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T和APTT相关凝血指标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熊苏力 董双虎 +1 位作者 方家 张一沛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4期256-259,263,共5页
目的:基于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相关凝血指标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10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妇科门诊就诊的PCOS患者199例作为PCOS组,同... 目的:基于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相关凝血指标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10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妇科门诊就诊的PCOS患者199例作为PCOS组,同期在该院进行孕前检查的248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各项指标,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PCOS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持证曲线(ROC)评估该模型的区分度与准确度,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年龄、抗缪勒氏管激素(AMH)、PT、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是PCOS危险因素,也是PCOS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Nomogram模型预测PCOS的发生风险阈值为0.07~0.86时,适用性最佳。结论:年龄和AMH,PT,APTT,TT,Fib是PCOS危险因素,同时也提示抗凝治疗可能会改善生殖结局。PCOS的早期筛查和干预对患者长期健康和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实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危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磁路磁珠法与散射比浊法血凝仪用于医疗器械PT与PTT试验评价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袁暾 梁洁 +2 位作者 单晶 郑利萍 朱蔚精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4-57,共4页
以GB/T16886.4-2003标准为基础,利用双磁路磁珠法与散射比浊法半自动血凝仪对5种以金属与高分子为主要材质的血液接触医疗器械的部分凝血激活酶时间(PTT)试验和凝血酶原时间(PT)试验进行了研究。结果提示两种测量方法的血凝仪的组内变... 以GB/T16886.4-2003标准为基础,利用双磁路磁珠法与散射比浊法半自动血凝仪对5种以金属与高分子为主要材质的血液接触医疗器械的部分凝血激活酶时间(PTT)试验和凝血酶原时间(PT)试验进行了研究。结果提示两种测量方法的血凝仪的组内变异系数(CV)均在同一数量级。在PTT试验中,两种血凝仪得到了相似的结果。在进行平均凝固时间基数较小的PT试验时,两种不同原理的血凝仪得到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符合率。根据研究的结果,选择双磁路磁珠法或散射比浊法血凝仪来进行医疗器械凝血相关评价均为可行,检验机构可根据自身条件灵活选择,但须注意对基值较小的试验,如PT试验的结果解释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血凝仪 部分凝血激活酶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效抗凝血灭鼠剂对大鼠、小鼠CT和PT的影响及中毒鼠肝脏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国萍 吴丁兰 +4 位作者 冯志勇 常弘 肖白玉 姚丹丹 郑志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6-148,共3页
以SD大鼠和小鼠为实验动物,检测和比较了增效抗凝血灭鼠剂对凝血时间(C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的影响,并观察增效抗凝血灭鼠剂中毒鼠的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表明,增效杀鼠醚能引起SD大鼠和小鼠的CT和PT显著延长,相对于杀鼠醚,相同浓度... 以SD大鼠和小鼠为实验动物,检测和比较了增效抗凝血灭鼠剂对凝血时间(C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的影响,并观察增效抗凝血灭鼠剂中毒鼠的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表明,增效杀鼠醚能引起SD大鼠和小鼠的CT和PT显著延长,相对于杀鼠醚,相同浓度的增效杀鼠醚具有更强的抗凝血功能;中毒鼠肝脏病理学观察结果发现,增效灭鼠剂引起更严重的肝组织损伤、坏死,进一步阻碍其凝血功能,其中增效杀鼠醚对SD大鼠的影响程度大于小鼠,说明增效杀鼠醚对SD大鼠作用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效抗凝血灭鼠剂 大鼠 小鼠 凝血时间(CT) 凝血酶原时间(pt) 病理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存温度和时间对凝血标本APTT和PT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林向华 曾华 +1 位作者 王惠英 梁穆兴 《现代医院》 2007年第3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标本在4℃和20℃放置不同时间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抗凝静脉血标本21份,离心分离血浆,即时上机检测APTT和PT,然后将标本分别放置于4℃和20℃2h、4h、6h、8h重复检测,并与即时上... 目的探讨标本在4℃和20℃放置不同时间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抗凝静脉血标本21份,离心分离血浆,即时上机检测APTT和PT,然后将标本分别放置于4℃和20℃2h、4h、6h、8h重复检测,并与即时上机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①APTT在4℃2h和4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6h和8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20℃2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4h、6h和8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PT在4℃2h和8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4h和6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20℃2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4h、6h和8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凝血标本应在2h内完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标准化比值作为肝病患者PT标准化报告方式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魏玉香 张立文 +2 位作者 殷宗健 白洁 丛玉隆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 评价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系统作为肝病患者PT报告方式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病毒性肝病患者 6 1例 ,其中肝炎肝硬化 4 1例 ,慢性重型肝炎 2 0例。 4 0例口服华法林病人做对照组。采用来源不同、ISI值不同的 6种凝血活酶试剂进行P... 目的 评价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系统作为肝病患者PT报告方式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病毒性肝病患者 6 1例 ,其中肝炎肝硬化 4 1例 ,慢性重型肝炎 2 0例。 