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模拟手术结合3D打印技术在复杂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立宇 郭文娟 +2 位作者 叶飞 张一奇 巴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0,177,共5页
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基础的3D打印技术能够快速制作三维立体模型,清晰显示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类型和破裂程度,为了解骨折情况提供全方位的视觉化手段。该技术还能帮助医生设计个性化的植入物,选择定制的手术导向板和固定螺丝。手术医... 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基础的3D打印技术能够快速制作三维立体模型,清晰显示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类型和破裂程度,为了解骨折情况提供全方位的视觉化手段。该技术还能帮助医生设计个性化的植入物,选择定制的手术导向板和固定螺丝。手术医生通过术前模拟操作,对手术方案进行优化,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效果。本文总结了计算机模拟手术结合3D打印技术在多种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并广泛阐述了3D打印技术在临床骨科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3D打印 复杂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全瓷修复材料的发展及展望
2
作者 唐一阳 肖宇昕 +3 位作者 孙鹤宁 李春晓 张雨桐 付佳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77,共8页
作为一种多功能材料,氧化锆在口腔医学中主要应用于口腔修复领域。因其具有较高的断裂韧性、抗压强度,兼备耐磨损、耐腐蚀性能,且美观性接近自然牙齿,在牙科修复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回顾了氧化锆陶瓷的分类、理化特性和制造工... 作为一种多功能材料,氧化锆在口腔医学中主要应用于口腔修复领域。因其具有较高的断裂韧性、抗压强度,兼备耐磨损、耐腐蚀性能,且美观性接近自然牙齿,在牙科修复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回顾了氧化锆陶瓷的分类、理化特性和制造工艺,重点分析了各代氧化锆的性能特点与优势,梳理了相关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进一步了解氧化锆的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 3D打印 粘接 全瓷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3D打印导板辅助重度脊柱后凸畸形手术矫正 被引量:1
3
作者 彭元昊 成凯 +5 位作者 朱浩天 王虹 刘康 王宇宁 丁焕文 吴毅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443-2450,共8页
目的评估在个性化3D打印导板引导下,行经椎体内截骨术、脊柱内固定术治疗重度脊柱后凸手术的矫形率、椎弓根钉位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非随机性临床试验研究,样本涵盖2018年12月至2023年6月期间接受经椎体内截骨术的19... 目的评估在个性化3D打印导板引导下,行经椎体内截骨术、脊柱内固定术治疗重度脊柱后凸手术的矫形率、椎弓根钉位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非随机性临床试验研究,样本涵盖2018年12月至2023年6月期间接受经椎体内截骨术的19例患者(男性8例,女性11例)。其中7例患者为导板组,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进行术前手术规划和术中个性化3D打印导板引导,12例患者为传统组,采用传统置钉矫正。术后评估包括后凸Cobb角、脊柱矫正率、钉位准确性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调查(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结果研究纳入患者19例,平均年龄48.0岁。平均随访26.4(9~54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相对满意的矫正效果,导板组平均矫正率为96.83%,传统组为86.61%。导板组与传统组平均术中出血量(857 vs 1045 mL)和平均手术时间(344 vs 402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时间(11 vs 18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共置钉278枚,其中导板辅助置钉70枚,97.1%为A级或B级;传统组置钉208枚,其中93.8%为A级或B级。术后CT/X线检查显示导板组与传统组后凸畸形矫正均达到一定程度矫正,2组的平均矫正角度(43.37°vs 36.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导板组的矫正率显著高于传统组(96.83%vs 86.61%,P<0.01);ODI评分导板组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在脊柱截骨术中,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术前规划、手术模拟和个性化3D打印导板的辅助,能够改善术后矫形率,提高置钉的准确性,改善严重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凸 导板 3D打印 计算机辅助设计 病例系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化建模和3D打印的座椅轻量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郑祖芳 李泽军 郭世昆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0-188,共9页
