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牛RNA聚合酶III启动子的克隆与鉴定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晓溪 刘庆友 +3 位作者 邓彦飞 罗婵 崔奎青 石德顺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58-863,共6页
【目的】获得有效的水牛RNA聚合酶III启动子序列,为开展水牛源细胞的基因特异沉默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启动子上、下游保守序列对水牛源启动子7SK、U6进行克隆和启动子关键顺式作用元件识别,利用一段针对EGFP的shRNA片段(shEGFP)... 【目的】获得有效的水牛RNA聚合酶III启动子序列,为开展水牛源细胞的基因特异沉默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启动子上、下游保守序列对水牛源启动子7SK、U6进行克隆和启动子关键顺式作用元件识别,利用一段针对EGFP的shRNA片段(shEGFP)对水牛7SK、U6启动子进行功能性分析,然后分别在水牛源及鼠源细胞中与pEGFP-N1共转染,转染48h后用荧光显微镜检测EGFP的表达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EGFP沉默表达情况。【结果】克隆获得水牛7SK、U6启动子序列分别为430和357bp,其OCT-1(或CACCC盒)及TATA盒高度保守。连接shEGFP后与pEGFP-N1共转染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胞发生了明显的荧光表达沉默现象;通过流式细胞分析,发现水牛7SK和U6启动子引导的shEGFP在水牛源细胞中沉默效率高达93.82%和87.45%;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在转染bu7SK-shEGFP和buU6-shEGFP的水牛源BFF细胞中,EGFP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他物种启动子的细胞转染组(P<0.05),而在鼠源PT67细胞中,水牛启动子的启动效率与其他物种启动子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水牛7SK和U6启动子可高效启动shRNA表达,且具有一定的物种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rna聚合酶ⅲ启动子 7SK U6 克隆 鉴定 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7 RNA聚合酶转录起始过程中嘌呤核苷酸结合机制
2
作者 谢昀 岳慧慧 +1 位作者 安然 梁兴国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6-174,共9页
转录起始是生物转录过程中的关键和限速步骤。为了探究转录起始过程中三磷酸核苷酸(NTP)嘌呤依赖性的具体机制,本文通过改变转录模板上起始序列+1和+2位的碱基(共16种碱基组合),研究T7 RNA聚合酶(T7 RNAP)对起始序列的偏好性,并通过将... 转录起始是生物转录过程中的关键和限速步骤。为了探究转录起始过程中三磷酸核苷酸(NTP)嘌呤依赖性的具体机制,本文通过改变转录模板上起始序列+1和+2位的碱基(共16种碱基组合),研究T7 RNA聚合酶(T7 RNAP)对起始序列的偏好性,并通过将产物的5′端与另一已知序列RNA的3′端连接以明确起始序列。研究发现,T7 RNAP在转录起始时对+1位有嘌呤依赖性,且对鸟嘌呤(G)的依赖性大于腺嘌呤(A);对于+1位由A起始的产物,其+2位必须为G才能被成功制备。目标产物+1位为非嘌呤时,无法从此位转录,但在这种情况下,若+2位为G,可从+2位起始转录,即产生长度缺失1个核苷酸的RNA产物,这可能是T7 RNAP通过弯折模板链进行的。研究还发现,T7 RNAP也可以通过结合嘌呤单核苷酸(如GMP)起始转录。综上所述,本文阐释了转录起始的机制:T7 RNAP先结合两个游离的核苷酸单体,当模板与其完全配对(同模板结合)时才催化形成第一个磷酸二酯键,且要求起始结合位是G或A。本研究阐明的转录起始新机制对深入研究遗传信息的表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7 rna聚合 转录 启动子 序列偏好性 转录起始机制 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调控RNA干扰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青 潘秋卫 +1 位作者 蔡荣 钱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06-815,共10页
RNA干扰是双链RNA介导的特异性转录后基因表达沉默现象.由于双链小干扰RNA介导的RNA干扰技术设计简便、作用迅速、效果明显,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和重大疾病治疗的研究,尤其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利用RNA干扰技术通过调节... RNA干扰是双链RNA介导的特异性转录后基因表达沉默现象.由于双链小干扰RNA介导的RNA干扰技术设计简便、作用迅速、效果明显,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和重大疾病治疗的研究,尤其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利用RNA干扰技术通过调节肿瘤发生发展相关基因的表达可制定出一系列有效的抗癌策略.然而在现行大多数策略中往往采用不可调控的RNA聚合酶Ⅲ启动子(H1,U6)表达经典的发夹结构RNA,经由Dicer酶切割成功能性siRNA,因此缺乏组织细胞靶向性和抗癌效率.最新研究表明,采用RNA聚合酶Ⅱ启动子可弥补由RNA聚合酶Ⅲ启动子调控RNA干扰缺陷和不足.此外,运用病毒载体特别是具有靶向和溶瘤效应的肿瘤特异性复制腺病毒,介导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调控表达siRNA有望成为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rna聚合启动子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完全互补shRNA对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调控的RNAi的影响