4 0例口服华法林病人做对照组。采用来源不同、ISI值不同的 6种凝血活酶试剂进行PT测定。同时在两组选择INR值相近的患者检测FIB、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结果 肝病组INR结果 ,6种凝血活酶试剂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口服抗凝药组INR结果 ,6种试剂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在INR值相近的患者中 ,肝病组的FIB、凝血因子Ⅴ、Ⅶ和Ⅹ与口服抗凝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而Ⅱ和Ⅸ因子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INR系统不适用于肝病患者PT的标准化报告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标准化比值 肝病 pt标准化报告方式 可行性 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光电导谱研究Pt的负载对TiO_2光生载流子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雯 王绪绪 付贤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61-1864,共4页
采用瞬态光电导谱研究了TiO2的光电导衰减曲线,通过计算机拟合得到光生载流子的寿命,并考察了Pt的负载量对TiO2光生载流子有效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Pt的负载量,可延缓光电导的衰减趋势,从而延长TiO2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寿命,有效地降... 采用瞬态光电导谱研究了TiO2的光电导衰减曲线,通过计算机拟合得到光生载流子的寿命,并考察了Pt的负载量对TiO2光生载流子有效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Pt的负载量,可延缓光电导的衰减趋势,从而延长TiO2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寿命,有效地降低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光电导谱 TIO2 pt/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烧制时间对Pt/YSZ电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光伟 李和平 +3 位作者 徐丽萍 张磊 张艳清 窦静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15-2121,共7页
借助交流阻抗测试技术以及循环伏安、计时电流和扫描电镜方法,研究用Pt浆法制备Pt/YSZ电极过程中高温(850℃)烧制时间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Pt/YSZ电极制作时,随着高温烧制时间的增加,电极界面阻抗和氧传感器响应时间均先... 借助交流阻抗测试技术以及循环伏安、计时电流和扫描电镜方法,研究用Pt浆法制备Pt/YSZ电极过程中高温(850℃)烧制时间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Pt/YSZ电极制作时,随着高温烧制时间的增加,电极界面阻抗和氧传感器响应时间均先减小后增大,当烧制时间为10 h时,电极阻抗最小,响应最快,活性最强;Pt/YSZ电极反应激活能受高温烧制时间的影响较小,为200~220 kJ/mol,其速率控制步骤可能为气相O2在PtOx/YSZ界面伴随电荷转移的解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YSZ电极 烧制时间 阻抗谱 循环伏安 计时电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纳米空球粒径的可控制备及其甲醇电催化氧化 被引量:1
8
作者 林旋 程美琴 +6 位作者 商中瑾 熊婷 张贤土 田伟 林剑云 钟起玲 任斌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1-575,共5页
利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N)的调控合成不同粒径的硒模板和铂纳米空球(Pthollow),并将其修饰于玻碳(GC)基底即可制得Pthollow/GC电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X射线光电... 利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N)的调控合成不同粒径的硒模板和铂纳米空球(Pthollow),并将其修饰于玻碳(GC)基底即可制得Pthollow/GC电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观察表征了Pthollow样品的形貌与组成;以甲醇为探针分子,研究Pthollow/GC和电沉积铂电极(Ptnano/GC)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由铂原子簇团构筑的多孔铂纳米空球粒径均匀,分散性好;用4μmol·L-1SDSN控制合成的直径为130 nm的Pthollow制备的Pthollow/GC电极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模板 铂空球 循环伏安 计时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双评分法评估PLT ALB PT水平比较
9
作者 金思思 吴金明 申苏建 《浙江临床医学》 2009年第5期467-468,共2页
目的采用CTP及MELD两个评分系统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platelet,PLT)、白蛋白(albumin,AL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并了解评分系统优劣。方法101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分为Child A... 目的采用CTP及MELD两个评分系统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platelet,PLT)、白蛋白(albumin,AL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并了解评分系统优劣。方法101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分为Child A级37例、Child B级18例、Child C级46例,按MELD评分分为〈18分和≥18分两组分别为69例和32例,另选正常对照组32例,检测其PLT、ALB、PT并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各水平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各组的PLT、ALB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PT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硬化A级与C级患者的P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各级患者的ALB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ELD评分各组及对照组之间的PLT、ALB、P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T与PLT、ALB之间还存在负相关(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检测PLT、ALB、PT水平变化有助于病情的判断。CTP及MELD两个评分系统在本院均适用,MELD更为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血小板 白蛋白 凝血酶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徐雷 狄龙 李文臣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4期103-106,共4页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采取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采取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总胆红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乙型肝炎病毒学[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生存质量。