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ho蛋白家族在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共生关系建立中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韩亚超 赵斌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8-837,共10页
Rho家族蛋白是一类含有GTPase结构域的高度保守蛋白的总称,它是真核生物中Ras超家族主要成员之一。通过同源比对以及RACE等技术从丛枝菌根真菌(Rhizophagus irregularis)DAOM197198中分离到了3个Rho家族小G蛋白。通过与其他真菌Rho蛋白... Rho家族蛋白是一类含有GTPase结构域的高度保守蛋白的总称,它是真核生物中Ras超家族主要成员之一。通过同源比对以及RACE等技术从丛枝菌根真菌(Rhizophagus irregularis)DAOM197198中分离到了3个Rho家族小G蛋白。通过与其他真菌Rho蛋白家族成员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所分离到的Ri CDC42,RiRac1,RiRho1属于高度保守的Rho蛋白家族成员;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这3个基因在前共生阶段和共生阶段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RiRho1在萌发孢子中的表达量最高,而在共生时期表达下调,RiRac1和Ri CDC42基因在共生时期的表达量比共生前期高。此外,本研究还利用酵母CDC42,Rho1温度敏感性突变株,稻瘟病菌ΔMg CDC42突变株以及HIGS技术对Rhizophagus irregularis Rho蛋白家族成员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RiRho1与Ri CDC42基因能够互补酵母Rho1与CDC42温度敏感型表型;对Ri CDC42与RiRac1进行HIGS时,Rhizophagus irregularis丛枝发生明显的降解;Ri CDC42基因能够互补稻瘟病菌ΔMg CDC42突变体部分表型,但不同的是互补菌株不产黑色素。由此推测Rho蛋白家族成员可能在丛枝菌根真菌共生关系建立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蛋白家族 菌根共生体 Rhizophagus irregularis HI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蛋白激酶抑制剂对体外ECM介导的牙周膜细胞功能的作用
2
作者 兰婷 贾如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1332-1340,共9页
目的探究Rho蛋白激酶抑制剂在细胞外基质(ECM)介导的牙周膜细胞(PDL细胞)增殖、迁移、愈合和成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口腔科的5名牙周组织健康提供者的牙周膜组织样本,通过消化获取PDL细胞,并分为4组:无ECM包被... 目的探究Rho蛋白激酶抑制剂在细胞外基质(ECM)介导的牙周膜细胞(PDL细胞)增殖、迁移、愈合和成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口腔科的5名牙周组织健康提供者的牙周膜组织样本,通过消化获取PDL细胞,并分为4组:无ECM包被的PDL细胞对照组(PDL组),ECM包被的PDL细胞组(PDL+ECM组),ECM包被的PDL细胞含盐酸土根碱(EmD)组(PDL+ECM+EmD组),无ECM包被的PDL细胞含EmD组(PDL+EmD组)。通过细胞增殖检测(MTS)分析PDL细胞活力及增殖能力;通过ALP试剂盒测定PDL细胞中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通过实时RT-PCR测定ALP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和蛋白质印迹实验分析PDL细胞的Ⅰ型胶原和纤连蛋白的免疫原性及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和伤口愈合实验分析PDL细胞迁移和愈合能力。结果MTS检测结果表明,10μmol/L EmD对PDL细胞的活力无显著影响。与PDL组相比,PDL+EmD组PDL细胞中ALP的mRNA表达水平和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免疫荧光分析结果表明,与PDL组相比,PDL+EmD组细胞出现更细的肌动蛋白丝,Procollagen-Ⅰ和Fibronectin蛋白的免疫反应性和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PDL组相比,PDL+ECM组ALP活性、细胞增殖、迁移及愈合能力显著升高(P<0.01)。与PDL+ECM组相比,PDL+ECM+EmD组ALP阳性菌落及活性、细胞增殖、迁移及愈合能力显著降低(P<0.05)。结论牙周ECM可能通过依赖于Rho蛋白激酶(ROCK)并影响ECM相关基因表达的机制来介导PDL细胞的成骨分化,并保证细胞正常的增殖及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蛋白激酶 细胞外基质 牙周膜细胞 成骨分化 盐酸土根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通路阻断剂Y-27632对大鼠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任宏媛 徐洪 +4 位作者 于婉莹 袁媛 孙月 杨方 吴庆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2-774,809,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Y-27632对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将3~6代细胞随机分成4组,无血清对照组、无血清诱导组、血清对照组、血清诱导组.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 目的:研究Y-27632对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将3~6代细胞随机分成4组,无血清对照组、无血清诱导组、血清对照组、血清诱导组.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核心抗原(NeuN)、血清应答因子(SRF)、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vimentin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SRF、vimentin的表达.结果:在无血清情况下,Y-27632能够诱导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ADSCs)出现典型的神经元样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神经元特异性蛋白巢蛋白、NeuN的阳性表达;而在10%血清条件下,这种诱导效应被抑制,巢蛋白、NeuN无阳性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无血清条件下,Y-27632能够显著抑制α-SMA的表达,同时SRF和vimentin也具有较强的阳性表达.免疫印迹检测显示无论是否存在血清,Y-27632均能够抑制SRF的表达;vimentin在无血清+Y-27632组表达高于其他各组.结论:Y-27632能够诱导AD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并伴随神经特异标记物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通路阻断剂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元样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1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中的表达及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转化生长因子1的相关性 被引量:4