4
作者 丁晶晶 任雪玲 +3 位作者 宋雨 张丹丹 张振中 张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8-573,共6页
RNA干扰(RNAi)是一种转录后基因沉默技术,可有效诱导序列特异性基因沉默.由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调控表达的小发卡RNA可有效介导RNAi效应,为组织特异性基因沉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但是,由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调控表达的小发卡RNA(shRNA)在... RNA干扰(RNAi)是一种转录后基因沉默技术,可有效诱导序列特异性基因沉默.由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调控表达的小发卡RNA可有效介导RNAi效应,为组织特异性基因沉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但是,由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调控表达的小发卡RNA(shRNA)在序列上与靶基因非完全互补对RNAi效应的影响鲜有报道.本文初步探索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调控表达的shRNA碱基发生突变或缺失对RNAi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靶向hTERT mRNA的碱基突变shRNA显著降低RNAi效应,而靶向GFP mRNA的碱基缺失shRNA对RNAi效应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为非完全互补shRNA对RNAi效应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发卡rna rna干扰 rna聚合启动子 突变 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结构和功能概述
5
作者 严意华 林颖韬 胡雪峰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共3页
真核生物中存在三种RNA聚合酶,它们对基因的表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三种RNA聚合酶的结构和功能。
关键词 rna聚合 rna聚合 rna聚合 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细胞转录系统启动T7启动子起始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天鸿 李月琴 +2 位作者 朱嘉明 云泓若 肖小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95-99,共5页
利用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 (CAT)和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 (LDLR)作为报道基因 ,根据α -鹅膏蕈碱 (α -amanitin)对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选择性抑制 ,分析T7噬菌体启动子为哺乳类动物细胞启动外源基因表达的机制 结果表明 :真核生物RN... 利用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 (CAT)和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 (LDLR)作为报道基因 ,根据α -鹅膏蕈碱 (α -amanitin)对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选择性抑制 ,分析T7噬菌体启动子为哺乳类动物细胞启动外源基因表达的机制 结果表明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Ⅱ可启动T7启动子的转录 ;同时应用DNA -蛋白质凝胶泳动技术 ,发现人工合成的T7启动子能与核蛋白质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7启动子 rna聚合 真核细胞 转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生物双向启动子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7
7
作者 刘石娟 郑成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94-900,共7页
双向启动子(bidirectional promoter)是指位于两个相邻且转录方向相反的基因之间的一段DNA序列.双向启动子的双向转录机制可能是两个RNA聚合酶同时聚集在无核小体区的边界,然后在两个方向上起始转录.双向启动子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广泛分... 双向启动子(bidirectional promoter)是指位于两个相邻且转录方向相反的基因之间的一段DNA序列.双向启动子的双向转录机制可能是两个RNA聚合酶同时聚集在无核小体区的边界,然后在两个方向上起始转录.双向启动子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广泛分布,大多数的双向启动子缺少TATA盒,而具有较高的GC含量和丰富的CpG岛.本文概述了双向启动子双向起始转录的最新研究,并对其在双向转录基因对共表达和稳定性表达调控中的作用及其应用做了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启动子 转录调控 rna聚合 基因共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σ^(38)识别的启动子-35区核酸序列特征研究
