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vel technologies and models for studying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1
作者 ZHAO Yang WEI Zhong-hong +6 位作者 YU Su-yun WANG Ai-yun CHEN Wen-xing ZHENG Xiang-jian Mathew VADAS Jennifer GAMBLE LU Yin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40-741,共2页
OBJECTIVE Our previous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various ingredients from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for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as exemplified by cryptotanshinone and salvianol... OBJECTIVE Our previous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various ingredients from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for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as exemplified by cryptotanshinone and salvianolic acid B,exerted striking effects on modulating angiogenesis and vascular permeability,which suggests that they may be effective in treating vascular leak-driven diseases(e.g.tumor,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 and diabetic retinopathy).However,the lack of reliable and advanced technologies and models sets up difficult hurdles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TCM for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To this end,this study is to outline numerous cutting-edge platforms that can be utilized for exploring the function of TCM for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in vascular leak-driven diseases.METHODS Two-photon laser scanning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neutrophils and blood vessels in a real-time manner.Dynamic flow system was employed to mimic the in vivo behaviors of neutrophils.RIP1-Tag5 spontaneous pancreatic cancer model was used to study the function of tumor blood vessels.CCM2ECKO(deletion of CCM2 in endothelial cells)mice were employed to establish the 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CCM)animal model.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was utilized to assess the CCM lesion.Müller cell-knockout mouse model was used to study the progression of diabetic retinopathy.Vascular permeability in this model was assessed by fluorescein angiography.RESULT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neutrophils and endothelial cells involve a series of complicated processes,including rolling,adhesion,intraluminal crawling and transmigration,which were all monitored in vivo by two-photon laser scanning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in a real-time manner.Dynamic flow system was capable of recapitulating the biological behaviors of neutrophils in vitro.Tumor vascular function in particular vascular perfusion could be assessed in the RIP1-Tag5 spontaneous pancreatic cancer model.In terms of CCM studies,specific deletion of CCM2 in endothelial cells resulted in the initiation of CCM lesion.The size and number of CCM lesions could be visualized and quantified by micro-CT.Furthermore,the Müller cell-knockout mouse model was able to precisely reflect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Vascular leak could be monitor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using fluorescein angiography.CONCLUSION An array of high technologies and animal models can be used in investigating the oc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of multiple vascular leak-driven diseases.The 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studies of TCM for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provide fundamental support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bove-mentioned platforms,with the purpose of uncovering the scientific basis of TCM for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lood circulation blood stasis tumor vessels 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 diabetic retinopath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瘀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勇明 吕晓东 +6 位作者 庞立健 臧凝子 王靖宇 王佳然 梁元钰 邹吉宇 郑钰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113,共6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是一种慢性纤维化致死性间质性肺疾病,目前除肺移植外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可从凝血-纤溶系统失衡、血小板活化、病理性血管新生等方面讨论IPF发病机制。中医理论认...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是一种慢性纤维化致死性间质性肺疾病,目前除肺移植外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可从凝血-纤溶系统失衡、血小板活化、病理性血管新生等方面讨论IPF发病机制。中医理论认为“瘀”贯穿于IPF病程始终,故将活血化瘀法确立为治疗IPF的重要方法,结合益气、养阴、祛痰等治法。研究发现从瘀论治对IPF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从瘀论治IPF主要通过改善凝血-纤溶系统失衡、干预血小板活化、减少血管新生等多重机制发挥抗肺纤维化作用。从中医学和对现代医学IPF之“瘀”的认识、从瘀论治IPF相关治法和现代生物学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从而揭示从瘀论治IPF的科学内涵,同时为丰富中医治瘀方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血瘀 活血化瘀 生物学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3