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3.33%)显著比对照组(70.00%)更高(P<0.05)。总胆红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显著比治疗前更低,且观察组(21.17±5.34)μmol/L、(59.94±9.25)U/L、(57.90±6.41)U/L低于对照组的(26.48±6.92)μmol/L、(70.21±8.70)U/L、(68.01±7.53)U/L(P<0.05)。凝血酶原时间、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显著比治疗前更优,且观察组(19.92±1.08)s、(73.46±12.09)%、(6.40±0.70)g/L优于对照组的(21.84±1.57)s、(65.10±11.91)%、(7.32±0.81)g/L(P<0.05)。两组治疗后HBeAb水平显著比治疗前更低,且观察组(11.40±1.37)S/CO低于对照组的(12.50±2.49)S/CO(P<0.05);两组治疗前后HBsAg、HBeAg水平组间组内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疲乏状态、睡眠、社交质量、健康总体测评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显著比治疗前更高,且观察组(59.52±3.06)、(57.76±2.18)、(63.80±3.37)、(60.36±2.17)分高于对照组的(52.90±4.86)、(51.54±3.09)、(56.15±5.76)、(54.89±3.01)分(P<0.05)。结论恩替卡韦能够提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可能与其能够改善患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等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临床疗效 总胆红素 凝血酶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凝血检测技术在评估创伤失血性休克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早期病情中的应用
11
作者 代铮 刘善收 +3 位作者 张琪 马玥香 李俊杰 尹文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3期33-39,共7页
目的分析新型凝血检测技术(Sonoclot分析仪)在创伤失血性休克(THS)合并凝血功能障碍(ATC)早期预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第一阶段开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THS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重点关注凝血功能指标;第二... 目的分析新型凝血检测技术(Sonoclot分析仪)在创伤失血性休克(THS)合并凝血功能障碍(ATC)早期预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第一阶段开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THS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重点关注凝血功能指标;第二阶段开展前瞻性研究,探究Sonoclot分析仪早期预警THS患者ATC的效能。结果回顾性研究纳入215例THS患者,随访至伤后30 d,死亡34例(15.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动脉血乳酸、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为THS患者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THS合并ATC患者(ATC组)病死率较无ATC组明显升高,ATC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较无ATC组显著延长(P<0.01)。Sonoclot分析仪检测凝血功能的指标包括活化凝血时间、凝血速率、血小板功能,与现用凝血指标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提升对THS患者发生ATC预测效能(P<0.05)。结论高乳酸血症和凝血功能障碍是THS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Sonoclot分析仪可早期预警THS患者发生ATC,且联合现用凝血指标可进一步提升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创伤性 凝血酶原时间 血乳酸 血红蛋白 活化凝血时间 凝血速率 血小板功能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和PT、TA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脓毒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9
12
作者 吴蕾 高乃姝 +1 位作者 陈桂芳 楚华星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9期67-72,共6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和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凝血酶原复合物(TA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脓毒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SAP并发脓毒症104例,根据有无DIC将其分为DIC组(25例)和... 目的探讨血小板和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凝血酶原复合物(TA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脓毒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SAP并发脓毒症104例,根据有无DIC将其分为DIC组(25例)和无DIC组(79例)两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凝血指标,探讨SAP并发脓毒症患者DIC发生影响因素,分析SAP并发脓毒症患者凝血指标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SOFA)评分相关性,探讨血小板、PT、TAT单一及三者联合诊断SAP并发脓毒症DIC的价值,分析不同血小板和PT、TAT水平SAP并发脓毒症患者生存情况。结果DIC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PT和TAT高于或长于无DIC组,血小板低于无D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了APACHEⅡ和SOFA评分后血小板<167.00×10^(9)/L、PT≥17.32 s和TAT≥32.02 ng/ml是SAP并发脓毒症患者DI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AP并发脓毒症患者血小板与APACHEⅡ、SOFA评分呈负相关,PT、TAT与APACHEⅡ、SOFA评分呈正相关(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和PT、TAT三者联合诊断SAP并发脓毒症DIC的价值最高。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PT、TAT高水平与低水平SAP并发脓毒症患者累积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凝血功能紊乱是SAP并发脓毒症DIC的主要临床特点,早期联合检测血小板和PT、TAT可为SAP并发脓毒症DIC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脓毒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小板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凝血酶原复合物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PT-对称的一些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段媛媛 刘晓华 陈峥立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41-444,共4页
研究整数自旋的波色系统关于空间对称变换P和时间反演变换T的对称性.利用算子代数和矩阵方法研究了一些PT-对称的性质和结构,同时给出了PT-对称的一些刻画,得到了PT-对称的一些具体结构.
