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家养动物空间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1
作者
常江浩
黄永震
+4 位作者
岳怡冰
张国文
高雪
雷初朝
张君
《中国牛业科学》
2025年第3期66-71,共6页
介绍了空间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家养动物研究中的应用价值,简述了染色体构象捕获(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3C)技术、高通量染色体构象捕获(high-throughput 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Hi-C)技术、荧光原位杂交(flu...
介绍了空间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家养动物研究中的应用价值,简述了染色体构象捕获(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3C)技术、高通量染色体构象捕获(high-throughput 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Hi-C)技术、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超分辨成像和原位测序等技术的研究原理及其进展,回顾了上述技术在揭示基因组三维构象与基因调控、细胞代谢及疾病机制中的作用,分析了空间基因组学在家养动物(如牛、羊、猪、鸡)中的具体应用,例如Hi-C技术解析牛肌肉发育的染色质动态重组,以及FISH技术助力猪胚胎发育的空间基因组重编程研究。指出尽管数据处理复杂和技术要求高,空间基因组学仍为家畜遗传改良和疾病治疗提供了全新视角,未来可通过提升技术分辨率和降低成本,进一步拓展其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分析表明,空间基因组学不仅深化了对家养动物遗传机制的理解,还为高产、抗病品种选育提供了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养
动物
空间基因组学
三维基因组构象
高通量染色体构象捕获(Hi-C)
技术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养动物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2
作者
黄永震
张桂民
+3 位作者
贺花
逯倩倩
雷初朝
陈宏
《中国牛业科学》
2018年第1期72-78,共7页
家养动物是人类肉、蛋、奶产品的主要来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直以来都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改进,对家养动物的研究也进入后基因组研究时代,而RNA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对...
家养动物是人类肉、蛋、奶产品的主要来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直以来都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改进,对家养动物的研究也进入后基因组研究时代,而RNA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对RNA的研究则主要通过RNA-Seq技术来进行。本文通过对转录组学及其研究方法进行概述;并且对RNA-Seq技术的主要原理、用途、测序平台以及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介绍;重点阐述了转录组学在牛、羊、猪、鸡等家养动物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做了进一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学
rna-seq技术家养动物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养珍品林麝及其家养技术
3
作者
薛志成
《农村百事通》
2007年第24期44-45,共2页
林麝,又叫香獐、香子,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动物学专家根据其体型大小及毛色分为三种:麝、马麝及林麝。麝香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和高级香料。养一只成年雄麝,年产麝香收入2000-3000元。
关键词
林麝
家养
技术
珍品
名贵药材
哺乳纲
偶蹄目
动物
学
麝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麝及其家养技术
4
作者
薛志成
《农村科学实验》
2009年第1期37-37,共1页
林麝,又名香獐、香子,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动物学专家根据其体型大小及毛色分为三种:麝、马麝及林麝。麝香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和高级香料。养一只成年雄麝,年产麝香收入2000—3000元。
关键词
林麝
家养
技术
名贵药材
哺乳纲
偶蹄目
动物
学
麝香
毛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养林麝难产的防治
5
作者
王永奇
刘文华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8年第11期15-16,共2页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我国6种麝科动物中种群数量最多的一种,是名贵中药材麝香的原动物。近年来,随着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和规范化生产,使得人工养麝逐渐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目前,林麝饲养量占人工饲养麝科动...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我国6种麝科动物中种群数量最多的一种,是名贵中药材麝香的原动物。近年来,随着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和规范化生产,使得人工养麝逐渐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目前,林麝饲养量占人工饲养麝科动物数量的80%以上,且主要集中在陕西、四川等地。人工养麝在我国虽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但养麝的一些关键技术尚未完全突破,技术含量不是很高,各地养殖水平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养麝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防治
难产
家养
动物
数量
人工饲养
技术
含量
名贵中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农田历史亩产变化看未来农业技术革命的必由之路
6
作者
林椿
《农业考古》
1988年第1期26-37,共12页
林椿同志是位年青的农业工作者,他前后花费15年的时间进行业余研究,数易其稿,写出本文。虽然对其中的一些观点,本刊并不完全赞成,但其刻苦钻研、勤奋学习的精神却是可嘉的,文中有些见解也是有可取之处,故予以发表,以示对青年作者的鼓励。
关键词
农业生产
农业
技术
革命
生命力
人工栽培
粮食作物
亩产
农田
栽培作物
发展规律
家养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养好蛋鸡的技术
7
作者
李凯
李艳春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第3期91-91,共1页
饲养蛋鸡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产蛋量和蛋的品质,降低耗料比和死亡率.1 产蛋鸡的营养需要 产蛋鸡在家养动物中,生产水平是最高的。现代高产鸡群年产蛋量达280枚,年总产蛋量为15kg以上,是鸡体重量的10倍,按干物质计算,一只高产鸡年产...
