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spero相关同源异形盒蛋白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赵东丽 梁宪斌 +2 位作者 王艳 张喜凤 张维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2-276,共5页
背景与目的:Prospero相关同源异形盒蛋白1(prospero-related homeobox 1,PROX1)作为同源域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迁移和侵袭过程密切相关。该研究探讨了PROX1在乳腺癌组织中... 背景与目的:Prospero相关同源异形盒蛋白1(prospero-related homeobox 1,PROX1)作为同源域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迁移和侵袭过程密切相关。该研究探讨了PROX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8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PROX1蛋白水平,所有患者术后随访。随访中,失访4例,随访截止日期为2018年3月31日,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乳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ROX1蛋白阳性率为71.76%,癌旁组织则为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600,P<0.001);乳腺癌组织中PROX1蛋白水平在不同分化程度、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Ki-67标记指数和淋巴结转移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ROX1阳性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为(36.73±2.73)个月,PROX1阴性表达组则为(56.36±2.13)个月,Log-rank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03,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PROX1蛋白表达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PROX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乳腺癌发生、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rospero相关同源异形盒蛋白1 预后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spero相关同源异形盒蛋白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光 张昆 王俊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91-797,811,共8页
背景与目的:Prospero相关同源异形盒蛋白1(prospero-related homeobox 1,PROX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转录调节因子,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探讨PROX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 背景与目的:Prospero相关同源异形盒蛋白1(prospero-related homeobox 1,PROX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转录调节因子,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探讨PROX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淄博市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86例NSCLC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中PROX1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人NSCLC细胞系A549、H460、H1229、H358和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中PROX1的表达。采用克隆形成实验、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transwell侵袭和迁移实验检测敲降PROX1对A549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癌组织中PROX1阴性、弱阳性、中等阳性、强阳性分别6例、25例、20例、35例;癌旁组织中分别48例、27例、8例、3例,癌组织中PROX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Beas-2b相比,A549、H460、H1229和H358细胞系中PROX1蛋白水平明显较高(P均<0.05)。PROX1高表达组淋巴结转移率和TNM分期为Ⅲ~Ⅳ期的占比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PROX1高表达是NSCLC患者不良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ROX1高表达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表达组(P<0.05)。敲降PROX1后A549细胞PROX1蛋白表达水平、克隆数目、培养第72和96 h时细胞增殖的吸光度(D)值、侵袭和迁移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PROX1在NSCLC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敲降PROX1基因可以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PROX1高表达可能预示患者不良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spero相关同源异形盒蛋白1 非小细胞肺癌 增殖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调节Osterix转录因子表达和肿瘤坏死因子活性的同源异形盒蛋白Prx1的表达
3
作者 李丽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95-995,共1页
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具有促使骨质疏松发生和抑制骨形成的作用,是骨节炎症中导致骨骼损伤的重要因子。成骨细胞(osteoblast,OB)来源于多能间充质细胞系,是骨形成的主要功能细胞,其按一定的路径分化为成熟骨细胞。Osterix(Osx,SP7... 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具有促使骨质疏松发生和抑制骨形成的作用,是骨节炎症中导致骨骼损伤的重要因子。成骨细胞(osteoblast,OB)来源于多能间充质细胞系,是骨形成的主要功能细胞,其按一定的路径分化为成熟骨细胞。Osterix(Osx,SP7)是一种OB分化所必需的转录因子。有实验证明如果机体缺乏该转录因子会导致骨骼软骨化。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曾经报道过一种位于0sx启动子内的TNF抑制元件,这种抑制元件可以用于分离核蛋白,从而介导TNF-α发挥抑制OB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分化过程 Osterix转录因子表达 肿瘤坏死因子活性 同源异形蛋白Prx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促进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能力的机制研究
4
作者 陈怡楠 郑旸 +1 位作者 曾汉林 雷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414,共11页