作者 王新志 高颖 +5 位作者 周红霞 王菁婧 宋研博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起草组 荆志伟 赵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8-258,共11页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ICH)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中医药在ICH治疗方面的特色优势,对ICH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活血化瘀法治疗ICH已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证据,但是目前对其临床应用安全性仍存在不同声音,对临床...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ICH)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中医药在ICH治疗方面的特色优势,对ICH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活血化瘀法治疗ICH已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证据,但是目前对其临床应用安全性仍存在不同声音,对临床常用的治疗ICH的活血化瘀治法及其方药,以及具体应用原则、应用时机等方面尚缺乏规范的指导和建议。共识文件遵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等,通过系列文献研究、专家访谈、问卷调研、名义组法等,在充分总结临床医生应用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循证证据,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的原则,共集中解决了临床广泛关注的17个共识问题,明确了活血化瘀法治疗ICH的适应证、注意事项和禁忌、常用方药、优势环节、应用原则与时机、安全性问题等,旨在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ICH提供指导和参考,以提高临床疗效,避免安全风险,促进临床受益。共识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师在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ICH时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法 专家共识 脑出血 循证医学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视角探析“血不利则为水”的辨治
4
作者 谭辉 刘宝利 许钒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3-627,632,共6页
“血不利则为水”是张机对于血瘀水停病机的重要概括。血瘀则水不通,水留则血不行,血与水俱为有形之阴,邪之有形则碍气乏动,邪之为阴则耗阳难蒸。阳与气皆属无形之阳,气之推动、阳之蒸化既趋于无力,必使血、水诸阴者无推而成瘀,失温而成... “血不利则为水”是张机对于血瘀水停病机的重要概括。血瘀则水不通,水留则血不行,血与水俱为有形之阴,邪之有形则碍气乏动,邪之为阴则耗阳难蒸。阳与气皆属无形之阳,气之推动、阳之蒸化既趋于无力,必使血、水诸阴者无推而成瘀,失温而成凝,终致“阳气虚-瘀水并-癥积成”之互因互致的病理结果。张机法“津血同源”之义,从血与水的生理病理关系辨治临证水肿诸证的开创性论述,深刻影响了后世以活血通络利水、温阳活血利水、益气活血利水、温阳化积利水等“虚-瘀-水”并治诸法用于多种水肿病的治疗。而对于“血不利则为水”的现代临床观察和机制研究,多从线性思维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去探讨,未能体现“活血、利水、温阳”等中医综合治法的多层次、多靶点、交联与动态的作用特点,并且与中医秉承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不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不利则为水 水肿 瘀血 瘀水互结 阳虚癥积 辨证论治 活血利水 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堃教授运用补肾活血法辨治功能性下丘脑闭经经验
5
作者 马堃 钟观兰 +4 位作者 王越 张涵 罗洁 李佳妮 孙立华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5,共6页
功能性下丘脑闭经(FHA)是一种排除下丘脑、垂体的器质性病变,多发于年轻女性的中枢性闭经,特征为循环中低促性腺激素水平和低雌激素水平。马堃教授认为FHA属于排卵障碍性疾病,发病与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失调密切相关,以肾虚血瘀为主... 功能性下丘脑闭经(FHA)是一种排除下丘脑、垂体的器质性病变,多发于年轻女性的中枢性闭经,特征为循环中低促性腺激素水平和低雌激素水平。马堃教授认为FHA属于排卵障碍性疾病,发病与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失调密切相关,以肾虚血瘀为主要病理过程,以肾精不足,冲任不充为基本病机,瘀血阻络,胞脉不通贯穿始终。临证治疗以补肾益精,充养冲任为基本治法,用药须注意平补肾中阴阳,使肾中精气旺盛,善用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配伍行气、温阳之法以活血化瘀,通利胞脉,兼以疏肝健脾,调和气血,并根据月经周期的气血阴阳变化情况,分期论治,调理冲任。卵泡期以经验方补肾促卵方补肾益精,活血通路,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和排出,黄体期以寿胎丸合五子衍宗丸加减补肾益精,活血调经,随症加减,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下丘脑闭经 肾虚血瘀 补肾益精 活血化瘀 补肾促卵方 分期论治 @马堃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祛瘀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6
作者 杜鸿瑶 范智媛 +3 位作者 韩佳 鲁瑛 鲁静 潘晔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3,共5页
