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市售生禽肉及社区居民冰箱耶尔森菌污染状况及分子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丽丽 张寻 +3 位作者 段然 陆峥 魏东 陈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52-757,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市售生禽肉及社区居民冰箱中耶尔森菌污染状况、生物型、血清型、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抗生素敏感性以及分子特征。方法分批采集北京市区超市和农贸市场冷冻冷藏生禽肉60件和同期社区居民冰箱涂抹60件,进行耶尔森菌病原学... 目的了解北京市市售生禽肉及社区居民冰箱中耶尔森菌污染状况、生物型、血清型、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抗生素敏感性以及分子特征。方法分批采集北京市区超市和农贸市场冷冻冷藏生禽肉60件和同期社区居民冰箱涂抹60件,进行耶尔森菌病原学检测。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物分型、血清凝集、PCR毒力基因检测、抗生素敏感性、PFGE分子分型等研究。结果生禽肉和居民冰箱耶尔森菌检出率分别为21.67%(13/60)和6.67%(4/60)。17株耶尔森菌对氯霉素、环丙沙星等10种抗生素100%敏感,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6.47%(13/17)、52.94%(9/17)。2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对11种抗生素耐药。除2株中间耶尔森菌不能被Not I酶切外,其他15株耶尔森菌得到14种PFGE带型,相似度为0~100%。结论耶尔森菌是北京市市售生禽肉及社区居民冰箱潜在污染源,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PFGE带型多态性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尔森菌 血清型 生物型 耐药性 毒力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鉴别超氧化物歧化酶类型的定位染色法 被引量:45
2
作者 罗广华 王爱国 付爱根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56-359,共4页
介绍一种鉴别SOD类型的方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定位染色法.由于不同类型的SOD对抑制剂的表现各异,电泳后的凝胶经不同的抑制剂处理,染色,结果展示在凝胶上,CuZn-SOD酶带在H2O2或CN-的作用下消失,Mn... 介绍一种鉴别SOD类型的方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定位染色法.由于不同类型的SOD对抑制剂的表现各异,电泳后的凝胶经不同的抑制剂处理,染色,结果展示在凝胶上,CuZn-SOD酶带在H2O2或CN-的作用下消失,Mn-SOD在CHCl3CH3OH作用下消失,Fe-SOD在H2O2或.CHCl3-CH3CH2OH作用下失活,从酶带消失或存活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类型 定位染色法 鉴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阪崎肠杆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及耐药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许龙岩 袁慕云 +4 位作者 刘静宇 赵贵明 邹志飞 阳静 焦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5-209,共5页
目的:研究北京、新疆、广东、辽宁等地和新西兰、美国、印度进口食品中分离的阪崎肠杆菌(ES)分子型别和耐药情况。方法:用限制性内切酶XbaⅠ酶切ES染色体DNA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实验,用BioNumerics软件对不同地区分离的ES进行比对... 目的:研究北京、新疆、广东、辽宁等地和新西兰、美国、印度进口食品中分离的阪崎肠杆菌(ES)分子型别和耐药情况。方法:用限制性内切酶XbaⅠ酶切ES染色体DNA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实验,用BioNumerics软件对不同地区分离的ES进行比对,分析菌株之间的相似度。用Vitek2进行药敏实验,分析ES耐药情况。结果:38株ES(其中ES12为标准菌株)分成37个PFGE型,相似度在25%~100%,未表现出优势带型和地区特异性,而部分食品被遗传紧密相关的ES克隆株污染。药敏实验结果显示37株ES共有9种耐药谱,部分菌株对呋喃类、头孢类、β-内酰胺类耐药。结论:建立的PFGE方法可应用于ES的分子分型和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阪崎肠杆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分子分型 食品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分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程航 曾方银 +9 位作者 胡启文 袁文常 周人杰 张霞 袁吉振 尚伟龙 杨杰 胡珍 朱军民 饶贤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96-701,共6页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分子型别及其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防控MRSA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广州地区两家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MRSA ...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分子型别及其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防控MRSA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广州地区两家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MRSA 142株,应用SCCmec、spa、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等方法进行分子分型,检测这些菌株对苯唑西林、克林霉素等17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分析临床MRSA的耐药情况。