饲养蛋鸡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产蛋量和蛋的品质,降低耗料比和死亡率.1 产蛋鸡的营养需要 产蛋鸡在家养动物中,生产水平是最高的。现代高产鸡群年产蛋量达280枚,年总产蛋量为15kg以上,是鸡体重量的10倍,按干物质计算,一只高产鸡年产蛋量也相当于自身物质的4倍。 1.1 能量需要 产蛋鸡对能量的需要包括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影响维持需要的因素是鸡体重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蛋鸡
技术
能量需要
产蛋量
营养需要
家养
动物
生产需要
干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野狍庭院人工高效饲养技术
8
作者
张仕刚
钟西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2年第12期28-28,共1页
野狍俗称狍子,为鹿科反刍动物。在我国北方山区及草原都有分布。狍子有“草上飞”之称,反应敏捷、性情活泼、喜欢群居、胆小易惊。狍子全身无肥膘,享有“瘦肉王”之美誉,其肉质细嫩鲜美,为城市宾馆饭店高级野味佳肴,同时也是我国传统高...
野狍俗称狍子,为鹿科反刍动物。在我国北方山区及草原都有分布。狍子有“草上飞”之称,反应敏捷、性情活泼、喜欢群居、胆小易惊。狍子全身无肥膘,享有“瘦肉王”之美誉,其肉质细嫩鲜美,为城市宾馆饭店高级野味佳肴,同时也是我国传统高效创汇产品。狍子体形匀称、体质健壮,驯化家养后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极强的抗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
技术
狍子
抗病力
体质
鹿科
野味
家养
反刍
动物
北方山区
树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野猪养殖技术与发展前景
9
作者
王佩宝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2年第6期21-21,共1页
野猪是我国著名特产。已被列为国家“有益的、有重要经济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有的省区还列为地方重点保护物种。国家科委[1998]096号文件批准,将野猪驯化与家猪杂交列为国家级星火项目计划。适时开发野猪生产,变野生为...
野猪是我国著名特产。已被列为国家“有益的、有重要经济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有的省区还列为地方重点保护物种。国家科委[1998]096号文件批准,将野猪驯化与家猪杂交列为国家级星火项目计划。适时开发野猪生产,变野生为家养,既保护了野生动物资源,又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野猪生产潜在着巨大的市场商机,我国加入WTO后,野猪在国际市场上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美国客商在江南持币待购,在大连,韩国客商也需批量定购。波兰客商要求每月供应特种野猪肉200T。野猪是驰名中外的野生珍畜,其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生野生
动物
重点保护
野生
动物
资源
科学研究价值
野猪
家养
发展前景
特产
养殖
技术
饮水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钩端螺旋体病的快速诊断技术
10
作者
朱其太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8年第18期5-5,共1页
阿根廷学者应用热处理灭活致热问号血清型钩端螺旋体作抗原建立了单抗原属特异性凝集试验(AT),应用活菌体作抗原的凝集试验(MAT),来检测钩端螺旋体抗体,试验共用500份血样,其中狗360份、牛100份、猪20份、马20份。结果在AT试验中抗体阳...