关键词 量子系统 哈密尔顿算符 空间对称变换 时间反演变换 pt-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的PT燃油泵试验台
14
作者 程寿国 吕清涛 《汽车电器》 2007年第12期53-55,共3页
介绍用微机、金属管浮子传感器和DSP控制系统组成的测定装置,代替用玻璃浮子量油的传统PT燃油泵试验台,解决了目前PT燃油泵试验台现存的量油系统误差大的问题,从而使我国在试验柴油机PT泵总成方面有新的提高。
关键词 pt 试验台 DSP控制系统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血凝中PT、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柳玲 张志 +1 位作者 宋晗 罗水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8期197-198,共2页
目的观察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血凝中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100例体检健康者,所有患者取静脉血进行PT、APTT检测,比较采血后样本在1 h内与12、24、48、72 h的PT、APTT水平。结果采血后1 ... 目的观察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血凝中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100例体检健康者,所有患者取静脉血进行PT、APTT检测,比较采血后样本在1 h内与12、24、48、72 h的PT、APTT水平。结果采血后1 h内受试者PT水平(11.52±0.43)s、APTT水平(26.01±1.52)s与采血后12 h的(11.55±0.47)、(26.33±1.47)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后24、48 h受试者的PT水平分别为(11.58±0.52)、(11.61±0.47)s与采血后1 h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PTT水平分别为(27.24±1.86)、(27.97±1.93)s均高于采血后1 h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后72 h受试者的PT水平(12.07±0.47)s、APTT水平(29.94±1.56)s均高于采血后1 h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血液标本存放时间的延长,样本中PT、APTT水平会出现明显改变,其中PT水平能够保持48h不变,而APTT水平能够保持12 h不变,因此应该在取得血液标本后尽量短的时间内进行PT、APTT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标本 存放时间 血凝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创伤性休克患者PT、APTT、Fib、D-D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园园 郑国营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5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5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两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液体复苏,观察组行限制性液体复苏。... 目的探讨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5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两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液体复苏,观察组行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凝血指标、血常规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前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T、APTT、D-D水平较对照组低,Fib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PT、APTT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常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常规指标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下降,凝血功能无明显恶化,预后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限制性液体复苏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Pt/SAPO-11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催化油酸脱羧制备航空煤油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晓龙 马靖烨 袁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4-60,共7页
为提高SAPO-11分子筛在催化油酸脱羧制备航空煤油主要成分C8~C17烷烃的催化反应效果,以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P123)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为介孔双模板剂,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介孔Pt/SAPO-11分子筛催化... 为提高SAPO-11分子筛在催化油酸脱羧制备航空煤油主要成分C8~C17烷烃的催化反应效果,以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P123)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为介孔双模板剂,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介孔Pt/SAPO-11分子筛催化剂,探究不同晶化温度、晶化时间和煅烧温度对介孔Pt/SAPO-11结晶度、孔结构、形貌特征的影响,并考察其催化油酸脱羧制备C8~C17烷烃效果。结果表明:在晶化温度190℃、晶化时间36 h、煅烧温度650℃、煅烧时间5 h时,合成的介孔Pt/SAPO-11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高结晶度、较合适孔径和较好的形貌特征;在油酸脱羧制备C8~C17烷烃的反应中,在反应温度340℃、剂油比1∶10、反应时间6 h时,C8~C17烷烃收率可达7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pt/SAPO-11 晶化温度 晶化时间 煅烧温度 C8~C17烷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电位电沉积工艺参数对Pt-Ni合金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李梅 陈泽霖 张华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3-45,58,共4页