结果 142株MRSA中121株为医院获得型金葡菌(HA-MRSA),20株为社区获得型金葡菌(CA-MRSA),1株未定型MRSA。这些MRSA可分为16种spa型,8种ST型及13种PFGE型。HA-MR-SA中的ST239-MRSA-Ⅲ-t030、ST239-MRSA-Ⅲ-t037和ST5-MRSA-Ⅱ-t002为主要流行克隆,也发现CA-MRSA中ST59-MR-SA-Ⅳ-t437克隆的流行,且这些流行克隆有特定的耐药谱。结论广州地区流行的金葡菌仍以HA-MRSA为主,同时也有一定量的CA-MRSA检出和传播,且CA-MRSA的多重药物敏感性已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分子分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 多位点序列分型 耐药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某医院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段忠亮 秦娟秀 +1 位作者 李敏 关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3-288,共6页
目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成人患者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14年1-9月该医院成人患者分离的非重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 目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成人患者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14年1-9月该医院成人患者分离的非重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分析其克隆特点;用纸片扩散法测定3种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米诺环素)的敏感性;PCR检测4种主要毒力基因(Stmpr1,Stmpr2,smf-1,Smlt3773locus);采用半定量生物膜形成试验分析其生物膜形成能力;同时收集和分析患者的临床信息。结果共收集7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6株来自外科监护室,其余较为分散。检出患者以男性为主占67.9%(53/78),在分离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之前都有抗菌药物应用史,62.8%患者使用3种以上抗菌药物。MLST分析检测出38种新的ST型,命名为STnew1-STnew3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型别较为分散,较多的ST23型只有6株,克隆流行传播趋势不明显。PFGE显示78株菌株分成58个簇群,无明显聚集的簇群。78株菌株对左氧氟沙星、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的耐药率分别为2.6%(2/78)、10.3%(8/78),所有菌株对米诺环素均敏感。Stmpr1、Stmpr2、smf-1和Smlt3773locus毒力基因阳性率分别为79.5%(62/78)、93.6%(73/78)、94.9%(74/78)和48.7%(38/78)。生物膜形成试验结果显示:生物膜形成能力平均值为D_(492)=0.51±0.44,不同性别的患者中无明显差异。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检出患者以男性居多,感染患者大多有抗菌药物应用史,毒力基因携带率较高。未发现同一科室明显的克隆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地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食品分离株分子型别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俞骅 潘劲草 +5 位作者 汪皓秋 斯国静 刘涛 楼秀芹 张蔚 严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4-270,共7页
目的研究杭州地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食品分离株的分子分型情况,了解当地流行株的型别特征。方法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的方法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分子分型。PFGE结果进行聚... 目的研究杭州地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食品分离株的分子分型情况,了解当地流行株的型别特征。方法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的方法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分子分型。PFGE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并绘制MLST数据的最小生成树。结果 6个血清型组成的133株杭州食品分离株共获得19个MLST型别,并发现1个新的ST型ST767。ST9和ST121是数量最多的型别。用AscI和ApaI酶切分别获得33和45个PFGE带型。结论杭州地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食品分离株分子型别分布广泛,大部分菌株是可引起人李斯特菌病的Lineage I和Lineage II菌株。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比较严重,应加强监测与管理以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建平 周海健 +3 位作者 袁林 杨学云 王治才 胡松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84-687,共4页