4
作者 杨雅雯 夏敏 +3 位作者 吴芬 宋梦星 陆文烨 马占龙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研究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1(ROCK1)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中的表达及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0只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为实验组,高脂饲料喂养,另选30只C57BL/6小鼠为对照组,普通... 目的研究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1(ROCK1)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中的表达及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0只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为实验组,高脂饲料喂养,另选30只C57BL/6小鼠为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在喂养的第10、16、22、28及34周,取眼球血监测小鼠血脂水平;取小鼠腹主动脉作为标本,包埋切片并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血管壁形态;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管壁中ROCK1、MMP2、TGF-β1的表达;使用Image Pro Plus 6.0软件测量切片中血管壁厚度、斑块面积、血管壁中ROCK1、MMP2及TGF-β1的表达量。采用SPSS 2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两两比较采用Tukey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与线性回归分析ROCK1与血管壁厚度及斑块面积、MMP2、TGF-β1的关系。结果成功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在喂养第10、16、22、28及34周,实验组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喂养第16周起,实验组小鼠血管内均有斑块形成,随着喂养时间的延长,斑块面积和血管壁厚度不断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壁内ROCK1的表达逐步增高,其表达与斑块面积及血管壁厚度呈正相关(r=0.821,0.730;P<0.05)。线性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显示,ROCK1与MMP2、TGF-β1表达均呈正相关(r=0.801,0.906;P<0.05)。结论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中存在ROCK1蛋白的表达,且表达量随着血管壁厚度增加而增高,ROCK1的表达与MMP2、TGF-β1呈显著正相关性。鉴于ROCK1蛋白的致血管痉挛作用,提示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可能易于痉挛,具体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 基质金属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香豆酸通过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减轻糖尿病肾病病变
5
作者 王晶 朱燕亭 +2 位作者 吴冰 金刚 王琼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976-984,共9页
目的探讨对香豆酸(p-CA)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6组:对照组(n=10)、DN组(n=10)、低剂量对香豆酸组(L-p-CA)(n=10)、中剂量对香豆... 目的探讨对香豆酸(p-CA)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6组:对照组(n=10)、DN组(n=10)、低剂量对香豆酸组(L-p-CA)(n=10)、中剂量对香豆酸组(M-p-CA)(n=10)、高剂量对香豆酸组(H-p-CA)(n=10)和RhoA激动剂U-46619组(U-46619)(n=12)。对照组大鼠为健康SD大鼠,其他组大鼠均为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的DN模型大鼠。造模后,对照组和DN组大鼠灌胃2 mL 0.5%羧甲基纤维素溶液,L-p-CA组、M-p-CA组和H-p-CA组大鼠分别灌胃2 mL剂量为50,100,200 mg/(kg·d)的对香豆酸溶液,U-46619组大鼠同时灌胃1 mL对香豆酸溶液(剂量为200 mg/(kg·d))以及1 mL剂量为30μg/(kg·d)的RhoA激动剂U-46619。各组大鼠均干预12周。治疗后检测各组大鼠生化指标水平: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血肌酐(Cr)和24 h尿蛋白;以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通过苏木精-伊红(HE)和Masson三色染色评价大鼠肾脏损伤和纤维化。通过qRT-PCR检测肾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录活性。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肾脏TNF-α、IL-1β、MCP-1、RhoA和ROCK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N组大鼠的FPG、FINS、24 h尿蛋白、HbA1c、BUN和Cr水平升高(P<0.05);肾组织发生明显病变,肾组织纤维化面积升高(P<0.05);血清SOD、CAT和GSH-PX水平均降低(P<0.05),MDA水平升高(P<0.05);肾组织TNF-α、IL-1β和MCP-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肾组织RhoA和ROCK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DN组比较,L-p-CA组、M-p-CA组和H-p-CA组大鼠的FPG、FINS、24 h尿蛋白、HbA1c、BUN和Cr水平降低(P<0.05);肾组织病变减轻,肾组织纤维化面积降低(P<0.05);血清SOD、CAT和GSH-PX水平均升高(P<0.05),MDA水平降低(P<0.05);肾组织TNF-α、IL-1β和MCP-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肾组织RhoA和ROCK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L-p-CA组和M-p-CA组比较,H-p-CA组大鼠的FPG、FINS、24 