阿根廷学者应用热处理灭活致热问号血清型钩端螺旋体作抗原建立了单抗原属特异性凝集试验(AT),应用活菌体作抗原的凝集试验(MAT),来检测钩端螺旋体抗体,试验共用500份血样,其中狗360份、牛100份、猪20份、马20份。结果在AT试验中抗体阳性率分别为狗41.9%、牛76%、猪90%、马85%;而在MAT试验中其抗体阳性率则分别为44.2%、77%、90%和8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诊断
技术
抗体阳性率
凝集试验
抗原
血清型
阿根廷
特异性
试验中
家养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中心生物分社新书推介
11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90-790,共1页
干细胞移植——机理与临床〔德〕A.D.霍〔美〕R.霍夫曼编著〔美〕E.D.赞贾尼吴际主译978-7-03-021575-8$58.00 2008年6月25日出版当今,干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与应用正在迅速发展.作为再生医学的代表性治疗手段。
关键词
工业生物
技术
出版社
文化机构
应激反应
体外培养
家养
动物
新书推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养动物空间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1
作者
常江浩
黄永震
岳怡冰
张国文
高雪
雷初朝
张君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出处
《中国牛业科学》
2025年第3期66-71,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602310)
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2023ZD040480206)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7)。
文摘
介绍了空间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家养动物研究中的应用价值,简述了染色体构象捕获(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3C)技术、高通量染色体构象捕获(high-throughput 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Hi-C)技术、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超分辨成像和原位测序等技术的研究原理及其进展,回顾了上述技术在揭示基因组三维构象与基因调控、细胞代谢及疾病机制中的作用,分析了空间基因组学在家养动物(如牛、羊、猪、鸡)中的具体应用,例如Hi-C技术解析牛肌肉发育的染色质动态重组,以及FISH技术助力猪胚胎发育的空间基因组重编程研究。指出尽管数据处理复杂和技术要求高,空间基因组学仍为家畜遗传改良和疾病治疗提供了全新视角,未来可通过提升技术分辨率和降低成本,进一步拓展其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分析表明,空间基因组学不仅深化了对家养动物遗传机制的理解,还为高产、抗病品种选育提供了新策略。
关键词
家养
动物
空间基因组学
三维基因组构象
高通量染色体构象捕获(Hi-C)
技术
遗传改良
Keywords
domestic animals
spatial genomics
three-dimensional genome conformation
Hi-C technology
genetic improvement
分类号
S813.3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养动物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2
作者
黄永震
张桂民
贺花
逯倩倩
雷初朝
陈宏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出处
《中国牛业科学》
2018年第1期72-7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601926)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37)资助
+3 种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5M570857
2015M570856)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17JM302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完成
文摘
家养动物是人类肉、蛋、奶产品的主要来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直以来都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改进,对家养动物的研究也进入后基因组研究时代,而RNA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对RNA的研究则主要通过RNA-Seq技术来进行。本文通过对转录组学及其研究方法进行概述;并且对RNA-Seq技术的主要原理、用途、测序平台以及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介绍;重点阐述了转录组学在牛、羊、猪、鸡等家养动物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做了进一步的讨论。
关键词
转录组学
rna-seq技术家养动物
研究现状
Keywords
transcriptomics, RNA- Seq technology, domestic animals, research status
分类号
S823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养珍品林麝及其家养技术
3
作者
薛志成
机构
辽宁
出处
《农村百事通》
2007年第24期44-45,共2页
文摘
林麝,又叫香獐、香子,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动物学专家根据其体型大小及毛色分为三种:麝、马麝及林麝。麝香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和高级香料。养一只成年雄麝,年产麝香收入2000-3000元。
关键词
林麝
家养
技术
珍品
名贵药材
哺乳纲
偶蹄目
动物
学
麝香
分类号
S865.41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麝及其家养技术
4
作者
薛志成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09年第1期37-37,共1页
文摘
林麝,又名香獐、香子,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动物学专家根据其体型大小及毛色分为三种:麝、马麝及林麝。麝香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和高级香料。养一只成年雄麝,年产麝香收入2000—3000元。
关键词
林麝
家养
技术
名贵药材
哺乳纲
偶蹄目
动物
学
麝香
毛色
分类号
S865.41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S865.9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养林麝难产的防治
5
作者
王永奇
刘文华
机构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出处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8年第11期15-16,共2页