为探讨新疆北疆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流行规律,本研究采用SmaⅠ酶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的方法对43株分离自新疆6个规模奶牛场隐性乳房炎奶样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分子分型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菌株都能被PFGE法分型,43株金黄... 为探讨新疆北疆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流行规律,本研究采用SmaⅠ酶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的方法对43株分离自新疆6个规模奶牛场隐性乳房炎奶样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分子分型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菌株都能被PFGE法分型,4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分为A、B、C、D和E5个基因型。A型株(22株,51.2%)有13个亚型,相似度在81.8%~96.8%之间,在5个奶牛场均分离到,是主要的流行株;B型(25.6%)、C型(14.0%)、D型(7.0%)各型别内菌株间的相似度为100%,E型仅有1株。不同地区主要流行株有差别:乌鲁木齐主要流行A型菌株,昌吉以A型和B型菌株为主,而奎屯主要流行C型和B型。有2个奶牛场流行株只有1个基因型,也有2种基因型(3个牛场)或3种基因型(1个牛场)同时存在,但以1种为优势株。这些结果提示,不同地区主要流行株有差别,多数奶牛场以1种流行株感染为主,不同牛场可能流行相同的菌株,在较大地域范围内某些流行株具有侵染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与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32
8
作者 张志军 鹿麟 +3 位作者 牛法霞 赵珂 姜梅杰 赵书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59-763,共5页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碳青霉烯酶基因携带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医院感染控制和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2014年1—11月临床分离的CRKP 13株,采用Walk Away 96 PLUS型全自动细菌...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碳青霉烯酶基因携带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医院感染控制和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2014年1—11月临床分离的CRKP 13株,采用Walk Away 96 PLUS型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改良Hodge试验及EDTA协同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的确认;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相关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 KPC、bla IMP、bla VIM、bla GIM及bla NDM-1)并测序;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调查菌株的克隆相关性并进行流行病学比较。结果 13株CRKP主要来源于痰(7株,53.85%)及尿(4株,30.77%),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四环素的耐药率较低(均<40%),对其他抗菌药物(除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70%,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均为100%;13株细菌改良Hodge试验均为阳性,5株细菌EDTA协同试验阳性;经PCR测序确认,碳青霉烯酶基因中,bla KPC基因最常见(13/13),其次为bla NDM-1基因(5/13),未发现其基因bla IMP、bla VIM和bla GIM;PFGE聚类结果显示,13株肺炎克雷伯菌被分为5型,主要为C型(9/13),且均属于ST11,其他分别为ST37、ST626、ST628和ST668型。结论碳青霉烯酶基因bla KPC与bla NDM-1是引起该院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ST11是主要的克隆类型,医院需尽快强化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分子流行病学 耐药机制 碳青霉烯酶 脉冲场凝胶电泳 多位点序列分型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鞍山市志贺菌福氏4c亚型毒力基因检测及分子分型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道利 金东 +9 位作者 崔志刚 李振军 郑锦绣 陈谨 程险峰 朱明 叶长芸 胡万富 景怀琦 詹圣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51-855,共5页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志贺菌福氏4 c(ShigellaF4c)分离株的毒力基因的流行模式及分子分型的特点,掌握Shi-gellaF4c在该市的流行状况。方法使用常规法进行菌株分离培养、使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生化鉴定,鉴定为志贺菌的阳性菌株使用PC...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志贺菌福氏4 c(ShigellaF4c)分离株的毒力基因的流行模式及分子分型的特点,掌握Shi-gellaF4c在该市的流行状况。方法使用常规法进行菌株分离培养、使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生化鉴定,鉴定为志贺菌的阳性菌株使用PCR检测ShigellaF4c的ipa H、ial、set、sen四种毒力基因及应用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ipa H、ial、set、sen四种毒力基因在76株ShigellaF4c的携带率分别为100%、97.4%、96.1%、90.8%,其中67株ShigellaF4c四种毒力基因全为阳性,占88.2%;本地区ShigellaF4c携带毒力基因模式分成五大类型,Ⅰ型是主要毒力基因模式。PFGE电泳条带图谱显示,ShigellaF4c中100%相同的菌株数较少;100%相同的都为同一年代,91%相同的菌株出现跨年度;不同年代分离株无完全相同基因型,地域方面没有明显联系。结论马鞍山地区S.F4c分离株携带ipa H、ial、set、sen四种毒力基因普遍存在,毒力强是本地区ShigellaF4c主要特征之一;ShigellaF4c在本地区无显著的流行迹象,属于散在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菌福氏4c 毒力基因模式 脉冲场凝胶电泳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场凝胶电泳用于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苗艳芳 黎明 +5 位作者 李涛 刁保卫 崔志刚 黄薇 孟建彤 阚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35-938,共4页