h尿蛋白、HbA1c、BUN和Cr水平降低(P<0.05);肾组织病变减轻,肾组织纤维化面积降低(P<0.05);血清SOD、CAT和GSH-PX水平均升高(P<0.05),MDA水平降低(P<0.05);肾组织TNF-α、IL-1β和MCP-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肾组织RhoA和ROCK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H-p-CA组比较,U-46619组大鼠的FPG、FINS、24 h尿蛋白、HbA1c、BUN和Cr水平均升高(P<0.05);肾组织病变加重,肾组织纤维化面积升高(P<0.05);血清SOD、CAT和GSH-PX水平均降低(P<0.05),MDA水平升高(P<0.05);肾组织TNF-α、IL-1β和MCP-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肾组织RhoA和ROCK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对香豆酸通过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减轻糖尿病肾病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香豆酸 糖尿病肾病 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 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 氧化应激 炎症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A/Rho激酶信号通路在慢性疼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丘玥 魏敏 +1 位作者 王之遥 黄宇光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54-457,共4页
RhoA是一种小分子G蛋白,RhoA的主要效应底物Rho激酶(Rho-associated coiled-coil-forming kinases,ROCK)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主要在细胞迁移、分化和生存等方面起重要作用。RhoA/ROCK的异常激活可在很多疾病中被观察到,如中枢神... RhoA是一种小分子G蛋白,RhoA的主要效应底物Rho激酶(Rho-associated coiled-coil-forming kinases,ROCK)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主要在细胞迁移、分化和生存等方面起重要作用。RhoA/ROCK的异常激活可在很多疾病中被观察到,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目前大量研究表明,RhoA/ROCK通过其介导的细胞信号传导系统在慢性疼痛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阐述RhoA/ROCK信号通路在慢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疼痛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rho蛋白 rho激酶 抑制剂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亚家族与胃肠道恶性肿瘤侵袭及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田小林 蒋志庆 《华夏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798-803,共6页
Rho蛋白是一种具有GTP酶活性的小分子G蛋白(small G protein,GTPase),主要包括Rho、Rac、Cdc42三个亚家族,至少包括23个成员,它在调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活动、细胞分裂增殖、细胞变形中起关键作用,从而参与细胞迁移、调控肿瘤转... Rho蛋白是一种具有GTP酶活性的小分子G蛋白(small G protein,GTPase),主要包括Rho、Rac、Cdc42三个亚家族,至少包括23个成员,它在调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活动、细胞分裂增殖、细胞变形中起关键作用,从而参与细胞迁移、调控肿瘤转移。已经证实Rho家族成员在乳腺癌、胰腺癌、大肠癌、头颈部恶性肿瘤中有过度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蛋白 消化系统肿瘤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Rho激酶信号转导通路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慈新 关胜江 楚立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02-104,共3页
Rho/Rho激酶信号通路的关键信号分子包括Rho蛋白、Rho激酶和肌球蛋白磷酸酶。Rho蛋白是Ras超家族中小分子G蛋白的成员之一,具有GTP酶活性。Rho.GTP在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中作为信号转换器或分子开关,与Rho激酶的Rho蛋白结合域结合,
关键词 rho蛋白 信号转导通路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小鼠子宫内膜基底/功能层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平滑肌细胞中ROCK1蛋白表达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陶娅玲 朱亮亮 +2 位作者 邹嘉乐 杜威 付先芸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8期6-9,共4页
目的观察子宫腺肌病(AM)小鼠子宫组织及内膜基底/功能层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平滑肌细胞中与Rho相关的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ROCK1)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内膜侵袭能力相关性。方法 出生2d的雌性ICR小鼠3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模型... 目的观察子宫腺肌病(AM)小鼠子宫组织及内膜基底/功能层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平滑肌细胞中与Rho相关的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ROCK1)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内膜侵袭能力相关性。方法 出生2d的雌性ICR小鼠3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模型组30只。模型组采用初生小鼠枸橼酸他莫昔芬灌胃法制作AM模型,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饲养至12周龄,引颈处死两组小鼠后取子宫组织,HE染色后镜下观察两组小鼠子宫组织AM病灶内膜浸润程度,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小鼠子宫组织ROCK1蛋白、ras同源基因家族(Rho),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小鼠子宫内膜基底层(NJ)、内膜功能层(NG)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平滑肌细胞ROCK1蛋白,分析AM小鼠病灶的子宫内膜浸润深度与ROCK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空白组子宫组织无内膜浸润,模型组AM病灶轻度、中度、重度浸润分别为8、12、6例。