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座椅产品的个性化和情感需求,实现座椅结构的轻量化,基于参数化设计理念,选取一体化成型的潘通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设计研究,提出一种参数化建模方法,使用三维建模软件犀牛(Rhino)和参数化插件Grasshopper完成... 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座椅产品的个性化和情感需求,实现座椅结构的轻量化,基于参数化设计理念,选取一体化成型的潘通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设计研究,提出一种参数化建模方法,使用三维建模软件犀牛(Rhino)和参数化插件Grasshopper完成了3个多孔结构的参数化设计方案。为了进一步验证设计优化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选取其中一个方案使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应力分析、应变分析和疲劳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案在各种工况下均表现稳定,验证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最后采用3D打印技术将有限元分析的三维模型进行实体化,让座椅个性化成为可能,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情感需求。研究基于参数化和3D打印技术,运用参数化建模方法,对潘通椅进行设计研究,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了此方法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实现了座椅结构的轻量化,赋予了产品差异化,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同的个性化情感体验,从而为家具行业的数字化设计和制造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化设计 轻量化设计 3D打印 产品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基于CSCW的协同式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被引量:40
5
作者 王魁生 李人厚 +2 位作者 李宏敏 张鹏程 任艳花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8-283,共6页
文中首先建立了一个 CSCW系统的基本模型 ;然后详细介绍了一个基于复制式应用程序共享方式技术的协同式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Coop CAD的系统结构和关键技术 ,最后 ,给出了一个使用 Coop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CSCW CAD AUTOCAD Coop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均匀色彩空间的色彩调和系统 被引量:26
6
作者 王可 陆长德 +1 位作者 乐万德 王小平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5-699,共5页
对计算机辅助色彩调和工具进行研究 ,分析了 Lab均匀色彩空间的特性 ,提出了可视化匀色空间的两种算法 ,对比其性能表现并进行了分析。根据孟赛尔色彩调和理论 ,构建了色彩调和的几何框架 ,通过调整几何框架的形状、位置、角度、匀色空... 对计算机辅助色彩调和工具进行研究 ,分析了 Lab均匀色彩空间的特性 ,提出了可视化匀色空间的两种算法 ,对比其性能表现并进行了分析。根据孟赛尔色彩调和理论 ,构建了色彩调和的几何框架 ,通过调整几何框架的形状、位置、角度、匀色空间色点密度等参数 ,确定调和框架顶点和Lab均匀色彩空间的映射 ,最终获得调和的色彩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开发了 CAID软件系统中的色彩调和工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调和 Lab色彩空间 调和框架 色彩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勘查图件计算机辅助编绘系统的结构分析与开发策略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刚 汪新庆 +1 位作者 李伟忠 田宜平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0-63,共4页
如何站在信息系统的高度来进行资源图件计算机辅助编绘系统的快速开发 ,是资源信息系统领域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 ,将资源图件计算机辅助编绘系统划分为图形数据库、应用图形系统和基础图形系统 3个基本组... 如何站在信息系统的高度来进行资源图件计算机辅助编绘系统的快速开发 ,是资源信息系统领域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 ,将资源图件计算机辅助编绘系统划分为图形数据库、应用图形系统和基础图形系统 3个基本组成部分。对于复杂资源图件的计算机辅助编绘 ,需要地矿点源信息系统的支持。在基础图形系统上进行专业编绘程序的二次开发是高效建立图件编绘系统的最佳途径 ,并需注意GIS集成应用、三维可视化、人工智能和参数化设计等方法的运用 ,而系统平台开发是复杂应用的高级阶段。该思想可应用于煤及油气勘探、工程开发、矿区管理及区域地质调查等诸多领域的软件开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勘查图件 计算机辅助设计 GIS 地质矿产点源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3D打印导板在下颌角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杨运强 顾旖菲 +4 位作者 邵乐南 汤国雄 蒋梁 李殿奇 张广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目的介绍并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3D打印技术在下颌角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优化手术模式与获得最佳整形美容效果。方法对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颌面外科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6例方脸患者术前拍摄头颅CBCT并进... 目的介绍并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3D打印技术在下颌角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优化手术模式与获得最佳整形美容效果。方法对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颌面外科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6例方脸患者术前拍摄头颅CBCT并进行三维数据重建,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确定个性化下颌角截骨范围,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下颌骨模型,并制作实施准确手术的导板。在手术中用此导板引导进行下颌骨的"V-line"弧线截骨,部分患者同时结合颧骨颧弓与颏部的面部轮廓整形手术,术后效果通过3D曲线函数来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对自己面型满意,术后下颌骨两侧几乎完全对称,X线显示截骨线流畅平滑,完全达到术前设计要求。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3D打印技术的有机结合为下颌角成形术的准确性、安全性与可预见性提供了新策略与新方法。数字化下颌角成形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美容效果,而且能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并降低损伤重要神经血管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角成形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 手术导板 3D打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TIA在逆向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胡爱军 谢金法 +2 位作者 苑绍志 高学浴 宋红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58-61,共4页