目的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和荧光PCR技术对成都市2008-2009年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子分型和毒素基因检测,分析感染来源。方法利用PCR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耐热直接溶血素(tdh)基因和耐热相关溶血素(trh)基因。用脉冲场凝胶电泳(... 目的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和荧光PCR技术对成都市2008-2009年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子分型和毒素基因检测,分析感染来源。方法利用PCR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耐热直接溶血素(tdh)基因和耐热相关溶血素(trh)基因。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菌株进行分型,所得结果用BioNumerics V 4.0软件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所试38株分离菌tdh基因阳性有31株,2株为trh阳性。以SfiⅠ酶切后PFGE分型,38株菌被分成了24个带型,大多数暴发有各自优势型别,其中有两起暴发优势型别一致;环境分离株菌型分散。结论多起暴发事件分离株之间PFGE型别差异大,成都市副溶血性弧菌暴发的感染来源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PFGE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拟类菌属和双歧杆菌属多样性的PCR-DGGE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晓康 徐纪茹 +5 位作者 张旭燕 马超锋 韩蕾 申艳星 NAWAZ M 王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5-480,共6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拟类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的多样性及其与健康个体的差异,探讨糖尿病与肠道优势菌属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粪样,提取样品中菌群总DNA,利用拟类菌和双歧杆菌16SrRNA种属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拟类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的多样性及其与健康个体的差异,探讨糖尿病与肠道优势菌属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粪样,提取样品中菌群总DNA,利用拟类菌和双歧杆菌16SrRNA种属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将产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离,获得肠道菌群分子指纹图谱,进行多样性和相似性等特征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和健康人组样品DGGE图谱多样性指数范围分别是:拟类菌属0.89(0.75~0.95),0.95(0.89~0.97);双歧杆菌属:0.85(0.75~0.94),0.87(0.73~0.93)。组内成对相似性系数累积曲线分析,拟类菌属:小于0.5的Cs值在糖尿病组占到总Cs值个数的85.83%,而健康人组只占到35.71%;双歧杆菌属:小于0.4的Cs值在糖尿病组占到总Cs值个数的90%,健康人组占到总Cs值个数的60.7%。结论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肠道拟类菌属和双歧杆菌属指纹图呈现个体特异性,糖尿病患者两种菌属多样性与健康个体无显著差异,而糖尿病患者个体之间的相似性较健康个体之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指纹图谱技术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中bla_(NDM)基因型检测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峰 孙景勇 +1 位作者 张芳芳 袁轶群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检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产NDM型碳青霉烯酶的情况,研究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该医院2013年11月-2015年1月临床分离的18株对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药敏纸片抑菌圈直径≤19 mm的大肠埃希菌... 目的检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产NDM型碳青霉烯酶的情况,研究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该医院2013年11月-2015年1月临床分离的18株对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药敏纸片抑菌圈直径≤19 mm的大肠埃希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bla_(NDM)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并对阳性产物进行测序以确定基因型别;通过质粒转移接合试验了解耐药基因是否可以通过质粒进行水平传播;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产NDM酶的大肠埃希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18株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中6株扩增到bla_(NDM)基因,其中4株为bla_(NDM-1),2株为bla_(NDM-5)。6株产NDM酶的大肠埃希菌中3株成功进行转移接合试验,MLST发现6株产酶菌株共分为5个ST型(ST5018,ST354,ST405,ST2967,ST156),与PFGE结果中5种不同的DNA谱型(A^E)相对应,其中2株菌株同为ST5018型且为PFGE-DNA谱型中A型的不同亚型(A1,A2)。结论本研究检出产NDM酶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bla_(NDM)阳性病例多为散发,但由质粒介导的水平传播在bla_(NDM)的播散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上海地区首次检出NDM-5型碳青霉烯酶,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M型碳青霉烯酶 大肠埃希菌 转移接合实验 多位点序列分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廖凤 古文鹏 +1 位作者 徐闻 伏晓庆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6,66,共5页