模型组、空白组子宫组织ROCK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54±0.079、0.079±0.006,二者比较,P<0.01;模型组、空白组子宫组织Rho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42±0.094、0.109±0.073,二者比较,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J平滑肌细胞、NJ上皮细胞、NJ间质细胞、NG上皮细胞、NG间质细胞ROCK1蛋白OD值均升高(P均<0.05)。在模型组NJ处,上皮细胞ROCK1蛋白OD值升高,显著高于间质细胞及平滑肌细胞(P均<0.05);与模型组NG上皮细胞比较,NJ间质细胞ROCK1蛋白OD值降低(P<0.05)。与无浸润者比较,轻、中、重度浸润小鼠子宫NJ及NG平滑肌细胞、间质细胞、上皮细胞ROCK1蛋白OD值升高(P均<0.01);与轻度及中度浸润组比较,重度浸润组小鼠子宫NJ及NG平滑肌细胞、间质细胞、上皮细胞ROCK1蛋白OD值升高(P均<0.01)。AM小鼠子宫NJ间质细胞及上皮细胞间、NG间质及上皮细胞间ROCK1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13,0.893,0.866,0.897;P均<0.05)。结论 AM小鼠子宫组织Rho、ROCK1高表达,子宫NJ、NG不同细胞ROCK1蛋白均呈高表达。子宫不同部位上皮细胞ROCK1蛋白的表达与间质表达呈正相关,ROCK1蛋白高表达与AM的侵袭能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同源基因家族 rho相关的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子宫腺肌病 内膜基底层 内膜功能层 上皮细胞 间质细胞 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激酶抑制剂在常见眼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杨文静 毕宏生 +1 位作者 吴秋欣 潘雪梅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9期93-96,共4页
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细胞生理功能和眼组织功能异常密切相关。Rho激酶抑制剂可参与多种细胞事件,包括诱导细胞骨架重组、细胞黏附、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并可在细胞周期进展、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中发挥作用。Rho激酶抑制剂治疗青光眼的... 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细胞生理功能和眼组织功能异常密切相关。Rho激酶抑制剂可参与多种细胞事件,包括诱导细胞骨架重组、细胞黏附、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并可在细胞周期进展、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中发挥作用。Rho激酶抑制剂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性在临床观察中已得到证实,一些动物及细胞实验中亦发现其对糖尿病视网膜疾病、增殖性视网膜疾病、角膜内皮功能障碍及角膜新生血管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深入探讨Rho激酶抑制剂在眼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或可对眼部疾病的治疗有较好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激酶抑制剂 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 青光眼 角膜内皮功能障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小板溶栓素对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大鼠原代皮质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德武 罗胜勇 《安徽医学》 2016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抗血小板溶栓素(APT)对原培养大鼠皮质神经细胞缺糖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原代皮质神经细胞培养6 d后,经APT 80μg/m L、40μg/m L、20μg/m L、Toll样受体4(TLR4)阻断剂HTA125 10μg/m L预处理24 h,皮质神经细... 目的探讨抗血小板溶栓素(APT)对原培养大鼠皮质神经细胞缺糖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原代皮质神经细胞培养6 d后,经APT 80μg/m L、40μg/m L、20μg/m L、Toll样受体4(TLR4)阻断剂HTA125 10μg/m L预处理24 h,皮质神经细胞缺糖缺氧3 h,恢复正常培养24 h,建立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PT低、中、高组,HTA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神经元。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丙二醛(MDA)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G-LISA法检测细胞中Rho蛋白A(Rho A)活性,Western-bloting检测细胞中TLR4、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细胞培养6 d后,免疫组化鉴定显示神经细胞纯度达90%以上;与模型组比较,APT低、中、高剂量能明显增加神经细胞存活率;中、高剂量能明显降低培养液中MDA含量和LDH活性,降低细胞中Rho A活性,抑制细胞中TLR4,ROCK1/2蛋白表达。结论 APT对大鼠原代皮质神经细胞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TLR4、Rho A、ROC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小板溶栓素 神经细胞 TOLL样受体4 rho蛋白A 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21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后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宝明 柏莹 李艳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4期14-17,29,共5页