简要介绍逆向工程技术的基本特点和工作步骤,以及CATIA曲面造型技术的主要功能,结合车门实例探讨了CATIA曲面造型的方法在逆向工程中的应用一般思路。研究表明,CATIA应用于产品设计中能显著提高产品的研发效率。
关键词 CATIA 逆向工程 计算机辅助设计 曲面 造型 产品设计 CA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P模式的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系统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景韶宇 王展 +1 位作者 余隋怀 陆长德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84-1190,共7页
为了解决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在区域网络化制造环境下的应用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应用服务提供商模式的应用方案 ,给出了基于应用服务提供商模式的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体系结构。所开发的系统由形态、色彩、人机和评价四个工具集构成 ,工... 为了解决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在区域网络化制造环境下的应用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应用服务提供商模式的应用方案 ,给出了基于应用服务提供商模式的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体系结构。所开发的系统由形态、色彩、人机和评价四个工具集构成 ,工具集中的每个独立工具按照可重用组件技术开发 ,以COM组件形式动态加载到CAD平台中。研究了工具集开发中的风格形态布局模板、色彩方案库、人机操作部件库和外观评价等关键技术。在具体实施中采用框架技术开发了原型系统 ,初步实现了面向区域内机床企业的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应用服务。该系统可提高企业的设计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企业 应用服务提供商 ASP模式 区域网络化 制造环境 区域内 原型系统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 COM组件 可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圈椅模型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付航 李鹏 陶毓博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3-56,共4页
3D打印作为一种新兴的快速成型技术,已逐步在多个行业领域的生产环节中得到应用。以明式圈椅为例,探讨应用3D打印技术实现传统家具模型开发的一般过程,推动先进制造技术在传统家具制造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3D打印 家具 圈椅 数字模型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个齿托盘制取下颌全牙列全冠预备体印模的体外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啸翔 曹烨 +2 位作者 赵一姣 贾璐 谢秋菲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4-61,共8页
目的:建立利用三维扫描、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三维打印制作数字化个齿托盘的方法,通过体外研究评价数字化个齿托盘法和常规法制取全牙列全冠预备体印模的效果。方法:在标准下颌牙列模型上进行14颗树脂牙全冠预备,通过三维扫描获取预备体表... 目的:建立利用三维扫描、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三维打印制作数字化个齿托盘的方法,通过体外研究评价数字化个齿托盘法和常规法制取全牙列全冠预备体印模的效果。方法:在标准下颌牙列模型上进行14颗树脂牙全冠预备,通过三维扫描获取预备体表面数据。利用牙科修复设计软件在每个预备体上确定边缘线位置,设计作为个齿托盘主体部分的解剖全冠和连接体形态,以及作为容纳印模材料空间的基底冠形态。在生成的个齿托盘主体数据外表面增加辅助固位装置,内表面生成组织终止点。设计及打印全牙列预备体模型1副,常规全牙列个别托盘A、B以及数字化个齿托盘各4副。使用个别托盘A采用一步法对全牙列预备体模型进行聚醚印模制取,使用个别托盘B和数字化个齿托盘采用分段取模方式完成聚醚印模制取,各重复制取4次。记录每次印模制取的时间及印模中每个预备体肩台及轴面/牙合面缺陷的数目,对每个预备体印模质量进行评价,比较两种方法制取印模的预备体合格率和预备体质量分布。结果:常规法制取全牙列全冠预备体印模中肩台缺陷数目显著多于数字化个齿托盘法,轴面/牙合面缺陷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数字化个齿托盘法制取印模的预备体合格率高于常规法,预备体质量分布优于常规法。结论:通过数字化方法可以实现个齿托盘的设计和制作,与常规法相比,数字化个齿托盘法制取全牙列全冠预备体印模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三维打印 义齿修复术 牙科印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线图数据处理的GM(1,N)模型与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佑新 李敏 +1 位作者 李晓峰 蔡安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6-128,共3页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 ,通过优化模型系数与背景取值建立了灰色多因素灰色动态 GM(1,N )模型。该模型克服了现有 GM(1,N )模型的不足 ,扩宽了 GM(1,N )模型的应用范围。运用该模型的 GM(1,2 )、GM(1,3)线图处理实例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 。