目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能够引起人类急性腹泻性疾病,但与O1群和O139群相比,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其危害性。因此,我们对分离于云南省的31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开展了分子特征分析。方法采用纸片法(K-B)开展抗生素敏感试验;多聚酶链反应(P... 目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能够引起人类急性腹泻性疾病,但与O1群和O139群相比,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其危害性。因此,我们对分离于云南省的31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开展了分子特征分析。方法采用纸片法(K-B)开展抗生素敏感试验;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检测毒力基因;同时,我们对菌株进行了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分子分型研究。结果药敏实验结果显示,67.74%的菌株对利福平耐药,对萘啶酸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为29.03%,所有的菌株对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敏感;PCR结果显示,所有菌株的ompW基因为阳性,87.10%的菌株hly基因为阳性,25.81%的菌株rstREl tor为阳性,16.13%的菌株rstRClassical和tcpAEl tor为阳性,而CT、rfbO1和rfbO139基因全为阴性;PFGE结果显示,31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呈现出高度的离散趋势,几乎没有相同带型的菌株出现;在MLST结果分析中,发现了1个gyrB新的等位基因,mdh基因发现了4个新的等位基因,metE基因发现了6个新的等位基因,pntA中发现了2个新的等位基因,purM中发现了3个新等位基因,pyrC中发现了4个新等位基因。经过排列组合后,共发现了17个新的霍乱弧菌ST型别(ST273-ST289)。结论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呈现出高度的多样性特征,同时,云南省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丰富了现有的霍乱弧菌分子分型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1/O139群霍乱弧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多位点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ICU环境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克隆相关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林云万 周勇 +3 位作者 张旭 李晓宁 赵正阳 刘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4-298,共5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重症监护病房(ICU)环境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克隆相关性,明确其基因分型,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7所医院ICU环境中分离的39株CRAB,采用K-B法测定其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 目的了解广州市重症监护病房(ICU)环境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克隆相关性,明确其基因分型,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7所医院ICU环境中分离的39株CRAB,采用K-B法测定其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菌株的OXA基因,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CRAB菌株进行克隆多态性分析。结果 39株CRAB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最低,为56.4%,对其余9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90%。PCR扩增结果显示,39株(100%)CRAB均携带OXA-51基因,37株(94.9%)携带OXA-23基因,OXA-24和OXA-58基因未检出。PFGE技术显示,其中38株CRAB分为5个克隆群,A群为主要流行克隆;MLST分析结果显示,CRAB的主要流行克隆型为ST195。结论广州市ICU环境中存在携带OXA-23基因的CRAB克隆传播,应加强ICU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减少由CRAB引起的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克隆相关性 碳青霉烯酶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 多位点序列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血流感染的肠球菌耐药现状及分子流行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东冬 陈荣 +1 位作者 沈定霞 褚佳琪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0-374,共5页