目的探讨microRNA-221(miR-221)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用qRT-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巨噬细胞中miR-221的表达;用miR-221模拟物和miR-221抑制物转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目的探讨microRNA-221(miR-221)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用qRT-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巨噬细胞中miR-221的表达;用miR-221模拟物和miR-221抑制物转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和Griess法分别检测炎症因子表达和NO分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q 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iR-221和Rho相关蛋白激酶1(ROCK1)的靶向关系。结果 miR-221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中低表达;miR-221模拟物上调巨噬细胞miR-221的表达水平,抑制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NO的分泌;miR-221抑制物下调巨噬细胞miR-221的表达水平,促进巨噬细胞TNF-α、IL-1β、IL-6和NO的分泌;miR-221可作用于ROCK1的3′UTR,并抑制其表达(P<0.05)。结论 miR-221通过靶向抑制ROCK1的表达抑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后的炎症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单核巨噬细胞 MicroRNA-221 rho相关蛋白激酶1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中miR-939-5p、ARHGAP4基因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昕 冯瑾 +3 位作者 关兴 杜媚娟 孟宁 张玉斌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8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微小RNA-939-5p(miR-939-5p)与Rho GTPase激活蛋白4(ARHGAP4)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98例胰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939-5p、ARHGAP4 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二者表达与胰腺癌患者...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微小RNA-939-5p(miR-939-5p)与Rho GTPase激活蛋白4(ARHGAP4)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98例胰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939-5p、ARHGAP4 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二者表达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用Pearson线性相关法分析miR-939-5p、ARHGAP4 mRNA的关系。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胰腺癌组织中miR-939-5p相对表达量高,ARHGAP4 mRNA相对表达量低(P均<0.001)。胰腺癌组织中miR-939-5p、ARHGAP4 mRNA表达与肿瘤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直径无关(P均>0.05)。胰腺癌组织中miR-939-5p表达与ARHGAP4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574,P<0.05)。结论胰腺癌组织中miR-939-5p呈高表达,ARHGAP4 mRNA呈低表达,二者可能协同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微小RNA-939-5p rho GTPase激活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CK2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国惠 刘天德 邵江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3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 肿瘤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CK抑制剂Y-27632对TGF-β_1介导的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
15
作者 李岩 吴爱萍 +3 位作者 周海英 吕铮 高杨 任淑华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26-27,38,共3页
目的探讨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抑制剂Y-27632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介导的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常规培养并传代的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TGF-β1组(用TGF-β1诱导A54... 目的探讨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抑制剂Y-27632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介导的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常规培养并传代的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TGF-β1组(用TGF-β1诱导A549细胞发生EMT)、Y-27632组(对发生EMT的A549细胞行Y-27632干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波形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α-SMA、ROCK、血清应答因子(SRF)、心肌相关转录因子(MATF-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能诱导A549细胞发生EMT,伴有迁移能力提高、E-钙黏蛋白表达下调,以及波形蛋白、α-SMA、ROCK、SRF、MATF-A表达上调(P均<0.05);Y-27632组能显著抑制上述变化(P均<0.05)。结论 Y-27632能通过阻断ROCK蛋白表达,抑制TGF-β1介导的A549细胞发生EMT,并抑制其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 转化生长因子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CK抑制剂对青光眼术后瘢痕形成的作用机制
16
作者 刘莉莉 招志毅 曾招荣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82-485,506,共5页
