细胞中诱导ADAR1(P110和P150)的表达模式及对HBV复制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IFN-α(0、200、500、1 000、2 000 U/mL)、IFN-β(0、200、1 000 U/mL)和IFN-γ(0、200、1 000 U/mL)分别处理肝癌细胞(Huh7和HepG2),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肝癌细胞中IFN作用后ADAR1的表达变化;Huh7细胞瞬时转染HBV复制型质粒,IFN-α作用后,Southern blot分析HBV DNA复制中间体水平。结果Ⅰ型IFN(IFN-α、IFN-β)作用Huh7和HepG2细胞后,ADAR1 P110蛋白水平增加(P<0.05),同时ADAR1 P150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且ADAR1 P150的表达呈现IFN浓度依赖性;Ⅱ型IFN(IFN-γ)作用Huh7和HepG2细胞后,ADAR1 P110和P150蛋白表达水平没有发生明显变化。IFN-α明显抑制Huh7细胞中HBV复制(P<0.05),与浓度梯度呈负相关。结论Ⅰ型IFN可诱导肝癌细胞中ADAR1 P150表达,IFN-α抑制Huh7细胞中HBV复制,其作用可能与ADAR1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ADAR1 肝癌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编辑酶ADAR1在Huh7.5.1细胞中抑制HCV复制的研究
7
作者 袁琳 杨生永 +5 位作者 胡源 胡接力 段晓琼 林温育 黄爱龙 涂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0-645,共6页
目的:探究干扰素在Huh7.5.1细胞中对RNA编辑酶(adenosine deaminases acting on RNA 1,ADAR1)表达的影响,以及ADAR1对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复制的调控作用。方法:干扰素(IFN-α,30 IU/m L)刺激Huh7.5.1细胞后,利用real-t... 目的:探究干扰素在Huh7.5.1细胞中对RNA编辑酶(adenosine deaminases acting on RNA 1,ADAR1)表达的影响,以及ADAR1对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复制的调控作用。方法:干扰素(IFN-α,30 IU/m L)刺激Huh7.5.1细胞后,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DAR1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HCV以一定滴度(0.2 MOI)感染Huh7.5.1细胞,观察IFN-α对HCV复制的影响;利用si RNA降低ADAR1表达,过表达质粒(ADAR1 p110和p150)增加ADAR1表达,并进一步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ADAR1稳定敲除细胞株,明确ADAR1与HCV的复制关系。结果:IFN-α诱导Huh7.5.1细胞ADAR1 p150表达(48 h:t=10.400,P=0.007;72 h:t=19.390,P=0.002),而不影响ADAR1 p110表达(48 h:t=0.806,P=0.472;72 h:t=1.929,P=0.133),同时IFN-α可显著抑制HCV复制(48 h:t=10.170,P=0.001;72 h:t=35.810,P=0.000)。ADAR1 p110和p150过表达48 h后,HCV病毒核酸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P=0.004,P=0.015);ADAR1 si RNA干扰后,HCV复制增加了2倍以上,差异显著(t=13.530,P=0.000);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掉Huh7.5.1中的ADAR1后,HCV复制也明显增加(t=5.259,P=0.023);ADAR1干扰后IFN-α仍然存在对HCV明显的抑制作用(t=9.146,P=0.001)。结论:IFN诱导蛋白ADAR1可以抑制HCV复制,且ADAR1部分介导了IFN-α对HCV复制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RNA腺苷脱氨酶(ADAR1) Huh7.5.1细胞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连接酶SMURF1催化ADAR1的多聚泛素化修饰
8
作者 周文淼 王红霞 +3 位作者 刘昆梅 刘菁 屈昱良 郭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30-1637,共8页
既往研究发现,SMAD特异性E3泛素蛋白连接酶1(SMAD specific E3 ubiquitin protein ligase 1,SMURF1)通过其E3泛素连接酶活性介导自噬进程,然而SMURF1的泛素化底物蛋白质仍有待进一步挖掘。本文利用免疫共沉淀(Co-IP)联合蛋白质谱分析捕... 既往研究发现,SMAD特异性E3泛素蛋白连接酶1(SMAD specific E3 ubiquitin protein ligase 1,SMURF1)通过其E3泛素连接酶活性介导自噬进程,然而SMURF1的泛素化底物蛋白质仍有待进一步挖掘。本文利用免疫共沉淀(Co-IP)联合蛋白质谱分析捕获并鉴定THP-1细胞中SMURF1的相互作用蛋白质集合物,发现在THP-1细胞中SMURF1可与222种蛋白质物理性结合,RNA腺苷脱氨酶1(adenosine deaminase acting on RNA 1,ADAR1)具有较高的肽段结合分数。构建SMURF1过表达载体并转染到HEK-293T细胞中,Co-IP和Western印迹检测验证外源性SMURF1与内源性ADAR1存在相互作用。q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在HEK-293T细胞中过表达SMURF1后ADAR 1 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蛋白质水平明显降低(P<0.05)。