目的了解引起血流感染肠球菌的种类、对高浓度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性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耐药基因和分子流行特征。方法选取2008—2012年发生肠球菌血流感染患者的血培养分离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用PCR方法对其中的耐万古霉素肠球... 目的了解引起血流感染肠球菌的种类、对高浓度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性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耐药基因和分子流行特征。方法选取2008—2012年发生肠球菌血流感染患者的血培养分离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用PCR方法对其中的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耐万古霉素基因进行检测以,脉冲场凝胶电泳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在5年间共分离到肠球菌属细菌211株中,屎肠球菌161株,占76.3%,粪肠球菌50株,占23.7%。经琼脂稀释法筛选出耐高浓度氨基糖苷类肠球菌144株,占71.6%。检测到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9株,均携带有vanA基因,未检测到vanB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的结果显示,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各菌株具有不同的分子表型。多位点序列分型的结果显示,9株耐万古肠球菌株分别属于ST78(7/9)、ST192(1/9)和ST804(1/9)型。结论肠球菌引起的血流感染以屎肠球菌为主,呈多重耐药性,致血流感染的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之间没有相似性,其中的8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属于CC17克隆复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肠球菌属 脉冲场凝胶电泳 多位点序列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成人和儿童患者分离的A群链球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蒋浩琴 陈明亮 +4 位作者 李天铭 朱元军 刘红 曾玫 李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2-229,共8页
目的研究和比较上海成人和儿童患者分离的A群链球菌(GAS)耐药、克隆分型、emm分型、生物膜形成及毒力因子携带等分子特征,为感染控制及治疗提供临床流行病学信息。方法 39株成人(13株)和儿童(26株)患者分离的GAS,用K-B纸片法测定对9种... 目的研究和比较上海成人和儿童患者分离的A群链球菌(GAS)耐药、克隆分型、emm分型、生物膜形成及毒力因子携带等分子特征,为感染控制及治疗提供临床流行病学信息。方法 39株成人(13株)和儿童(26株)患者分离的GAS,用K-B纸片法测定对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进行克隆分型;采用编码M蛋白的emm基因序列分析进行基因分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分析不同emm型菌株的基因组特征;采用半定量生物膜形成试验分析其生物膜形成。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20个包括超抗原在内的GAS主要毒力基因。结果 39株GAS主要基因型为emm12-ST36(64.1%),emm1-ST28(17.9%);成人和儿童均以emm12-ST36为主。儿童菌株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成人(P=0.008 7)。相同emm分型-克隆分型菌株在PFGE脉冲场带型中呈现高度聚集。生物膜形成与emm1型菌株明显相关(P=0.005),与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密切相关(P=0.000 3),儿童菌株的生物膜形成强于成人菌株(P<0.000 1)。毒力基因speG、speB、sdaB、Mac全部阳性;speA、speJ、spd3与emm1型菌株有明显相关(分别为P<0.000 1、P=0.005 5、P<0.000 1);speI、sic与emm12型菌株有明显相关(均为P<0.000 1);speH、ssa在emm12和emm1型菌株中有明显分布差异(分别为P=0.036 4、P=0.025 8);20个毒力基因在成人和儿童emm12型菌株中均没有明显分布差异(均为P>0.05)。结论 emm分型与克隆分型、PFGE、毒力基因有很好相关性。成人和儿童菌株在耐药情况、生物膜形成中均存在差异。特定emm型菌株与抗生素耐药和致病力密切相关,为感染控制提供依据。重要毒力基因将是未来研制新型疫苗降低GAS感染的新型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群链球菌 药敏试验 多位点序列分型 emm分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 生物膜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沙门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瑞 訾占超 +1 位作者 石佩 宋立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46-849,共4页
为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从分子水平上对禽源沙门氏菌之间的差别进行分析和研究,本研究采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12株疑似鼠伤寒沙门氏菌和15株疑似鸡白痢沙门氏菌进行了鉴定。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XbaⅠ对其全基因组DNA进行酶切、PFGE分... 为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从分子水平上对禽源沙门氏菌之间的差别进行分析和研究,本研究采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12株疑似鼠伤寒沙门氏菌和15株疑似鸡白痢沙门氏菌进行了鉴定。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XbaⅠ对其全基因组DNA进行酶切、PFGE分型,Info QuestFP聚类分析软件对电泳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出11株鼠伤寒沙门氏菌、1株圣保罗沙门氏菌、6株阿姆斯特丹沙门氏菌、5株亚拉巴马沙门氏菌、1株鸡白痢沙门氏菌、2株纽波特沙门氏菌和2株肠炎沙门氏菌,一共分为12个PFGE型。实验结果表明,江苏地区存在有不常见的沙门氏菌血清型,同种血清型之间的基因型差别较小(相似值为0.85~1),不同血清型之间差别较大(相似值为0.45~0.70)。