目的:探讨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抑制剂对青光眼手术后瘢痕形成的影响,分析ROCK抑制剂对瘢痕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大鼠分为模型组和ROCK抑制剂组(RR组),采用MTT法测定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RT-PCR检测滤过道... 目的:探讨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抑制剂对青光眼手术后瘢痕形成的影响,分析ROCK抑制剂对瘢痕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大鼠分为模型组和ROCK抑制剂组(RR组),采用MTT法测定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RT-PCR检测滤过道瘢痕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ROCK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IL-1β)、α-SMA蛋白阳性表达,免疫印迹检测IL-1β、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α-SMA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成纤维细胞的抑制率低于RR组的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T-PCR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TGF-β1、ROCK、α-SMA mRNA的表达高于RR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RR组IL-1β、α-SMA的阳性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IL-1β、IL-6、VEGF、α-SMA的表达水平高于R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OCK抑制剂可通过降低TGF-β1 mRNA、ROCK mRNA、IL-1β、IL-6、VEGF、α-SMA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阻碍青光眼术后瘢痕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抑制剂 青光眼术 瘢痕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hoA/ROCK1通路探讨白芍总苷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17
作者 姜卫星 索成云 王亚博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25年第3期169-174,共6页
目的:基于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1(ROCK1)通路探讨白芍总苷(TGP)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IR)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 h的方法构建IIR损伤大鼠模型,设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 目的:基于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1(ROCK1)通路探讨白芍总苷(TGP)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IR)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 h的方法构建IIR损伤大鼠模型,设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TGP组、TGP+Rhosin(RhoA抑制剂)组和TGP+LPA(RhoA激动剂)组,每组8只。连续1次/d给药治疗4周后,ELISA法检测血浆中肠屏障指标[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和内毒素(ET)]的活性或水平,通过计算肠湿干比重(W/D)评价肠含水量,HE染色法观察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通过Chiu's评分评价小肠损伤程度,TUNEL法观察肠细胞凋亡状况,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Western blot法检测RhoA、ROCK1、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锁蛋白(Occludin)表达。结果:与Model组比较,TGP组和TGP+Rhosin组大鼠血浆中DAO活性、D-LA和ET含量、肠W/D比值显著降低(P<0.05);肠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改善,Chiu's评分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TNF-α、IL-18、IL-1β、MDA含量显著降低,SOD、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RhoA、ROCK1、NF-κB p65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HIF-1α、ZO-1、Occludin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TGP组相比,Rhosin可明显加强TGP对IIR大鼠各检测指标的作用(P<0.05),LPA则明显减弱TGP上述作用(P<0.05)。结论:TGP可能通过下调RhoA/ROCK1通路,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改善肠屏障功能,对大鼠IIR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肠缺血再灌注 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 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1 肠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通过CXCL16/ROCK通路发挥对肾小球肾炎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迟磊 任荣 +1 位作者 栗智慧 翟亚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6期513-516,I0003,共5页