目的·检测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s-associated protein with death domain,FADD)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表达水平,并探究FADD促进HNSCC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GEPIA ... 目的·检测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s-associated protein with death domain,FADD)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表达水平,并探究FADD促进HNSCC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GEPIA 2数据库分析肿瘤组织中FADD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通过对HNSCC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IHC),探究FADD在正常、不典型增生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变化;构建稳定低表达FADD的人HNSCC Fadu、HSC3细胞株,并通过蛋白印迹实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方法进行验证;使用LiveCyte活细胞追踪系统、克隆形成、细胞活力检测等方法探究FADD对HNSCC细胞增殖水平的调控作用;使用免疫共沉淀串联质谱(co-immunoprecipitation mass spectrum,Co-IP/MS)鉴定与FADD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并应用CRISPR/Cas9技术、LiveCyte活细胞追踪系统、蛋白印迹实验等方法对与FADD相互作用的蛋白进行进一步机制研究。结果·数据库分析显示FADD在头颈鳞癌中显著高表达,并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免疫组化染色表明FADD在HNSCC患者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及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现递增趋势。在HNSCC细胞中敲低FADD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形成克隆数减少。Co-IP/MS结果显示,FADD与CUT样同源盒1(CUT-like homeobox 1,CUX1)蛋白存在相互作用,敲低FADD后CUX1表达水平升高。同时,在HNSCC细胞中敲除CUX1能够显著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敲除CUX1可部分逆转FADD低表达引起的增殖抑制。结论·FADD在HNSCC中具有显著促癌作用,并与不良预后相关。FADD可通过与CUX1发生相互作用降低其表达水平进一步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 CUT样同源1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HCG11通过调控miR-144-3p/ZEB1分子轴影响直肠癌的发生及转移 被引量:9
5
作者 熊伟 张洪涛 +2 位作者 杨之斌 余昆 张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3-181,共9页
目的:探究lncRNA HCG11通过调控miR-144-3p上调锌指蛋白E-盒结合同源异形盒-(1zine finger E box binding homeobox 1, ZEB1)基因的表达促进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生及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云南... 目的:探究lncRNA HCG11通过调控miR-144-3p上调锌指蛋白E-盒结合同源异形盒-(1zine finger E box binding homeobox 1, ZEB1)基因的表达促进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生及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云南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手术切除的78例CRC组织标本及其癌旁组织标本,采用qPCR检测HCG11在CRC癌组织及细胞系中表达情况,以构建的HCG11敲降载体、miR-144-3p模拟物及抑制剂转染CRC细胞株SW480及SW620,CCK-8法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及侵袭情况。通过Wb及免疫荧光实验检测ZEB1及上皮间质特异蛋白(E-cadherin、Vimentin、ɑ-catenin、Sox2、Nestin、Oct4及Nanog)的表达,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HCG11、miR-144-3p及ZEB1的靶向调控关系。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验证敲降HCG11后对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HCG11在CRC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其在多种CRC细胞系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肠上皮细胞(均P<0.05);HCG11的表达与CRC患者肿瘤转移、临床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P<0.05或P<0.01)。敲降HCG11后显著抑制CRC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上皮间质转化及干细胞转化(均P<0.05)。敲降HCG11显著上调miR-144-3p的表达水平(P<0.05),过表达miR-144-3p可显著抑制ZEB1基因的表达(P<0.05)及明显降低双荧光素酶活性(P<0.05)。结论:HCG11通过调控miR-144-3p上调ZEB1的表达,从而促进CRC的发生及转移,HCG11可作为CRC诊断及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HCG11 miR-144-3p 锌指蛋白E-结合同源异形-1 结直肠癌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HG6通过上调ZEB1表达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TE1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梦杰 刘琰 +4 位作者 吕微 田聪 王郁 赵连梅 刘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2-288,共7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核仁小分子RNA宿主基因6(small nuclear RNA host gene 6, SNHG6)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细胞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使...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核仁小分子RNA宿主基因6(small nuclear RNA host gene 6, SNHG6)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细胞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36例ES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收集自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9年2月至8月外科手术的ESCC患者)中SNHG6表达水平;使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ESCC细胞系(TE1、Yes-2、Eca9706和Kyse150)中SNHG6表达水平,选用SNHG6高表达的TE1细胞,通过转染SNHG6-siRNA敲低该细胞中SNHG6表达;通过集落形成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SNHG6敲低前后TE1细胞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SNHG6敲低前后TE1细胞中锌指蛋白E-盒结合同源异形盒-1(zinc fi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 factor 1, ZEB1)、MMP-2和MMP-9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SNHG6在ESCC组织和细胞系中均呈高表达状态(均P<0.01),且在TE1细胞中高表达最为显著。转染SNHG6-siRNA后TE1细胞中SNHG6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si-SNHG6-1和si-SNHG6-2组TE1细胞的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细胞中MMP-2、MMP-9和ZEB1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ESCC组织中呈高表达的SNHG6可促进TE1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其机制可能涉及ZEB1表达的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核仁小RNA宿主基因6 锌指蛋白E-结合同源异形-1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