8
作者 丁清泉 戴顺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2-35,共4页
依据部分资料假定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的σ38亚单位在特异启动子的-35区识别的保守序列是-TCTCCC-,合成用其它碱基分别取代这一区域每一个碱基的引物,以osmY基因片段为模板,通过PCR扩增成-35区含不同碱基序... 依据部分资料假定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的σ38亚单位在特异启动子的-35区识别的保守序列是-TCTCCC-,合成用其它碱基分别取代这一区域每一个碱基的引物,以osmY基因片段为模板,通过PCR扩增成-35区含不同碱基序列的转录模板,用体外重组的由σ38和核心酶(E)组成的全酶(Eσ38)对这些启动子进行体外转录.结果显示含-TCTCCC-序列的启动子的转录水平既低于原始的osmY启动子,又低于经PCR扩增的其它序列.综合研究结果推测,这一区域的保守序列是-TCTC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转录 rna聚合 Σ因子 启动子保守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creased level of polymerase Ⅲ transcribed Alu RNA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issue
9
作者 Tang RB Wang HY +4 位作者 Lu HY Xiong J Li HH Qiu XH Liu HQ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80-880,共1页
关键词 聚合 基因转录 rna 肝细胞癌 肿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R30骨架的HPSE-shRN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效应研究
10
作者 刘晓艳 方红 +1 位作者 朱定仙 张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4,共8页
目的:模拟miR30的框架结构设计针对HPSE的shRNA,将其克隆至慢病毒载体的CMV启动子调控的表达框内,实现Ⅱ型启动子对RNAi的有效调控。方法:设计3条基于miR30骨架的HPSE-shRNA,通过PCR获得目的片段,回收后与线性化LV PP-GFP载体连接产生... 目的:模拟miR30的框架结构设计针对HPSE的shRNA,将其克隆至慢病毒载体的CMV启动子调控的表达框内,实现Ⅱ型启动子对RNAi的有效调控。方法:设计3条基于miR30骨架的HPSE-shRNA,通过PCR获得目的片段,回收后与线性化LV PP-GFP载体连接产生重组慢病毒载体LV PP-GFP/miR-HPSE-shRNA,PCR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用LV PP-GFP/miR-HPSE-shRNA、pHelper 1.0载体和pHelper 2.0载体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细胞,产生慢病毒,感染A375细胞。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SE-mRNA的表达情况,以Westen blot检测HPSE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构建出以miR30为骨架的针对HPSE的慢病毒干扰载体,经阳性菌落PCR鉴定与测序,结果正确。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n blot结果表明,LV PP-GFP/miR-HPSE-shRNA重组病毒感染后A375细胞HPSE-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以miR30为骨架的HPSE-shRNA慢病毒载体,实现了Ⅱ型启动子对RNAi的有效调控,为今后实现溶瘤病毒介导RNAi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属 遗传载体 rna干扰 rnaS rna聚合 转录启动子 葡糖醛酸糖苷 聚合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加tRNA_i^(Met)合成促进细胞增殖与癌性转化
11
作者 贺惠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04-1204,共1页
关键词 蛋白质合成 细胞增殖 细胞转化 rna聚合 癌性 产物表达 Trna 细胞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基因工程有关的一些概念之辨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卫东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2-64,共3页