目的分析化痰祛瘀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21年7月—2023年4月在唐山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50例。A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B组采用化痰祛瘀法治疗(在A组... 目的分析化痰祛瘀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21年7月—2023年4月在唐山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50例。A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B组采用化痰祛瘀法治疗(在A组的基础上),两组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中医证候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血清Caspase-3、Bax、Bcl-2水平、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B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各项评分、血清Bcl-2、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升高,且B组更高(两组间治疗8周后相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Caspase-3、Bax水平、左室舒张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降低,且B组更低(两组间治疗8周后相比),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化痰祛瘀法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机能功能状态,增强心功能,并下调血清凋亡分子表达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化痰祛瘀法 心功能 凋亡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福贻教授从“血瘀致衰”辨治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经验 被引量:1
7
作者 谷远洋 梅伟 殷松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6-420,共5页
总结周福贻教授从“血瘀致衰”理论辨治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经验,认为退行性膝骨关节炎证属本虚标实、本痿标痹,以肝、脾、肾亏虚为本,正气亏虚抗邪能力减弱,风、寒、湿邪侵袭,邪恋瘀阻,久病入络,夹湿夹痰,血瘀血虚,互为因果。从瘀论治退... 总结周福贻教授从“血瘀致衰”理论辨治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经验,认为退行性膝骨关节炎证属本虚标实、本痿标痹,以肝、脾、肾亏虚为本,正气亏虚抗邪能力减弱,风、寒、湿邪侵袭,邪恋瘀阻,久病入络,夹湿夹痰,血瘀血虚,互为因果。从瘀论治退行性膝骨关节炎,以祛瘀生新为其治疗大法,养血活血并重,临床应用时将其分为瘀前期、瘀滞期、瘀后期,分别以祛邪通络、行气活血、培补肝肾为治则治法,将活血化瘀贯穿疾病治疗始终,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致衰 退行性膝骨关节炎 骨痹 祛瘀生新 养血活血 周福贻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防治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
8
作者 高乐女 陈大为 王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0-775,共6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脑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改善了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但术后再狭窄是困扰其远期疗效的重大难题。气虚血瘀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脑血管支架植入前后的主要病理状态,补阳还五汤作为益气活血化瘀的代表方,可以... 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脑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改善了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但术后再狭窄是困扰其远期疗效的重大难题。气虚血瘀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脑血管支架植入前后的主要病理状态,补阳还五汤作为益气活血化瘀的代表方,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缺血再灌注的细胞供氧、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增生内膜中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并促进其清除和降解等多个环节,防治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 益气活血化瘀 补阳还五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Nrf2/GPX4调控铁死亡探讨从“瘀”论治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9
作者 樊佳煊 张维 +1 位作者 崔瑞 曹林忠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4,共6页
核转录因子-相关因子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作为胞内关键的抗氧化应激途径,保护多种骨形成相关细胞免受铁死亡的损害,是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P)发病的潜在机制。GIOP因瘀致痹的病机与... 核转录因子-相关因子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作为胞内关键的抗氧化应激途径,保护多种骨形成相关细胞免受铁死亡的损害,是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P)发病的潜在机制。GIOP因瘀致痹的病机与该系统密切相关,从“瘀”论治的效应可通过该通路轴向调控的微观信息来表达;同时中医治疗GIOP时重视“瘀证”的辨证论治,且临床通常以活血化瘀类、益气活血类中药多见。因此,基于Nrf2/GPX4调控铁死亡探讨从“瘀”论治GIOP的科学性,以“瘀证”为理论指导明确活血化瘀类中药参与Nrf2/GPX4通路调控BMSCs、ECs、OB铁死亡来治疗GIOP,以期为从“瘀”论治GIOP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为深入理解GIOP病理生理及临床防治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核转录因子-相关因子2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铁死亡 瘀证 活血化瘀法 中医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肺心同治”理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天地人三才”诊疗
10
作者 周凯龙 刘陆阳 +7 位作者 苏克雷 李汇博 孙月 顾晓通 梁帅 仲伟伟 杨漪 孙慧媛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5-199,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稳定期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常见的共病状态,呈进行性发展,也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形成的关键环节。中医药治疗具有多层次、多靶点和不良反应小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稳定期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常见的共病状态,呈进行性发展,也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形成的关键环节。中医药治疗具有多层次、多靶点和不良反应小的优势。稳定期是决定疾病预后转归的关键。张仲景首创“心肺同治”之法,程玠基于前人经验提出“心肺同归一治”的学术思想,“肺心同治”是“心肺一体观”的具化,蕴含着深刻的标本兼治和既病防变思维。基于肺心经络相连,共司气血;肺心同位上焦,阴阳相应;肺心统于宗气,相系营卫的生理学基础,阐明肺心不足、痰瘀内生是COPD稳定期合并PH的核心病机,施以气血同调、温运阳气、培补宗气的“天地人三才”治法,以期为COPD稳定期合并PH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同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气血同调 温阳化饮 活血化瘀 天地人三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毛脉合精”理论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的诊疗