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灰色模型 计算机辅助设计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在骶神经调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磊 宋奇翔 +4 位作者 许成 朴曙光 高雅 程欣 刘智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03-1207,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三维重建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3D打印技术在骶神经调控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纳入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入住我院行骶神经调控术治疗的患者15例,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穿刺组(... 目的探讨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三维重建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3D打印技术在骶神经调控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纳入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入住我院行骶神经调控术治疗的患者15例,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穿刺组(n=10),采用传统X线透视下十字定位法;3D打印导航模板穿刺组(n=5),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个性化穿刺导航模板定位法。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中评估指标为穿刺时间、穿刺进针次数、术中调控测试时间,术后并发症评估指标为伤口出血,伤口感染,伤口裂开,电极断裂、移位或脱出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骶神经孔大小、骶尾椎畸形、疾病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3D打印导航模板穿刺组术中穿刺时间短于传统穿刺组[(9.10±2.73)min vs(26.20±5.67)min],穿刺进针次数少于传统穿刺组(3.20±0.84 vs 5.30±1.30),术中调控测试时间也短于传统穿刺组[(20.80±3.27)min vs(27.60±4.6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01、3.255、2.916,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切口或穿刺点感染及出血,切口裂开,电极断裂、移位或脱出,刺激器部位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骶神经调控术中的骶神经孔穿刺安全性好,并可减少穿刺进针次数、缩短穿刺时间,提高术中调控测试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计算机辅助设计 骶神经调控术 骶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二元有理插值及其性质 被引量:8
15
作者 方逵 邓四清 +1 位作者 谢进 陈福来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6-122,共7页
构造了一种带参数的仅基于函数值的分子为双四次、分母为双二次的二元有理插值样条函数,插值函数具有简洁的显式表示。插值函数中含有4个参数,当这些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插值曲面在插值区域上C1光滑。由于插值函数中含有参数,这样可以... 构造了一种带参数的仅基于函数值的分子为双四次、分母为双二次的二元有理插值样条函数,插值函数具有简洁的显式表示。插值函数中含有4个参数,当这些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插值曲面在插值区域上C1光滑。由于插值函数中含有参数,这样可以在插值数据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参数的选择进行插值曲面的局部修改。最后讨论了插值函数的一些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二元插值 有理样条 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导航模板辅助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甘煜东 丁晶 +2 位作者 侯春林 陆声 徐永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0-705,共6页
目的探讨临床数字化导航模板辅助全膝关节置换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招募20例(男8例,女1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集患者下肢全长MRI扫描数据,利用逆向工程软件对MRI数据进行处理,计算机内设计得到一款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匹配的可定... 目的探讨临床数字化导航模板辅助全膝关节置换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招募20例(男8例,女1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集患者下肢全长MRI扫描数据,利用逆向工程软件对MRI数据进行处理,计算机内设计得到一款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匹配的可定位截骨平面和外旋轴的导航模板,最后通过快速成型机制作模板实物用于临床手术操作。手术由同一位具有关节置换经验的骨科医生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前观察导航模板与股骨髁和胫骨平台匹配性,术后通过CT扫描检测截骨的准确性。结果导航模板与股骨髁和胫骨平台贴合紧密,无明显移动;所有患者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截骨面与下肢机械轴基本垂直,外旋轴定位精确,股骨后髁截骨面与通髁轴保持平行。结论数字化导航模板辅助全膝关节置换具有安全可行,手术操作简单,截骨力线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关节置换 导航模板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防制干预方法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寿贵 郑海鸥 +2 位作者 郑伟 黄礼兰 王琴 《中国健康教育》 2006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优化整合农村中学“三维健康教育(三维健教)”环境,全面提升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质量,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的认知水平。方法创新设计“三维健教”、“逆顺导教”、“一带六教育”方法,导入“行政干预”法,内源性干预和外源性干预... 