用放线菌酮(CHX)分别处理正常和过表达SMURF1的HEK-293T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过表达SMURF1后ADAR1的半衰期缩短(P<0.05)。进一步在HEK-293T细胞中共转染泛素(Ub)过表达载体和SMURF1过表达载体,通过Co-IP和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证实,过表达SMURF1后ADAR1的多聚泛素化水平显著增加(P<0.05)。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作用后,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表明,蛋白酶体降解途径受抑制后SMURF1对ADAR1的负调控作用减弱(P<0.05)。本研究表明,SMURF1可以与ADAR1相互作用,催化ADAR1的多聚泛素化修饰并介导其蛋白酶体途径降解,为探索SMURF1通过影响ADAR1蛋白质稳定性而具备的多种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特异性E3泛素蛋白连接酶1 RNA腺苷脱氨酶1 泛素化 翻译后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ADAR1表达对人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宁 武睿 +6 位作者 马振凯 陈微微 李雪琳 宫凯凯 杨丽娟 代娟娟 武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9-674,共6页
目的:探讨下调作用于RNA的腺苷酸脱氢酶1(ADAR1)对肺癌H1299和H520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H1299和H520细胞系分为对照组(转染negative shRNA)和shADAR1组(转染shADAR1)。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 目的:探讨下调作用于RNA的腺苷酸脱氢酶1(ADAR1)对肺癌H1299和H520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H1299和H520细胞系分为对照组(转染negative shRNA)和shADAR1组(转染shADAR1)。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ADAR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和克隆形成数,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划痕愈合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hADAR1组的H1299和H520细胞中ADAR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shADAR1组H1299和H520细胞增殖活性、克隆形成数量和细胞划痕愈合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H1299和H520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下调ADAR1表达能够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于RNA的腺苷酸脱氢酶1 肺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脱氨酶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文娣 余钱 +3 位作者 郭政军 张晓月 彭媛 杨镇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683-2687,共5页
目的探讨RNA特异性腺苷脱氨酶1(adenosine deaminase acting on RNA-1,ADAR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015年12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131例肺腺癌患者术后组织标... 目的探讨RNA特异性腺苷脱氨酶1(adenosine deaminase acting on RNA-1,ADAR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015年12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131例肺腺癌患者术后组织标本以及相应癌旁组织中ADAR1的表达,分析ADAR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利用Kaplan-Meier法分析ADAR1表达水平和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拟合Cox模型评价不同指标的预后价值。结果肺腺癌组织中ADAR1蛋白表达量为77.9%,显著高于相应配对的癌旁组织(12.5%,P<0.01),且ADAR1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Kaplan-Meier分析表明ADAR1高表达与较短的OS显著相关(HR=2.671,95%CI:1.282~5.563,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P<0.01)可作为肺腺癌患者预后评估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DAR1在肺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肺腺癌患者中ADAR1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特异性腺苷脱氨酶1 肺腺癌 临床分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