PFGE能从分子水平上对禽源沙门氏菌的基因组DNA进行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北部地区鼠类钩端螺旋体感染状况及分离株分子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维俊 王加熊 +4 位作者 肖方震 韩腾伟 刘菁 曾志伟 徐国英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07-812,共6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北部地区鼠类钩端螺旋体(钩体)感染状况及分子特征。方法对捕获的鼠类进行信息登记,采集鼠肾进行PCR检测,确定其感染状况。EMJH培养基用于鼠肾标本的钩端螺旋体菌株分离。应用MAT方法对分离株进行血清群鉴定。分别采用16S... 目的了解福建省北部地区鼠类钩端螺旋体(钩体)感染状况及分子特征。方法对捕获的鼠类进行信息登记,采集鼠肾进行PCR检测,确定其感染状况。EMJH培养基用于鼠肾标本的钩端螺旋体菌株分离。应用MAT方法对分离株进行血清群鉴定。分别采用16S rRNA、MLST和PFGE的方法对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结果共捕获鼠类227只,检出感染钩端螺旋体的鼠类27只,检出率为11.89%,野栖鼠检出率高于家栖鼠,雄性鼠检出率高于雌性鼠。共分离到4株钩端螺旋体分离株,分离率为1.76%(4/227)。血清学分群显示4株分离株均为黄疸出血群。基因种分型显示4株分离株均为Leptospira interrogans。MLST分型将4株分离株分为2个ST型,PC29、PC30为ST1型,JY19、JY37为ST17型。4株分离株呈现2种PFGE带型,其中,PC29、PC30与黄疸出血群参考株带型一致,JY19、JY37与波摩那群带型具有较高相似度,聚类关系相对较近。结论福建省北部地区的鼠类中存在钩端螺旋体感染。黄疸出血群和Leptospira interrogans分别为福建省北部地区钩端螺旋体的优势血清群和优势基因种,具有不止一种的ST型和PFGE带型,且ST型与PFGE带型呈现地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鼠类 血清群 基因种 MLST PF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及血清6型菌株PFGE分型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原灵 陈爱平 +1 位作者 杨劲松 林震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1-463,共3页
目的研究福建省2008年至2010年公共场所空调冷却塔水及冷凝水中分离的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LP1)及血清Ⅵ型(LP6)的基因特征。方法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技术对57株LP1型军团菌及15株LP6军团菌进行电... 目的研究福建省2008年至2010年公共场所空调冷却塔水及冷凝水中分离的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LP1)及血清Ⅵ型(LP6)的基因特征。方法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技术对57株LP1型军团菌及15株LP6军团菌进行电泳,并用BioNumerics(version 6.0,Applied Maths,Inc)软件包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57株LP1军团菌可分为40种PFGE型,菌株间相似性系数在24.107%~100.000%之间不等,大部分菌株的PFGE型别差异明显,无优势型别。不同地区分离的LP1军团菌既有差异较大的带型,也存在相同和相似的带型;相同地区,菌株间相似性系数存在差异,无优势菌株。15株LP6军团菌可分为12个不同的PFGE型别,菌株间相似性系数在27.87%~100.00%之间。结论 2008-2010年福建省公共场所空调冷却塔水及冷凝水中分离的LP1及LP6军团菌呈现基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1型 嗜肺军团菌6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 指纹图谱 PFGE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某医院发现的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特征研究(英文) 被引量:3
20
作者 庞慧 弓艳娥 +6 位作者 袁敏 蒋毅 郭步平 龚林 李水仙 李娟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10-1115,共6页
目的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类重要的引起院内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可导致机体多个器官和组织受累。本研究主要是针对携带有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分子特征和流行状况的评价。方法本研究中所用菌株是2008-2012年分离自山西省长治某医... 目的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类重要的引起院内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可导致机体多个器官和组织受累。本研究主要是针对携带有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分子特征和流行状况的评价。方法本研究中所用菌株是2008-2012年分离自山西省长治某医院的标本,通过琼脂扩散和E纸条试验来分析菌株的药敏状况。碳青霉烯酶的产生情况经Carba NP试验来确认,而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测定及确证由PCR和DNA测序完成。最后,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研究。结果 1 297株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中,有9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株,它们都是产A组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碳青霉烯酶(KPC-2)基因阳性,而其它的检测基因均为阴性。尽管9株菌都属于MLST中的ST11型,但就PFGE分析发现,可能存在两次院内感染的传播:分别在2010和2012年。结论携带KPC-2基因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已经在医院内传播,加强院内严密监控和制定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已是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酶 药物敏感性试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多位点序列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