目的优化整合农村中学“三维健康教育(三维健教)”环境,全面提升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质量,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的认知水平。方法创新设计“三维健教”、“逆顺导教”、“一带六教育”方法,导入“行政干预”法,内源性干预和外源性干预相结合。结果观察组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平均认知水平从干预前的36.55%上升到98.79%,平均增幅62.24%;区域内推广学生平均认知水平达95.12%;经推行“逆顺导教”和“一带六教育”法,家长基本知识平均认知水平从干预前的16.47%上升到77.10%,平均增幅达60.63%。结论创新方法在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防制干预与推广中的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中学生 艾滋病防制 方法设计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高校篮球教学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齐林 刘政潭 刘志杰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6-89,共4页
运用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体育教育学和运动训练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结合篮球基本技术的特点,设计、开发多媒体网络化的教学应用软件,探索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丰富篮球教学方法手段,提高篮球教学... 运用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体育教育学和运动训练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结合篮球基本技术的特点,设计、开发多媒体网络化的教学应用软件,探索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丰富篮球教学方法手段,提高篮球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篮球教学 多媒体课件 研制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数字化扫描在口腔修复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9
作者 肖静 滕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63-67,共5页
有关口腔软硬组织和颜面部软组织的三维形态数据,过去主要是通过物理印模和制取石膏模型来复制牙颌和面部的三维形态并获取其数据,如今随着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扫描成为获取其数据的主要方法并逐渐应用于口腔修复领域。其中,... 有关口腔软硬组织和颜面部软组织的三维形态数据,过去主要是通过物理印模和制取石膏模型来复制牙颌和面部的三维形态并获取其数据,如今随着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扫描成为获取其数据的主要方法并逐渐应用于口腔修复领域。其中,三维数字化扫描印模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数字模型便于储存、整理和远程交流等优点备受青睐。本文就三维数字化扫描技术中的接触式机械扫描、激光扫描、结构光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等的原理、特点和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印模 数据扫描 数字模型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导航模板在圆孔外口三叉神经第二支射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韩影 王然 +1 位作者 钮红祥 陆丽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6-230,共5页
目的评估3D打印导航模板在圆孔入路三叉神经第二支射频热凝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方法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第二支疼痛患者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45~85岁,ASA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A组,n=21)和对照组(B组,n=22)。所... 目的评估3D打印导航模板在圆孔入路三叉神经第二支射频热凝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方法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第二支疼痛患者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45~85岁,ASA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A组,n=21)和对照组(B组,n=22)。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头颅CT三维重建,模拟穿刺并确定最佳穿刺方案。A组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经皮穿刺,B组在CT引导下常规穿刺,术中均经3D-CT影像及电刺激试验确认针尖位置后再行射频热凝治疗。记录患者一次穿刺成功例数、术中CT扫描次数、术中CT辐射量、手术时间、术后即刻疼痛NRS评分以及感觉减退、面部肿胀、角膜反射减弱、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90.4%vs.22.7%),CT扫描次数明显少于B组[(1.1±0.3)次vs.(2.8±1.3)次],CT辐射量明显小于B组[(323.1±108.7)mGy*cm vs.(787.8±355.7)mGy*cm],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15.3±5.5)min vs.(28.5±6.5)min](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NRS评分明显降低[A组:(3.1±1.7)分vs.(8.5±0.7)分;B组:(3.1±1.5)分vs.(8.5±0.7)分](P<0.05);两组患者NR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充分术前路径规划的基础上,3D打印导航模板能够明显提高圆孔穿刺精准性、安全性,提高三叉神经第二支射频治疗的效率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3D打印 三维重建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圆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