11
作者 孙月 刘陆阳 +7 位作者 李汇博 苏克雷 顾晓通 周凯龙 杨漪 仲伟伟 梁帅 孙慧媛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143,共4页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PHD)是多种肺系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结果,病机虚实夹杂,病程迁延难愈,病情复杂多变。缓解期的治疗决定疾病的转归预后,是治疗此病的关键。“毛脉合精”理论出自《黄帝内经》,是指气...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PHD)是多种肺系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结果,病机虚实夹杂,病程迁延难愈,病情复杂多变。缓解期的治疗决定疾病的转归预后,是治疗此病的关键。“毛脉合精”理论出自《黄帝内经》,是指气血相合。肺主气,心主血,生理情况下气血相关、心肺互用;病理情况下毛脉失和,气血不畅,正气亏虚,病情渐重。日久致心肺重构,表现出一系列心肺功能失常的症状。基于CPHD缓解期核心病机,治宜扶正化痰祛瘀。补气养血、益气滋阴、培元固本以扶正;化痰通络、活血化瘀以祛邪。如此,通调毛脉,则气血和,心肺畅,病可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 肺胀 毛脉合精 气血相合 扶正化痰祛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汤调节骨代谢改善骨质疏松疗效观察
12
作者 黄永铨 欧爱华 +5 位作者 麦秀钧 陈善创 刘启宇 刘子桃 江涛 刘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6-992,共7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治疗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招募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诊治的OP患者60例。患者自愿选择是否服用中药,其中对照组采用OP基础治疗及西医抗OP治疗方案,试验组在...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治疗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招募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诊治的OP患者60例。患者自愿选择是否服用中药,其中对照组采用OP基础治疗及西医抗OP治疗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骨密度、骨代谢、外泌体,FRAX工具评估患者脆性骨折发生的概率,并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密度均明显改善(P<0.05),但试验组并未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骨代谢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试验组并未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25(OH)2D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FRAX评分两组均下降(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76.9%)(P<0.05);随治疗时间进展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呈下降趋势,试验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补肾活血汤可有效降低OP患者的骨代谢水平,促进血清外泌体的分泌,改善中医证候,但期待进行扩大样本量,实施严格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验证其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补肾活血 骨代谢 肾虚血瘀 外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活血、痰瘀同治法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性激素的影响
13
作者 王玮 周翘楚 +1 位作者 陈浩波 马大正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3-247,共5页
目的 评估清热活血、痰瘀同治法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血清炎症因子及性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诊治的PCOS患者120例。调查资料,采用等比例随机分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N-乙酰半胱... 目的 评估清热活血、痰瘀同治法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血清炎症因子及性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诊治的PCOS患者120例。调查资料,采用等比例随机分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观察组使用抑亢汤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两组持续治疗3个月。干预结束后评价疗效,治疗前及干预3个月测定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性激素[促卵泡生成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和雌二醇(estradiol, E2)],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model assessment-IR,HOMA-IR)、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和腰臀比(waist to hip ratio, WHR)。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观察组血清hs-CRP、IL-6和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观察组血清L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观察组HOMA-IR、BMI和W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活血、痰瘀同治法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PCOS疗效确切,抑制炎症因子、改善内分泌,改善各项代谢指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活血、痰瘀同治法 N-乙酰半胱氨酸 PCOS 炎症因子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宝金运用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临证经验
14
作者 尚璐 郑广达 +3 位作者 任娟霞 孟令涵 李东滔 鲍艳举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35,共4页
疼痛是癌病患者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具有顽固、持续、进行性加重等特点,西医缓解疼痛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会有一部分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利用中医药无成瘾性、不良反应小的特点,为治疗癌性疼痛提供了新方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该文论述了花... 疼痛是癌病患者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具有顽固、持续、进行性加重等特点,西医缓解疼痛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会有一部分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利用中医药无成瘾性、不良反应小的特点,为治疗癌性疼痛提供了新方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该文论述了花宝金教授把脾胃虚弱,脏腑组织失荣引起的“正虚”当作是癌痛发生的内在根本,气滞、瘀血、痰湿互结产生的“癌毒”当作发病的直接因素,临床治疗癌性疼痛时,扶正兼祛邪,在温补脾胃扶助正气的同时加以行气通瘀,化痰散结,标本兼治,结合现在药理研究选药,注重整体与局部辨证,在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健脾益气 行气通瘀 化痰通络 止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的当归化学成分鉴定及活血作用机制