文摘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我国6种麝科动物中种群数量最多的一种,是名贵中药材麝香的原动物。近年来,随着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和规范化生产,使得人工养麝逐渐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目前,林麝饲养量占人工饲养麝科动物数量的80%以上,且主要集中在陕西、四川等地。人工养麝在我国虽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但养麝的一些关键技术尚未完全突破,技术含量不是很高,各地养殖水平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养麝业的发展。
关键词
林麝
防治
难产
家养
动物
数量
人工饲养
技术
含量
名贵中药材
分类号
S865.41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S858.237.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农田历史亩产变化看未来农业技术革命的必由之路
6
作者
林椿
机构
福建省顺昌县农委
出处
《农业考古》
1988年第1期26-37,共12页
文摘
林椿同志是位年青的农业工作者,他前后花费15年的时间进行业余研究,数易其稿,写出本文。虽然对其中的一些观点,本刊并不完全赞成,但其刻苦钻研、勤奋学习的精神却是可嘉的,文中有些见解也是有可取之处,故予以发表,以示对青年作者的鼓励。
关键词
农业生产
农业
技术
革命
生命力
人工栽培
粮食作物
亩产
农田
栽培作物
发展规律
家养
动物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养好蛋鸡的技术
7
作者
李凯
李艳春
机构
辽宁省建昌县石佛动物卫生监督所
辽宁省建昌县魏家岭动物卫生监督所
出处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第3期91-91,共1页
文摘
饲养蛋鸡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产蛋量和蛋的品质,降低耗料比和死亡率.1 产蛋鸡的营养需要 产蛋鸡在家养动物中,生产水平是最高的。现代高产鸡群年产蛋量达280枚,年总产蛋量为15kg以上,是鸡体重量的10倍,按干物质计算,一只高产鸡年产蛋量也相当于自身物质的4倍。 1.1 能量需要 产蛋鸡对能量的需要包括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影响维持需要的因素是鸡体重的大小,
关键词
产蛋鸡
技术
能量需要
产蛋量
营养需要
家养
动物
生产需要
干物质
分类号
S831.4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野狍庭院人工高效饲养技术
8
作者
张仕刚
钟西
机构
江苏滨海县实用技术所
出处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2年第12期28-28,共1页
文摘
野狍俗称狍子,为鹿科反刍动物。在我国北方山区及草原都有分布。狍子有“草上飞”之称,反应敏捷、性情活泼、喜欢群居、胆小易惊。狍子全身无肥膘,享有“瘦肉王”之美誉,其肉质细嫩鲜美,为城市宾馆饭店高级野味佳肴,同时也是我国传统高效创汇产品。狍子体形匀称、体质健壮,驯化家养后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极强的抗病力。
关键词
饲养
技术
狍子
抗病力
体质
鹿科
野味
家养
反刍
动物
北方山区
树叶
分类号
S865.2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野猪养殖技术与发展前景
9
作者
王佩宝
机构
山东博山特种动植物协会
出处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2年第6期21-21,共1页
文摘
野猪是我国著名特产。已被列为国家“有益的、有重要经济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有的省区还列为地方重点保护物种。国家科委[1998]096号文件批准,将野猪驯化与家猪杂交列为国家级星火项目计划。适时开发野猪生产,变野生为家养,既保护了野生动物资源,又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野猪生产潜在着巨大的市场商机,我国加入WTO后,野猪在国际市场上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美国客商在江南持币待购,在大连,韩国客商也需批量定购。波兰客商要求每月供应特种野猪肉200T。野猪是驰名中外的野生珍畜,其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
关键词
陆生野生
动物
重点保护
野生
动物
资源
科学研究价值
野猪
家养
发展前景
特产
养殖
技术
饮水池
分类号
S865.3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钩端螺旋体病的快速诊断技术
10
作者
朱其太
出处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8年第18期5-5,共1页
文摘
阿根廷学者应用热处理灭活致热问号血清型钩端螺旋体作抗原建立了单抗原属特异性凝集试验(AT),应用活菌体作抗原的凝集试验(MAT),来检测钩端螺旋体抗体,试验共用500份血样,其中狗360份、牛100份、猪20份、马20份。结果在AT试验中抗体阳性率分别为狗41.9%、牛76%、猪90%、马85%;而在MAT试验中其抗体阳性率则分别为44.2%、77%、90%和88.5%。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诊断
技术
抗体阳性率
凝集试验
抗原
血清型
阿根廷
特异性
试验中
家养
动物
分类号
S854.4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中心生物分社新书推介
11
出处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90-790,共1页
文摘
干细胞移植——机理与临床〔德〕A.D.霍〔美〕R.霍夫曼编著〔美〕E.D.赞贾尼吴际主译978-7-03-021575-8$58.00 2008年6月25日出版当今,干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与应用正在迅速发展.作为再生医学的代表性治疗手段。
关键词
工业生物
技术
出版社
文化机构
应激反应
体外培养
家养
动物
新书推介
分类号
Q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家养动物空间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常江浩
黄永震
岳怡冰
张国文
高雪
雷初朝
张君
《中国牛业科学》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家养动物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黄永震
张桂民
贺花
逯倩倩
雷初朝
陈宏
《中国牛业科学》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特养珍品林麝及其家养技术
薛志成
《农村百事通》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林麝及其家养技术
薛志成
《农村科学实验》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家养林麝难产的防治
王永奇
刘文华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从农田历史亩产变化看未来农业技术革命的必由之路
林椿
《农业考古》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养好蛋鸡的技术
李凯
李艳春
《山东畜牧兽医》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野狍庭院人工高效饲养技术
张仕刚
钟西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野猪养殖技术与发展前景
王佩宝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钩端螺旋体病的快速诊断技术
朱其太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中心生物分社新书推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