目的:观察丹皮酚(PAE)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大鼠肾损伤的影响,并探究其对CXC配体16(CXCL16)/Rho相关蛋白激酶(ROCK)通路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MsPGN组、PAE组、醋酸泼尼松(PAT)组、PAE+CXCL16组,10只/组,... 目的:观察丹皮酚(PAE)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大鼠肾损伤的影响,并探究其对CXC配体16(CXCL16)/Rho相关蛋白激酶(ROCK)通路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MsPGN组、PAE组、醋酸泼尼松(PAT)组、PAE+CXCL16组,10只/组,除Sham组均采用改良血清免疫法制备MsPGN模型。造模后1周,相应大鼠腹腔注射100 mg/kg PAE溶液、5 mg/kg PAT溶液、100 mg/kg PAE溶液+40 mg/kg CXCL16溶液,Sham组及MsPGN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8 d。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24 h尿液总蛋白量,苏木素伊红(HE)、过碘酸-雪夫(PSA)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TUNEL法检测肾小球细胞凋亡,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和肾组织匀浆中IL-18、IL-1β、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CXCL16、RhoA、ROCK1、ROCK2及NF-κB蛋白表达。结果:Sham组大鼠状态正常,肾小球未见明显系膜增生,形态正常;MsPGN组大鼠活动、精神等状态不佳,可见基底膜增厚等弥漫性增生性损伤;PAE组、PAT组大鼠活动及肾小球形态趋于正常;PAE+CXCL16组较PAE组状态差,肾小球损伤严重。相较于Sham组,MsPGN组血清BUN及Scr水平、24 h尿蛋白量、肾小球内细胞凋亡比例、IL-18、IL-1β、TNF-α水平、CXCL16、RhoA、ROCK1、ROCK2及核/质NF-κB蛋白水平增高(P均<0.05);PAE组、PAT组上述指标相较于MsPGN组均降低(P均<0.05);PAE+CXCL16组上述指标较PAE组均增高(P均<0.05)。结论:PAE可抑制肾组织CXCL16/ROCK通路及下游NF-κB促炎通路活化,抑制炎性所致系膜细胞增殖和肾小球细胞凋亡,改善MsPGN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肾小球肾炎 系膜增生 CXC配体16 rho相关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组织中miR-144、ROCK-1 mRNA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志岗 刘帅 +2 位作者 郭静华 连彦军 宋炳辉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4期76-78,共3页
目的 观察直肠癌组织中微小RNA-144(miR-144)与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1(ROCK-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直肠癌患者100例,均接受手术切除治疗,术中留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144... 目的 观察直肠癌组织中微小RNA-144(miR-144)与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1(ROCK-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直肠癌患者100例,均接受手术切除治疗,术中留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144、ROCK-1mRNA,分析直肠癌组织中miR-144、ROCK-1mRNA表达的相关性,分析miR-144、ROCK-1mRNA表达与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直肠癌组织中miR-144、ROCK-1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8±0.06、0.96±0.20,癌旁组织中miR-144、ROCK-1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8±0.07、0.24±0.12,两者相比,P均<0.05。直肠癌癌组织中miR-144、ROCK-1mRNA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683,P=0.002)。miR-144、ROCK-1mRNA表达与直肠癌患者肿瘤分化和肿瘤分期有关(P均<0.05)。结论 直肠癌组织中miR-144呈低表达,ROCK-1mRNA呈高表达,两者可能共同参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44 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1 直肠肿瘤 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lncRNA ARHGAP5-AS1的表达观察及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亮 杨蕴 +2 位作者 张颂文 周沁 杨晓晨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4期5-9,共5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Rho鸟苷三磷酸酶激活蛋白5反义RNA(lncRNA ARHGAP5-AS1)的表达变化,并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乳腺癌及癌旁组织各82例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反应法(qRT-PCR法)检测上述组织lncRNA ...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Rho鸟苷三磷酸酶激活蛋白5反义RNA(lncRNA ARHGAP5-AS1)的表达变化,并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乳腺癌及癌旁组织各82例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反应法(qRT-PCR法)检测上述组织lncRNA ARHGAP5-AS1,分析lncRNA ARHGAP5-AS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比较不同lncRNA ARHGAP5-AS1表达的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分析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及其癌旁组织lncRNA ARHGAP5-AS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53±1.32、1.12±0.31,两者比较,P<0.05。lncRNA ARHGAP5-AS1表达与乳腺癌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Ki-67表达有关(P均<0.05)。lncRNA ARHGAP5-AS1高表达者(lncRNA ARHGAP5-AS1≥4.53,42例)3年OS生存率为57.14%、3年FPS生存率为42.86%,lncRNA ARHGAP5-AS1低表达者(lncRNA ARHGAP5-AS1<4.53,40例)分别为82.50%、67.50%,两者比较,P均<0.05。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lncRNA ARHGAP5-AS1高表达是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lncRNA ARHGAP5-AS1表达升高,其过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患者不良预后有关,可作为乳腺癌预后评估的潜在生物学指标,lncRNA ARHGAP5-AS1高表达、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是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 rho鸟苷三磷酸酶激活蛋白5 乳腺癌 患者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