15
作者 焦文星 魏江霞 +3 位作者 郭晶晶 杨志军 杨锡仓 杨秀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目的研究当归的化学成分及其活血作用机制。方法UPLC-Q-TOF-MS鉴定化学成分;观察大鼠证侯学和心脏病理切片变化;检测血液动力学指标和蛋白质组学。结果当归共鉴定出270个化合物;给药后,大鼠弓背、耸毛,蜷缩少动,爪尾部紫暗,耳缘及鼻唇发... 目的研究当归的化学成分及其活血作用机制。方法UPLC-Q-TOF-MS鉴定化学成分;观察大鼠证侯学和心脏病理切片变化;检测血液动力学指标和蛋白质组学。结果当归共鉴定出270个化合物;给药后,大鼠弓背、耸毛,蜷缩少动,爪尾部紫暗,耳缘及鼻唇发白,饮水、进食量减少,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等证候有很大改善;心肌纤维排列轻度紊乱,较模型组紧密,心肌纤维较窄,接近正常,周围可见轻度水肿、渗出,炎性细胞浸润;颈总动脉收缩压明显降低、左心室收缩压明显升高(P<0.05)。共筛选出62个差异蛋白,GO功能集中在细胞外基质、细胞骨架蛋白结合和蛋白水解的负调节等,KEGG通路富集在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白细胞经内皮细胞迁移及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结论当归可能是通过蛋白的表达,调控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及血管平滑肌收缩等信号通路达到补血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化学成分 蛋白质组学 急性血瘀证 活血作用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炮制方法对益母草化学成分及活血化瘀作用的影响
16
作者 唐木聪 卢泳 +5 位作者 甘国兴 邓桂珠 龙国斌 宋飞 陈小锐 陈海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1,142,共9页
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益母草化学成分及活血化瘀作用的影响,为合理用药提供指导。选择盐酸益母草碱、盐酸水苏碱、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为指标,评价醋制、酒制、四制对益母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成分的影响;采用急性血瘀大鼠模型,以凝血... 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益母草化学成分及活血化瘀作用的影响,为合理用药提供指导。选择盐酸益母草碱、盐酸水苏碱、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为指标,评价醋制、酒制、四制对益母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成分的影响;采用急性血瘀大鼠模型,以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中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为指标,评价醋制、酒制、四制对益母草活血化瘀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方法炮制后益母草中盐酸益母草碱、盐酸水苏碱等生物碱类成分含量略有下降,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等黄酮类成分含量明显下降;不同方法炮制后益母草能不同程度改善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本研究表明不同炮制方法对益母草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较小,对黄酮类成分的影响较大;不同炮制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增强益母草的活血化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制方法 益母草 化学成分 活血化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活血化瘀利水方联合体外冲击波对急性踝关节扭伤肿胀疼痛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17
作者 章继刚 王德伟 +1 位作者 陈海燕 雷小兰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99,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化瘀利水方联合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对急性踝关节扭伤肿胀疼痛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自2020年2月—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54例为观察组,采用...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化瘀利水方联合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对急性踝关节扭伤肿胀疼痛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自2020年2月—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54例为观察组,采用自拟活血化瘀水方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另54例为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踝关节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踝关节功能状况[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umor necrosis factor-ɑ,TNF-ɑ)]变化及治疗后恢复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和AOF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IL-1β、IL-6和TNF-ɑ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恢复时间如疼痛改善时间、肿胀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利水方联合ESW治疗急性踝关节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恢复时间,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 冲击波治疗 急性踝关节扭伤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散风针刺法对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PCI围术期血压、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及冠脉再狭窄风险的影响
18
作者 褚敏 高彦彩 +1 位作者 李磊 吕海燕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00,共4页