1启动子、起始密码和复制原点 启动子:是基因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化学本质是DNA的部分序列,控制基因转录的起始时间和基因表达的程度。启动子就像“开关”,决定基因的活动。启动子存在于基因编码区上游的非编码区,是位于结构基因5... 1启动子、起始密码和复制原点 启动子:是基因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化学本质是DNA的部分序列,控制基因转录的起始时间和基因表达的程度。启动子就像“开关”,决定基因的活动。启动子存在于基因编码区上游的非编码区,是位于结构基因5’端上游的DNA序列,能活化RNA聚合酶,使之与模板DNA准确的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异性。在启动子上有与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 rna聚合 DNA序列 启动子 基因编码区 模板DNA 复制原点 组成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识别受体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徐丽(综述) 曹雪涛(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9-103,共5页
作为生命物质基础的DNA主要通过内体TLR9和胞质识别受体来启动免疫应答。近年来TLR9受体研究的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TLR9与其配体相互作用的决定因素;(2)TLR9由内质网到内体的转位机制及其重要性;(3)内体的酸化成熟和TLR9... 作为生命物质基础的DNA主要通过内体TLR9和胞质识别受体来启动免疫应答。近年来TLR9受体研究的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TLR9与其配体相互作用的决定因素;(2)TLR9由内质网到内体的转位机制及其重要性;(3)内体的酸化成熟和TLR9的剪切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4)TLR9区分自体与外源DNA的可能机制。同时,有关TLR9拮抗剂和TLR9缺陷小鼠的一系列实验有力地证实了TLR9非依赖性胞质DNA受体的存在,到目前为止共发现了3个分子:DAI、AIM2、RNA聚合酶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识别受体 TLR9 DAI AIM2 rna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
14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12期27-39,共13页
903189 采用核酸外切酶Ⅲ纯化真核染色体外环状DNA[英]/Gaubatz,J.w.…∥Anal Biochem.-1990,184(2).-305~310[译自 DBA,1990,9(8),90-04215]采用核酸外切酶Ⅲ对线性及开环DNA 进行预备性消化.
关键词 核酸外切 多克隆位点 DNA 限制 密度梯度离心 启动子 融合蛋白 BamHI 氯化铯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分析与扩增
15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6-29,共4页
922381 温度和寡核苷酸引物长度对聚台酶链反应扩增专一性和有效性的影响[英]/Wu,D.Y.…∥DNACell Biol.-1991,10(3).-233~238[译自DBA, 1991,10(25),91-14514] 由于温度和寡核苷酸控制寡核苷酸杂交的专一性,因此研究了寡核苷酸长度(14... 922381 温度和寡核苷酸引物长度对聚台酶链反应扩增专一性和有效性的影响[英]/Wu,D.Y.…∥DNACell Biol.-1991,10(3).-233~238[译自DBA, 1991,10(25),91-14514] 由于温度和寡核苷酸控制寡核苷酸杂交的专一性,因此研究了寡核苷酸长度(14~20个核苷酸)、碱基组成及退火温度对PCR扩增专一性和有效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PCR专一性受寡核苷酸长度或引物与模板的退火温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分析 启动子 限制性位点 操纵基因 聚合链反应 小鼠基因 定序 纯化步骤 rna 编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标记、转化、表达与检测
16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2年第7期36-41,共6页
922444 通过诱导T7 RNA聚合酶强烈抑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的表达[英]/Kim,H.B.…∥Biotechnol.Lett.-1991,13(10).-751~754[译自DBA,1991,10(25),91-14511] 通过诱导大肠杆菌中的噬菌体T7表达系统强烈抑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的表达。消化... 922444 通过诱导T7 RNA聚合酶强烈抑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的表达[英]/Kim,H.B.…∥Biotechnol.Lett.-1991,13(10).-751~754[译自DBA,1991,10(25),91-14511] 通过诱导大肠杆菌中的噬菌体T7表达系统强烈抑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的表达。消化了质粒pYEJ001(含带有大肠杆菌核糖体结合位点序列的无启动子cat基因)和质粒pGEM3(带有T7和SP6启动子),将连接混和物导入大肠杆菌。含由T7和SP6启动子调控的cat基因的质粒分别称为pT7CAT和pSP6C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子调控 核糖体结合位点 表达系统 异源蛋白 rna 聚合 基因标记 丝状真菌 工程菌 稳定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