与脉冲电沉积及恒流电沉积法相比,恒电位电沉积制备的电催化剂具有更优异的性能,目前很少用此法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Pt-Ni合金催化剂。采用电化学还原法在多孔碳布及玻碳电极表面恒电位电沉积Pt-Ni合金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 与脉冲电沉积及恒流电沉积法相比,恒电位电沉积制备的电催化剂具有更优异的性能,目前很少用此法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Pt-Ni合金催化剂。采用电化学还原法在多孔碳布及玻碳电极表面恒电位电沉积Pt-Ni合金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能量色散谱(EDS)和扫描电镜(SEM)等对Pt-Ni合金催化剂的微观结构、组分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用循环伏安(CV)曲线评价了其电催化活性。研究了电沉积参数(沉积电位、电解液温度和沉积时间)对Pt-Ni合金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和电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电位影响合金催化剂形核速度,引起微观结构不同,电解液温度影响着催化剂的成核和生长,沉积时间影响着Pt-Ni合金的沉积量;沉积电位为-0.35 V,电解液温度为50℃,沉积时间为15 min时,Pt-Ni合金催化剂均匀地分散于碳载体表面,粒径大约为11.9 nm,具有最大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EASA),达44.19 m2/g,电催化活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电位沉积 pt-Ni合金 催化剂 电催化活性 沉积电位 电解液温度 沉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PT/PZT薄膜的结构特性研究
19
作者 郑俊华 谭秋林 唐力程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4-1036,1042,共4页
通过溶胶-凝胶(Sol-Gel)法在Pt/Ti/SiO_2/Si基底上制备了多层PT/PZT(PbTiO_3/Pb(Zr_(0.52)Ti_(0.48))O_3)薄膜,研究了不同退火时间对其纳米结构、结晶性能及相变特性的影响。利用FESEM测试了不同退火时间对薄膜纳米结构的影响,选用XRD与... 通过溶胶-凝胶(Sol-Gel)法在Pt/Ti/SiO_2/Si基底上制备了多层PT/PZT(PbTiO_3/Pb(Zr_(0.52)Ti_(0.48))O_3)薄膜,研究了不同退火时间对其纳米结构、结晶性能及相变特性的影响。利用FESEM测试了不同退火时间对薄膜纳米结构的影响,选用XRD与Raman分析了薄膜的结晶取向及相变特点。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薄膜的三方相向四方相转变,并具有(110)择优取向。退火时间为20min是PZT薄膜的最佳退火时间,此时薄膜的结晶效果良好、晶粒大小均匀、具有纯钙钛矿结构,此种结构的薄膜有望应用于MEMS器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pt/PZT薄膜 压电材料 溶胶-凝胶法 钙钛矿结构 退火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late and Oblate Shape Coexistence in ^188Pt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渊 周小红 +9 位作者 张玉虎 郑勇 柳敏良 郭应祥 M. Oshima Y. Toh M. Koizumi A. Osa Y. Hatsukawa 孙扬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633-1635,共3页
A standard in-beam y-spectroscopy experiment for ^188Pt is performed via the ^176yb(^18O, 6n) reaction at beam energies of 88 and 95 MeV, and the level scheme for ^188Pt is established. Prolate and oblate shape coex... A standard in-beam y-spectroscopy experiment for ^188Pt is performed via the ^176yb(^18O, 6n) reaction at beam energies of 88 and 95 MeV, and the level scheme for ^188Pt is established. Prolate and oblate shape coexistence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occur in ^188Pt by applying the projected shell model. The rotation Mignment of i13/2 neutrons drives the yrast sequence changing suddenly from prolate to oblate shape at angular momentum 1Oh, indicating likely a new type of shape phase transition along the yrast fine in ^188P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 NONEThe symbol for the element platinum 元素platinum的符号pt (略语)也作pt太平洋时间 Physical therapy.体育锻炼pt abbr.Patrol torpedo.巡游鱼雷pt【化】元素铂(platinum)的符号ptsymb.〈化〉 铂(platinum)pt NONEThe symbol for the element platinumpt abbr.Patrol torpedo.pt abbr.AlsoptPacific time. Physical therapy.Physical training.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