目的研究活血散风针刺法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hypertension,CHD-H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围术期血压、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及冠脉再狭窄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 目的研究活血散风针刺法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hypertension,CHD-H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围术期血压、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及冠脉再狭窄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拟行PCI术的114例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活血散风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和冠脉再狭窄情况。结果针刺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冠脉再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针刺组胸痛、胸闷、眩晕等以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血压情况在时间、组间效应上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入院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5 d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均逐渐下降,且针刺组SBP、DB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针刺组血管内径变化率(FMD)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NO)高于对照组,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内皮素(endothelin-1,ET-1)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散风针刺法较常规西药治疗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稳定围术期血压,改善术后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冠脉再狭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血压 活血散风针刺法 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 冠脉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跌打丸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军梅 郑志远 +4 位作者 李鸿海 严灿梅 任常英 王光蕊 刘建勋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14-1618,1624,共6页
目的:观察中华跌打丸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的体外血栓形成、血液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和对小鼠微循环障碍模型耳郭微循环的影响,评价中华跌打丸活血化瘀的作用。方法:通过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刺激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血瘀模型,测定体外血栓形... 目的:观察中华跌打丸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的体外血栓形成、血液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和对小鼠微循环障碍模型耳郭微循环的影响,评价中华跌打丸活血化瘀的作用。方法:通过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刺激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血瘀模型,测定体外血栓形成和血液黏度;按照Born氏比浊法加入诱导剂诱导聚集测定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尾静脉注射15%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微循环障碍,观察小鼠耳郭各时段微动脉和微静脉管血液流速和血管管径的变化。结果:中华跌打丸可降低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黏度,在切变率150 S^(-1)、60 S^(-1)及5 S^(-1)下的全血黏度均显著降低(P<0.05),明显缩短血瘀模型大鼠血栓长度,减轻血栓湿重和干重(P<0.05,P<0.01);中华跌打丸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各剂量均能明显降低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率(P<0.05,P<0.01);中华跌打丸对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小鼠耳郭微循环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于造模10 min、20 min、30 min时增加血液流速(P<0.05,P<0.01),扩大微动脉、微静脉管径(P<0.05,P<0.01),减轻红细胞聚集(P<0.05,P<0.01)。结论:中华跌打丸可明显改善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障碍,有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跌打丸 活血化瘀 血瘀模型 微循环障碍 血小板聚集 血液黏度 血栓形成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激素抗体及氧化应激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素荣 张新颖 +1 位作者 李丽 黄延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5-38,共4页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患者激素抗体和氧化应激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6例甲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8例...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患者激素抗体和氧化应激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6例甲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方治疗;治疗2个月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功能(各项激素水平)、氧化应激因子、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表达。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36/38),高于对照组(76.32%,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和舌脉积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促甲状腺激素(TSH)上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下降(P<0.05),观察组改善高于对照组;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升高,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用于甲亢患者的治疗取得确切治疗成果,可以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通过调控甲状腺激素水平、TRAb、TPOAb以及氧化应激因子的表达以改善病情,缓解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 甲亢 甲状腺功能 激素抗体 氧化应激因子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促甲状腺受体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